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借貸寶

校園借貸寶

發布時間: 2021-06-16 23:33:07

A. 關於銀行卡和借貸寶的問題 我是一個學生,因學校里突然出現了一個攤位,讓我們對借貸寶進行注冊,然後可

借貸寶最近聽說是有很大風險的,你這條件〈手機號,身份證號,以及視頻認
〉是可以注冊借貸寶
問題不是很大,別人用你的身份可以得二十元,如果加上你的銀行卡和驗證碼,騙子就可以貨款了,

B. 借貸寶注冊給20元,是真的么我的學校旁邊都是這種掃二維碼的,安全嗎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這是真的,借貸寶現在拿出60億做推廣,央視及衛視都有它的廣告,假的活動跟實力不強的央視不會審核廣告通過,這個活動的方法是:
進入網路首頁搜索並且下載借貸寶APP;
注冊借貸寶帳號,並填寫官方活動20元邀請碼:CG6CGZQ (字母大寫,不填或填錯沒有獎勵)
身份證實名認證或肖像認證;
最後進入自己帳戶可以看到獎勵,在首頁活動上方即可看到活動區域,通過邀請方式分享給朋友即可獲得更多獎勵

C. 借貸寶的孫佳是哪個學校的

私聊,我知道

D. 除了借貸寶哪些平台有校園借貸的

多少

E. 前幾天在學校一個攤位掃碼注冊了借貸寶,並且填寫了個人的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以及手機號,掃碼注冊完下載

最多騙你點資料,沒事

F. 今天我去接女兒放學看到學校門口有微信掃描借貸寶送小娃娃。我掃了。還要身份證號碼,還要微信眨眼點頭張

為了防止是誤會,你可以登錄他們網站看看是不是正規公司。因為有的網貸公司確實要身份證復印件、真人像的,就是為了防止其他人盜取。你們家人說的未必靠譜。
如果有身份證就可以貸款,貸款公司全得破產了,就算不還他們,告上法院,估計法院也不支持他們。如果是貸款,那肯定要提供錢打給你銀行卡的證據的。
如果沒有網站,基本上就是騙子啦,那你看是要身份證登報掛失,還是報警,都由你,重點是速度,都掛失了,按理就沒啥責任了。

G. 我們學校有人弄什麼借貸寶掃微信送杯子,然後我就上當了,用身份證手機號注冊了,還留了電話號碼,會不會

借貸寶注冊步驟:
1、下載借貸寶APP注冊;
2、輸入手機號注冊,注冊時我的邀請碼:CMMVNVQ(大寫,必填),獲得20元獎金;
3、進行實名認證,輸入姓名及身份證號;
4、綁定銀行卡,會跳轉至銀聯界面,要求輸入銀行卡密碼驗證;(民生和招商銀行卡不輸密碼)
5、申請提現,會要求肖像認證,按提示進行,提現成功。
使用你自己的邀請碼邀請好友注冊,雙方各獲20元,好友再邀請一人你再獲10元,獎金不封頂。現在每周邀請好友10個以上就有機會抽獎贏iPhone6s,每周100台。

H. 校園貸是如何「套牢」大學生的

招學生幹部「地推」 最快3分鍾審核 推分期購物節 實際年利率超20%

不久前,河南鄭州某學院的一名在校大學生因為無力償還共計幾十萬的各種網路貸款,最終跳樓自殺,這是校園網路貸款的一個極端案例。悲劇背後,瘋狂生長的校園「網貸」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自2014年起,專門針對大學生這一龐大群體的網路貸款開始了「跑馬圈地」,「XX貸」們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如今,校園網貸究竟風行到什麼程度?借來的錢學生們會怎麼花掉?千差萬別的貸款平台審核是否有疏漏?號稱「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0000,5秒可到賬」,真如商家所說的如此無門檻「低息」?對此,北京青年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現象

個別校園貸平台申請人已超75萬

申請者三本院校和高職居多

方明(化名)是某著名工科院校的研三學生,平時比較迷電子產品。去年6月,他在某著名電商平台、兩家大學生網路貸款上都開通了個人貸款支付業務,所有額度加起來有25000元,臨近畢業,方明「血拚」了蘋果手機和一台筆記本後,他淪為「月光族」。「每月需要還款1370元,學校發的生活補貼1500元,基本上只夠還分期,都快畢業了找父母要也不合適,找點兼職做唄。」方明自嘲說,「再買必須要剁手!」

隨機采訪的多位在校生都坦言身邊有使用「網貸」的同學,「像是某個時候不知不覺地流行開來」。北青報記者搜索名校貸貸款平台的官網頁面,其平台的申請人數已超過75萬人,並滾動播報著某學校某同學已申請借款,借款額度從1000元至2萬元不等。北青報記者還留意到,滾動出現的院校以地方三本院校和高職居多。

高學歷人群、消費娛樂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費意願強,這些都成為眾多互聯網金融公司瞄上這塊高校市場「大蛋糕」的理由。大三學生譚偉(化名)也是「校園網貸」的常客,但與方明「電子產品達人」不同,「我找平台貸款,主要是為創業的資金周轉。一般男生都借錢來買數字產品、女生更喜歡買化妝品和旅遊。我們創業花的錢不是萬把幾千的,找銀行借肯定不可能,這些平台都應急用,我一次性借過1.9萬,還好,我們合夥人不太愁資金,這點錢小意思。」

2015年,中國人民大學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調查了全國252所高校的近5萬大學生,並撰寫了《全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研報告》。調查顯示,在彌補資金短缺時,有8.77%的大學生會使用貸款獲取資金,其中網路貸款幾佔一半。經北青報記者梳理,花樣繁多的學生網貸途徑大致有三類:一是單純的P2P貸款平台,比如名校貸、我來貸等;二是學生分期購物網站,如趣分期等;三是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提供的信貸業務。

調查

對於愈發失控的校園貸款平台是如何運作並一步步套牢大學生的,北青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第一步

金融平台招聘學生幹部地推

拉同學裝機月入5000元

這些遍地開花的校園貸款又是如何推廣的呢?

「我的同學就是我的客戶。」北京某大學就讀的學生王安(化名)一直任學院學生會幹部,去年他成了互聯網金融公司借貸寶的校園代理,加入「二維碼」推銷大軍,「大致在去年下學期,公司為提升APP『裝機量』舉行校園地推,那段也是搞這種兼職最掙錢的時候。」

王安說,該公司要求用戶下載APP後,還需填入姓名、手機、身份證號,如用戶選擇綁定銀行卡的話每單可提成40元,如不綁卡而選擇留下照片的話,每單提成30元。「這些收入是可以日結的,我身邊有同學最高一天掙了5000元。為了多掙錢,我們還去宿舍『刷樓』,拉同學和朋友綁定,鼓動大家貸款,做成一筆借貸單子的提成,是裝機之外另算的。」

第二步

不用視頻網簽

部分網貸只需學生證即可辦理

據媒體此前報道,河南大學生曾編造借口獲得了班上近30位同學的個人信息和家庭信息,並順利從多個平台上獲得貸款。其中被負債最多的,達到了11萬元。死者室友表示,網路上和他有關的不少借款,其簽字和照片都不是本人,但最後都被成功受理。時至今日,校園網路平台上「最快3分鍾審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學生證即可辦理」等博人眼球的廣告仍是鋪天蓋地。

某校園貸款平台的技術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不是本人借款都能通過,這平台審核風控不嚴。據我了解,有些技術不過關、實力不強的公司,不需要視頻網簽,也沒有人臉識別技術,這很容易導致審核問題,客戶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了。」

北青報記者嘗試用另一款校園P2P平台的APP借款,在貸款資質填寫時,除了線上填寫包括個人學籍、家庭、朋友聯系電話、上傳身份證和學生證照片等信息之外,平台無需線下跟本人面對面或視頻審核便可走完放款流程。「有些公司為了拉客戶,也會主動放水。」該技術人員補充道,「去年市場急劇擴張的時候,有公司一個月的放貸量就破了二三十億。」魚龍混雜的同業競爭加劇,部分平台為了拓展業務降低申請門檻要求,存在審核不嚴的情況,以至於學生個人信息被冒用。

采訪過程中也有貸款平台主要依靠線上途徑完成授信,在填寫多項個人信息資料後,主要通過遠程視頻等途徑確認信息。即使如此,也曾出現過平台審核人員與借款人勾結,冒用他人信息騙取貸款。「純線上的業務不是特別好做,而且不安全。大公司通常會強調嚴格審核,勸大家量力而行,少貸些。這既對客戶負責,也是對公司負責。」一位不具姓名的從業人士坦承。

第三步

鼓勵大學生借款超前消費

甚至推大學生分期購物節

那麼,大學生從這些平台借來的錢都會干什麼?北青報記者下載了某校園網貸平台的APP,在申請貸款時,系統自動顯示借款用途選項:消費購物、應急周轉、培訓助學、旅行、微創業,就業准備等。在其電腦端的官網上,公開了部分最新申請貸款成功的學生貸款金額和理由:「借款6800元,24期,給女朋友買iphone6」、「30000元,36期,畢業自主創業」。

因欠網貸而自殺的河南大學生後經媒體證實,之所以其欠下60多萬巨款,是該學生網貸去賭球。公開資料顯示,學生們五花八門的借貸需求平台都滿足,那麼,平台會不會追蹤借款之後的資金流向?北青報記者帶著疑問撥通了該平台客服的電話,該工作人員表示,「究竟錢花在什麼地方,我們沒有辦法監控和核查,系統選項你填了什麼,我們就默認是這個。」

隨訪的數位大學生表示,網貸用戶中,大多數人借貸是用作娛樂消費,比如花在旅遊,購買大件商品、化妝品衣服等。就在大學生們常用的分期付款網站「分期樂」,這家網站除了列出琳琅滿目的商品外,還打出了「全場免息、直降5億」的誘人字眼。網站介紹顯示,2015年9月1日上線活動營銷欄目,推出了「全國首屆大學生分期購物節」,21個小時內訂單金額突破1億元大關。此外,該網站專門開辟了熱門端游的游戲點券的分期付款,頁面顯示,限時搶購的滿減電子券當日被搶空。

內存

曾經火爆一時的大學生信用卡被「叫停」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3-2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I. 大學生借校園貸2萬滾成20萬,這種貸款抓住了學生哪些心理弱點

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路貸款平檯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據調查,校園消費貸款平台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台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此外,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台難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導致缺乏自製力的學生過度消費。

校園貸款為何屢禁不止,又是什麼給了他們生存下去的動力。說到頭來,還是大學生的虛榮心和過分消費。

近年來,學生因向校園貸借款而背負上巨額欠款的新聞屢屢被爆出,學生因還不上欠款輟學自殺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熱點內容
安工大老師 發布:2025-07-11 02:47:26 瀏覽:525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
初中數學卷子 發布:2025-07-11 00:11:28 瀏覽:807
2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試卷 發布:2025-07-10 23:36:23 瀏覽:93
活性炭化學式 發布:2025-07-10 16:30:45 瀏覽:437
怎麼雙眼皮 發布:2025-07-10 14:11:37 瀏覽:591
教師師德演講稿集錦 發布:2025-07-10 13:52:59 瀏覽:701
英語培訓翻譯 發布:2025-07-10 10:05:31 瀏覽:823
2014暑期實踐 發布:2025-07-10 09:19:41 瀏覽:982
老師批改作業的圖片 發布:2025-07-10 07:56:40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