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的種類
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是國家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繫到國家民族未來的前途和命運。
今天,我們來講講什麼是校園暴力,青少年又該如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校園暴力。
1. 千萬不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敢於同邪惡勢力做斗爭,但最好不要進行正面搏鬥,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2.可以採取及時告知老師、家長的措施,有必要時要尋求法律的保護。
3.不能以暴制暴、以牙還牙,惡意報復只會導致雪上加霜。
4.遇到危險記住撥打110報警求助。
② 誰給推薦幾部校園暴力的電影 或像艋尬那種類型的
誰給推薦幾部校園暴力的電影
或像艋尬那種類型的
觀看地址:
http://www.2kan8.com
下載地址:
http://bbs.2kan8.com
③ 校園欺凌原因和措施
校園暴力的形成原因及解決方法 學校本應是個和諧的地方,同學們在老師的教導下友愛、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但就是在這種培育人才的場所,不分時間、地點,也不管是哪一個國家,總是會出現一些錯誤的行為,校園暴力。從定義上來說,發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路、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作校園暴力。不僅僅是在中國,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校園暴力事件。 校園暴力事件並不單單指在校園內發生的事件,放學後學生間的欺負行為也是在期內的。校園暴力的主要表現是身體強壯的學生欺負弱小的學生,令其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這類事件通常都是重復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校園暴力蘊藏著一種復雜的互動狀態,參與的學生可以分為六種,分別是欺凌者、受害者、協助者、符合者、保護者和局外人。其中最主要的是欺凌者和受害者。通常欺凌者不覺得自己不對,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發欺凌者。毋庸置疑的是,受害者所遭受傷害,不單單是身體上的傷害,長時間的被凌辱也是他們的內心遭到了極大的摧殘,留下難以泯滅的陰影,這種陰影會使他們的人格發展出現缺陷,身心方面產生諸多問題,甚至有可能自己也會成為欺凌者。校園暴力事件有很多種類,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侮辱其人格等;對受害者進行重復性的物理攻擊;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通過它們嘲笑受害者;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這些都屬於校園暴力事件。 在我國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但是情況復雜,違法與犯罪交織,且多數事件未進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責任,加上目前缺少統一的事件報告、統計制度,導致難以了解我國校園暴力發生的真實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曾從2013-2015年各級法院審結生效的校園暴力刑事案件中抽取100多件典型案件樣本進行了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類犯罪的特點,最高法刑一庭審判長冉容介紹,校園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對集中。針對人身的暴力傷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傷害罪佔57%,故意殺人罪佔6%。此外還包括尋釁滋事罪佔10%;性侵、侵財犯罪各佔12%,還有很小比例的聚眾斗毆罪與綁架罪。這一百多個案子,持凶器的達到了49%,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佔35%,重傷的佔32%,也就是60多起案件將近七成的被害人要麼死要麼重傷,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但是比例是非常高了。由此可見校園暴力的嚴重性。在我國,有著為數不少的校園暴力事件,如中學女生被輪奸遭凌辱視頻在網上流傳、西安女生遭裸體毆打被仙人球扎胸部、山東臨清一男生宿舍內遭多名學生毆打、 廈門一學生打架被刀刺頭部身亡、多人圍毆女生事件等等,這些聽著就讓人心痛、害怕的事件確確實實的就發生在我們身旁。德國也曾發生校園槍擊案,在2009年3月11日上午,17歲少年蒂姆·克雷齊默爾闖進德國南部溫嫩登鎮的艾伯特維爾中學,打死12名師生。在逃跑及與警方交火過程中,又打死3人,最後自殺。這起惡性槍擊案震驚了德國社會,德總理默克爾宣布11日為國家「哀悼日」,稱這起案件是「令人驚駭的罪行」;2011年10月,日本滋賀縣大津市一名13歲男生因不堪忍受校園暴力而自殺。在美國,也曾發生過多次校園槍擊案,比較著名的有韓國學生趙承熙事件、科倫拜因校園槍擊慘案。 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家庭問題,我國目前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期,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社會上產生各種紛繁復雜的觀念,而家長在各種矛盾與利益的選擇中容易產生急功近利的價值觀,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秉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觀念,除此之外還可能會有家庭內部矛盾的存在,而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的孩子,難免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從而產生問題行為;二是學校因素,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重智育
④ 校園暴力主要有哪三種形式/()
校園暴力主要有三類:
1、語言暴力:指學生經常用污言穢語對其他學生進行攻擊,從而產生矛盾;
2、身體暴力:指藉助身體的優勢打擊比較弱小的同學;
3、心理暴力:指不斷地用語言、行為等給其他同學造成精神或心理上的壓力,使其出現不良表現。
(4)校園暴力的種類擴展閱讀
1、對於施暴者而言:
給他人帶來傷害,要承擔治療甚至賠償費用,要受到學校老師的嚴肅批評教育,甚至無法繼續完成學業。他們的行為很難獲得社會(主要是學校和家庭)的認可,那些常在中小學打架,特別是加入到暴力幫派的學生,很多最終都走上了犯罪道路。
2、對於受害者而言:
帶來肉體損傷甚至殘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氣;造成心靈的陰影和傷害;厭學甚至輟學。
如果遇到了校園暴力,學生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如遇事不要忍氣吞聲,要及時告訴家長或著老師;身上盡量不攜帶太多的錢物;受到暴力侵害時,立即採取靈活的應急措施,不刺激對方,以減少被侵害程度,事後立即報案。
2、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如交友要謹慎,少與行為不端的人聯系,不要上網交友,更不要網戀或私自會見網友;出外辦事不單獨行動,要與同學結伴而行,以免發生意外。
3、養成謹言慎行習慣。在學校日常生活中,不要說刺激、傷害別人的話;在公共場合遇到可疑者時,設法避開;化妝、服飾要得體,不要過分暴露;不要貪圖小便宜,不要對陌生人交付現金以及物品;與他人發生矛盾或沖突時,盡量用和緩的語言和手段加以處理等等。
一旦發生學校暴力事件,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報警;可按緊急報警按鈕或打「110」報警電話。
2、立即報告局安管科。先口頭、後書面。
3、以最快的速度把傷員送往就近醫院搶救,並通知家屬。
4、如發生劫持人質事件,學校派應變能力強、口才較好的老師與歹徒周旋,盡力規勸其中之犯罪;同時學校要全力保護好在現場或附近的學生,並迅速疏散之安全的地方。
5、保護現場,配合警方調查處理。在警方的指導下維持秩序和善後處理。
⑤ 未成年校園暴力電影是什麼類型
動作 犯罪 劇情
⑥ 校園暴力主要類型是哪三類
校園暴力主要類型是語言暴力、身體暴力、心理暴力這三類。
語言暴力:指學生經常用污言穢語專對其他學屬生進行攻擊,從而產生矛盾;身體暴力:指藉助身體的優勢打擊比較弱小的同學;心理暴力:指不斷地用語言、行為等給其他同學造成精神或心理上的壓力,使其出現不良表現。
(6)校園暴力的種類擴展閱讀:
校園暴力的解決方法:
1、家長積極應對
經常了解孩子校園內外的治安狀況,多與孩子溝通;無論孩子是打人者或是被打者,都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管理好情緒,避免以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以預防為主,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知識;積極與校方溝通,學會巧妙的給校方傳達個人訴求。
2、學校防患未然
老師在教育學生方面應當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不要動輒以打罵、諷刺、挖苦或體罰的形式替代教育,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傷害;學校在注重知識教育的同時,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強化未成年學生的法律意識,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3、社會構建網路
社會各職能部門應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一是從法律層面,應完善立法,使校園暴力防治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從機制層面,應當建立起由政府統籌、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關愛特殊群體預防校園暴力的長效工作機制。
⑦ 誰能介紹一些關於校園暴力類型的電影
我覺得終極一班、終極一家 就不錯的啊,你看看
⑧ 校園暴力中最容易被欺負的小朋友是哪種類型,要怎麼預防
校園暴力愈演愈烈,讓當爹媽的心都是懸著的。因為孩子在學校遭遇霸凌之後,校方或者家長經常會用「小孩之間鬧著玩」來解釋和安慰。
校園霸凌已經不是個新鮮詞兒了,其實校園欺凌現象一直都有,孩子之間以大欺小的行為也一直存在,我們以往的思路是去懲罰那些欺負人的孩子,當然,總是要去欺負人的孩子的確應該受到一定的教育,但那不是最主要的辦法,如果我們的孩子都自帶不被欺負的特質,那麼校園霸凌可能就會好很多。
⑨ 為什麼學習好的學霸很少遭受校園暴力
“學校暴力”在生活中很常見,從小學到高中就存在,甚至有的始於幼兒園。學校和教育局非常重視此類事情,並強調在學校開學時要防止此類事情發生。長期以來,這種校園暴力的行為一直存在,佔主導地位的基本上都是學渣,盡管沒有刻意調查被欺負學生的種類,但確實很少有學霸被欺負。那麼,為什麼很少有學霸遭受校園暴力,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受到老師的保護,欺凌者因此也不便欺負學霸。學霸是學校中一個重要的保護對象,在老師看來,他們都是中考、高考中的勝利者,都需要受到保護。如果學霸受到了欺負,基本上等於間接挑戰老師的權威和底線。如果對此老師進行嚴格的調查,老師將很難原諒這些欺凌者,並且他們可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因此,欺凌者很少會對學霸進行欺凌,這就是為什麼學霸不容易被欺負的原因。
⑩ 校園欺凌分為哪些類型
初三網 > 中考助考 > 學習經驗 > 正文
校園暴力的類型主要有哪些
2018-11-28 13:57:19
文/王蕊
校園暴力的情況屢屢發生,下面初三網小編就大家整理一下校園暴力的類型主要有哪些是多少,僅供參考。
校園暴力的三種類型
語言暴力:指學生經常用污言穢語對其他學生進行攻擊,從而產生矛盾;
身體暴力:指藉助身體的優勢打擊比較弱小的同學;
心理暴力:指不斷地用語言、行為等給其他同學造成精神或心理上的壓力,使其出現不良表現
校園暴力行為表現為
1、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侮辱其人格等。
2、對受害者進行重復性的物理攻擊。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擊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4、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脅受害者跟隨命令。
5、分派系結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如何預防校園暴力的發生
加強各方面教育
學校要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轉變教育觀念,遠離家庭暴力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師,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職能。家庭教育對子女思想品質、性格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按照我國《婚姻法》的規定,「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權利,又是父母的義務,並且設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的虐待、遺棄等條款,嚴格禁止親權的濫用[5]。一方面,夫妻雙方應避免因家庭瑣事引發家庭暴力,使子女受到影響或傷害;另一方面,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要避免「棒子頭上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現象的發生。目前,有許多未成年子女情感發育嚴重不足,身上普遍出現了冷漠、孤僻、暴燥等情感特徵,這與子女在家庭受到暴力傷害等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以上就是初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園暴力的類型主要有哪些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