十四中學
❶ 北京市第十四中學的介紹
北京十四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1906年,在張之洞的畿輔先哲祠內,誕生了「畿輔學堂」,此為學校的前身。再其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將「畿輔學堂」擴大,學校更名為「燕冀中學。」建國後,學校成為公立完全中學,並按照北京市政府的統一命名,再次定名為「北京市第十四中學」。為學校創辦與發展提供支持的張之洞、劉春霖等有識之士,其「中學為本、西學為用」、「天開新學界,地蘊古遺風」的思想精髓,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文化之脈。
❷ 蘭州市第十四中學怎麼樣
蘭州市第十四中學不錯
蘭州市第十四中學是蘭州市「市屬骨幹學校」。
你若喜歡,
便是晴天。
❸ 西安市第十四中學的介紹
西安市內的一所普通中學, 西安市第十四中學 始建於1956年,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丈八鄉雙水磨村, 是一所從事九年制初中義務教育,自建校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學校發展,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使學校辦學規模、辦學質量、社會效益不斷發展。 學校現有職工人數100名
❹ 臨沂第十四中學怎麼樣
簡介:臨沂第十四中學,原名蘭山區大嶺鎮第二中學,後因大嶺鎮第一中學改名臨沂市版第五權中學而改為大嶺鎮中心中學、蘭山區蘭山街道第二中學。2009年12月臨沂市對城區內中小學重新規劃編制,取現名至今。臨沂第十四中學地處臨西十一路和涑堤路交匯處。學校共28個教學班,在校生1431人,教職工 159人,其中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96人,專職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學校佔地87畝。學校改擴建整體規劃、土地等各項手續已完成。在建教學樓約11000平方米,現已開工建設。2011年綜合樓、餐廳、學生公寓將相繼開工,建設完畢後,建築面積將達到35000平方米。2010年被評為市教育綜合督導評估先進單位、區共青團先進單位。學校以「誠信、求真、自強不息」為校訓,「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的辦學宗旨,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獲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隨著學校改擴建工程的推進,辦學條件將全面改善,十四中人將把學校打造成規范的,現代化的特色學校。
注冊資本:389萬人民幣
❺ 西安市第十四中學怎麼樣
簡介:西安市內的一所普通中學, 西安市第十四中學 始建於1956年,位於陝西省西版安市雁塔區丈八鄉雙水磨村權, 是一所從事九年制初中義務教育,自建校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學校發展,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使學校辦學規模、辦學質量、社會效益不斷發展。 學校現有職工人數100名
注冊資本:898.28萬人民幣
❻ 杭州高級中學、杭州第十四中學、杭州第四中學
好吧,我承認我是14中的。我們學校的確管的很緊,如果不自覺的人回,建議去14中。4中,我同學說答飯比較好吃,14的菜我就不說了。。杭高據說比較松,但是好像換過校長了。設施的話,14中最近在新建體育館,藝術樓是去年造好的,圖書館里有電子閱覽室,可以在午休時間上網。其實說句實話,我們學校和杭高其實教學上差不多。還有,我們每次放假都比其他學校少。。。。
❼ 南京十四中好不好
十四中今年分數這么高呀,我都不敢相信。我就是十四中畢業的學生,今年上大二!我們那一屆的錄取分數好像是四百八!可能是今年十四中床上了三星的原因吧!不過,我在十四中的時候,十四中在高中教育這一方面也在很努力的改變!現在學習的模式也往縣中模式靠近,雖然苦了點,但是以後你真的會感謝這所學校!最近幾年,十四中大多數的學生都是來自農村,他們都很樸素,校風也變得越來越好!我很喜歡我那些來自農村的同學。還有十四中的很多老師,確實很不錯,不會像南京市區的老師那麼勢力,他們真的是把自己所有都給了學生!我記得我們的老班和語文老師在生活不幸的時候,都不會落下一堂課!而且雖然十四中的老師職稱比不過市裡的老師,但是我敢肯定,她們絕對比那些老師教學厲害的多,有魅力,有才華的多!(我在十四中上了三年初中三年高中)
你的分數夠上十四中的平行班吧!快班可能要交點錢!不過,要能交上錢去快班!那上十四中是個很好的選擇!我就是快班出來的!十四中快班的水準,絕對不比十三中,雨花中學實驗班差!真的~~而且十四中是花了血本在快班上的,給我們最好的老師!
其他中學我就不知道了,其實建議你找一個離家裡近一點的學校上。住校是件很痛苦是我事情。而且離家近,家長能夠時時刻刻看著你,管著你,不讓你走上歪路,可能你當時會覺得很煩(我就是被管的煩死了),但是,上了大學,你會很慶幸當時有家長管著,能讓自己考上大學!我其他很多朋友是在離家遠的市裡學校上的高中,除了那幾個自製力很強的人考上了本科,其他人真的都是荒廢了三年,市裡的誘惑太多了,我的那些朋友,不管在多好的學校,沒有家人管,抵不住誘惑,都只是上了個專科!說實話,我現在就有點看不起他們!雖然他們快活了三年,彈他們永遠低我一等,只是個專科生!(大學生都這變態心理)
這只是建議,決定還看你自己!
❽ 廊坊第十四中學簡介
就是廊坊第一實驗中學
廊坊市第一實驗中學於2004年8月由天域集團投資創辦,是一所全寄宿、全封閉、准軍事化管理的大型現代化高級中學。
學校坐落在被譽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的廊坊市城區,佔地面積33萬平方米(485畝),總建築面積19.33萬平方米,總投資2.8億元人民幣,學校建築氣勢恢宏,美輪美奐,校園環境綠樹成行,芳草如茵,雕塑小品,意蘊深遠,噴泉小景,獨具風韻。學校設計規模為12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300人,教職工504人,是河北省規模最大的高級中學。
為進一步落實廊坊市委、市政府「教育優先發展,2006年在全省率先普及高中教育」戰略,打造教育之城,科技之城。學校運用「企業家建校,教育家辦學」運作模式,採用「政府扶持,行業管理,企業投資,市場運作」方式,新建的一所「國內先進,省內一流,園林式、現代化」的示範型普通高級中學,市政府將學校列為有編制計劃、市教育局直屬的非企業單位,是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工程之一。
學校以「創一流的教育品牌,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辦學宗旨,以「高中教育為主體,規模化、多元化辦學」的發展思路,遵循「創設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的育人理念,讓學生「強勢智慧」充分發展,成為一個個充滿生命力和創造力的鮮活個體,成為學習之星、智慧之星、創造之星、自主之星、藝術之星、體育之星、進步之星、文明之星。讓校園群星爭輝,星河璀璨。
學校運用廊坊市政府給予「准入市區戶口、進入事業編制、由教育局統一進行人事管理、教師的子女入學、教師的進修培訓、職稱評聘、勞動保障、評優評先、社會活動等享受市事業單位有編制教職工的待遇,並且教師可在廊坊市各學校之間正常流動」的市人才引進模式,面向全國招聘,構建了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形成了以高(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壇新星」為中堅力量,部分優秀大學畢業生為新鮮血液的,穩定的教師隊伍。學校組建教師隊伍的原則是: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高待遇。
為迅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辦學品味,打造優質高中教育品牌,學校與北京師范大學合作辦學,引進北京師范大學百年沉積的優質教學資源及先進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成為「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實驗學校」。與加拿大達英國際學院合作,舉辦中國與加拿大「雙學歷」高中班——中加高中班,留加預科英語班;與韓國祥明情報處理學院合作,招收韓國留學生。
同時,為激勵學生追求卓越,勇於冒尖,天域集團斥資200萬元,設立「天域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資助貧困學生。「天域獎學金」設有入學獎、進步獎、單科奧賽獎、優秀獎、高考獎及特困生「三免」(免學費、住宿費、書本費)等多項獎勵,學校鄭重承諾:絕不讓一個勤奮而有才華的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以先進的教育理念、靈活的辦學機制和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憑借天域集團雄厚的實力,依託北京師范大學深厚的教育資源,以宏偉的辦學規模、現代化的辦學條件、幽雅的校園環境、優秀的教師團隊,廊坊市第一實驗中學必將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鼓楫揚帆,成為「國內先進、省內一流、園林式、現代化」的示範型高級中學。
❾ 北京十四中學是北京重點高中嗎
北京市第十四中學是宣武區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北京市第十四中學(Beijing No.14 High School)是一所由北京市西城區教委主管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中學。
北京十四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為首批獲得宣武區重點學校稱號的學校,是北京市高中示範學校,是課程改革樣本學校,是北京市批准國際學生留學的開放學校。
截至2019年,第十四中學現有博士後1人,博士1人,碩士16人,60餘人獲得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特級教師4人,北京市骨幹教師6人,高級教師60餘人。優秀的師資條件,為學校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9)十四中學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903年(農歷癸卯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隨後,全國各地出現了大批在學習西方技術基礎上設置課程的新學堂。北京市第十四中學的前身畿輔學堂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誕生了。
1906年,在張之洞的畿輔先哲祠內,誕生了「畿輔學堂」,此為學校的前身。
民國元年(1912年)改稱畿輔中學校,由於大多滿清官員因辛亥革命返回原籍,學校也從原來的公立變為私立。
辛亥革命後,由清代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號召數名河北籍知名人士,對原畿輔中學進行了改建。 畿輔中學也由原來的公立徹底變為私立1928年更名為燕冀中學。
1935年燕冀中學遷入畿輔先哲祠,也許是秉承了伯夷、叔齊等燕冀先哲的靈氣,學校吸引了大批仁人志士,成為當時愛國圖強,為世人稱道的北京著名中學。
1951年11月市時任教育局長孫國梁、侯俊岩來到燕冀中學宣布市政府接管決定,將燕冀女校、育華中學男生部、嵩雲中學並入燕冀中學命名為北京市第十四中學。
❿ 大慶十四中學怎麼樣
大慶14中,今年中考,成績創新高,在學生和家長中,打造出了自己的教育品牌。
今年中考,14中總平均分居全市榜首,畢業生平均每4人中至少有1人進入鐵人、實驗中學統招段
14中用「四抓」鑄就教育品牌
中考總平均分居全市榜首
當14中人還沉浸在2007年中考的喜悅之時,該校2008年中考再創佳績,初四畢業生共228人,其中219人報考重點高中,9人報考中專。
該校進入省市重點高中人數突破200人大關,其中有148人(佔67.6%),進入省重點統招段,183人(佔83.6%)進入省重點段;200人(佔91.3%)進入省市重點高中。居全市非課改區榜首。
全市前500名該校有18人,前1000名該校有39人,前2000名該校有71人。
該校參加中考的各學科平均分均高於全市平均分,其中數學超11.91分,語文超2.15分,英語超9.07分,物理超12.30分,化學超9.76分,政治超7.11分,體育健康超1.76分,全校總平均分為629.45分,超出全市54.01分,總平均分居全市榜首,該校畢業生平均每4人中至少有1人進入鐵人、實驗中學統招段。
「四抓」鑄就14中教育品牌
14中在抓常規教育教學上,有著一套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起來,可以用「四抓」來予以概括。
「四抓」是指抓管理從文化抓起,抓學習從品德抓起,抓初四從初一抓起,抓人從心抓起。
該校校長張岐軍告訴記者,在管理上,該校以學生自主管理為中心,以文化活動為依託,啟動了讀書節、文學社、英語角等。該校始終認為,教育的目的,並不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只會學習的人,而是要培養成品德高尚的人,而抓品德的結果,是該校的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為了讓初四的學生取得好的中考成績,該校從初一開始,就著力讓學生打好學習基礎,踏實走好每一步。另外,該校特別注重和學生的交流與溝通,隨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以便對症下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