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中學
簡介:包頭市蒙古族中學是包頭市區唯一一所蒙古語、漢語兩種語言授版課的民族完全中學權。始建於1962年11月,「文革」中的1968年9月被撤銷,1977年9月在現址重建復校,1981年被確定為內蒙古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學校新址位於包頭市濱河新區。
注冊資本:3116萬人民幣
Ⅱ 赤峰所有蒙古族學校
赤峰學校 赤峰市松山區當鋪地中學 赤峰蒙古族中學 巴林左旗林東一中 巴林左旗林東第四中學 巴林左旗林東蒙古族中學 巴林左旗林東一中 阿魯科爾沁旗白城院校 阿魯科爾沁旗天山第二中學 阿魯科爾沁旗天山口高中 阿魯科爾沁旗天山第一中學 赤峰市松山區安慶溝鄉中心總校 赤峰市松山區大廟中學 巴林右旗大板第三中學 赤峰市松山區安慶溝中學 林西縣第一中學 赤峰市松山區老府中學 赤峰市松山區蒙古族中學 赤峰市松山區第一中學 赤峰市松山區老府鎮中心總校 內蒙古第二地質中學 平庄礦務局高級中學 元寶山煤礦職工子弟學校 赤峰市元寶山區平庄中學 赤峰市元寶山第二中學 赤峰市第七中學 赤峰市第四中學 赤峰市師范專科學校附屬中學 赤峰市松山區初頭朗中學 喀喇沁旗乃林高中 敖漢旗金廠溝梁鎮第四初級中學 敖漢旗木頭營子高級中學 敖漢旗小河沿區高級中學 敖漢旗金廠溝梁中學 敖漢旗第二中學 敖漢旗新惠中學 寧城縣大雙廟鄉巴里營子高級中學 寧城縣天義中學 寧城縣八里罕中學 寧城縣天義蒙古族中學 寧城縣天義第三中學 巴林右旗大板一中 寧城縣四龍中學 敖漢旗小荷花高級中學 喀喇沁旗錦山蒙古族中學 喀喇沁旗錦山中學 喀喇沁旗王爺府中學 翁牛特旗廣德公職業中學 翁牛特旗海拉蘇蒙古族中學 翁牛特旗橋頭中學 翁牛特旗蒙古族中學 翁牛特旗烏丹第二中學 翁牛特旗烏丹第一中學 翁牛特旗橋頭中學 克什克騰旗蒙古族中學 克什克騰旗經棚第一中學 寧城縣大城子鎮蒙古族中學 ========================================================= 中專 ========================================================= 赤峰烏丹師范學校 赤峰電子學校 赤峰市第一職業中專 內蒙赤峰糧食技工中等專業學校 赤峰體校 內蒙古自治赤峰市錦山鎮教師進修校 新惠藝術師范學校英語專業 巴林左旗教師進修學校 赤峰第一職業中專 赤峰市松山區教育學院職中部 內蒙古幼兒師范學校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教師進修校 赤峰市農牧學校 內蒙赤峰紡織工業學校 赤峰市財經學校 內蒙古赤峰市建築技工學校 赤峰工業學校 赤峰市幹部中等專業學校 赤峰市林東職中 阿旗職教中心 赤峰市華夏職業技術學校 赤峰市電子技術學校 平庄礦務局煤碳技工學校
Ⅲ 阜新市蒙古中學怎麼樣
簡介:阜新市蒙古族中學校址在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育紅路。原名遼西省蒙古人民初級中學,1952年創辦,面向全省招收蒙古族小學畢業生,校址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縣城內。除承擔普通中學的辦學任務外,還承擔全省蒙古語文教學師資培訓任務。
注冊資本:2147萬人民幣
Ⅳ 阜新市蒙古族中學的介紹
阜新市蒙古族中學校址在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育紅路。原名遼西省蒙古人民初級中學,1952年創辦,面向全省招收蒙古族小學畢業生,校址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縣城內。除承擔普通中學的辦學任務外,還承擔全省蒙古語文教學師資培訓任務。
Ⅳ 赤峰市蒙古族中學的介紹
赤峰市蒙古族中學校址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前身為內蒙古自治學院,1946年中共熱河省和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創辦。烏蘭夫兼校長。1949年秋,學院大部分師生調往烏蘭浩特籌建行政幹部學校,留守人員以師范部和中學部為基礎改名卓索圖盟中學。1952 年改赤峰蒙民中學。1956 年改赤峰第一中學。1978年改現名。1980年定為自治區重點中學。堅持開展民族團結、民族政策教育,逐步形成「文明、團結、勤奮、向上」的校風。使用蒙、漢兩種語言文字授課,以蒙語文授課為主
Ⅵ 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中學有多少所
內蒙古是清朝內扎克蒙古的簡稱。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位於我國北部邊疆,西北緊鄰蒙古和俄羅斯。面積118萬平方公里;人口2386.1萬(2005年11月1日零時統計);以蒙古族和漢族數量最多,此外,還有朝鮮、回、滿、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全區分設9個轄地級市,3個盟;其下又轄12縣級市、17縣、49旗、3自治旗。首府呼和浩特市。包頭、赤峰、烏蘭察布、烏海、海拉爾、通遼、鄂爾多斯等為自治區內主要城市。 全境以高原為主,多數地區在海拔1000米以上,通稱內蒙古高原。主要山脈有大 興安嶺、賀蘭山、烏拉山和大青山。東部草原遼闊,西部沙漠廣布。有呼倫湖、貝爾湖 等著名湖泊,黃河流經本區西南部。本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地域遼闊,各地差異較大;多數地區四季分明;夏短冬長,較為乾冷。年均氣溫一1~10攝氏度;全年降水量約50~450毫米。已探明礦藏60餘種,稀土、煤、銀等儲量巨大。草原面積居全國前列,大興安嶺林區木材蓄積量較大。 內蒙古工業在建國後發展較快,以采礦、冶金和稀土工業為骨幹,毛紡、森工、機械、食品、建材、化工全面發展。本區為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牧區草場肥美,三河馬、三河牛和內蒙古細毛羊均為著名畜種。農區集中於河套平原與東南部丘陵谷地,出產小麥、蒞麥、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和胡麻、甜菜等經濟作物。內蒙古自治區疆域遼闊,地跨「三北」中國東北、西北、華北,三個地區,東起東經126度29分,西北東經97度10分,是我國跨緯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東西直線距離為400多公里。內蒙古東部與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毗鄰,南部、西南部與河北、山西、陝西 、寧夏四省區接壤,西部與甘肅省相連,北部與蒙古國為鄰,東北部與俄羅斯交界,國界線長達4221公里。土地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12.3% 。內蒙古的地形以高原為主,高原從東北向西南延伸3000公里,地勢由南向北、西向東緩緩傾斜。一般地區海拔 1000米- - 1500米。內蒙古高原可劃分為呼倫貝爾高原、錫林郭勒高原、烏蘭察布高原和巴彥淖爾、阿拉善及鄂爾多斯高原四部分。高原上分布著遼闊的草原,是我國著名的天然牧場,還分布著一部分沙漠。高原邊緣的山巒,主要有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等。這些山脈的位置和走向,構成一條牧業區與農業區的分界線。高原的外沿,分布著河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和遼嫩平原。這三個地區,除鄂爾多斯高原土質較差和比較乾旱以外,其他兩個地區均為肥土沃野,是自治區的主要農耕地帶。內蒙古屬典型的中溫帶季風氣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勻、寒暑變化劇烈的顯著特點。冬季漫長而寒冷,多數地區冷季長達5個月到半年之久。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由零下10℃遞減到零下32攝氏度,夏季溫熱而短暫,多數地區僅有一至兩個月,部分地區無夏季。最熱月份在7月,月平均氣溫在16℃--27℃之間,最高氣溫為36℃--43℃。氣溫變化劇烈,冷暖懸殊甚大。降水量受地形和海洋遠近的影響,自東向西由500毫米遞減為50毫米左右。蒸發量則相反,自西向東由3000毫米遞減到1000毫米左右。與之相應的氣候帶呈帶狀分布,從東向西由濕潤、半濕潤區逐步過渡到半乾旱、乾旱區。這里晴天多,陰天少,日照時數普遍都在2700小時以上,長時達3400小時。冬春季多風大,年平均風速在3米/秒以上,蘊藏著豐富的光熱、風能資源。 其中位於巴彥淖爾盟的烏拉特中旗全年有風日在272天以上,為全國風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Ⅶ 寧城蒙古族中學怎麼樣
簡介:寧城蒙古族中學是2010年寧城縣教育布局大調整,撤並大城子蒙古族中學和天義蒙古族中學而新組建的,是個具有悠久歷史而又年輕的學校。寧城蒙古族中學位於寧城縣天義鎮鐵西區,學校佔地面積3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630平方米,現有教職工226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73人,中學一級教師181人,初級職稱39人,技工13人。蒙古族教師127人,蒙語授課教師76人。現有學生2200人,44個教學班,分蒙語授課、漢語授課、蒙乙轉蒙甲和加授蒙乙四種教學形式。
注冊資本:2832萬人民幣
Ⅷ 巴彥淖爾市蒙古族中學怎麼樣
簡介:巴彥淖爾市蒙古族中學是自治區示範性高級中學和自治區重點中學,是集蒙古國、蒙族、漢族學生為一體和蒙授、漢授、職業教育為一爐的綜合性完全中學。學校辦學理念先進,教育管理嚴謹,校園文化敦厚,校園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是放飛民族英才的搖籃,是成就蒙族精英的理想學府。春風化雨潤無聲,桃李芬芳滿天下,市蒙中承載全市8萬草原牧民的殷切期盼,全力打造民族教育品牌,為民族教育的燦爛明天譜寫新的樂章。
注冊資本:1141萬人民幣
Ⅸ 請問呼和浩特有哪些蒙古族高中
1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2呼和浩特實驗中學3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4呼和浩特土默特中學5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6呼和浩特第一中學7呼和浩特第二中學8呼和浩特秋實中學9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學10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學11呼和浩特電力中學12呼和浩特市中學13呼和浩特14中學14呼和浩特藍天中學15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學16呼和浩特私立中學17呼和浩特中學18呼和浩特曙光中學19呼和浩特第五中學20呼和浩特敬業中學21呼和浩特第八中學22呼和浩特職業中學23呼和浩特第十四中學24呼和浩特市第七中學25呼和浩特第十六中學26呼和浩特第16中學27呼和浩特市第36中學師大附中
Ⅹ 內蒙古自治區哪個盟市蒙古族中學最好
呼和浩特的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通遼的通遼市市蒙古族中學
赤峰迴的赤峰市蒙古族中學
興安答盟的興安盟蒙古族中學
呼倫貝爾的海拉爾一中
錫林郭勒盟的錫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學
前兩者是最好的,一般來說各地級市、盟的蒙古族中學都不錯,各校實驗班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