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江蘇省震澤中學

江蘇省震澤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5-03 19:33:21

⑴ 江蘇省震澤中學國際部招生嗎,要什麼樣的學生,都要考什麼

震澤中學對國際班實行一體化管理,依託震澤中學成熟的管理經驗,結合國際班學生特專點和培養屬方向,形成更利於學生發展的一套完整、先進的國際教學管理體系。
國際部由優秀的教學管理團隊組成管理委員會及國際課程中心,幫助學生順利進入國際一流大學。國際部旨在培養擁有終身學習習慣、批判思維能力以及全球勝任力的國際化人才。
就讀國際部讓學生在學習中國高中基礎課程的同時,也接受國外高中的課程體系和知識內容。這樣可以保證中國學生初高中之間的很好銜接,也可以讓他們早點適應國外的授課方式,盡早學習國外的課程內容,為高三畢業申請國外大學做准備。
考試時間及地點:
日期:5月24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13:30-16:30(考生報名請提前預約)
主題內容:國際部課程體系設置和中考雙保險計劃
招生對象:有意報考國際部的初三畢業生及高中插班生
考試內容:數學英語的基礎知識測試和英語口語面試,主要還是對學生英語的考查。

⑵ 江蘇省震澤中學每年有實力上南大的大約多少

江蘇省震澤中學每年有實力上南大的大約20人左右。
江蘇省震澤中學,坐落在太湖之濱的江南古鎮――震澤,毗鄰清代著名天文學家王錫闡(號曉庵)紀念館。建校於1923年,首任校董事長和名譽董事長是施肇曾和施肇基(中國第一任駐美公使)兄弟。1962被定為蘇州地區重點中學,1979年被省教育廳列為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2年通過省重點中學合格驗收,2003年更名為江蘇省震澤中學。建校之初,確立了「誠朴」的校訓。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了「朴實求是」的校風、「嚴謹創新」的教風和「勤奮致遠」的學風。現已搬至蘇州市吳江區新校區,毗鄰吳江市體育場。

⑶ 蘇州市吳江區震澤初級中學怎麼

簡介:蘇州市吳江區震澤初級中學,座落在震澤鎮砥定社區的太平街庄橋河西9號,原名吳江市震澤第一中學(簡稱震澤一中)初創於1975年8月,2007年8月,震澤一中保留校名建制,劃歸江蘇省震澤中學管理,稱江蘇省震澤中學初中部。2012年11月易名蘇州市吳江區震澤初級中學(簡稱震澤初中)。 截至2016年10月學校佔地面積10.2公頃,建築面積41453平方米。學校綠化面積達42800平方米。
注冊資本:487萬人民幣

⑷ 吳江市震澤中學重點班和蘇州十中實驗班和吳江中學重點班比哪個

這次吳江中學高考吳江市第一
吳江市前5名里吳江中學佔三名
好吧
我是吳江中學畢業的
僅供參考
但我TMD熱愛它啊~

⑸ 江蘇省震澤中學怎麼樣

簡介:江蘇省震澤中學於1923年初創於太湖南岸的震澤古鎮,自著名銀行家施肇曾和中國第一任駐美公使施肇基兄弟在震澤王錫闡祠堂創設私立震屬初級中學(震澤中學前身)以來,學校三遷校址,六易其名,積淀了深厚的歷史底蘊。1962年學校被確定為蘇州地區重點中學,1979年被省教育廳列為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2年通過省重點中學合格驗收,2004年晉升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2007年9月,學校易地新建,整體遷址於松陵鎮辦學。
注冊資本:18639萬人民幣

⑹ 2016年江蘇震澤中學狀元是誰

理科王書帆 文科吳之儀

⑺ 震澤中學的進來

江蘇省震澤中學坐落在太湖之濱的江南古鎮――震澤,毗鄰清代著名天文學家王錫闡(號曉庵)紀念館。建校於1923年,首任校董事長和名譽董事長是施肇曾和施肇基(中國第一任駐美公使)兄弟。1962被定為蘇州地區重點中學,1979年被省教育廳列為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2年通過省重點中學合格驗收,2003年更名為江蘇省震澤中學。建校之初,確立了「誠朴」的校訓。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了「朴實求是」的校風、「嚴謹創新」的教風和「勤奮致遠」的學風。

學校佔地面積101735平方米,合152.6畝,生均佔地57平方米。建築面積38724平方米,生均建築面積21.7平方米。學生宿舍建築面積13193平方米,住宿生生均面積8.6平方米。

校園布局合理,教育、活動、生活區域功能明確,整體性強。「致遠樓」、「篤學樓」、「求是樓」、「知新樓」組成教學樓群,蘊含育人精神。修復後的尊經閣更展現老校神采。校園東,小橋流水,不乏江南古韻。校內主幹道,林蔭森森,展示老校底蘊。道路兩旁,樹名言牌,沐浴名人思想。空曠地帶,花草成趣,感受自然氣息。古天文儀與天文台交相輝映,構成一道風景,映射震中科普特色。校園綠化面積42800平方米, 生均24平方米;學校是江蘇省綠化達標單位。

學校現有教學、辦公設備固定資產7501760元,生均4205元。教室配備觸摸屏電腦、背投、等離子屏、實物投影儀;教師人人配備筆記本電腦;校園網,千兆校園,百兆桌面,達「校校通」工程第三層次以上要求,是蘇州市信息化先進學校和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還有天文台一座,天文活動室一間,渾儀、司南、日晷各一座,望遠鏡及配套設施若干;航模室、機器人工作室各一間,配套設施若干,呈現以天文為龍頭的科普特色,是省青少年科普先進學校。食堂建築面積4095平方米,座位近2000張;圖書館有開架書庫、尊經閣、電子閱覽室等,閱覽室座位420張,是省一級圖書館。學校有體育館一個,舞蹈房一間,400米塑膠田徑場一個(正在建設中),是江蘇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全校現有教職員工143人,專任教師113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3人,江蘇省特級教師2人、蘇州市名教師 2人、蘇州市學科帶頭人 5人;吳江市名教師 3人、吳江市學科帶頭人12人;吳江市示範教研組 5個。

學校教育特色鮮明。以曉庵天文小組活動為主幹,形成天文觀測的鮮明特色,全國天文夏令營和蘇州市天文學會年會曾在我校召開,學校被評為江蘇省「金鑰匙科技競賽先進學校」「青少年科技活動特色學校」;以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為途徑,形成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特色,學校先後被評定為蘇州市「教育基本現代化學校」、「教育信息化實驗學校」,江蘇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首批「 OEH多媒體教育網路實驗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先進集體」,教育部首批「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學校教育質量顯著,辦學成績斐然。有 9人獲得李政道獎學金,19人獲得唐仲英獎學金,50多人獲得費孝通獎學金。近年來,連續被評為吳江市窗口學校、吳江市文明單位、蘇州市文明單位、江蘇省綠化標准達標單位、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

⑻ 江蘇省吳江市震澤中學 有沒有初中部 今年吳江市中考總分是多少

新校區在吳江市只有高中部,老校區也就是震澤本部只有初中部。如果上了 初中部直接上高中部的機會要多一點,相同成績的情況下

⑼ 江蘇省震澤中學的歷史沿革

1922年秋,將王鄉賢(王曉庵)祠內第五高等小學改設震屬初級中學。
1923年春季,學校初創,校名為吳江縣私立震屬初級中學1933年秋,增設私立震屬育英高中。
1937年,抗戰爆發,學校被迫關閉(1937年—1945年學校停辦)。
1938年,在上海出資購買「覺園」,並把部分設備搬往上海,創辦育英中學和附屬育英小學。
1945年9月在原址復校,1948年,初、高中合並為吳江縣私立育英中學。
1923年到1952年,學校為社會和上一級學校輸送初中畢業生五百餘人、高中畢業生三十餘人。
1953年,吳江縣人民政府接辦改為公立。
1958年更名為吳江縣震澤中學。
1962年,成為蘇州地區重點中學。
1979年,被江蘇省教育廳列為首批辦好的省重點中學。
1992年,因吳江撤縣建市而改名為吳江市震澤中學。
1992年通過江蘇省重點中學合格驗收,成為吳江市第一所省重點中學。
2003年6月,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更名為江蘇省震澤中學。
2007年,學校整體遷址於吳江松陵鎮(市府所在地)。

熱點內容
胃病多久好 發布:2025-09-14 18:27:57 瀏覽:635
教師專業化成長 發布:2025-09-14 16:39:40 瀏覽:484
八年上冊數學 發布:2025-09-14 16:04:25 瀏覽:358
標桿教育 發布:2025-09-14 15:51:08 瀏覽:149
教育運營管理 發布:2025-09-14 15:50:24 瀏覽:196
2017語文全國卷一作文 發布:2025-09-14 12:18:46 瀏覽:940
九年級上學期班主任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14 11:59:11 瀏覽:788
夏利的歷史 發布:2025-09-14 09:20:56 瀏覽:780
歷史游記 發布:2025-09-14 05:10:18 瀏覽:891
歪歪的歷史 發布:2025-09-14 05:06:45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