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第二高級中學
A. 洋縣的教育
洋縣教育,有史料可稽者,唐天寶初建儒學,宋慶歷間置州學、縣學,明代設立社學,清代開辦書院、義學。除官學之外,私塾遍布城鄉。古代各類學校,均為科舉教育。歷宋迄清,科甲日盛,共有貢生410人,舉人139人,進士39人。
清末,在興辦教育潮流推動下,光緒三十二年(1906)廢科舉興學堂。洋縣改洋州書院為官立高等小學堂,社學、義學廢棄。宣統二年(1901)改部分私塾為初等小學堂。
民國元年(1912),改學堂為學校。三年後,陸續開辦蠶桑學校,縣立乙種農業學校,並在縣城設講演所、勸學所,在各地初小增設民眾附校,宣講新知。18年,在中共地下黨員尚辛友等人倡導、支持下,宋唯一創立洋縣縣立初級中學,揭開了洋縣中學教育的序幕。
抗日戰爭初期,陝西省立西安高級中學等校相繼遷入洋縣,境內學校增多。抗戰結束後,國民黨傾力發動內戰,教育事業停滯不前,學齡兒童入學率僅為32.6%。
解放初,縣人民政府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中、小學及私塾進行調整與改造。50年代初,改中心小學為完全小學、國民學校為普通小學,停辦私塾,將民辦小學收轉為公辦。1961年起,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和《全日制中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調整學校布局,確定學校工作以教育為中心,教學質量逐年回升。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過撥亂反正,教育事業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至1989年,全縣有幼兒園64所,入園幼兒6526人;小學492所,有學生5.47萬人;中學54所,在校學生2.31萬人;職業中學1所,有學生351人;縣辦成人學校3所,區、鄉(鎮),村辦農技校108所。各類學校教育質量呈穩定、持續上升趨勢。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8%,中學教育質量一直處於漢中地區前列。同時,成人教育取得可喜成績,1986年成為漢中地區第一個無盲縣,1988年,被國家教委評為「全國掃盲先進縣」。
2012年末全縣擁有普通中學21所,其中:重點中學2所;小學82所。普通中學、小學在校學生分別為20230人和25144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84.5%。
B. 漢中市高級中學有哪些
漢中市高級中學有:
一、南鄭一中
南鄭中學創建於1949年,曾三遷校址、六易校名(先後命名為南鄭縣初級中學、周家坪中學、漢中市第六中學、南鄭縣中學、南鄭一中,現為南鄭中學)。1980年被列為漢中地區重點中學,現為陝西省重點、標准化高中。
二、陝西省漢中中學
陝西省漢中中學,始創於清朝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前身為漢南書院,是當時漢中最高學府,迄今已有270餘年歷史。1982年9月定名為漢中中學,1983年被批准為陝西省首批十五所重點中學之一,是陝西省首批省級標准化高中。2013年年被省教育廳正式命名為「陝西省普通高中示範性學校」。
三、漢台中學
漢台中學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是一座省級標准化高中,現佔地100餘畝,80餘個教學班,5000餘名學生。有教職工350人,其中特級教師2名,中高級教師270多名,省市區級優秀教師100多名。
四、漢中市龍崗學校
漢中市龍崗學校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大河坎龍崗東路,是漢中市龍崗中學及附屬小學、附屬幼兒園的全稱,是漢中市教育局、南鄭區人民政府大力扶持、陝西藝苑集團投資1.76億元佔地168畝修建的一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出國預備教育為一體的陝南投資最大、起點最高、條件最好的現代化、寄宿制學校。
五、勉縣武侯中學
勉縣武侯中學,曾叫「勉縣一中」,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坐落於定軍山下,漢水河畔,漢中市勉縣武侯祠西,古陽平關諸葛亮讀書台東。學校創建於1938年,曾名武侯中學,陝西省首批重點中學、標准化高中,後更名為「陝西省勉縣第一中學」,於2016年恢復曾經的校名——「勉縣武侯中學」。
C. 洋縣第二高級中學新生第一天報到需不需要帶日常生活用品
你好,你報到後沒有回家的話就一定要帶,如果還有回家則可帶可不帶
D. 洋縣第二高級中學怎麼樣
簡介:洋縣第二高級中學是一所省級標准化高中,位於縣城南關,創建於1984年。現有72個教學班,4500多名學生,290名教職工。學校佔地57911平方米,有3棟教學樓,1棟圖書實驗樓,1棟教研辦公樓,2棟學生公寓樓,學校總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藏書5萬多冊,有5個省級標准化實驗室,2個微機室,14個多媒體教室,有校園廣播系統、校園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路系統、電子監控系統,建有省AA級檔案室,所有教室安裝有電扇、飲水機,所有辦公室裝有電話、空調。
注冊資本:549萬人民幣
E. 陝西有哪些市重點高中
西安市
西安中學 西安市85中 西工大附中 陝師大附中
交大附中 西安育才中學 西安市89中 西鐵一中
西大附中 西安市26中 西安市34中 長安一中
西安市一中 西安高級中學 西安市83中 華清中學
西安市三中 西安市六中 西鐵三中 周至中學
戶縣一中 西電科大附中 西安田家炳中學 長安二中
咸陽市
咸陽中學 咸陽育才中學 咸陽市實驗中學 乾縣一中
三原北城中學 武功縣普集中學 涇陽涇干中學 禮泉一中
三原縣南郊中學
寶雞市
寶雞中學 鳳翔中學 寶雞長嶺中學 扶風高中
眉縣槐芽中學 寶雞市渭濱中學 眉縣中學 虢鎮中學
烽火中學 寶雞石油機械廠子弟中學
銅川市
銅川市一中 銅川礦務局一中 耀州中學
渭南市
大荔中學 華縣咸林中學 富平迤山中學 合陽中學
渭南市瑞泉中學 韓城象山中學 白水中學 澄城中學
蒲城縣堯山中學
延安市
延安中學 宜川中學 寶塔區第四中學
漢中市
勉縣一中 漢中中學 西鄉一中 南鄭中學
城固一中 洋縣中學 西鄉縣第二中學
安康市
安康中學 旬陽中學 安康漢濱區一中 白河一中
寧陝中學 石泉中學 安康鐵二中 平利中學
榆林市
榆林中學 綏德中學 府谷中學 神木中學 靖邊中學 榆林市一中
商洛市
商州中學 鎮安中學 商南中學 丹鳳中學 洛南高中
註:上述學校不含改制及民辦省級重點高中
F. 陝西省普通高中有哪些
西安市
西安中學 西安市85中 西工大附中 陝師大附中
交大附中 西安育才中學 西安市89中 西鐵一中
西大附中 西安市26中 西安市34中 長安一中
西安市一中 西安高級中學 西安市83中 華清中學
西安市三中 西安市六中 西鐵三中 周至中學
戶縣一中 西電科大附中 西安田家炳中學 長安二中
咸陽市
咸陽中學 咸陽育才中學 咸陽市實驗中學 乾縣一中
三原北城中學 武功縣普集中學 涇陽涇干中學 禮泉一中
三原縣南郊中學
寶雞市
寶雞中學 鳳翔中學 寶雞長嶺中學 扶風高中
眉縣槐芽中學 寶雞市渭濱中學 眉縣中學 虢鎮中學
烽火中學 寶雞石油機械廠子弟中學
銅川市
銅川市一中 銅川礦務局一中 耀州中學
渭南市
大荔中學 華縣咸林中學 富平迤山中學 合陽中學
渭南市瑞泉中學 韓城象山中學 白水中學 澄城中學
蒲城縣堯山中學
延安市
延安中學 宜川中學 寶塔區第四中學
漢中市
勉縣一中 漢中中學 西鄉一中 南鄭中學
城固一中 洋縣中學 西鄉縣第二中學
安康市
安康中學 旬陽中學 安康漢濱區一中 白河一中
寧陝中學 石泉中學 安康鐵二中 平利中學
榆林市
榆林中學 綏德中學 府谷中學 神木中學 靖邊中學 榆林市一中
商洛市
商州中學 鎮安中學 商南中學 丹鳳中學 洛南高中
註:上述學校不含改制及民辦省級重點高中
G. 陝西省哪所高中比較牛
西安市
西安中學
西安市85中
西工大附中
陝師大附中
交大附中
西安育才中學
西安市89中
西鐵一中
西大附中
西安市26中
西安市34中
長安一中
西安市一中
西安高級中學
西安市83中
華清中學
西安市三中
西安市六中
西鐵三中
周至中學
戶縣一中
西電科大附中
西安田家炳中學
長安二中
咸陽市
咸陽中學
咸陽育才中學
咸陽市實驗中學
乾縣一中
三原北城中學
武功縣普集中學
涇陽涇干中學
禮泉一中
三原縣南郊中學
寶雞市
寶雞中學
鳳翔中學
寶雞長嶺中學
扶風高中
眉縣槐芽中學
寶雞市渭濱中學
眉縣中學
虢鎮中學
烽火中學
寶雞石油機械廠子弟中學
銅川市
銅川市一中
銅川礦務局一中
耀州中學
渭南市
大荔中學
華縣咸林中學
富平迤山中學
合陽中學
渭南市瑞泉中學
韓城象山中學
白水中學
澄城中學
蒲城縣堯山中學
延安市
延安中學
宜川中學
寶塔區第四中學
漢中市
勉縣一中
漢中中學
西鄉一中
南鄭中學
城固一中
洋縣中學
西鄉縣第二中學
安康市
安康中學
旬陽中學
安康漢濱區一中
白河一中
寧陝中學
石泉中學
安康鐵二中
平利中學
榆林市
榆林中學
綏德中學
府谷中學
神木中學
靖邊中學
榆林市一中
商洛市
商州中學
鎮安中學
商南中學
丹鳳中學
洛南高中
H. 洋縣第二高級中學老師楊超怎麼樣
洋縣第二高級中學老師楊超相關信息,
可嘗試詢問學校教務處。
學校教務處的解釋最為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