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植物景觀

校園植物景觀

發布時間: 2020-11-22 13:35:08

1. 校園綠化設計方案怎樣寫

(一)基本原則

1.整體性:校園綠化應納入學校各項工作的整體規劃之中。大塊綠化的設計,應考慮能給人以整體感。

2.藝術性:校園綠化主體要體現藝術性,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既要注重整體規劃,又要注意局部景點的藝術魅力。

3.實用性:所種植物必須著眼於長遠規劃,在節省經費、凈化環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優點,爭取以最少的投入,獲最大的效益。

(二)基本設計

所考慮的因素包括:

1.校園主體綠化應該有本校特色。所選樹種、花種要因地制宜,適合本地生長。樹種選擇既要適應生態環境,又要能體現傳統文化。不僅要考慮到易成活、耐修剪、壽命長,又要顧及到物種的多樣性,體現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個性化。

2.綠化樹種應豐富多彩,以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並豐富學生的知識。若條件許可,應種植不同葉型、樹型、花型、果型和不同花期的樹種,但應注意不宜種植多刺、有惡臭、易引起過敏的樹種。

3.要注重樹木的環保效應。樹木、草地、花卉均可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吸收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充分發揮園林植物的降溫、滯塵、減噪、殺菌、增加空氣濕度等生態功能。

4.綠地生態效益的大小是綠量決定的,而綠量大小則決定於園林植物葉面積大小。喬灌草合理配置的綠地生態綠量,遠大於草坪和大色塊面積的平面綠量。

大樹吸收二氧化碳製造二氧功能是草坪的5倍,吸塵量是草坪的3倍。成片樹陰下的氣溫比草坪溫度低5℃左右。一塊喬灌草科學配置、結構合理的綠地,空氣濕度可增加54%。反觀單位面積投入情況,喬木僅為草坪的1/10,而後者的養護費用遠大於喬木。由此可見,校園應採用以喬木為主、喬灌草結合的綠化結構。

5.綠化是創造良好的小氣候環境的最直接的手段。綠化能給人帶來清新、舒適的感覺,使室內也充滿生命力。同時植物也是室外空間布局和空間限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必須重視室內植物的擺放。

下面談談喬木、灌木、觀葉植物、草木花卉的不同作用及影響,以便採用最合理的校園綠化格局。

(1)喬木的應用

喬木有常綠性和落葉性,其主幹單一而明顯。常綠喬木樹冠終年翠綠,是優良的造園樹木。樹形有高壯或低矮,並有開花美麗而以觀花為主的樹種。在景觀設計上,必須綜合樹形的高矮、樹冠的冠幅、質感粗細、開花季節、色彩變化等因素加以應用。落葉喬木夏季樹冠綠葉蔽天,冬天落葉,春季萌發新葉或綻開美麗的花朵,其樹形、枝幹線條、質感、色彩等均能隨季節發生變化;尤其是落葉之後,枝幹間隙能透射陽光,可營造冬暖夏涼的舒適環境。在景觀設計作用上,比常綠喬木更加豐富。

推薦樹種:垂柳、廣玉蘭、棕櫚、雪松、白玉蘭、樟樹。

(2)灌木的應用

(觀姿類)觀姿類的灌木,通常以觀賞其美麗的葉形、葉色、樹姿為主,均為常綠性。質感細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大,較適合小庭院利用;反之,質感粗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小,較適合大面積寬闊的庭院利用。這種灌木可以通過修剪技術改變造型,增加景觀效果。

推薦樹種:海桐、紅繼木、珊瑚樹、紅葉李、紅楓、紅葉桃。

(觀花類)灌木樹形低矮,基部易分枝成多數枝幹,樹冠變化較大,有常綠或落葉的。觀花類的灌木,其花朵鮮明艷麗,在色澤、質感和樹形的表現上,具有強烈的景觀效果。但開花期受季節的影響變化很大,在景觀設計時,必須依季節性的色彩、質感變化加以運用。

推薦樹種:

春:杜鵑、山花、月季、梅花;

夏:紫荊、紫薇、梔子花、石榴;

秋:桂花、木芙蓉、木槿;

冬:山茶、杜鵑、臘梅。

(3)觀葉植物的應用

觀葉植物以觀賞美麗的葉形、葉色為主,包括草本植物,屬多年生植物。觀葉植物依需光量不同可分為陽生植物、中生植物(陽陰性)和陰生植物,在造園應用上,必須選擇有適當光照的地點栽植,使其生長繁茂,葉形美觀。

推薦植物:甘藍、吊蘭。

(4)草本花卉的應用

草花有一二年生草花及宿根多年生草花。草花具有豐富的色彩,在造園應用上可產生很好的效果,其奼紫嫣紅的視覺效果令人心曠神怡。草花以一二年生的觀花類為主。在花期結束後,必須按季節不同更換其他種類;多年生草花葉需要良好的栽培管理,才能連續生長、開花。

推薦花卉:

春(3-5月):瓜葉菊、雛菊、仙客來、一品紅、鳶尾;

夏(6-8月):一串紅、雞冠花、千日紅、石竹、虞美人、鳳仙花、金盞菊;

秋(9-11月):菊、三色堇;

冬(12-2月):牽牛花、水仙。

(5)其它推薦花卉:

荷花、睡花、竹、美人蕉、石蒜、紫藤、常青藤、爬山虎、葡萄、馬尼拉草、三葉草等。

(三)具體規劃

我們大致將校園區域分為五個部分:

1.中心區:以校園中的湖泊為中心,包括四周一片山丘的綠地及行政樓。

2.運動區:包括體育館、籃球場、操場。

3.學習區:科技館、教室。

4.生活區:包括宿舍、食堂。

5.環校綠化帶。

各區由於實際情況不同,需要分區討論。

(1)中心區:該區是校園綠化的主體部分,側重休閑觀賞性。要求樹木造型美觀,常綠,高矮結合:花卉品種多樣,色澤艷麗,四季均有花開;草皮常青,生命力頑強(考慮到有同學會穿越草坪)。

山丘部分:以草坪(馬尼拉草)為主,間或一些樹型優美的灌喬木。如,雞爪槭、合歡、棕櫚、竹、含笑、紫荊、銀杏、紅葉李、紅繼木(適宜大片栽種)、白玉蘭等。

環湖綠化:垂柳。

湖內:適當栽種睡蓮、荷花等水生植物。

行政樓:四周圍以常綠灌木,如珊瑚木、海桐、冬青等。

(2)運動區:此處塵土較大,要注意植物的吸附灰塵、凈化空氣的能力。凈化能力較強的樹種有:夾竹桃,對粉塵、煙霧有較強的吸附能力,每平方米能吸附灰塵5克,被譽為「綠色吸塵器」。泡桐,葉大多毛,分泌黏液,能吸附粉塵,凈化空氣。榆樹:對空氣中的塵埃有過濾作用。據測定,它的葉片滯塵量為每平方米12.27克,名列九種抗污能力較強植物之首,有「粉塵過濾器」之稱。同時,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也有一定的抗性。

(3)學習區:師生在該區工作學習,選擇樹種,要著眼於創造寧靜的學習環境。而綠化得當,就可以有效地減少噪音,因為樹冠有很強的消音作用。據生態專家測試,在路上栽種珊瑚樹、楊樹、桂花樹等,可降低噪音5-7分貝。樹木降低噪音的能力,樹冠較小的喬木或灌木,遠比樹冠高大的大,所以珊瑚樹(法國冬青)是理想的樹種之一。此外,雪松、女貞、水杉、樟樹、海桐等對降低噪音也有較好效果。

(4)生活區:生活區應有一個清新、舒適的環境,綠化時要考慮為同學們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建議種植灌木叢,並以觀賞性灌木為主。如桂樹、臘梅、茉莉等有香味植物。甬道兩旁可種月季、玫瑰、美人蕉、菊花、紫荊等花卉。另外,還可以考慮種植紫藤、葡萄等攀延類植物。

(5)環校綠化帶:應選擇蔭濃、生長迅速、易栽易活、耐修剪、抗煙塵、抗病蟲害的樹種。如,懸鈴木、合歡、槐樹、喜樹、檜柏等。還可選擇高大喬木做外圍防風植物。

(6)其他建議:在學校大門口種植兩棵高大的雪松,體現名校風格。

2. 校園里適宜種植什麼類型的植物例舉幾個也行啊!!

一、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樹種。

例如:迎春、楓香、石榴、梧桐、白玉蘭、桂花、梅、杏、海棠、牡丹、月季、松、柏、竹等。這些樹種。有的沉積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有的成為美好願望的象徵。

二、我國著名的特產樹種

例如:珙桐(鴿子樹)、銀杏、金錢樹、香椿、喜樹等。

三、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的孤植獨賞樹種

例如:雪松、金錢松、梧桐、三角楓、廣玉蘭、烏桕、香樟、國槐,榔榆、鵝掌楸、垂柳、七葉樹、重陽木等。這些樹種或具有端莊的樹姿,或具有秀麗的葉形,或四季常青,或色彩艷麗,觀賞特色各不相同。有些樹種還可以三五株組合配植,形成一定的群體效果。

其他可供選擇的喬木有:櫸樹、朴樹、楓楊、木瓜、合歡、九里香、黃連木、無患子、木荷、棕櫚、白榆、刺槐、水杉、池杉、構樹、油桐、梓樹、大葉桉、白樺等。

四、可選用行道樹的樹種

例如:香樟、烏桕、廣玉蘭、國槐、香椿、榔榆、鵝掌楸、梧桐、垂柳、龍柏、柳杉、櫻花、圓柏等。

五、常綠小喬木與灌木

例如:桂花、梔子花、海桐、小葉女貞、黃楊、雀舌黃楊、灑金千頭柏、石楠、鳳尾蘭、南天竹、珊瑚樹等。

六、落葉花灌木

例如:紫荊、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石榴、紫薇、紫葉李、碧桃、木槿、麻葉綉球、紫葉小檗、木綉球、無花果、雞爪槭、山麻桿、紫丁香、金鍾花、迎春、結香、紫穗槐等。

七、藤本與竹類

例如:藤本選擇紫藤、扶芳藤、金銀花、爬山虎、木通、大血藤、葛藤、南蛇藤、葡萄、常春藤等。竹類可選桂竹、剛竹、紫竹、羅漢竹等。

八、綠籬與草坪

例如:綠籬可選用海桐、小葉女貞、黃楊、瓜子黃楊等。草坪須選擇較能耐踐踏的品種,如結縷草、天鵝絨等。

(2)校園植物景觀擴展閱讀:

一、校園里不適宜種植的類型:

1、在中小學校園里不宜種植,如夾竹桃、黃蟬、絡石、醉魚草、莽草等,它們的花或葉或汁液有毒。

2、又如枸骨、枸桔、花椒、皂莢、十大功勞等,它們的植株多刺,不適應校園種植。

二、校園常見樹木

1、海棠

花開鮮艷,與玉蘭組合種植,象徵「金玉滿堂」;與牡丹、桂花組合,象徵「富貴滿堂」;而棠棣之華,象徵和睦,其樂融融。

2、桂樹

桂音諧「貴」,有榮華富貴之意。有的習俗,新婦戴桂花,香且「貴」。桂與蓮子合圖,為「連生貴子」;桂與壽桃合圖為「貴壽無極」等。歷來將科舉高中稱為「月中折桂」、「折月桂」。

3、牡丹

被稱為國色天香的「富貴花」,牡丹有美色和美譽,寓意吉樣。因此在庭院中,常用與壽石組合為「長命富貴」,與長春花組合為「富貴長春」的景觀。

4、梅花

人們認為其五片花瓣是五個吉祥神,梅花五瓣,象徵五福: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壽聯常有「梅開五福,竹報三多」(竹葉三片)。寓意吉祥。

5、竹子

諧音「祝」,有美好祝福的意蘊。過去將天竹加南瓜、長春花合成圖案,諧音取意可構成「天地常春」、「夭長地久」的寓意。「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作為高雅脫俗的象徵,竹也常為舊時文人雅士所青睞。

3. 校園主要園林植物生長及景觀調查

植物的大致分類和具體種類,他們的生態習性和景觀特徵。。。

4. 考慮到不同植物的生活習性,如何綠化我們的校園

轉載以下資料僅供參考:
(一)基本原則

1.整體性:校園綠化應納入學校各項工作的整體規劃之中。大塊綠化的設計,應考慮能給人以整體感。

2.藝術性:校園綠化主體要體現藝術性,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既要注重整體規劃,又要注意局部景點的藝術魅力。

3.實用性:所種植物必須著眼於長遠規劃,在節省經費、凈化環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優點,爭取以最少的投入,獲最大的效益。

(二)基本設計

所考慮的因素包括:

1.校園主體綠化應該有本校特色。所選樹種、花種要因地制宜,適合本地生長。樹種選擇既要適應生態環境,又要能體現傳統文化。不僅要考慮到易成活、耐修剪、壽命長,又要顧及到物種的多樣性,體現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個性化。

2.綠化樹種應豐富多彩,以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並豐富學生的知識。若條件許可,應種植不同葉型、樹型、花型、果型和不同花期的樹種,但應注意不宜種植多刺、有惡臭、易引起過敏的樹種。

3.要注重樹木的環保效應。樹木、草地、花卉均可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吸收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充分發揮園林植物的降溫、滯塵、減噪、殺菌、增加空氣濕度等生態功能。

4.綠地生態效益的大小是綠量決定的,而綠量大小則決定於園林植物葉面積大小。喬灌草合理配置的綠地生態綠量,遠大於草坪和大色塊面積的平面綠量。

大樹吸收二氧化碳製造二氧功能是草坪的5倍,吸塵量是草坪的3倍。成片樹陰下的氣溫比草坪溫度低5℃左右。一塊喬灌草科學配置、結構合理的綠地,空氣濕度可增加54%。反觀單位面積投入情況,喬木僅為草坪的1/10,而後者的養護費用遠大於喬木。由此可見,校園應採用以喬木為主、喬灌草結合的綠化結構。

5.綠化是創造良好的小氣候環境的最直接的手段。綠化能給人帶來清新、舒適的感覺,使室內也充滿生命力。同時植物也是室外空間布局和空間限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必須重視室內植物的擺放。

下面談談喬木、灌木、觀葉植物、草木花卉的不同作用及影響,以便採用最合理的校園綠化格局。

(1)喬木的應用

喬木有常綠性和落葉性,其主幹單一而明顯。常綠喬木樹冠終年翠綠,是優良的造園樹木。樹形有高壯或低矮,並有開花美麗而以觀花為主的樹種。在景觀設計上,必須綜合樹形的高矮、樹冠的冠幅、質感粗細、開花季節、色彩變化等因素加以應用。落葉喬木夏季樹冠綠葉蔽天,冬天落葉,春季萌發新葉或綻開美麗的花朵,其樹形、枝幹線條、質感、色彩等均能隨季節發生變化;尤其是落葉之後,枝幹間隙能透射陽光,可營造冬暖夏涼的舒適環境。在景觀設計作用上,比常綠喬木更加豐富。

推薦樹種:垂柳、廣玉蘭、棕櫚、雪松、白玉蘭、樟樹。

(2)灌木的應用
(觀姿類)觀姿類的灌木,通常以觀賞其美麗的葉形、葉色、樹姿為主,均為常綠性。質感細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大,較適合小庭院利用;反之,質感粗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小,較適合大面積寬闊的庭院利用。這種灌木可以通過修剪技術改變造型,增加景觀效果。
推薦樹種:海桐、紅繼木、珊瑚樹、紅葉李、紅楓、紅葉桃。
(觀花類)灌木樹形低矮,基部易分枝成多數枝幹,樹冠變化較大,有常綠或落葉的。觀花類的灌木,其花朵鮮明艷麗,在色澤、質感和樹形的表現上,具有強烈的景觀效果。但開花期受季節的影響變化很大,在景觀設計時,必須依季節性的色彩、質感變化加以運用。
推薦樹種:
春:杜鵑、山花、月季、梅花;
夏:紫荊、紫薇、梔子花、石榴;
秋:桂花、木芙蓉、木槿;
冬:山茶、杜鵑、臘梅。
(3)觀葉植物的應用
觀葉植物以觀賞美麗的葉形、葉色為主,包括草本植物,屬多年生植物。觀葉植物依需光量不同可分為陽生植物、中生植物(陽陰性)和陰生植物,在造園應用上,必須選擇有適當光照的地點栽植,使其生長繁茂,葉形美觀。
推薦植物:甘藍、吊蘭。
(4)草本花卉的應用
草花有一二年生草花及宿根多年生草花。草花具有豐富的色彩,在造園應用上可產生很好的效果,其奼紫嫣紅的視覺效果令人心曠神怡。草花以一二年生的觀花類為主。在花期結束後,必須按季節不同更換其他種類;多年生草花葉需要良好的栽培管理,才能連續生長、開花。
推薦花卉:
春(3-5月):瓜葉菊、雛菊、仙客來、一品紅、鳶尾;
夏(6-8月):一串紅、雞冠花、千日紅、石竹、虞美人、鳳仙花、金盞菊;
秋(9-11月):菊、三色堇;
冬(12-2月):牽牛花、水仙。
(5)其它推薦花卉:
荷花、睡花、竹、美人蕉、石蒜、紫藤、常青藤、爬山虎、葡萄、馬尼拉草、三葉草等。
(三)具體規劃
我們大致將校園區域分為五個部分:
1.中心區:以校園中的湖泊為中心,包括四周一片山丘的綠地及行政樓。
2.運動區:包括體育館、籃球場、操場。
3.學習區:科技館、教室。
4.生活區:包括宿舍、食堂。
5.環校綠化帶。
各區由於實際情況不同,需要分區討論。
(1)中心區:該區是校園綠化的主體部分,側重休閑觀賞性。要求樹木造型美觀,常綠,高矮結合:花卉品種多樣,色澤艷麗,四季均有花開;草皮常青,生命力頑強(考慮到有同學會穿越草坪)。
山丘部分:以草坪(馬尼拉草)為主,間或一些樹型優美的灌喬木。如,雞爪槭、合歡、棕櫚、竹、含笑、紫荊、銀杏、紅葉李、紅繼木(適宜大片栽種)、白玉蘭等。
環湖綠化:垂柳。
湖內:適當栽種睡蓮、荷花等水生植物。
行政樓:四周圍以常綠灌木,如珊瑚木、海桐、冬青等。
(2)運動區:此處塵土較大,要注意植物的吸附灰塵、凈化空氣的能力。凈化能力較強的樹種有:夾竹桃,對粉塵、煙霧有較強的吸附能力,每平方米能吸附灰塵5克,被譽為「綠色吸塵器」。泡桐,葉大多毛,分泌黏液,能吸附粉塵,凈化空氣。榆樹:對空氣中的塵埃有過濾作用。據測定,它的葉片滯塵量為每平方米12.27克,名列九種抗污能力較強植物之首,有「粉塵過濾器」之稱。同時,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也有一定的抗性。
(3)學習區:師生在該區工作學習,選擇樹種,要著眼於創造寧靜的學習環境。而綠化得當,就可以有效地減少噪音,因為樹冠有很強的消音作用。據生態專家測試,在路上栽種珊瑚樹、楊樹、桂花樹等,可降低噪音5-7分貝。樹木降低噪音的能力,樹冠較小的喬木或灌木,遠比樹冠高大的大,所以珊瑚樹(法國冬青)是理想的樹種之一。此外,雪松、女貞、水杉、樟樹、海桐等對降低噪音也有較好效果。
(4)生活區:生活區應有一個清新、舒適的環境,綠化時要考慮為同學們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建議種植灌木叢,並以觀賞性灌木為主。如桂樹、臘梅、茉莉等有香味植物。甬道兩旁可種月季、玫瑰、美人蕉、菊花、紫荊等花卉。另外,還可以考慮種植紫藤、葡萄等攀延類植物。
(5)環校綠化帶:應選擇蔭濃、生長迅速、易栽易活、耐修剪、抗煙塵、抗病蟲害的樹種。如,懸鈴木、合歡、槐樹、喜樹、檜柏等。還可選擇高大喬木做外圍防風植物。
(6)其他建議:在學校大門口種植兩棵高大的雪松,體現名校風格。

5. 校園花壇里一般種什麼植物

1、太陽花,由它的名字可知,它是一種喜光的植物,花期里,絢麗多彩的小花向著太陽開放,由於植株矮小,常在花壇中作為遠景使用。但生長力強健,適應性強,無需特別管護。

2、萬壽菊,它的花形大而飽滿,色彩金黃,株形較為整齊,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在花壇中多可以單獨成景,也可以搭配其它的花卉,做成繽紛的景觀。


3、大麗花,由於其株形高挑,花色嬌艷,花形飽滿而大氣,故在任何地方都是很顯眼的一種花卉,在花壇中常作為主角,在其它花卉的陪襯下,打造富麗的綠化美景。

4、黑心菊,花期較為集中,花色為艷麗的金黃色,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而且其株形整齊,夏秋兩季開花,所以在花壇花卉中較為常見。

5、松果菊,在菊屬中,松果菊不是常見的黃色,而是一種嬌嫩的粉紅色,它不但裝飾效果極佳,還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在花壇中是一種優秀的花卉品種。

6. 校園里的綠化你怎麼

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同每位師生的辛勤勞動相連,每周一班級輪流值日,利用勞動時間學習實踐花草培植和修剪技術,綠化場所成為培養同學們環境意識和勞動意識的大課堂。由於美麗的校園灑有自己的汗水,因此同學們就倍加愛護,自己不願意隨便損害它,也不允許他人損害。所以校園綠化很重要。

7. 校園用農作物種植代替景觀類植物,有什麼看法

有些農作物是不能代替景觀類植物的,因為農作物是季度生長;不過,得看是什麼學校進行種植,如果是學業需要或者作為試驗田,也未嘗不可,還能說明這個學校的教學是比較務實的,畢竟現在教學的偏面性還是有的。

8. 校園綠化的規劃書該怎麼作

(一)基本原則 1.整體性:校園綠化應納入學校各項工作的整體規劃之中。大塊綠化的設計,應考慮能給人以整體感。 2.藝術性:校園綠化主體要體現藝術性,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既要注重整體規劃,又要注意局部景點的藝術魅力。 3.實用性:所種植物必須著眼於長遠規劃,在節省經費、凈化環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優點,爭取以最少的投入,獲最大的效益。 (二)基本設計 所考慮的因素包括: 1.校園主體綠化應該有本校特色。所選樹種、花種要因地制宜,適合本地生長。樹種選擇既要適應生態環境,又要能體現傳統文化。不僅要考慮到易成活、耐修剪、壽命長,又要顧及到物種的多樣性,體現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個性化。 2.綠化樹種應豐富多彩,以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並豐富學生的知識。若條件許可,應種植不同葉型、樹型、花型、果型和不同花期的樹種,但應注意不宜種植多刺、有惡臭、易引起過敏的樹種。 3.要注重樹木的環保效應。樹木、草地、花卉均可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吸收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充分發揮園林植物的降溫、滯塵、減噪、殺菌、增加空氣濕度等生態功能。 4.綠地生態效益的大小是綠量決定的,而綠量大小則決定於園林植物葉面積大小。喬灌草合理配置的綠地生態綠量,遠大於草坪和大色塊面積的平面綠量。 大樹吸收二氧化碳製造二氧功能是草坪的5倍,吸塵量是草坪的3倍。成片樹陰下的氣溫比草坪溫度低5℃左右。一塊喬灌草科學配置、結構合理的綠地,空氣濕度可增加54%。反觀單位面積投入情況,喬木僅為草坪的1/10,而後者的養護費用遠大於喬木。由此可見,校園應採用以喬木為主、喬灌草結合的綠化結構。 5.綠化是創造良好的小氣候環境的最直接的手段。綠化能給人帶來清新、舒適的感覺,使室內也充滿生命力。同時植物也是室外空間布局和空間限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必須重視室內植物的擺放。 下面談談喬木、灌木、觀葉植物、草木花卉的不同作用及影響,以便採用最合理的校園綠化格局。 (1)喬木的應用 喬木有常綠性和落葉性,其主幹單一而明顯。常綠喬木樹冠終年翠綠,是優良的造園樹木。樹形有高壯或低矮,並有開花美麗而以觀花為主的樹種。在景觀設計上,必須綜合樹形的高矮、樹冠的冠幅、質感粗細、開花季節、色彩變化等因素加以應用。落葉喬木夏季樹冠綠葉蔽天,冬天落葉,春季萌發新葉或綻開美麗的花朵,其樹形、枝幹線條、質感、色彩等均能隨季節發生變化;尤其是落葉之後,枝幹間隙能透射陽光,可營造冬暖夏涼的舒適環境。在景觀設計作用上,比常綠喬木更加豐富。 推薦樹種:垂柳、廣玉蘭、棕櫚、雪松、白玉蘭、樟樹。 (2)灌木的應用 (觀姿類)觀姿類的灌木,通常以觀賞其美麗的葉形、葉色、樹姿為主,均為常綠性。質感細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大,較適合小庭院利用;反之,質感粗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小,較適合大面積寬闊的庭院利用。這種灌木可以通過修剪技術改變造型,增加景觀效果。 推薦樹種:海桐、紅繼木、珊瑚樹、紅葉李、紅楓、紅葉桃。 (觀花類)灌木樹形低矮,基部易分枝成多數枝幹,樹冠變化較大,有常綠或落葉的。觀花類的灌木,其花朵鮮明艷麗,在色澤、質感和樹形的表現上,具有強烈的景觀效果。但開花期受季節的影響變化很大,在景觀設計時,必須依季節性的色彩、質感變化加以運用。 推薦樹種: 春:杜鵑、山花、月季、梅花; 夏:紫荊、紫薇、梔子花、石榴; 秋:桂花、木芙蓉、木槿; 冬:山茶、杜鵑、臘梅。 (3)觀葉植物的應用 觀葉植物以觀賞美麗的葉形、葉色為主,包括草本植物,屬多年生植物。觀葉植物依需光量不同可分為陽生植物、中生植物(陽陰性)和陰生植物,在造園應用上,必須選擇有適當光照的地點栽植,使其生長繁茂,葉形美觀。 推薦植物:甘藍、吊蘭。 (4)草本花卉的應用 草花有一二年生草花及宿根多年生草花。草花具有豐富的色彩,在造園應用上可產生很好的效果,其奼紫嫣紅的視覺效果令人心曠神怡。草花以一二年生的觀花類為主。在花期結束後,必須按季節不同更換其他種類;多年生草花葉需要良好的栽培管理,才能連續生長、開花。 推薦花卉: 春(3-5月):瓜葉菊、雛菊、仙客來、一品紅、鳶尾; 夏(6-8月):一串紅、雞冠花、千日紅、石竹、虞美人、鳳仙花、金盞菊; 秋(9-11月):菊、三色堇; 冬(12-2月):牽牛花、水仙。 (5)其它推薦花卉: 荷花、睡花、竹、美人蕉、石蒜、紫藤、常青藤、爬山虎、葡萄、馬尼拉草、三葉草等。 (三)具體規劃 我們大致將校園區域分為五個部分: 1.中心區:以校園中的湖泊為中心,包括四周一片山丘的綠地及行政樓。 2.運動區:包括體育館、籃球場、操場。 3.學習區:科技館、教室。 4.生活區:包括宿舍、食堂。 5.環校綠化帶。 各區由於實際情況不同,需要分區討論。 (1)中心區:該區是校園綠化的主體部分,側重休閑觀賞性。要求樹木造型美觀,常綠,高矮結合:花卉品種多樣,色澤艷麗,四季均有花開;草皮常青,生命力頑強(考慮到有同學會穿越草坪)。 山丘部分:以草坪(馬尼拉草)為主,間或一些樹型優美的灌喬木。如,雞爪槭、合歡、棕櫚、竹、含笑、紫荊、銀杏、紅葉李、紅繼木(適宜大片栽種)、白玉蘭等。 環湖綠化:垂柳。 湖內:適當栽種睡蓮、荷花等水生植物。 行政樓:四周圍以常綠灌木,如珊瑚木、海桐、冬青等。 (2)運動區:此處塵土較大,要注意植物的吸附灰塵、凈化空氣的能力。凈化能力較強的樹種有:夾竹桃,對粉塵、煙霧有較強的吸附能力,每平方米能吸附灰塵5克,被譽為「綠色吸塵器」。泡桐,葉大多毛,分泌黏液,能吸附粉塵,凈化空氣。榆樹:對空氣中的塵埃有過濾作用。據測定,它的葉片滯塵量為每平方米12.27克,名列九種抗污能力較強植物之首,有「粉塵過濾器」之稱。同時,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也有一定的抗性。 (3)學習區:師生在該區工作學習,選擇樹種,要著眼於創造寧靜的學習環境。而綠化得當,就可以有效地減少噪音,因為樹冠有很強的消音作用。據生態專家測試,在路上栽種珊瑚樹、楊樹、桂花樹等,可降低噪音5-7分貝。樹木降低噪音的能力,樹冠較小的喬木或灌木,遠比樹冠高大的大,所以珊瑚樹(法國冬青)是理想的樹種之一。此外,雪松、女貞、水杉、樟樹、海桐等對降低噪音也有較好效果。 (4)生活區:生活區應有一個清新、舒適的環境,綠化時要考慮為同學們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建議種植灌木叢,並以觀賞性灌木為主。如桂樹、臘梅、茉莉等有香味植物。甬道兩旁可種月季、玫瑰、美人蕉、菊花、紫荊等花卉。另外,還可以考慮種植紫藤、葡萄等攀延類植物。 (5)環校綠化帶:應選擇蔭濃、生長迅速、易栽易活、耐修剪、抗煙塵、抗病蟲害的樹種。如,懸鈴木、合歡、槐樹、喜樹、檜柏等。還可選擇高大喬木做外圍防風植物。 (6)其他建議:在學校大門口種植兩棵高大的雪松,體現名校風格。

9. 植物景觀設計在校園里怎麼搭配好看

校園里的植物可以選擇開花植物,觀花型的,顏色可以選擇多樣來搭配。可以多選專擇一些黃色花屬。還有就是植物的層次,針對不同的空間,需要有一點隱私性的空間如果選擇了高大的樹木,一定要在豎直方向配置茂盛多葉的植物,滿足隱私性,不宜選擇開花植物,因為開花植物往往會太吸引別人眼光。

10. 校園綠化如何配置植物

校園綠化以景觀綠化植物造景,這些植物以其特有的美化和防護作用起到凈化空氣、減少噪音、調節氣候等改善環境的功能。校園綠化主要為師生創造一個防暑、防寒、防風、防塵、防噪音、相對寧靜優美的學習、生活環境的活動場所。

校園綠化如何配置植物?校園景觀綠化工程植物的配置要點如下:

1、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樹木花草。

2、採用喬、灌木、花、草的有機組合和藤蔓類植物合理搭配的種植方式,充分利用綠地,增加綠化植物的層次。

3、在局部綠地中,利用喬、灌木組織空間的功能,巧妙地開辟安靜、優美的大小綠地空間,來滿足師生晨讀、遊憩、課外運動等多種需求。

4、不宜種植有刺激性氣味,分泌毒液或帶刺的植物。多選擇鄉土樹種,常綠樹與落葉樹的比例1:1為宜。植物配置應表現較強的季節性、色彩鮮艷,使校園環境輕松、愉快。

熱點內容
2012考研數學二答案 發布:2025-07-27 23:12:08 瀏覽:651
感統教育 發布:2025-07-27 20:39:39 瀏覽:21
天然氣燃燒化學方程式 發布:2025-07-27 19:47:48 瀏覽:900
江蘇教師資格證報名入口 發布:2025-07-27 18:07:32 瀏覽:939
穿越火線在哪裡下載 發布:2025-07-27 17:57:32 瀏覽:27
iu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27 17:49:09 瀏覽:146
鋼琴和弦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27 16:15:03 瀏覽:51
六年級下冊數學易錯題 發布:2025-07-27 09:15:32 瀏覽:603
師德演講稿小學 發布:2025-07-27 08:20:38 瀏覽:83
教師大家訪記錄 發布:2025-07-27 07:30:13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