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奇葩說

校園奇葩說

發布時間: 2021-05-09 21:27:12

1. 大熱的《奇葩說》和《吐槽大會》,從實力上你更喜歡哪一個

如果你問我,《吐槽大會》和《奇葩說》,更喜歡哪個?我應該會選《奇葩說》原因有以下幾方面(僅供各位看官參考):

個人非常欣賞蔡康永:

我記得當年看《吐槽大會》第一季的時候,就知道他是美國的翻版,看過原版的,才會知道現在的《吐槽大會》應該叫《洗白大會》,但這也是國內客觀原因造成的。

《吐槽大會》第一季第一期應該是收視的最高峰,後來經過整改,評分直接下降,你可以聽李誕說的《吐糟大會》的口號:吐槽我們盡量來真的,能說得不敢說,不用說的卻侃侃而談,現在還把各個藝人經紀人請到現場,真的讓人捉摸不透,是要經紀人打分評比嗎?這個節目當初上線的時候,其實註定就已經被卡到一個極度尷尬的位置,這可能也有跟亞洲人或者中國人本身的民族性格有些許關系,中庸之道的結果。

總結陳詞:

如果你是只想輕松愉快,聽聽無聊的八卦,可以去看《吐槽大會》,如果你是熱愛思想的交流,希望在愉快之下還有些許對人生,對自己,對這個世界有點思考的人,那請你看《奇葩說》,本人如果要選其一,一定是《奇葩說》。

2. 奇葩說生死這期里高曉松做的詩

引用在奇葩說第三季5月14日的辯題:「痛苦的絕症病人想要放棄生命,我該不該鼓勵他撐下去?」

你是那顆星星;

我是你旁邊的這顆星;

我的整個軌跡是被你影響;

即使有一天這顆星星熄滅了;

它變成了暗物質;

它變成了看不見的東西;

依然在影響著我的軌跡;

你的出現永遠改變著我的星軌;

無論;

你在哪裡

(2)校園奇葩說擴展閱讀:

高曉松基本信息:

高曉松,1969年11月14日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杭州。音樂人、詞曲創作者、製作人、導演、脫口秀節目主持人。

1988年高曉松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後退學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學習。早期事業以電視編劇、音樂創作及製作人為主。1994年出版《校園民謠》合輯,1996年推出個人作品集《青春無悔》。

1996年高曉松和宋柯創辦了「麥田音樂」獨立品牌,後發展成唱片公司太合麥田。1999年自編自導愛情電影《那時花開》。

2002年自編自導並作曲電影《我心飛翔》,該片獲得法國里昂電影節最高獎和美國雪城電影節評委會獎。時常擔任各大選秀比賽評委。2011年9月9日自編自導電影《大武生》上映。

2012年3月主持脫口秀欄目《曉說》開始播出。2015年7月高曉松加盟阿里音樂,出任董事長。2016年9月高曉松出任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

2011年11月8日因醉駕被判六個月拘役的高曉松從北京東城區看守所獲釋。2014年6月28日高曉松發布離婚聲明,已與設計師妻子徐粲金於2013年6月簽署離婚協議。

3. 《奇葩說》中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後來都過得如何

《奇葩說》的辯手姜思達似乎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天才,他來到馬東為他定製節目。沒人看到的是他發自內心的不快樂。在他的印象中,很難找到他家人溫暖的回憶。他的父母總是吵架,他無緣無故地挨打挨罵。別人的家又熱又吵,自己的家又冷又靜。童年沒有得到大人足夠的愛,卻被迫做一個懂事的大人。你必須仔細考慮現在的成年人是快樂還是不快樂,是應該避免還是勸說他們和好

那麼,一個受過傷的人,是否只能在心理陰影中度過一生?不要這樣。因此,為了將來的道路更加平坦,我們需要不斷地提醒自己,對自己說,在我成年之前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些事情不是我的問題,我不需要對它們負責;但是從現在開始,我有能力對我的生活負責,我願意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建立一個新的家庭,愛我自己和我愛的人。我應該有更好的生活。我認為這就是我們需要了解原始家庭和分析我們自己。

4. 《奇葩說》辯題「職場新人不被老闆喜歡,要不要辭職」,你如何選

我會辭職的,因為我覺得老闆不喜歡我,那麼一定會對我存在偏見,無論我怎麼做都很難讓他覺得滿意,所以我何必一直在一個不開心不被喜歡的環境中工作呢,工作應該開開心心的,才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所以我會果斷辭職。

這個世界有不好的員工,但是也有不好的老闆。我承認對於工作認真負責,是我們作為員工的職責,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對老闆低聲下氣一味的放低自己的姿態,我覺得這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暫的一瞬間,本來每天工作就已經很累的,還要忍受老闆對自己的偏見和刁難,人何必要自己為難自己呢,還是對自己好一下吧。

5. 《奇葩說》:如果終其一生你都只是個平凡人,你會後悔嗎

後不後悔這事,我覺得得分人。

有些人不甘平庸,一次次挑戰自己,取得榮耀,走向成功是他們畢生的追求。他們從不知道安穩為何物。生活對他們來說就是一次次對困難發起挑戰並戰勝困難。這樣性格的人,如果受到某個條件限制,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會非常的痛苦。他們最怕的是沒有拼搏的機會。錯失某個機會,讓他們終其一生都只是個平凡人,他們肯定會非常後悔。

其實,對於中年的我們,平凡才是最好的。就像《知否》里經歷過大半人生的祖母對明蘭說的:『一眼望到頭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平凡的日子就意味著沒有起起伏伏,沒有大風大浪。像一條直線一樣,平和又緩慢的前進。人到中年,步入婚姻,為人父母,最怕的就是波折。這個時候我們擁有的太多,開始害怕失去。而每一次波折都有意味著可能失去。

6. 奇葩說第7季幾號開播

是2020年12月24日開播。
《奇葩說第七季》是由愛奇藝出品,米未製作的一檔說話達人秀節目,節目基於辯論的形式,以風趣幽默的語言,綜藝化呈現思辨。節目於2020年12月24日起每周四、周六晚20:00在愛奇藝播出,2021年2月11日起調檔至中午12:00 ,於2021年3月6日收官,傅首爾獲得奇葩之王BBKing。
七年了,我們從校園走入了職場,而那些當年剛踏入職場的朋友,如今也不再是青澀的職場新人。我們在成長,這檔陪伴了我們七年的奇葩說,其實也在成長和改變。在此之前,辯論在大家的認知里是「國際大專辯論賽」的樣子——西裝革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而奇葩說里,不僅僅是五顏六色、五花八門的舞台色彩。可以說,從一開始,這節目就鐵了心要用從里到外獨一無二的方式,改變我們對辯論的理解。它讓我們看到了語言的魅力不在於嚴肅莊重的氛圍,而在於自由暢快的表達。跳脫的奇葩說,像是一聲驚雷,重新定義了華語辯論的樣態。一夜之間,辯論從大學校園中精英、小眾的角落走入了一代人娛樂生活的舞台中央。
這種前所未見的新鮮感,恰恰是我們最初愛上這個節目的原因。那時候,小夥伴之間每次聚會聊天的話題都繞不開奇葩說最新一期的辯題。從「舉報作弊我錯了嗎」到「愛上好朋友的戀人要不要追」,再到「選擇大城床還是小城房」……幾乎當年的每一個辯題,都能在我們的朋友聚會上引發一場非正式辯論。

7. 在《奇葩說》中的陳銘最後取得了怎麼樣的成績他的學歷高嗎

在馬東喊321的最後一秒,陳銘顏如晶的票數從49:51變成51:49,蔡康永說,「如果我一定要輸一場,我希望那一場是49:51」,全場掌聲響起。陳銘的綜合能力是最強的,而單單只憑借昨晚一場的發揮就把冠軍給了青菀,覺得陳銘真的很可惜!李詠導師最後把票投給青菀是心有餘力不足啊,已經沒辦法改變陳銘的命運了,只能順水推舟了。

「我更享受教書,教書令人清醒」

他說:「我必須得承認,無論是哪些節目也好,舞台、燈光和聚光燈也好,很多時候會讓你對自己價值實際能力的判斷,高過你的真實水準。用李誕的話來講,就是你又飄了,這很常見,但是這個圈子很多人一直在飄,而且大家一起飄。」

可是高校不一樣。他聽到的也不會是全部褒揚的聲音,沒有商業互吹,更多的是學生課上的提問,老婆打來的電話,下課鈴,這些真實的生活的模樣。高校能迅速把他拉回地面。

成就感也更真實。他語調飛揚地告訴我,在自己的課上幾乎沒有睡覺的學生——因為他們找不到睡覺的座位。常常有很多旁聽的學生要自帶椅子來,「我的課屬於是大學校園里很好玩的課。」


他會在每門課的第一節課上講得很清楚:可以帶手機,可以玩手機——如果手機比我的課好玩,那是我的責任;可以睡覺,但不能打鼾;可以吃東西,但不能吧唧嘴;比較為難的是也不能流口水,因為其他同學會陷入要不要幫你擦的困擾中;最後,很少點名,因為不想浪費上課時間。


他享受教書生活,也很喜歡在各大專業辯論賽事里出一份力。

8. 如何評價《奇葩說》第二季關於同性戀出櫃的節目

在這個舞台上,反方確實有難度。不僅難在這個舞台本身的氣場 ,也難在幾位選手本身都是對同志非常友好的人。很多人覺得好辯手就能「顛倒黑白」,維護自己完全不贊同的立場,其實好辯手之所以好,是因為不論談什麼立場,他們都能做到不違常識,不背本心。

所以反方絕對不可能站在同志的對立面說話,也絕對不會把社會對同志的歧視合理化。

我曾經看過一場辯論賽,辯題大概是「同志家庭是否可以領養小孩」,反方提出一條理由,是同志的小孩去到學校會被歧視,「你們忍心看小孩子就這樣被人欺負?實在太自私!」雖然這是事實,但這種說辭不僅被正方批駁,也沒能獲得評審的認可——因為,小孩被欺負,錯在加害者,錯在校園暴力,錯在歧視,因為別人的惡行而剝奪同志的權益,這是合理化惡人惡行,不是一個正常的社會應有的價值。

所以昨天節目中的反方,對這種「客觀存在的歧視與壓力」,做了比較妥當的處理。

他們說的,其實已不完全是「同志是否應該向家人出櫃」,而是「同志打算出櫃的時候,我這個當朋友的是否應該勸阻「。之後康永哥的結束語,也應證和延續了這一說法。

有人可能會問,卧槽這二者有什麼毛線區別。

我就問一個問題:當一個同志不顧勸阻出了櫃,並且受到了一定壓力和挫折,你這個曾經勸阻他的朋友(或僅僅只是持相反意見的路人),會說「你看吧我早說了」,「活該」,「知道自己錯了吧」么?如果你覺得不說只是於心不忍的話,那再問抽象一點:你會認為他確實「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嗎?

如果你不會,那就說明,你也認為出櫃是應該的(如我在第二輪發言里說的,是正確的事情)。只是你也知道,在這世道上,不是做正確的事情,就會有好的回報。而且仔細想想,一個人一輩子做的正確的事情其實並不是很多。於是你為朋友著想,就勸了一下——總之,同志出櫃是應該的,同志的朋友勸阻同志別出櫃也是應該的。難怪馬東老師要說這是個團結的大會哈哈哈……

9. 奇葩說第四季最後誰是冠軍

《奇葩說第四季》最後肖驍是冠軍。

肖驍(Mix),1989年11月23日出生於四川成都,《奇葩說》辯手、主持人、演員。2012年,畢業於四川師范大學電影電視學院雙語播音與主持專業。

2016年1月15日,以老奇葩的身份參加《奇葩說第三季》先導節目《奇葩來了》。2月14日,參演的電影《高跟鞋先生》上映。3月4日,參與錄制的《奇葩說第三季》在愛奇藝播出。2017年3月,參加綜藝節目《奇葩說第四季》並獲得「奇葩之王」。2018年9月,在綜藝節目《奇葩說第五季》中擔任教練。

(9)校園奇葩說擴展閱讀

肖驍演藝經歷:

1,2014年5月,參加《超級演說家》並成功加入魯豫戰隊,在節目中肖驍以捍衛女性的演講命題其獲得了眾多女性觀眾的支持,獲稱「中國好閨蜜」。

2,2015年1月,受邀為美特斯邦威《奇葩說》潮葩系列潮流服裝拍攝廣告。2月,主持愛奇藝脫口秀節目《少奶奶的御花園》。2015年4月27日,肖驍參加網路手機助在北京大學舉行的《校園奇談》活動。5月,參與愛奇藝室內真人秀《奇葩的轟趴》。

3,2015年8月8日,參加由東方衛視大型時尚節目《女神新裝》,擔任明星衣櫥總監。9月16日,成為米未傳媒的首批簽約藝人。11月,參與愛奇藝室內真人秀《奇葩的轟趴III》,11月27日,與馬薇薇在網易時尚跨界盛典獲得年度時尚新面孔獎項。

4,2017年7月12日,參加的節目《飯局的誘惑第二季》在騰訊視頻播出。8月,與《奇葩說》人氣選手馬劍越、臧鴻飛等以奇葩借口黨的身份參加錄制脈動的《水上奇葩SHOW》,實現國內首次公開的泳裝辯論。

10. 為何像熊浩這樣的名校畢業生、業內精英會想去參加《奇葩說》節目

《奇葩說》確實吸引了很多高材生前來參加,不僅僅是熊浩,還有詹青雲、楊奇函等人都是名校學生。一般大家對於名校高材生的印象總是會覺得他們很低調,從事體面又高薪的工作,所以對他們會選擇來到《奇葩說》舞台上辯論感到很奇怪,畢竟沒有這個必要。這種“刻板印象”當然不完全是正確的,熊浩這樣的名校畢業生來參加《奇葩說》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將知識變現、愛好以及認識更多優秀的人。

可以結識更多優秀的人

《奇葩說》裡面高材生很多,大多數人都是很優秀的人,更別說導師們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了,因此來參加。《奇葩說》也能夠認識到很多優秀的人,讓自己看到更大更不一樣的世界,對於自己以後的工作、生活說不定有幫助。

熱點內容
武士刀教學 發布:2025-09-13 01:09:54 瀏覽:148
客房英語 發布:2025-09-13 00:55:23 瀏覽:256
老師掃帚 發布:2025-09-12 22:29:51 瀏覽:149
性母教育 發布:2025-09-12 21:48:18 瀏覽:257
考研數學只做真題 發布:2025-09-12 21:38:44 瀏覽:553
數學小卡片 發布:2025-09-12 18:14:39 瀏覽:24
3的倍數的特徵教學設計 發布:2025-09-12 17:16:20 瀏覽:624
小學校長師德師風自查自糾 發布:2025-09-12 16:25:09 瀏覽:973
nba黑歷史 發布:2025-09-12 14:28:24 瀏覽:240
化學高一必修二 發布:2025-09-12 13:59:58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