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統計
㈠ 關於校園安全的資料
一、杜絕校園欺凌安全小知識
1、穿戴和學慣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2、不要去挑逗比較霸道和強悍的同伴;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3、上下學和活動時盡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五、用電安全知識
1、人走斷電,用畢斷電,停電時也要臨時切斷電源。
2、牆壁上的插座不要安得太低,教育小孩子要遠離電源、開關和插頭。
3、牆壁上的扳鈕式電源開關,壞了要及時修理。
4、手上沾水或出汗過多時,不要接觸電線插銷和使用燈頭開關的電燈。
㈡ 2013年教育部發布的教育安全事故統計
,《2013年兒童安全教育及相關性侵案件情況報告》顯示,去年來,性侵兒童的惡性案件在全國呈高發狀態,有高達125起案件被曝光,平均3天一起,受害者8歲到14歲居多。3月3日開幕的全國政協會議上,3位政協委員將提建議,將兒童安全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課程體系;落實四部委意見,出台權威的防性侵教育教案;完善立法保護,廢除嫖宿幼女罪等。不僅僅是性侵兒童事件,校園安全事故的急劇增多,不僅威脅了兒童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和諧,而且已經成為一個社大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我國兒童安全事故頻發
突顯安全防範教育的缺失
據聯合國統計,我國每年因意外傷害而死亡的兒童超過20萬,平均每天有540多個兒童因為意外傷害而死亡,意外傷害死亡占兒童死亡數量的1/3。每天大約就有40個孩子死於交通事故;有40-50萬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觸電、他殺等意外傷害。這與我國在對未成年人的安全宣傳教育上的缺失有很大關系。
㈢ 查找有關校園安全的資料
小學生安全教育手冊
(一、家庭安全)
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障。中小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家中度過,家庭的安全,是孩子平安、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那麼,怎樣來保障家庭和孩子的安全呢?
一、有序的生活.安全的保障
1.生活有序。每天起床、鍛煉、用膳、家務勞動都有規定的時間,全家人都有規律地生活,這樣使我們每個人都始終保持充沛的精力、良好的情緒。人們在過度疲勞、精神不振、情緒低落、思想不集中等情況下,容易發生意外事故。因此。有規律地生活是最為重要的。平時,我們還相互幫助,做到樂不過度、悲不至絕,保持穩定而良好的情緒,這樣可以避免「樂極生悲」、「禍不單行」等不愉快事情的發生。
2.建立家庭分工負責制度。家庭雖小,但也與一個單位一樣,里里外外有許多事情要做,既需要分工負責,又需要相互幫助。
3.父母以身作則,培養孩子認真、謹慎、誠實、守信等好品質。
4.要經常告誡孩子什麼事有危險,什麼事不該做,應該怎樣做。孩子知識少,有些道理很難說清楚,但一定要讓她知道什麼樣的事有危險,後果會怎樣,應該怎樣避免。
5.為孩子設計一張「安全卡」。安全卡首先告訴孩子做事要沉著、冷靜。卡上面記錄著她的姓名、年齡、住址、血型、父母的工作單位和電話號碼,還有常用的電話號碼(包括急救、報警、火警及主要親友的聯系電話),還有孩子的過敏情況,及疾病記錄等等。「安全卡」不僅給孩子本人使用,也是發生特殊情況後,給熱心助人者使用的。有備無患,很有必要。
二、戶戶離不開火,家家須防火
家庭火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用火不慎(如使用爐火、燈火不小心,亂丟未熄滅的火柴頭、煙蒂)
用火設備不良。如爐灶不符合防火要求,廚房布局不合理,使用液化石油氣的灶通風不良,爐灶靠近易燃物等。
液化石油氣(或煤氣)使用不當。、 家用電器安裝和使用不當(如超負荷、短路、忘記及時切斷電源等)。
如何消除家庭火災隱患,防範火災發生呢?
常言道,「十災九大意」。只要大家認真防火,謹慎用火,火災是可以避免的。
火災最大的隱患莫過於思想上的麻痹。因此,家中的大人小孩都要增強防火意識;學一點防火知識:
1.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氣和煤氣
幼小的孩子不要使用液化石油氣和煤氣。隨著年齡的增加,可以讓孩子幫助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燒水、做飯。在此之前要學會正確使用液化氣和煤氣。
(1)無論是管道煤氣,還是罐裝液化石油氣,都必須「先點火後供氣」。煤氣使用後,要隨手先關閉閥門。再閉合煤氣灶上的開關。
(2)使用液化石油氣或煤氣燒飯或燒水時,要專心看守,切莫遠離廚房,做其他事情。 .
(3)液化氣瓶要遠離火源(至少1米以上),直立使用,不能倒立卧放,不能用火烘烤,嚴禁私自倒掉殘液和抽氣倒灌。
(4)使用液化石油氣或煤氣時,若聽到微小漏氣聲音,或聞到異味時,應立即關火檢查。注意不能用明火檢查煤氣管道是否漏氣。聽到漏氣聲,要立即關閉鋼瓶閥門(或煤氣管道總開關),迅速打開窗通風,熄滅附近火源。切記此時不要使用換氣扇、脫排油煙機、電風扇、電冰箱等家用電器,不要拉電燈開關。盡快打電話通知爸爸媽媽或煤氣站人員進行處理。
2.安全使用蚊香
夏天,為防止蚊子干擾,我們經常要使用蚊香。蚊香雖小。使用不當,也會引起火災,所以使用時一定要注意:
(1)點燃的蚊香要放在支架上,支架可放在水泥地、金屬盤上。切不可放在紙箱、木板等可燃物上。
(2)點燃的蚊香要放在遠離窗簾、蚊帳、衣服等可燃物的地面上。 . 』
(3)使用電蚊香時,也要放在遠離紙、木器等易燃物的地面上。不用時,應拔去插頭。 』
3.家裡不慎起火或發生火災怎麼辦
一旦發現家中起火,不要慌張,應根據火情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1)如果炒菜時油鍋起火,迅速將鍋蓋緊緊蓋上,這樣就能將火與空氣隔絕,使鍋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滅。切忌用水撲救。
(2)液化石油氣因漏氣起火時,首先應迅速切斷氣源,同時用滅火器或滅火粉將火撲滅。
(3)家用電器著火,要立即拔下插頭,或拉閘斷電,然後用毛毯或棉被捂蓋。切記在電源切斷前不要用水撲救,因為水能導電,容易造成觸電事故。
(4)房間內起火時,不能輕易打開門窗,若將門窗打開,由於空氣對流作用,火勢會迅速發展,形成大面積火災。
(5)紙張、木頭或布起火時,可用水來撲救,而電器、汽油、酒精、食用油著火時倒不要用水撲救,可用土、沙泥、乾粉滅火器等。
(6)若火勢已大,必須立即報火警,火警電話號碼為「119」.撥通電話後,立即報告火災地點,火勢情況和自己姓名。
(7)被火圍困時,應視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法脫離險境。 .
三、家庭用電安全
1.觸電是怎麼回事
當人體接觸到帶電體,有電流通過人體時,輕則有針刺、麻木、劇痛等感覺,重則發生痙攣:心律不齊、血壓升高、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心跳停止、死亡。這就是觸電事故。
2.用電中有哪些安全問題
用電中的安全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人身安全,二是財產安全。為了杜絕事故的發生,用電時要注意:
(1)不站在地上去接觸火線;站在絕緣體上,穿著絕緣鞋也不能讓身體同時接觸火線與零線。
(2)要保護好電線、插頭、插座、燈座及電器絕緣部分。要保持絕緣部份的乾燥,不要用濕手去扳開關、插人或拔出插頭。 .
(3)電線不要與金屬物接觸,不要將電線掛在鐵釘上,以免發生短路。
(4)禁止用銅絲代替保險絲,禁止用橡皮膠代替電工絕緣膠布。
(5)在電路中安裝觸電保護器,並定期檢驗保護器的靈敏度。
3.下雷雨時怎樣使用電器 、
(1)關掉收音機、錄像機、電視機等電器的開關,拔出電源插頭,拔出電視機的天線插頭或有線電視的信號電纜。最好將電纜移至房外。 、
(2)暫時不用電話,如一定要通話,可用免提功能鍵,與話機保持距離,切忌直接使用話筒。
(3)離開電線、燈頭、有線廣播喇叭1.5米以上。
4.發現漏電、觸電事故怎麼辦
發生觸電事故,要立即切斷電源。如電源開關太遠。可以站在干木凳上用不導電的物體,如木棒、竹竿、塑料棒、衣服等將觸電者與帶電體分開。莫將帶電體碰著自己和他人身體,避免觸電現象再發生。觸電者痙攣緊握電線時可以用乾燥的帶木柄的斧頭或有絕緣柄的鋼絲鉗切斷電線。搶救觸電者一定要及時,不能拖延一分一秒,因為觸電時間越長,危害越大,生命越危險。
發現有人觸電,驚慌失措,直接用手去拉觸電者,用剪刀剪電線,都是錯誤的,這樣做會使救人者自己觸電。
四、中毒的預防與急救
1.食物中毒是怎麼回事
食物中毒是指人們因吃了含有毒素或細菌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
食物中毒的共同特點是:
(1)突然發病。一般在食用被污染食品後1~2小時到一日內。吃同一來源食物的人群可引起集體食物中毒,但由於各人體質不同,適應能力有強弱,發病也有先後。
(2)一般特徵是:惡心、嘔吐、腹瀉、稀水樣便,與急性腸炎基本相似。嚴重的伴有發燒、脫水、心血管機能障礙甚至死亡。
(3)誤食化學類毒物,或吃了噴灑過劇毒農葯的蔬菜、果 品,會導致血液和神經系統的中毒,出現抽筋、心跳加劇、呼吸困難、神志不清等嚴重症狀。
2.為何會引起食物中毒
(1)飲食不衛生,吃了腐敗變質的食品。
(2)吃了不新鮮、或帶菌的海鮮,尤其是殼類的水產。
(3)在烹調過程中食物受到了污染,或末燒透燒熟。
(4)吃了剛噴灑過農葯的蔬菜、水果。
(5)誤食了毒品.如鼠葯、蟑螂葯、農葯等等。
(6)服葯期間,吃了葯物說明中規定的禁忌食物。
(7)誤服了葯物。葯品多數是白色,有的形狀、大小差不多,因此容易搞錯。有的未遵醫生囑咐服葯,葯劑量過大。
(8)飲酒過度,引起酒精中毒。 。
(9)吃了過期或含有毒素的食品。
(10)吃了帶病或病死的動物類食品。
3.發生食物中毒怎麼辦
(1)如果是家庭集體食物中毒,一般孩子最先發作,此時應全家上醫院看病。不要自行給孩子亂服葯。醫治越早越 好,切莫延誤時間。
(2)如果孩子一人在家,發現上述症述,要立即報告家長;若病勢過猛,即敲鄰居家門,請求幫助送往醫院,必要時 爬也要爬出門外,至有人過往處呼救,即便昏倒,也要倒在戶外,讓路人發現。
(3)如果發現孩子誤食毒品,一面派人叫救護車,一面用手指挖其喉嚨,使其嘔吐出所食之物。
(4)當經醫生診斷確認為食物中毒,要向衛生局或衛生防疫站等有關單位報告詳細情況.吃了何種食品,從何處購 買,以便及時控制中毒現象的蔓延。
(5)保存吃剩的食品,等待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防疫站等有關單位進行化驗,然後再妥善處理殘食和對餐具等物品進行消毒。
4.怎樣預防食物中毒 。
(1)不買不吃不新鮮和腐敗變質的食品,不吃被衛生部門禁止上市的海產品。
(2)買回來的蔬菜要在清水裡浸泡半小時或更長時間,並多換幾次水.要洗得干凈,以防農葯對身體危害。
(3)教育孩子不要到無證攤販處買食品,不買無商標或無出廠日期、無生產單位、無保質期限等商標不符合規范的罐頭食品和其他包裝食品。
(4)生熟食品要分開,工具(刀、砧板、揩布等)要生熟分開,做到專用,餐具要及時洗擦乾凈,有消毒條件的要經常消毒。
(5)不吃有毒食品,如河豚魚。
(6)家中不宜放農葯等毒品,至少要使有毒物品遠離廚房和食品櫃。
(7)服葯要遵醫囑,要按說明書服用。服葯前要仔細辨認,還要注意有關葯物的禁忌事項。
小學生安全教育手冊(二、學校安全 )
一、紀律是群體安全最有效的保障
1.學校為何要建立規章制度
學校建立各項規章制度,是為了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是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的保證,也是學校全體師生安全的保障。因此,從孩子上學第一天起,家長就應當配合學校,教育孩子自覺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紀律是對孩子行為的約束,這種約束,正是為了讓孩子獲得真正的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有效保障。
「有紀律」不僅是孩子健康安全和成長的保障,也是培養「四有」新人的一項重要內容。
2.守紀律要從履行中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做起
國家教委為使中小學生更好地健康成長,制訂了《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規范》內容豐富且十分具體,對學生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生活行為問題都考慮到了。家長要熟悉《規范》的諸項內容。要督促孩子自覺履行規范,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行為道德,這不僅在學生時代必不可少,以後長大成人到社會上也很有好處。
二、學校的用電安全
1.放學後值日生要切斷教室電源。
2.有住讀生的學校要嚴禁學生私自在寢室使用「熱得快」,安裝床上燈、接裝使用交流電的錄音機等自備電器。遇到電路故障,發生斷電情況,學生要報告老師請電工修理,不要自作主張去尋找配電板,進行線路維修。
3.打掃衛生要注意安全和保護電器。切忌用濕布去抹電線和日光燈管、電扇上的灰塵,如果有必要進行徹底清掃,也要在切斷電源的情況下進行。
4.空中架有電纜、電線,不要在下面放風箏和進行球類活動,不要高拋物體,否則不小心碰著電纜,便會發生事故。
三、體育運動中的安全問題
1.對學生進行體檢.是為了對學生的健康和安全負責
學生除了入學要體檢,平時也要定期進行體檢。這是了解學生健康狀況的必要手段。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參加體檢要做到:
①不能弄虛作假。
②不隱瞞病史。
2.什麼情況下.學生不宜參加運動或劇烈的運動
(1)對患有各種疾病的急性期學生,應當遵照醫囑服葯和休息,停止參加體育活動。
(2)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學生,不能上體育課和參加體育競賽。課外活動也要在體育老師指導下,參加運動量不大的保健活動。
(3)患肝炎、腎炎、肺結核等剛病癒學生。不能參加劇烈體育活動。
(4)感冒發燒的學生也不宜參加體育鍛煉。
(5)飯後不宜立即參加劇烈運動。
3.為什麼運動之前要做准備活動
人體是各器官系統構成的有機整體。進行體育活動時,看起來好像只有肌肉在活動。其實身體的呼吸、血液循環等器官都在參加活動,並且都要由大腦皮層來指揮協調。做准備活動正是為了提高大皮層神經細胞的興奮,准備活動還能使體溫略為升高,使肌肉、肌腱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彈性、伸展性都很好,不至於因為突然收縮而拉傷或撕裂,這在冬天尤其重要。
4.怎樣正確使用體育器械
(1)在進行單、雙杠活動時,先要檢查一下器械是否完好,是否會晃動,器械下面必須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體操墊。
(2)在做跳箱、跳馬、山羊等跳躍活動時,器械前要放起跳板。器械後要鋪海綿墊,同時老師要在器械旁站立保護。在動作未掌握時j當老師不在或器械前後缺乏保護設施時不要跳躍。
(3)進行投擲時,如投手榴彈、鉛球、實心球、標槍、壘球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行動,令行禁止,不可有絲毫的馬虎。
(4)跳高、跳遠時,必須嚴格按體育老師的技術指導,跳躍前必須掘松沙坑並耙開,防止落地蹬傷或扭腳。背越式跳高,要備好厚度、寬度與長度符合要求的海綿包,防止落地時受傷。
5.運動時發生傷害怎麼辦
(1)扭傷的處理方法
扭傷多發生在四肢關節處。在扭傷當時,可以做冷敷。冷敷的具體操作方法是用毛巾沾冷水、擰干後蓋在傷處,也可以有冷水淋洗傷部。冷敷可以每隔3~4小時做一次,每次5~8分鍾。 』
(2)挫傷的處理方法.
身體被鈍重的體育器械或物體碰傷稱為挫傷。挫傷的急救方法與扭傷相同。
(3)擦傷的處理方法
擦傷是指身體的裸露部分與地面、牆壁或其他物體猛烈摩擦發生的傷害。
處理方法是先止血,由於血有自行凝結的能力,所以輕度擦傷時的滲出性出血,在數分鍾內即可自行停止。重度的范圍大的擦傷出血量大,要立即送醫院搶救,在送醫院途中,要設法止血或減少出血量。
在止血過程中,切切不能用臟毛巾、、手絹等物擦洗傷處,以免細菌感染。
(4)骨折的處理方法
骨折是骨的損傷。
正確的急救步驟是:首先除去壓在傷者身上或阻礙搬移傷者的阻礙物,然後把傷者放平,固定傷肢,保暖,在移動傷者時動作要緩慢輕柔。然後迅速送醫院處理。.切忌盲目翻動傷者的身體,以避免斷骨傷及肌肉、神經、血管等。
(5)鼻出血處理法
鼻部受到外力打擊,鼻內的血管破裂,可能發生相當嚴重的鼻出血。鼻出血的病人可暫時用口呼吸,同時頭要向後仰,在鼻部放置冷水毛巾。如果出血不止,可用凡士林紗布卷塞入出血的鼻腔內。
小學生安全教育手冊(三、戶外安全)
一、上學路上的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識
每位同學必須牢記如下行走安全常識:
指揮燈信號 綠燈亮時,准許行人通行;黃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但已進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黃燈閃爍時,行人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人行橫道信號 綠燈亮時,准許行人通過人行橫道;綠燈閃爍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但已進入人行橫道的可以繼續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
行人必須遵守的規定 行人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靠右邊行走;穿越馬路須走人行橫道;通過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遵守信號的規定;通過沒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顧右盼,注意車輛來往,不準追逐,奔跑;沒有人行橫道的,須直行通過,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有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的,須走入行過街天橋或地道;不準爬馬路邊和路中的護欄、隔離欄,不準在道路上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行走時,哪些情況最危險呢?
(1)橫穿馬路很容易出危險。
(2)三五成群橫著走在非人行道上,這樣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過後,馬路上車輛稀少,因為路中車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於危險。
(4)行走時一心兩用,邊走邊看書,或邊走邊想問題,或邊走邊聊大,邊走邊玩……這樣做,可能車子不來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車子,因此也十分危險。
2.騎車安全
(1)不滿12周歲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騎車。這是交通規則規定
的。
(2)不打傘騎車。
(3)不脫手騎車。
(4)不騎車帶人。
(5)不騎「病」車。
(6)不騎快車。
(7)不與機動車搶道。
(8)不平行騎車。
最後還要注意,在惡劣的天氣如雷雨、台風、下雪、或積雪未化、道路結冰等情況下,也不要騎車。
3.乘車安全
(1)上車前先看清公共汽車是哪一路,因為公共汽車停靠站,往往是幾路公共汽車同一個站台,慌忙上車,容易乘錯車。
(2)待車子停穩後再上車或下車,上車時將書包置於胸前。以免書包被擠掉,或被車門軋住。
(3)上車後不要擠在車門邊,往裡邊走,見空處站穩,並抓住扶手。頭、手、身體不能伸向窗外,否則容易發生傷害事故。
(4)乘車要尊老愛幼講禮貌,見老弱病殘及孕婦要主動讓座。
(5)乘車時不要看書,否則會損害眼睛。
小學生安全教育手冊(四、惡劣氣候、環境下的安全問題)
1.熱帶風暴來了怎麼辦
(1)及時收聽、收看電台、電視台關於強熱帶風暴的預報消息,做好抗風准備。
(2)熱帶風暴到來之前,首要工作是檢查房門、窗戶、屋頂是否牢固,如有損壞要修理,或臨時把窗門關死。室外天線要加固或放倒收回室內。
(3)家中備好手電筒(含電池)等照明工具,貯好清水,備好糧食和不易變質的食品,以防停水、停電和交通受阻。准備好急救葯品,預防不測。
(4)若住的是危房,在強熱帶風暴到來之前,要遷移至房屋牢固的親戚朋友家中。
(5)刮風期間若正在行路之中,要注意瓦片、玻璃、木條等物在空中落下,還要隨時注意路中是否有被吹斷的電線。不要踩電線電纜,要繞過走。
2.遇雷雨時怎麼辦
外出遇雷雨時千萬不能到高樹、煙囪、電線桿、尖塔、看瓜棚、草垛等處去躲避。也不要站在山頂、山脊等處,因為高聳、凸出的物體最容易遭雷擊。在開闊水面游泳或劃船的同學在雷雨來時要趕快離開水面,否則會成為雷擊的目標。
3.遇洪水暴發怎麼辦 .
洪水來之前要准備好食品、葯品、手電筒等,並選好轉移的路線和地點。洪水來時要聽從街道、鄉村政府幹部的指揮,全家帶上食品和衣服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洪水來時,如正在教室上課,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秩序地轉移,緊急時要抓牢課桌、椅子等漂浮物,盡可能與老師、同學在一起,等待營救,千萬不要獨自游泳回家。
山區山洪暴發,山溝、河灘中水深齊膝,水流又急時,學生不能單身過河。如學校未停課,上學、放學必須通過時。可在家長、老師護送下,幾個同學手拉手,與水流方向斜叉過河,當水深齊腰時,幾個學生一起也不能過河,放學路上遇橋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險通過,可返回學校留宿或請老師想別的辦法。
㈣ 據統計,我國平均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學生死於安全事故,這意味著平均每天就有一個40多人的班級消失!有專
(1)召開主題班會、出黑板報或宣傳專欄、舉行演講比賽或辨論比賽等。 (2)「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遵守交通規則,珍愛生命健康」、「關愛生命,遠離暴力」、「上下樓梯,請勿擁擠」、「課間休息,請勿打鬧」等。 (3)生命健康權;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為有:①食品和飲食衛生安全;②交通安全;③各種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④校舍安全;⑤校園擁擠踩踏問題;⑥打架斗毆等暴力事件等。 (4)我們應不斷掌握安全自救的知識和方法,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遭遇非法侵害時,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勇於同危害校園安全的行為作斗爭。 |
㈤ 「校園安全」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某校政教處對部分學生及家長就校園安全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行了隨機抽
解:(來源1)400。
(2)135°。 (3)62。 (4)調查的學生的總人數是:62+73+54+16=205(人), 對「校園安全」知識達到「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的學生是62+73=135(人), ∴全校有1200名學生中,達到「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的學生是:1200× ![]() ㈥ 校園安全滿意度調查問卷怎麼做統計分析 先你可以做信度效度,看看問卷好不好,然後做差異性檢驗 ㈦ 近年來有哪些校園安全事故
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屢見不鮮。2006年10月25日晚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廣納鎮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寄宿制學生晚自習結束後,在下樓梯時發生擁擠踩踏事故,造成8名學生死亡,45名學生受傷。16日上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第二中學附屬小學學生在下樓參加升國旗儀式時,發生擁擠踩踏事故,造成1名學生死亡,12名學生受傷; 11月7日凌晨,重慶市奉節縣一無牌無證客貨兩用車在私自運送27名學生返校途中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車輛翻墜下高坡,造成奉節縣吐祥中學、龍泉中學共5名學生死亡,3名重傷。 ㈧ 校園事故傷亡人數統計 。。。這么和諧的統計真心不會出現在網上 ㈨ 校園安全事故統計及隱患問題
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