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公德
校園里有公德的人的心就是校園公德心
㈡ 在校園內有哪些社會公德是我們應該遵守的
同學們,你是否曾隨手關掉過樓道的電燈?隨手擰緊過嘩嘩流著水的水龍頭?看到地面上有紙屑、塑料袋等垃圾,你是否又隨手撿起丟入垃圾桶呢?……這些舉手之勞,只需耽誤你一點點時間,然而,正是你這「隨手」,便可換來生活環境的和諧、人際關系的融洽,維護了社會公德,你這「隨手」正是講公德的體現。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道德建設的好壞,體現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狀態,影響著一個民族事業的興亡勝衰。從80年代的「五講四美三熱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到去年江總書記提出的「以德治國」的重要思想,加強道德建設,倡導良好風尚,已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因此,我們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公民,都應該按照這個要求規范我們的行為。今天,我們倡導每一位同學,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保護我們美麗的校園環境做起。
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說過:「美是生活,而生活就應該是有色彩的。」當你漫步在校園,面對繁花似錦、綠樹成陰、道路整齊的優美環境時,相信你一定會有一種美的感受和好的心情。
有人說:「賞心悅目的環境可以使人心曠神怡,奮發圖強的氛圍可以催人奮進」,說明創造優美環境的重要性。作為中學生,我們都希望置身於這樣一個美的環境中:清晨,我們在百花叢中晨讀,優美的環境、新鮮的空氣加強了我們的記憶;黃昏,我們在校園的林陰道上漫步,挺拔的綠樹會激起我們成長的緊迫感。
在我們這個文明古國里,勤勞聰明的祖先對美化環境的重要性早就有了深刻的認識。有名的《顏氏家訓》中,把早晨起來清掃庭院作為教育子女不可缺少的一項運動。魯迅先生的北京故居,屋內一張書桌,幾把椅子,幾架圖書,牆壁上除了藤野先生的照片外,還有屈原《離騷》中的集句;庭院中,有先生親手栽種的棗樹和刺梅。這是一個有利於學習和工作的環境,反映了主人朴實、尊師和戰斗的精神。
我們需要美的環境,我們呼喚美的環境,而美的環境更要我們每個人去創造。美的環境能塑造人的心靈和培養高尚的人格,愛護美的環境也是我們」基礎文明、基礎道德「的具體體現。然而,在我們美麗的校園里,還有許多與美的環境不和諧的音符,不文明行為、不文明現象還時有發生,污染了學校美的環境。因此,我們希望全體同學,見到老師、長輩和同學要問聲好,看見校園有廢紙、瓜果皮、塑料袋等垃圾能主動撿起,改變亂拋、亂吐、污言穢語等不文明現象,要用美的語言和美的行為,來創造美的環境。雖然,單獨的小溪確實左右不了大氣候,但千萬個小氣候累加起來,卻足以改變一個大氣候。人人都講公德,何愁不能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生活在這樣美麗環境的校園該是多麼美好!
同學們,愛我們的校園吧,愛天空暖暖的陽光,愛大地淡淡的薄霧,愛參天大樹上的每一片綠葉,愛拂過臉頰的每一縷輕風,因為,我們共同擁有在片蔚藍的天空與堅實的土地!同學們,讓我們把對在一切的愛付諸行動吧,以「六講、五愛、十不」來規范我們的言行,以講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塑造我們的人格,我們要成掃地做起、從不吃零食做起、從不講臟話做起、從不隨手亂拋垃圾做起、從愛護我們的校園做起,爭做文明的金中人。我們要用雙手創造美的環境,去愛一棵樹、一片草,去呵護每一朵花、每一片綠,讓新學期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有意義,讓朗朗的讀書聲散發花的芬芳、草的清香,讓我們露珠般清亮的眼神閃爍自信、快樂的光芒!
同學們,最後讓我們牢記培根的一句名言:「把美的形象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遵守社會公
㈢ 關於校園的公德公益用語
1、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2、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事情,但她卻是最珍貴的事情。 3、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將更加進步。 4、關心學校,我們的職責;愛護學校,我們的義務;熱愛學校,我們的心聲。 5、學校是學習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6、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集體,愛護公物,保護環境! 7、環境整潔優美,生活健康科學,社會文明進步。 8、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 9、讓我們的素質及文明展現在一言一行中! 10、向老師說聲好,不困難;困難的是,要堅持向老師真心地說聲好。 11、讓文明的氣息洋溢在學校的每個角落。 12、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 13、順手撿起是的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14、以濫用水為恥,以節約水為榮。 15、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 16、珍惜自己,關愛他人,革除陋習,從我做起。 17、告別陋習,健康文明。 18、講究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設施,維護公共秩序,遵守公共道德。 1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0、「今天,你微笑了嗎?你問候了嗎?你禮讓了嗎?你幫助別人了嗎?」
㈣ 急需校園公德心倡議書一份
你是作模板的話可以看看下面這篇.
標題: 請給公德心留一個座位——「和諧校園 拒絕霸位」簽名活動倡議書
臨近期末,在圖書館自修區總可以看到黑壓壓的書籍、書包在檯面上堆積如山,可謂霸氣熏天、氣勢逼人,但是座位上卻不見人影。隨著期末考試的臨近,霸位現象愈演愈烈。不少同學用書本、水杯或書包等物品霸著座位,自己卻去吃飯散步或者進行其他活動,令其他想自習的同學只能「望桌興嘆」。
「霸位」,這個帶有廣州語言文化特點的詞,無論從字面上還是讀音上看,都不是一個柔和的詞。它是一種強占、無理的行為,多少帶有點非道德成分。
很多同學都知道霸位是一種相當不好的行為,也知道這樣做會妨礙到其他來得稍晚的自習者,但同時,他們中的一些曾經也霸過位。對此現象,很多人甚至頗有些熟視無睹的意味。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在這里向全校同學倡議「和諧校園,拒絕霸位」,將在圖書館自習的機會公平地給奉予每一個同學,而不是個別人獨自佔有。而要做到「和諧校園,拒絕霸位」,歸根到底,最需要的還是每位同學的自覺,自覺提前到館,自覺人走書走,自覺地善意提醒正在霸位的同學不要這樣做……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只有大家都樹立文明自習的觀念,自覺遵守相關規章制度,才能讓每個人都能公平地享有利用圖書館公共資源的機會。
我們由衷地希望,在圖書館的桌子上,可以看到更多專研苦讀的身影,而非一本本用來霸位的書。「文明讀者,從我做起」,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杜絕霸位等不文明的圖書館現象,有「禮」自習,給公德心留一個座位,它不需要太大,一顆心的位置,就已足夠。
我們的倡議簽名活動將在12月13日(周四)、14日(周五)在南北校區圖書館大門處同時舉行,希望屆時您能前來支持這項倡議,讓我們的行為更文明,讓我們的校園更美麗!
㈤ 校園道德問題
我覺得應該讓家長知道,不要硬扛,和父母商量,否則,自己會吃虧受氣害怕的。即使不說,也要跟家長商量解決辦法。還有,你是不是害怕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形象大跌啊?
㈥ 做文明的主人翁——校園公德小調查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范人際關系的行為准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因為二者之和佔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了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後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於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乾凈,而有80.21%的人想弄乾凈但最終沒做,其餘14.06%的人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凈。另外,對於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03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綜上分析,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良好,基本符合一名當代合格大學生的標准,但我們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王偉凱表示:「大學生依然單純,素質並沒有下降。」在得到社會肯定和表彰的同時,我們應時刻謹記肩上的神聖責任,時刻以社會公德典範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發揚優點,彌補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會公德形象大使。
㈦ 校園不道德行為有哪些
1、隨地吐痰
隨地吐痰會帶來嚴重的衛生問題。由於飛沫是很多病菌的主要傳播途徑,因此隨地吐痰是很不衛生的行為。對於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而言,隨地吐痰的害處更大。
這些患者的痰中含大量的細菌、病毒、肺支原體、真菌、以及寄生蟲等。所攜帶的細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桿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等。這些病菌都可能要威脅人們的生命。
2、亂扔垃圾
校園內亂扔垃圾是極其不道德的行為之一,尤其是樓層較高的教室或寢室的同學由於懶惰,直接將垃圾從窗戶中拋出。這種不道德行為首先會破壞美麗的校園環境,其次會對其他同學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還會提高保潔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力度。
3、講粗話臟話,無禮謾罵,
校園中講粗話臟話,對同學進行侮辱和謾罵的行為是不道德的表現之一。
4、在人群中擁擠
在放學高峰期在隊伍中擁擠的行為是不值得提倡的。舉止文明,要做到人多的時候不擁擠、不起鬨、不製造緊張或恐慌氣氛。在高峰期盡量避免走到擁擠的人群中,不得已時,盡量走在人流的邊緣。
5、考試作弊
考試作弊是重大原則問題,也是個道德問題。對於僵化的教育制度來說,考試作弊還是一種消極的抵抗。作弊既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也是對別人的不尊敬。
對其他真正用心付出過的人很不公平 。可能偶爾會一時得逞 ,給作弊者極大的精神和物質上的鼓勵 ,進而更加激勵和堅定這一人群將作弊進行到底的信仰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