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山中學
① 重慶鳳鳴山中學和重慶七中哪個好具體的,各方面比較一下,誰好啊
重慶七中歷史悠久,我們寢室的就是鳳鳴山中學畢業的,傳說比較亂。雖然都是市重點,但七中交通方便且教學資源相對豐富些!
② 太原進山中學簡介
進山中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享譽省內外的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從創辦至今,已經歷了八十多年的風雨歷程。進山中學以其鮮有的執著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淳樸的務實品質和驕人的教學質量在省城獨樹一幟。近年來,學校多次獲得市「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一等獎」,並先後被授予省「文明學校」、「文明單位」、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省「體育傳統學校」、市「德育工作模範學校」、市「園林化單位」等稱號。學校坐落於杏花嶺街東部,佔地面積116畝,地處市中心,距「五一」廣場、火車站均不到2000米,交通便利。校園內古樹參天,綠草如茵,噴泉雕塑、花園水榭、紫藤長廊,寧靜典雅,令人流連忘返;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閱覽室、體育館、運動場、音樂、美術專用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媒體教室、學術報告廳、學生公寓、餐廳等建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教學、活動、生活設施齊全,育人氛圍濃郁。
進山中學現有專任教師178人,平均年齡35歲,中青年教師佔到80%以上。學校十分注重教師隊伍建設,要求教師「樹德立業」,首先要熱愛學生,用愛的暖流去啟迪學生的心扉;其次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精通自己所教學科知識,潛心研究教學方法,形成自己優勢和風格。經過幾年的積累,已經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躋身於名師行列。進山中學現有特級教師4名,高級教師67名,中級教師89名;國家級骨幹教師2名,省、市學科帶頭人11名,省、市骨幹教師44名,省市教學能手24名。
現有5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853人。2005年5月,在省市領導關懷下,進山中學又獲得了與世界500強之一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辦學的機遇,同時,被省精神文明辦確立為「西部助學工程」的「宏志班」的培養基地,為加快我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資助天資聰慧品學皆優之貧寒之學子」,今日進山正以時代的步伐秉承進山這一光榮歷史傳統,為培養新世紀德才兼備、品行雙優的一代學子而不懈追求、奮勇拼搏。
③ 惠安荷山中學校歌歌詞
校歌歌詞
星河
作詞:李松柏 作曲:?
東海之濱,
龍潭港灣。
僑鄉名校專,
是我屬荷山。
陽光下荷花爭艷,
瘠地上松柏參天,
啊......
我們含辛茹苦的父老鄉親,
啊......
我們可敬可佩的僑領鄉賢,
我們可敬可佩的僑領鄉賢。
崇實慎毅,
治學嚴謹。
良師益友,
愛我荷山。
晨曦里書聲琅琅,
憧憬中群星璀璨。
啊.....
我們如詩如畫的美麗學園.
啊......
我們永生難忘的成長搖籃,
我們永生難忘的成長搖籃,
我們永生難忘的成長搖籃籃籃~~~~
④ 近幾年進山中學的教學質量和升學率怎麼樣
特長生挺多的,環境一般。 進山中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享譽省內外的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從創辦至今,已經歷了八十多年的風雨歷程。進山中學以其鮮有的執著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淳樸的務實品質和驕人的教學質量在省城獨樹一幟。近年來,學校多次獲得市「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一等獎」,並先後被授予省「文明學校」、「文明單位」、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省「體育傳統學校」、市「德育工作模範學校」、市「園林化單位」等稱號。學校坐落於杏花嶺街東部,佔地面積116畝,地處市中心,距「五一」廣場、火車站均不到2000米,交通便利。校園內古樹參天,綠草如茵,噴泉雕塑、花園水榭、紫藤長廊,寧靜典雅,令人流連忘返;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閱覽室、體育館、運動場、音樂、美術專用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媒體教室、學術報告廳、學生公寓、餐廳等建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教學、活動、生活設施齊全,育人氛圍濃郁。 進山中學現有專任教師178人,平均年齡35歲,中青年教師佔到80%以上。學校十分注重教師隊伍建設,要求教師「樹德立業」,首先要熱愛學生,用愛的暖流去啟迪學生的心扉;其次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精通自己所教學科知識,潛心研究教學方法,形成自己優勢和風格。經過幾年的積累,已經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躋身於名師行列。進山中學現有特級教師4名,高級教師67名,中級教師89名;國家級骨幹教師2名,省、市學科帶頭人11名,省、市骨幹教師44名,省市教學能手24名。 現有5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853人。2005年5月,在省市領導關懷下,進山中學又獲得了與世界500強之一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辦學的機遇,同時,被省精神文明辦確立為「西部助學工程」的「宏志班」的培養基地,為加快我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資助天資聰慧品學皆優之貧寒之學子」,今日進山正以時代的步伐秉承進山這一光榮歷史傳統,為培養新世紀德才兼備、品行雙優的一代學子而不懈追求、奮勇拼搏。
⑤ 山西省太原市進山中學好不
進山中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享譽省內外的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從創辦至今,已經歷了八十多年的風雨歷程。進山中學以其鮮有的執著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淳樸的務實品質和驕人的教學質量在省城獨樹一幟。近年來,學校多次獲得市「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一等獎」,並先後被授予省「文明學校」、「文明單位」、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省「體育傳統學校」、市「德育工作模範學校」、市「園林化單位」等稱號。學校坐落於杏花嶺街東部,佔地面積116畝,地處市中心,距「五一」廣場、火車站均不到2000米,交通便利。校園內古樹參天,綠草如茵,噴泉雕塑、花園水榭、紫藤長廊,寧靜典雅,令人流連忘返;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閱覽室、體育館、運動場、音樂、美術專用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媒體教室、學術報告廳、學生公寓、餐廳等建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教學、活動、生活設施齊全,育人氛圍濃郁。 進山中學現有專任教師178人,平均年齡35歲,中青年教師佔到80%以上。學校十分注重教師隊伍建設,要求教師「樹德立業」,首先要熱愛學生,用愛的暖流去啟迪學生的心扉;其次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精通自己所教學科知識,潛心研究教學方法,形成自己優勢和風格。經過幾年的積累,已經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躋身於名師行列。進山中學現有特級教師4名,高級教師67名,中級教師89名;國家級骨幹教師2名,省、市學科帶頭人11名,省、市骨幹教師44名,省市教學能手24名。 現有5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717人。2005年5月,在省市領導關懷下,進山中學又獲得了與世界500強之一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辦學的機遇,同時,被省精神文明辦確立為「西部助學工程」的「宏志班」的培養基地,為加快我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資助天資聰慧品學皆優之貧寒之學子」,今日進山正以時代的步伐秉承進山這一光榮歷史傳統,為培養新世紀德才兼備、品行雙優的一代學子而不懈追求、奮勇拼搏。
⑥ 如何讓藝術深植於校園,紮根於學生的心中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第一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名單,我市裕華西路小學、井陘縣皆山中學、正定縣弘文中學三所學校名列其中。記者走進這三所學校,感受中華文化在校園里的浸潤傳承。
□本報記者 楊惠玲
從2010年開始,教育部決定在全國小學、初中和高中(包括職業高中)開展創建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以下簡稱傳承學校)活動,每三年評選一次。此次評選出來的傳承學校為全國首批。日前,記者走進我市入選的三所傳承學校,近距離感受濃濃的傳統藝術氛圍,探尋中華文化在學校的傳承之路。
正定弘文中學:
戰鼓敲進奧運和世博
常山戰鼓是正定民間表演藝術的優秀代表,源遠流長,久負盛名。常山戰鼓這一民間藝術在正定不僅中老年人喜歡,在正定弘文中學,也深得學生的喜愛。
一段紅綢將鼓系於腰間,手執一對塗有紅漆的魚形鼓槌,十幾個同學圍成一圈,「咚咚咚」的鼓聲威風八面地響起來。他們叉腿挺胸,兩臂圓掄,槌擊鼓面,或擊鼓邊,或兩槌互擊,隨著鼓點不停變換著動作。只見鼓槌翻飛,綵綢飄舞,變化萬千,青春少年打起常山戰鼓來也很是有模有樣。
正定弘文中學2006年1月正式成立了戰鼓隊,聘請「非遺」常山戰鼓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的張書社為總教頭,集中培訓音樂、體育教師。老師們將張書社口授的常山戰鼓鼓點樂句錄音,反復傾聽,確定每一個樂句的節拍、重音等各種音樂元素,借鑒簡譜記錄樂音的方式,採用學生能看懂、能記憶的符號形式,編寫成《常山戰鼓鼓譜》,作為「非遺」教材、校本教材。
有教材、有老師、還有課堂,這為常山戰鼓在弘文中學的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副校長郭雪剛介紹,自推出這門課程以來,已經有2000多名高中學生接受了系統學習和訓練。「學生人數多並且群體固定,還有固定的練習時間,常山戰鼓在學校里傳承非常有優勢。」
經過系統、專業的訓練,同學們大都嫻熟地掌握了常山戰鼓的擊鼓技巧,從一個班隨便叫上二三十人就能演繹出鼓點錯綜復雜、隊形變幻多樣的常山戰鼓段落。弘文中學常山戰鼓隊逐漸聲名鵲起,各類慶祝活動、文藝演出、公益活動的現場頻頻出現他們的英姿。
2008年,鼓隊參加了奧運會中華世紀壇慶典活動、奧運火炬傳遞西柏坡接力活動和天安門廣場奧運慶典活動;
2010年5月,鼓隊受邀遠赴上海,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秀代表參加了世博會河北展示周系列演出活動;
2011年6月,中央電視台慶祝建黨90周年大型演出活動在西柏坡舉行,鼓隊應邀進行了開場表演;
……
郭雪剛告訴記者,此次學校入選全國首批傳承學校,是對學校工作的極大肯定和鼓勵,「這樣的活動不僅陶冶了學生高雅的藝術情趣,而且還塑造了他們良好的精神面貌,促進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豐富了現代素質教育的內涵。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把這項民間藝術繼承發揚下去。」
井陘皆山中學:
拉花扭到世界大舞台
拉花是流傳於井陘縣境內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類屬於河北秧歌,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傳承這一民間藝術,皆山中學在全縣第一個把拉花藝術引入課堂,並成為井陘縣拉花基地的龍頭。
從1999年皆山中學建校之初成立的12人拉花興趣小組開始,當時在學校任職的音樂老師兼拉花隊教練張雲華就受命前往縣文化館或是有老藝人的村鎮拜師學藝,回來再教給學生。雖然從空白入門,但隊員們勤學苦練,提高很快,屢次在縣內的比賽中獲獎。漸漸地,拉花隊有了名氣,隊員越來越多,藝術氛圍也越來越濃厚。
為了讓拉花這一古老的藝種更富有現代氣息,張雲華等幾位老師對一些傳統動作做了改進,加入了現代舞蹈元素,皆山中學的拉花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十餘年間,由過去的簡單模仿,到今天有屬於自己特色的拉花音樂和動作編排;從在室外經霜冒暑訓練拉花,到擁有排練廳和塑膠訓練場;從師生自己製作花傘、彩扇、花籃等道具,到現在擁有150餘套服裝和相關道具……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皆山中學不僅把歡快、祥和的喜慶色彩,把激昂、奮進的青春旋律,都融入到古老的拉花藝術之中,而且還形成了以井陘拉花藝術教育為特色的校本課程,有了自編教材。
皆山中學的高治中老師介紹,現在學校每個班都有學生扭拉花,每年新生入學後,學校都要從中遴選出優秀學生參加學校拉花隊。因此,學校常年活躍著一支專業的拉花表演隊伍,有12人拉花、36人拉花、48人拉花以及百人拉花。
現在,拉花已成為皆山中學的一大亮點,他們的拉花隊不僅在各種比賽中屢獲殊榮,還在各種大型活動中盡展風采。2001年,皆山拉花隊參加首屆「華葯杯」全國億萬婦女健身大賽就獲得了表演一等獎;2004年,皆山拉花代表河北省參加了第六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並榮膺金獎;2007年7月,皆山拉花又代表河北省參加了「中國民間民族歌舞精品展演」,奪得最高獎——金荷花獎……
最讓皆山師生感到驕傲和自豪的是,2010年5月13日至17日,拉花隊受邀參加了上海世博會河北周開幕式和世博園巡演。「擰肩」、「 翻腕」、「扭臂」、「吸腿」、「撇腳」……拉花隊的孩子們涌動著豪情,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贏得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
2010年9年,皆山拉花隊作為我省惟一的參賽隊,參加了第八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再奪金獎,並獲得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
一項項榮譽記錄著皆山中學拉花隊的師生們為之付出的努力。如今,皆山中學已成為井陘拉花的一張名片,先後培養出了五六百名拉花文藝骨幹,有近萬名拉花愛好者分布於海內外。皆山中學通過不斷地創新,讓青年學生秉承了拉花這一傳統藝術並將之發揚光大,在創辦學校特色教育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藝術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走出了一條可貴的實踐之路。
裕華西路小學:
「小梅花」成長在校園
和常山戰鼓的豪邁、井陘拉花的奔放不同,每當課間走進裕華西路小學,你就會聽到一段段優美的京劇唱腔。這是該校特意為同學們營造的一種藝術氛圍。
裕華西路小學作為民族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在原有藝術特色教育的基礎上,自2006年9月開始將京劇藝術引進課堂。
裕西小學副校長高靜介紹,為了在學生中普及京劇基礎知識,學校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年級段設立了不同的學習目標,並編撰出一套校本教材《京劇——我們的國粹》,每周安排一節京劇校本課程。現在,教學生學習京劇已不是某個老師的事。音樂課上,老師教孩子們欣賞京劇的唱腔和唱段;舞蹈課上,老師會教孩子學習和模仿京劇身段;美術課上,老師帶孩子一起畫戲劇臉譜和服飾;而語文課老師則會尋找教學內容與戲曲的結合點,講解有關戲曲名段的歷史故事……
「潤物無聲,育人無痕」。學校注重從聽覺、視覺、感覺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熏陶,營造出濃濃的藝術氛圍。
學校利用校廣播站,設立了「京腔京韻自多情」欄目,在每天上、下午兩次大課間准時播放京劇唱段。從時尚京歌到現代京劇、再到經典名段;從開始一個唱段播半個學期再到一個唱段播兩個月、最後一月一曲,做到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讓學生逐步接受京劇的旋律和韻味。學校還為喜歡京劇的學生提供單獨學習、欣賞的場所「音樂吧」,同學們課後可以自由選擇曲目來欣賞,恰似一個「音樂超市」。
2008年,學校成立了「小梅花藝術團」, 特聘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裴艷玲為藝術顧問,著名奚派傳人、中國京劇院三團團長張建國為名譽團長,著名藝術家劉秀榮、李勝素、邱瑞德、趙玉華、武健蓉等擔任學校的校外輔導員,定期授課,提供專業指導。
四年級一班的任思源是「小梅花藝術團」的一員,學唱的是老生行當,他給記者演唱了一段《珠簾寨》中的《數太保》。「大太保亞賽過溫侯貌,二太保生來有略韜,三太保上山擒虎豹……」閉上眼睛,細細品味,這個10歲孩子的演唱字正腔圓,頗有韻味。高靜告訴記者,任思源在去年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快樂戲園」欄目舉行的年終總決賽中,憑著過硬的唱功力挫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獲得了金獎。「雖然他學習京劇的時間不長,但是很有悟性,在老師的指導下,進步很快。」
在裕西小學,和任思源一樣的孩子有很多,在濃濃的京腔京韻的熏陶中,他們深深地喜歡上了京劇這一國粹,並且從中收獲了課本中沒有的知識。「每次學戲前,老師都要給我們講唱段的意思、故事背景,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人物,把握角色的內心。」五年級一班的王怡飛告訴記者,通過參加「小梅花藝術團」、通過學習京劇,她了解到了更多的京劇知識,也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歷史故事。
「讓孩子們接受傳統藝術的熏陶,不僅是讓他們感受藝術之美,也是在讓他們接受品德教育,整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寓教於樂。」高靜說,這次入選全國首批傳承學校,裕西小學是我市入選的惟一一所小學。「今後我們要將中華優秀傳統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努力建設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將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發揚。」
⑦ 井陘縣皆山中學電話是多少
公用電話:82370454
⑧ 井陘縣皆山中學非皆山學生能注冊網校號嗎
沒有網校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