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豐縣第二中學
A. 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東豐二中怎麼樣
還是不錯的,東豐縣第二中學創建於1958年,1980年被認定為吉林省重點高中,是遼源地區三所資深重點高中之一。 東豐二中建校近五十年來,歷經全校教職工科學管理和辛勤耕耘,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鑄就了響亮的二中品牌。特別是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縣教育局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學校的發展日新月異,師資隊伍建設卓有成效,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學校現有4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達2,700人。
B. 東豐縣第二中學的新址建設
第二中學遷址重建工程於2009年11月正式啟動,2010年6月22日,宿舍樓工程將首先開工,7月11日,教學樓、食堂、圖書館將同時開工,10月15日完成工程主體封閉,預期2011年8月30日竣工交付使用,運動場、大門、停車場、綠化、校園網等附屬建設同期建成。工程總佔地面積8566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4000平方米;其中教學樓3棟、實驗樓1棟、信息技術樓1棟,面積24808平方米,食堂1棟7108平方米,圖書館1棟6210平方米,宿舍樓2棟13589平方米,二期風雨操場1棟2200平方米,10棟建築均為單體框架結構,七度抗震設計,消防設施配屬到位。工程總造價概算12847.6萬元。建成後的東豐二中將容納72個教學班,3600名學生;在辦學規模、辦學水平、辦學條件上實現新的飛躍,在省內同類學校中堪稱一流,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拓展了巨大的空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現已累計投入一億六千多萬元,相繼建成教學樓3棟、實驗樓1棟、信息技術樓1棟、圖書館1棟、學生公寓2棟、食堂1棟,並全力建設配套設施。二中新址建設工程創造了我縣建築工程史上資金投入最大、建設周期最短、標准規格最高、整體質量最好的紀錄。東豐二中遷建工程更是東豐教育史上的一座豐碑,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工程、民心工程和人才工程。這一切都傾注了縣委、縣政府和教育局領導的心血和汗水,體現了領導者們遠見的卓識與氣魄、卓越的才能與智慧。為二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柱和汩汩不竭的力量源泉。
C. 東豐縣第二中學的介紹
東豐縣第二中學創建於1958年,1980年被認定為吉林省重點高中,是遼源地區三所資深重點高中之一。 學校現有教職工180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47人,中級以上專任教師110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省級優秀教師、師德標兵、骨幹教師21人,市縣級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80餘人。
D. 東豐縣第二中學的應震教育
3月26日,為全力創建平安校園,增強師生的憂患意識和逃生意識,按照教育局統一部署,東豐二中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演練活動。
為確保此次活動的順利進行,一周前,學校成立了領導小組,校長宋福善任總指揮,並對活動開展提出了明確要求。25日晚,副總指揮政教副校長王煥濤召開全校班主任老師會議,具體部署落實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演練活動。對於應急疏散演練,王校長著重強調,要提高認識,保證演練過程的嚴肅性,讓學生認識到演練有可能是某些特定情況的再現,防患於未然是演練的目的;要保持鎮定,聽從指揮,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動作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確保安全。
本次活動分五部分。一是班主任老師對學生進行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二是班主任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室內應急避震演練,三是緊急疏散演練,四是體育組組長張浩介紹室外應急避震演練並組織自救互助演練,五是三年部主任連洪軍講解地震及避震相關知識。
3月26日9:00,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演練活動正式開始,在各部門認真組織下,全體教師明確崗位,履行職責,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主動配合,活動全程有序進行,30分鍾後活動結束。副校長王煥濤進行了總結。他說,今天我們順利完成了本次演練活動,落實了我校應對突發事件的防範措施,而且也進一步提高了我校實際應對和處置突發安全事件的能力,提高了師生自護自救的能力,更進一步增強了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演練活動收到了預期效果。周三各年部各班要就參加這次演練活動進行分析、總結,再教育。最後,王校長強調,災害無情,生命無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在場的每位同學作為未成年人,更應該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及時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自護、自救能力,掌握在緊急情況下機智逃生的本領,並向家人、親戚、鄰居積極宣傳,讓更多的人關注生命,關注安全。藉此機會希望全體同學能以這次演練為契機,進一步配合學校把校園安全工作做好做實,把各種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為維護平安校園而不懈努力!
安全重於泰山,生命高於一切,惟有警鍾長鳴,方能防患於未然。我校將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活動,同時廣泛宣傳,營造安全氛圍,切實做好預防工作,建立長效機制,真正創建一個平安和諧校園。
E. 東豐縣有幾所高中
2所 分別為東豐縣第二中學和東豐縣第三中學,其中前一個為重點,想了解詳情的可以加我QQ
求採納
F. 東豐縣第二中學的教學成果
「集鹿鄉英才,育國家棟梁」是東豐二中肩負的使命。建校以來,有萬余名莘莘學子從這里走向祖國的四面八方和世界各地,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盡展風采,可謂桃李滿天下,芬芳沁九洲。83年以來,已有李紅偉等21名二中學子考入清華、北大。其中2002年邵茁以遼源地區第一名的驕人成績考入北京大學,2003年吳玥明以625分的優異成績成為當年遼源地區唯一一名考入清華的學子,2004年田海鵬同學又一次摘取了遼源地區理科狀元的桂冠,並考入清華大學。 2005年柳智佳同學以高考總分676分的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2006年,王舒陽同學,以高考總分685分的優異成績,名列全縣理科第一名,全市理科第四名,考取北京大學。2007年高考,我校又取得喜人成績,文理科高考總分超過600分的考生共61人,其中理科57人,文科4人,理科考生邱俊男同學高考總分677分,文科考生劉丹同學高考總分640分。2008年,劉海峰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2009年,王天奇同學以遼源市理科狀元的身份考入清華大學。2010年,郭香麟以669分考入清華大學。
時代潮湧,千帆競進。如今,具有一流辦學條件、一流師資隊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學質量的東豐二中,在縣委、縣政府和縣教育局的高度重視和全縣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力爭新突破,實現快發展,全力打造東豐教育知名品牌,努力創辦人民滿意的優質重點高中!
G. 東豐縣第二中學的課餘生活
傳承經典,復興國學為配合全國「國學復興」的倡議,我校也開展了國學教育活動,為響應學校的號召,一年部積極開展了《弟子規》誦讀活動。在開學第一周,同學們在班主任的帶領和指導下,充分利用周一第八節班會時間認真背誦《弟子規》。實踐證明,背頌《弟子規》有利於學生「文學修養教育」的培養,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才 ,也能逐漸以此規范學生的行為,同時還能凈化同學們的心靈。當然,背誦只是初步,還要在平時日常學習生活中不斷踐行《弟子規》。
高一年部開展《弟子規》硬筆書法比賽
重溫古聖先賢經典教誨,感悟中華傳統文化魅力,讓我們受益匪淺。為了進一步深入學習踐行《弟子規》,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書寫能力,提高審美情趣,3月12日,我校一年部圍繞《弟子規》內容,舉行硬筆書法比賽。
這次比賽,不僅激發了學生對書法藝術的熱愛之情,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弟子規》的理解,更能教育、引導學生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為促進我校德育工作的開展起到一定積極意義。
《弟子規》學習感悟交流活動
為了將新增設的校本課程《弟子規》的學習引向深入,使學生在熟讀背誦、理解基本語意的基礎上,深入領悟其文化思想精髓,並不斷內化、指導自身的言行,達到自我教育之目的。我校自本學期以來一直開展學生《感悟「弟子規」》廣播演講活動。
一年部於3月14日下午開展了《弟子規》學習感悟交流活動。各班級按時開展活動,活動形式多樣,學生交流熱烈,各班班主任也參與交流,指導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從一點一滴做起,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友愛兄弟姐妹,包括在校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
此次活動,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陶冶學生情操,以及以《弟子規》的深入學習為切入點,指導學生的思想行為實踐等諸方面均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H. 吉林省東豐縣第二中學的沈航大學入取通知書啥時候能到
去學校打個電話。。
或從自己畢業的中學
讓校長幫助查一查。。
大部分都是收到通知書了
沒有收到,現在了不正常
I. 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第二中學地點原來是什麼地方
原來是現在的東豐四中就是廣場旁邊的那個,二中搬走後四中搬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