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淇濱中學
❶ 鶴壁市淇濱區的初中一共有那幾所
公立的:淇濱中學 還有人民醫院門口那條路西段也有一所不過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實驗中學 蘭苑中學 還有新建的黃山路中學(湘江中學)
私立的:外國語中學(二中,有公立性質)
育才中學
❷ 鶴壁市淇濱中學的媒體感悟
今幾年來,淇濱中學把全面提升教育質量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策並舉,多輪驅動,取得了顯著效果。
該校以「教師如何面對新課程改革實驗」為主題,組織全校教師開展討論,使教師進一步樹立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中心」的新課程教育理念。學校為每位青年教師配備了指導教師,舉行了青年教師拜師會。該校每年先後7次組織教師到北京101中學聽名師講課,聘請北大外籍學生為學校客座教師,定期到校輔導學生。
淇河之濱璀璨的明珠——河南省鶴壁市淇濱中學
回 眸
(講述——雷逢菊老師)
1999年,市委、市政府為加速市直機關南遷進度,加快開發區的發展步伐,在新區決定成立一所中學。於是,淇濱中學的前身---鶴翔中學,歷時153天誕生了。首批22名創業者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開始了他們平凡、單調而又艱辛的創業歷程。在這片充滿希望與憧憬的凈土中,大家同呼吸、共患難,同甘共苦,用自己年輕而有活力的信念鋪墊起了淇濱中學的厚重基石。
那一天的情景歷歷在目:年輕有為的焦來憲校長、周永山副校長、李建堂主任、邵玉峰主任等幾位領導一絲不苟地分配工作,老師們言聽計從,雷厲風行,身兼數職,欣然接受,再苦再累,毫無怨言。曾記得,我們一行人第一次來到鶴翔中學的情景,整個學校被農田包圍著,門口、操場雜草叢生,教學樓里還有正在施工的人員,教室門窗的玻璃還未安裝。教師的辦公用具在哪裡,學生的桌凳又在哪裡,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學生數還是一個零 。偌大一個校園只能聽到施工的噪音,看到滿地的建築垃圾。這一切令我們每一位老師驚嘆,這就是我們要來工作和生活的新學校啊?為了按時開學,99年的暑假就要在這里度過。於是,那段日子也就成了我們每位鶴翔創業人終生銘記的日子。
每天奔波在老區與新區之間,每天做著與民工一樣的工作:打掃教室、清理垃圾、鏟除雜草、平整校園、搬運桌凳、男教師選重活臟活,女教師一刻也不閑著,有的手腳磨出了泡,有的累的頭暈。由於條件限制,渴了,只能對著工地上的水管止渴,困了,坐在地上稍歇片刻,馬上又投入工作中。中午吃飯,沒有著落,有時趕到路邊飯店已是下午兩點,能夠保證每人充足的吃上面條已經算是奢侈了,那時新區飯店少且小,有時甚至還要跑上幾家才能夠吃飽。每天披星戴月,與孩子很少見面,住得遠的老師,6點就要出門等班車,早起只能看到還熟睡在夢中、捨不得喚醒的孩子,晚上看到的又是已入睡的孩子,孩子等不上很晚才下班的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呢。難忘那段播撒心血與汗水的艱苦時日,難忘那段同甘苦共患難的艱辛時光。
一所學校硬體設施再齊全,如果沒有生源,它的立足之地又在何方?一切准備工作基本就緒,99年8月學校開始招生了。一所周圍環境還是一片廢墟,一所從零起步的學校,有多少家長敢把自己的孩子送往這里?又有多少家長對一個基本教學設施尚不齊全、師資平均年齡在三十多一點的新學校充滿信任?所以,招生工作之難,過程之艱辛可想而知。三五個老師組成一個招生小組,頂著烈日,冒著酷暑,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在行人稀少的大街上,支一張桌子,擺兩張凳子,反復的給人們陳述著學校的優勢。被老師們戲稱為「擺地攤」招收來的第一屆學生共23人,其中市直南遷單位職工子女10人,大梁庄學生13人。
為盡快樹立學校的形象,把我們的首批學生打造成一支高質量的精品團隊,我們的領導與老師不計個人得失,愛校如家,愛生如子,舍小家,顧大家,他們將自己的愛毫無保留獻給了學校,獻給了學生。
曾記得開學第一天,兩位教師值班的切身感受。夜幕降臨,周圍一片寂靜,荒郊野地里只聽到蛙鳴蟲叫之聲,田野孤立一所校園,周圍幾百米罕見人影。空曠的校園里,兩位領導、兩位老師、幾位學生與幾點燈光相伴。晚自習後,我和雷虹彩老師安頓好每一位學生上床休息,才靜下心來把自己的地鋪打好,疲勞的躺下,但翻來覆去,那麼一入睡,因為,我們深知,學校剛剛成立,一些安全設施還不夠完善,校園周圍沒有圍牆,校園內還住著一部分民工,寢室門上的玻璃還沒有安裝,幾位學生都是第一次離家住校,家長交給我們,保證他們的安全,責無旁貸。為圓滿完成任務,我們兩個老師幾乎一夜沒有合眼,早起開門發現,校領導在門口坐著;原來,他們也在門口值了一夜班。有時與虹彩回憶起那一夜的情景,我們還開玩笑地說,也許是領導特意安排了兩顆「雷」,這樣安保系數大一些。有時向一些老同事講述來新學校的經歷,他們一個個都不相信這是真的,甚至還反問,學校的報酬肯定很豐厚吧,這時候,我只是淡然一笑。向全體教師報告:我們住宿與學生同在一間寢室,夏天沒有空調,只有兩台安裝在牆上的搖頭電扇,冬天沒有暖氣,辦公室只有一個煤球爐。我們用餐剛開始是與學生一起,在一個簡易的窩棚里,晴天還好,遇到刮風下雨,可就苦了老師學生,飯菜往往裹著泥沙、就著黃土,還記得與學生一塊用餐時,一學生戲侃:為什麼我義無反顧來到鶴翔,因為我對這方黃土地愛得深沉。也許老師們經常聽到校長掛在嘴邊的一個數字吧---5000元,「5000元」對於今天的淇濱中學來說,實在不可思議,但對於剛剛建校的淇濱中學,確實是學校的全部家產。試想,全體老師每周六的加班學習、晚自習補助、值班費用能出自何處?創業者別無選擇,只有奉獻!再奉獻!
我們招收的20多名同學,來自十幾所學校。他們基礎差、底子薄、習慣不好,有的甚至失學多日。其中有十幾個孩子家離學校很遠,為了能讓他們留在鶴翔中學,學校克服一切困難,解決了學生的住宿問題。這些來之不易的學生,是鶴翔中學的希望所在!我們利用老師多學生少的優勢,實行人盯人的戰術,學生哪一科薄弱就補哪一科,因材施教,分層遞進。經過兩年的努力,中招考試中我們取得了升學率第一的好成績,創造了鶴翔中學的第一個神話。在貧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培育弱苗茁壯成長,結出了豐滿的碩果,向社會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為鶴翔中學——淇濱中學的發展開了個好頭。其分層遞進方法,是淇濱中學成功實施分層教學走班制的最初萌芽。
我們的工作是平凡的、瑣碎的,也是神聖、艱辛的,它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也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可是我們有的是對學生的呵護與熱愛,對事業的執著與信念。建校之初的幾年裡,我親眼目睹、親身感受了每一位教職員工為事業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博大情懷。事業面前,他們甘當人梯,無私奉獻;學生面前,他們德高身正,躬親示範;困難面前,他們勇挑重擔,任勞任怨;榮譽面前,他們淡泊名利,安貧樂教。忘不了率先垂範、身先士卒的校領導,忘不了用高尚的師德和淵博的知識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師,忘不了將自己的愛毫無保留的獻給了學校和學生而顧不上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的教師,忘不了上有老人、下有孩子,自己一身疾病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教師,忘不了剛剛走上教師崗位,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很晚了還在和學生談心,埋頭寫教案,認真批改作業的教師……他們才真正是是淇濱中學的脊樑,他們才真正是學生的楷模,他們才是真正的師魂。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你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苦你沒有體會過,你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抱過,你就不知道其中的崇高。是啊,你只有真正品嘗到一個人的價值在事業中實現的艱辛歷程,你才是一個最快樂、最幸福的人。
發 展
2002年,鶴翔中學遷入淮河路西段,更名為淇濱中學,校園佔地100餘畝,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條件改善了,但是,面對同樣滿眼的建築垃圾、面對同樣荒蕪的雜草叢生操場,淇濱中學的校領導和所有教職員工都知道,腳下的路,才剛剛開始。從此,學校的二次創業開始了。歷經5年的風風雨雨……
如今的淇濱中學——
設施先進、齊全, 學校有教學樓、學生公寓樓、餐廳、文體館、科技實驗樓、圖書辦公樓等一流的教學、生活設施。學生公寓樓內空調、暖氣齊全,每個房間住4—6名學生,供暖系統和太陽能熱水裝置保證了學生公寓樓全年熱水供應;餐廳裝飾一新,可同時為上千名師生提供優質服務;體育活動場地、設施齊全,有文體館、水磨石籃球場、小金屬球場、田徑健身場等,如今,佔地近40畝的體育場已經竣工,包括400米標准化塑膠跑道、足球場等。科技實驗樓配備有省內一流的實驗儀器,開通了一流的校園網,實現了多媒體網路教學。
教師德高、業精, 學校現有教師135人。其中國家、省、市級骨幹教師,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市拔尖人才等36人,高級教師46人,比例均居全市兄弟學校之首。僅2007、2008年,教師有500多人次在市級以上比賽中獲獎。
教改穩步、扎實 ,德育方面,實施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機制,推進以學生自主發展、自主評價為核心的管理模式,使學生在志向追求上學會自強,在品格修煉上學會自律,在知識探求上學會自主,在生活管理上學會自理。「學生校長助理」競選活動先後被中央電視台、《河南日報》和各大網站報道。校長助理箱的設立、校長助理晨會制度更加強了學校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走進了學生宏大的心靈世界。「三理」教育扎扎實實,獲得市「三理」教育先進單位稱號。「班主任組合制」獨樹一幟。智育方面,推進精講精練、分層遞進教學「走班制」教學模式,這種獨特而先進的教學模式,先後被《中國教育報》、《教育時報》、《河南日報》、《大河報》、《青年導報》、《淇濱晚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同時,國內各大網站也把我校教改成果作為先進經驗大力推廣;全國30多所學校、教研部門領導、專家來淇濱中學學習、調研;市教育局專門下發文件號召全市中小學向淇濱中學學習走班制教學模式。
發展均衡、全面, 學校與時俱進、銳意創新、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各項工作始終走在全市前列。學校先後被確定為國家「十五」重點科研課題「創新寫作教學與研究」試驗學校、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教學中心實驗學校」。學校承擔國家級研究課題2個,省級課題3個,市級課題5個,各項科研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幾年來,學校注重提高辦學品位,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戰略,聘請專家指導,借鑒名校經驗,找出了一條新校快速提升的有效途徑。在市教育局組織的教學質量檢測中,學校優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均居全市榜首。連續6年中招考試中,學校學生被省重點高中統招錄取率遙居全市第一。近幾年年的中招考試中,我校升入省重點高中總人數100多人,其中8名學生進入全市前10名,中考狀元出自淇濱中學,升學比例升學率依然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學生奧賽成績優異,07、08年考入鶴壁高中奧賽班的總人數和比例遙居全市第一,占高中奧賽班人數的40%左右。體育運動走出國門,我校小金屬球地擲球代表隊參加在日本舉行的「第九屆亞洲小金屬球地擲球錦標賽」,榮獲團體亞軍,這是我國該項目在國際上取得的最好成績。學校注重陽光體育活動,堅持學生的健康第一原則,每天保證學生一小時的活動時間。
❸ 鶴壁淇濱中學是什麼性質(公立/私立)的學校學校管理和師資力量怎麼樣誰能准確回答一下
我是育才的。這里包餐,飯里有蒼蠅,蟲子,還不讓出去吃飯,還要老師給假條。
早上一起來5:40到班查人,50就開始早操,然後過四十五分鍾才能吃飯。
下課吃飯,還要跑步去,去玩了,沒飯吃。
寢室,一般般。。。
師資吧,我們是高一,開學高二,我們這一年裡,走了三個班主任,
是因為班主任要去公立學校,不在這里干,工資低,條件差。
教學,有好老師,但是,班風會影響你。
升學率,應該兩個學校差不多。
只能說這么多,我對淇濱高中不了解。
❹ 小孩上初中,淇濱中學和淇濱區一中哪個更好點
鶴壁現有初級中學有「淇濱一中,鶴壁市實驗學校,淇濱中學,湘江中學,鹿鳴中學,蘭苑中學,外國語中學。其中鶴壁實驗中學為小學初中一個校區,外國語中學為初中高中一個校區。
❺ 鶴壁市淇濱中學的教學模式
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先、全員參與」的大德育觀念,構建立體化的德育網路,倡導學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體制。堅持「三全」、「三育」(全員參與、全程管理、全方位展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德育工作模式,為學生搭建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舞台,通過設立學生校長助理、文明監督崗,建立學生自管會、學生社團、學生會組織等一些學生自我管理機構,推行學生的高度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識基礎和人文情懷,促進其文明素質、高雅品味的養成,實現從紀律約束到自主教育的跨越發展。
自2005年以來開展的「學生校長助理」德育實踐,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民主治校」的教育思想,為學生參與學校日常管理及提出合理化建議提供綠色通道,增強了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雙向互動。參加競聘的同學們經過個人申報,參加班級、年級、全校三個級別的層層競選方可競聘上崗。上任後的校長助理,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積極向校領導反饋問題;參加校長晨會;定期召開聽證會,對熱點問題進行問卷調查;處理學生來信,接待來訪學生及家長;到同學中間去,指導學生會工作等,及時解決了許多關切學生學習、生活利益的問題。截至目前,校長助理已更換五屆,先後有26名學生擔任校長助理,100多名學生參加校級競選,5000多人次學生參與。這項活動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架起了一座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的橋梁,也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公德意識和管理能力,實現了學校和學生間的雙贏。中央電視台、河南電視台、河南日報、中國教育網、中青網等新聞媒體先後對該校「學生校長助理」工作進行宣傳報道,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社會各界也對此給予充分肯定,成為我市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一個亮點。 為了解決現行教育模式下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矛盾,鶴壁市淇濱中學自2004年以來,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逐步摸索出一種適合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全面提高的教育教學模式:——「分層遞進課堂教學走班制」獲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該教學模式在尊重學生個性,組合教師優勢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意願和學習品質,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合理分層,並實行動態走班,在英語、數學兩個學科進行分層教學,達到了最佳教學效果。合理分層:原則是「教師指導,學生自願」。根據學生的學業水平和學習品質情況,由學生、學生家長、任課教師、班主任客觀合理地將學生分成A、B兩層,然後進行分層走班,一學年或一學期,根據情況變化,教師指導學生自願再行調整,以激勵學生不斷向高一層次遞進。動態走班:學生在學習英語、數學這兩門課中,根據分層分別到不同的班級上課,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學習情況變化,教師指導學生每學期再自主調整,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在教師編排和教學評價上,學校將A、B兩層兩個班作為一個整體,這樣就使得教師對潛能生的轉化上更為重視、規范和有效。其創新在於它的「動」和 「活」,分層不固定,突出在「動」;層次有變化,突出在「活」。從而很好避免了對學生標簽式的定性劃分,杜絕了「快慢班」對學生的「定性」劃分。
教師採取復式教案和分層作業。即實行「走班制」班級任課的教師,每節課要准備一份兩套教案。教案中體現出不同班的教學目標分層、教學指導分層、課堂練習分層、課堂小結分層、課後作業分層等,突出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根據分層教學目標與學生能力和思維水平的不同,設計分類作業練習,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自2002年來,通過實驗班與常規班成績比對,實驗班學生整體「三率」提高顯著,學生個體提高幅度高,人數多。該教學模式經《中國教育報》、《教育時報》、《河南日報》等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好反響,有30多所外省、市兄弟學校和教育界同仁先後到校學習、參觀、調研。2006年10月,在河南省「品牌學校創建」會議上,淇濱中學焦來憲校長作經驗介紹;同年12月,在河南省「大面積提高潛能生能力」研討會上,淇濱中學同上海閘北中學等學校作成功經驗報告。2008年,市教育局下文在全市各學校推廣該教學法。 學校要求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材觀、教學觀、學生觀,使廣大教師形成一個共識:教學過程要關注人,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淇濱中學在做好學生「減負」的同時,重點抓好備、講、批、復、查等課堂教學基礎環節,鼓勵全校任課教師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向四十五分鍾要質量,要效益,有力地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2005年學校小金屬地擲球隊代表中國隊參加在日本舉行的「第九屆亞洲小金屬地擲球錦標賽」,榮獲團體亞軍,這是我國該項目在國際上取得的最好成績。次外,學校陽光活動蓬勃開展,學生在籃球、排球等競技項目中成績斐然,榮獲省體育先進校。僅2008年,該校學生在各項競賽活動獲得獎勵90餘項,其中省級獎勵16項,市級獎勵67項,獲得團體獎7項。
❻ 鶴壁市淇濱中學怎麼樣
簡介:淇濱中學坐落在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淮河路南,是一所河南省優秀初中。擁有班級46個,學生兩千餘名。淇濱中學佔地100餘畝,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現有46個教學班,在校生3000餘人,教職工125人。連續多年被市教育局評為「市直中小學年度目標考評優勝單位」、「市直中小學素質教育督導評估優勝單位」等。 2017年11月,鶴壁市淇濱中學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注冊資本:3084.1萬人民幣
❼ 鶴壁市,淇濱中學和湘江中學哪個教學質量好回答好的可以給分!!快!
淇濱中學和湘江中學不是一個檔次的學校,淇濱學校是市直學校,教學質量與鶴壁外國語中學一樣全市第一,湘江中學是區級中學,教學質量在區里第一。
❽ 鶴壁淇濱中學咋樣
那得看你選哪個班了 我該上初三了 在十三班 是普通班 比較亂的 勸你往全寄宿或半寄宿的班級進最好
❾ 鶴壁市淇濱中學的師資力量
說到淇濱中學的輝煌,不能不說一說學校發展的領頭人----焦來憲校長。從建校初期的披荊斬棘到學校發展中的開拓創新,從提升教學質量的奮力拚搏,到創建精品學校的扎實推進,焦校長身先示卒、率先垂範,與師生風雨同舟、甘苦與共,談起學校的發展歷程,他激情滿懷地說:「淇濱中學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就象種子的培育、出土、發芽到茁壯成長,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名園丁,是每位教職工的榮幸,我們要讓淇濱中學的每一位教師,每一名學生,都有一種從教的成就感和接受教育的幸福感」。
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領導層,使淇濱中學的發展始終保持生機和活力。
❿ 鶴壁市淇濱中學大家的少么
鶴壁市淇濱中學相關信息,
可上學校官網查看。
或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學業進步,馬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