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崗中學
⑴ 廣州市培才高級中學,這間中學好嗎校風環境怎麼樣師資情況呢
廣州市培才高級中學的教學口碑較好、校園環境較好、師資較為雄厚。廣州市培才高級中學的相關優勢介紹具體如下:
1、廣州市培才高級中學的教學質量較好:
廣州市培才高級中學積極發揮創造性潛能,大力推動該校初高中的新課程改革實驗,許多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和學生社團組建工作。學校已有31節校本課程和43個學生社團組織在開展著有聲有色的學習和實踐活動。
2、廣州市培才高級中學的師資較強:
廣州市培才高級中學具有優秀班主任12名、區骨幹教師39人、區科研骨幹教師5名、皇姑區優秀班主任25人、區教育形象大使1名、獲得省、市、區有關學科競賽獎勵的一百多人,教師中有研究生3名,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教師14名。
3、廣州市培才高級中學的仙緣環境較好:
廣州市培才高級中學的設有80間採光充足、通風流暢的多媒體教室,是學生學習的理想場所;正中央是辦公綜合大樓,設有20多間辦公室和20多間理化實驗室、美術室、計算機房、網路中心等。
(1)十里崗中學擴展閱讀:
廣州市培才高級中學的有關介紹:
廣州市培才高級中學為進一步增強藝術教育的輻射力和穿透力,學校抓住特色做文章,以美術版畫特色教育為載體,開展了一系列以美輔德、以美益智、以美健體,加強美術版畫特色教育全方位實施的教育活動。
通過版畫創作比賽等活動,使校園、教室環境布置更富有藝術氣息,較為符合學生的個性化生活品味;廣州市培才高級中學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藉助藝術的表達形式,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藝術、生態、思想品德等教育。
⑵ 廣東省一級重點初中有哪幾所
廣東省一級公辦中學名單(232所)
初中47所
廣州市2所:
廣州市第一二三中學
番禺區市橋鎮星海中學
陽江市6所:
陽江市第一中學
廣東兩陽中學
陽春市第一中學
陽春市第二中學
陽東縣第一中學
陽西縣第一中學=方正中學
深圳市18所:
福田區蓮花中學
福田區上步中學
羅湖區筍崗中學
羅湖區桂園中學
南山區荔香中學
南山外國語學校(九年一貫制)
南山區蛇口中學
寶安區公明中學
寶安區海灣中學
寶安區觀瀾第二中學
寶安區文匯中學
寶安區福永中學
寶安區松崗中學
龍崗區布吉中學
龍崗區平湖中學
龍崗區坪地中學
龍崗區光祖中學
龍崗區坪山中學
汕頭市3所:
汕頭市飛廈中學
汕頭市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
汕頭市澄海區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
佛山市13所:
禪城區南庄鎮第三中學
禪城區南庄鎮南庄中學
南海區鹽步中學
南海區里水中學
南海區九江鎮中學
南海小塘鎮初級中學
南海區平洲二中
南海區沙頭鎮華光中學
南海區松崗鎮桃園初級中學
南海區大瀝許海初級中學
南海區大瀝初級中學
順德區北滘鎮城區初級中學
順德區大墩初級中學
韶關市2所:
韶關市第九中學
韶關市第十四中學
東莞市1所:
東莞市望牛墩中學
中山市1所:
中山市三角中學
江門市3所:
江門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台山市學業中學
新會區創新初級中學
茂名市1所:
信宜市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
潮州市1所:
潮安縣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
揭陽市2所:
榕城區真理中學
揭西縣紀達中學
高完中215所
省直2所:
華南師大附屬中學
廣東實驗中學
廣州市38所:
廣州市執信中學
廣東廣雅中學
廣州市第二中學
廣州市第六中學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廣州鐵路第一中學
廣州市第三中學
廣州市第十七中學
廣州市第七中學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
廣州市育才中學
廣州市培正中學
廣州市第二十一中學
廣州市第五中學
廣州市南武中學
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
廣州市第四十一中學
廣州市第一中學
廣州市第四中學
廣州市第四十七中學
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
廣州市恆福中學
廣州市第七十五中學
廣州市第八十九中學
廣州市天河中學
廣州市培英中學
廣州市第六十五中學
廣州市第八十中學
廣州市第八十六中學
廣州市真光中學
廣州石化中學
廣州開發區中學
花都區秀全中學
廣東仲元中學
番禺區番禺中學
番禺區象賢中學
從化市從化中學
增城市增城中學
深圳市21所:
深圳中學
深圳實驗學校(含高中、初中、小學、幼兒部)
深圳市外國語學校
深圳市高級中學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中
深圳市紅嶺中學
福田區福田中學
羅湖區翠園中學
深圳市碧波中學
羅湖區濱河中學
鹽田區沙頭角中學
南山區華僑城中學
南山區南頭中學
深圳蛇口育才中學
寶安區寶安中學
寶安區新安中學
寶安區西鄉中學
寶安區沙井中學
龍崗區龍城中學
龍崗區平岡中學
龍崗區布吉高級中學
珠海市5所:
珠海市第一中學
珠海市第二中學
珠海市第三中學
珠海市第四中學
斗門區第一中學
汕頭市9所:
廣東汕頭金山中學
汕頭市第一中學
廣東汕頭華僑中學
汕頭市聿懷中學
汕頭經濟特區林百欣中學
汕頭市澄海中學
汕頭市潮陽第一中學
汕頭市潮陽林百欣中學
汕頭市潮陽黃圖盛紀念中學
佛山市26所:
佛山市第一中學
佛山市第三中學
佛山市榮山中學
南海區石門中學
南海區桂城中學
南海區南海中學
南海區桂華中學
南海區第一中學
南海區九江中學
南海區大瀝高級中學
順德區第一中學
順德區李兆基中學
順德區北滘中學
順德區桂洲中學
順德區倫教中學
順德區鄭裕彤中學
順德區青雲中學
順德區羅定邦中學
順德區容山中學
順德區勒流中學
順德區杏壇中學
順德區均安中學
順德區龍江中學
高明區第一中學
三水區華僑中學
三水區三水中學
韶關市10所:
廣東北江中學
韶關市第一中學
韶關田家炳中學
仁化縣仁化中學
始興縣始興中學
樂昌市第一中學
南雄市南雄中學
南雄市第一中學
曲江縣曲江中學
翁源縣翁源中學
梅州市12所:
廣東梅縣東山中學
梅州曾憲梓中學
梅江區梅州中學
梅縣高級中學
梅縣鬆口中學
興寧市第一中學
興寧市田家炳中學
平遠縣平遠中學
蕉嶺縣蕉嶺中學
豐順縣豐順中學
大埔縣虎山中學
五華縣水寨中學
惠州市6所:
惠州市第一中學
惠州市第八中學
廣東惠陽高級中學
惠陽區第一中學
惠陽區崇雅中學
博羅縣博羅中學
汕尾市1所:
海豐縣彭湃中學
東莞市6所:
東莞市東莞中學
東莞市高級中學
東莞市實驗中學
東莞市莞城第一中學
東莞市常平中學
東莞市厚街中學
中山市3所:
中山市第一中學
中山市華僑中學
中山紀念中學
江門市15所:
江門市第一中學
江門市第二中學
江門市江海中學
江門市棠下中學
新會區第一中學
新會區華僑中學
新會區陳經倫中學
新會區東方紅中學
台山市第一中學
台山市華僑中學
開平市第一中學
開平市開僑中學
鶴山市第一中學
鶴山市鶴華中學
恩平市第一中學
湛江市11所:
湛江市第一中學
湛江市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四中學
湛江港務局第一中學
湛江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雷州市第一中學
廉江市廉江中學
廉江市第二中學
遂溪縣第一中學
吳川市第一中學
徐聞縣徐聞中學
茂名市15所:
茂名市第一中學
茂名市實驗中學
茂名市第十七中學
茂名市第二十中學
化州市第一中學
化州市第六中學
高州市高州中學
高州市第一中學
高州市第二中學
高州市第四中學
電白縣第一中學
電白縣電海中學
信宜市信宜中學
信宜市第二中學
信宜市華僑中學
肇慶市7所:
肇慶市肇慶中學
肇慶市端州中學
高要市第一中學
封開縣江口中學
廣寧縣廣寧中學
四會市四會中學
德慶縣香山中學
清遠市4所:
清遠市第一中學
英德市英德中學
佛岡縣第一中學
清城區第一中學
潮州市5所:
潮州市金山中學
潮州市高級中學
饒平縣第二中學
潮安縣松昌中學
潮安縣庵埠中學
揭陽市5所:
揭陽市第一中學
揭陽華僑中學
普寧市第二中學
揭東縣第一中學
揭西縣河婆中學
雲浮市8所:
雲浮市鄧發紀念中學
雲浮中學
羅定市羅定中學
羅定市廷鍇紀念中學
新興縣第一中學
新興縣華僑中學
鬱南縣西江中學
鬱南縣蔡朝焜紀念中學
⑶ 清遠市清城區區屬中學有哪些學校
解放路小學|銘功路小學|漢川街小學|永安街小學|汝河路小學|龍溪小學幸福路小學大學路小學|劉樓小學建新街小學|棉紡路小學外國語小學|斯普林菲爾德首要|幼兒園|京廣路小學|交通路小學實驗小學隴海路小學| | |興化市淮河路小學小學|長江路小學輔讀學校|鄭州70四|鄭州22中| 13 |鄭州II 86鄭州|鄭州53
南部城市中心校
鄭州81 |鄭州八九|齊李琰小學|佛港小學|賈村小學|油村小學| |寨寨小學汪戶荊乎小學小學|黃崗寺小學關帝廟學校|路寨小學
侯寨學校
侯寨侯寨櫻桃溝小學|西胡垌小學龍崗區實驗小學|郭口小學|鐵三三官廟小學|紅花廟小學劉庄小學|尖端香港小學八卦廟小學羅溝小學侯村小學|台郭小學|袁河小學|郭小寨小學三李小學
馬寨中心學校
馬寨鎮馬寨仁賈最初級|王莊小學|水磨小學劉滬垌小學|張村小學閆榮小學培育小學|
⑷ 湖北省重點初中排名,要詳細一點……
湖北省53所省級重點中學綜合實力排名
序號
學 校
1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2 武漢外國語學校
3 黃岡中學
4 武漢市第二中學
5 武漢市第六中學
6 武漢市第三中學
7 武漢市第四中學
8 武鋼第三子弟中學
9 湖北省黃石市第二中學
10 宜昌市夷陵中學
11 荊州市荊州中學
12 武漢市第十一中學
13 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
14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15 襄樊市第四中學
16 襄樊市第五中學
17 湖北省水果湖高級中學
18 武漢市第一中學
19 武漢市漢口鐵中
20 湖北省武漢中學
21 武漢市第十四中學
22 孝感市高級中學
23 湖北省沙市三中
24 荊門市龍泉中學
25 鄂南高級中學
26 宜昌市三峽高級中學
27 東風公司第一中學
28 新洲區第一中學
29 黃陂區第一中學
30 宜昌市一中
31 鄂州市高級中學
32 十堰第一中學
33 枝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34 葛洲壩第六中學
35 仙桃中學
36 當陽市高級中學
37 監利縣一中
38 襄鐵一中
39 襄陽區第一中學
40 公安縣第一中學
41 隨州市一中
42 鍾祥市第一中學
43 麻城一中
44 恩施自治州高級中學
45 丹江口市第一中學
46 石首市第一中學
47 洪湖市第一中學
48 京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49 鄖陽中學
50 湖北赤壁市一中
51 武漢市吳家山中學
52 來鳳縣一中
53 利川一中
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是武漢市人民政府在新形勢下為適應對外開放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需要而創辦的具有基礎性、實驗性和開放性的現代化新型學校。
學校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優美的太子湖畔,佔地260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始建於1998年,是武漢市教育局直屬單位。目前,學校設初中部和小學部,共有學生4000餘名,教師300餘名,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佔98%,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佔41%。教師中特級教師4人,市管專家3人,市學科帶頭人13人、省骨幹教師9人,市優秀青年教師20人。
建校以來,我們始終堅定不移的遵循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原則,堅持「外語特色、文理並重、國際合作」的辦學宗旨,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在「辦學規范、管理科學、特色鮮明、質量一流」的工作目標指引下,近年來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各項工作成績顯著,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
學校簡介我校與原改制校武漢第一初級中學一脈相承,秉承其辦學精髓,以「教育即是服務」為辦學理念,以「高品質教育」為辦學目標。依託優秀教師資源,科學的人文管理,和諧的育人環境,著力構建優質高效課堂。目前,我校已基本形成了「和諧教育,全面發展」的格局,成為一所特色鮮明、質量上乘、社會知名度高的江城名校。
伴隨著公參民學校優厚的政策支持,依靠具有特色的育人模式,我校必將迎來再次跨越式的發展。
學校環境
武漢一初慧泉中學位於漢口民主一街187號(原武漢一中校址),校園佔地面積20000多平米,綠化覆蓋率44.5%。校區內教學樓群雄偉壯觀,體育場館設施齊全,園林景觀相映成趣,學校建有近500平米的科學探究室和數字化實驗室,擁有3萬余冊的圖書館和三個閱覽室及設施一流的多功能報告廳等,是武漢市目前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環境最美、教學設施最先進的現代化高標准花園式初級中學。漫步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感受著清新、幽雅、寧靜、和諧的育人環境,你會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里,春天桃李芳菲、蜂飛蝶舞;夏天綠樹成蔭,荷池飄香;秋天雲淡風輕,水清石涼;冬天松柏滴翠、紅梅映雪。這樣的一派生機勃勃的校園景象,對學生的心靈是一種無聲的凈化和陶冶,實為莘莘學子理想的求學聖地。
武漢二中廣雅中學(武漢市第二中學分校)創建於2002年秋。辦學性質為社會力量辦學,按國有民營方式運作。開辦資金827萬元,法人登記證書民證字第武直010067號。機構代碼證號為73014070-0。學校辦學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加強主體教育實踐,形成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個職能於一體的開放式辦學格局,熔鑄優質教育品牌,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要,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武漢二中廣雅中學部位於漢口勝利街310號,佔地近10畝,現有70多個教學班,4500多名學生。高中部位於漢口蘆溝橋路49號,佔地40餘畝,現有7000多名學生。分校雖然創辦的時間不長,卻以嚴格的管理,優良的質量贏得了家長的信賴,社會的贊譽。
學校優勢學校有教職工240人,其中教師182人。教師中有特級教師10人,中學高級教師66人。有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市管專家4人,省優秀教師4人,市學科帶頭人12人。2000年有學生1629人,其中團員1489人,近年來發展學生黨員25人。學校建有強有力的校長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層層負責的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的有效指揮系統。
辦學成績武漢二中廣雅中學在2011年中考中的實際參考人數為1538人,總分平均分484.96分,語文94.85數學95.61,外語95.41理化94.93,政史75.47,體育28.68。二中今年548以上的人數為134人,540以上的人數為274人(含7名網招生)。540分是二高的三限生分數線。在2010年二中廣雅位置值在7.3到8.2的有22人。位置值在8.3到9.2之間的有44人,位置值在9.3到10.2之間的有86人。
簡介
1991 年被省教委命名為「湖北省教改實驗初中」;1995 年被市教委確定為「武漢市電化教育試點學校」; 1996 年被省教委確定為「湖北省電化教育試點學校」; 1999 年被市教委確定為「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 2000 年被市總工會授予「模範職工之家」稱號; 2002 年被市教育局、環保局評定為「綠色學校」; 2002 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 2003 年被市政府評定為「武漢市普通中小學辦學水平示範學校」; 2003 年被省教育科學院評定為省「科研 50 強」學校, 2004 年學校以綜合辦學實力武漢市城區第一名的成績被省教育科學院評為「湖北省綜合辦學實力 50 強學校」。是武漢市五所重點中學之一。
2設施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投入,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綠樹掩映,環境優美的小操場、干凈整潔的校園、統一規劃、各具特色的教室、功能室讓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達到部標一類的實驗設備;先後建成的高檔次雙迴路衛星接收站、設施齊備、先進的多媒體電教室、多媒體語音室、多功能演播室、聯網微機室、電子圖書室、課件製作室、藏書4萬余冊的圖書室等為教學檔次的提高,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已經開始實施,並部分投入使用的校園網工程,為學校教育教學信息化以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進一步深入開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3宗旨學校提出:「培養學生誠信、規范、基礎厚實、自主創新、有特長、成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個性鮮明的『四有』新人」的培養目標,使學生中先進、典型層出不窮。學校擁有屢次在市、區合唱比賽中榮獲一等獎的校合唱隊;連續兩年獲全市中學生籃球賽初中組第一名的校籃球隊;在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屢創佳績的校田徑隊。"七一為我驕傲,我為七一自豪"是每一個七一學子的共同心聲。
4特色
學校嚴格把握辦學方向,制定出七一中學改革與發展的五年規劃;擬制出"主體教育"是學校的教育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人翁精神,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面向全體學生,突出特長,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的辦學風格。全校教職員工團結一致,科學拼搏,在"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的校訓鼓勵下,提出了"向管理要質量,向隊伍素質要質量,向科研要質量,向課堂教學要質量"的響亮口號。
學校以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教風、優美的育人環境和穩定提高的教學質量贏得了家長的信賴、社會的肯定、上級的表彰。除連年中考成績名列市區前列外,學生各科競賽也捷報頻傳,體育、藝術類教育成果顯著,成為江岸區乃至武漢市的一所名校。新的世紀里,學校將加大教育體制改革、教科研工作的力度,加快推行素質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的步伐,向實現"高質量、第一流、有特色、現代化、示範性"的辦學目標邁進!
六中簡介
武漢六中位於漢口球場路64號,是國內外知名的百年老校,是湖北省重點中學、湖北省示範學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全國科研興校實驗基地、全國百強特色學校、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全國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全國貫徹學校體育衛生條例先進學校、國家體育項目傳統學校。校園環境寧靜幽美,建築風格古樸典雅,是名副其實的花園式學校。教學樓、圖書樓、科技樓、實驗樓、學生公寓、體育館與古老的歐式辦公樓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現代化的塑膠跑道和運動場成為球場路、澳門路一大景觀。
武漢六中師資雄厚,擁有一大批觀念創新、業務精湛、甘於奉獻、業績突出的專家型教師,先後有16人被授予省特級教師,1人被評為武漢市首批「十大名師」,10餘人享受國務院及省、市政府津貼,20餘人獲省、市優秀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15人獲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榮譽稱號,學校共有市、區學科帶頭人68人,市、區優秀青年教師91人。六中教師在國家級、省、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兩千餘篇,出版專著幾千萬字。
學校秉承「修德尚智」的校訓,遵循 「質量立校、特色興校、開放包容、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深入研究辦學規律,頂層設計學校發展,不斷提升辦學品位、辦學層次。近年來,武漢六中教育教學成績斐然,學生升入高等學校、重點學校比例均位居湖北省前列,涌現出一批頂尖級人才,獲得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和銅牌的夏煜、段志勇,獲得全國、全省狀元稱號的黃明、余慶、丁捷等都是六中學生的優秀代表。2008年,高三學生賀卓然在第39屆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中榮獲金獎,為武漢六中創造了新的輝煌。
武漢十一崇仁初級中學是武漢市八大優質初中之一。被評為湖北省中小學綜合辦學實力50強學校、武漢市首批示範初中、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教科研實驗學校、武漢市教育雲實驗學校、市文明單位。
學校擁有理念先進、勇於創新、務實求真的校長團隊。新一屆領導班子以專家、特級、名師和學科帶頭人為主體,以學術立身,以超越立志,以實干立業,勇於創新,勇於競爭,勇於成事。擁有知識淵博、教藝精湛、敬業愛生的教師隊伍。現有的教職工中,具有高級職稱132人,具備研究生學歷42人;現有省特級教師、省學術帶頭人、省骨幹教師、市管專家、享受市政府津貼、市人才、市區名師、市區學科帶頭人、市區優秀青年教師50餘人,擁有全國及省市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員、市區崗位能手和市區教學能手50餘人。
學校佔地總面積47畝,共5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000餘人。學校現分為南北二個校區:南區崇仁路校區為走讀部,位於武漢十一中和崇仁路小學之間、輕軌崇仁路站旁,環境優美、設施齊備、交通便利;北區為寄宿部,位於營房北村,南鄰海軍工程大學,北依武漢市王家墩CBO商務圈,為學生理想的學習之地。
學校踐行「崇仁尚智」的辦學理念,培養「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優秀學子,打造「文化高品位、教學高質量」的書香校園。
多年來,學校教學質量居全市先進行列,2009 - 2011屆中考,我校 60%左右學生超過省級示範高中錄取分數線,每年達到重點高中錄取線300餘人。
2011屆中考540分以上高分段學生近百人。全區前300名學生中我校超200人,在全市同類學校中居領先地位。初三(7)班均分542.5分,初三(9)班均分543.5分,成為全市最牛班級。
2012屆中考我校考生755人,示範高中上線661人,達到88%;550分以上,540分以上人數各佔全區70%以上,一批線上線人數達到全區60%。
2013屆中考更創佳績,我校初三(3)和初三(3)班被各家媒體冠以「最牛中考班」,兩個班所有同學全部在500分以上,其中初三(10)班總分人平536分,初三(3)班總分人平530分,全校上示範高中線670人,為校史最高;最高分570分,列全市第四名;560分以上人數、500分以上人數均擠身全市前五名;上重點高中303人。
⑸ 北京市所有中學排名
北京市重點初中前十名列表(初中排名)
一、北京四中(西城區)
北京市第四中學,簡稱北京四中(BHSF),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也是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北京市第四中學創建於1907年,初名順天中學堂;1912年,更名為京師公立第四中學校;1928年,改名為北平市市立第四中學校;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學;2002年增設國際部;2005年與北海中學合並。
截至2013年9月,北京市第四中學高中部共有近30個班級,學生數1153人;截至2012年,北京市第四中學初中部共有20餘個班級,學生數1200餘人。
二、人大附中(海淀區)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該校成立於1950年,是一所享譽中外的著名中學,多次榮登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高中排行榜排名首位。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先後被授予「北京市高中示範校」、「全國勞技教育先進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等稱號,2007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擁有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以及開展國際課程的人大附中西山學校等多家知名分校。
截至2012年,學校有本部和人大北校區兩個校區,設有高中部、初中部、國際部三個教學序列,在校學生4500餘人。
三、北師大實驗中學(西城區)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創建於1917年,前身為師大女附中。學校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中國教育部和北京師范大學進行中學教育改革的實驗基地。
截止2014年年底學校有高中32個教學班,初中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
四、北京二中(東城區)
北京市第二中學,簡稱北京二中,是北京市示範高中,前身是清朝左翼宗學,創建於1724年。學校處在北京市的中心區域,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內務部街,師資雄厚,教學設施先進、全面,在社會上擁有良好聲譽。每年,超過95%畢業生考入第一批重點大學,六分之一左右的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二中先後與11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校建立了友好關系。
五、北大附中(海淀區)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是北京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校也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全國先進體育傳統基礎學校。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成立於1960年,前身為1951年開辦的「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7年,「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改制為「北京市104中學」;1960年,「北京市104中學」改為「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佔地70畝,建築面積65000平方米;共有高中教學班34個,初中教學班16個,學生共2500多人;在崗教師188人。
六、北京80中(朝陽區)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普通高中示範校。學校為初高中分址辦學,初中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
白家莊,佔地約50畝;高中示範校校址坐落在朝陽區望京科技開發區,佔地141.6畝。學校先後被授予「北京市德育先進校」、「北京市科技活動示範校」、
「北京市體育運動(田徑)傳統項目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和「北京市校園環境示範校」等榮譽稱
號。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創建於1956年,是北京市示範高中和朝陽區唯一一所市級重點中學。截至2011年,初高中學生共有3000多名、港澳台學生和外籍留學生近300餘名。
七、北京八中(西城區)
北京市第八中學,簡稱北京八中,最初由1921年建立的私立四存中學和1947年建立的北平市立八中發展而來。1949年,兩校合並為北京市第八中學。
北京市第八中學是北京市的一所公立完全中學,也是首批北京市示範高中之一。1985年設立了超常兒童教育實驗班(簡稱少年班)。
截至2009年,北京八中已經成長為一所含有高中、初中、超常教育實驗班共有學生近3000人的市屬高中示範校。學校總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其中高中部佔地3.2萬平方米,初中部佔地1.3萬平方米。
八、北京五中(東城區)
北京市第五中學(Beijing No.5 High School)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始建於1928年5月,為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首都文明單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
截至2015年5月,北京五中總佔地面積達到3376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到32937平方米。
截至2015年,專任教師136人,其中有9位特級教師,市級骨幹教師11人,區級骨幹教師30人。其中高級教師65人,占教師總數的48%。
九、師大附中(宣武區)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北師大附中,是教育部直屬北京師范大學的第一附中,北京首批市級重點中學、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北京師大附中的前身是成立於1901年的五城學堂,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公立中學,是中國最著名的中學之一,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北師大附中佔地面積4387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8078平方米,截止到2014年學校共有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在職教職工245人。
十、師大二附中(西城區)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始建於1953年,簡稱北師大二附中、師大二附,創辦於1953年9月1日,是北京市示範性高級中學、教育部直屬重點學校、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校。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有32個教學班,在職全體教師152人,學生1500餘人。分為初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
以下是十名以外的學校
北京101中(海淀)
匯文中學(崇文)
首師大附中(海淀)
景山學校(東城)
北京15中(宣武)
育英中學(海淀)
北京12中(豐台)
北京161中(西城)
⑹ 豐台區初中學校排名
前二十名的排名如下:
北京十二中學和豐台二中都是非常優秀的學校
⑺ 廣州市海珠區內有哪些中學
廣州市六中
廣州市五中
廣州市二十六中
廣州市四十二中
廣州市五十二中
廣州市七十八中
廣州市九十四中
廣州市九十五中
廣州市九十七中
廣州市曉園中學
廣州市聚德中學
廣州市赤崗中學
廣州市綠翠中學
廣州市三十三中
廣州市四十一中
廣州市四十九中學
廣州市南武中學
廣州市七十六中
廣州市九十八中
廣州市江南中學
廣州市藍天中學
廣州市廣紙學校
廣州市黃埔中學
廣州市劬勞中學
廣州市新滘中學
中山大學附屬中學
南武實驗學校
廣州市海珠中學
廣州市海珠區博愛學校
春暉小學(附設中學)
海珠區紅星學校(附設中學)
廣州市育華學校
廣州市珠江中學
金雁學校(初中班)
春華學校(初中班)
海珠區華立學校(初中班)
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
海珠區萬翔學校
廣州市海珠區穗華中學
⑻ 合肥哪幾所初中算重點學校
一、科大附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中學,簡稱「科大附中」(KDFZ),1971年創辦於安徽省合肥市,並由啟功先生親筆題寫校名。
二、四十五中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是隸屬於合肥市廬陽區的一所初級中學,建於1937年。
1946年元月遷到合肥,取名安徽省實驗小學。1974年正式改名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全校有56個教學班班。3300多名學生,近90名教職工,其中,高級教師20多人,省、市、區級「教壇新星」和骨幹教師40多名。
三、合肥市第48中學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建於1957年,另有兩個分校區:濱湖校區和望湖校區,本部坐落於蕪湖路上,學校中考成績與學生綜合素質均位列合肥市前茅,在社會中聲名鵲起,樹起了良好的聲譽。
四、壽春中學
於1999年創辦的一所規范化管理、高檔次設施、大眾化收費的全日制民辦初級中學。 為合肥市辦學規模最大的一所初級中學。歷年來,壽春中學畢業生的三項中考指標(即合肥一中、六中、八中達線比例,省級示範高中達線比例和普通高中達線比例)均在全市處於領先地位。
五、合肥四十二中
合肥四十二中是一所有百年歷史的老校。學校始建於1906年,經歷了滿清、民國和新中國,跨越了三個時代。
學校於1994年被安徽省教育廳命名為首批"省級示範初中",同時又相繼被確定為安徽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國家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2001年被確定為全國十所示範初中布局調整學校。
六、合肥市第50中學本部
合肥市第五十中學創建於1975年,原為梅山路小學,近年來學校規模迅速擴大,教學質量年年提高。
學校有東西南新四個校區組成,本部(東區)位於合肥市肥西路65號,是五十中發展的發源地。2017年中考,合肥市五十中學東校集團805名畢業生中有3人位列全市前20名。
七、合肥市第38中學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的前身為"三塾"合一的隆崗小學,創建於1950年,坐落在美麗的南淝河畔,瑤海區教育系統的窗口單位。2018年合肥中考第二名出自該校!
八、合肥168玫瑰園學校
合肥168玫瑰園學校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位於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翡翠湖畔,是一所區屬公辦的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學校設計規模為60個班級,其中小學36個班,初中24個班,可提供2820個學位。
⑼ 呼和浩特有哪些重點中學
初中來2001年經過改革,已經沒有源蒙級重點中學了,採取隨機劃分的方法,玉泉區以8中為最佳6中其次。回民區為5中為最佳。新城區的3中,14中相對較好。其他還有私立中學秋實(附中分校)金馬(一中分校)二中分校。特殊學校有電力中學(屬電力系統)土默特中學(屬蒙族學校)
高中是以一。二。附這三所中學領先,都屬於自治區級重點高中,其中以二中最為優越,一中校風嚴謹,規矩多。附中全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較寬松,但不適合自製力差的學生。其他高中基本沒有意義,無所謂好壞了,呼和浩特的好學生基本都集中在這3所高中,其他高中的升學率要低很多。
大致就是這些,有問題可以問我。希望對你有幫助
⑽ 江西省樂平市十里崗鄉 中學 七年級 期末考試 英語 參考答案
孩紙,你找這個貌似不大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