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南京校園文化

南京校園文化

發布時間: 2021-04-06 07:30:59

1. 南京校園文化建設的公司

南京學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包括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長廊,校園壁畫,校園浮雕,校園廊架\花架,校園景觀,校園走廊文化設計製作,校史館、心理咨詢室、美術室、舞蹈室設計施工.
公司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成賢街50號成賢大廈,並在南京六合區、北京市、廣州市、鹽城市、武漢市設有辦事處。公司成立至今,已成功地為全國各地多家學校進行了系統性的校園文化規劃、設計和建設,均獲得了高度的評價和社會效應。

我公司為全國各類學校設計施工了大量的如歷史文化長廊、科技文化長廊、校史文化長廊、教育文化長廊、體育文化長廊、兒童嘻戲文化長廊等,深受廣大中小學及幼兒園的歡迎,精心設計製作的各類大型室內外壁畫更是校園文化建設中最受用戶歡迎的項目,其投資小,宣傳文化效果好,對美化校園、提升校園的文化氣息非常有效。校園浮雕作為高品味的文化建設項目為有實力的客戶所親睞。各類專業如科技、體育、歷史等文化長廊對建設學校特色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宣傳影響。而小學及幼兒園對各類室內外壁畫、尤其是兒童益智類、趣味卡通類、自然動植物類的題材情有獨衷。各類選材精良、設計大方、有特色的宣傳欄和櫥窗為廣大教育系統客戶所接受。
十餘年的校園文化建設經驗令我們深知校園文化建設的復雜性和系統性,也培養了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設計師隊伍。我們願竭誠為廣大教育系統客戶提升校園文化品質貢獻我們的才智,與大家共創輝煌。

2. 南京郵電大學的校園文化

厚德弘毅 求是篤行
「厚德」出自《易經·坤卦》,意指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以此為校訓意在強調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同時期望全校師生以高尚的道德立身。「弘毅」,出自《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意為:讀書人不可以不心胸寬廣、意志堅強。「弘毅」,寓意師生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不斷磨勵自己的毅力,意志堅強,心理素質過硬,能夠經得起各種困難和挫折的考驗。「求是」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傳》,意指科學地研究客觀事物的規律,實實在在地辦事。「求是」是治校和治學精神的具體體現,表現為奮斗精神、犧牲精神、愛國精神、革命精神和開拓創新精神。用求是的精神培養勇於求索的人,是大學的責任。「篤行」出自《禮記·中庸》,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行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以此為校訓,體現出教育要堅持「三個面向」的教育方針和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

3. 南京工程學院的校園文化

校訓校風:學以致用
內涵致:使達到。「學以致用」意即學習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知識與技能並重,注重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學以致用」植根於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將學習、思考、實踐三者緊密結合是中國教育的優秀傳統。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強調知行統一,學以致用。《論語》第一句話為「學而時習之」,又說:「傳不習乎」,這里的「習」字,含有踐履的意思。孔子有句名言:「聽其言而觀其行」,這句話亦強調了「行」是檢驗認識的標准,體現了言行統一,學以致用。西漢揚雄的《法言·學行》中說:「學:行之,上也。」將能付之實行的學習奉為上等;王夫之的「躬行為啟化之源」、陸游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強調的都是研究學問要重視親身實踐;明末清初的顧炎武,晚清的黃炎培則是近代提倡踏實鑽研、學以致用學風的著名學者。
校歌
2009年9月至11月學校在全校師生員工、校友中開展了校歌歌詞徵集活動,並特邀南京軍區政治部創作室葛遜教授對收集到的作品進行了再創作。
方山腳下鮮花綻放,
天印湖畔白鷺翱翔。
知識殿堂書卷飄香,
莘莘學子青春飛揚。
知行統一,創業創新,
團結奮進,蓬勃向上。
南工啊南工,騰飛的南工,
托起星辰培育時代棟梁。
春滿校園惠風和暢,
人才搖籃桃李芬芳。
薪火相傳穿越滄桑,
科學發展播種希望。
學以致用,奮發自強;
校企結合,譜寫華章。
南工啊南工,自豪的南工,
奔向未來鑄就新的輝煌!

4. 南京市銀城小學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體現兒童對話文化,散發著現代文明的氣息,孩子們在陽光下奔跑,在紅色的跑道嬉戲,在綠色的操場滾爬,小雨中漫步小徑、木廊……盡顯和諧與時尚,展現個性和文明。這是拉小銀城文化的脈動。
清晨,孩子伴著朝陽,帶著一串笑聲走進美麗的校園,可愛的老師早已微笑著等候在門口,聲聲問好,頻頻點頭,春意寫滿孩子心間。進入「童心苑」,以綠色植物為景,襯以卧石、雕塑、噴泉;時鍾已指向七點,預示著七歲入學的孩子,在銀城園園里開始新的起點,如早晨的太陽;當水花飛濺,紅葉盪滌的時刻總會引來孩子不禁伸手嬉戲,三個孩子歡快奔跑,盡兒童之靈性、秀兒童之聰慧。這一小景預示著銀城園學童沐浴著春的陽光,愛的雨露,茁壯成長。草坪卧石題寫「童」字;噴泉一側孩童雕塑盡顯俏皮稚氣;還有體育館外牆多彩的七巧板拼圖展現童年的活力;「更健康、更勤奮、更聰明、更快樂」讓教學大樓熠熠生輝。童心苑展示學校核心價值觀、育人觀:童心、童樂,教師與孩子、家長共同創設屬於孩子的校園。木製的長廊,種上排排會攀會爬的藤蘿植物,使銀城園又添一處彩蝶紛飛。荷花池邊彎彎的藤蔓支架如月牙,連環形的水池清泉石上流,還有十幾條金魚在水中游,若不是上課,這里保准全是擁擠的小腦袋。
「綠色小書吧」設在走廊,孩子們自己管理,自己享用,鍛煉了能力,更激發了大家讀書的興趣。讓班級的每一堵牆說話。班級的牆壁上分別展示了多位小能人、文明娃,個性小叮當,特色學生團隊,張揚學生個性。
「吟詩壁」體現中國的古典文化內涵,精選課標中小學生必背的七十首古詩呈現在外牆內側,體現了銀城園學童的成長離不開民族語言的熏陶。中國傳統青磚牆上,布以巨型古代書簡,七十首古詩或方或圓、或行或草呈現之上。鵝卵石鋪就的小徑,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開頭字母為起點,象徵著銀城園學童腳踏實地的朴實學風。紅楓、翠竹、筍石組成了一幅幽雅別致的的勝境,為孩子們創設一份恬淡,一份潤澤。
「棋樂坊」是孩子們對弈共樂的場所,在祖國棋藝文化的熏陶下,銀城園兒童更聰明、更快樂。 紫藤盤繞、綠蔭環繞的防腐木走廊清幽、古樸,幾張古木方桌盡顯楚河漢界,有序排列的木架上呈現中國悠久的棋文化。體現了銀城園學童博弈對決、切磋棋藝的鮮明個性,為校園留下了一片生動,一片歡欣。
班級文化建設力求順應兒童對話需求,統一的特色宣傳欄新穎美觀,「讀書排行榜」、「快樂識字我能行」等為學生創設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更為學校文化建設這方沃土增添了新韻。
「歡樂谷」是銀城園小叮當玩耍嬉戲、舒展筋骨之地。其間,樹影婆娑、色彩斑斕、錯落有致的聯合器械,記錄下銀城園孩子永生難忘的童年夢想。
「智慧園」里綠草如茵,果木成林,花團錦簇 ,是孩子們享受自然,沐浴陽光,增長智慧,憧憬未來的春之路。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草徑,印滿了孩子們的小腳印,留下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留下成長足跡。。四個彩色立門,以書卷為型,高矮有序,腳印穿行而過,預示著孩子們學習成長,更健康、更勤奮、更聰明、更快樂。清晨,孩子們聆聽鳥雀的歌聲,品味桂樹的芬芳,欣賞果園的豐碩。陽光下滴翠的草坪上,打幾個滾兒,踢幾腳球兒,駐足吟誦幾首春的詩篇,好不愜意,也成為銀城園人傾心對話的一方書苑。
「品實園」里每一年結滿紅紅柿子的樹下圍滿了孩子,或駐足欣賞,或跳格玩耍,這年年的豐收,滿樹的小燈籠是孩子們保護環境、賞識植物與自然同生長的最好見證。
在「叮當舞台」小天地里,學生可以進行個人藝術作品展,盡顯個性。叮當舞台則是孩子們自由展演的天地。
銀城的操場,一片歡騰,那環形的塑膠跑道,鮮紅的色彩,雪白的線條,配合得多麼協調。孩子們的快樂隨著乒乓飛揚,伴著音樂律動;孩子們的頑皮藏在興奮的臉龐上,「嗒嗒」的腳步里,高亢的口號中,躲在滾落的汗珠里,溜進了心窩里,淹沒在如潮水般的笑聲里!紅白相間、綠草如茵的操場成了歡樂的海洋,好一幅師生同樂圖。
銀城園的校園文化以「生動校園、關愛兒童、同樂共享」為主題;營造一個花香飄溢的花園;童心寫意的樂園;書香馨香的文苑;師生共進的校園。關注兒童的個性發展,提升兒童的精神生活,努力營造快樂共享的生動校園,讓校園成為兒童生活的家園,讓銀城園如春天般溫暖,為每一株小苗創造適宜、和諧的生長條件,讓每一根新枝得到陽光的沐浴,讓每一朵小花自然、舒展地綻放。

5. 南京醫科大學的校園文化

博學至精,明德至善
博學,意指學問豐富。至是達到。精,精深、完美之意。博學至精,指通過廣泛的學習,掌握廣博的知識,達到精通專業、臻於完美的境界。
明德,意指通曉道德,至是達到。善,善良、高尚之意。明德至善,指通過品德修養,明確道德責任,達到高尚的境界。
博學、明德,是寄望師生既在學業學術上有所成就,又追求美好的道德情操,品學兼優、德術雙馨。至精、至善,是表明博學、明德的目標,以激勵師生不斷以高標准要求自己,鍥而不舍、追求卓越,努力達到完善之境界。

6. 南京校園文化設計費用大概多少

這個要看你的場地以及需要設計的項目,是校園景觀、功能室、校史館、校園文化廣場、大門、浮雕雕塑、文化廳廊、還是班級文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7. 南京東山外國語學校的校園文化

校訓:守正出奇校風:鷹一樣個人,雁一樣的團隊。東外學子目標:山挺拔沉穩,水秀麗靈動,東外學子,舉止高雅,氣質高貴,品德高尚,志向高遠。東外員工精神:同心同德,盡心盡責,自尊自強,共存共榮。東外校歌:《鷹雁之歌》
此外,有出自不同人物的九十九個各種書體的漢字「養」;每個樓梯口和走廊上都有素養教育的提示,校園內 52 盞燈籠上寫著素養教育 52 個細節; 28 塊石頭上刻有素養教育 28 句箴言;食堂廣場上 12 個櫥窗從安全、心理等方面傳遞著各種素養; 花壇、迴廊、石凳、養心亭、圖書館、閱覽室、藝術長廊無不體現著文化氣息和育人力量;

8. 南京河海大學的校園文化

新生一般都在江寧,地方有點偏,周邊只有一些居民區,一排飯店,一個公交車終點站,一個中型超市,幾個小型超市,沒有商店什麼的,周圍環境很簡單,附近的大學都隔得比較開,最近的是南航,坐公交車二十幾分鍾,比河海熱鬧點。。。大一一般強制早操,自習,管的比較緊,大二開始就看輔導員怎麼管你們了,我們院我們這屆比較倒霉每年換一個研究生輔導員,平常自己上課還來不及,談不上管不管的,我都沒見過幾次,不過這種情況大概比較少吧,一般老師上課都會點名啊,交作業什麼的,平時分佔總分比例也比較高的

9. 南京中醫葯大學的校園文化

校風:團結 奮進 繼承 創新
說明:此校風是八字,四節奏。團結、奮進反映師生精神面貌;繼承、創新體現中醫葯學科的特徵與努力方向。
校訓:自信 敬業
說明:自信體現一種卓越的人格素質。自尊、自強方能自信;而自信又是克服困難、達到目標的基礎,亦含有堅信中醫葯事業必定發揚光大之意。敬業為熱愛專業、熱愛職業之意。自信、敬業從人格與從業態度提出要求,言簡意賅,涵意深遠。
校徽
校徽說明:整個校徽為橢圓圖形。底色為藍色,象徵地球與海洋。圖案為白色、變形的「中」字。圖形左端為飛翔的和平鴿口銜人參草和針灸針;「中」字上端出頭部分為字母,乃南京中醫葯大學的拼音縮寫。全圖意喻學校事業的騰飛以及為中醫葯事業走向世界而奮斗!
南京中醫葯大學校歌
鍾山腳下、揚子江畔,杏林學子濟濟一堂。
青春風華、意氣軒昂,滿園桃李競芬芳。
民族繁衍、福澤四方,五千年醫葯源遠流長。
團結奮進、繼承創新,岐黃仁術共弘揚。
啊!自信、敬業,為祖國富強,為人類健康。
啊!自信、敬業,我們努力拚搏、再創輝煌。 南京中醫葯大學學生會成立於1956年,秉持「頂天立地,厚學立人」會訓和「天道酬勤,生息與共」會風,立志做南中醫和南中醫青年的一面旗幟,圍繞大學生思想引領和成長成才、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建設和發展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組織的品牌項目有青年文化節、大學生「三創」之星評選等活動。
南京中醫葯大學社團聯合會成立於2007年,是在校團委社團管理中心的指導下成立的學生組織。在主席團的領導下,辦公室由人事部,秘書部,監管部,外聯部,財務部,事業發展部,網路新聞部八大部門組成,分會由文娛、學術、實踐、體育四大分會構成。 校社團聯合會自成立以來,積極託管,監管和協調校內社團開展活動,響應學校鼓勵文化活動的政策,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有利於建設高雅向上的校園文化。

10. 南京工業大學的校園文化

校風:誠朴自強
校訓:明德 厚學 沉毅 篤行
明德:崇尚精神,彰明美德。學以人為本,人以德為尚:知識之道,重在人文,為人之道,重在人品。精神為人之根本,德行乃人之靈明。
厚學:學識廣博,厚積薄發。學問之道,在於多思多問,在於扎扎實實,在於兼收並蓄,在於融會貫通。
沉毅:靜穆剛毅,沉著勇敢。砥礪意志,堅韌不拔:直面挫折,百折不撓,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上善若水,大道無言。
篤行:注重實踐,知行合一。理論聯系實際。言行表裡如一,善行終生不怠君子也。
校徽
南京工業大學校徽標志採用歐洲傳統盾形徽章紋樣,總體結構由工業大學的簡稱「U」和「T」組成。內部圖案分別有龍、虎、青銅鼎、人形紋、1902和書。龍和虎代表該校所在地南京(南京素有「龍盤虎踞」的美譽),同時表達了南京工業大學人才薈萃,藏龍卧虎之義,青銅鼎是江蘇省政府2002年為祝賀該校辦學百年所贈,象徵著該校踏實嚴謹的學風與雄厚的科研實力,並傳達了「一言九鼎,誠實守信,努力拚搏,問鼎科學巔峰」的治學精神,鼎內部的人形紋由「工」和「大」組合而成,又形似漢字「天」,傳達「教育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並蘊藏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內涵,1902傳達該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書象徵著教育機構。
中文字體採用「毛體」,雄渾有力,符合該校的定位;英文字體採用「古羅馬體」,古樸大方。
校歌
南京工業大學校歌
詞曲:陶思耀
百年歷史,百年滄桑,百年學府業績輝煌;桃李滿天下,為國育棟梁,為國育棟梁!
明德厚學,沉毅篤行,催我奮進,心雄志壯,啊!南京工業大學,我們成長的搖籃,張開那理想的翅膀!
新的世紀,新的篇章,新的校園,青春盪漾,科教興中華,同心齊開創,同心齊開創!
明德厚學,沉毅篤行,代代相承,揚帆遠航,啊!南京工業大學,我們共同的名字,張開那理想的翅膀!
共同的名字,永恆的太陽!共同的名字永恆的太陽,永恆的太陽! 黨委宣傳部兩大組織:校報記者團、校園電視台
校團委五大組織:學生會、科學技術協會、社團聯合會、青年志願者協會、廣播台
校級藝術類組織:舞蹈團、管樂團、話劇團(德毅劇社)、禮儀隊

熱點內容
七年級下冊地理同步 發布:2025-09-18 21:49:01 瀏覽:253
大學城英語 發布:2025-09-18 21:32:25 瀏覽:589
七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題 發布:2025-09-18 19:59:33 瀏覽:531
干電池化學 發布:2025-09-18 16:30:48 瀏覽:733
何猷君怎麼讀 發布:2025-09-18 16:07:13 瀏覽:158
2017個人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18 16:04:58 瀏覽:8
教師資格證統考一年幾次 發布:2025-09-18 14:01:59 瀏覽:922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發布:2025-09-18 07:59:57 瀏覽:944
師風師德評價表 發布:2025-09-18 07:01:17 瀏覽:886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