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中學
民國時期成都中學有三江中學
㈡ 民國的中學課本有哪些
中華高等小學國文教科書
高中國文
高級中學國文
㈢ 民國時期的1930年小學初中高中,總共多少年
民國時期升學要經過三個階段:初等小學4年、高等小學3年、中學4年。
一、壬子癸丑學制
民國元年(壬子年),蔡元培任教育總長時,改革了清末1902年制定的壬寅學制,次年又作了部分修改,合稱壬子癸丑學制。
主要有:(1)廢止小學讀經,禁止使用清學部頒行的教科書,廢止給畢業生獎勵出身的制度;(2)縮短了普通教育的學習年限,把原來壬寅學制中初等小學5年、高等小學4年、中學5年改成初等小學4年、高等小學3年、中學4年,即縮短了3年;(3)開始承認女子受教育的權利,提出小學可以男女同校,可以設立女子中學和女子職業學校。除直系教育外,還有師范教育和實業教育兩個系統。師范教育有中、高兩級,均是本科3年、預科1年;實業教育分甲、乙兩種,均3年畢業,分農業、工業、商業等類,所居地位為初等和中等兩段。實業教育與師范教育比較起來,實業教育的要求較低,僅相當於三年制的高小和四年制的中學。另外還有補習班與專修科和小學教員講習所等,是上述各校附設或特設的。
二、壬戌學制
民國初年的壬子癸丑學制,主要精神是廢止讀經尊孔,這是一次很重要的改革。但是這個學制所採用的學校系統是以日本學制為藍本的。
從整體來說,這個學制將普通教育分為三個階段,即初等階段(分為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6年,中學階段(分為初中3年,高中3年)6年,和高等階段4—6年,使學生年齡與接受能力之間能相互適應。普通中學的三、三分段,使物理課程就有了兩次循環,沿用了若干年,效果比較好,所以被長期採用下來了。
㈣ 大陸民國時期著名中學有哪些
北京市第四中學,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等等。
北京市第四中學,簡稱北京四中(BHSF),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也是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北京市第四中學創建於1907年,初名順天中學堂;1912年,更名為京師公立第四中學校;1928年,改名為北平市市立第四中學校;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學;2002年增設國際部;2005年與北海中學合並。
北京市一零一中學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是中國共產黨在老區創辦並遷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學,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
師資隊伍強大,學校硬體設施先進、齊全,不僅高考成績優異,更注重素質教育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北京市一零一中學是郭沫若親自題名,意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校是一所有90多年歷史的學校,原在騎河樓蒙福祿館,現在北京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77號,是省級示範高中。
學校前身為北京市私立大中公學,創辦於1924年,首任校長蔡元培,董事長李石曾。1930年更名為北京市私立大中中學,1949年9月更名為北京市私立育德學,1952年9月更名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
㈤ 民國時期的學校叫什麼
民國時期的學校叫學堂。
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 ,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國立高等教育的開端。京師大學堂是當時國家最高學府,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京師大學堂章程》中提到其辦學方針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後歷經「戊戌政變」、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等變故,京師大學堂屢遭摧殘,以致停辦。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師大學堂,設速成、預備兩科,創辦於1862年洋務運動期間的京師同文館也並入大學堂。1902年,京師大學堂仕學館、師范館成立,即西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的前身 。1912年5月4日,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 ,旋即冠「國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冠名「國立」的大學。
㈥ 民國時期升學至要經過哪些階段分別要幾年
民國時期升學要經過三個階段:初等小學4年、高等小學3年、中學4年。
一、壬子癸丑學制
民國元年(壬子年),蔡元培任教育總長時,改革了清末1902年制定的壬寅學制,次年又作了部分修改,合稱壬子癸丑學制。
主要有:(1)廢止小學讀經,禁止使用清學部頒行的教科書,廢止給畢業生獎勵出身的制度;(2)縮短了普通教育的學習年限,把原來壬寅學制中初等小學5年、高等小學4年、中學5年改成初等小學4年、高等小學3年、中學4年,即縮短了3年;(3)開始承認女子受教育的權利,提出小學可以男女同校,可以設立女子中學和女子職業學校。除直系教育外,還有師范教育和實業教育兩個系統。師范教育有中、高兩級,均是本科3年、預科1年;實業教育分甲、乙兩種,均3年畢業,分農業、工業、商業等類,所居地位為初等和中等兩段。實業教育與師范教育比較起來,實業教育的要求較低,僅相當於三年制的高小和四年制的中學。另外還有補習班與專修科和小學教員講習所等,是上述各校附設或特設的。
二、壬戌學制
民國初年的壬子癸丑學制,主要精神是廢止讀經尊孔,這是一次很重要的改革。但是這個學制所採用的學校系統是以日本學制為藍本的。
從整體來說,這個學制將普通教育分為三個階段,即初等階段(分為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6年,中學階段(分為初中3年,高中3年)6年,和高等階段4—6年,使學生年齡與接受能力之間能相互適應。普通中學的三、三分段,使物理課程就有了兩次循環,沿用了若干年,效果比較好,所以被長期採用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