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創客教育
答:
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本義是指出於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教育也就是STEAM教育,創客教育是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基於學生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使用數字化工具,倡導造物,鼓勵分享,培養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
(1)中學創客教育擴展閱讀
1.創客之於中國——「從0到1」,國家的發展呼籲「創客文化」的落地
美國矽谷著名投資人彼得﹒蒂爾在《從0到1》總結道,「從0到1」是創新,解決的是從無到有的問題,是質變,是創新。「從1到100」解決的是從有到多的問題,是量變,是復制和模仿。回顧我們的國家近幾十年的發展,「從1到100」,我們已經積累了許多的經驗,「從0到1」則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當前,中國已進入到世界大國的行列,引領世界的發展重任對我們提出了創新的迫切需求。在這種背景下,國家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並將其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中國的「創客」應運而生。由此可見,中國的未來呼籲「創客文化」,只有它的真正落地,才能不斷滋養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生命之根,為人類締造新的文明奇跡。
2.創客之於教育——中國的人才培養需要「創客精神」
當國家的發展歷程清晰的映射到教育中,我們發現,由於創新培養的缺失,目前的教育已逐漸滿足不了當今世界對人才的需要。中國的教育,高分低能、死記硬背等現象仍普遍存在,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則普遍較弱。傳統的知識傳授固然重要,但過程性教育、體驗式教育、創新性教育卻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行為,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將起到越來越關鍵的作用。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互聯網的思維浪潮,將我們帶入一個充滿生機和挑戰的時代,一個人人創客的時代。如何培養青少年的核心素養,尤其是勇於探究和創新的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人才培養的目標。忠於理想,勇於創新,敢於實踐,樂於分享,「創客」是趨勢更是信仰,中國的人才培養需要「創客精神」。
3.創客之於學校——學校創客空間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和重要場所
通過學校創客空間建設,可對學校原有的實驗室、數字探究室、實訓室、科技館、社團組織、興趣小組等零星的、碎片化的創新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進而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教育。對學生實施系統的創新教育,可以有效拓寬創新人才培養之路,是對當前傳統教育模式的有益補充。
Ⅱ 中小學創客教育目前比較火熱,你怎麼理解中小學創客教育的內涵
多少說唱可叫目前比較符合你怎樣抵得東小說創業教育的內涵?它的含義是什麼?
Ⅲ 創客教育課程有哪些
創客課程不是一門課程,而是由低階到高階的一系列課程組合。入門級課程可以側重電子、機械、材料、計算機等基礎學科知識的講授與操作技能訓練;中級課程可以側重 3D 建模、製造、電路裝配、電子切割、高級編程等較復雜的技能訓練。
高級課程則可以進行綜合性的創新實戰,圍繞某個現實項目和問題,讓學生以團隊形式協同創造新方案和新產品。除了開設專門的創客課程外,也可以結合學科內容設置創客課題,將創客教育的理念融入學科教學中。
(3)中學創客教育擴展閱讀:
創客課程的實施需要創客空間的支持,創客空間是線下與線上融合的創新實踐場,它面向擁有共同興趣或利益的創客群體,能為各種創意創新創業活動提供軟硬體工具、跨界師資、開放資源等支持性條件,助力創客們實現創意想法、創新設計或者創業項目。
鳳凰機器人的創客空間自建立以來,不斷拓展新的課程。在目前已有的3D列印,航空模型等課程基礎上不斷創新,吸收新的教學成果,開拓資源。在創客教育領域,不斷開辟新的疆域。
Ⅳ 什麼叫創客教育
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本義是指出於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教育也就是STEAM教育,創客教育是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基於學生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使用數字化工具,倡導造物,鼓勵分享,培養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悅智科技(YueWit)致力於創客教育。我們開展一種基於學生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使用數字化工具,培養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素質教育。
Ⅳ 如何在學校開展創客教育
機器人現在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教育部宣布,機器人課程列入普通高中選修課程;2016年,通過特長生渠道直通清華北大等19所院校。是教育的朝陽行業,加盟成熟的機器人教育品牌,可以實現快速盈利回收成本。況且課程的價格原因高於市場上同質的其他教育類型的培訓項目。
學校方面要加強宣傳力度,向家長廣泛普及"創客教育這一理念"
待概念普及後,進行相關課程的招募與開課
可以與優秀的創客教育品牌合作,比如酷哥機器人
Ⅵ 中小學開展創客教育方式主要有哪三種
客培養基本有三種形式:
一是體驗式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代中國青少年對科學技術的最初萌動,基本來自於課堂。浸入式的科技製作課、神奇的科技館之旅,都點燃了年輕人對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的強烈好奇心。於是,一些教育者們通過開發一些簡單的手工製作、拼裝實驗,將青少年慢慢帶入動手實踐的環節。這種體驗式的培養效果功能明顯,但不足也在於大多數體驗都停留在「耳聞」或「模仿」階段,即使有一些製造機會,也是成品或半成品的拼裝組合,很難讓學習者保持長期的興趣,並真正開發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二是素養式培育。課程是教育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在體驗式培養的基礎上,教育者們開始注意青少年科技興趣長效機制的建立,通過課程使之連貫起來。這種方式更重素養的培育,把創新當作個人素養的必須品,進行補充強化。長期的興趣才能讓興趣轉化為成果,一些小創客在這樣的機制下快速成長,雖然不一定就能百分之百成為一個完整創意,或稱為創業的起點,但卻給了很多年輕人尤其是90後一個嘗試的機會。
三是平台式教育。體驗和課程是創客培育的條件,二者不可偏廢。可僅有這些就足夠了嗎?顯然不是。目前,創客教育已經進入了平台式的教育階段。如果學生在一個很自主、很開放的空間里,輔以技術支撐和導師支持,便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應用能力,充分發揮創意。此外,這個過程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綜合性平台是目前最為成熟的創客教育模式。
「創客理念」:
第一,將創意變成實物。創客就是將個人創意變成人工製品的那些人,主張將創意付諸實施,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設想層面。從教學方面來說,我們打算讓學生在現代學習技術課程學習中,以個人和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個可以看見的創意作品,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紙面上和文本中。
第二,做中學。創客一般都是邊做邊學的,遇到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知識的學習與問題的解決是同步進行的,而不是彼此分離的。我們准備從一開頭就向學生布置「完成創意作品」這個任務,讓任務驅動學生邊做邊學。
第三,持續分享。創客都是一群熱愛分享的人。我們把新建構主義分享式學習理念引入課堂教學中,採取讓學生「說出」、「寫出」和「做出」循序漸進的方式,開展三次小組和全班分享活動。
第四,協作學習。創客一般不是單打獨斗的,而喜歡在一起互相切磋,相互協作。在教學中我們也將開展小組協作活動。
第五,跨學科。創客式學習不會局限於某一傳統的學科分類,而會根據問題的需要進行跨學科的學習。我們也將要求學生完成的作品包含跨學科知識在內,也不宜局限在某一學科領域。
第六,運用信息技術。創客活動一般都與信息技術及其產品關系密切,比如採用開源軟硬體、3D列印技術進行創作。我們也將要求學生的創意作業要使用信息技術工具。這也與我們這門課的主題相一致。
Ⅶ 中小學創客教育理念是什麼
讓創新成為一種能力和習慣,例如引導學生將腦海里的創意,通過3DOne等創意3D軟體,變成可製作的3D模型。
Ⅷ 中小學開展創客教育的意義
教育是窗口,教育是時代號角,時代所需,教育方向所迫。2。31,對改革教育起到很大作用,為進一步發展良好教育,信息正能量傳播者領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