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新觀點

校園新觀點

發布時間: 2021-04-20 05:39:31

A. 什麼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體在教學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形成的對「教育應然」的理性認識和主觀要求,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標、教育要求、教育原則等內容。教育理念則是人們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規律的基礎之上的。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體對教育及其現象進行思維的概念或觀念的形成物,是理性認識的成果。它包含了教育主體關於「教育應然」的價值取向或傾向,屬「好教育」的觀念。教育理念不是教育現實,但源於對教育現實的思考, 是教育主體對教育現實的自覺反映。

(1)校園新觀點擴展閱讀:

科學的教育理念是一種「遠見卓識」,它能正確地反映教育的本質和時代的特徵,科學地指明前進方向。教育理念並不就是教育現實,實現教育理念是一個長期奮斗的過程。——出自《現代大學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關於教育發展的一種理想的、永恆的、精神性的范型。教育理念反映教育的本質特點,從根本上回答為什麼要辦教育。——出自《教育的迷茫在哪裡——教育理念的反省》

B. 辯論賽 正方低碳生活綠色校園革新生活方式反方革新生活理念

低碳生活從轉變生活觀念做起
在全球氣候問題哥本哈根會議召開前夕,中國政府鄭重發布了減排計劃,這是一個幅度不小又切合實際的計劃,不過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並非易事,是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不僅企業要做好充分的准備,適時調整產業結構;同時還對每位國民提出要求,只有每位國民都自覺投身到節能減排和低碳生活中來,才能最終打贏這場戰役。那麼就普通國民來說如何投身到這場社會變革中去呢?筆者認為國民的低碳生活首先要從轉變生活觀念做起。
自金融危機暴發以來,人們都在思考引發此次全球經濟危機的根源究竟在哪裡?透過所謂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這個表象來看,此次全球危機背後的真正根源是環境、資源與生態危機,這也是工業化進程以來,人類所採取的消費驅動生產的經濟發展模式所決定的。簡單一句話說就是:人類的消費慾望不止,大規模生產不休,全球性危機就難以避免,因為資源、環境與生態同人類毫無節制的物質需求是相矛盾的。只要經濟發展模式不改變,環境資源與生態危機就一天不會解除。這也就是說,應對全球危機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徹底改變我們已經延用了幾百年的消費驅動型發展模式,為低碳生活模式。
所謂低碳生活就是曾經有人大力倡導的簡單生活。
節約的必要性。低碳生活應該首先確立的第一個觀念就是以過節儉的生活為榮,以過奢侈的生活為恥。不用說作者就是一個節儉生活的榜樣,而作者的行為又深受其父母的影響。據說作者家中並非缺錢,但父母始終堅守勤儉治家。作者指出父母這樣做,除了符合家裡的經濟條件外,「更重要的是他們這樣做符合美學原則。」作者還例舉日本作家鈴木愛作的一個觀點:少些就是美。
少些消費,這就意味著放棄,放棄許多生活中多餘的消費需求。為此作者認為,學會放棄是實現最佳享受的原則。當然,這也是節約價值的再確認。所以他說:「誰要是及早學會在錢不多的情況下也能過上好日子的本領,他就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令人羨慕的精英。」看來在今天我們重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這樣的口號一點都不過時。從生活教育的意義上說,這句口號永遠都不會過時,更何況它還有如此多的意義和價值。顯然,少些消費就是低碳生活最基本的要求。
健康是為了自由。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問題,可是在如何對待健康這個問題上,許多人的行為都嚴重偏離了低碳生活的軌道,誤入了為健康而健康的歧途。其中一個較為普遍的做法就是不斷為健身投資,為健身添加現代化的裝備,有越來越多的人寧願花大價錢到所謂的健身房裡健身,卻不願意到不用成本的大自然中去鍛煉。作者給人們推薦了兩種最有有益的戶外運動一是在公園或者林間湖邊跑步散步,二是建議各位盡可能不乘坐電梯,而是爬樓梯。一位很有名的演員現身說法,不論住哪裡的酒店,都要求經理關閉電梯一刻鍾,給她提供爬樓梯的機會。一位德國名醫的研究證實,爬樓梯是一種預防心臟病的絕好方法。筆者的好幾位同事都是步行上下班的,有的已經堅持了好幾年。這種將生活、工作與健身融為一體的做法,就是最好的健康方式,因為他不僅省去了金錢投入的負擔,更重要的是人們由此獲得了最大的健身自由。
汽車不是個好東西。氣候變暖最大元兇之一就是汽車尾氣,可是汽車同時又是工業化時代最有代表性的商品。可以說汽車尾氣排放問題一天不解決,大氣污染就甭想祛除。但汽車又是個最具誘惑力的商品,往往是地位與身份的象徵,人們對於汽車的佔有幾乎近似瘋狂,這就是人類的汽車夢魘。
不過作者卻是一個堅決的汽車消費反對者,他本人從來就沒有過汽車,但他絲毫不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不好。相反他倒是能找到汽車消費許多害處,比如製造麻煩、有巨大的安全隱患,當然汽車還是最大的碳排放源,汽車雖滿足了部分人徒有虛名的佔有慾望,但同時卻給主人增添了諸多困擾。對此作者借德國交通部門的調研報告指出:「在公路交通中人們往往情緒沖動,『心情愉快』則只能是例外情況。」一則廣告詞說得好,兒子問爸爸:「爸爸你是不是比喜歡我還喜歡汽車?」。同時作者也一針見血地指出,汽車不僅沒有給人們帶來真正的幸福,相反,卻是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之一。低碳生活從慎重購買汽車做起,不要因一時的物慾沖動,買回一個麻煩的製造者。
做生活有品位的富人。據說作者本人經常同一些有錢的人交往,結果發現凡是生活有品位的富人,大都從很早之前就設法使自己能夠過上一種簡朴的生活,越是富有,越覺得能過上簡朴生活才是一種莫大的享受。作者的這番說法很有意思,看來財富與有品位的生活不僅不直接相關,甚至恰恰成反比例關系,對於有錢人來說,斂取財富遠比爭取過上有品位的生活來得容易的多,也就是說,對於有錢人來說,想要過有品位的生活必須靠自己主動爭取,否則就會滑向奢靡甚至是腐朽的生活中去。而越是簡朴的生活越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相反,越是奢靡的生活就一定是高碳生活。
物質的短缺很可能給人們帶來一種完全出乎意料的好的結果,使我們重新確立並養成節儉的品質,並使之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我相信也是大多數人的願望,我們要在思想認識上堅定地樹立起低碳生活觀。

C. 英語作文 名校校園成為旅遊新景點 \ 人們的觀點 自己的觀點

Many people think that the university campus should not be open to tourists, but I don't think so. I believe that open the unversity campus to tourists can both benefit the university, but also the tourists.If the university campus is open to tourists, the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can know how big the world is. They can learn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without playing trunt. And because of the opening, they can get good opptunities in getting along with the world even if they are still at school! It is known that China has earned a lot since the opening-up policy. So ,why do we universities keep away from the outside?In addition, if the university campus is open to tourists, it can make much impression on them. Accoring to the 『opening-up『 policy, the tourists can know what the university life looks like. They can teach their children by showing them around the school.In my opinion, the university campus should be open to tourists. And it is the opening policy that can lead not only the universities but also the tourists to the success!寫的好像有點多,額~

D. 構建和諧校園辯論賽

優美的校園環境是和諧的根本。首先,校園的自然環境應是和諧優美的。如果孩子跨進校園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觸的一切,處處是俯拾不完的美麗,身心自會有言說不盡的愉悅,思想也會無止境地翱翔。唐人有詩雲:「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國古代書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為了「借山光以悅人性,假湖水以靜心情」。在綠草如茵、鳥語花香、亭榭交錯、山水相映的校園環境里,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飛美的心靈。我們附中校園雖然不大,但各種花草樹木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校園風景線。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綠意,不僅能給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給人以智慧的啟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無窮的希望和力量。 當然,校園環境不僅包括自然環境,還應當包括師生創造的人文環境。一幀幀醒目的優秀學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選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園環境的建設。尤其當校園環境浸透著每個師生的汗水,凝聚了每個師生的智慧,就更能激發每顆心靈的自豪感和對學校的熱愛之情。 「景美則心曠,心曠則神怡,神怡則智清,智清則學佳。」一個凈化了的環境,會使人的心靈美化,並激起一種奮發向上的自尊自愛的意識。所以,一個和諧的校園首先應該擁有優美和諧的環境。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的校園,才能稱得上是和諧的校園。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師生關系融洽的前提。有人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教師只有真誠地愛著學生,真切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學生才能在和諧的校園里健康成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有人把教師比作學生的第一盞燈,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教師自身應該做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身為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彼此用心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當一個學生遇到困難時,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給幼小的心靈以溫暖的慰籍,給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動……
一個和諧的校園,還應有千姿百態、意蘊豐贍的校園文化。沒有豐富的校園文化,學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虛的,毫無生氣的。學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學生不是學習的機器,考試成績不應成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准。新課程標准提倡多元化評價,我們就應該看到每個學生的長處,讓學生的個性如春天的枝葉一樣無拘無束地伸展。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們附中處處為學生創造展現個性和特長的舞台。熱愛運動的同學能在「體育節」上一展矯健的身姿,喜歡書畫的同學能在「文化節」中盡情揮毫潑墨,擅長表演的同學能在「藝術節」里贏得陣陣掌聲……和諧的校園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無聲的力量,是最優秀的隱性課程。它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並產生深遠影響。
「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手帶來力量,給蒙昧的雙眼帶來清明,給彎曲的脊樑帶來挺拔,給卑微的人們帶來自信。」讓你我攜起手來,努力創建一個和諧的校園吧!(可做開頭,或結束詞)

試想,如果一個班級的紀律十分差,那麼就必定會影響到學習的氛圍,從而同學的學習狀況就可能下降.就用我朋友班級的一個例子來說吧.上個學期,他們班的紀律十分地好,每一個老師都喜歡都他們班級來上課,他們上課,自習的紀律十分好,結果期末的學習成績他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由於他們這個學期因上一次的期末考試所染到了驕傲,上課,自習的紀律十分差,結果沒多久,成績便直線下降.由此可見,加強集體的紀律多麼地重要.
提高個人的素質,的確是十分重要的,可是,這樣的提高可能只是一個,兩個的提高,而並非是集體地提高,但如若是通過使人心悅誠服的辦法來團結大家,加強集體的紀律,那無非是在增進同學關系的同時,也養成了大家的好習慣,並且,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如果我們能夠通過團結,增進集體榮譽感來加強紀律,那就能使得我們學會取長補短.由此可見,我認為加強集體的紀律大於提高個人的素質.

(你可以將我所寫的裡面的小點擴大,如加強集體榮譽感會怎樣,和諧校園的校園生活需要我們所有的共同努力,而並非只是幾個人抱著這樣的想法......
還有,我所寫的只是個別的,且個人的想法,你可以通過自己的需求,做適當的修改,其實也就是圍繞著這些個點來說,你只需將自己的想法,概括地寫一下,查點具體數據,那就夠了,臨場發揮是最重要的,當然事前准備也需要)

E. 作文:給校長的建議書 觀點:校園風氣

「校園」,多麼熟悉、親切、使人難忘的地方。曾記否:我們辛勤的汗水在這里揮灑;我們熱情的眼淚在這里埋下;我們豐碩的果實在這里收獲;我們青春的年華在這里萌芽。校園離不開平安,平安給我們帶來了財富,平安給我們帶來了溫馨、和諧。我在平安校園里度過了五個春秋。 我們的校園,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高大的教學樓聳立其中,寬闊的操場被綠樹包圍,窗明幾凈的教室傳出朗朗書聲,我們在這里迎來了一天的學習生活。 每周一早晨,學校都要組織升旗儀式 ,儀式後,校長語重心長地要求大家懂得校規、遵守紀律、文明待人,注意保護自己。學校還請來了校園110的警察叔叔們給大家講述交通規則和違反交通規則的嚴重危害。上課鈴響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朗朗的讀書聲縈繞著整個校園。四十分鍾過去了,同學們走出教室,有的漫步在林蔭道上,呼吸著新鮮空氣;有的玩耍嬉戲,笑聲不斷;有的放眼眺望,減輕眼睛的疲勞……十分鍾後又一堂課開始了,操場上同學們龍騰虎躍、生機勃勃。大家正在做「九個人十條腿」的游戲,聽吧,同學們「一二一」嘹亮的號子聲此起彼伏;看吧,同學們手拉著手,腳綁著腳,邁著整齊的步伐奮力地向前進,當大家沖到終點時,歡呼聲震耳欲聾。此時,輸贏已不再重要,同學們在游戲中增進了團結,加強了信任,增添了歡樂。 上午的學習結束了,同學們進入了食堂,香噴噴的菜餚撲面而來,雖然大家都在暗暗地流著口水,可還是很有秩序地排著隊。 下午完成了一天的學習任務,大家在老師的帶領下排著隊,走出校園,穿過馬路,回到了各自的家裡。 平安校園給我們帶來了歡樂、溫馨、和諧。平安校園要靠全校的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維護,我多麼希望,讓平安走進每一個校園,讓平安走進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F. 做好校園推廣有哪些方法

緯度互動注重校園推廣10年,以下是我的經驗,希望能幫到你:

要想做好校園推廣,首先你得了解品牌產品或者要推廣的是什麼?

很多朋友問我,你如何管理這么多學生!答案很簡單:文化!朋友們總說我這句話很空,其實不然,這是最干貨的一句話!如果你認為很空,是你已經被那些枯燥的KPI包圍,是你根本不了解這個市場,換句話說,就是隔行如隔山!真心希望,當你想要啟動校園項目的時候,深切的了解一下這個市場,比如狀況,人心等很渠道基本不相關的事情,因為,校園市場,需要的是情懷,而不是生硬的規則。

學生團隊,不拿你固定的薪水,不指望養家糊口,與你相隔十萬八千里遠的距離,你除了文化,還想怎麼管理?職場規則?規章制度?別開玩笑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很強,就算畢業之後工作,不穩定性依舊存在!但是,同學們都很感性,所以,要求做校園的你,也要感性!
很多朋友和我說也要做校園,我都會問三個問題:
第一,你能不能把工作和生活融為一體?
第二,你能不能隨時隨地讓團隊成員找到你?
第三,你能不能犧牲自己的利益為團隊成員謀取福利?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做不好校園!我一直在說,一個校園市場總負責人,不僅僅是一個領導的角色,還應該是長輩的角色,導師的角色,朋友的角色。如果你的行為不端,你會給這些未經世事的孩子造成歪曲的榜樣範本!
【校園市場簡析】
第一:從市場環境上看,校園市場人群集中,可以批量營銷推廣,而且大多城市都有類似大學城這樣的學生集中地;
第二:從人群屬性上來看,高校學生群體有著從眾、對事物充滿新鮮感,而且學生群體的社群屬性比較強,易於話題的傳播;
第三:從傳播環境上來看,由於上兩點的屬性,是很多產品推廣的第一站,加上這里相對人力、推廣成本比較低,學生群體近年來可謂收到了轟炸般的營銷,這是校園營銷的不利點,這點看看校園中的傳單發放量和海報更新率就知道了;
【常見的校園推廣三個層面】
一、獲得政府校方支持
分兩類:一種是有錢有勢,像移動、聯通、電信那樣可以做到把辦電話卡作為新生入學的流程之一,甚至把電話卡隨錄取通知書寄出,有這樣的級別的話可能就不用看這篇文章了;另外一種就是你的產品是大學生所需要的,最好是和學習就業等正經事兒相關的。
據稱能說服團省委支持你的產品在校園內的活動那是最直接最高效的了,但鑒於這種契機也是極少的,建議在嘗試校園合作初期還是先從一兩個學校開始試點,摸索合作形式。重點院校是一般都對商業化行為管得很嚴。不想一開始就碰釘子的話可以先從非重點院校開始。
案例:喬布簡歷的《全國大學生簡歷大賽》
二、獲取用戶稀有資源
學校官方所掌握的用戶稀有資源包括:官方稀有數據、成績學分、學校推廣渠道」,例如像超級課程表,他們不僅將課程表數據給打通了,還提供考試成績查詢,擁有了這樣的數據,自然不愁學生不下載了,但如何獲得這樣的稀有數據就要看各家的手段了。
再如,你在校園內辦一場活動如果承諾能給參與活動的學生提供創新學分,一定是報名爆滿的,誰有創新學分權威分配權利?網友支招是可以花點錢跟學生會合作,學生會外聯部就是專門負責拉贊助的,不妨先從他們開始建立校園渠道。
三、發展校園大使團隊
校園大使算是校園推廣的常規軍了,每個校園大使下面又可以發展院大使、系大使形成分級管理。他們不僅是校園內的線上線下推廣活動的組織者、傳播者和執行者,可以向同校學生群體介紹品牌和產品,協助品牌校園招聘工作的展開等等,也可以作為兼職團隊協作進行校外推廣活動。
例如網路在全國很多高校都徵集了規模龐大的校園大使進行網路糯米的地推以及公益活動推廣等。
【常見的校園活動合作】
社團贊助:一種是贊助和產品相關的社團,一種是贊助規模較大、受關注度高的社團,可以是長期贊助也可以是贊助某項活動,這種合作形式不太會虧本。
展台活動:一般是社團或學生會舉辦,app可以跟他們合作贊助,也可以自行舉辦。成本低,頻次高,節假日、周末、日常午晚均可進行。
大型活動:大部分學校在每個學期都有院級或以上舉辦的活動,比如晚會、辯論賽、唱歌比賽等,可以冠名或贊助,頻率比較低,合作的學校多了每個月差不多都能有一次,影響力大;
自發商業活動:比如校內網曾經成功策劃了免費包車送學生到火車站等,這種現在比較難做,可以嘗試,但難以規模化,重點學校一般都會打擊商業化行為

G. 當下大學校園熱點話題

大學校園是一個充滿熱情和活力、充滿思辨和碰撞、充滿迷茫和困惑、充滿理想和憧憬的所在。正因為他們是樂於接受新挑戰,樂於接受新思維、樂於接受新思潮的一代,所以需要有一個平台,讓他們去交流,去溝通、去思辨、去提升。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熱點話題層出不窮。從犀利哥到鳳姐,從富士康到房價飆升,從世博到世界盃,這些話題總會迅速引起大學生的興趣,大學生也總會成為這些話題討論的中堅力量。今天的大學生,是充滿個性的一代,他們有著獨特的視角。他們關注自己的校園,關心自己的同學,更關注校園外面的社會。對同一個話題,同一件事件,他們有不同的想法和見解,有不同的見識與主張、更有不同的思考和理解。

信息化時代,網路等媒體正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由於大學生們對網路等媒體的熟練使用,他們的輿論影響力更是與日俱增。與此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大眾對於80後、90後這些新生代大學生的討論,褒貶不一。

那麼,當今大學生們對這些熱點話題持什麼樣的觀點?這些話題是否值得大學生去討論?我們將對此做出一項調查研究,希望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接觸更多的同學,了解更多的話題,搜集更多他們對熱點話題的關注與獨到理解,來傾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他們的思考,融合他們的情感,激發他們的熱情。同時也對他們提出合理化建議,也讓大眾更真實地了解當今的年輕一代。

目前,對社會熱點話題觀點的調查研究較多,較少將目光專注於大學生中談論的話題。畢竟,大學生們的興趣點是有其特點的,大學生們的觀點也是獨特的。我們將基於在大學生中討論的最新的熱點話題,以我們的親身體驗,在第一線對我們身邊的大學生做出調查。這將充分發揮我們身為大學生的優勢,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填補專注於校園熱點話題的觀點調查的空缺。

我們的團隊的項目計劃以上海的大學生為例,對各層次高校,各學歷大學生廣泛地進行對校園熱點問題的問卷調查,獲取第一手的數據。然後,在科學分析這些數據的基礎上就可以構建出大學生對校園熱點問題的不同觀點的框架。這些數據及框架將為有關部門提供第一手的資料,同時,我們也將針對這些資料,結合專家的評價,對大學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從而希望能改善當今大學生精神風貌。同時也希望藉此機會,能夠讓大眾全新地了解當今大學生。

二、 研究設計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試圖以校園熱點話題為切入點,從校園生活、新聞時事兩方面的熱點話題來全面了解當代大學生在校園內外的關注熱點及觀點。

課題組將先從滬上各高校的論壇討論組,以及人人,QQ,MSN,微博,豆瓣等主流社交網站上搜羅大學生關注較多的話題及不同觀點,並進行篩選。又利用報刊、網路平台,查閱近期的與大學生有關的社會熱點話題。從這兩方面為問卷的設計做好准備。

最終結合自己親身經歷,整合成問卷形式發放,統計出當今大學生的主流觀點及比率。其中,由於新聞時事存在一定的時效性,而調查研究也有一定時間限制。所以,我們將大學生關注的時事話題分類總結,有效避免實效問題。

熱點內容
歷史課評課 發布:2025-09-17 05:02:47 瀏覽:682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9-17 01:33:44 瀏覽:182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9-17 01:12:32 瀏覽:660
師德師風考核實施方案 發布:2025-09-16 22:50:26 瀏覽:234
對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6 22:05:57 瀏覽:986
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練習 發布:2025-09-16 21:14:15 瀏覽:472
英語碟 發布:2025-09-16 19:47:24 瀏覽:412
什麼開放 發布:2025-09-16 17:40:01 瀏覽:800
麵包的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9-16 16:23:11 瀏覽:778
課堂教學調查問卷 發布:2025-09-16 15:20:04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