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三園式校園

三園式校園

發布時間: 2021-06-21 23:51:16

1. 什麼校園的「五化」和「三園」建設

「五化」指的是:
一、凈化。整頓校風校紀,改善校園內外衛生環境,使之成為一個校風良好,環境優美的學校。
二、美化。在校園周邊種樹栽花,把校園建成一個適合學生學習,老師適合工作生活的怡人環境。
三、文化。學生在學校得到知識的傳授,老師專司授業解惑,努力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
四、硬化。把校園內部分小徑路面水泥化,使之便於老師和學生行走,成為和諧校園的一部分。
五、綠化。在人行道旁邊和操場、球場周圍及山坡空地上種上樹,使校園綠樹成蔭,從而綠化校園。

「三園」即是指「樂園」、「花園」、「校園」。
校園指的是把學校營造成一個具有濃厚學習氛圍的環境,學生能真正學習到知識的地方。
樂園指的是讓學校成為老師學生在課外得到放鬆、休憩的理想場所,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花園則指的是把學校建成一個讓家長放心,使學生安心的美麗花園學校。

2. 學校建設「五化及」三園「是指什麼

從凈化、綠化、硬化、美化入手徹底整治校容校貌,設置人文景觀、格言警句,懸掛張貼名人名言掛圖、展示師學書畫作品,努力實現「塊塊牆壁會說話,一草一木都育人」的目標。使學生隨時隨地都受到感染和熏陶,體現校園「處處皆教育」的深刻內涵,通過完善教學設施、綠化美化校園、建設人文景觀等途徑,初步完成校園物質文化建設項目,具體如下:
——校園的凈化。大力加強學校的衛生保潔工作,全面治理校園內存在的「臟、亂、差」現象,辦公室、教室、實驗室等教育場所,寢室、食堂、廁所等生活設施都要干凈,還要保持牆壁、閱報欄和各種宣傳窗的整潔、有序。
——校園的綠化。以實用、經濟、美觀為原則,以綠色植物造景為主,花壇為輔,適當設置景點,做到點面結合、布局合理、搭配協調,營造花草蔥榮、綠樹成蔭、清爽優美、賞心悅目的校園環境。提高綠化的文化品位,城鎮學校校園環境建設體現花園風格,農村學校校園環境建設要體現田園風格,林區學校校園環境建設要體現園林風格,有條件的學校可統籌兼顧。組織全校師生定期對全校花草、樹木進行修剪、養護,努力使校園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
——校園的美化。學校的各種標牌設置都要美觀、精緻,走廊、過道和室內,要飾以與環境相協調的體現公民道德規范、職業道德要求、素質教育實施、課程改革目標、人文精神培養、終身發展需要等內容要求的名人畫像、名人名言、名家字畫,或師生的書畫、美工作品等,挖掘、保護校園內或校園的自然、人文歷史景觀,使學生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藝術熏陶和思想感染。
——校園的語言文字。要大力推廣普通話,使之成為校園語言。校園內使用文字要規范,如校風、校訓、標語、警句等。保護操場、愛護綠化等各種提示牌,要使用詩一般的語言,在提醒師生的同時,陶冶師生情操,避免使用「禁止」、「不準」一類的生硬詞句。
——校園環境的知識化。要充分挖掘學校的各種資源,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加強多方面知識的宣傳與普及。有樓房的學校每一個樓層、有平房的學校每一面牆壁,可設一個主題,形式可以是文字,還可以是圖畫,也可以圖文並茂。主題可以選擇道德規范、文明禮儀、愛國愛民、清正廉明、清節自守、勤勞睿智、質朴儉約、勤奮好學、尊師重道、理想信念、陶冶情操等。通過板報、櫥窗的科普宣傳,實驗樓里生物標本的展覽,校園里的花草樹木旁掛的精緻小牌、教室里學生自辦的學習園地、舉辦知識競賽等方式,使學生在受到藝術美的熏陶的同時,學到豐富的知識。
4、加強非物質文化建設,努力培育校園精神。校園精神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的靈魂,是育人目標的高度概括。校園精神不但是對學校傳統的繼承和發展,而且還應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表現為師生共同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工作目標,突出表現在校風、教風、學風和班風上。
——大力加強校風建設。校風體現著一個學校的優良傳統、精神風貌。要認真總結提煉本校優良傳統,緊密結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的開展,通過各種形式的載體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努力營造團結和諧、開拓進取、求實創新的校風。要通過一定的物質載體將校風表現出來,如通過創作校歌,編輯校報校刊和製作校風宣傳牌等形式,讓師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勵。同時,還可通過建立校史陳列室、榮譽室,舉辦校史展覽、校慶活動等,增強師生對校史、校風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讓學生感受到「今天我以校史為榮,明天我為校史添彩」。
——努力營造優良的教風。教風是教師在長期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教育教學的特點、作風和風格,是教師道德品質、文化知識水平、教育理論、技能等素質的綜合表現。要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形成以「愛生」和「敬業」為核心的師德規范。教師要對學生身心發展和社會未來高度負責,嚴謹治教,為人師表,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贏得學生的普遍尊敬。學校一方面要使教師投身於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之中,促進教師之間更多的合作;另一方面,要把教師列入學習者的行列,使教師認識到既有教的義務,又有自我學習的責任,把學校當作是自己和學生共同學習發展的場所,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崗位培訓,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和業務水平,把學校建成學習型組織。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學風是指學生集體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治學態度和方法,是學生在長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表現。要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並努力學好本領。嚴格要求學生,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舉止文明、尊重師長、勤奮刻苦、博學善思的優良學風。
——積極營造良好的班風。班風是班集體的風氣,好的班風有助於好的校風、教風、學風的形成和鞏固。因此,學校要認真抓好班級和團隊工作,建設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快樂和諧,健康向上、爭做主人的良好班風,倡導營造充滿正氣的濃厚氛圍。
——形成有利於學生健康成才的制度環境。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學校師生行為的准繩,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形式,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和良好校風形成的根本保證。各學校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使學校各項工作有章可循,體現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精神。學校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實施,要按章辦事、不徇私情,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要改進不科學的管理辦法,清理和廢除旨在卡、壓、罰的規章制度,提倡民主管理、自主管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形成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制度環境,促進廣大師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3. 學校五化三園指的是什麼

「五化」指的是:一、凈化。整頓校風校紀,改善校園內外衛生環境,使之成為「三園」即是指「樂園」、「花園」、「校園」。校園指的是把學校營造成一

4. 五化三園的內容是什麼

網上搜到,供你參考
「五化」指的是:
一、凈化。整頓校風校紀,改善校園內外衛生環境,使之成為一個校風良好,環境優美的學校。
二、美化。在校園周邊種樹栽花,把校園建成一個適合學生學習,老師適合工作生活的怡人環境。
三、文化。學生在學校得到知識的傳授,老師專司授業解惑,努力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
四、硬化。把校園內部分小徑路面水泥化,使之便於老師和學生行走,成為和諧校園的一部分。
五、綠化。在人行道旁邊和操場、球場周圍及山坡空地上種上樹,使校園綠樹成蔭,從而綠化校園。

「三園」即是指「樂園」、「花園」、「校園」。
校園指的是把學校營造成一個具有濃厚學習氛圍的環境,學生能真正學習到知識的地方。
樂園指的是讓學校成為老師學生在課外得到放鬆、休憩的理想場所,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花園則指的是把學校建成一個讓家長放心,使學生安心的美麗花園學校。

5. 溫嶺市第三中學的學校簡介

溫嶺市第三中學創辦於1985年,前身為溫嶺縣城東中學,後經幾度易名,一次搬遷。94年更名為溫嶺市第三中學,97年整體搬遷,學校坐落在溫嶺市太平街道萬昌西路。
溫嶺市第三中學
公辦學校,單設初中,校長陳凌鈞,系省春蠶獎獲得者,台州市名校長。 學校在教育局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學校被評為:浙江省示範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家庭教育先進單位、浙江省衛生先進單位、浙江省治安安全先進單位、浙江省現代技術教育實驗學校、台州市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達標活動示範學校、台州市示範性家長學校、溫嶺市素質教育先進實驗學校、溫嶺市「AAA『三園式』學校」等等。被市人民政府督導室認定為全市初中唯一的「自主性發展學校」。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

6. 寫英語作文我夢想的學校:|、花園式的校園環境.2、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和睦相處;3、老師與學生之間互

My ideal school, yep it only exists in my mind since physics teacher had told us that an ideal model wouldn't exist in real life. But , as an English composition task,I might talk about it a few .
First,I hope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chool could be beautiful,trees,flowers,beautiful things make people feel relax,students could get into a better status in daily studies.
Then,I hope my classmates would help in each other,and there're no bad boys,oh certainly bad girls too in the school,sometimes they might fight,also trouble the others. which is really impossible .

7. 大溪鎮的教育資源

1.大溪中學 溫嶺市大溪中學創建於1944年,前身為私立趙氏初級中學,原校址在原冠城鄉冠山東麓。1945年改校名為德明中學。1956年7月,學校改為公立大溪中學,校址遷移到大溪鎮德明路。學校一度更名為溫嶺縣第二初級中學,到1959年恢復原校名。1958年學校首次招收高中學生兩班,成為一所完全中學。1998年秋季實現初、高中脫鉤,成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2002年2月通過浙江省普通高中A級辦學水平評估;2004年2月被浙江省教育廳評定為浙江省三級重點中學;2006年1月被浙江省教育廳評為省二級重點中學。 學校新校區位於省級風景區方山山麓,國家級沿海甬台溫高速公路、104國道線從校西側穿鎮而過,校門南側是省一級公路大石線,交通十分便利。校園佔地近110畝,投資4500多萬,按照省等級重點中學標准設計,採用現代化教育教學配套設施,學校在2003年5月份實現了整體搬遷。
學校現有27個高中教學班,學生共1500多人;教職工 120多人,其中中高級教師四十多人。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崇尚發展」的辦學理念,奉行「嚴謹、進取」的校訓,以「要質量、要信譽、要效益」為辦學宗旨,學校辦學條件、辦學水平不斷改善和提高。學校從1997學年至2003學年,已連續七年被市教育局(教委)、市教育督導室評為溫嶺市一類一等(自主發展性)學校。學校1997年、1998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台州市招飛工作先進集體」; 1998年、1999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溫嶺市「治安安全單位」;1999年1月,我校被省教委評為97-98學年普通高中會考先進集體,是當年台州市唯一獲此榮譽的學校;2000年被評為「台州市治安安全先進單位」,「台州市教科研先進集體」,通過首批「台州市文明學校」驗收評比和溫嶺市首批「三園式學校」(學園、花園、樂園)驗收評比;2001至今連續三次評為「台州市文明單位」;2003年度被評為台州市安全文明校園,溫嶺市信息技術教育先進集體,溫嶺市先進教工之家,溫嶺市先進退管集體;2003年獲第四屆全國中學生素質教育英語知識能力競賽團體一等獎;2004年2月獲第十二屆奧林匹克杯全國作文大賽「未來作家搖籃獎」、「最佳組織獎」;2005年被評為台州市圖書管理先進集體,台州市首批「全面教育質量試點學校」,省A級信譽度食堂;2006年2月被評為台州市平安校園。2007年12月通過「台州市陽光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的驗收。
在六十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已培養出一大批社會有用人才,知名的有:原國家財政部財政司司長吳才麟,原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王天祥,浙江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林家驪,旅美華人盧妙根博士,台州市領導元茂榮、鄭玉芳、陳惠良等。

2.大溪三中
浙江省溫嶺市大溪鎮第三中學是全國新學校行動計劃實驗學校、省示範性初中、省標准化學校,曾獲省衛生先進單位、省家庭教育實驗基地、台州市綠色學校、台州市教育基本現代化學校、溫嶺市文明單位等40多項榮譽。創辦於1969年,2003年11月改「山市鄉中學」為現名。學校佔地23173.32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多平方米,教學區、活動區、生活區布局科學合理,現代化教育設施齊全,各類教學設備、電教儀器、音體美勞衛器材均按省級標准配置,配有閱覽室、語音實驗室、電腦教室、多媒體電教教室、課件製作室、校園智能廣播系統等。
學校現有15個教學班,在校生597名,教職工64名。其中專任教師本科率達73%左右,中高級職稱達48%。學校歷經「質量立校、科研興校、務實辦校、管理強校、特色揚校」戰略,綜合實力不斷提升,連續幾年督導評估為二類一等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尤為迅速,連續四年中考取得優異成績,合格率達98%以上,平均分均超全市平均水平,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年均獲獎人次達100多人次,省一級重點中學錄取人數逐年遞增,名列農村中學前茅。幾年來,教師主持研究各級各類課題達100多項,尤其是2006學年、2007學年,學校立有省、地、市級課題23項,研究鏈初具規模。
「十一五」期間,學校秉承「立足人本重發展,立足務實求創新,立足校本創特色」的辦學理念和「立志、拼搏、勤奮、求實」的校風,正以省規劃課題《基於學生學習狀態改善的學校整體改進研究》和省重點課題《流動人口家庭教育問題研究》為主要載體,實施以「整體改進」為核心的「十一五」規劃,突出「立足平安,平實教學,拓展時空」這一發展主題,注重師生信心、知識、思維的培養,營造自主、創新、尊重、信任的寬松教學氛圍。
3.大溪二中
溫嶺市大溪二中位於省級風景區方山山麓,南臨甬台溫高速公路,104國道線從校西側穿鎮而過,校南側是省一級公路大石線,交通十分便利。學校創建於1998年,佔地面積34017平方米,建築面積14948.6平方米,綠化面積15100平方米,現有36個教學班,130名教職工,其中高級教師15人,一級教師52人。學校遵循「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未來」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校師生發揚「與時俱進、嚴謹求真、開拓創新」的二中精神,勤奮工作,頑強拼搏,取得了顯著成績。
競賽成績獨領風騷 幾年來,我校在全國初中數學競賽中全國級獲獎24人,地市級獲獎68人,2002年獲「全國數學競賽優勝團體」(全省僅七所,台州唯一);省自然科學競賽中省級獲獎6人,地、市級獲獎90餘人,第十屆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級二等獎2人(台州唯一)。
教育科研蔚然成風 2002年9月,大溪二中被台州市教科所命名為台州市首家「教科基地」。全校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中論文發表43篇,獲獎17篇,台州市級獲獎18篇,溫嶺市獲獎130餘篇。骨幹教師脫穎而出 本校有8位教師獲省級以上競賽指導獎,獲國家級、省、市(地)級優秀指導獎9人次,1人獲省社會學科優質課評比一等獎,3人相繼獲台州市教學大比武二等獎,1人獲台州市「教壇新秀」稱號,多人在市級大比武、優質課評比中獲獎,市教研大組成員我校佔6名,溫嶺市骨幹教師6人。
文藝方面,在市級比賽中獲得30餘個獎項;體育方面學校連續四年穩居A組;我校皮劃艇隊代表台州市取得省賽第四名的優異成績。
學校業績碩果累累 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別有31人、33人、41人被溫嶺中學正式錄取,累計兩百餘人達到新河中學和市二中(省一級重點中學)錄取分數線,其中林浩、鄭涯、楊瑞鑫等3位同學考入浙江省創新實驗班(全省招生僅60人),楊瑞鑫同學成績名列全省總分第六名,兩名學生榮獲市「英才獎」,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學校先後榮獲「浙江省衛生先進單位」、「台州市示範性初中」、「台州市花園式單位」等榮譽稱號達20餘個。
「樹立育人新理念,實現辦學現代化,創辦省級名校,面向未來育人」是我們二中人辦學的追求。放眼未來,大溪二中的明天必將更美好、成績更輝煌。
4.大溪四中
美麗的大溪茅山腳下,潘水河畔,綠色叢中兀立著一所人傑地靈的農村中學——大溪四中。
浙江省溫嶺市大溪四中的前身是潘郎中學。學校現佔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學校現有1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800人,教職工63人,,其中專科學歷達到百分之一百,本科達到62%。各學科師資力量強大,各年級均有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
近幾年來,學校辦學條件漸漸日臻完善。新建的綜合樓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設備:多功能廳、音樂室、舞蹈室、實驗室、美術室、圖書室、閱覽室、校園電視網、寬頻網,標准操場已經完工,正進行後期的整理和綠化,一所富有朝氣的現代化農村中學正在崛起。
學校本著培養「有理想、能自律、做驕傲的四中人」的基本要求為出發點,以「求實、創新」為學校辦學基本理念,不斷地追求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終身發展,注重文化底蘊的積淀,構建了以德育為核心,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現代培養模式;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創辦山區特色學校,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加強教育教學管理為根本,使一代又一代的山裡孩子逐步走向他們的輝煌人生。
回首昨天,學校教育教學也發生了新的面貌。近幾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市文明單位、《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達標單位和示範學校,市衛生先進單位,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市校園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市平安校園和文明校園,市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校也因此連續幾年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逐漸形成了辦學思想先進、管理體制科學、師資結構合理、教學基礎堅實、育人環境優化的五大辦學優勢。
「尋常陌上花似錦,折得東風第一枝」。面對今天,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現有教師中年長者年富力強,後生年輕有為,在以校長葉海兵為核心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團結一致,攜手前進,一個又一個的同志在這片熱土上奉獻了他們的青春,又從這里脫穎而出,走向更加重要的教育崗位。勤勞奮進的四中人正以他們的朝氣和蓬勃在教育這片沃土中書寫更美麗的篇章!
5.大溪二小
溫嶺市大溪鎮第二小學是2006年8月經溫嶺市教育局考核通過,批准原山市小學升格為鎮級小學,更名為大溪鎮第二小學的。其中本科學歷18人,大專學歷32人,中師學歷5人,小學高級教師19人,小學一級教師33人,職工1人。學校有2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398人。葉國軍任校長,張岳林任校長助理。下屬完小白山小學有教職工20人,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43人。
大溪二小佔地面積13500平方米,建築面積5350平方米,綠化面積1500平方米,學校內部設施功能基本齊全,配有電腦室、語音室、勞技室、圖書館、書畫室、音樂室、實驗室、會議室、多功能廳、體育器材室、師生食堂等專用房,班班安裝廣播、閉路電視,音、體、美、衛、勞器材和圖書、儀器達到省教育強鎮一類標准。
幾年以來,大溪二小憑著「科學、高效、求實」的作風,以「文明守紀、勤學創優」為校風,認真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德育工作富有特色,社區教育網路健全,科技教育活動蓬勃開展,體育工作成績顯著,《溫嶺報》、《台州日報》、《浙江教育報》曾對學校的辦學業績、辦學特色等作過專題報道,學校的辦學概況被人民日報社新聞信息中心主編的《改革開放20年的中國浙江卷》作專題介紹。學校先後被上級各部門命名為「溫嶺市文明單位」、「溫嶺市衛生先進單位」、「溫嶺市AA級三園式學校」、「台州市花園式單位」、「溫嶺市綠色學校」、「溫嶺市平安校園」、「台州市教育基本現代化學校」、「浙江省農村標准化學校」等。
今日的大溪二小將以學校升格為契機,深化改革,銳意創新,不斷開拓進取,全面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注重個性、人文見長」,引領教師「理念先導、教學相長、各顯特色」,便學校成為「鄉村花園、師生家園、百姓公園」,全面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努力實現學校跨越式的發展。

6.大溪小學
溫嶺市大溪鎮中心小學坐落於大溪鎮德明東路47號,佔地面積43畝。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在職教職工100餘人,專任教師全部達規定學歷,大專畢業生57人.本科畢業生7人,其中台州市名校長1人.台州市首屆教科新秀1人、教學能手1人,市級教壇新秀4人,教壇中堅1人,市骨幹教師19人,市教學大比武、優質課評比獲獎教師達38人。
學校以文明、嚴謹、求實、奮進為校訓,以創現代化、有特色的省示範性小學為目標,以依法治校、科研興校、素質立校、管理強校為宗旨.開拓創新不懈努力,成績斐然;學校先後被評為浙江省衛生先進單位、台州市農村示範性小學、台州市首批文明學校、台州市群體師德創優先進學校、台州市教科研工作先進集體、台州市五愛 四有主題教育活動先進集體、溫嶺市文明示範單位、綠色學校、 三園式、學校連續八屆榮獲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書活動組織特等獎和組織優秀獎。
學校努力創造適合師生發展的教育,為每一個師生搭建成功的舞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實施科教興校戰略,成效顯著。一是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歷年來市督導評估學科抽測成績始終名列全市前茅;二是教育科研碩果累累,至2002年底,獲省地市級優秀科研成果獎12項。三是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小學生人本評優改革、師德建設.道德銀行建設等學校特色工作凸顯品牌效應。

8. 關干《花園式校園》的作文

美麗的校園春天到了,小草紛紛探出頭來,柳枝抽出點點嫩芽,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我們的校園頓時變得五彩繽紛,像一座美麗的大花園。走進校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棵枝繁葉茂、高大挺拔的黃桷樹,它的葉子翠色慾滴,像一位士兵保衛著校園,為我們抵制寒風、遮擋太陽,枝幹高大粗壯,大約有兩三層樓那麼高,要兩個人手拉手才能把它圍住,下面的棕色大理石花壇幾乎被它一人霸佔了,周圍圍了一圈五顏六色的花兒。每當同學們玩累了、下了課都會坐在花壇上看書、聊天,下午放學時,接孩子的家長也會坐在花壇上乘涼、聊天,就這樣,日復一年,年復一日,黃桷樹天天給我們這風擋雨,但它卻毫無怨言,盡心盡職的為大家服務,我們也一絲不苟的保護它。黃桷樹的左邊就是我們美麗的教學樓。它高大雄偉,紅白相間的牆磚美麗極了。再往左看,左邊一到六樓整個牆面是我校非常有特色大型浮雕,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瞧,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正在植樹,他們綠化大自然,左邊,小朋友們在踢球,鍛煉身體,為祖國出一份力,上面,火紅的太陽帶給我們光明,讓我們的校園充滿陽光,讓我想到了我校的學理念:打造陽光校園。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上天,說明同學們愛科學、學科學,白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象徵和平與和諧;最上面,寫著「放飛希冀」幾個大字,這就是同學們放飛夢想、放飛希望的地方。所以大家在這里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夢想與希望。教學樓前面就是三個並排的大花壇,三茶花、杜鵑花、菊花;爭奇斗艷,色彩明麗,千姿百態;你瞧,那花兒開得多麼鮮艷,正列著嘴沖我們咯咯的笑呢!紅得鮮艷,紫的高貴而華麗。微風一吹,花壇也散發出淡淡的芳香。聽,花兒們正在和柳樹姐姐切切私語呢!小鳥站在黃桷樹公公的頭上偷聽,還一邊聽一邊唱著歡樂的歌。美麗的花兒、盡心盡職的黃桷樹、可愛的鳥兒;是它們讓我們的校園變得生機勃勃、豐富多彩、更加美麗,我愛這即美麗又可愛的校園。

熱點內容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