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校園建設
(一)「綠色校園」建設 1、制定和實施綠色生態校園規劃方案。
(1)高標准、高起點對學院生態綠化進行規劃,充分反映出學院的辦學、人文、時代等特色;
(2)在校園綠化建設中注重喬灌草相結合、地面綠化、牆體綠化與屋頂綠化相結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採用多樹種、多規格、多層次、多形式、多功能地建設植被覆蓋優秀的、景觀種類豐富的、功能設施齊全的省級示範高職校園環境。
2、啟動「生態科技館」建設。
3、啟動「樹木園」建設。根據校園生態規劃,依據各樹種的生態習性,各類樹種分科屬,實行大混植小聚植,到2012年使我院校園保持樹種1000種樹種以上,引進國家一級、國家二級保護樹種60種以上,主要植於學院行政樓前及教工宿舍區,同時,使校園中的草本植物種類達到300種以上,實行綠色認養機制,由優秀的畢業生或畢業班負責認養或種植一顆大樹或一塊草地,人人參與,促進學院綠化建設;對主要植物進行掛牌、命名。
4、推進全院師生植綠護綠活動常態化。將全院813畝土地依目前各分院在校人數及勞動力情況分為七塊,各分院負責人為本分院綠化區域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本分院師生對所屬綠地進行植樹造林、撫育管理等綠化活動。
5、加強生態環境類專業群和綠色生態類公共課程建設。
① 以綠色生態理念重新審視現有專業,開發新的專業;
② 以綠色生態類公共課程貫穿於生態文明教育理念中。
6、加強綠色生態課題研究。每年院級課題中設置一定數量的綠色生態類課題,向校外組織申報一批相關課題。
(二)「文化校園」建設
1、校園人文內涵標志的設置與命名。
(1)完成對校園內所有道路、廣場的命名和標牌設立;
(2)增補道路、樓宇、綠化等功能區的路標指示說明、環保標語牌和宣傳警示牌;
(3) 製作校訓、學風、教風、學院精神告示牌及增設名言警句、標語,弘揚校園特色文化。
2、以「生態文明校園」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
(1)將生態文明意識融入高職教育活動。開設與生態、環境有關的選修課程和講座並系列化、常態化、長期化,使屆屆學生均能系統地接受生態文明教育理念;
(2)成立多個相關學生社團,定期開展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系列社團活動;
(3)開展「愛我校園」為主題的徵文活動、「創建和諧生態文明新校園」歌詠賽會、「生態文明」主題的班級宣傳板報活動、以「綠化」為內容的主題班會、團(隊)日、植紀念樹、造紀念林等活動。
3、每年植樹節和世界環保日均舉行大型活動,使之成為學院的傳統節日。
(1)在每年3月12日的植樹節中,要有畢業班認養樹、重大活動或節日植紀念樹、班級或部門分片包干看護樹、綠化施肥、助草等活動,讓植樹節的活動更加豐富;
(2)每年6月5日的世界環境保護日,按一定的主題,由學校出面組織、環境分院具體承辦的形式圍繞這個主題開展相應活動,重點宣傳環保日,倡導環保意識,節能意識,低碳經濟意識,環境愛護意識。
4、每年定期開展林業與綠化知識競賽和環保知識競賽,使之成為傳統競賽項目。通過競賽了解林業、了解林業政策、養成愛護環境、珍惜環境、美化環境。
(三)「生態文明」建設
1、開展安全文明行為規范活動,建設安全文明校園。
(1) 愛護學校財物,關心愛護校園內的任何財產和物品,不準擅自挪動、拆卸、損壞或丟棄;
(2)加強安全意識,學生不得在宿舍留宿外來人員;離開辦公室、寢室及時鎖門,注意防盜;嚴禁在宿舍內烹煮食物、焚燒紙張、點蠟燭,違章用電,防止火災發生;
(3)宣揚禁煙禁酒,建立清新的無煙校園和無酗酒校園。學院制訂並推行無煙無酗酒校園措施,全面禁止校園范圍內吸煙酗酒,禁止任何香煙和酒品廣告在校擺放,不接受煙草、酒品商的贊助;擺放禁煙禁酒標志於校園顯眼處;
(4)嚴禁校園不文明戀愛行為,男女同學文明交往,形成自重、自律、自愛的良好校園精神風貌;
(5)杜絕網路中的腐朽文化,實施綠色上網工程,校園網路建設在滿足教學、行政、學習等主流網路應用需求的基礎上,應將「生態文明」理念植入網路建設中。
2、開展養成教育,倡導閱讀立志,打造書香校園。
3、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及和諧工作關系,建設和諧校園。
(1)繼續加強教師對貧困生的幫扶支持,為家庭困難同學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同時,學院設立貧困資助中心,支持幫扶貧困生,鼓勵幫助困難同學完成學業;
(2)建立網路信息收集、交流和反饋平台、完善院長信箱和投訴信箱專人處理等制度,形成上傳下達暢通機制,促進和諧師生交流;
(3)實行每個黨員和中層以上領導幹部擔任班級政治輔導員,鞏固和加強學生思想工作,實現黨建進公寓,黨員示範崗設到學生公寓,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4)設立「青年教工論壇」,每年定期召開論壇會,予全院教職工提供平台為學院發展獻計獻策,認真研究和解決教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關心年輕教職員工的成長問題,完善教師培訓制度,不斷提高教職員工的工作熱情,創建和諧工作關系。
4、實施節能環保措施,建設節能環保型校園。
(1)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如太陽能)和應用節能裝置(如更換節水龍頭等),禁止使用塑料袋等白色污染,增加綠色環保材料的宣傳與使用;
(2)開展校園污水處理和循環利用研究與實踐,成熟後向周邊輻射推廣;
(3) 設立分類垃圾桶,分類回收垃圾,開展回收廢舊電池等活動;
(4)節約水電,禁止使用高耗能電器。
5、建設綠色生活區,倡導文明衛生寢室。
(1)講究宿舍衛生,不隨地吐痰,不向樓道內、窗外和陽台外潑水、亂丟果殼、紙屑、餅子等雜物;不準將飯菜帶入宿舍用膳;寢室長安排好值日表,值日生要認真做好室內清潔衛生工作,每天定時清除垃圾;每周安排一次大掃除;
(2) 美化宿舍環境,宿舍布置力求美觀大方,格調高雅清新;宿舍內生活用品按規定擺放,做到被褥疊放統一,洗漱用具擺放統一,卧具使用更換統一和衣物鞋子放置統一;嚴禁在宿舍樓道和室內亂張貼,公共場所不得堆放雜物;
(3) 愛護宿舍設施,不準擅自搬出和調換宿舍內任何設施,不得私自拆修、變動宿舍內的一切設施;學生要愛護宿舍的門窗、玻璃、傢具以及水電等設施;
(4)保持宿舍區安靜,不大聲喧嘩、不參與對他人學習和休息有影響的活動,宿舍內不準打球、踢球,嚴禁打麻將、賭博、酗酒、起鬨鬧事和摔瓶子,自覺服從並積極配合紀律和衛生檢查工作。
❷ 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
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綠色校園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木和樹人,都是一個國家基礎性的、長遠性的事業。校園綠化,既是樹木,又是育人。我們要通過校園綠化,讓學校綠樹成陰、校在林中,為師生營造優美宜人的學習生活環境;我們要通過校園綠化,讓廣大學生積極參與綠色實踐,培養同學們熱愛勞動的品質、熱愛自然的情趣和改善環境的意識;我們要通過校園綠化,大力推動生態文明教育,使學校和廣大師生成為建設生態文明的自覺實踐者。綠化與美好同在,綠色與文明同步,讓我們的校園綠起來、美起來,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使每一所學校都成為城市和鄉村的美麗風景。
師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
綠色是生命的象徵、是文明的標志。有了綠色,我們的世界就會生機盎然,我們的環境就會更加優美,我們的未來就會充滿希望。然而,隨著人類對森林和濕地的過度利用,氣候變暖、土地沙化、濕地縮減、水土流失、乾旱缺水、洪澇災害、物種滅絕等全球生態危機日益加劇,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攜手應對生態危機,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共建人類綠色家園,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建設。通過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廣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全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億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8億畝,居世界第一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森林資源增長最快和人工林吸收二氧化碳最多的國家。但從總體上看,我國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國土綠化工作任重道遠。黨的十七大報告作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戰略決策,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國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廣大校園是國土綠化工作的重要領域,廣大師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全國綠化委員會、教育部、國家林業局、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決定聯合在全國開展「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活動,就是要引導廣大師生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做好校園綠化,努力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加速實現綠化祖國的目標。這是繼綠色奧運之後的又一次大型綠色行動,是建設生態文明的一項生動實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衷心地希望,通過開展「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活動,廣大師生把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讓綠色延伸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同時,我也衷心地希望廣大青少年通過參加這項活動,牢固樹立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的生態文明觀念,自覺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積極投身校園綠化,讓樹木與樹人在每一所學校完美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和樹木一起健康成長,將來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為我國生態建設指明了方向。全國綠化委員會、教育部、國家林業局、中國生態文化協會聯合在全國開展「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有利於提高廣大青少年的生態文明意識,在全社會形成植綠、愛綠、護綠、興綠的良好社會風尚。
學校擔負著培養和造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代新人的神聖使命,更是弘揚生態文明的主課堂、主渠道和主陣地。老師和學生作為生態文明的宣傳者、實踐者和監督者,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力量。創建綠色校園,既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是生態文明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我們一定要積極響應全國綠化委員會、教育部、國家林業局和中國生態文化協會的號召,大力弘揚生態文明,攜手共建綠色校園,為打造青山綠水的優美環境作出積極貢獻。我相信,在全省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大力開展「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活動,綠色校園、生態校園建設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達到的社會進步狀態。生態文化是反映人與自然關系的文化,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取向。
我國古代哲學思想家老子2000多年前就倡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生態文化哲理。近代著名生態思想史家唐納德
❸ 「生態校園」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據網查:生態與生態校園釋義如下: 生態一詞,現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狀態。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生態(Eco-)一詞源於古希臘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們的環境。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生態的產生最早也是從研究生物個體而開始的,「生態」一詞涉及的范疇也越來越廣,人們常常用「生態」來定義許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諧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態」修飾。 生態校園 【釋義】指綠化面積廣闊的校園;空氣清新,植物繁多的校園。 生態校園優美的校園環境是深受廣大學生們喜愛和認可的。 被稱為生態校園的一般都是「綠色學校」, 生態校園比一般校園要漂亮得多,干凈的過。學生的環保意識強。 生態校園不同於普通校園之處在於其主要是指低耗能、低排放型運行模式;環境優美,綠化程度高只是表面,學校要在硬體上實現生態校園的運行模式。實現形式包括校園路燈可採取太陽能光伏發電形式;洗浴系統可採用太陽能生態洗浴系統;空調系統余熱回收;教室、宿舍樓及辦公樓的建築耗能指標符合國家節能建築標准。 首先,我想說的是,「生態」一詞是不是喜歡被一些人炒作或是濫用?是不是栽幾棵樹,搞幾個花圃就可以是生態了?如果這樣,現在有幾個單位不是生態的?有幾個學校不是生態的?而偏偏全陝西生卻僅僅有四所學校是生態的? 自從林皋中學搞了個餵羊工程以後,就被冠以生態校園之稱,現在掛牌為:陝西省生態學校——林皋鎮中。從生態一詞的釋義上來看,栽幾棵樹,搞幾個花園無非也是人為的綠化美化而已,怎麼能是自然環境下的生存與發展呢?所以,生態一詞的運用只是某些人的投機與炒作。但是,不論怎麼樣說,畢竟這個校園已經「生態」幾年了。 關於林皋鎮中的生態建設,幾年來投入的資金少說也在三百萬元以上,而這些資金沒有用於解決師生們真正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上,卻全部用於了形象工程和某些人的腰包。現就生態校園的林皋鎮中幾年來的生態情形展示如下: 一、生態校園的關鍵是要喂養幾只羊。林皋鎮中幾年來一直保持者喂養五十隻養的標准。這些羊每年的財政正常支出草料費在二至三萬元,不算學校建設的羊草地約有十幾畝。光喂養這些羊僱傭勞動力三人。每年收完玉米,學校還要收草,給學生下達交草任務。學校師生們有什麼收益?每年累計喝羊奶不足五個月,每天供奶不足一個年級。學校的收益則是每年可以賣出近百個羊羔。算算賬的話,不難發現,受了這么大的麻煩所花費的資金僅僅就是為了一年人均那麼幾元錢的羊奶? 今年暑假,這些害了林皋人民子弟的羊兒們終於被接走了——據說又去高陵縣某個學校生態去了。其實,這些羊對領導挺好。有羊,領導可以見到更高一層的領導,也說得上話,有羊,好要錢好辦事。 二、生態校園是一定要建設一點果園的。林皋鎮中2007年建果園十幾畝,至今投資在三十萬元以上,也就說,畝均投資三萬元以上。可是,至今四年多還未見開花——開不了啊,樹還是拇指粗。呵呵,這些蘋果樹也真是貴族樹,只會享受。要是這些果樹會講人話多好,那時一定得問問:你們吃了那麼多的羊糞,喝了呢么多的沼液還有水,每年幾回家辛苦我們全校師生為你除草,為你鬆土,學校僱傭的工人又為你們種菜養花,你們還有什麼不滿足啊?!為了你們,全校師生會停下課來幫你們除草鬆土,為了你們,不惜投資——學校都捨不得在教學上投資你們知道嗎?把圍你們的牆從鐵柵欄換到磚圍子,你們難道還等著修金牆不成?你們可知道農民們的果園每畝地投資一千元三年就會結果?呵呵呵,真是的,我們平常人拿你們這些貴族真沒法。 三、生態校園少不了弄個高檔廁所,附加沼氣池。糟糕的是學校的高檔廁所許多學生就是不願意去用,偏是喜歡和教師們搶著用那破破爛爛的只有四個茅位的廁所。學生們嫌遠啊,能近為什麼要舍近求遠呢?這廁所好啊,有了這樣的廁所,每個班都要輪流搞廁所衛生,每天上自習時,值周班會缺人過半,一問——噢,廁所。簡直為了廁所都可以停課的。你看,學校多看重一個廁所,呵呵,給教師一學期一學期都不配備的衛生用具給一個廁所卻是一配再配,多捨得?領導們多高尚,廁所比人都重要啊。 沼氣嗎可以煎羊奶——配套設施啊。殊不知,煎那一點點羊奶費了多少煤氣,沼氣就是不出沼。呵呵,誰敢說廢了沼氣池?想挨克啊?要知道,這個形象是必須存在的。 生態校園的衛生應該比一般校園好?可是這個衛生問題從開學的第一次例會說道下學也沒改變。——不能忘了時時表露身份的領導總是要周周開這根本沒有一點意義的反反復復的會議。要說哪一周衛生好了,那隻是會幹事的教師說了一些動聽的話而已。學校是個驢屎蛋——外面光。多少年來,那大面積的垃圾依然在長眠,悠然不醒,垃圾袋,牛奶,雞蛋還有饃到處都會有。——生態校園的學生級級相傳,打掃不徹底,別說保持,隨手扔還不錯。 生態校園也有好處。呵呵,那就是學生沒有了學風,沒學風來了就不想上課。所以啊,學生喜歡學校來領導。來領導好啊,生態么,多視察視察。每當來人之前,學校里好大場面:停課,全校幾百人在搞表面衛生,多有氣勢!就是人多不如人少的工作效率,掃了和沒掃差不多唉。這只是來那些小毛毛官員的時候。若是省市上來人,師生們就不會喜歡:那是什麼人物?牛B啊!學校領導為了表現,還有什麼時間觀念?還有什麼上課下課?學生就在教室呆著吧,做做犯人,老師就是獄警。領導們想事情總是想得高,就怎麼這么多年沒有一個領導想到:這還是學校嗎?這里的學生「學」得連上下課都不分了?連廁所都不上了?呵呵,還真沒領導這么想! 自從在學校前面加了生態二字,學生被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和成長關系不大的事情都搞暈了,哪裡還談學習的勁頭?可是嗎,某些領導就會給自己臉上貼金:林皋鎮中xx年中考獲我縣xx名,然後製成橫幅懸掛於街頭。殊不知,你這個領導,差遠了!!在沒有生態校園之前,林皋中學教學質量全縣有名,甚至全市有名。可以查閱80年代的教學歷史,那時,臨縣許多的學生都轉這兒上學了,可是現在呢?剛培養兩個好苗苗,人家家長就讓轉走了——這兒不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啊,這兒是踐踏幼苗的搖籃。 有些人,坐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為了自己的名或是利,憑空奢想美好的東西,殊不知你們是我們林皋人民的罪人,好好的學校,搞什麼搞,搞得烏煙瘴氣,害人子弟,惡風遺臭!再要回到以前,多不容易。
❹ 怎樣建設生態文明校園
標語+每日宣傳+喇叭放送
我們學校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