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中學
如果你預算多,可以讓孩子上私立學校。當然,公立學校的教育水平也是很不錯的。
2. 關於德國的著名中學或高中。
你好!回復你的問題:
初中畢業可以去德國讀高中。按照現在歐元的匯率,德國高中一年的總費用大約10-11萬人民幣,包含學費和吃住。
去德國讀高中的優勢:
第一,更早更好地掌握德語,無需德福考試。年紀越小,模仿學習語言的能力就越強。申請時無需德語基礎,學生進入高中前需要參加一年的德語課程。三年高中讀下來,孩子的德語水平有可能達到接近母語的水平,掌握好了兩門母語,對將來的學習工作生活發展,無疑是受益匪淺的,尤其是在全球一體化發展的當代社會。
第二,無需參加國內的中考和高考,無需APS審核,入學前也不需要參加任何考試。國內具有初三畢業到高中畢業學歷者均可申請。
第二,為將來成功進入世界一流大學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德國讀完高中,畢業成績合格者,跟本地學生一起直接申請德國大學,根據自己的成績自由選擇任何適合的大學和專業,只要足夠努力,就有機會進入世界一流名校。而在國內,高中畢業生即使成績非常優秀,哪怕能考上清華北大之類中國一流的大學,要想進入德國頂級的大學深造的話,也會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
第三,無須擔保金。只要預先支付第一年的費用,無需其他資金擔保,無須解釋資金來源。
第四,不受專業限制。醫生和律師等職業令很多學生和家長嚮往的職業,然而中國大學生想申請德國大學的醫學或者法律等專業,是非常困難的。中國學生要想實現這樣的願望,去德國讀高中是一個較好的選擇,在德國高中畢業,和本地孩子一樣,中國學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選擇適合的大學及專業。
第五,節省至少1-2年時間。一般來說,中國的高中畢業生是無法直接申請德國大學本科的。德國大學對國內學生的基本學歷條件要求是:211重點大學讀滿一個學期以上或者非211大學讀滿三個學期以上。如果學生年紀偏大,學習德語可能需要1-2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所以學生初三畢業直接到德國讀高中,無疑節省了1-3年的時間,更具年齡優勢,同時也節省了費用。
第五,奠定良好的性格和友誼基礎。在自主學習、自理生活、充分提倡個性發展的環境下,對塑造孩子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性格非常關鍵,尤其是在成長的重要年齡里。且這個時候,和海外本土孩子一起學習生活,同學相處很少帶有成人的「世俗」或者「功利」的眼光,能發展健康純潔的友誼。在青少年時代結識的朋友,對將來的學習生活發展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德國的課堂跟國內的區別還是蠻大的,不是只有老師在上面講,學生負責聽就行了的。
老師有可能隨時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析,或者也可能隨機抽人回答,而且這些表現會被記錄為平時成績,作為abitur成績的一部分。雖然可能有人覺得這樣是不是太緊張刺激了一些?但是德國的教學風格就是這樣的,不僅要做一個乖學生,還要做一個會思考會分析的學生,這樣鍛煉出來的孩子綜合實力就會非常強,不只是會死讀書,靈活性更強。
4. 德國中學
中學一般也是10月開學,不同學校有自己的開學時間。這段時間你還是好好的把德語學一下,因為萊比錫那邊能講英文的人還是不多,特別是在超市啊,飯館這些地方,一天兩天的沒問題,但是長期生活的話就會不方便了。學校里還好些,因為學生的英文水平都不錯,同學間溝通沒大問題,可是你自己想像一下,老師講課說德語,你聽不懂她說什麼怎麼辦?所以,還是要把德語學好,而且在西部這邊,一般學校會要求外來的學生先上語言班的,不知道你們的學校是怎麼規定的。
大學的話,你完全可以上的,只要成績好,人在德國就有很多選擇。
建議你現在就和學校聯系,因為暑假的時候沒有人工作的,現在已經有點晚了。問問他們你的情況在那裡有什麼特殊的規定,現在基本大城市的學校都有成文的規定了,包括你需不需要德語的測試,如何定班等等。中國中學的課程都比德國的難,只要語言沒問題,你會發現你在班裡很容易就成最優秀的那個了。
生活上,德國比中國方便,基礎設施更完善,不過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備,可能會覺得很寂寞,因為德國沒有中國這么熱鬧。他們的生活基本是不變的,不像在中國每天日新月異。
衣服比中國便宜,我指的是品牌的服裝,而且德國人不是那種很講穿的,都很休閑。
帶個電子詞典吧,德國這邊比中國貴,還沒我們的好。
告訴爸媽,帶個電飯煲,要是行李有地方,還建議買個新式的微波爐過去。我當時過來的時候就是買的那種可以烤還有蒸的功能的,覺得用起來比德國的大烤箱方便,功能還更多。
窗簾啊,被單什麼的比中國貴,德國枕頭是那種大的軟軟的,怕不習慣的話就從國內帶過去吧。
鍋就不用了,德國的WMF比中國便宜2/3。
總體說來,德國的物價雖然比中國貴,但是和收入相比的話,就比在中國生活要便宜,而且超市裡的食品質量要好,按我父母的話說豬肉有豬肉味,草莓有草莓味。
愛吃豬蹄嗎?告訴你個方法,讓你媽媽固定去一個肉店買肉,然後告訴老闆把豬蹄留給你們,德國人不吃這個的,一來二去基本就成白送的了。我總去的肉店老闆,經常給我7、8個豬蹄只收2歐元,當然也是因為熟了的緣故。
大部分德國人對中國都很友善,我第一次去德國的時候住在一個小城鎮上,只有我一個中國人,幾乎每個人都主動在照顧我,不是說像中國的居委會大媽來幫你幹活,而是當你和他們接觸的時候,他們盡力為你提供方便,比如指點你坐車的路線,甚至一位大媽還特意陪我多坐了幾站車。所以,你可以以開放的心態來接受他們,當然也要遵守他們的規矩。比如垃圾要分類,不能亂丟亂放,遵守交通規則,愛護公共的設施。總之,要入鄉隨俗就對了。也許有的時候德國人的作法讓你感到很傻很呆板,但是他們就是這樣,不會因為來了一個中國人就要改變的,就像德國人也不可能改變中國人一樣。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問是什麼,少問為什麼。
5. 德國高中排名
德國沒有排名這一說的,他們不注重這個。。
文理中學都是非常好的學校,順利畢業之後就能申請德國所有大學,每個大學都有不設限制的專業的。所以只要abitur通過就可以啦~
6. 德國的完全中學
完全中學指的是Hauptschule,一般接收的學生成績比文理中學(專Gymnasium),實科中學(Realschule)和綜合中學(Gesamtschule)稍差,在教學屬內容方面與其他三種中學有些差別,更偏重職業教育。
7. 德國哈廷根有國際中學嗎謝謝各位了!
格廷根大學(Georg-August-Universitat Gottingen) 1733年初,奧地利君主、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批准漢諾威選帝侯、1714年起任英國國王的喬治二世(Georg August Ⅱ)關於在格廷根建立一所大學的計劃。1734年,漢諾威樞密院官員、德國大臣明希豪森(Geriach Adolf von Munchhausen)代表喬治二世創辦了格廷根大學,並將由喬治二世出資開辦的這所學校定名為格廷根喬治·奧古斯特大學。同年10月14日,學校開始上課,1734-1735學年的注冊學生人數為147名。但是直到1737年9月17日,格廷根大學才正式舉行開學典禮儀式。哥廷根大學初以法學聞名於世。18世紀德國著名國家法學大師皮特曾於此執教半個世紀,而吸引了大批學生求學,奧地利首相剋萊門斯·梅特涅,柏林大學的創辦者威廉·馮·洪堡都是他的學生。至1837年其建校100年時,哥廷根大學因幾乎每年法學院注冊的學生均佔全校在讀學生人數的一半以上而被稱為「法科大學」。而哥廷根大學也因此成為18世紀德國公法學的麥加。2005年哥廷根大學的在冊學生人數近2萬5千人,其中包括大學生24,398人和博士生643人。教授420名,教研人員共3千多人。它所屬的醫葯學校下設19個中心,其中包括各種各樣的診所。自從1980年以來,該大學已經根據不同學科成立了13個院系。包括:1.神學系2.法學系3.經濟學系4.社會學系5.哲學系6.數學及信息學系7.物理學系8.化學系9.地質學系10.農學系。
8. 去德國讀高中為什麼這么火
個人覺得,抄大家在英襲美留學的大趨勢里發現了德國這個隱形冠軍,肯定是因為了解到了德國教育的優越性,比方說教育質量高、abitur成績得到全球認可、大學畢業後工作滿2年就能申請長居等等優點。相比國內高中的教育,雖然也能出人才 但是綜合素質總還是欠缺的,德國教育不僅關注孩子在學習上的能力,在思維上的開拓更加強大,非常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
9. 德國有哪些中學
Gymnasium 文科中學 (成績好)
Gesamtschule 混合中學 (成績中等)
Realschule 實用中學 (成績不內理想不上大學)
Hauptschule 普通中容學 (學習成績很差)
Sonderschule 特殊中學 (智商有問題)
Behindetschule 殘疾人中學
Spezielleschule 天才中學 (少年班)
共有七種
10. 怎麼申請德國中學
德國高中的申請條件:
提交材料報名,確定志願學校
因為德國高中的名額內很有限,好學校的名額更少,容所以家長和學生們越早准備材料報名越好,提前爭取意向中學的名額。
取得高中預錄取
如果是現在報名的同學,大概在6月份左右會取得高中預錄取,隨後辦理簽證手續,等待去德國。申請高中簽證需要面簽,學生們還是未成年所以需要家長陪同參加。
進入語言學校學習
接到到下簽通知後,9月即可去德國進入語言學校學習。
德國教育部規定,國際學生進入德國高中學習之前必須讀一年的語言課程,語言課程結束後語言水平達到B2後進入下一階段學習。所以在申請前,建議學生的語言水平最好能達到A2,這樣才能保證順利進入下一階段學習。當然如果學生的語言水平在國內就達到B2+水平並且有證書,可以向學校提出申請,在入學前學校對學生進行面試,通過後可免讀或少讀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