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斯蘭第一中學
1. 車臣恐怖分子綁架大批俄羅斯人質事件發生在哪一年
別斯蘭人質危機,很多中文媒體的稱法還有"別斯蘭人質事件",該事件是指2004年9月1日,車臣分離主義武裝分子在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製造的一起劫持學生、教師和家長作為人質的恐怖活動,到2004年9月3日事件基本結束。
俄羅斯總統顧問烏斯季諾夫2004年9月8日向俄羅斯總統普京匯報了人質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根據已掌握的情況,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為人質,人質死亡333人,其中有210人的身份已得到確認,死亡人數有可能會繼續增加,仍有727人在醫院接受治療;31名恐怖分子被擊斃,其中8人身份已經確認,人質事件包括59名教師;仍有60多名專家繼續對這起事件做進一步的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它是人類歷史上最殘暴、最大規模的人質劫持事件之一(共劫持人質1200餘人),別斯蘭發生的劫持學校事件開創了向社會最弱勢群體--少年兒童大開殺戒的先例,它對世界社會的心理打擊是巨大的。
2. 問一下俄羅斯的反恐部隊。網上說:「毛子從來不顧人質的安全。你被堅持了別指望毛子來救你。
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車臣綁匪闖入一座位於莫斯科東南區的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大樓劇院,脅持文化宮內的850多名人,要求俄羅斯軍隊撤出車臣。10月27日,俄國軍警及阿爾法小組以秘密化學氣體麻醉表演廳內所有人,將車臣綁匪殲滅,事件導致39名恐怖分子被擊斃,至少129名人質因為俄羅斯軍隊的麻醉氣體而死亡。
別斯蘭人質危機,很多中文媒體的稱法還有「別斯蘭人質事件」,該事件是指2004年9月1日,車臣分離主義武裝分子在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製造的一起劫持學生、教師和家長作為人質的恐怖活動,到2004年9月3日事件基本結束。
俄羅斯總統顧問烏斯季諾夫2004年9月8日向俄羅斯總統普京匯報了人質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根據已掌握的情況,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為人質,人質死亡333人,其中有210人的身份已得到確認,死亡人數有可能會繼續增加,仍有727人在醫院接受治療;31名恐怖分子被擊斃,其中8人身份已經確認,人質事件包括59名教師;仍有60多名專家繼續對這起事件做進一步的調查。
3. 誰能告訴我 9 11 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
2001-9-11當天大事記
·9月11日20:55 一架飛機撞上紐約世界貿易中心
·9月11日21:08 第二架飛機撞上世界貿易中心並引發爆炸
·9月11日21:47 美國五角大樓發生火災可能也遭飛機撞擊
·9月11日22:03 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一棟摩天大樓倒塌
·9月11日22:29 紐約世貿中心另一摩天大樓倒塌
·9月11日22:54 美國賓夕法尼亞一架波音747飛機墜毀
·9月11日23:25 美國總統布希就全國恐怖事件發表公開講話
9.11悲慘時刻:美國時間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國航空公司的兩架客機遭劫持,這兩架飛機共有15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8時48分,其中一架波音767飛機在超低空飛行後一頭撞向世貿中心南側大樓,把大樓撞了個大洞,在大約距地面20層的地方冒出滾滾濃煙。
就在樓內人員驚惶失措之際,18分鍾後,另一架被劫持的波音757飛機再次以極快的速度撞穿了世貿中心姊妹樓的北側大樓,並引起巨大爆炸。
此後不久,南側的大樓終於在另一次爆炸後轟然倒塌,當地時間11日10:30(北京時間22:30),隨著又一聲巨響,北樓也在爆炸中成為另一片廢墟,聞名世界的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姐妹雙塔從此告別了這個世界。
9·11三周年祭:反恐真的能帶來和平嗎?
三年前的9月11日,19名恐怖分子劫持四架民航客機對美國的兩個城市發動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襲擊。短短的幾個小時不僅改變了成千上萬人的命運、改變了美國,也徹底攪亂了冷戰結束10年以來國際關系、特別是大國關系中的「僵局」,這恐怕是「恐怖大亨」本·拉登當初所沒有想到的。此後,美國對恐怖主義的打擊以及在「反恐」旗號下進行的戰爭,進一步改變了原先就很脆弱的世界格局。目前,形形色色的恐怖組織正開始將陣地轉移到防範相對薄弱的地區,國際社會與恐怖主義的斗爭已經到了關鍵時刻,然而號稱「帶頭」反恐的美國卻在這個領域也搞起了雙重標准,給全人類結成打擊恐怖主義聯盟的努力製造了新障礙。
美國:以「反恐斗爭」為綱
三年前的9·11災難發生在美國,這個長期以來本土沒有受到過外敵襲擊的國家第一次體會到了切膚之痛,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那以後的日子裡,「襲擊警告」、「恐怖主義」、「恐怖分子」等詞彙前所未有地頻繁出現在美國普通民眾的生活中。安全問題取代發展經濟、醫療福利和就業等國內問題,一躍成為布希政府的頭等大事。三年來,美國政府數次發出了恐怖襲擊警告,雖然每次都被證明是在重復「狼來了」的故事,但曾經受傷的民眾對於恐怖主義的持續敏感程度達到了其他國家無法想像的地步。
在美國國內,對遭受恐怖襲擊原因的反思沒有占據主導地位,相反,保守主義思潮趁機鞏固了陣地。在「反恐」的旗幟下,政府、警察和情報機構的力量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加強;布希政府制定了《愛國者法案》,情報機構被賦予了更大權力,對民眾的竊聽和調查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樣經過嚴格的審批,美國憲法所保障的言論、隱私和遊行示威等自由受到了威脅。為了保證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順利召開,紐約警方對民眾的遊行示威活動大加限制,並一度逮捕了數百名抗議人士。
美國當局將在反恐斗爭中抓獲的大量俘虜以「敵方作戰人員」為名無限期扣押,不僅其中的外國籍囚犯被剝奪了《日內瓦公約》所賦予的各項權利,就連美國籍囚犯也無法享受美國法律所規定的犯罪嫌疑人應有的權利,他們不能見律師,也不能給家人打電話,甚至不能讓陪審團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與此相適應,美國政府對外採取強硬路線,以是否支持它「反恐」為標准劃分敵友,趁機在全球范圍內加強了軍事部署,不僅恢復了冷戰結束後曾一度關閉的一些基地,而且在原屬於前蘇聯的勢力范圍甚至領土內開辟了新的據點。只用了短短的三年時間,美國在全世界的軍事存在和影響力就超過了它在冷戰中用幾十年所建立起來的規模。
對於「反恐領袖」布希來說,9·11事件的發生在客觀上為他提供了一個「英雄用武之地」:連續兩次對國外用兵,一舉消滅了阿富汗的塔利班和伊拉克的薩達姆兩個政權,在極具戰略意義的中亞和中東成功地建立了美國的新勢力范圍。
在國內,「反恐」成了布希三年以來以不變應萬變的「萬能武器」,現在又成了爭取競選連任的頭號招牌。布希著力將美國三年沒有發生過新的恐怖襲擊渲染成自己的政績,藉此攻擊在安全問題上缺乏優勢的民主黨對手。布希的競選搭檔、副總統切尼甚至在最近親自出面,對選民發出了新的威脅警告:選擇克里就是選擇恐怖襲擊。
·恐怖主義:化整為零,轉移陣地
近三年來,美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反恐戰爭。不過,正如一些人所說的,這些年的反恐幾乎是「越反越恐」,雖然成規模的恐怖組織少了,但零散的恐怖分子多了;美國受到的威脅小了,世界其他地區遭受的襲擊多了;拉登不露面了,可他大大小小的「徒弟們」冒出來了。據不完全統計,9·11事件後發生在全球的嚴重恐怖襲擊就多達17起。
在美國的嚴厲打擊下,基地組織發動大規模襲擊的能力在日益消退,但是「基地」的學員將他們學到的恐怖知識和技巧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更多不知名的恐怖組織應運而生,而且這些恐怖新生代具有更高的文化知識、懂電腦、會上網,手段也更加殘忍,他們在歐洲、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相繼發動了不少血腥的襲擊,造成了大量無辜平民的傷亡。以下是9·11後世界上發生的主要襲擊事件:
2002年10月12日,印度尼西亞旅遊勝地巴厘島發生針對外國人的系列爆炸事件,造成202人死亡,至少330人受傷。
2002年10月23日,俄羅斯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發生一起車臣恐怖分子劫持人質事件,造成120多人死亡。
2003年5月12日和14日,俄羅斯車臣納德捷列奇諾耶區政府大院和車臣古傑爾梅斯區分別發生爆炸事件,共造成70多人死亡,200餘人受傷。
2003年5月16日,摩洛哥經濟首都卡薩布蘭卡連續發生五起恐怖爆炸事件,造成41人死亡。
2003年8月1日,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莫茲多克市一家軍隊醫院遭到汽車炸彈襲擊,造成50多人死亡,80多人受傷。
2003年11月15日,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兩座猶太教堂遭到汽車炸彈襲擊,造成25人死亡,300多人受傷。
2003年11月20日,英國匯豐銀行伊斯坦布爾分行和英國駐伊斯坦布爾總領事館門前相繼發生兩起汽車爆炸事件,至少造成30人死亡和450多人受傷。
2003年12月5日,俄羅斯南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一旅客列車發生爆炸,造成至少44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2004年2月6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一列地鐵列車在運行中發生爆炸,造成近50人死亡,130多人受傷。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發生旅客列車連環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98人死亡,約1800人受傷。
2004年5月9日,俄羅斯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狄納莫體育場發生爆炸,造成七人死亡,53人受傷,車臣總統卡德羅夫也在這次恐怖襲擊中遇難。
2004年6月21日至22日,武裝恐怖分子向俄羅斯印古什共和國的納茲蘭等多個城鎮的護法機關發動襲擊,造成90人死亡。
僅今年8月底到9月上旬以來短短的十幾天時間里,恐怖襲擊浪潮就再一次席捲了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等國,數百條無辜的生命又一次犧牲在了邪惡向正義的挑戰中。8月24日,俄羅斯兩架民航客機從莫斯科的多莫傑多沃機場起飛後,幾乎同時在圖拉州和羅斯托夫州墜毀,兩機上共8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俄羅斯當局的初步調查顯示,這是車臣「黑寡婦」發動的自殺式恐怖襲擊。
8月31日,莫斯科和平大街沿線的里加地鐵站附近發生恐怖爆炸事件,造成10人死亡,51人受傷,據查,此次襲擊仍然是車臣「黑寡婦」所為。
9月1日,32名喪心病狂的恐怖分子佔領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的第一中學,將1300餘名參加開學典禮的學生、家長和教師劫持為人質。在長達三天的對峙中,恐怖分子肆意殺害婦女和兒童,最後迫使俄羅斯特種部隊不得不以武力解救人質,混戰中共造成338人死亡,其中近一半遇難者是兒童,此外還有數百人負傷。
就在9·11三周年紀念日到來的前夕,活躍於東南亞一帶的「伊斯蘭團」又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製造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恐怖襲擊,他們在澳大利亞駐印尼使館門前引爆了汽車,造成至少九人死亡,182人受傷。
恐怖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的擴散使人們在呼喚全球合作的同時不禁對美國的打擊政策產生了疑慮,如果僅僅加以軍事打擊,而無視恐怖主義產生和蔓延的原因,不鏟除滋生它的土壤,那麼恐怖活動只會有增無減、愈演愈烈。
·穆斯林:無辜的受牽連者
除了恐怖襲擊的受害者和他們的家屬外,世界上有一個人數眾多的團體正經受著其他人無法想像和理解的痛苦,他們就是遍及全球的穆斯林。9·11事件發生以來,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呈現在他們的面前:全球幾乎所有的恐怖襲擊活動都是他們的同胞所為,其中許多都是打著「聖戰」或伊斯蘭教的旗號進行的。恐怖分子這種違背伊斯蘭教義的卑劣行徑激起了無數虔誠穆斯林的憤慨,在埃及、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地區,成千上萬的伊斯蘭教信徒加入了反對恐怖主義的行列。
但是,恐怖分子的惡行客觀上給生活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和麻煩,他們長期以來融入主流社會的努力受到了阻礙。盡管絕大多數穆斯林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工作,但現在他們卻不可避免地承受著其他群體戒備甚至敵視的目光。在一些地方,針對普通穆斯林的敵對行為呈現上升的趨勢。
·國際關系:舊的格局打破,重組仍在繼續
回顧過去的三年,人們也許會發現,9·11襲擊雖然發生在美國,但它的影響早已遍及全球每個角落,幾乎每個國家都不得不作出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支持美國,成為它的「反恐盟友」,否則就是與它為敵。一時間,整個世界的格局發生了徹底的變化,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對抗退居到了次要矛盾的地位,全球形成了各國聯手打擊恐怖組織這樣一種非對稱性的斗爭態勢。
「雅爾塔體制」(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會晤,除了商討徹底擊潰法西斯的問題外,會議對戰後國際事務作出了安排,奠定了二戰結束以後幾十年中美、蘇兩級主導世界的戰略格局)結束後10年,美國以唯一超級大國的身份與多個強國「模糊對峙」的局面被徹底打破。但是,由於美國在「反恐」的旗號下繼續為謀求自己的經濟和戰略利益而不顧其他國家的利益,這就註定了這種「反恐聯盟」是無法長久的,在恐怖主義的威脅逐漸減小之時,美國與日本、俄羅斯和歐盟等的利益沖突將凸現出來。
·人類的威脅:只有恐怖主義?
三年後的今天人們發現,在當今的世界,恐怖主義其實並不是危及人類生存的唯一因素。美國政府利用民眾的悲情訴求、其他國家的同情以及自己超級大國的實力,已經在反恐的旗號下「收拾」了兩個主權國家,有跡象表明,它正在為自己尋覓下一個「獵物」;另一方面,即使是在反恐斗爭中,美國仍然採取雙重標准,一方面要求其他國家站在自己一邊打擊「基地」等組織,另一方面卻出於自身的政治考慮,對其他國家的一些恐怖勢力採取放任、甚至接觸的態度,損害了全球聯合反恐的統一陣線。
最為明顯的是在今年9月俄羅斯北奧塞梯別斯蘭中學人質悲劇發生以後,美國政府一方面宣布站在俄羅斯一邊,譴責恐怖分子的殘暴行徑,支持俄羅斯對恐怖分子的打擊。但一轉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鮑徹卻揚言美國政府將繼續與所謂的車臣「異議人士」接觸,並對俄羅斯處理車臣問題的方式提出「建議」。
分析人士普遍擔心,隨著阿富汗和伊拉克局勢的逐漸穩定,美國政府又將開始尋找新的敵人,「反對恐怖主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已經成為了美國政府實現自己目的的借口和托詞,而新的戰爭不僅造成人員和財產的傷亡,又會產生新的恐怖主義根源,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能指望實現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這一點,恐怕也是有違9·11遇難者和他們親屬意願的吧?(子夜)
4. 2004年9月1日至3日在俄羅斯,別斯蘭中學人質事件,共造成多少人死亡
2004年9月1日上午9時30分左右,一夥頭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裝分子突然闖入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將剛參加完新學期開學典禮的大部分學生、家長和教師趕進學校體育館劫為人質,並在體育館中及周圍安放了爆炸物。俄羅斯軍方包圍了學校3天試圖解救被圍困的平民和學生,事件在9月3日結束但導致了 326 名人質死亡,從而成為俄羅斯最嚴重的恐怖主義襲擊事件。
5. 誰能說說俄羅斯的別斯蘭人質事件
別斯蘭人質危機,很多中文媒體的稱法還有「別斯蘭人質事件」,該事件是指2004年9月1日,車臣分離主義武裝分子在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製造的一起劫持學生、教師和家長作為人質的恐怖活動,到2004年9月3日事件基本結束。
俄羅斯總統顧問烏斯季諾夫2004年9月8日向俄羅斯總統普京匯報了人質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根據已掌握的情況,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為人質,人質死亡333人,其中有210人的身份已得到確認,死亡人數有可能會繼續增加,仍有727人在醫院接受治療;31名恐怖分子被擊斃,其中8人身份已經確認,人質事件包括59名教師;仍有60多名專家繼續對這起事件做進一步的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它是人類歷史上最殘暴、最大規模的人質劫持事件之一(共劫持人質1200餘人),別斯蘭發生的劫持學校事件開創了向社會最弱勢群體——少年兒童大開殺戒的先例,它對世界社會的心理打擊是巨大的。
6. 什麼是別斯蘭慘案
朋友,你可以看看網路,我先給你找點看看:
2004年9月1日上午9時30分左右,一夥頭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裝分子突然闖入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將剛參加完新學期開學典禮的大部分學生、家長和教師趕進學校體育館劫為人質,並在體育館中及周圍安放了爆炸物。俄羅斯軍方包圍了學校3天試圖解救被圍困的平民和學生,事件在9月3日結束但導致了326名人質死亡,從而成為俄羅斯最嚴重的恐怖主義襲擊事件。
7. 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概述!
別斯蘭人質事件-簡介
發生劫持人質事件的中學2004年9月1日上午9時30分左右,一夥頭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裝分子突然闖入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將剛參加完新學期開學典禮的大部分學生、家長和教師趕進學校體育館劫為人質,並在體育館中及周圍安放了爆炸物。
這次事件俄羅斯談判代表有北奧塞梯共和國總統扎索霍夫、著名小兒科醫生羅沙利及普京總統車臣顧問阿斯哈諾夫等人,解決人質危機主角為阿爾法特種部隊。
到9月2日下午,劫持者一直未提出釋放人質的具體要求,學校外邊有上千名人質家屬苦候,他們主要為當地北奧塞梯族與車臣族人,為北高加索山區的強悍民族,如果他們親人遭到無辜傷害,當地民眾會有自發性的報復行動。俄官方事先並沒有做出武力解救人質的計劃,而是想繼續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人質扣押者蓄意造成武裝對抗的結局。
到9月3日下午1時左右,俄緊急情況部人員經綁匪同意進入學校往外運送被打死的人質屍體時,學校內響起數聲爆炸。許多人質開始外逃,綁匪隨即向逃跑的人質開槍,另有幾名綁匪試圖混入人質中。俄軍立即朝綁匪開火,並隨即沖進學校大樓,展開解救行動。
8. 俄羅斯別斯蘭事件詳情
持續兩晝夜多的俄羅斯北奧塞梯別斯蘭市第一中學人質事件於莫斯科時間3日晚基本結束。這一事件的主要過程如下:
9月1日(莫斯科時間)
10時:一夥不明身份的武裝恐怖分子進攻並佔領了北奧塞梯市第一中學,將參加開學典禮的約1200名師生和家長扣作人質。恐怖分子在進攻時與警察發生交火。
11時30分:恐怖分子通過扔出的紙條提出下列要求:俄羅斯從車臣撤軍,釋放今年6月因襲擊印古什而被逮捕的恐怖分子。他們同時要求北奧塞梯總統扎索霍夫和印古什總統賈濟科夫以及兒科醫生羅沙利抵達別斯蘭。
12時:以扎索霍夫為首的解決人質指揮部與恐怖分子取得了聯系。
12時15分:約50名兒童從學校成功逃脫。
13時:俄羅斯總統普京從俄黑海海濱城市索契返回莫斯科,在機場立即召開了俄強力部門領導人參加的會議。
13時50分:第一次試圖與恐怖分子接觸。北奧塞梯穆夫提瓦爾加托夫和檢察長巴塔戈夫准備進入學校,但遭到恐怖分子的拒絕。
15時30分:恐怖分子釋放了15名兒童。
15時45分:恐怖分子通過手機發出威脅:如果一名武裝分子被打死,他們將殺死50名兒童;如果1人被傷,則將打死20名兒童作為報復。
18時50分:俄羅斯就最近發生的恐怖事件緊急呼籲召開聯合國安理會會議。
22時50分:解救人質行動指揮部為人質親屬開通了「熱線」電話。
9月2日
凌晨1時15分:羅沙利醫生與恐怖分子進行了電話聯系。
3時:恐怖分子中斷了電話談判。
5時:聯合國安理會強烈譴責恐怖分子在北奧塞梯扣押人質的行徑。
10時30分:俄總統新聞局宣布,普京推遲定於9月2日至3日對土耳其的正式訪問。
12時:談判人員通過手機恢復了與恐怖分子的「技術聯系」。
13時50分:普京會見來訪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時表示,當前最主要任務是挽救人質的生命。
14時:俄聯邦安全局駐北奧塞梯官員表示,不會動用武力解救人質。
16時40分:恐怖分子在印古什前總統奧舍夫的調解下,釋放了26名婦女和兒童。
9月3日
凌晨2時:談判人員與恐怖分子的電話聯絡再次中斷。武裝分子發射了數枚火箭彈,1名警察受傷。
8時:談判人員恢復與恐怖分子的聯絡。
11時:行動指揮部宣布加強與恐怖分子的聯絡,以便能夠向人質提供食品和飲水。
12時45分:行動指揮部與恐怖分子商定從學校向外運送匪徒占據學校時被打死的人質屍體。
13時零5分:緊急情況部的人員進入學校運送屍體。此時發生數次爆炸,部分人質開始外逃,恐怖分子隨即向逃跑的人員開槍。
13時15分:特種部隊沖進學校解救人質。
13時50分:部分恐怖分子竄出學校逃匿,俄軍警開始與之交火。
16時:俄軍幾乎完全控制學校,但仍受到零星抵抗。
17時:在學校體育館發現100多具屍體。
17時40分:俄聯邦安全局駐北奧塞梯官員表示,軍方並沒有考慮使用武力解決人質事件,特種部隊是在恐怖分子向人群開槍後才開始行動的。
19時30分:據行動指揮部統計,行動中消滅20名恐怖分子,其中有來自阿拉伯國家的雇傭兵。
19時50分:俄總統顧問阿斯拉哈諾夫透露,死亡的人質超過150人。
4日
凌晨:普京飛抵別斯蘭看望傷員後,已於當天上午返回莫斯科。
據俄媒體4日上午的發布的最新統計,在這次人質事件中27名恐怖分子被打死,3人被活捉。人質中至少有250人死亡,目前已經從學校運出150具遇難者的屍體,704人受傷,其中259人是兒童。俄特種兵有10多人戰死,18人負傷。
9. 別斯蘭人質事件詳情
2004年9月1日上午9時30分左右,一夥頭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裝分子突然闖入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將剛參加完新學期開學典禮的大部分學生、家長和教師趕進學校體育館劫為人質,並在體育館中及周圍安放了爆炸物。俄羅斯軍方包圍了學校3天試圖解救被圍困的平民和學生,事件在9月3日結束但導致了326名人質死亡,從而成為俄羅斯最嚴重的恐怖主義襲擊事件。
經過
9月1日
(莫斯科時間) 解救人質過程示意圖
10時:一夥不明身份的武裝恐怖分子進攻並佔領了北奧塞梯市第一中學,將參加開學典禮的約1200名師生和家長扣作人質。恐怖分子在進攻時與警察發生交火。 11時30分:恐怖分子通過扔出的紙條提出下列要求:俄羅斯從車臣撤軍,釋放今年6月因襲擊印古什而被逮捕的恐怖分子。他們同時要求北奧塞梯總統扎索霍夫和印古什總統賈濟科夫以及兒科醫生羅沙利抵達別斯蘭。 12時:以扎索霍夫為首的解決人質指揮部與恐怖分子取得了聯系。12時15分:約50名兒童從學校成功逃脫。 13時:俄羅斯總統普京從俄黑海海濱城市索契返回莫斯科,在機場立即召開了俄強力部門領導人參加的會議。13時50分:第一次試圖與恐怖分子接觸。北奧塞梯穆夫提瓦爾加托夫和檢察長巴塔戈夫准備進入學校,但遭到恐怖分子的拒絕。 15時30分:恐怖分子釋放了15名兒童。15時45分:恐怖分子通過手機發出威脅:如果一名武裝分子被打死,他們將殺死50名兒童;如果1人被傷,則將打死20名兒童作為報復。 18時50分:俄羅斯就最近發生的恐怖事件緊急呼籲召開聯合國安理會會議。 22時50分:解救人質行動指揮部為人質親屬開通了「熱線」電話。
9月2日
凌晨1時15分:羅沙利醫生與恐怖分子進行了電話聯系。 3時:恐怖分子中斷了電話談判。 5時:聯合國安理會強烈譴責恐怖分子在北奧塞梯扣押人質的行
徑。 10時30分:俄總統新聞局宣布,普京推遲定於9月2日至3日對土耳其的正式訪問。 12時:談判人員通過手機恢復了與恐怖分子的「技術聯系」。 13時50分:普京會見來訪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時表示,當前最主要任務是挽救人質的生命。 14時:俄聯邦安全局駐北奧塞梯官員表示,不會動用武力解救人質。 16時40分:恐怖分子在印古什前總統奧舍夫的調解下,釋放了26名婦女和兒童。
9月3日
2時:談判人員與恐怖分子的電話聯絡再次中斷。武小男孩紀念別斯蘭人質事件中遇難人員
裝分子發射了數枚火箭彈,1名警察受傷。 8時:談判人員恢復與恐怖分子的聯絡。 11時:行動指揮部宣布加強與恐怖分子的聯絡,以便能夠向人質提供食品和飲水。 12時45分:行動指揮部與恐怖分子商定從學校向外運送匪徒占據學校時被打死的人質屍體。 13時零5分:緊急情況部的人員進入學校運送屍體。此時發生數次爆炸,部分人質開始外逃,恐怖分子隨即向逃跑的人員開槍。13時15分:特種部隊沖進學校解救人質。13時50分:部分恐怖分子竄出學校逃匿,俄軍警開始與之交火。 16時:俄軍幾乎完全控制學校,但仍受到零星抵抗。 17時:在學校體育館發現100多具屍體。17時40分:俄聯邦安全局駐北奧塞梯官員表示,軍方並沒有考慮使用武力解決人質事件,特種部隊是在恐怖分子向人群開槍後才開始行動的。 19時30分:據行動指揮部統計,行動中消滅20名恐怖分子,其中有來自阿拉伯國家的雇傭兵。 19時50分:俄總統顧問阿斯拉哈諾夫透露,死亡的人質超過150人。
9月4日
凌晨:普京飛抵別斯蘭看望傷員後,於當天上午返回莫斯科。
10. 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
2004年9月1日,30餘名車臣恐怖分子突然佔領北奧塞梯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將正在舉行開學典禮的1000餘名學生、教師和家長劫為人質。事發後,迅速調集部隊處置,經過近52個小時的對峙,9月3日13時5分,當與恐怖分子商定從學校向外運送人質屍體時,突然發生爆炸,部分人質開始外逃,恐怖分子隨即向逃跑的人群開槍。為保護人質,隱蔽在周邊的軍隊立即予以還擊,「阿爾法」特種部隊沖進學校與恐怖分子展開激戰,並炸開圍牆,解救人質。雙方一度處於膠著狀態,戰斗持續了近4個小時。至17時左右,大部分人質脫險,戰斗基本結束。完全控制學校後,展開一系列的善後救援工作。據媒體發布的統計數字,在這次事件中,至少有338名人質死亡,191人失蹤,443人受傷。「阿爾法」特種部隊等官兵10餘人犧牲。別斯蘭市人質事件爆發突然,事件導致人質重大傷亡,舉世為之震驚。以強攻結束戰斗。此次事件中大部分人質獲救,但造成重大人質傷亡,整個營救行動以失敗而告終。別斯蘭市人質事件的處置中「阿爾法」特種部隊雖然英勇但沒有成功運用過去曾使用的隱蔽接敵、多點突入、立體打擊的戰法,攻擊沒有形成波次,擊斃或壓制恐怖分子比較緩慢,使得一場本應「速戰速決」的特種作戰變成長達3小時的「攻堅戰」,造成了人員的巨大傷亡,這主要是由於一線指揮官武力解決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