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中學
寧陽縣 186人
1 王新國 男 寧陽第二中學 政治
2 劉香雲 女 寧陽英才學校 政治
3 胡青松 男 寧陽縣東疏中學 政治
4 寧廷雨 男 寧陽金橋學校 政治
5 朱俠 男 寧陽第二十中學 政治
6 邵春華 女 寧陽第二十四中學 政治
7 劉玉平 男 寧陽第八中學 政治
8 寧敏 男 寧陽第八中學 政治
9 曹立國 男 寧陽二十三中 政治
10 程振祥 男 寧陽縣第二十五中學 政治
11 李聯合 男 寧陽縣第二十五中學 政治
12 肖輝 女 寧陽第二十四中學 政治
13 喬田忠 男 寧陽縣第十三中學 政治
14 史國泰 男 寧陽縣第九中學 政治
15 楊潔 男 寧陽縣第十八中學 政治
16 劉燕 女 寧陽第一中學 政治
17 潘慶 男 寧陽第一中學 政治
18 隋士偉 男 寧陽第四中學 政治
19 韓廷山 男 寧陽實驗中學 政治
20 殷建民 男 寧陽實驗中學 政治
21 曹守文 男 寧陽縣職業教育中心 政治
22 張兵 男 寧陽縣職業教育中心 政治
23 靳恩龍 男 寧陽英才學校 語文
24 劉連平 男 寧陽英才學校 語文
25 徐得彥 男 寧陽第十一中學 語文
26 劉德安 男 寧陽縣東疏中學 語文
27 孟峰 男 寧陽縣東疏中學 語文
28 曹文連 男 寧陽第十二中學 語文
29 胡興光 男 寧陽第十二中學 語文
30 桑勝奎 男 寧陽第十二中學 語文
31 顏世文 男 寧陽鶴山成教中心學校 語文
32 陳濤 男 寧陽第二十四中學 語文
33 董軍 男 寧陽第二十四中學 語文
34 史憲民 男 寧陽第三中學 語文
35 張旭 男 寧陽英才學校 語文
36 崔愛萍 女 寧陽縣第十一中學 語文
37 何敬義 男 寧陽第十一中學 語文
38 閆芳 女 寧陽第二十中學 語文
39 孔令霞 女 寧陽伏山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 語文
40 邵慶華 男 寧陽第二十四中學 語文
41 劉運華 男 寧陽第二十二中學 語文
42 朱開興 男 寧陽第二十四中學 語文
43 邵梅 女 寧陽二十一中 語文
44 齊現亮 男 寧陽第二十中學 語文
45 王霞 女 寧陽第六中學 語文
46 楊健 男 寧陽縣第二十五中學 語文
47 董福文 男 寧陽縣第十中學 語文
48 鍾元強 男 寧陽縣第九中學 語文
49 梁玲 女 寧陽第二中學 語文
50 冉相忠 男 寧陽第一中學 語文
51 沈沖 男 寧陽第一中學 語文
52 張儀 男 寧陽第一中學 語文
53 朱永明 男 寧陽第四中學 語文
54 馮文華 男 寧陽第五中學 語文
55 沈峰 男 寧陽實驗中學 語文
56 徐久傳 男 寧陽金橋學校 語文
57 劉金河 男 寧陽英才學校 數學
58 劉海濤 男 寧陽縣第十一中學 數學
59 韓明昌 男 寧陽縣東疏中學 數學
60 喬本平 女 寧陽第十二中學 數學
61 耿玉娥 女 寧陽第二十四中學 數學
62 趙妍華 女 寧陽英才學校 數學
63 李兆華 男 寧陽伏山成教中心學校 數學
64 寧鳳華 女 寧陽第二十四中學 數學
65 任常玉 男 寧陽第三中學 數學
66 辛佩祥 男 寧陽縣蔣集鎮教研室 數學
67 馬玲 女 寧陽二十三中 數學
68 孫洪振 男 寧陽縣第二十五中學 數學
69 曹利華 女 寧陽第一中學 數學
70 寧愛華 女 寧陽第十八中學 數學
71 李瑞申 男 寧陽縣第十八中學 數學
72 王峰 男 寧陽第一中學 數學
73 王其震 男 寧陽第一中學 數學
74 顏培強 男 寧陽第一中學 數學
75 黨文東 女 寧陽實驗中學 數學
76 李春 男 寧陽第四中學 數學
77 薛秀榮 女 寧陽第四中學 數學
78 屈慶榮 女 寧陽實驗中學 數學
79 於建國 男 寧陽金橋學校 數學
80 宋愛華 男 寧陽英才學校 英語
81 武傳軍 男 寧陽英才學校 英語
82 王月娥 女 寧陽第十一中學 英語
83 翟文劍 男 寧陽縣第十一中學 英語
84 劉鳳蘭 女 寧陽第十二中學 英語
85 林建華 男 寧陽第八中學 英語
86 楊愛霞 女 寧陽實驗中學 英語
87 苑繼梅 女 寧陽英才學校 英語
88 岳義榮 女 寧陽第六中學 英語
89 紀洪海 男 寧陽第二十四中學 英語
90 陳曉惠 女 寧陽第二十中學 英語
91 孔現亮 男 寧陽第六中學 英語
92 李玉星 男 寧陽第六中學 英語
93 趙桂蘭 女 寧陽第十八中學 英語
94 劉自強 男 寧陽第二十中學 英語
95 寧琳萍 女 寧陽第六中學 英語
96 王華 男 寧陽第二十中學 英語
97 鄭明志 女 寧陽縣第二十五中學 英語
98 張淼娟 女 寧陽縣第九中學 英語
99 陳斌 男 寧陽第十中學 英語
100 張士彬 男 寧陽縣第九中學 英語
101 韓波 男 寧陽第一中學 英語
102 李明利 男 寧陽第一中學 英語
103 寧方亮 男 寧陽第一中學 英語
104 王學東 男 寧陽第二中學 英語
105 王明洋 男 寧陽第一中學 英語
106 陳長慶 男 寧陽實驗中學 英語
107 朱洪冰 男 寧陽第四中學 英語
108 潘敏 女 寧陽實驗中學 英語
109 孔曉紅 女 寧陽華陽雙語學校 英語
110 高廣河 男 寧陽英才學校 物理
111 蘇凡勤 男 寧陽英才學校 物理
112 楊愛玲 女 寧陽英才學樣 物理
113 董傳銀 男 寧陽伏山成教中心 物理
114 杜新民 女 寧陽第二十四中學 物理
115 韓慶新 男 寧陽第三中學 物理
116 王明相 男 寧陽第八中學 物理
117 金雲坤 男 寧陽第六中學 物理
118 王慶銀 男 寧陽第二中學 物理
119 徐全喜 男 寧陽第一中學 物理
120 杜煥革 男 寧陽英才學校 化學
121 崔曉宇 男 寧陽縣東疏中學 化學
122 續承虎 男 寧陽金橋學校 化學
123 李萬利 男 寧陽第二十中學 化學
124 蘇慶武 男 寧陽第二十四中學 化學
125 陳士全 男 寧陽縣第十三中學 化學
126 張慶海 男 寧陽第十中學 化學
127 陳香 女 寧陽第一中學 化學
128 吳新炎 男 寧陽第四中學 化學
129 張西方 男 寧陽第四中學 化學
130 劉坤 男 寧陽第五中學 化學
131 張凡連 男 寧陽第二十中學 生物
132 鄭福安 男 寧陽第八中學 生物
133 謝暉 女 寧陽第二中學 生物
134 劉國紅 女 寧陽縣職業教育中心 生物
135 王繼峰 男 寧陽縣第十一中學 歷史
136 張紅 女 寧陽第二十中學 歷史
137 李建文 男 寧陽第二十中學 歷史
138 王仲富 男 寧陽縣第二十五中學 歷史
139 張聞 男 寧陽縣葛石鎮教學研究室 歷史
140 王欣 男 寧陽第一中學 歷史
141 李翡 女 寧陽實驗高中 歷史
142 顧繼明 男 寧陽實驗中學 歷史
143 王焱 女 寧陽實驗中學 歷史
144 薛紅銀 男 寧陽英才學校 地理
145 李德軍 男 寧陽縣東疏中學 地理
146 朱寶 男 寧陽第三中學 地理
147 李月菊 女 寧陽實驗中學 地理
148 張祥敏 男 寧陽第六中學 地理
149 李俊霞 女 寧陽第六中學 地理
150 張愛雲 女 寧陽第二十一中學 地理
151 李毓 女 寧陽縣第九中學 地理
152 馬新軍 男 寧陽縣第九中學 地理
153 商艷紅 女 寧陽縣第十八中學 地理
154 顏士民 男 寧陽第一中學 地理
155 張子玉 男 寧陽第一中學 地理
156 孔濤 男 寧陽第四中學 地理
157 安興岱 男 寧陽金橋學校 地理
158 逯興文 男 寧陽縣第十一中學 體育
159 焦峰 男 寧陽第二中學 體育
160 楊衛國 男 寧陽第二中學 體育
161 楊新偉 男 寧陽第一中學 體育
162 汪強 男 寧陽實驗高中 體育
163 李茂廷 男 寧陽實驗中學 體育
164 司東升 男 寧陽實驗中學 體育
165 劉玉紅 女 寧陽第二中學 音樂
166 朱紅霞 女 寧陽第二十七中學 音樂
167 楊艷霞 女 寧陽實驗高中 音樂
168 潘寧寧 女 寧陽實驗中學 音樂
169 高祥林 男 寧陽金橋學校 音樂
170 陳珍 男 寧陽第四中學 美術
171 楊洪花 女 寧陽第六中學 信息
172 劉善良 男 寧陽英才學校 勞技
173 董月芹 女 寧陽金橋學校 勞技
174 樊令輝 男 寧陽第三中學 思品
175 祝令濤 男 寧陽泗店鎮教研室 管理
176 任乾平 男 寧陽縣磁窯鎮教辦 管理
177 李懷強 男 寧陽縣教科研中心 管理
178 劉秀華 女 寧陽縣教科研中心 管理
179 汪其華 男 寧陽教育科研中心 管理
180 王坦海 男 寧陽縣鄉飲鄉韋周中心小學 語文
181 張崇敬 男 寧陽縣鄉飲鄉金馬中心小學 語文
182 寧廷丁 男 寧陽縣葛石鎮皋山完小 數學
183 肖國華 男 泗店許橋中心小學 思品
184 曹令德 男 寧陽縣葛石鎮夏庄完小 科學
185 柳莉 女 泗店鎮教研室 管理
186 寧秋萍 女 寧陽縣教科研中心 管理
❷ 請幫我找有篇叫<五叔五嬸>的人物新聞稿的原文,是<中國青年報>1995年的一篇人物報道
原文奉上,另送記者手記一篇,願諸位看官善根常存。
《五叔五嬸》
作者:蔡平
「咱們要去的寨子在哪兒?」
這是《冰點》編輯收到的一封來信,信中說:「我是湖南輕工業學校常德教學站的一名在校生,我來自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我給你們講述一個我五叔五嬸的真實故事……」
先前,我五叔五嬸辛勤勞動,披星戴月,還勉強可以養家糊口,供兩個娃兒上學。可不幸的是,去年,我五嬸染上了嚴重的乙肝。加上原來就很嚴重的婦科病,沒錢買葯,病情越來越重,一年多來,她一直卧病在床,生命垂危。但他們仍然咬著牙,想讓兩個娃兒考上大學。
我的兩個弟弟學習都很爭氣,大弟陳長兵成績很好,初中畢業,本可以上高中,考大學。因為沒錢,只好以高出分數線40多分的成績,報考了中專。小弟陳長將因為成績優秀和競賽獲獎,提前被保送到全縣最好的縣民族中學。陳長兵開學要交學費了,1000多元呀!家裡拿不出。為了湊足這筆學費,五叔挑著100多斤重的木柴,翻越幾座大山,走30多里山路,天天到城裡去賣,連挑了二十幾天,才換回300元錢,但還是不夠。要知道,那是在酷熱的6月,我五叔也是有病在身,身高還不足一米六呀!
臨行前,我給湖南的長沙、常德,打了多次電話,沒有找到常德教學站,也沒有寄信人陳長佼的音信。
來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縣委宣傳部的同志聽了我的介紹,說:「一個孩子的信,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不是給你潑冷水,他的信是不是編的,你也不知道。」
他們帶我到縣民族中學,按信中所說,五叔的小兒子陳長將,已提前被保送到這所全縣最好的學校讀書。
學校依山傍水,一棟棟漂亮的教學小樓,寬敞的操場,綠樹成蔭的校園小路。學生都是寄宿,每個學期,至少需要700多元,即便這樣,能考上這所學校,也是全縣多少萬學生夢寐以求的,因為這里升學率很高,每年都有人直接被保送到全國重點大學讀書。
校長失望地告訴我,翻遍學生記錄,只有一個學生來自信中所說的清水鄉沓湖村,但不是陳上將。沒辦法,我們只好由這個學生帶路,到寨子裡面去找五叔五嬸。
號稱十萬大山的湖西,山連著山,綠色的山峰一座比一座高,吉普車從縣城開出兩個多小時,再也走不動了,眼前一條彎彎曲曲、只能走一人的狹窄山路,仰頭看山頂,讓人眼暈。我的腿有些發軟,宣傳部的同志在旁邊打氣:「上吧,爬上去,就能見到五叔五嬸了。」
憋足最後一口氣,我們終於爬上了山頂,看著山下的小人和小房子,真有坐飛機的感覺。我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以為快到了,揉著腿肚子豪邁地問:「咱們要去的寨子在哪兒?」
帶路的孩子伸手一指:「看,翻過去就是。」
天哪,那是一座更高的大山!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能動了。
我問帶路的孩子:「這路沒錯吧?」
他笑了:「我每次回家都走,怎麼會錯?」
他看著我,「今天是有車,只爬十幾里。平時從那邊走,爬四座山,都比這個高,要三十多里呢。」
一行人四人,由於我的拖累,行進的速度越來越慢,穿過小溪,就歇一次,踩過水田,也喘一會兒。山區長大的宣傳部田部長,已經坐在山頂等我們了。
「快爬上來吧,記者同志,我身邊的就是陳長佼,他信里說的都是真的。」仰頭望去,田部長的白襯衫,在山頂上搖晃。我一下來了精神。
「不供孩子上學,良心上過不去。」
編輯同志,我五嬸病倒之後,家中的經濟日見緊迫。五嬸天天要吃葯,兩個弟弟在校寄宿,每月都要生活費。五叔東借西借,把家中能賣的都賣了。年初是一年農事最緊張的時期,買種子買化肥都要錢。到信用社借錢,家裡有老帳,人家不借。借高利貸,又還不起。全家人看著五叔,欲哭無淚。
為了增加收入,五叔到山上開了幾畝荒地,白天幹完這邊的活,夜裡借著月光到山種花生。旱時,從山下一桶一桶往山上背水澆地。收花生時,扛著鋤頭挖到半夜。艱難的生活使五叔更衰弱了,五嬸的病卻在加重。她悲哀地說,我只怕命苦,享不到兩個娃兒的福了。
邁過齊膝高的門坎,從有灶台的旁門進去,四面,漆著桐油的杉木牆壁閃閃發亮,裡面清涼舒適,穿過兩間房子向左一拐,便是高大的堂屋。堂屋右邊的大房子,是男主人的卧室,左邊一間,是女主人的。六扇巨大的木門吱呀呀推開,寬敞的堂屋立刻明亮起來。牆壁上,貼著鮮艷的獎狀。下面,是整齊的條古地基,勤勞致富的紅紙橫幅,顏色還沒有褪盡。
一個面色焦黃的女人,垂著頭,扶著牆,吃力地邁過門坎,一步一步從裡面挪出來,她沖我咧了咧嘴,無力地坐在角落裡的小木椅上,不再抬頭。蓬亂的頭發,蓋著浮腫的臉。已是六月天氣,她還穿著舊棉衣,灰色的破棉絮,從兩邊袖口搭拉出來,肥大的舊褲子,補著顏色不相襯的大補丁。聚攏來的鄉親,都用憐憫的眼光看她。寫信的陳長佼告訴我:「這就是我五嬸。」
五叔陳遠紹下田剛剛回來,背著大竹簍,矮矮的個子,說著難以聽懂的當地土話。一身破舊的衣服,線背心漏著窟窿,光腳踩著雙破解放鞋,沒有鞋帶,用兩根稻草系著。鞋上沾滿泥水。田部長拽了把椅子過來為我們充當翻譯。
說起家裡的事情,五叔很激動,聲音很大。「這也是天災人禍!去年兩頭大黃牛連著死了,今年和別人合買了一頭小牛還不能耕地。他娘4年前就不好,這兩年更厲害。孩子懂事,來信總問,爸爸,家裡沒有牛,可怎麼辦哪,借別人家的牛用,還得還人家的工,會累壞你的。家裡的花生收了沒有?收了以後一定掛起來,不掛會發霉的。」47歲的土家族漢子,大聲嚷著,滿臉帶笑,淚水卻順著黑黑的臉,不斷地流下來。
爸爸媽媽,我前不久寫的信不知您收到沒有?怎麼還沒有寄錢來,我現在沒有錢了,已經借了別人40塊,請您再給我寄些錢吧。
爸爸,現在家裡夠您忙的了吧?又沒有牛,不知那幾畝田怎樣犁,秧已經種下了吧?地里的油菜有沒有鋤草?花生玉米都要種了,爸爸媽媽,多保重身體,不要讓兒子放心不下……
爸爸,您再寄點錢給我娘買葯吧,匯款來時,在匯款單上給我寫幾句話吧!對於一個遠離家鄉心中又有所牽掛的人來說,家書無疑是最好的慰籍。兒子長兵。
五叔能看懂兒子的信,卻不會寫回信。他能看懂兒子在要錢,五嬸的病在要錢,卻沒有錢!他翻山越嶺,賣柴賣炭,嚴重的支氣管炎,使他爬山就像拉風箱。
五嬸坐在堂屋的小椅子上,囁嚅著說了一句什麼,我一問田部長才知道,她說難受,想吃口糖。
「他娘得這病該吃點營養,買不起。醫生開的葯也吃不起。前兩年她還能硬撐著幫我干點,現在咬牙也干不動了。每天只能躺著,就這么熬著。孩子天資好,不供他們上學,當父母的良心上過不去。」五叔吸著鼻子,邊哭邊說,伸直胳膊,用臟衣袖擦眼淚。五嬸在旁邊默默聽著,一聲不吭。
「畢業以後,把娘的病治好。」
親愛的哥哥:
你知道嗎?爸爸知道你要錢後,家裡又沒錢,就把花生種賣了60斤。二伯娘帶去的50元,你千萬不要用,留著下學期買衣服穿,下學期,我們家就沒有錢給你了。
還記得你考上中專時的情景嗎?爸爸媽媽都感到很高興。舅媽獎給你一塊手錶,外婆冒著烈日為你送表。還有開學第一個月的生活費,是大伯伯獎給你的。你考上中專就像給家裡撐起了一根柱子,親戚們都為你高興。請你千萬不要辜負了爸爸媽媽對你的期望。
上次爸爸從你那回來,你期中考得不理想,我知道是因為仍然褲子被盜心裡受影響。但親戚們都問你的分數,爸爸實在不好開口,就說了個差不多,爸爸是為了你呀!爸爸起早摸黑,日夜操勞是為了你,你如果再不好好學習,爭取考好期末考試,就對不起爸爸了。
最後再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媽媽的病又反(犯)了,家裡沒錢,只好借錢買點葯。哥哥,媽媽是在捨命讓你讀書啊!
弟弟 長將
「長兵初中畢業,老師讓他考高中,說他有發展前途,能上大學,可家裡沒錢,沒有辦法,只能讓他念中專。他為母求醫,要報考自治州衛生學校。去年,他考了第二名,超過分數線40多分。你從小學習就好,老師的評語總是優點,他二伯伯開始不相信,說你這評語是不是假的?怎麼寫的都是優點?」五叔說到這,掛著滿臉的淚,嘿嘿地笑出聲來。
「長兵上學,每月要100元生活費,在學校里是最低的,可我只能給他幾十元了。他舅媽看他學習好,獎勵了一塊手錶,他把表賣了。他二伯伯獎勵幾十元錢,他也用上了。 親戚請他吃飯,怕他營養不夠,給他夾菜,他吃兩口就放下筷子說吃飽了。寒假回來,家裡沒錢,長兵就上山,找被雪壓倒的樹,拖回來,找來木匠,做成小椅子,挑到城裡去賣。」
在灶房的屋頂上,還掛著幾個沒賣完的小木椅,牆上有墨寫數字,記著做了多少,賣了多少。小木椅做工精緻,但在偏遠的山區,也只能賣到5元錢。
在自治州首府吉首衛生學校,我見到了16歲的陳長兵。他個子很矮,穿著整齊,梳著中分頭。和五叔正相反,他很不愛講話,卻總是笑眯眯的。
我問他:「家裡情況,你都知道嗎?」
「知道。我一定好好讀書。」
「你的學習成績怎樣?」
「還可以吧。」
「將來准備怎麼辦?」
「畢業以後,把娘的病治好。」
學校學生科的同志,給我看了他的成績表,陳長兵每學期的成績,在班裡都是前幾名,但還沒有達到獲獎學金的標准。
中午,我請陳長兵吃飯。飯桌上,我對長兵說:「如果你能再努力一下,得到甲等獎學金,一年就可以替家裡減輕160元的經濟負擔。」
他垂著頭,沒有說話。
「如果長將上了民族中學,學里更緊了,不能給你那麼多生活費了。」
「我省著點,自己克服。」
「你多長時間沒回去了?」
「寒假回來再沒回去,回去沒有錢。」
「你娘的病情現在怎樣,你了解么?」
「不太了解,她現在怎樣了?」
「她病得很重。」
長兵放下飯碗不說話了。
「如果家裡實在供不起你們兩人讀書,怎麼辦?」
「那,那我就退學,讓弟弟讀,他比我有前途。」
「你捨得么?
「……」
猛抬頭,我突然打住,不敢再問了。長兵的鼻翼正在急促地扇動,淚水已經直滴到碗里,他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哭出聲來。
外面漆黑的星空,使我想起家鄉的爸爸媽媽,此時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又在為明天的生計發愁。為了我娘的病,為了我和弟弟的學習,繁重的勞動壓在您的身上,我是大兒子,我對不起您!您勞累了大半輩子,沒有添置過一件好點的衣服,買過一雙鞋子,睡過一次安穩覺,連一頓肉都沒吃飽過。爸爸!我知道您這是為什麼。我做錯了事,您從不罵我,您知道我長大了。爸爸,您的苦心我懂,我懂!
淅淅瀝瀝的春雨下個不停。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是全世界婦女為之歡騰的日子,可是我的媽媽,卻在輾轉呻吟忍受煎熬。媽媽,我一閉上眼睛,就看見您憔悴的臉,幾十年的辛苦,你沒有享過一點福,現在病魔纏身,為了我們,您付出了全部。媽媽,我真恨自己,為什麼不早生幾年,早一點為您分憂,早一點掙錢給您治病,媽媽,我為什麼這么小呀!期末考試,化學考得不理想,沒有達到前十名。為了日後的發展,必須學好化學。在不久的將來,中專生必將被淘汰,社會需要更高層次的人才,迫使我從現在開始,把基礎打好,為將來的自學高考做准備。在今年,一定要報名參加自學考試,爭取在中專畢業時,把大學課程也攻下來。堅決戒掉電視。每月再省下20元生活費存入銀行。每晚臨睡前做俯卧撐。每周讀一本世界名著。記住,為前10名奮斗!為獎學金努力!不亂花一分錢!
「這孩子太懂事了!」
「家裡還有長兵和長將的來信嗎?」我問五叔。
「有,有。」五叔忙不迭地端出一個大竹籮,在裡面翻找著,「看,這是長將的優秀少先隊員將章,這是長兵的畢業證。」接著,他又抱著一個大抽屜,「看,這就是他倆的書。」
有長兵和長將過去的課本,都保存得非常完好,能看出兩兄弟的認真和仔細。
但是長兵和長將的來信,大多被五叔五嬸上廁所用掉了。「唉,我不知道這信還有用。」五叔有些著急。
我看著滿牆的獎狀說:「別找了,有這些就足夠了。」
「是啊是啊,你看,這些都是長將的。」五叔直起身,驕傲地指著牆上。
由於兩個孩子,五叔五嬸沒少在鄉親們面前風光,為這些,他們可以舍卻性命。但實在過不下去的時候,實在扛不住的時候,五叔曾經狠著心找到長將的老師,提出讓長將休學一年,幫助家裡做點事。學校的老師和校長一聽就急了,成績這樣好的孩子,怎麼可以休學呢?他們堅決不同意。「錢不夠,我們找希望工程。」
但是,一年過去了,希望工程沒有消息。在些期間,倒是長將參加了縣里和自治州的數學語文競賽,獲得一二等獎。縣民族中學的兩位校長看到長將的成績,專門來調查,定下保送的事情。這是喜事,對五叔來說,卻悲從中來。上民族中學,每學期700多元的費用,從哪裡來呢?今年,長將的120元學費就已經交不上了。五叔又一次找到學校,怯生生地問學費能不能緩交。老師們難過極了,同情之下,卻無力相助。學校終歸不是慈善機構。盡了最大可能,只減免了30元學雜費。
陳長將的小學校長激動地給我介紹:「這個孩子太懂事了,成績在學校里每年都是第一名,每個科任老師對他印象都很好。全鄉數學語文競賽,他總是第一名。全縣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他是一等獎。他不僅是班長,還是中隊長。縣民族中學為保送的事來過兩次,第一次要三個,有他。第二次要兩個,也有他。保送的合同已經簽了,還沒有告訴他,為的是讓他踏實地參加期末考試。」
學校的瞿書記在旁邊有些不平:「世上的事就這么湊巧,學生素質好的,念不了,腦子條件差的,卻老是有錢念書。我已經寫了一篇論文,專門論述這個問題。先天素質一樣的孩子,在鄉村裡讀書,必然受客觀環境的限制。」
12歲的陳長將,身材矮小得可憐,像個七八歲的孩子。雙肩向前扣著,有些駝背。談話時,臉上始終沒有一些笑容,比起哥哥,他的心理壓力似乎更重一些。但據鄉親們說,長將過去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愛說愛笑,招人喜愛,寨子里的人都願意逗他玩,給他東西吃。此時他坐著小板凳,雙手規矩地放在膝蓋上,身子挺得筆直,一句一句簡短地回答我的問題。
「長將,你多長時間回家一次?」
「兩個星期。」
「回家都做些什麼呢?」
「幫爸爸媽媽炒菜做飯放牛。」
「你能做飯?你夠得著灶台嗎?」
「夠得著,站在板凳上。」
「你的衣服是誰給你買的呀?」
「哥哥穿過的。」
「鞋子呢?」
「爸爸買的。」
「你每月多少生活費呀?」
「一周6元。」
「你想上民族中學嗎?」
「想去,可是……可是我家沒錢。」
我低頭記著,突然發現聲音不對,再一抬頭,小小的孩子正使勁仰頭望著屋頂,淚水就在眼角邊上,卻不讓它流出來。
我心頭一陣酸痛,強控制著自己,轉向校長。校長紅著眼睛說:「每到星期日,住校學生都在操場上玩,只有他一個人,在教室里看書。上次他爸爸來了,想讓他休學。這樣的孩子,我們不能讓他休學!希望工程只資助五年級以下的學生,他今年六年級了,沒有辦法了。」
在上五年級時,長將每周的生活費曾經只有5元。他自己悄悄每周省下1元,攢到20元時,他捏著錢,小心翼翼地交給父親:「爸爸,我的棉衣實在不能穿了,能不能給我買新的?」
五叔看著孩子手裡的錢,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你咬牙又加上20元,給懂事的兒子添了件新棉衣。
來到宿舍,在長將的炕頭,有一隻破木箱,打開之後,裡面只有一件換洗的單衣,一個飯盒,和幾本《小蜜蜂》雜志。
我問長將:「這雜志誰給你買的。」
「我自己訂的。」
12歲的孩子,每周幾元錢的生活費,他省吃儉用,為自己訂了這本雜志。
「我不想休學,阿姨。」長將突然對我說:「我想上民族中學。」說著他又把頭仰起來,看著屋頂。我不敢再看他。
臨走,我掏出錢塞給長將。
「阿姨,我不要,我有。」
「你有什麼!」我再也說不出話來。
瘦小的身影,邁著遲緩的步子,回到同學中去了。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陳長將沒有再回頭看我。
「要是賣掉房子,還能混一陣兒。」
中午時分,在五叔的堂屋裡,小飯桌擺好,一頓午飯,是五叔的幾個兄弟分頭湊的。老大拿來的雞蛋,老二拿來的肉,老六齣的豆瓣,青菜、花生米和米飯是五叔自己的。
五嬸怕自己的乙肝傳染別人,端著飯碗遠遠地坐在一邊。她沒有一點食慾,夾著一根青菜,看了半天,又放回碗里。
五叔的花生地,在對面一座大山上,遠遠看去,綠色當中,只有一塊小小的淺黃色,這邊地里的油菜籽,剛剛放倒一半,綠色的蒜苗,長得正高,五叔掐一根蒜苗,含在嘴裡,「這塊的蒜,已經賣了90元,估計還能賣上100元。」
「熬著吧,我們快熬出來了。」五叔端著飯碗充滿希望地說,「我們想把房子便宜些賣掉,就是沒人買,現在時興住磚了,沒人再要這木屋。要是能賣掉還能混一陣兒,再熬3年,等長兵畢了業,就混過去了。」
3年!長兵開學的1000多元學費至今沒有還上。已經6月了,長將上民族中學第一學期的700多元還沒有著落。3年,五嬸的病能熬到哪一天?五叔的身體能撐到哪一天?長兵和長將在這3年中,能踏實地呆在課堂里嗎?
在這個寨子里,五叔五嬸的勤勞曾經是遠近聞名的,他們的家境曾經是令人羨慕的。幾個兄弟分家時,五叔只分到3口鐵鍋,他們白手起家,用自己的汗水,蓋起了氣派的房子,買來了兩頭黃牛,養育了兩個聰明懂事的孩子。
「實在熬不下去,他倆就只好有一個退學了。」五叔拿筷子的手突然停在空中。
吃過飯,我們就要上路。我掏出100元錢,田部長和另外一個同志也掏出錢來,我們湊在一起,交給五叔。
五叔的眼睛一下睜得大大的。他沒有推辭,抓過錢來,使勁在手裡窩來折去,又緊緊握住,從左手到右手,右手到左手,嘻嘻笑著,一句話也不說。
他實在太需要了!
離開村寨時,五叔沒有送我們,他急匆匆地向我們招了招手,就小跑著向田裡奔去。再回身時,已沒有了他瘦小的身影,只有五嬸面朝著我們,歪靠在牆上。
我不知道,在這蒼莽的十萬大山中,還有多少五叔五嬸這樣的父母,還有多少長兵長將這樣的孩子。
記者手記
《他們是我的父老兄弟》
從大山裡回來,我給編輯打了個電話,第一句話就是:「活在北京,有罪啊。」當時,這確是我的真實想法。
坐在回來的火車上,我重又翻開孩子的日記,淚水不自覺地流下來,我害怕回想在大山裡看到的一切,害怕回想兩個孩子抑制眼淚的樣子,我難以設想五叔五嬸一家的將來。回到北京,很長時間,我無法坐下來寫作,打開電腦,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我怕這樣會影響文章的效果。
我們生活在城市裡,我們對自己的生活總是不滿意,我們總嫌掙得太少花得太多,我們整日怨天尤人……但從大山裡回來,我這樣問自己,我們真的活得那麼不如意嗎?
文章見報之後,編輯部電話不斷,人們流著眼淚捐款捐物,中央廣播電台連續播出一周後,捐助熱浪達到最高潮,老天是公平的,五叔五嬸長兵長將終於有救了。
後來曾有人問我,你的文章怎麼會寫得那樣感人?還有人來信說,一名女記者,僅憑一封信,不遠千里,幾經周折,翻山越嶺,去采訪深山中兩位農民。這不僅僅是一個報刊、一個女記者與兩個農民的故事,它反映了近年來的一種文化現象——文化的回歸。而我的想法卻很簡單,「因為他們是我的父老兄弟」。
至今我還記得,在報社的一次活動大會上,五叔作為特邀嘉賓,坐飛機來到北京,他頭上纏著厚厚的土家族布巾,憨憨地笑著,他送給我一面錦旗,上面寫著「人民的好記者」,他一個勁兒地稱我為他們家的救命恩人,不知為什麼,聽到這話我很難受,在文章末尾,我曾經寫到:「我不知道在這蒼莽的十萬大山中,還有多少五叔五嬸這樣的父母,還有多少長兵長將這樣的孩子。」
如今,幾年過去了,我仍要說,我不知道,還有多少父老兄弟,仍匍匐在乾裂的土地上辛勤勞作著,他們的勞動所得,不足以養活自己,更甭提提供養孩子上學,而他們當中許多人,將永無可能得到五叔五嬸這樣的好運!
❸ 文昌中學的學校榮譽
★該校在2014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該校在2012年全國高考中成績優異,鄭林壯同學摘得海南省2012高考文科狀元,雲彬同學為政治科狀元,潘揚和鍾前煌同學為物理科狀元,吳川輝、符傳翼和符洲存同學為生物科狀元,楊晨霞同學為歷史科榜眼。
★該校在2012全國中學生沙灘排球錦標賽中實現男排六連冠。
★該校在2011年全國中學生沙灘排球錦標賽上實現五連冠,包攬本年度所有四個獎項。
★該校在2011年全國中學生排球錦標賽上再次獲得第一名,為第九次獲得全國總冠軍。
★該校2011年高考中,王星燾同學摘得海南文科狀元,鄧輝同學摘得海南政治科狀元。
★全國50所名校入圍2010首屆《中學百年名校》,該校入圍其中,為海南省唯一一所入圍的百年中學。
★該校男女沙灘排球隊參加海南中學生沙灘排球賽雙雙獲得冠軍。
★該校學生參加2009年學科(高中理科)奧林匹克競賽成績突出,5個一等獎名額,26個二等獎名額,16個三等獎名額,其中林琳同學將代表海南省參加2010年全國高中學生競賽冬令營。
★該校排球隊在海南省2009年大學生中學生排球錦標賽中學組男女雙雙獲得冠軍。
★海南省第十五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該校代表隊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
★建校至2009年11月止,該校共獲得國家級榮譽70項,省級榮譽193項(2005年為183項)。
★該校合唱團選送的《香格里拉》《飛翔吧中國》,舞蹈團選送的《戰魂》在海南第六屆中學生文藝匯演上榮獲兩個一等獎。
★09年全國中學生排球錦標賽文昌中學隊獲得第一名,此為第八次獲得全國總冠軍。
★09年屆陳寧獲得海南省理科狀元,此為文中自恢復高考以來第十二位狀元,第四位理科狀元(建省以來第一位理狀)。
★2008年11月17日百年校慶期間,楊利偉受聘文昌中學榮譽校長。
★2008年11月17日(百年校慶)目前為止,我校共獲國家級69項榮譽。
★該校2008年高考成績創歷史新高,有近600人考入國家級重點大學,5人考取清華北大,當屆高三6班全班60人上一本,中考全市第一,全省第二成績!
★該校被第29屆奧運動會組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命名為「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
★該校參加由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組織的全國首屆學校文化建設展評,榮獲「全國校園文化建設金獎」榮譽稱號。
★該校男排勇奪2006年全國中學生排球錦標賽亞軍。在2006年海南省中學生排球賽中,我校男女排球一隊雙雙榮獲冠軍,女排二隊奪得亞軍,男排二隊位居第四;我校還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
★該校歌舞團赴香港參加由全國校園春節聯歡晚會組委會、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亞太交流協會、星匯資源有限公司主辦的2006年香港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榮獲國家級節目表演一等獎與創作獎。2006年海南省第五屆中學生文藝匯演,該校歌舞團選送的合唱《東西南北茉莉花》、群舞《穿越》、獨唱《春之舞》三個節目均榮獲得一等獎,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
★該校組織學生參加2006年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題教育「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學校」讀書徵文活動,被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授予國家級集體三等獎。
★該校被海南省教育廳評定為「海南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先進集體」,被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授予「海南省基礎教育網路教研先進學校」榮譽稱號,被海南省教育廳、海南省司法廳、海南省普法辦聯合授予「『四五』普法活動組織獎」。
★2006年高考,該校總分800分以上的同學有4人,理工類的黃文君同學855分、符傳慶同學834分、陳龍同學821分,文史類的徐錦同學811分,穩居全省各市縣重點中學之首。黃文君和呂書明被北京大學錄取,呂書明是北京大學自主招生在海南錄取的唯一考生;符傳慶和陳龍被清華大學錄取;徐錦被復旦大學新聞系錄取。該校獲得單科標准分800分以上的同學有12人;獲得總分700分以上的有63人,比2011年的48人增加了15人;獲得單科標准分700分以上的有231人次,比2011年的167人次增加了64人次。據統計,我校入圍第一批國家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的同學達499人,比2011年的423人增加了76人,創我校高考招生歷史的新紀錄。
★謝晉鋸校長的論文《構建和諧新校園,齊抓共管教做人》《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拓寬德育工作思路》均榮獲中國教育報和「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論壇」組委會聯合組織的全國論文大賽一等獎。
★邢益育老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海南省特級教師」榮譽稱號。
★許楊柳老師被全國中語會評為第四屆全國優秀中學語文教師。
★胡妍老師的論文《教育的真諦》獲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中國教育創新雜志社主辦的第一屆「中國教育創新研究與探索」論文評比一等獎。
★張永炳老師的教學課例《高中生物新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初探》榮獲中南六省區生物教學課例評選一等獎,並被中國教育學會生物學教學專業委員會、人民教育出版社評定為國家級一等獎 。
★佘楊寧老師的論文《中學舞蹈在課改中的探索與實施》榮獲中國科技理論成果叢書編委會組織的論文評選特等獎,《論新音樂教學》榮獲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組織的學術成果評選一等獎,編導的舞蹈《快樂假日》榮獲全國校園春節聯歡會組委會評選的國家級優秀編導獎。
★林明訓老師的論文《漂亮是美術鑒賞的標准嗎?》榮獲中國美術教育研究會河南省教育學會美術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組織的中南六省區中小學美術教育協作交流會論文評選一等獎。
★朱曉峰老師的《金屬的化學性質》獲中國化學學會中南區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組織的教學錄像評比一等獎。
★黃有寶副校長和李經柳、洪武、劉芳玲、王奮、郭莉、符艷等老師榮獲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組織的「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學校」讀書徵文活動國家級優秀指導獎.。.
★詹崇學老師的論文《我談初中綜合實踐課》與《地理研究性學習的目標與方法》分別榮獲「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論壇」評委會組織的全國論文大賽一等獎和二等獎。
★楊舫玲老師的教學案例《關於二氧化硫性質的教學設計》《食品中的膨鬆劑》均榮獲中國化學學會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組織的教學案例評比國家級二等獎。
★邢益育、蔡明姬、陳奕海、袁家瓊、陳策、郭莉等老師分別榮獲《語文教學與研究》雜志社組織的第七屆「新世紀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國家級指導二等獎和三等獎。
★陳有信老師的下水作文《「榜眼」今說之我見》、韓愛民老師的論文《語文課改要注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分別榮獲第七屆全國語文教師「四項全能」競賽組委會組織的寫作競賽二等獎和論文競賽二等獎。
★范高忠老師榮獲第二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二等獎、海南省中學體育課錄像比賽二等獎。
★郭仁望老師被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排球分會評為國家級排球優秀教練員。
★鄭祝利副校長被海南省教育廳評為海南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先進個人。
★ 鍾超老師被海南省教育廳評為海南省基礎教育網路教研先進個人。
★在2006年「華興杯」全省中學生「語文與生活」主題作文競賽暨網路展示活動中,黃有寶副校長和李經柳、閔祥玉、石良峰、袁家瓊、方清娟、王奮等老師獲高中組教師指導一等獎;黃峰、劉芳玲、邢春菱、王春果、蔡君、符艷、郭莉等老師獲初中組教師指導一等獎;楊建江、陳有信、陳裕福、陳靖、林翠薇、敬宗毅等老師獲高中組教師指導二等獎;洪武、韓愛民、陳蕊、雲虹等老師獲初中組教師指導二等獎;劉圓圓、范越麗等老師獲高中組教師指導三等獎;黃峰、黃金玉、陳策、鄭小蘭、蔡明姬等老師獲初中組教師指導三等獎。
★郭莉老師的《觀舞記》獲海南省第十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錄像課評比一等獎。
★梅梁老師榮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海南省中學物理教學研究會組織的海南省中學物理教學設計一等獎。
★尹海迷老師的《網路資料庫的信息檢索》獲海南省教育廳基礎研究處、海南省教研院組織的2006年海南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說課評比一等獎。
★陳長連老師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海南省中學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的2006海南省中學歷史教學說課評比高中組一等獎、課堂教學評比高中組二等獎。
★王玉潔老師榮獲省教育廳舉辦的海南省音樂教育案例及教學設計評選活動中榮獲中學音樂組一等獎。
★羅長樂、陳帥、李娜、韓俊光、翁艷媚等老師獲2006年海南省中學生文藝匯演優秀指導老師一等獎。
★在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組織的2006年海南省中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大賽活動中,黃有寶副校長和閔祥玉、邢益育、符永承、袁家瓊、黃峰、蔡君、郭莉、鄭小蘭等老師獲優秀輔導獎一等獎;劉圓圓、符氣榮、方清娟、王奮、范越麗、洪武、趙祚前、邢春菱、王春果、符艷等老師獲優秀輔導獎二等獎;李經柳、石良峰、梁煜、陳策、陳蕊、蔡明姬、韓愛民、黃金玉等老師獲優秀輔導獎三等獎。
★在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海南省教育廳聯合組織的第十八屆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陳長連指導的《對蝦養殖與水體污染》、餘明川老師指導的《對蝦養殖與水體污染》均獲優秀競賽項目一等獎;張永炳老師指導的《文昌名人山鳥類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報告》獲優秀競賽項目二等獎;傅啟地、趙仕美、吳清文等老師指導的《清潔高效環保的新能源太陽能》、張永炳老師指導的《文昌雞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張平老師指導的《給黑板換裝》、鄧洪老師指導的《禽流感對文昌雞的影響》、張平、林升輝老師指導的《文昌挖鈦何時了—文昌鈦礦開采現狀分析與對策》均獲優秀競賽項目三等獎;傅啟地老師指導的「可以用腳踩出來的抽屜」,趙仕美老師指導的「可拆裝式拉鏈」均獲小發明類二等獎;趙仕美老師指導的「螺絲刀的改造」,伍小飛、朱曉峰老師指導的「二氧化碳製取裝置及小型滅火器」均獲小發明類三等獎;辛靜老師指導的《戒毒儀》、《煥然一新的大沙漠》、《漂移的城市》和齊明華老師指導的《新家園》分別獲科幻繪畫類二、三等獎。
★林樹本、林鴻遠、趙仕美等老師被中國物理學會授予物理奧林匹克競賽輔導海南省二等獎。
★吳志軍老師的《乙醇》獲海南省第十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錄像課評比二等獎。
★楊柳老師榮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海南省中學物理教學研究會組織的海南省中學物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高中組二等獎。
★吳瑋瑋老師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海南省中學物理教學研究會組織的海南省中學物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初中組二等獎。
★韓密老師的論文《淺析制約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與對策》榮獲海南省第一屆現代教育技術論文評比二等獎。
★楊志剛老師獲海南省教育廳組織的海南省第六屆中學體育優質課調教說課二等獎、上課比賽三等獎。
★余好妹老師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組織的初中數學網路教案評比二等獎。
★胡妍老師的《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榮獲海南省教育研究院組織的海南省高中政治科優質課決賽三等獎。
★李鴻輝老師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海南省中學物理教學研究會組織的海南省中學物理教學設計三等獎。
★林嬌老師的《鹽》、王慧榮老師的《定量認識化學變化》、陳林書老師的《質量守恆定律》均獲海南省教育培訓院組織的初中化學教學設計比賽三等獎。
★潘彬、翁夏韌、韓密等老師製作的課件《信息處理工具——計算機》、《計算機網路基礎教程》、《保衛黃河》均榮獲海南省第十二屆多媒體教材(軟體)評比三等獎。
★邢春菱老師獲海南省教育廳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組織的「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學校」讀書徵文活動優秀指導獎。
★符致全老師指導的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符帥同學獲海南賽區一等獎;李加龍、林子暉等2位同學獲二等獎;朱冠運、林淑汝、楊茲超、陳密、林道強、陳玉勇等6位同學獲三等獎。
★朱曉峰老師指導的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林明信,楊茲超、林淑汝、董長歡、林方糾、雲天林等6位同學獲二等獎;黃良興、林道潭、潘孝河、劉陶華等4位同學獲三等獎。
★陳斌老師指導的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林景宜同學獲海南賽區一等獎;王位哲同學獲二等獎;李文茂同學獲三等獎。
★林樹本老師指導的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潘孝河、張大乾、林江、陳玉勇等4位同學獲海南賽區二等獎;張聯平、吳育林、陳密、林師嚴、曹孌肖、何瑞林、林道飛、林易、歐怡孝、謝盛棟等10位同學獲海南賽區三等獎。
★吳嬌老師指導的學生參加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周軍、陳升同學獲海南賽區三等獎。
❹ 要准備上福鼎六中的高中部了 但是大家都說六中高中部不好
六中高中部還是有好老師的。像 丁懷鋒老師就不錯。六中高中部是生源內不好,學習氣氛差。當然容茂華也是一樣的差。在六中讀要靠自覺啊 。一中的許多老師也好不到哪裡去,推薦幾個好老師 政治的 丁正群老師 語文的李健老師 英語的林夏臨 和趙於斌老師 化學的吳玲兒 物理的王光宣和 鄭行軍 數學的陳長班。。如果你能找到那些老師補習就太好了
❺ 重慶市巴南區木洞中學校長叫什麼名字
丁榮新
❻ 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新城王錦輝中學,九(16)的
我第一次看到誰問這個問題的人,哦,我是研究生。
環境一般般,地鐵王錦輝中學其實是可以說是一個地勢較高的地方。學校有舊門和門。的大門在2006年做出正確的事情。教育路側。在一旁綠樹成蔭西路的老城門。首先在斜坡上,道路邊坡坡度很漂亮了(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從舊到整個綠色的門頭紙,正反兩面的那個地方的樹木,美麗的(直線斜率可以通過去學校學生宿舍梯子上的權利(也就是說,一個新的教室樓後面)。完成斜坡,左側門的鐵柵欄,一般會被鎖定,導致新城市小學操場,是一個「游樂場」學校的操場北面的一個老實驗組和計算機房,實驗室的建設「(至於現在 - 我沒有改變,我不知道這一年沒去。)在實驗室的建設前的升旗台,實驗室建設未來門是一個舊的黃色學校建築,5層(俗稱「黃屋)南操場是學校的新教室建築,7層3新的教學建築樓梯。新的教學建築後面的學生宿舍,餐飲大廳,作為以及在最重要的小賣部學生宿舍(在2007年,現在我做不知道,如果我有改變,和永遠不應該)兩個老的藍綠色地板1男孩,一個女孩。女性的宿舍下門是一個食堂,食堂門口是小賣部。
到後面的操場,操場西邊的樓梯,走在一個小地方,讓學生運動,有少量石乒乓球卓,單雙杠下來了一點,你會看到學校的行政建築,那裡是一個老教室的建設。下面有是一個斜坡,去另一個學校的新的「游樂場」(可能做的事情正確的,2006年)的操場上雙方允許學生到放電循環。建築有老師家庭這樣的人在操場的南側。西部新的校門口,東側是樓梯,價格昂貴,有到學校操場。
差不多就這樣吧。不知道你滿意或不滿意。一年沒有去看她。
新城中學是好的,因為,我花了三年??的初中生活對我來說,每一個地方很漂亮。
❼ 連江鳳城中學的辦學成果
連江鳳城中學教研片2011—2012學年「迎新年初二學生現場寫作比賽」,陳慧婷,蔣思涵獲得一等獎,陳中元,陳心銘,高文歆獲得二等獎,林杉,林瀾,曾昕曄獲得三等獎,劉澤文,陳長,余如意獲得優秀獎。
連江縣鳳城中學2011-2012上七年級學生硬筆書法比賽獲獎,6名一等獎,12名二等獎,30名三等獎,15名優秀獎。
在福州市第二十屆中小學生鋼琴比賽中,鳳城中學初二(4)班余昕怡同學榮獲初中一組二等獎。
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福州市中小學生書畫、攝影比賽,邱思齊(初三6班)初中組書法三等獎,蔣思涵(初二3班)初中組書法三等獎。
鳳城中學2011—2012上初一年段作文競賽,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18名。
「東南青少年藝術明星大賽」福建選拔賽中,連江鳳城中學初三(5)李鴻旻同學榮獲聲樂類流行唱法專業初中組三等獎。
第三屆福州市學生規范漢字書寫大賽中,連江鳳城中學初三(6)陳曉葭同學榮獲中學組軟筆二等獎;初三(7)鄭逍珺同學榮獲中學組硬筆二等獎。「同根同源情相牽」2011年福州市中小學生創意族譜大賽中,連江鳳城中學初三(1)盧文瑾同學榮獲鼓勵獎。
,連江鳳城中學初三(5)李泓旻同學榮獲古箏初中組三等獎;初三(6)董銘同學榮獲巴烏小學組(笛子)優秀獎。
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司法局、福州電視台2011《花季·花祭》法制教育徵文中學生組,八年6班林鋮嶸《花落知多少》,八年7班林彬的《花季,莫是花祭》,八年9班王周城《這是友誼的花季,還是花祭》,八年11班陳中元《不要用血染的花朵來祭奠豆寇的青春》獲得二等獎,八年3班蔣思涵《花魘》獲得三等獎。
在「2012年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福州賽區)」中初三(1)的董涵榕榮獲三等獎。初三(6)的李源在「2012年全國初中數學競賽(福州賽區)」中榮獲二等獎,初三(11)的魏翔同學榮獲三等獎。 2012年11月18至19日,連江縣優秀教師工作室成員、鳳城中學語文組王發存老師作為福州市初中語文兩名參賽選手之一參加了福建省第二屆中小學教師教學技能大賽,連江鳳城中學王老師所在的初中語文組參賽選手共19人,經過「教學設計」(權重25分)、「片段教學」(權重35分)、「聽課評課」(權重20分)、「學科技能」(權重20分)四項激烈角逐,歷時7小時比拼,王老師榮獲二等獎。
2012年12月1日—5日,以「中學閱讀教學的策略與模式」為主題的第三屆全國中學語文教學論壇在四川成都召開,連江鳳城中學語文組黃峰老師作為福州地區唯一一名參賽教師,在福州市教育學院教研員王玫老師帶領下,參加了說課大賽,並以《濟南的冬天》一課,在初中組全國四十三位參賽教師中榮獲特等獎(特等獎3名,一等獎6名,二等獎12名)。
連江縣鳳城中學陳娩榕老師的案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榮獲2012年福州市中小學班會課優秀案例評選中學組三等獎。 連江縣青少年科普教育示範基地
連江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福州市德育先進學校
福州市先進基層團組織
福建省連江縣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範基地
福州市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連江縣文明學校
2010-2011年度連江縣優秀少先隊大隊
全國射箭重點學校
連江鳳城中學射箭隊成立於1994年。1998年8月被國家體育總局射擊射箭管理中心授予全國重點射箭學校的稱號,榮獲全國冠軍一次,第三名兩次,連續四次獲省賽第一名,在福建省十屆、十一屆運動會中共獲12枚金牌,並向福建省射箭隊選送七名優秀射箭運動員。
2005年6月,經國家體育總局射擊管理中心射箭部批准,在縣委、縣政府及縣文體局、教育局的大力扶持下,連江鳳城中學重建了射箭隊。
2006年在四川成都舉行的全國射箭錦標賽,榮獲男子組第六名。
2007年在北京溫泉二中舉行的全國射箭重點學校錦標賽中,榮獲女子團體第六名,男子組潘華同學獲70米第四名、50米第七名、30米第八名。連江鳳城中學射箭隊有領隊1名,教練員2名、運動員12名。
2008年7月福州市第22屆運動會,連江鳳城中學射箭隊將代表連江縣參加相關比賽。
❽ 瓊山中學和文昌中學比 哪個更好 我是文科生 現在已經高二下學期了 想從文中轉到瓊山中學。
小學弟,你要知道文昌中學之所以是文昌中學自然是有它的底子的,當然,這並不是說瓊山中學不好,首先呢,你高二了,文科該學的差不多都已經學完了。7月將近,你現在的目標應該放在會考上面而不是轉學,雖然不知道你是否遇到什麼困擾而轉學,但是你要知道突然換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後對於自己的學習情況也是會有干擾的,並且,據我所知,在這個學期結束後,你還在文中的話就會迎來總復習,老師們會把高一到現在的課本從新來帶你們過一遍,接著就是大量的試題和模擬考試了並且老師們會隨時在思源教學樓兩側的教師休息室靜候你們帶著各種以前的疑問來找他們解答。當然你也許認為我是在說廢話,但是,你已經高二了,轉學的話你首先會發現你跟你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然後你要努力學會融入新的環境再開始學習,你這樣是否有點累呢?學習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學的,老師並不代表著什麼,如果你不想學習的話有再好的老師也沒用,當然,你有可能認為我講的是廢話,嗯……至少我在高三的時候就認為這個是廢話,但是,為什麼不和已經相處了兩年的同學們一起努力向著高中生涯的最後一道關卡沖刺呢?只要你認真努力過了,就算結果和你想要的有些差距,但那也是很令人愉快的不是嗎?我想對你說的只有這些,因為我經歷過那蛋疼的高三,所以我現在也覺得在高三的那一年是不可缺少的記憶之一,在午後的教室里學習有些倦了便一群人集體去買冰鎮的冷飲漫步在那悠長的校道上休憩片刻便回教室繼續努力,這種感覺我想我以後也不會再有了,所以我認為高三雖然有些蛋疼但還是值得懷念的地方。
PS:因為我在文中呆了整整六年,所以對這學校比較感情深厚,另附上兩間學校資料對比。
瓊山中學:
山中學創辦於一九一三年四月十五日。系由民國初年的瓊山縣縣立第一高等小學發展而成。而後又合並瓊山縣縣立師范學校。
一九九二年升入各類大專院校的學生人數突破三百人大關,此後每年高考升學率一年比一年提高。很多品學兼優的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全國名牌大學,二000年許敏考入北京大學,二000一年何賢超、陳定佳考入清華大學。中考成績也一直居瓊山市前茅;近10年間學生參加全國、全省學科競賽有438人次獲獎。學校男子排球89至91年連續三年獲得全國中學生「振興中華杯」排球賽第二名,在省內比賽也一直居於第二名的位置上;二00一年奪得海南省中學生排球錦標賽冠軍,並受海南省教育廳委託,組隊代表海南省中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第八屆運動會,在排球預賽中以全勝的成績奪得第一名,在決賽中奪得第三名。創造了海南省中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歷屆運動會的最好成績。學校文藝隊、歌詠隊多次獲得省比賽的好名次,在海府地區享有很好的聲譽;教師的教學論文、公開課評優課調教也多篇多人多次獲全國和省的獎勵,顯示了高水平的師資實力。學校一九九二年被國家教委收錄入《中國名校》一書。學校自一九九三年來,多次被評為海南省文明單位,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勤工儉學先進單位,擁軍優屬模範單位,中學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獲海南省校容校貌建設評比一等獎,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先進少年軍校,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等。由校團委學生會主辦的校報《校園風》於1996年和1997年分別獲全國優秀校園社報獎。二00一年五月,學校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辦學水平綜合評估)評估為海南省一級完全中學;被教育部、全國婦聯評為全國優秀(示範)家長學校。
瓊山中學佔地面積80畝,校舍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現有56個教學班,初、高中學生3647人,教職工268人,其中省優專家2人,特級教師2人,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占教師總數70%,師資力量雄厚。
文昌中學:
文昌中學始建於1804年,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學校位於文昌市文城鎮南邊的文中坡,毗鄰海南省會海口,有海文高速公路直達,距美蘭國際機場只約30分鍾車程,西南面緊靠文清大道,直通向南中國海岸線,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學校佔地面積近千畝,在全國中學中排名第二位,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高標準的教學樓、圖書館、科學館、運動場、文昌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教師宿舍、學生公寓以及文中餐館,配備有先進的教育教學設施。學校現有在職教師320多人,在校學生5500多人,設有97個行政班。
學校前身為建於清朝嘉慶年間(1804年)的蔚文書院,1908年改設為文昌縣立中學,至今已有206年建校歷史和102年的中學辦學歷史。抗日戰爭時期被迫遷往文昌南陽山區,抗戰勝利後搬回現校址。學校創辦以來先後有30人次擔任校長,現任校長為潘正懷先生。經過歷代文中人的艱苦努力,文昌中學已成為一所聞名遐邇的中國名校(1988年評定)。
★邢益育老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海南省特級教師」榮譽稱號。 ★許楊柳老師被全國中語會評為第四屆全國優秀中學語文教師。 ★胡妍老師的論文《教育的真諦》獲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中國教育創新雜志社主辦的第一屆「中國教育創新研究與探索」論文評比一等獎。 ★張永炳老師的教學課例《高中生物新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初探》榮獲中南六省區生物教學課例評選一等獎,並被中國教育學會生物學教學專業委員會、人民教育出版社評定為國家級一等獎 。 ★佘楊寧老師的論文《中學舞蹈在課改中的探索與實施》榮獲中國科技理論成果叢書編委會組織的論文評選特等獎,《論新音樂教學》榮獲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組織的學術成果評選一等獎,編導的舞蹈《快樂假日》榮獲全國校園春節聯歡會組委會評選的國家級優秀編導獎。 ★林明訓老師的論文《漂亮是美術鑒賞的標准嗎?》榮獲中國美術教育研究會河南省教育學會美術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組織的中南六省區中小學美術教育協作交流會論文評選一等獎。 ★朱曉峰老師的《金屬的化學性質》獲中國化學學會中南區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組織的教學錄像評比一等獎。 ★黃有寶副校長和李經柳、洪武、劉芳玲、王奮、郭莉、符艷等老師榮獲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組織的「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學校」讀書徵文活動國家級優秀指導獎.。. ★詹崇學老師的論文《我談初中綜合實踐課》與《地理研究性學習的目標與方法》分別榮獲「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論壇」評委會組織的全國論文大賽一等獎和二等獎。 ★楊舫玲老師的教學案例《關於二氧化硫性質的教學設計》《食品中的膨鬆劑》均榮獲中國化學學會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組織的教學案例評比國家級二等獎。 ★邢益育、蔡明姬、陳奕海、袁家瓊、陳策、郭莉等老師分別榮獲《語文教學與研究》雜志社組織的第七屆「新世紀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國家級指導二等獎和三等獎。 ★陳有信老師的下水作文《「榜眼」今說之我見》、韓愛民老師的論文《語文課改要注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分別榮獲第七屆全國語文教師「四項全能」競賽組委會組織的寫作競賽二等獎和論文競賽二等獎。 ★范高忠老師榮獲第二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二等獎、海南省中學體育課錄像比賽二等獎。 ★郭仁望老師被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排球分會評為國家級排球優秀教練員。 ★鄭祝利副校長被海南省教育廳評為海南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先進個人。 ★ 鍾超老師被海南省教育廳評為海南省基礎教育網路教研先進個人。 ★在2006年「華興杯」全省中學生「語文與生活」主題作文競賽暨網路展示活動中,黃有寶副校長和李經柳、閔祥玉、石良峰、袁家瓊、方清娟、王奮等老師獲高中組教師指導一等獎;黃峰、劉芳玲、邢春菱、王春果、蔡君、符艷、郭莉等老師獲初中組教師指導一等獎;楊建江、陳有信、陳裕福、陳靖、林翠薇、敬宗毅等老師獲高中組教師指導二等獎;洪武、韓愛民、陳蕊、雲虹等老師獲初中組教師指導二等獎;劉圓圓、范越麗等老師獲高中組教師指導三等獎;黃峰、黃金玉、陳策、鄭小蘭、蔡明姬等老師獲初中組教師指導三等獎。 ★郭莉老師的《觀舞記》獲海南省第十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錄像課評比一等獎。 ★梅梁老師榮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海南省中學物理教學研究會組織的海南省中學物理教學設計一等獎。 ★尹海迷老師的《網路資料庫的信息檢索》獲海南省教育廳基礎研究處、海南省教研院組織的2006年海南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說課評比一等獎。 ★陳長連老師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海南省中學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的2006海南省中學歷史教學說課評比高中組一等獎、課堂教學評比高中組二等獎。 ★王玉潔老師榮獲省教育廳舉辦的海南省音樂教育案例及教學設計評選活動中榮獲中學音樂組一等獎。 ★羅長樂、陳帥、李娜、韓俊光、翁艷媚等老師獲2006年海南省中學生文藝匯演優秀指導老師一等獎。 ★在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組織的2006年海南省中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大賽活動中,黃有寶副校長和閔祥玉、邢益育、符永承、袁家瓊、黃峰、蔡君、郭莉、鄭小蘭等老師獲優秀輔導獎一等獎;劉圓圓、符氣榮、方清娟、王奮、范越麗、洪武、趙祚前、邢春菱、王春果、符艷等老師獲優秀輔導獎二等獎;李經柳、石良峰、梁煜、陳策、陳蕊、蔡明姬、韓愛民、黃金玉等老師獲優秀輔導獎三等獎。 ★在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海南省教育廳聯合組織的第十八屆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陳長連指導的《對蝦養殖與水體污染》、餘明川老師指導的《對蝦養殖與水體污染》均獲優秀競賽項目一等獎;張永炳老師指導的《文昌名人山鳥類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報告》獲優秀競賽項目二等獎;傅啟地、趙仕美、吳清文等老師指導的《清潔高效環保的新能源太陽能》、張永炳老師指導的《文昌雞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張平老師指導的《給黑板換裝》、鄧洪老師指導的《禽流感對文昌雞的影響》、張平、林升輝老師指導的《文昌挖鈦何時了—文昌鈦礦開采現狀分析與對策》均獲優秀競賽項目三等獎;傅啟地老師指導的「可以用腳踩出來的抽屜」,趙仕美老師指導的「可拆裝式拉鏈」均獲小發明類二等獎;趙仕美老師指導的「螺絲刀的改造」,伍小飛、朱曉峰老師指導的「二氧化碳製取裝置及小型滅火器」均獲小發明類三等獎;辛靜老師指導的《戒毒儀》、《煥然一新的大沙漠》、《漂移的城市》和齊明華老師指導的《新家園》分別獲科幻繪畫類二、三等獎。 ★林樹本、林鴻遠、趙仕美等老師被中國物理學會授予物理奧林匹克競賽輔導海南省二等獎。 ★吳志軍老師的《乙醇》獲海南省第十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錄像課評比二等獎。 ★楊柳老師榮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海南省中學物理教學研究會組織的海南省中學物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高中組二等獎。 ★吳瑋瑋老師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海南省中學物理教學研究會組織的海南省中學物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初中組二等獎。 ★韓密老師的論文《淺析制約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與對策》榮獲海南省第一屆現代教育技術論文評比二等獎。 ★楊志剛老師獲海南省教育廳組織的海南省第六屆中學體育優質課調教說課二等獎、上課比賽三等獎。 ★余好妹老師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組織的初中數學網路教案評比二等獎。 ★胡妍老師的《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榮獲海南省教育研究院組織的海南省高中政治科優質課決賽三等獎。 ★李鴻輝老師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海南省中學物理教學研究會組織的海南省中學物理教學設計三等獎。 ★林嬌老師的《鹽》、王慧榮老師的《定量認識化學變化》、陳林書老師的《質量守恆定律》均獲海南省教育培訓院組織的初中化學教學設計比賽三等獎。 ★潘彬、翁夏韌、韓密等老師製作的課件《信息處理工具——計算機》、《計算機網路基礎教程》、《保衛黃河》均榮獲海南省第十二屆多媒體教材(軟體)評比三等獎。 ★邢春菱老師獲海南省教育廳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組織的「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學校」讀書徵文活動優秀指導獎。 ★符致全老師指導的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符帥同學獲海南賽區一等獎;李加龍、林子暉等2位同學獲二等獎;朱冠運、林淑汝、楊茲超、陳密、林道強、陳玉勇等6位同學獲三等獎。 ★朱曉峰老師指導的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林明信,楊茲超、林淑汝、董長歡、林方糾、雲天林等6位同學獲二等獎;黃良興、林道潭、潘孝河、劉陶華等4位同學獲三等獎。 ★陳斌老師指導的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林景宜同學獲海南賽區一等獎;王位哲同學獲二等獎;李文茂同學獲三等獎。 ★林樹本老師指導的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潘孝河、張大乾、林江、陳玉勇等4位同學獲海南賽區二等獎;張聯平、吳育林、陳密、林師嚴、曹孌肖、何瑞林、林道飛、林易、歐怡孝、謝盛棟等10位同學獲海南賽區三等獎。 ★吳嬌老師指導的學生參加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周軍、陳升同學獲海南賽區三等獎。
PSS:實在是找不到關於瓊山中學任何一位教師的信息,就這樣吧,未來的路不是靠學校幫你左右,能左右你未來的只有你自己。
PSSS:我也是文中的,10屆畢業的,文科生……
❾ 鹽城市初級中學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初三思想品德試題(2012.1)的答案
這個只有你老師有,你要是想有答案,可以一題題的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