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武術
1. 中學生學武術好嗎
同意樓上。要學就學我們自己的中國功夫~!!!
1樓的,一看你就沒練過武。像你這種不要套路只要力量,那是打蠻架`!什麼叫武術?所謂「術」,就是技巧,而技巧,就包含在套路中。如果你只用蠻力,即使對方的力量不如你,但他只要能熟練的運用套路的技巧,一樣能輕松將你拿下。你以為中國功夫的四兩撥千斤是假的?```
還有3樓的,你跟1樓的一樣,都以為武術的套路是花架子,是拿來表演的。但是我想說,真正的中國功夫就是在於格鬥,而不在於表演。那些壓腿,空翻才是真正的花架子!在實戰中你敢空翻?實戰中你敢梭一字 ?
2樓的,你說的很對,跆拳道對付一般人就跟玩一樣,但我看你的跆拳道也只能對付一般的人,對付那些什麼都不會的人。要是遇到一個習過真正中國功夫的人,你看是誰吃虧~!!!跆拳道漏洞百出,華而不實。而中國功夫,則恰恰相反,真正的中國功夫並不好看,但是實用~!!!!!
所以建議樓主去拜一個好點的中國武師,一個好的武師,往往很低調,因為他一般不會將好的功夫輕易授人。這就要樓主自己去打聽了。```
你才14歲,對於習武雖然不算早,但也不算晚。```
你比我好多了,我是高考過後的暑假才開始習的武,因為馬上就要出去讀大學,所以想學點功夫出去不被人欺負,現在才馬上升大二。而我的師父,當年也是20多歲才拜的師。所以你現在還覺得你14歲習武算晚嗎` ?
武術這東西,你要是不愛他,不勤練,你學的再早都沒用。但如果你喜歡它,天天都勤練,那即使你30歲才學,都一樣會成為高手。```
2. 中學生學什麼武術比較合適(我是男孩)
如果你想防身拳擊,散打非常合適,因為這兩個項目都非常強調實用。
如果你要想瀟灑可以練跆拳道,腿法,著裝都相當時尚。
現代一般要省級比賽,有教育局共同操辦的比賽前六名才可以加分。
3. 中學生學習武術的利於弊
1。耽誤學西;2。恃強凌弱(不過,練武術的人外表都比較友好,我練過,我認識的那些武林同道也是,不隨便惹事,真急了,才下殺手)3。身體更好;4.沒人玩的時候,可以自己打打太極拳;4。韌帶更哈,不要太猛的動作。(像我,平時做一做:劈一字腿,36度旋風腳)
一、寓技擊於體育之中。武術最初作為軍事訓練手段,與古代軍事斗爭緊密相連,技擊性非常明顯。搏鬥運動集中體現了武術攻防格鬥的特點,目的在於戰勝對方。套路運動盡管在技術規格、運動幅度等方面與攻防技術的原形有所變化,但仍保留了技擊的特性,踢、打、摔、拿、擊、刺是套路的技術核心。
二、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民族風格。武術既講究形體規范,又追求精神傳意,內外合一,練習時要求把內在的精氣神與外部的形體動作緊密相合,做到「心動形隨」,「形斷意連」。
三、廣泛的適應性。武術的練習形式、內容豐富多樣,有競技對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各種拳術、器械和對練,還有與其相適應的各種練功方法。他們有不同的動作結構、技術要求和運動量,分別適應不同年齡、性別、體質的人的需要。
5. 中學生防身學什麼武術好
中學生最好學太極、散打;
太極是哲學,是聖賢先哲為了修身治國、了斷生死、離苦得樂所作的學問。融合了大自然海納百川、陰陽平衡、剛柔相濟、動靜相兼,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和諧共處的普遍真理。太極最初和最根本的目標是讓我們擺脫身、心、靈魂上的捆綁,融入大自然真理之中,從而獲得絕對的自由。
太極特點:
1、太極的體位法是為了練習者自已的健康而做的,它基於正確的運動醫學理論而設計。而一些主要運動項目不顧及一些看似高難度動態美觀的動作會傷害到運動者的身體等問題。
2、太極不涉及競技性。太極不是比賽, 是在安詳平和狀態下進行的自我修身養性和身心修煉。
3、太極不引起粗重的呼吸,太極動作自始至終保持著從容不迫的可控性,講究人與自然、動作與動作之間的融和協調,步驟很分明。
4、太極練習應配合平靜呼吸,並永遠將注意力放在腰部和所練習的部位上。
5、太極練習依據養生功的標准來看是養氣的,而很多運動則是耗氣的。
6、很多健身運動只關注了骨骼肌,把心肌和平滑放在了一邊,更不要提及神經系統了,而這些只是造成對血流供給的過量需求,引起心悸,呼吸加快及心率過快,身體各處供氧不足,產生大量對人體有害的乳酸,長期從事劇烈運動也是為什麼很多正當壯年的精英運動員猝死的原因之一。而太極則完全避免了這些不利之處的鍛煉。
散打特點:
體育性:
散手運動從初步研究到試點開展,從經驗總結到全國推廣,直至成為現代體育競賽項目,曾經歷過許多困難、矛盾和阻力。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散手比賽與人們想像的武術徒手搏擊形式截然不同,有人甚至認為散手不是武術,而只是「拳擊加腿擊」。因為民間流行的武術搏擊,一般都認為是防身自衛,一招致敵;或者象電影、電視、武打小說中描述的那樣出神人化,風雨不透。這是武術在許多形式上給人以神化誇張的錯覺而造成的誤解。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我們不能讓散手在狹窄的拼殺中去生存,應把武術之精華溶人簡單易行的運動形式,不僅能自衛還能強身,這樣才能有廣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走向社會,走向世界。於是,原國家體委武術院經過試驗、論證後,認為散手的技法是以增強體質,交流技藝,防身自衛,提高技術水平為出發點,從傳統武術徒手搏擊術中取捨動作,使散手成為體育,即寓技擊術於體育之中。
對抗性:
散手運動的內在特點,決定了它以相互對抗的形式來表現,所以,散手的基本形式就是對抗性。這種對抗,是在雙方掌握了散手的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術,經過一段的訓練,在沒有固定格式的情況下,在規則規定的范圍內進行較技、較勇、較智,一分上下。
民族性:
武術散手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是在中國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逐漸演變發展形成的,因此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中國散手不同於拳擊,也不同於跆拳道,更不同於用頭頂、肘撞、膝擊的泰拳和不能用腳,只能用掉、拌、擒方法的柔道等項目;由於散手設擂比試,又不同於西方國家有攬繩的自由搏擊,也不同於日本的空手道、相撲、踢拳道、格鬥術,以及法國的忍拳等。武術散手要求「遠踢、近打、貼身摔」,它的民族形式不是凝固的,也不能理解為「過去形式」、「歷史形式」或「傳統形式」。民族形式有鮮明的時代性,因此形式不是單一的,而是多變的、演進的。
6. 中學生學什麼武術可以防身!!!
練什麼武術啊,每天做兩組俯卧撐(標准版),每組五十個,一個月後我看誰敢欺負你!
7. 中學生學武術
你缺的不是武術技巧,是勇氣而已。
遇到挑釁者,大膽的告訴他:不要惹我,你惹不起。
如果對方膽敢挑釁,善用法律做武器,你沒有必要反擊,有人對你動手就當場報警,並且去驗傷。
如果你輕傷(鼻骨骨折、一拳就可能;耳膜穿孔、一耳光也有可能),就屬於刑事案件,可判處三年以下刑期;如果屬於輕微傷,屬於治安事件,公安機關都應當進行處理。
司法機關對他進行處理的同時,你可以提出醫葯費由他負責的申請,即便是構成了刑事案件,也可以附帶民事賠償。然後根據案件情況調解解決或者由他全部承擔。
打一次架,出手傷人者少說掏幾千,多則幾十萬。
當你報警來一次,相信下次沒人再惹你。當警察這些年,見到不少校園裡面的小霸王,不過遇到事情嚇的哭鼻子的、尿褲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跟著對傷者下跪的,等等。遇到事情不要怕,相信警察和法律系統會保護你。
8. 什麼武術比較適合中學生啊就是比較容易的…
如果不考慮其他顧慮,建議你學習泰拳!簡單又能快速見效,這是以前我散打教練告訴我的。
綜合下各種武術:跆拳道、拳擊、散打、泰拳、柔術,真的是泰拳比較簡單(不過主要還是看你的興趣、耐性、天賦)。但是泰拳至鋼,太具攻擊性了。
練什麼武術主要還是看你學武的出發點!
建議你還是鍛煉身體吧。不管什麼武術,都是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作為支撐的。常運動、鍛煉能使你的手腳敏捷、力量、耐力都有所提升。
但不建議你做負重練習,因為這會影響你身高的生長!
9. 請問中學生適合學一些什麼類型的防身武術(不分國內外)
學柔道,不如去學擒拿了。防身的技術沒有基本功,知道再多招式也沒用。就算練太極,學會了四兩撥千斤的原理,你也要有那四兩勁不是?
不想下功夫,還想防身的話,就練「跑」,爆發力,耐力都練好,平時別惹事,有人找茬,趕緊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