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縣第一高級中學
❶ 河南省的高中排名
河南高中排名前十為:鄭州外國語學校、鄭州市第一中學、河南省實驗中學、南陽市第一中學、安陽市第一中學、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林州市第一中學、鄲城縣第一高級中學、信陽高級中學、開封高級中學。
(1)盧氏縣第一高級中學擴展閱讀:
2017最新河南高中排名主要排名指標包括基礎設施、人才培養、綜合聲譽、硬體設施、軟體設施、師資力量、社會聲譽和高考升學率、重本率等。
1、鄭州外國語學校
鄭州外國語學校,簡稱「鄭外」,是國家教育部確定的全國十六所具有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之一,1983年7月,經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河南省首家外語學校創建,始名為鄭州市外國語中學。
1986年,更名為鄭州外國語中學。1988年,經河南省教委考察批准、國家教委備案,定名為鄭州外國語學校。2014年,鄭外被確定為「國家《科教合作促進高中科技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
2、鄭州市第一中學
鄭州市第一中學,1959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中學」,1980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2004年首批被確定為「河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學校創建於1949年3月5日,定名為「鄭州市立高級中學」,1958年8月,定名為「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中學」。根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共3個校區,佔地331畝,建築面積85400平方米,教職工240餘人,在校生2700餘人。
3、河南省實驗中學
河南省實驗中學創建於1957年,是河南省教育廳直屬單位,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學校原名鄭州師專附中,後為鄭州師院附中、鄭州大學附中、鄭州四十中。1979年,作為河南省基礎教育實驗學校和實驗園地,正式定名為河南省實驗中學。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有本部、分校兩個校園,佔地近400畝。本部位於文化路60號,佔地150餘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分校位於農業路10號院,佔地130餘畝。學校有教職工700餘人,外教23人。
4、南陽市第一中學
南陽中學,簡稱"南中",前身是始建於1335年的宛南書院,1903年改書院為學堂,有"六百年書院、一百年學堂"之稱,從書院改為學堂起已有一百一十餘年歷史。
截至2013年,南陽中學由校本部、國際部、南中分校和復讀學校四部分構成;教職員工157人,特級教師2名,高級教師38名,一級教師42人,國家級骨幹教師4名,省教育教學專家1名;設有高中班級34個,全日制在校學生2400餘人。
5、安陽市第一中學
河南省開封高級中學坐落在開封市區東南部原北宋演武廳舊址,是河南省示範性高中、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河南省"千秋杯"先進管理學校、河南省文明標兵學校。
截至 2014年3月,學校佔地120畝;學校擁有教職工181人,專任教師148人,先後有特級教師10人,在職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49人,一級教師53人;有學生2820人。
6、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位於河南省新鄉市,是河南省教育廳直屬的具有實驗性和示範性的省重點中學、河南省窗口學校,是河南師范大學的教育實驗和教育實習基地、中國教育學會實驗學校、中央黨校中共青少年黨史教育活動基地。
據2012年4月學校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佔地總面積18.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1萬平方米,共有教學班160多個,其中包括面向全省招生的高中實驗班、宏志班、國際班12個,在校生近9000人。在校教職工468人。
7、林州市第一中學
林州市第一中學是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簡稱林州一中或林一,始建於1946年12月1日,是河南省重點中學、河南十大名校之一、河南省園林單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縣級中學惟一具有清華、北大保送和自主招生資格的學校,在校學生約1萬人。
學校坐落於紅旗渠精神的發源地--河南省林州市,由南校區﹑北校區和西校區三部分組成。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南校區靠近市區,方便的購物環境很容易讓剛剛升入高中的學生適應。北校區遠離市區的喧鬧,很適合高三學子刻苦努力,為考入理想大學而奮斗。
8、鄲城縣第一高級中學
鄲城縣第一高級中學,簡稱"鄲城一高",位於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河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創建於1951年9月,1988年更為現名。
學校現有兩個校區,總佔地230多畝。其中新校區佔地188畝。
9、信陽高級中學
信陽高中位於信陽市浉河區,分兩個校區,老校區位於市中心,佔地38畝;新校區位於賢山腳下,2004年落成,佔地190多畝。 學校現有74個教學班,學生4800人;現有教職工283人,高級教師116人,特級教師8人,全國優秀教師6人,國家級骨幹教師3人,獲得省級以上榮譽稱號的29人。
10、開封高級中學
河南省開封高級中學是由清末的「河南省大學堂」和「開封府中學堂」兩所學校沿革而來的。河南省大學堂創建於1902年,1903年改為河南省高等學堂,1913年改稱為河南省立第一中學,校址在開封前營門。
❷ 盧氏縣第一高中校長是誰
是 周玉清 很瀟灑的校長。
❸ 泌陽縣第一高級中學的現任領導
王偉,中學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現任河南省泌陽縣第一高級中學校長。
❹ 大哥大姐們能給我詳細的介紹一下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所有的高中嗎
盧氏縣有三所高中,一高、二高、三高。後來三高合並到一高了,也就是現在的盧氏一高,是省級示範性高中,老校區在校生大概一千多吧,新校區四千多,新校區在以壩代路。學校管理比較嚴格,升學率還可以,小縣城嘛,肯定不能和大城市比了。總體來說算是三門峽很好的高中了,特別是新校區相當的漂亮。如果你想去那裡上學,可以考慮一下。從那裡畢業快兩年了,現在如何也不清楚,只能說這么多了,希望能幫到你。
❺ 盧氏一高的校訓:博學、慎思、篤行
成長史
1949年5月盧氏縣解放伊始,盧氏人民政府成立盧氏縣立聯合中學,由縣長解理親自兼任校長,校址設在盧氏縣城西北街(原城隍廟、察院、耿家院內)。1950年6月,學校更名為盧氏縣立中學,1953年3月,學校再度易名為盧氏縣第一初級中學,1956年暑期招收高中部兩個班,並決定在縣城西關修建新校舍,1957年11月學校更名為盧氏縣第一中學,1960年8月,初高中班全部遷至西關新校址上課,1970年元月,「復課鬧革命」學校改各為盧氏縣「五.七」中學,1978年全國教育走向正軌,8月,盧氏一高更名為盧氏縣第一高級中學(初中部易名為縣實驗中學)。
發展歷程
1949年5月,盧氏一高(盧氏縣聯立中學)校址設在盧氏縣城西北街(原城隍廟、察院、耿家院內),將城隍廟和東西廊房改為教室,教師辦公及學生操場均在察院,西邊民房設教務處及總務處。當時學習條件十分艱苦,壘成泥台,放上木板,高的就是課桌,低的就是坐凳,睡的是大炕,點的是煤油燈。
1952年,發動師生,先後將望雲庵、橫澗等地的廟宇拆除,把木料、磚瓦沿水旱兩路運回,新修土木結構樓房兩座,緩解了校舍緊缺的困難。
1956年,縣委決定在縣城西關修建新校舍,本年建起了兩排6座12個教室和東西兩個教師辦公小院。1960年8月,初高中班全部遷至西關新校址上課。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1979年,學校領導即決策,建一幢盧氏一高教學樓。從1979年8月動工至1980年8月,一幢面積2352平方米,可容納二十四個教學班的三層教學樓矗立在盧氏一高校園,盧氏一高告別沒有樓房的歷史
1996年8月建築面積2170平方米的科學樓如期竣工。
1997年8月,面積3500平方米,可容納近千名學生住宿的學生公寓樓交付使用。
1998年,拆除危房100餘間,平整操場,修建四角式300米6股跑道pupip ,飾建圍欄,鋪設甬道,種花植柳,為師生營造了優雅舒適的運動休閑場所。
2000年9月動工,經過近一年的緊張施工,2001年8月,一座現代化教學大樓拔地而起,教學樓高6層,6700平方米,可容納48個教學班。
2003年7月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的6層綜合樓建成並投入使用。
2004年7月,建築面積7200平方米,可容納近2000多學生的高標准學生公寓樓竣工並投入使用。
2005年8月,建築面積5700平方米,可容納3000餘名學生就餐的三層現代化餐廳竣工並即將投入使用。
2009年3月,建築面積61000平方米,投資9000萬元開始開發盧氏一高新校區,2009年年底竣工投入。
一路走來一路歌教壇學苑競風流
「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這句箴言蘊含著教學相長的哲理。在生源確定的情況下,教師的作用無疑舉足輕重。盧氏一高注重打造更高、更強的師資隊伍,堅持改革,優化管理,夯實基礎,持續發展。
❻ 盧氏縣第一高級中學屬於什麼級別
學校本身沒有什麼級別的 屬於公益事業單位 縣里重點高中校長一般都是正科級 有不好的高中是副科級,更屌的有副縣級校長
❼ 盧氏縣普及高中了嗎
盧氏現有三所高中,盧氏一高、盧氏三高、盧氏職業中專
❽ 三門峽盧氏縣有幾所高中
應該是兩所吧 五里川的 縣城的 呵呵
❾ 河南高中排名
排名似乎無法得出
因為太多學校無法一分高下
只能為你提供好的學校名字請你參考:
鄭州一中 洛陽一高 省實驗中學,偃師高中,伊川高中 鞏義二中,新鄭一中,鄭鐵1中 鄭州47中 鄭州外國語 新鄉附中 新鄉一中沁陽一中
這是全國的:全國重點中學排名
此排名按重點zhong學升學率,奧賽金牌數,國際影響力,校園環境排名
第一:湖北省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重點大學升學率全國最高100%,校園環境全國第二(新校區),9枚國際奧賽金牌,剛舉辦國際中學校長會議,國際影響力第二)
第二:北京人大附中(國際影響力第一,校園環境第一,就是金牌太少3枚) 湖南師大附中(金牌18枚,銀牌7枚,金牌總數名列全國第一。)長沙一中(金牌大戶)
第三:湖北省黃岡中學(國際影響力第3,升學率和人大附中並列二,金牌9枚)
第四: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金牌較多,不過都是以前得的,主要靠北大出名,國際影響力第三)
第五:江蘇省啟東中學
第六:湖北省襄樊四中
第七:成都七中
第八:湖北省孝感高中
第九:湖北省武漢外校(湖北省34位高考狀元24位出自外校)
第十:北京四中
再往下排就是
第十一:廣東省華南師大附中
第十二:北京師大實驗中學
第十三:華東師大一附中
第十四:北京101中學
第十五:杭州二中
人大附之所以排在華師一附中後主要原因(金牌少,升學率不及華師一附中)
第十六:清華附中
第十七:湖北省襄樊五中
第十七:武漢二中 湖北省實驗中學
第十八:武漢三中
第十九:北京首都師大附中
第二十:湖北省武漢鋼鐵廠三中
全國20所名校前十名湖北5所北京3所
可見南有湖北,北有北京
南有華師一,北有人大附
❿ 盧氏一高的介紹
公元1949年那個山花爛漫的5月,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噴薄欲出,盧氏山川的剿匪斗爭大局已定。槍聲漸停,硝煙散去,在位於縣城西北街城隍廟的幾棟簡陋的平房裡,傳出了朗朗的讀書聲。盧氏一高的前身——盧氏縣立聯合中學就這樣誕生了。1985年一高與實驗中學合並,一個學校兩套機構,校名又改為盧氏縣完全中學。1989年6月,高中部、初中部分設。高中部又復名為盧氏縣第一高級中學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