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制度文化

校園制度文化

發布時間: 2021-06-13 22:53:04

校園的制度文化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面建設的全面、協調的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如何加強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一、通過加強學校物質文明建設,形成學校的物質文化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物質文化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校園物質文化,屬於校園文化的硬體,其每一個實體,以及各實體之間結構的關系,無不反映了某種教育價值觀。完善的設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築和場所,能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有助於陶冶校園人的情操,塑造校園人的美好心靈,激發校園人的開拓進取精神,約束校園人的不良風氣和行為,促進校園人的身心健康發展。
校園物質文化既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又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要重視提高學校物質建設的文化品位,根據教育特點、區域特點、時代特點, 吸納中外文化的精華,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在建設規范化、標准化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格。

二、通過全員參與,開展各種創建活動,形成學校的行為文化
校園行為文化是師生文明素質的表現,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最終體現,表現在學生的文明行為、教師的教育行為、學校的管理行為以及學校人際關系等方面。
校園行為文化既是學校文明程度的體現,也是學校教育、管理水平的體現。學校要認真落實《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積極開展「文明修身」工程,在學生中開展修道德之身、修心靈之身、修健康之身、修溢美之身、修創新之身,引導學生開展基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體育美育活動和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要重視師德建設,增強廣大教師爭做光榮的人民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激發廣大教師嚴格自律,恪盡職守,樹立人民教師良好師表形象。學校要依法治校,通過民主管理,調動每一位教職工的積極性,及時地排除和避免教職工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形成一個團結、和諧、統一的集體。

三、通過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形成學校的制度文化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才能規范師生行為,保證校園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與落實。
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既是廣大師生的行為准則,又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形式。學校要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使學校各項工作有章可循,體現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學校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實施,要按章辦事、不徇私情,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促進廣大師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四、提煉辦學育人理念,形成學校獨特的精神文化。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的靈魂,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園文化建設不是孤立的建設活動,而應把它定位為各類創建活動的集合,與各級規范化學校、各類示範學校、各級文明學校、花園式學校、綠色學校等的創建工作結合起來,把它作為提高學校管理層次,體現學校辦學特色,推動學校不斷向更高層次邁進的有效載體;應重視發揮師生的主體作用,採取有力措施,調動廣大師生全員、全程、全方位自主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讓師生在主動參與中得到鍛煉,提升知識品位、文化修養及價值觀念,實現師生和學校共同發展,共同提高,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㈢ 學校制度文化對學生發展有什麼影響

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這句話形象表達出學校文化對學生和教師成長的重大影響。就一所學校而言能在學生身上產生終身影響的往往不是分數的高低,也不是知識的多少,而是學校文化的優劣在學生心靈中所留下的精神印痕。學校文化對師生良好個性和素質的養成具有導向、規范和塑造的作用,對師生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隨著基礎教育改革步伐的前進,我們也逐漸將改革焦點對准學校文化的建設。

什麼是學校文化?學校文化是由學校全體師生共同創造的一切物質環境、制度行為、精神觀念的總合。學校文化其內涵極為豐富,優秀的學校文化應該包含愛心、科學、民主、個性、責任、奉獻、創新、和諧、自信、誠信、關懷等有關人類和諧發展的文化因素。學校文化的表現形式更是復雜,從時間上看包括歷史、現在和末來的發展序列;在空間上看有校園環境文化、走廊文化、牆壁文化,教室文化、學生寢室文化、教師辦公室文化等;從存在方式上看有外顯與潛藏兩種不斷轉化的動態形式;從文化層次上看,有「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四個相互滲透的內容,其中「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建設的基礎,「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發展的根本。精神文化集中體現了一所學校師生共同價值觀的形成,校風、教風、學風的成熟與發展,是學校文化中最為核心的因素。

由於學校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復雜的表現形式,我們在思考學校文化建設時往往會出現割裂它們內在的各種聯系,在實踐中不自覺得出現一些影響發展的根本性失誤,可稱之為「失根」現象。以「根」描述,主要是表達其應有的作用和重要性。學校文化建設中的「失根」現象,會讓學校文化的教育作用大打折扣,甚至產生了負面影響。從學校文化建設的現狀考察,「失根」現象表現較為突出的有「重物輕人、丟失精神;照搬因循、缺失個性;貪功浮躁、缺少積淀」三個方面。

㈣ 學校文化建設的制度文化建設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規范了師生的行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風,才能保證校園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與落實。但僅有完整的規章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負責將各項規章制度予以執行和落實的組織機構和隊伍,因此,還必須加強相應的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也就是說,制度文化建設實際上包括制度建設、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三個方面,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是確保制度建設落到實處,並使其真正起到規范校園人言行的關鍵環節,校園文化組織機構的健全和完善,校園文化隊伍的勤奮與能幹,對正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
校園環境建設對改善校園學習風氣,提升老師和學生的精神生活,起到舉足輕重的地步。校園環境建設首先是要考慮校園環境文化底蘊,其次要考慮校園地域文化和學校自身的文化,結合當代文化進行有效的利用和開發校園是環境建設的宗旨。

㈤ 學校文化包括( )文化、( )文化和制度文化

①物質文化
②精神文化(核心)
③組織和制度文化(組織的層次和形態,規章制度,角色規范)

㈥ 校園文化建設的制度文化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規范了師生的行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風,才能保證校園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與落實。但僅有完整的規章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負責將各項規章制度予以執行和落實的組織機構和隊伍,因此,還必須加強相應的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也就是說,制度文化建設實際上包括制度建設、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三個方面,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是確保制度建設落到實處,並使其真正起到規范校園人言行的關鍵環節,校園文化組織機構的健全和完善,校園文化隊伍的勤奮與能幹,對正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

㈦ 校園文化內涵應該包括哪些

  • 校園文化內涵包括三部分,即學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屬學專校物質文化的有:教學樓屬、實驗樓、圖書館、文娛體育活動設施,以及優美綠化的環境等;

    2.屬學校制度文化的有:校訓、校紀、校規、班規、學生守則、入隊入團條件、勞動制度、清潔衛生制度,以及考試規則、休息制度等;

    3.屬於學校精神文化的有: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師生員工的價值觀念、精神狀態、群體心理、人際關系,以及英雄雕塑、升旗儀式、文娛體育科技活動等。


  • 拓展資料:

    校園文化滲透著社會文化和民族優秀文化。學生有旺盛的精力和強烈的求知慾,在校園里有意識地開展一些健康的文化活動,可以使學生了解社會,認識人生,認識改革開放帶來的新氣象,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和勤勞勇敢善良的美德,了解、認識中國國情。開展校園文化是使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有利於學生提高素質、豐富閱歷,有利於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校園文化能規范學校成員的思想行為,賦予學校以活力機制,進而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

㈧ 學校需要什麼樣的制度文化

學校發展需要校長的人格魅力、制度的公平公正、文化熏陶下的教師自我發展意識的覺醒等,其中學校制度是促進學校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學校制度以文本的形式表現出來。它是基於學校章程而形成的規范辦學的系列要求,可能更多體現了學校管理者想要規范員工行為、維護學校秩序的一種美好願望。在學校發展的初級階段,它是不可或缺的。當然,隨著學校的發展,學校制度也在不斷完善之中,而且這個過程是永無止境的。
梳理和完善學校制度,關注學校制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充分發揚民主,關注學校制度的出台過程
學校制度是學校意志和教師意志的統一,
其文化內涵只有被教師真正認同,教師才能自覺遵守和維護這種制度。因此,制定學校制度並不是學校管理者的特權,只有讓教師擁有話語權,激發他們參與制度出台的全過程,並在參與的過程中,管理者與教師達成共識,這樣出台的制度才能使教師心服口服,自覺遵守。可見,廣泛的民主性是制度有效性的基礎。制度制定的過程就是全體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過程,也是校長引導教師形成共識、准則的一個變革過程。在此過程中,校長要經過多次反復研究和縝密考慮,並且經過多次的宣講、討論,得到員工的信任,從上至下,從下至上,幾次反復,引導教師發現學校存在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在形成共識的基礎上,再經過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表決出台制度。這里強調的是校長與員工充分的溝通並得到員工的信任,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是制度有效的重要保證。
加強依法治校,關注學校制度的執行力度
嚴格執行制度是學校工作有序運轉的根本保證。我很欣賞李開復的一句話:「尊重原則,有效執行,才是管理的真諦。」我深感,制度上牆容易,但要變為人們的自覺行為較難。這不僅需要管理者率先垂範,更需要全體成員自覺維護制度的尊嚴。由於制度是剛性的,因此,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必須嚴格執行制度。這里尤其要注意,我們決不能為所謂的「和諧」而放棄制度和原則。制度的執行比制度本身有時顯得更加重要。
實行剛柔相濟的學校管理,
發揮學校制度的激勵功能
學校管理需要剛柔相濟。既要遵循以規章制度為中心的剛性管理,又要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本化管理。制度是剛性的,所以它需要無條件地執行。但是,教師的需求是多元的,具體的情況又是復雜的。所以,這就迫使我們考慮如何處理好剛性管理與人本化管理之間的矛盾。制度無情人有情,但不是變通制度,而是在制度設計中考慮到教師的困難和需求,在嚴格執行制度後輔之以關心和撫慰。人本化管理要建立在講規則的基礎上,也就是說,以人為本是前提,規則和制度是保障,相輔相成,兼而有之,學校才會有條不紊,充滿生機。這是一個難題,但是校長必須學會面對各種復雜情形,逐漸積累管理智慧,力求做到「以人格感召人,以行動激勵人,以感情溫暖人,以制度培育人」。我認為,每個教師都很獨特,都有自身的優勢,學校管理就是要把每個教師的優勢發揮出來。因此,校長對教師既要有高期望,更要有高支持。要引導教師制定個人發展規劃,幫助教師了解自己的才能、技能和知識,幫助他們找到內心的需求,了解自己的天賦,更要為教師在內心需求和天賦之間搭建一個平台,並鼓勵教師在這個平台上展現自己的魅力,體驗快樂的滋味。
重視文化引領, 建立注重價值引領和精神追求的學校制度
學校制度具有約束性和激勵性,而文化則是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體現著學校群體的榮譽感、自豪感以及集體的意志和作風。它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對學校中的每個成員產生著教育作用,以潛在的規則規范著每個成員的行為,使生活在這個群體中的成員,不斷調節自己的心理和行為方式,以獲得群體的肯定。一個有領導力的校長可以影響一所學校的文化氛圍,
影響學校師生的行為取向和價值觀。這就需要校長通過文化引領,使學校形成良好的集體輿論氛圍, 形成全體員工做事的基本方法;
需要校長充分發揮領導力,激勵、感召、影響員工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喚醒教師內心向上、向善的一面,並能激發教師以道德力量自覺規范自身的言行,發揮自身的潛能。由於文化因素能夠影響每個人的價值觀念與生活信念,因此也從根本上影響人的需要。對教師而言,其需要是多元的,既有物質需求,也有精神需求。教師的行為與教師管理的制度是互為因果的:有什麼樣的教師管理制度就會有什麼樣的教師行為。因此,校長需要思考建立注重價值引領和精神追求的學校管理制度,
努力把教師從追求物質利益轉到更關注自身專業發展上來,關注自己的人生目標,關注學生的發展。我們在實踐中重視教研組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首先確立教研組願景,
形成共同價值取向,通過建立「真誠、信任、開放、互助」 的組織環境以及「合作、研究、共享、反思」
的教師群體文化,不斷改善教師的實踐行為,引導教師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並共享研究成果。在此過程中將教師的自我研修與校本研修結合起來,創建了具有實用性、案例性、操作性、可行性的六種研修模式,即確立願景研修模式、聚焦課堂研修模式、課題研究研修模式、專業對話研修模式、校本培訓研修模式、資源積累研修模式。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能力和潛力,
努力形成一種彌漫於群體與組織中的學習氣氛, 使個體價值得到實現, 組織績效得以提高。這樣更有助於將教研組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剛性的制度中,
在制度建設與文化建設的過程中, 促使教師以學習和行動為中心, 實現自我更新。

熱點內容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
淺談師德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03:09:46 瀏覽:807
怎麼瀏覽谷歌 發布:2025-07-18 02:29:49 瀏覽:51
之女教師 發布:2025-07-18 01:03:04 瀏覽:369
奧數物理 發布:2025-07-17 23:41:12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