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節儉

校園節儉

發布時間: 2020-11-21 11:06:33

Ⅰ 關於校園節約用水的建議書450字 注意是 校園的

珍惜生命之水,節約從我做起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要保護每一滴水。」這句話說得沒錯,如果沒有了水,地球就會乾裂;如果沒有了水,就沒有了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我們要愛惜每一滴水,愛惜地球母親每一滴眼淚。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事實上,中國的水資源十分緊缺,人均佔有水資源總量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由此來看,我們在日常用水中存在著相當嚴重的問題,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自己身邊的確存在著這樣或那樣浪費水資源的現象。
普通家庭中浪費水的不良習慣數不勝數。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細碎的廢物;在用水期間去開門、接電話、換電視頻道,而且不關水龍頭;洗手、刷牙、洗臉時不關水龍頭等。根據專家分析,只要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不僅為自己省了錢,也為社會節約了水資源。
我們國家的水資源雖然非常豐富,但可以用的淡水資源卻很少,並且隨著工業的發展,水污染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很多工業廢水污染得臭不可聞,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此外浪費水的現象也十分嚴重,據統計。 一個中等城市每年浪費的水相當於一個洞庭湖的水量!
珍愛生命之水!
不經意之間瀏覽到的一則公益廣告,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電視畫面上有一個水龍頭,此時正在艱難的往外滴水,滴水的速度愈來愈慢,終究就慢慢枯竭了。隨之出現的是這樣一句話:"如果人類不珍惜水,那麼我們能看到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 水是生命之源,假如地球上沒有水,那麼地球母親就不會孕育出我們人類的子孫萬代。水是生命的搖籃! 看完這則廣告,我真是感受頗深,為了節約用水,我制訂了以下家庭節水計劃:
滴水多用:洗臉水用後可以洗腳,然後沖廁所;家中應預備一個收集廢水的大桶,將洗衣等生活廢水收集起來,以應對不備之需,如此,一個三口之家每月可節水1噸左右。 用洗米水、煮麵水洗碗筷,可節省生活用水以及減少洗潔精對餐具的污染;用洗滌靈清洗瓜果蔬菜,需得用清水沖洗幾次,才敢放心吃。可以改用鹽浸泡消毒,只沖洗一遍就夠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維持我們的生活,沒有水,萬物就會消亡,沒有水,人類無法生存,沒有水,就不會有秀美的湖光山色……節約用水,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應該從愛惜一點一滴水做起,牢固樹立「節約用水光榮,浪費用水可恥」的觀念,時時處處注意節約用水。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都會宣傳:大家要愛惜水資源,保護生命之水。其實,不光在這一天,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應該珍惜每一滴水,用實際行動珍愛生命之水。

Ⅱ 怎樣建設節約型校園要有浪費帶來的危害和解決措施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建設節約型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期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方針。目前,我校正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各項建設都面臨資金和資源的巨大壓力,因而節約使用和合理利用資源是全校師生員工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從我做起,創建節約型校園。
如今節約是美德、節約是智慧、節約是責任,已成為崇中人的共識。他們從節水、節電、節開支入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經濟生活每一天。教師們還積極教育學生愛護公物,生活節儉,不盲目攀比,不隨意浪費糧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超前消費,要合理消費、適度消費,把更多的方便讓給大家。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的好習慣,合理使用電腦、音響。減少紙張消耗,擰緊水龍頭,杜絕長明燈,節省使用學習、生活物品,養成文明朴實的餐飲習慣、服飾習慣。合理配置和共享各類資源,合理使用教學科研設備,注意引進新技術和節能材料,避免重復建設和盲目采購,堅持少花錢多辦事,堅決杜絕講排場、擺闊氣等鋪張浪費現象,努力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永續利用。
倡議全校師生員工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在校園內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節能、節用、節支、增效活動,在節約活動中培養節約意識,養成節約習慣,創造節約方法,規范節約行為,建設好我們共同的節約型校園。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中華民族歷來倡導節約,孔子把「儉」和「溫良恭讓」一同列為基本的道德准則。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今天建設節約型社會是全新的社會發展戰略。今天的高中生繼承和發揚傳統,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僅有利於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也有利於自己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以身作則,厲行節約,堅持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充分利用每種資源,減少和杜絕浪費。讓我們大家一起積極行動起來吧!

Ⅲ 創建節約型校園

由雷鋒的勤儉節約的精神所想到的

雷鋒有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這是雷鋒的座右銘,雷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短暫的一生中,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他勤儉節約,努力工作,不怕艱難困苦,嚴格要求自己,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這種勤儉節約的精神曾影響了幾代人。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雷鋒的這種勤儉節約精神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意識中逐漸淡薄了,生活上互相攀比,大手大腳,不珍惜環境,浪費資源等不良行為屢見不鮮。本月的22日是世界水日,此時此刻又使我們想到了雷鋒的勤儉節約精神,就拿最普遍的水資源來說,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愛惜,而浪費揮霍,但同學們是否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並不豐富,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約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水的缺口越來越大,目前我國農業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億立方米,全國農村還有3000多萬人飲水困難,全國有400多個城市缺水,缺水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多個,全國城市日缺水量為1600萬立方米,每年因缺水影響城市工業產值2000億元以上,影響城市人口約4000萬人,造成我國缺水的重要原因就是人為的浪費和揮霍,沒有合理利用以及水源污染等問題,使水資源更加缺乏。

我們現在談學習,說理想,可是如果有一天我們連最基本的水資源都浪費盡了,我們還怎樣生活呢!更不要說學習和理想了,不要讓世界上的最後一滴水成為我們人類的眼淚,從節水的角度我們需要雷鋒精神,推而廣之,雷鋒的勤儉節約精神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社會的發展呼喚雷鋒精神呢,人民的生活需要雷鋒精神,新世紀更需要雷鋒精神,只有我們樹立長期學雷鋒的思想,制定強有力的措施採取多種有效形式常抓不懈,雷鋒精神才能在各個方面不斷發揚光大,在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顯出強大的生命力。

讓雷鋒精神滲透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伴隨我們的一生。

要節約用電

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電。有了電,機器可以轉動,能織布,能灌溉;有了電,電燈會亮,收音機會響,電視機屏幕能出現圖像;有了電,就能通電話、發電報……電的用處這么大,那你知道電是從哪兒來的嗎?
電是發叫機發出來的.就拿火力發電來說,煤礦工人把煤從地下採掘出來,火車\輪船把它運到發電廠,發電廠的工人把煤塊磨成煤粉,再把煤粉送到高大的鍋爐,把鍋爐里的水燒成蒸氣,蒸汽推動汽輪機,汽輪機帶動發電機,才能發出強大的電。你們看,每度電凝結著多少工人叔叔的辛勤勞動啊!
你們知道一度電的作用嗎?一度電的需求越來越大。盡管電力工業發展很快,發電量大幅度增長,還是趕不下需要。那怎麼來解決這處問題呢?一方面電業工人日夜歷戰,多發電多供電,另一方面要大力節約有用電。
同學們該怎樣節約用電呢?首先要養成隨手關燈的好習慣,不論是學校的還是家裡的電燈,不用就要隨手關掉。另一方面還要注意用電安全:不要搖晃電線桿和電線;不要在高壓線旁放風箏;不要朝電線上亂扔東西;不要拾掉下來的電線;不要用濕手去摸電器等。不然就可能造成重事故,浪費大量電力,還會有生命危險。

要節約用水

水,天上、地下、江湖海里都有。對於節約用水,同學們總覺得不如節節約別的東西那麼重要。有的同學開水龍頭、洗腳、洗毛筆,有同學一喝開水,而是嘴對著水龍頭喝自來水,水聲嘩嘩,一點也不心疼。
水,真的不值線嗎?節約用水真的不重要嗎?不全世界的水百分之九十三是鹹水,不能喝。淡水只佔有百分之七,而能喝的水只有百分之零佔八。全世界五十億人口,就靠飲用這只佔百分之零點八的淡水,看,水多可貴呀!
雖然每人每天有三升水就能維持生活,但實際上城鎮居民每人每天做飯、洗衣服、洗菜……樣樣離不開水,耗水多達幾百升。除此之外,種地和工業生產離不開水。如:煉鋼、軋剛需要水冷卻;紡紗織布車間為了保持一定溫度和濕度需要用水調節;建築施工離不開水;造紙、發電……衣食住行,哪一樣能離得開水呢?
人幾天不吃飯可以活下去幾天不喝水卻不行。人類要生存就離不掉水,可見節約用水是何等的重要。
那我們每天用的自來水是怎麼來的呢?是自來水廠的工人叔叔將江河水或地下水引進工廠,把水放在沉澱池,加入葯物消毒殺菌,除掉有害萬分和雜質,這樣道道把關,地下還埋了許多管子。這些管子是一根根結起來的,它是許多水廠工人叔叔日夜辛勤勞動的成果。當我們擰開水龍頭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流出來的水裡麵包含著多少工人叔叔的辛勤勞動啊!
同學們,你們知道節約用水的意義嗎?請看一筆帳:一噸水大約可供煉鋼150千克,發電每小時一千度,生產化肥500千克,織布220米,磨麵粉34袋。"滴水成河",如果人人節約用水,積累起來,就可以派上多在的用處啊!
同學們,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從小就要養成節約用水的好思想、好習慣。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校外,都要注意節約用水。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做一個節約用水的好孩子。

愛惜糧食 為國分憂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為自己是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而自豪,我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時,你們有沒有為我們的祖國憂愁呢?
我國人口眾多。世界上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中國人。根據1990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十二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著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個大問題。你們為我國這一最大的問題憂慮過嗎?
不錯,我們有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早已解決了舊中國幾千年沒法解決的人民吃飯問題。我們應該為之自豪!可是,透過下面的數字,我們也應該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僅使吃飯成為一個大問題,而且也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
有這么一組數據。1998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2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增產糧食,節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更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同學們都知道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周定為節糧周。我們要開展各種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活動,真正達到《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得出的"愛惜糧食"的要求!今天,我們知道了國情,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Ⅳ 建設節約型校園有什麼重要意義

1.有助於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高尚傳統
2.有助於宏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3.有助於從學校入手,加強對全社會的節儉氛圍的創造,使中國的傳統得到盡可能的發揚。
4.與建設中國和諧社會兩廂呼應
5.節省能源,資源從學生作起,有助於發展新型的節約的新科技
6.為迎接08奧運會創制良好的國際氛圍~~~~~~~

Ⅳ 校園里哪些地方不夠節儉,提出建議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辦事是社會的發展進步的客觀需要。建設節約型校園,不僅是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全體師生應有的社會責任。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建設節約型校園勢在必行,作為潮汕學院的莘莘學子,應該秉承光榮傳統,增強時代責任感,樹立科學發展觀、適度消費觀與正確價值觀,養成節約習慣,形成儉朴風尚。建設節約型校園有利於學生們牢記「節約校園,從我做起」的青春諾言,從而使學生們抱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的擔綱意識,厲行節約。珍惜資源從大家做起從滴點做起,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摒棄畸形的高消費,用實際行動為祖國、為社會、為校園盡一份力量。
修身和節儉是一切事業的基礎和前提,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今天建設節約型社會是全新的社會發展戰略。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的供求矛盾也日益凸顯,因此建設節約型校園可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資源綜合利用為重心。學校要求厲行節約,要加強水、電、教室、實驗等資源的使用管理提高利用率和使用率,及時制止現象的發生,進一步挖掘節約潛力,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正氣在加強日常出效果。
建設節約型校園不但有利於校園的凈化和有力地日常管理,而且讓學生懷著對社會、校園作出貢獻的奉獻精神,讓大家時時刻刻心中想念著「居安思危,戒奢倡儉」,在享受豐富的物資生活之時,更應該承擔節約資源,杜絕浪費的責任。
一位60多歲的老教師,為了教會學生節約,將學生扔進垃圾桶里的餅子揀起來當著全班80多名同學的面吃了,這讓學生心靈受到強烈震撼。這是9月8日上午發生在師大附中補習班裡二班的一幕。從老師的行為中我啟發了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僅有利於節約型校園建設,也有利於個人的全面發展。
但是我們身邊水、電、紙張、糧食等浪費現象時有發生。有些宿舍的高額電纜是忘記關飲水機、熱水器或忘記拔充電器贊成的;有宿舍的電腦迷們為了自己的QQ成為一個太陽,24小時開機掛QQ既浪費電力,又損耗機器;在食堂里一桶桶學生倒掉的剩菜、剩飯;一雙雙用過的一次性筷子堆在一起;宿舍的陽台里,電燈泡 24小時開著,校園里諸如此類的浪費現象實在是舉不勝數。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建設節約型校園,通過各式各樣的方法使廣大師生逐步樹立起科學發展觀、能源瓮中保護觀、合理的消費觀與正確的價值觀,以推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祖國的未來培養既有節能意識,又有節能習慣,又懂節能意識的一代新人。

Ⅵ 主題班會-勤儉節約 愛我校園

答:

香港富豪李嘉誠有一次從酒店出來,准備上車的時候,把一枚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咕轆轆地向陰溝滾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檢。旁邊一位印度的保安見此狀,立即過來幫他拾起,然後交到他手上。李嘉誠把硬幣放到口袋裡後,再從錢夾里取出100元錢,給保安作為酬謝。為了一元而花了100元,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劃算的。有人向李嘉誠問起這件事情,他的解釋是:「若我不去檢這枚硬幣,他就會在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100元錢,他便可以用之消費。我覺得錢可以拿去使用,但不可以浪費。」
節約是個千古話題,我們把勤儉節約供奉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於節約我們不乏精論聖典:歷盡古今多少事,成由勤儉敗由奢;老人家一句致理名言叫: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足見節約之重要,浪費之危害。殍屍遍野的時候,我們知道節約,食不裹腹的時候,我們知道節約。然而剛填飽了肚皮,就學會了浪費,而且浪費成了一種社會行為,節約的意識隨著GDP的增長而逐漸消失。
節約當自政府始,政府的浪費是驚人的。到機關的辦公樓走走看看,常明燈,常流水,而對此總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不論是否有人,電腦常開;不論是否需要,空調常打。辦公部門人均水電浪費要比正常家用的高4-7倍,所以最近中央機關已經對辦公用水電做出了限制。我國的能源並不富足,人均擁有量很少,還沒到可以任意揮灑肆意流淌的地步。更可怕的不是浪費幾度電,流失幾噸水,而是荒蕪了節約意識。沒有了節約意識,把浪費習以為常,這一就成了殃及子孫的大事。大慶市一自來水管線由於雙方扯皮,自來水白白的淌了三年,期間雖有幾次修復仍無濟於事。
成由儉,敗於奢,這是一條深刻的歷史經驗。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發展壯大的傳家寶。無論條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個優良傳統都不可丟。丟棄了,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懈怠了,在舒舒服服中迷醉了,在風風光光中沉落了。長此以往,我們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我們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 從各方面來講,現在的日子確實比過去要好很多。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 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少,生產力不高,這是基本國情。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全體人民的生活不是很富裕,國家建設需要辦的事情還很多。我們必須胸懷大局,保持清醒,在各項工作中始終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始終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
進一步增強節儉意識,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是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內容。節儉是一種行為,更展現一種精神力量;節儉是一種觀念,更體現一種民族品格;節儉是優良傳統,更是現代文明的標志。越是文明進步,越是崇尚節儉。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應當帶頭做到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讓勤儉節約的意識,艱苦奮斗的精神,見諸實際行動,成為時代的新風尚!
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

班會串詞
合: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甲:在學校開展「建設節約型校園」的號召下, 為了樹立節約能源思想意識,共同
建設節約型校園,我班這次展開了「我節約,我快樂」主題班會。
合:「我節約,我快樂」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乙: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節約日。勤儉節約是什麼?傳統文化推崇它,那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品德;現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對過度消費的抵制。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消耗,但這一切,更離不開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現代文明的內在訴求。勤儉節約,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世界勤儉節約日的確立,可以體現出世界對勤儉節約的一種呼喚。
甲:是的,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最應當擁有的就是節約意識。雷鋒有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這是雷鋒的座右銘,雷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短暫的一生中,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他勤儉節約,努力工作,不怕艱難困苦,嚴格要求自己,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這種勤儉節約的精神影響了幾代人。
乙:勤儉節約不是一種使人痛苦的美德。相反,它能讓人們免遭許多蔑視和侮辱,度過艱難困苦。它要求人們克制自己,但也不要放棄正當的享受。它會帶來許多生活的樂趣,如用廢舊的東西製作工藝品,將人們遺棄的舊物煥然一新……而今天這些樂趣正讓奢侈浪費的社會風氣從人們身上一點點奪走。 ,
甲:對於富人來說,勤儉節約是難得的美德;對於窮人來說,勤儉節約不僅是一
種美德,更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責任。
乙:一個明智和懂得勤儉節約的人,會為未來打算,他在自己處於好運氣的時候,
就會為將來可能降臨到自己的家庭和自己身上的不幸日子做些准備;一個沒頭
腦的人,根本不會為將來著想,不會考慮到明日艱難的需要,他會瘋狂地把全
部收入都花光。
甲:勤儉節約行為,不僅給人們帶來富裕安寧的生活,還給人們帶來許多益處:它培養人們自我剋制的習慣;它使精明謹慎成為人的顯著性格;它控制自我放縱;它使人擁有安逸閑適的平和心態。
乙:甲你知道嗎?我們提倡勤儉節約,但絕非是讓人們養成吝嗇鬼、守財奴的不
好生活習慣。我們的主旨無非是人們應該在享受現有生活的前提下,替未來做
些打算和准備。人們應該在衣食豐足的美好日子裡,為將來有可能降臨到自己
身上的壞日子做些准備,就像枯水期修好防洪堤一樣。
甲:是的,但是勤儉節約不僅適用於金錢問題,而且也適用於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從明智地使用一個人的時間、精力,到養成小心翼翼的生活習慣。勤儉節約意
味著科學地管理自己和自己的時間與金錢,意味著最明智地利用我們一生所擁
有的資源。
乙:甲,那有沒有生活中的例子可以給我們班的同學講一講呢?
甲:當然有了,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處於生活困難的學生,如何勤儉節約,並且不影響學習和身體呢?希望能會給我們一些啟示。

甲:劉某每個月生活費200元,而且他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早餐1個雞蛋,
1個包子,1兩稀飯共1.2元;午餐一般是4.00元的葷素搭配;而晚餐通常是2個素菜1兩米飯共2元。有一段時間他們寢室每天中午湊錢去吃小炒(平均下來,每人也是4元錢左右),而且劉某總是把沒吃完的菜打包回來,留到晚上泡上開水吃。老師擔心他吃壞肚子,他卻說「沒事,不吃浪費了好可惜。」劉某說:「平均每個月的200元都會有節余,因為除了在院里勤工儉學每月有100元補貼外,另外100元都是父母在家裡省吃儉用,勒緊褲帶省下的。雖然現在還不能賺錢孝敬父母,但為他們省一點錢也算是敬一點孝心吧。爸媽這輩子命苦,他們該有個幸福的晚年。」
劉某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聽古典音樂就是他的興趣之一。他說:「古典音樂
能讓人浮燥的心平靜下來,好好看清自己。」在機房值班時,他也上上網,看
看網頁,了解一下書本以外的知識。雖然劉某現在的成績非常優異,但是他
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還有欠缺的地方,而且他還想考研究生、博士生,往
更高層次塑造自己。
乙:我們很容易地劉某身上發現:勤儉節約不僅是財富的一塊基石,也是許多優
秀品質的根本。勤儉節約可以提升個人的品性,厲行勤儉節約對人的其它能
力也有很好的助益。勤儉節約在許多方面都是卓越不凡的一個標志。勤儉節
約的習慣表明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時也證明一個人不是其慾望和弱點的不
可救葯的犧牲品,他能夠支配自己的金錢,主宰自己的命運。
甲:勤儉節約是人生的導師。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勤於思考,也善於制定計劃。他
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也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
如果你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美德,那麼就意味著你證明了自己具有控制自己慾望的能力,意味著你已開始主宰你自己,意味著你正在培養一些最重要的個人品質,即自力更生、獨立自主、謹慎小心、深謀遠慮,以及聰明機智和獨創能力。換言之,就表明了你有生活的目標,你是一個非同一般的人。
乙:除了在金錢上我們應該勤儉節約。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也應當樹立節約意識!
我們可以做一點用電用水的調查
如果你留心一下自己家裡的電表、水表,你就會注意到,這個月放開手腳用電、用水,電表、水表的字就走得多;如果另一個月注意一點節電、節水,電表、水表的字就走得少,有時,兩個月當中還相差很大。如果你認真多調查幾個月,你還會發現,電表,水表上的字,每個月和每個月都有差別。再一細究,有些差別是合理的,有些就與節約有關。
要知道,節電、節水,就是在保護我們的環境。道理很簡單。電是動力,是二次能源,它是從一次能源轉化過來的。現在,利用水力、利用太陽能、利用風能、潮汐能等都可以發電,但那隻佔人用電量的一少部分,大部分電還是由火力發電廠生產的。火電廠不是燒油就是燒煤,而且大多數是燒煤。全世界每年要消耗幾十億噸煤,多是用於發電。燒煤就要產許多污染物。少用些電,就可能少很多污染。再說水,農村裡自家打井取水自不待說,城鎮多用自來水,自來水並不是自然來的,那是將天然水澄淀、過濾、消毒後用泵打到我們房間中的水管子里出來的。要有自來水,就得用電。再說,水資源也是十分寶貴而且日益緊張的資源,節約用水,就是節約資源,就是節約用電,也是保護環境。
甲;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行船靠掌舵,理家靠節約;可見一個家的興旺發達勤儉是根基。所以,下面請乙同學為大家講一講在居家生活中我們應當如何勤儉節約!
乙:節約用水: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類對水的依賴,就像嬰兒之於乳汁。河流被稱為大地的動脈,湖泊被譽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豐富的淡水資源,塑造了富饒的沖積平原,滋潤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搖籃。我們每天節約一滴水,就為地球添加了一分綠色。我們可以做到的:
1、洗臉洗腳的時間養成使用臉盆的習慣。
2、一水多用。用洗臉水洗腳水來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用水時盡量使用小水流。
4、隨手關緊水龍頭。
節約用電:在我國,火力發電佔了我國總發電量的比重還比較大,需要耗費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節約用電,就是節約能源。我們每天能做的有:
1、隨手關閉教室和宿舍內的燈,做到人走燈滅。
2、每天減少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
3、家電在不使用的情況下,不要長時間待機。
4、在白天的時候,盡量使用日光,避免開燈。
從自己身邊做起,注意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天長日久,日積月累,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甲:聽了乙同學自我總結出來的節約用水、用電的小常識後,大家有什麼看法呢?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又有什麼節約小妙招可以與同學一起分享呢?同時,同學們也可以例舉一些我們生活中的反面教材,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發言。

乙:感謝同學們的積極發言!其實,勤儉節約並不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做到,也不需要很高的智力或任何超人類的德行才能做到。它只需要某些常識和抵制自私享樂的力量就行了。勤儉節約只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意識而已。它不需要強烈的決心,它只需要一點點有自我剋制。
乙:通過了這次班會,我想同學們的心中一定都有了新的打算,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進一步提高對建設節約型社會重要性意義的認識,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將是我們終生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
合: 「我節約,我快樂」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老師和同學!

這種班會不好想!
我是抄的,給不給分無所謂!
自己重新整理一下!!!
只是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祝您馬到成功!!!!!!!!!!!!!!!!!!!!!!!!!!!!!!!!!!!!!!!!!!!!!!!!!!!!!!!!!!!!!!!!!!!!!

Ⅶ 在學校里節約每一粒糧

節約金點子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辦事是社會的發展進步的客觀需要。建設節約型校園,不僅是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全體師生應有的社會責任。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建設節約型校園勢在必行,作為潮汕學院的莘莘學子,應該秉承光榮傳統,增強時代責任感,樹立科學發展觀、適度消費觀與正確價值觀,養成節約習慣,形成儉朴風尚。建設節約型校園有利於學生們牢記「節約校園,從我做起」的青春諾言,從而使學生們抱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綱意識,厲行節約。珍惜資源從大家做起從滴點做起,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摒棄畸形的高消費,用實際行動為祖國、為社會、為校園盡一份力量。
修身和節儉是一切事業的基礎和前提,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今天建設節約型社會是全新的社會發展戰略。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的供求矛盾也日益凸顯,因此建設節約型校園可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資源綜合利用為重心。學校要求厲行節約,要加強水、電、教室、實驗等資源的使用管理提高利用率和使用率,及時制止現象的發生,進一步挖掘節約潛力,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正氣在加強日常出效果。
建設節約型校園不但有利於校園的凈化和有力地日常管理,而且讓學生懷著對社會、校園作出貢獻的奉獻精神,讓大家時時刻刻心中想念著「居安思危,戒奢倡儉」,在享受豐富的物資生活之時,更應該承擔節約資源,杜絕浪費的責任。
一位60多歲的老教師,為了教會學生節約,將學生扔進垃圾桶里的餅子揀起來當著全班80多名同學的面吃了,這讓學生心靈受到強烈震撼。這是9月8日上午發生在師大附中補習班裡二班的一幕。從老師的行為中我啟發了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僅有利於節約型校園建設,也有利於個人的全面發展。
但是我們身邊水、電、紙張、糧食等浪費現象時有發生。有些宿舍的高額電纜是忘記關飲水機、熱水器或忘記拔充電器贊成的;有宿舍的電腦迷們為了自己的QQ成為一個太陽,24小時開機掛QQ既浪費電力,又損耗機器;在食堂里一桶桶學生倒掉的剩菜、剩飯;一雙雙用過的一次性筷子堆在一起;宿舍的陽台里,電燈泡24小時開著,校園里諸如此類的浪費現象實在是舉不勝數。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建設節約型校園,通過各式各樣的方法使廣大師生逐步樹立起科學發展觀、能源瓮中保護觀、合理的消費觀與正確的價值觀,以推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祖國的未來培養既有節能意識,又有節能習慣,又懂節能意識的一代新人。
學校浪費水費水電、糧食、紙張告老等現象屢見不鮮。雖然我們此時體會不到資源的缺乏,但是在不久的將來,這種現象就會越來越明顯,例如電力資源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有些地方現在還點著煤油燈,由於電力高州不完備而贊成的。與此同水資源在我們生活中缺一不可的東西,正如水資源是人類的源。南方水資源豐富,而北方水資源缺乏,有的地方甚至一生只洗三次澡,喝水要跑到十幾公里外的地方去挑水,我們生活在資源豐富的南方應反省一下盲目犧牲自然資源為代價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最終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資源的節約,需要我們從細微著眼,點滴入手。如果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做不到勤儉節約,如何建設節約型校園?如果我們無法消除校園中各種資源不合理利用的現象,又如何建設節約型社會?建設節約型校園首先要讓廣大師生樹立節約的思想觀念,加深對建設節約型校園的認識,不斷增強憂患意識,牢固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廣泛帶動身邊每一位成員積極參加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活動,營造一種從關心資源節約,從身體力行節約資源的良好氛圍。其次學校要積極宣傳以「珍愛生靈、節約資源、抵制污染、植綠搞掂護綠為內容的活動傾力打造節約型校園,讓大家行動起來,做節約資源的倡導者、實踐者和推動者。並著眼長遠利益,把節約的「種子」播灑在廣大師生的心靈,為宣傳節約資源作奠基。與此同時,在教室、校道、食堂等張貼宣傳標語,引導師生樹立節約意識、節約觀念,倡導節約文明,激發師生們保護資源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師生們節約認同感,增強節約光榮感、自覺性和主動性。學校發動師生們查找出校園資源浪費的漏洞,對水電、糧食、紙張等贊成浪費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用品監控使用。制定節約公約,形成節約規范,把建設節約型校園與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廣大師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努力做到百分之百節約。
1.節約每一點水。不將飲用水作為它用;水龍頭盡量開小,用完隨手關閉,避免「人走水流」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二次水的再使用,發現水龍頭滴水現象,應及時報修,嚴防跑、冒、漏的現象發生;全校師生有責任和義務隨手關閉教學樓、宿舍樓、公共用水等處的「長流水」。
2.節約每一度電。教室、辦公室、實驗室、會議室等場所白天盡量利用自然光照,減少照明設備能耗;學習、工作完後應及時切斷電燈、電腦和飲水機等電器的電源;離開時做到隨手關閉電器及門門窗,做到人走燈滅。
3.節約每一粒糧。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並做到合理飯食;在食堂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倡導餐桌文明之風。
4.節約每一張紙。不隨意撕、扔紙張,提倡雙面用紙;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充分發揮校園網路仗勢;修改文稿盡量在電子媒體上進行,減少紙張消耗,的利用;宣傳活動少發傳單,多採用網路、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
5.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隨身攜帶水杯,可以減少一次性紙杯的使用;備好自己的碗筷,可以減少一次性筷子、飯盒的使用。
6.愛護每一件公共財務,正當使用,不搞破壞。
7.愛護圖書,加快圖書周期循環;充分利用圖書館、教室學習資源,杜絕無效佔座。
8.獎勵節能技術發明,並加以推廣應用。提倡師生們隨時查找校園浪費現象,提出改進措施和解決辦法,及時表揚校園先進典型事例。
9.在宿舍開展「節約之星」評比活動,以一個宿舍的水電費為依據,綜合平時的觀察了解,對節約及減少對水電的使用的宿舍進行獎勵表揚。
節約是一種美德、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建設節約型校園需要大家以實際行動去做,找回失去的節約意識,需要從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水,節約每一張紙,節約每粒糧開始,持之以恆,崇尚節儉對個人來講,既是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一種文明行為,崇尚節儉對家庭來講是幸福的算盤,也是社會義務的擔當。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範者,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啟遍及潮汕學院的每個角落,建設節約型校園有賴師生們用實際行動為校園作出貢獻。

Ⅷ 校園節約用水文章

珍惜生命之水,節約從我做起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要保護每一滴水。」這句話說得沒錯,如果沒有了水,地球就會乾裂;如果沒有了水,就沒有了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我們要愛惜每一滴水,愛惜地球母親每一滴眼淚。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事實上,中國的水資源十分緊缺,人均佔有水資源總量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由此來看,我們在日常用水中存在著相當嚴重的問題,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自己身邊的確存在著這樣或那樣浪費水資源的現象。
普通家庭中浪費水的不良習慣數不勝數。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細碎的廢物;在用水期間去開門、接電話、換電視頻道,而且不關水龍頭;洗手、刷牙、洗臉時不關水龍頭等。根據專家分析,只要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不僅為自己省了錢,也為社會節約了水資源。
我們國家的水資源雖然非常豐富,但可以用的淡水資源卻很少,並且隨著工業的發展,水污染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很多工業廢水污染得臭不可聞,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此外浪費水的現象也十分嚴重,據統計。 一個中等城市每年浪費的水相當於一個洞庭湖的水量!
珍愛生命之水!
不經意之間瀏覽到的一則公益廣告,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電視畫面上有一個水龍頭,此時正在艱難的往外滴水,滴水的速度愈來愈慢,終究就慢慢枯竭了。隨之出現的是這樣一句話:"如果人類不珍惜水,那麼我們能看到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 水是生命之源,假如地球上沒有水,那麼地球母親就不會孕育出我們人類的子孫萬代。水是生命的搖籃! 看完這則廣告,我真是感受頗深,為了節約用水,我制訂了以下家庭節水計劃:
滴水多用:洗臉水用後可以洗腳,然後沖廁所;家中應預備一個收集廢水的大桶,將洗衣等生活廢水收集起來,以應對不備之需,如此,一個三口之家每月可節水1噸左右。 用洗米水、煮麵水洗碗筷,可節省生活用水以及減少洗潔精對餐具的污染;用洗滌靈清洗瓜果蔬菜,需得用清水沖洗幾次,才敢放心吃。可以改用鹽浸泡消毒,只沖洗一遍就夠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維持我們的生活,沒有水,萬物就會消亡,沒有水,人類無法生存,沒有水,就不會有秀美的湖光山色……節約用水,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應該從愛惜一點一滴水做起,牢固樹立「節約用水光榮,浪費用水可恥」的觀念,時時處處注意節約用水。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都會宣傳:大家要愛惜水資源,保護生命之水。其實,不光在這一天,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應該珍惜每一滴水,用實際行動珍愛生命之水。

望採納

Ⅸ 我為班級(校園)節約獻計獻策

節約是個千古話題,我們把勤儉節約供奉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於節約我們不乏精論聖典:歷盡古今多少事,成由勤儉敗由奢;老人家一句致理名言叫: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足見節約之重要,浪費之危害。殍屍遍野的時候,我們知道節約,食不裹腹的時候,我們知道節約。然而剛填飽了肚皮,就學會了浪費,而且浪費成了一種社會行為,節約的意識隨著GDP的增長而逐漸消失。
節約當自政府始,政府的浪費是驚人的。到機關的辦公樓走走看看,常明燈,常流水,而對此總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不論是否有人,電腦常開;不論是否需要,空調常打。辦公部門人均水電浪費要比正常家用的高4-7倍,所以最近中央機關已經對辦公用水電做出了限制。我國的能源並不富足,人均擁有量很少,還沒到可以任意揮灑肆意流淌的地步。更可怕的不是浪費幾度電,流失幾噸水,而是荒蕪了節約意識。沒有了節約意識,把浪費習以為常,這一就成了殃及子孫的大事。大慶市一自來水管線由於雙方扯皮,自來水白白的淌了三年,期間雖有幾次修復仍無濟於事。
成由儉,敗於奢,這是一條深刻的歷史經驗。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發展壯大的傳家寶。無論條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個優良傳統都不可丟。丟棄了,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懈怠了,在舒舒服服中迷醉了,在風風光光中沉落了。長此以往,我們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我們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 從各方面來講,現在的日子確實比過去要好很多。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 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少,生產力不高,這是基本國情。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全體人民的生活不是很富裕,國家建設需要辦的事情還很多。我們必須胸懷大局,保持清醒,在各項工作中始終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始終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
進一步增強節儉意識,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是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內容。節儉是一種行為,更展現一種精神力量;節儉是一種觀念,更體現一種民族品格;節儉是優良傳統,更是現代文明的標志。越是文明進步,越是崇尚節儉。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應當帶頭做到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讓勤儉節約的意識,艱苦奮斗的精神,見諸實際行動,成為時代的新風尚!
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

Ⅹ 勤儉節約,愛我校園的發言稿100字

這位偉人,有著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為他的節儉。馮玉祥將軍教育兒子馮洪國也是如此:「兒啊,你要脫下軍裝、皮鞋到牛柵里去熏一下,聞一聞牛屎味,才會知道五穀香。古人說:奢能滅志,儉以養德。你雖然還不曾管事,談不上奢華,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險的!」這蘊含著深刻道理的話「一板子」把馮洪國打醒了。他脫下了軍裝、皮鞋,換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這樣的,馮洪國日本留學回國後,看望多年不見的老父親,當父親看到兒子身著西裝腳蹬皮鞋,渾身散發著濃濃的香水味,便這樣地教育自己的兒子。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補丁、牛棚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看到的是優越的生活環境,一到夜晚,萬盞燈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廈頓時披上了寶石鑲嵌的衣衫;一條條街道猶如星光閃耀的銀河;再加上射燈如探照燈似的來回晃動,而在這閃耀著的美麗背後,又有誰看到了浪費的影子。的確,許多人都會這樣認為:生活條件好了,就應該有這樣的享受。於是,節約也隨之被人們拋在了腦後。
這天中午,我經過學校的小店,裡面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啊!同學們進來時迫不及待,出來時滿載而歸,我嘗點你的薯條,你吃點我的雞腿,真是不亦樂乎。我在班級里簡單地做了一個調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沒有(因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雖然我去小店的次數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為了買學慣用品的佔四分之一;肚子餓買吃的佔四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二的是為了解讒,看到別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學是拿零食當午飯,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幾天班級里還掀起了一股名牌風,看誰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寧,明天我就要換上安踏,有人還嘲笑同學穿假名牌。哎,我真想告訴大家,勤儉才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不是攀比與浪費啊!
在班會課上,我和老師商量把《儉以養德》這篇文章推薦給同學們,老師同意了,聽完了我對文章的介紹,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是啊!艱苦的生活雖然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我們仍應牢記:平日里節衣縮食,困難時才容易度過難關;富足時豪華奢侈,窮困時將難以生存。勤儉節約這一美德在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熱點內容
新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01:27:47 瀏覽:276
物理實驗教師 發布:2025-07-09 00:46:01 瀏覽:21
怎麼刪除朋友圈 發布:2025-07-09 00:19:21 瀏覽:154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
化學鍵復習 發布:2025-07-08 20:42:29 瀏覽:831
北京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8 19:38:24 瀏覽:58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老師 發布:2025-07-08 19:00:24 瀏覽:284
七年級上冊英語期末 發布:2025-07-08 18:59:48 瀏覽:141
陽西教育 發布:2025-07-08 18:31:56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