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校園的文章
Ⅰ 贊美學校的文章
如果有人問哪個學校最出色?我肯定毫不猶豫地說:「是我們XX學校!」對啊,一個讓學生心懷贊美的學校,能不說是最出色的學校嗎?今天我要盡情地贊美她。
我
贊美學校是學習的天堂。每天都能聽到琅琅書聲,清脆、悅耳;做作業時齊刷刷的「沙沙」寫字聲讓人陶醉;音樂教室時時傳來陣陣優美的歌聲,讓藝術與我們結下
不解之緣;一件件精美而富有創意的小製作出自我們一雙雙靈巧的手,教會我們用自己的雙手來創造美好的生活;在操場上盡情展現我們英姿颯爽身軀,精神抖擻的
面容,以強健的身體迎接每一天的挑戰。
我贊美學校溫暖的懷抱。學校是一位慈祥的母親,她張開雙臂擁我入懷。她愛我們每一個人;當我們有一點進
步的時候,她都看在眼裡,母親會用輕柔的手撫摸著我們,讓我們感受心靈的激動與喜悅;當我們犯錯、落後的時候,母親會投來既有些責備又心存寬容的目光,用
春風化雨般的愛來滋潤我們迷惘的心靈。
我贊美學校的無私奉獻。你知道學校給予了我們什麼嗎?是知識,是力量!我們從一個懵懂的孩子成長為今天
一名出色的學生,而每一點進步無不浸透著學校的心血。「書山有路巧為徑,學海無崖樂做舟。」學校讓我們找到了學習的竅門,更讓我們在學習中找到快樂。我們
是一條要遠航的小船,學校給了我們一張帆,靠著帆我們可以走得更遠,會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我熱愛學校,因為學校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值得留戀和牽掛!當有一天我們要不得不離開這里時,我想我會落淚,但我更會擦乾眼淚,揚起求學小舟上的帆,繼續遠航
Ⅱ 贊美校園的作文
贊美您,燕中,您是我們心中的一座燈塔,一座照亮我們求知路的燈塔;您是我們同學之間的橋梁;您是萬千學子展露才華之地;您是我心中最美的畫卷。
邁入本部,也許不見巍峨崇崇的大樓,也許不見金碧輝煌的裝飾,但有著朴實而又雄渾的感覺。您地處燕山之腳下,西臨潮白運河水,在河之洲、山之腳孕育了您,孕育了我們的燕中家園。運河之水奔南流,激起漣漪泛泛,您就是這水花中的一個結晶。在建校四十多年的日子裡,您又培養了多少莘莘學子,又走過了四十個不平凡的春秋。
歲月的沖刷使您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記,但在我們燕中人心中,永遠都不會忘記「求實、和諧、崇德、創新」的精神,我們會順應著歷史發展的腳步步步前行,我們會為您的臉上增光添彩。
轉眼間,晃過近一個春秋,在燕中,我學會的不僅僅是文化知識,更是一種心靈上前所未有的洗禮,是一種美德,一種包容,一種創新,一種榮譽感和成就感。
雄健的燕中精神會伴隨我成長。在這里,我們學著步步成長,在這里,我們邁出了人生的第二步,在這里,老師們激起了我們對知識的渴求,在這里,同學們相互架起了一座座友誼的橋梁。
今天,我們也許還只是燕園的一隻雛燕。明天,我們就要飛到外面的世界盡情翱翔!。是學校鑄就了我們的夢想,是學校助我們成就明天的輝煌!
Ⅲ 贊頌校園的文章
有人冷靜地說,這是一個不適宜詩歌生長的年代,縱然是在曾被譽為詩歌搖籃的大學校園。
在南方以南的廣東,由中山大學舉辦的「廣東省高校詩歌邀請賽」至今已達七屆,面對這份感人的虔誠和執著,我們似乎會略感欣慰。然而,翻看一下這些獲獎的詩歌集,一種「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卻油然而生,令我們不得不直面這份無奈的尷尬。
如果說南方的文化底蘊終究不及北方的深厚,那麼讓我們看看總是新詩策源地的北大,這種現象也並不樂觀。《1978——1988:北大詩選》的出版的確曾令我們激動過一陣子,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該詩集在總體上意識上,更多的是渲染了一種對昔日詩歌輝煌的懷舊情緒,而在校學生的人選作品只有屈指可數的寥寥幾篇。這就不免讓我們產生這樣的疑:該書的出版是當代校園詩歌復興的前奏還是對當代校園詩歌祭奠的最後的輓歌?
今天,我們或許會偶爾懷念一些故去的文字,感動於當年校園詩人那種對青春的狂熱和對理想的執著,但這僅僅是「偶爾」而已,更多的時候我們是在進行著遺忘。在商品經濟意識無孔不入的今天,校園這一片曾是「純文學的天空」也難逃此劫,那些撩人心扉的青春詩會終成為漸去漸遠的記憶,兼職、學電腦、考研、出國等等這些現實的事情充斥著我們的頭腦,社會競爭激烈和理性意識的增強無可避免地讓我們日變得現實與世俗,就連詩歌的原動力——愛情也不再流行這種無名份的浪漫,物質與金錢很大程度上支配了我們的選擇。想一想「校園詩人」這一稱號當年曾贏得了多少仰慕的目光,可如今,校園詩人成了「才子」與「瘋子」的雜合體,這裡面除了有些許的贊美外,更多地包含著揶揄的味道。
或許,我們當中許多人當年曾是那麼熱烈地摯愛著詩歌的,甚至今天仍在內心深處眷著,而今他們不寫詩不讀詩,只是為了抗拒現代這種流行的卻不知所雲的文字。校園不是封閉的天國,它始終和社會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詩歌也是如此,從「五四」時期的新詩革命開始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朦朧詩運動再到延至今天的後新詩潮,這幾次重大的轉變無一不對校園歌影響深遠。後新詩潮運動深受後現代主義的影響,後現代主義詩人經常表現出對無選擇性技法的偏愛樂於突出那些不登大雅的事物,而且拒絕相信優雅的形式可能帶來的撫慰,這對於尚處在充滿幻想與美好憧憬的校園學生來說無疑是難以接受的。同時,後現代主義詩人對於貴族傾向的否定以及平民意識的張揚,對於文化的冷漠乃至褻瀆,藝術觀念的浸漫以及無序化導致的雜亂無章,都旨在反對核心化或建立規范的任何意圖。這些與深受傳統教育且社會閱歷淺薄的大學生無疑也是格格不入的。後現代拒絕傳統浪漫的宣洩,無動於衷及對於神聖不滿不在乎的態度,自然激發了傳統道德的反感和抗議。如果說由古典詩歌轉向現代主義的創作是一種艱難的抉擇,那麼由現代主義的創作傾向後現代主義的追求則是痛苦的膻變。而這種膻變的代價是巨大的,越來越多的朝聖者逐漸離開了這片神聖的領地拒絕了他們的介入,而獨守這片領地和先鋒者則將文字的圍城越砌越高,外面的人再也看不清裡面的風景。
我無意判斷也無法判斷這是一種迷失也無法弄清楚到底是我們背叛了詩歌還是詩歌遺棄了我們。我只是清晰地知道:詩歌正逐漸離我們遠去。
「大風正把世界的燈拿走」。一位校園詩人看著日漸陌生的詩歌,痛苦地寫道。
Ⅳ 贊美校園文章
藍天和白雲的心一樣,希望白鴿自由翱翔。
老師和父母的心一樣,希望我們健康成長。
花開的日子我們走進大學校園這個快樂的地方,在平安校園愉快歌唱;
花開的日子我們遨遊在大學校園這個知識的海洋,和老師一起編織夢想;
花開的日子我們願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譜寫和諧校園的歡快樂章。
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實現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願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也將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老師給了我們文化知識的啟迪,使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需要的是我們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師生互敬互愛,從而打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和諧校園的溫馨。保持良好的心態,寬容帶待人,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同學之間友好相處,從而打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學風、好的校風。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將學風建設的目標指向「理想、團結、自強、成材」。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不聲不響地吸引每個學子奮勇向前,為了理想而努力拚搏。校風積極向上,從而打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誠信、文明的作風。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坦誠相待、說實話、做實事。考試時堅決杜絕舞弊現象,用誠實和實力給自己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作風嚴謹、文明,從而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同學們、老師們,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們將持之以恆。茫茫學海中,我們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風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腳步如行雲流水,青春的歲月需要知識的滋養。讓我們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諧校園的彼岸前行。
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當我們拋棄了迷茫,把握了航向。當我們共同努力,不懈地搖槳,和諧校園的樂章終將奏響。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健康地成長。
未來不是夢,今天,在我們手中。
Ⅳ 寫一篇關於校園生活的文章!
校園生活苦樂曲 小小流浪蟲 校園生活猶如那一杯苦咖啡,淡淡的苦後便是那絲絲的醇香與甘甜。——題記 晨四點三十分 宿舍 「起床了!起床了!……」時間的狗腿子——鬧鍾,又在那「孜孜不倦」的嚷著。「什麼?四點半了?!」「快,快往外沖!」三分鍾後,寢室內杳無人影,大家沖入水房,好傢伙,不禁讓我想到「將計劃生育進行到底」的口號。要想轉身都必先喊:「預備…一…二,轉!」由於長時間的用水,已經有大批的水龍頭下崗了,僅有的幾個正應接不暇的奉獻著……。在簡單的梳洗過後,又急急忙忙的殺回班級。衣服穿錯者,大汗淋漓者,睡意朦朧者,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晨六點二十分 食堂 「下自習了!」早已枕戈待旦的同窗們沖下樓下。嗨!由於地熱煞是不利——三樓,所以風塵僕僕趕到食堂時,飯菜早已涼矣。幸虧我平日里和同窗好友私交不錯,有人替我打了飯菜,見此景,我長噓一口氣。對於一些有淑女或是君子之風者,每每風度翩翩而至時,其狀悲慘,桌上只剩狼藉一片了。為了爭飯,同事操刀的事屢見不鮮。 午十二點三十分 數學輔導室 數學輔導,不但佔用中午休息時間,而且還得花費不匪的時間做那些「無聊」的題,所以被譽為「五大討厭科目之首」。今日,「數老」竟滿臉泛光的走進輔導室,弄得大家莫名其妙,正當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之時,謎底揭揭曉——原來是初三數學競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不但包攬了全州的前幾名,而且此次准備去參加省賽的選手占整個敦化的三分之一。老師興奮的對我們說:「如果在座的各位努力的話,我想達到他們那樣的水準,是綽綽有餘的!我相信!」「啊!」聽了「數老」的這番言辭,使得台下的我們不禁沾沾自喜起來,彷彿我們的前路開滿了鮮花…… 努力!努力!努力! 晚五點三十分 物理輔導室 物理輔導每日從五點三十分開始,可為了爭奪一個有利的地位,每每五點十分左右就早有勤學者來此等候了,五十多人在不足八平方米的地方擠來蹭去,而參加輔導的人數又如細胞分裂一般,與日俱增。撕心裂肺的慘叫聲不絕於耳,而持鑰匙者卻總是遲遲不至,「鑰匙來了!」一聲大喝,隨之拿鑰匙者前推後擠而入,剛一開鎖,大家蜂擁而上,半米寬的門被擠個水泄不通,為了搶佔有利地位,大家無所不用其極。經過一番左頂右撞,好算是搶到一處好地方,再看教室中其它各位,大汗漓淋者,垂頭喪氣者,洋洋自得者,各具情態。少頃,「物老」珊珊而至,喧鬧的教室立即平靜下來,隨即同窗們都被「物老」那一舉一動所深深吸引,醉心於物理之中了。「鈴…鈴…」,下自習的鈴聲將我們從物理的海洋中拉了回來,「啊,這么快就……,我還有道題沒太明白呢!」「嗯,我也有一點……」大家興奮的議論著剛才的題,三三兩兩的各自歸班了。 校園生活啊,痛並快樂著! 夢中的校園生活 公元2002年某日下午第4節自習課,鄙人正在題海中游弋,忽見一道難題,篇幅竟占整整一版。琢磨許久,不知所措,額頭擱在課桌上,昏昏睡去…… 忽然,耳邊響起朗朗的讀書聲,睜開惺忪睡眼,見教室里安靜無人;跑至室外,竟見偌大的校園,到處都是莘莘學子,在草坪上、樹林里、花叢中沐浴著朝陽,盡情晨讀。這氛圍使人頓生學習激情,於是,我也手捧語文書,走出教室,走進這美妙的環境中。 清脆的鈴聲響起,同學們紛紛走進教室。和藹可親的語文老師首先跨進門檻,由互聯網上調出一則關於現代人生活的調查,以此為切人口,老師與大家展開了豐富而激烈的討論。大家各扦己見,百家齊鳴,最後老師略作小結。作業便是一篇小論文,一星期後交卷。接下去是英浯課。十分鍾的語法知識後,剩下的就是輕松的實景模擬,台上台下everybody(每個人)都融人English(英語)的天堂。頭痛的數學考試不再恐怖,教室里竟沒有老師監考。分數的壓迫開始消失,同學們不再做分數的奴隸,不再有作弊的行為,而是真正為了弄通弄懂,掌握知識。 下午的課程只安排一主一副。兩節課結束後,我隨同學們奔向室外,奔向操場。你可以在跑道上、綠茵中、籃球架下尋覓到少男少女生龍活虎的身影。在一小時的回歸自然,享受氧氣後,學校的各大實驗室、研究組全面開放。在圖書館的閱讀大廳里,大家在靜心汲取知識;英語角也正熱鬧;電腦室沖浪者更是不亦「爽」乎;生物實驗室,一項小科研正匯集許多愛好者們傾情投入…… 晚飯後,有一個多小時的晚自修,對付作業已綽綽有餘,接下來的時間自自行安排。科教片和名著電影正在放映室上映;精彩的校際辯論賽,今天的題目是「克隆人道德嗎」;班際的籃球賽正在體育館如火如荼。所有這些,如果你都不中意的話,躲在月光下數星星也未嘗不可…… 想人非非的我,竟用口水將眼前的作業簿全部弄濕了。此時的我,也被老師厲聲拉回現實。抬頭驚望四周,人頭稀落,然奮筆疾書,為時已晚,叫苦不迭矣。 夢中的校園,眾里尋它千網路,那園卻在猴年馬月處。唉!
Ⅵ 寫一篇關於校園的文章
美麗的校園 我的家
潔白溫潤的花朵,青綠的小芽兒,夾著絲絲的清香,洋溢在我最愛的校園里。每個人都有家,而我心目中的這個家就是--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靜寂的圖片館,那寬廣而明亮的閱覽室里,有一排排光滑而透明的桌椅,沒有一點聲音,只有寧靜的氣息。考試前夕,學子們不再猶豫,一有空閑就紛紛地來到圖書館自習。
這段時間,每一個座位都「派上用場」,甚至有些「委屈」,一座兩用,共享讀書之樂。人與人互不交談,也不「理睬」,也不注視。只是情有獨鍾地與書為伴。
當他們進出圖書館的時候,互不幹擾,走步如同蜻蜓點水,似乎一切都已靜止一樣。
身處室內,看著這一情景,感覺到有人的圖書館比無人的圖書館,還要寧靜、寂寞、孤獨。
熱鬧的運動場,滴滴嗒嗒敲擊鍵盤的機房,激情的晚會,激動的比賽......一切的一切,都來自可愛的校園。
一朵孤芳自賞的花只有美麗,一片互相依恃著而怒放的錦綉才是燦爛。相信在美麗的校園里成長我們一定能有一個燦爛的明天。
Ⅶ 關於贊美學校的文章
別人從生活中撈取黃金
您只能獲取花香
您的黃金是早晨的太陽
您的銀子是十五的月亮
但您依然快樂的吹著口哨
您的自豪是桃李芬芳
教師頌
在寫作文時,要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注意地域不同,景物的特點也不同。如南方與北方,平原與高山,城市與農村,其景色是各不相同的。如:
中國的古老文化是令人驚嘆的,而這座城市則是悠久文化的集中體現。這里不但有聞名世界的八達嶺長城、故宮、天壇、頤和園,更有凝聚人們智慧的現代化建築物: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及新建的中央電視台發射塔……
這段話的作者抓住最能代表北京這個城市的景物來寫,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北京。
2.注意動靜搭配。我們還可以抓住景物的變化來寫,我們所觀察到的景物有的是靜止不動的,有的是活動變化的,因此在寫景時既要對景物的靜態進行描寫,也要對景物的動態進行描寫,做到動靜結合,這樣才能把景物的特點描寫得更具體,更形象。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學期第8課《小鎮的早晨》第一自然段是靜態描寫,寫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第二自然段是動態描寫,寫小鎮的早晨是熱鬧的。
3.注意景物的形狀和顏色。除動靜的變化之外,還有景物的形狀,顏色的特點。如:
湖水清澈見底,遠處連綿不斷的山峰倒影在平靜的湖水中,顯得更加青翠。這是,一陣微風吹來,剛才水平如鏡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魚鱗般的波紋,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點點銀光,湖上像撒滿了珍珠一樣,微風一過,湖面又恢復了平靜。
再如《桂林山水》中對山水的描寫:我攀登過峰
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
,色彩明麗,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會載倒下來。
4.注意景物形狀、顏色的變化。除動靜的變化之外,景物的形狀,顏色等往往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因此,我們在描寫景物的變化時,不僅要注意寫出動靜變化,還要注意景物的形狀,顏色等發生的變化.
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過了兩三秒鍾,那匹馬大起來了……
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狗十分兇猛……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前的石頭獅子一模一樣……可是一轉眼就變了,再也找不著了……
5.注意運用修辭手法。要想抓住景物的特點,並把這些特點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除了注意觀察,學會積累之外,還要運用一些表現手法。比如說《桂林山水》中有這樣一句,「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時一塊無暇的翡翠。」這就是一個比喻句。雖然我從沒見過灕江的水,但我在商場里見過碧綠的翡翠,就能想像出灕江水的顏色。還有《觀潮》中寫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梆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每當我讀到這兒,就好像真的看到潮水向我猛沖過來似的。
寫景時,我們可以從景物的形狀,顏色和變化等方面抓住特徵來描寫,這幾方面的描寫並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穿插,有機結合,融為一體的,這樣寫出來的景物才能形象生動,才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Ⅷ 熱愛,贊美,歌頌校園的文章
給個採納立即告訴你因為偶寫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