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被貸
舉報投訴建議到所在地公安官網進行,因為網路借條一般都是基於第三方中介平台存在,所以投訴其他的並沒有作用,反而是可以通過這些放貸人的身份信息等進行投訴舉報。如果對方不僅非法發放借條套路貸還採用各種惡意違法暴力催收行為,在收集足夠多的證據情況下可以選擇報警甚至直接起訴到法院,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咨詢律師可能更合適。本意見僅根據提問者的描述作出,最終意見應以有關事實經具體核實後再行確定,本回答不作為最終的律師法律意見。
② 在「校園貸」貸的款不還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現在不還款要被列入個人徵信,嚴重會影響以後工作出行等。不能購買機票,住旅館。 不還款他們會追究你的,嚴重會威脅你個人安全。
1、校園貸款是具有高利貸性質。
不法分子將目標對准高校,利用高校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較差,防範心理弱的劣勢,進行短期、小額的貸款活動,從表面上看這種借貸是「薄利多銷」,但實際上不法分子獲得的利率是銀行的20-30倍,肆意賺取學生的錢。
2、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
高校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費,若學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時就有惡習,那麼父母提供的費用肯定不足以滿足其需求。因此,這部分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博、酗酒等不良惡習,嚴重的可能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3、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
一些放貸人進行放貸時會要求提供一定價值的物品進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學生的學生證、身份證復印件,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學生不能按時還貸,放貸人可能會採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園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4、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
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的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的個人信息進行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
因此,校園貸對於還沒有償還能力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監管部門應該加大力度對此類校園貸進行制止,歸還一個健康的校園。
③ 陷入了校園貸,怎麼辦
一:可以先咨詢律師,年利率高於36%高利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不過年利率24%是受法律保護的,即使是復利也不能超過上述標准。另外,他們只有欠條不能打贏官司,只有欠條與轉款憑證相對性才能打贏。所以你們現在要詳細計算一下刨去利息後,到底借了多少錢。
二:選擇報警,講明事情的緣由,如果是被迫,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辦理,可以由警察出面處理。
三: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家裡人說,家裡人還,但是注意不是貸款的說多少就跟他還多少的,你先跟她們協商,看能不能還本金+幾百利息 我知道你借的款假如是8千, 到你手可能只有五六千 ,但是你要還八千因為這個裡面有中間人抽錢 貸款的公司也要抽錢。
你在讀書,那你還是把錢還了吧,你跟貸款協商 少還點,只還本金加幾百利息 一般會同意的,,千萬不要拆東牆補西牆。
四:你沒讀書,那你就不管他們,等他們在法院起訴你,法院判決是本金加幾百利息的,或者法院判決書下來了也不弔它,但是這樣做以後的話可以會進入徵信 然後可能有一天法院強制執行。
怎樣防範校園貸騙局
1、網路借貸平台在向大學生發放貸款時,應當充分考慮其償還能力,設置基本的門檻,比如要求提供家長同意書或抵押,加強資質審核,控制貸款額度,確保風險可防可控,減少壞賬率。
2、政府有必要加大對這些網路借貸平台的管理力度,銀監會、工商、公安等部門採取聯合行動,對校園網貸中涉嫌違規、違法的現象依法進行查處,引導互聯網金融健康有序發展。
3、對大學生而言,當務之急是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並做好金融知識普及,引導廣大學生學會正確辨別優質合法的金融服務,謹防陷入高利貸陷阱。
④ 怎麼知道自己是否被校園貸
你可以查詢一下自己的徵信情況,如果徵信上有貸款記錄的話,那麼說明你辦理過貸款,如果沒有貸款記錄的話,說明你沒有被辦理過貸款。
⑤ 什麼是校園貸及其危害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各類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
目前校園貸產生的危害版主要有權以下這些:
1、高出本金眾多的的利息。目前網貸平台多數產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謂的「低利息」並不可信。0.99%月利率是營銷把戲,學生容易「上當受騙」。
2、連累身邊同學家人。有的貸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就可以,有的同學礙於人情關系等原因,用身份證替別人辦貸款。這種行為風險很高,因為一旦對方無力還款,剩餘的債務就由「被」辦理人獨自承擔。
3、一旦逾期,催款就是「全方位」的。有些案例中,一旦學生貸款還不上,網貸平台並不會通過正當途徑追款,而是採用給父母、親友、老師群發簡訊、在校園里貼大字報,甚至安排人員上門堵截等威脅恐嚇的手段向學生催款逼債。
4、易滋生借款惡習,有的學生愛攀比,又有惡習,父母提供的費用不能滿足其需求。這些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博、酗酒等惡習,甚至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5、易誘發其他犯罪,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信息搞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
⑥ 請問如果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泄露出去了,會被別人貸校園貸嗎
不會的。一般貸款合同簽訂等都需要本人進行辦理。
如果發現身份證被盜用貸款,涉嫌貸款詐騙,建議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
同時可以到銀行查詢一下自已的信用記錄,看看是否貸有款,冒用他人名義貸款的屬違法,那麼當事人在有充分根據的前提下,可提出上訴,由法院裁定。法院最終裁定當事人確實是屬於身份證被盜用而產生的不良信用記錄,當事人的不良信用記錄最終可在銀行徵信系統里被消除。
⑦ 女大學生深陷校園貸被學校勸退了嗎
深陷「校園貸」麻煩的小潔。家屬提供
某大學校園貼的貸款小廣告。
根源?
結識有錢朋友,這孩子可能有了攀比之心……
昨天下午,小潔大學的班主任毛老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小潔剛入大學表現還不錯。在大學舍友的眼裡,小潔穿著時髦,和大家相處得很融洽。「我們一直以為她家境非常好。」一位舍友說,後來發現她經常跟家裡要錢,再後來接到催債公司的簡訊,就知道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了。
王先生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女兒自從認識了一位女性朋友後,便經常跟著她徹夜出去打游戲。這位朋友家庭條件比較富裕,可能是攀比之心作怪,導致女兒不斷向家裡要錢後,又將目光瞄準了各類借貸平台。
小潔的微信朋友圈最新內容是一桌菜餚的照片,還有一張是在健身會所里。紫牛新聞記者電話聯繫上小潔,但得知記者身份,她稱要上班便掛斷了電話,再也不接聽。
記者體驗
「校園貸」很容易,有禁令卻難見效
今年9月6日,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規范「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不過,「取締校園貸款業務」的禁令是來自教育部。而此前在6月28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是來自銀監會、教育部、人社部。與這些行政部門相對應的,最多隻能是行政處罰。
盡管如此,不少貸款網站的大門仍然向在校大學生敞開,有的貸款平台在明知學生身份的情況下,依然發放貸款。記者在南京多個高校探訪時發現,在一些公開場所明確針對大學生的「校園貸」廣告依然堂而皇之地張貼著,「大學生信用貸款」、「同學易貸」、「憑學生證,來就借」、「無憂學生貸」等不絕於目。
而紫牛新聞記者在網上找到一個借貸網站,打開後頁面上顯示「5分鍾放款」字樣,點擊「立即拿錢」,手機就會自動跳轉至該APP的下載界面。下載完成打開後,記者選擇了借款金額和借款期限,驗證身份的界面會有文字提示掃描身份證的正面、背面及人臉識別,還需要填寫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當前職業和教育程度。按照規定的流程全部完成後,該APP會根據借貸者本人提供的銀行卡轉錢。也就是說,即便是已明令禁止「校園貸」,但仍然有不少借貸APP能夠給學生提供貸款。
法律人士呼籲
嚴處涉貸犯罪,加強學生消費引導
紫牛新聞記者從南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警方人士處了解到,僅今年前9個月,就有超過20名在校大學生因為「校園貸」無力還款,被逼離校或者離家出走,家人向警方求助。對此,江蘇東恆律師事務所陳令霞律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目前「校園貸」主要存在這些問題:1、對申請人缺乏嚴格審查;2、利息計算不透明,宣傳的低息,實則涉嫌高利貸;3、未進行風險告知;4、收債方法不合理,打擦邊球,嚴重的甚至涉嫌違法。
陳律師分析認為,「校園貸」在法律上屬於民間借貸性質,根據《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若干意見》的規定,民間借貸的年利率不得超過24%,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利息不予保護。此外,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
「有些涉及到犯罪的應該嚴厲處罰。」陳律師告訴記者,相對此前被曝光的以借款人裸照或視頻為要挾進行要債的,涉嫌刑事犯罪。
「這些孩子從墜地至高中階段,基本都有父母陪伴監督,而當他們進入大學後,已都成年了,基本脫離了父母的視線,有了更多的自主權,而他們面對的是更多的消費誘惑,可能會迷失自己,這就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及時補位,進行正確的消費引導。」陳令霞律師說,雖然小額貸款屬於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借貸業務,針對所有的、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但大學生畢竟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所以從外部嚴格規范或者排除這些有可能影響大學生們成長的障礙,也許更能避免如此多的悲劇。
⑧ 我是一名學生,被校園貸纏身,該怎麼辦
找父母解決呀
打工賺錢是來不及了
話說你欠了多少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