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醫學院校園網
① 遵義醫學院與遵義醫學院社會與科技學院區別在什麼地方
遵義醫學院學科專業 學院開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公共事業管理、葯物制劑、葯品檢驗、眼耳鼻喉科學(五官科)、婦產科學、急救醫學、護理學、美容醫學、醫學影像、醫學檢驗、法醫學、信息與計算科學、臨床心理學、生物工程、社會體育和英語19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 遵義醫學院社會與科技學院z只是遵義醫學院的二級學院——科技學院、5個教學部、10個本科系、74個教研室、42個實驗室、19個研究室和1個中心實驗室。圖書館藏書50萬余冊,全館微機管理,檢索方便,與全國600多所兄弟院校和醫療科研部門有資料交流,為省衛生廳委託科研課題查新檢索單位。學院已於2001年建成計算機校園網。
② 遵義醫專好嗎
遵義醫學院開設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公共事業管理、葯物制劑、葯品檢驗、 眼耳鼻喉科學(五官科)、婦產科學、護理學、美容醫學、醫學影像、醫學檢驗、法醫學、信 息與計算科學、臨床心理學、生物工程和英語等17個本科專業及方向。有葯理學、生理學、生 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 麻醉學、口腔臨床醫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等17個碩士點45個學科招 收碩士研究生和開展同等學力授予碩士學位工作。臨床醫學成為專業碩士學位全國第二批試點 單位。擁有葯理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內科學、口腔臨床醫學等4個省級重 點學科和兩個省級重點實驗室——貴州省細胞工程重點實驗室和貴州省基礎葯理實驗室,貴州 省醫療美容專業培訓基地設置在該院。學院珠海校區,佔地1240多畝,2002年秋季已落成開學 。 遵義醫學院有一個獨立學院——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5個教學部、9個本科系、88 個教研室、42個實驗室、21個研究室和2個中心實驗室。全院藏書82萬余冊,全館微機管理, 檢索方便,與全國600多所兄弟院校和醫療科研部門有資料交流,為省衛生廳委託科研 附屬醫院課題查 新檢索單位。學院已於 2001 年建成計算機校園網。
學院的研究生教育起始於1955年,是國家恢復高考以後第一批被授予碩士點的院校之一, 有49個學科面向全國招生,目前在校研究生641人。經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學位辦)批准,我院從2002年起面向香港、澳門、台灣招收碩士研究生。學院在建院初期本科在校生人數一直保 持在1200人左右,面向全國招生。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辦學層次的不斷增加和辦學規模的擴大 ,在校生人數逐年增加,尤其是連續擴招以後,在校生人數目前已有10400人。學院本專科招 生重點在貴州省內,1999年至2002年經批准本科招生擴大到雲南、四川、重慶、廣西、湖南、湖北等24個省區市招生。
遵義醫學院現有六所附屬醫院。直屬附屬醫院(副廳級)有床位1000餘張,是一所臨床科室齊全、醫療教學儀器設備先進的主要臨床教學基地,1995年被評為貴州省首家三級甲等醫院 ,1999年又被評為全國百佳醫院;1998年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附屬口腔醫院;第二附院坐落在省城貴陽;第三附屬醫院在原遵義醫院的基礎上建成;第五附屬醫院在原珠海市斗門區人民醫院基礎上建成;第六附屬醫院為深圳龍崗中心醫院。六所附屬醫院共有床位3125張,臨床教師中中級職稱以上近500人。此外,有貴州省人民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遵義醫院、成都市第二、第五、第六、第九人民醫院、成都鐵路中心醫院、大連鐵路醫院、資陽市第三人民醫院、 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等47所分布在貴州、四川、大連、上海、深圳的教學醫院,能充分保障臨床 教學與實習。
2001年12月10日,遵義醫學院與珠海市正式簽訂了合作建設珠海校區的協議。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辦學層次以研究生、本科生為主,開辦的專業有臨床醫學、 口腔醫學、護理學、生物工程等。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從2002年起面向全國24個省市區招生,現已開學。1980年至今,全院共獲各類科研成果400餘項,主編、參編教材和撰寫參考書260多部,發表論文9700餘 篇,其中1997年國家發布我院論文被收錄入SCI為貴州高校之首。 還不錯吧!!
③ 遵義醫學院怎麼樣
遵義醫學院是一所省屬高等醫學院校,其前身是關東醫學院。創建於1947年5月,是我黨自己創辦的一所醫學院校。當時,為適應解放戰爭需要,部隊亟待一批軍醫人才,根據大連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政治條件,故在大連辦了這所醫學院,校名為關東醫學院,學制2年,由當時的華東軍區後勤部衛生部負責人王布君任院長,1949年1月,在中共中央東北局的直接領導下,正式成立大連大學,將關東醫學院改名為大連大學醫學院。為了辦好大連大學醫學院,1949年4月,中央委派了原新四軍衛生部長、著名醫學專家沈其震同志任院長,學院也開始實行正規的五年學制。為了符合「正規大學」的要求,沈其震院長首先在加強學院師資方面作了積極努力。曾先後到香港、上海等地聯系和招聘教師,使不少在敵占區或香港的著名專家教授紛紛應邀來到學院工作,使教師由創校初期10餘人,急增到110餘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30人、講師23人、助教61人。這對大連大學醫學院的正規化建設起了重大作用。1950年7月23日,按照東北人民政府令,取消大連大學。大連大學醫學院正式改名為大連醫學院。
1965年8月,根據三線建設的需要,衛生部決定大連醫學院全部南遷。1965年底,經中央批准,決定南遷貴州省遵義市,經過近3年的籌建,1969年4—6月,學院教職工和部分在校生、第一附屬醫院職工及全部儀器設備,南遷到遵義市新校址,大連醫學院改名為遵義醫學院。
自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10年內亂,1969年的南遷和1981年起原大連醫學院教職工94%逐步北調大連,使遵義醫學院在師資力量、教學設備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受到了重大損失。近10年來,學院在艱若的辦學條件下,加強了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提高,既不縮小原辦學規模,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走穩步發展的道路,使學院的教學、科研工作又出現新的局面。
為適應貴州省醫葯衛生事業的發展,遵義醫學院在1978年之前,只有1個系1個專業的基礎上,到1990年已發展有3個系,2個本科生專業,4個專科生專業,8個碩士生專業;還設有各種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進修班、培訓班和專業證書班。為滿足貴州省對醫學人才的多層次需要,學院逐步建立較完整的醫學人才培養序列,1889—1990學年度,在校學生1600餘人,其中本專科生1484人(專科生210人),研究生20人,還有進修生、專業證書班學生等共100餘人。
1982年以來,由於一批教師逐步北調支援大連醫學院復辦,學院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逐步完善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養計劃。本著「藉助老教師的力量,加速教師隊伍的在職培養和提高」的指導思想,尤其對中年教師工作上壓擔子,在實際教學、科研工作中加以提高,並採取「送出去、請進來」等培養方法,使一批中年教師成為各學科帶頭人。現有教職員工近2000人,師資力量雄厚,另聘教師240人,現有教授、副教授 等高級職稱448餘人,講師等中級職稱581人。有博士、碩士250餘人,有跨世紀人才培養對象 、省管專家9人,享受國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30餘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有一支由留 學學者、博士、碩士、跨世紀人才培養對象的中青年專家教授組成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
從80年代開始,遵義醫學院與國內外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先後與瑞典烏默奧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香港大學、上海醫科大學、華西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等建立校際交流合作關系。先後聘請美、英、日、加拿大、 紐西蘭、瑞典等國專家學者來院講學,先後派出150餘人出國留學和進行學術交流以及訪問。
遵義醫學院教學科研條件也在逐步改善和發展。新蓋了一幢10000平方米的教學科研樓和一幢4000平方米的圖書館。現有45個實驗室(含1個科研中心實驗室和1個電鏡室),儀器固定設備700餘萬元,圖書館藏書30餘萬冊,並有各類外文期刊,還建有閉路電視等電化教育設置。附屬醫院有床位700餘張,是一所能施行顱腦、顯微外科、先天性心臟病修補和心臟瓣膜置換等復雜手術的綜合性醫院。另有省人民醫院等4所地方醫院作為教學醫院。
遵義醫學院開設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公共事業管理、葯物制劑、葯品檢驗、 眼耳鼻喉科學(五官科)、婦產科學、護理學、美容醫學、醫學影像、醫學檢驗、法醫學、信 息與計算科學、臨床心理學、生物工程和英語等17個本科專業及方向。有葯理學、生理學、生 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 麻醉學、口腔臨床醫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等17個碩士點45個學科招 收碩士研究生和開展同等學力授予碩士學位工作。臨床醫學成為專業碩士學位全國第二批試點 單位。擁有葯理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內科學、口腔臨床醫學等4個省級重 點學科和兩個省級重點實驗室——貴州省細胞工程重點實驗室和貴州省基礎葯理實驗室,貴州 省醫療美容專業培訓基地設置在該院。學院珠海校區,佔地1240多畝,2002年秋季已落成開學 。 遵義醫學院有一個獨立學院——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5個教學部、9個本科系、88 個教研室、42個實驗室、21個研究室和2個中心實驗室。全院藏書82萬余冊,全館微機管理, 檢索方便,與全國600多所兄弟院校和醫療科研部門有資料交流,為省衛生廳委託科研 附屬醫院課題查 新檢索單位。學院已於 2001 年建成計算機校園網。
學院的研究生教育起始於1955年,是國家恢復高考以後第一批被授予碩士點的院校之一, 有49個學科面向全國招生,目前在校研究生641人。經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學位辦)批准,我院從2002年起面向香港、澳門、台灣招收碩士研究生。學院在建院初期本科在校生人數一直保 持在1200人左右,面向全國招生。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辦學層次的不斷增加和辦學規模的擴大 ,在校生人數逐年增加,尤其是連續擴招以後,在校生人數目前已有10400人。學院本專科招 生重點在貴州省內,1999年至2002年經批准本科招生擴大到雲南、四川、重慶、廣西、湖南、湖北等24個省區市招生。
遵義醫學院現有六所附屬醫院。直屬附屬醫院(副廳級)有床位1000餘張,是一所臨床科室齊全、醫療教學儀器設備先進的主要臨床教學基地,1995年被評為貴州省首家三級甲等醫院 ,1999年又被評為全國百佳醫院;1998年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附屬口腔醫院;第二附院坐落在省城貴陽;第三附屬醫院在原遵義醫院的基礎上建成;第五附屬醫院在原珠海市斗門區人民醫院基礎上建成;第六附屬醫院為深圳龍崗中心醫院。六所附屬醫院共有床位3125張,臨床教師中中級職稱以上近500人。此外,有貴州省人民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遵義醫院、成都市第二、第五、第六、第九人民醫院、成都鐵路中心醫院、大連鐵路醫院、資陽市第三人民醫院、 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等47所分布在貴州、四川、大連、上海、深圳的教學醫院,能充分保障臨床 教學與實習。
2001年12月10日,遵義醫學院與珠海市正式簽訂了合作建設珠海校區的協議。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辦學層次以研究生、本科生為主,開辦的專業有臨床醫學、 口腔醫學、護理學、生物工程等。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從2002年起面向全國24個省市區招生,現已開學。1980年至今,全院共獲各類科研成果400餘項,主編、參編教材和撰寫參考書260多部,發表論文9700餘 篇,其中1997年國家發布我院論文被收錄入SCI為貴州高校之首。
學院南遷以來,共為國家培養15000多名本科生、專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培養各類進修生3500 餘人,培養中級衛生人才3000餘名。學院建院以來,在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經歷了艱苦 創業、曲折發展、再創輝煌的各個階段,形成了「 嚴謹 、求實 、團結、創新」的校風,「 勤學苦練、精益求精 」的學風和「 艱苦創業、嚴謹治學、勤奮向上 、救死扶傷 」的傳統精 神,最終體現為一種「 艱苦奮斗、嚴謹治學、團結拼搏、求真務實、 開拓進取」的遵醫精神 。1995年李嵐清副總理視察我院,以及原國家教委主任朱開軒視察該院,對我院的辦學特色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 2000年和2001年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章新勝先後來我院視察,又進一步肯定了我院的辦學特點 。1997年學院建院五十周年校慶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嵐清副總理又為我院題詞: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醫德高尚、醫術高超的優秀醫務人才,為人民健康事業作貢獻。 學院從海濱大連到名城遵義,堅持發揚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以治學嚴謹、管理嚴格得到國家、省、部領導和兄弟院校一致好評,1998年全省高校教學工作現場會在我院召開,1998年 被評為省級精神文明先進學校。在新的世紀里,全院進一步按照「堅持方向、抓住機遇、深化 改革、強化管理、提高質量、團結奮進」的辦學指導思想,將為尋求新的發展,建設花園式的 校園,為培養高質量的高級醫學創新人才努力奮斗。
④ 遵義哪兒有計算機等級考試培訓班
我是遵義醫學院的,我們學校很多同學都在校園網報的名,而且保證過二級
⑤ 河北省或遼寧省的醫學類專科學院
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葯學院2007年招生章程
1.概況:中國醫科大學1931年建校,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解放後為衛生部直屬院校。2000年高校體制改革後,為部、省共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2003年中國醫科大學舉辦臨床醫葯學院,同年底教育部確認為普通高等學院舉辦的獨立學院。學院現招收報考本科的高考考生。
2.學習地點:遼寧省沈陽市。
3.招收專業及各專業學費標准:2007年計劃招生5個專業530名學生。按遼寧省物價局和遼寧省教育廳核定的收費標准,收取學費及住宿費。臨床醫學(學制5年)、口腔醫學(學制5年)學費12000元/每年;護理學(英語班學制4年)、葯學(臨床葯學學制4年)學費11500元/每年;預防醫學(學制5年)10000元/每年。住宿費:1200元/每年。
4.專業要求:護理學專業只收填報此專業志願的應屆女生,根據就業單位的需求,女生身高應高於160cm。我院所有專業只招收理工類英語語種考生。
5.錄取方式:在獨立學院的錄取批次錄取(本科第三批次),錄取時按高考總分成績由高分到低分排序,參考考生所報專業志願進行專業分配。在高考成績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錄取享有政策加分的考生。錄取第一學校志願考生,如果第一學校志願考生不足時,可錄取非第一學校志願考生。
6.體檢標准: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有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肝功能不正常、色盲、色弱者不能報考臨床及相關專業學習。
7.錄取結果公布方式:學校發放錄取通知書並由考生所在省在招生網上公布。
8.新生入學:新生持學校發放的錄取通知書和高考准考證,在規定時間內來校報到。對未經同意逾期兩周者,視為自行放棄入學資格。新生入校後,將依據教育部規定,對新生進行文化課審查和身體復查,發現不符合錄取條件的一律予以退回。
9.獎學金:學生入學後的第二學期設立綜合獎學金和單項獎學金。具體評定辦法按學院有關規定執行。
10.畢業證書:學生畢業時達到人才培養要求,頒發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葯學院畢業證書。符合國家學位管理條例及學院有關規定的,由中國醫科大學授予學士學位證書(註明在臨床醫葯學院××專業學習)。教育部規定,按所學專業分別授予相應學士學位:預防醫學專業、臨床醫學專業、口腔醫學專業授予醫學學士學位;護理學(英語班)專業、葯學(臨床葯學)專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1.學院聯系方式:
招生部門: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葯學院招生辦公室 聯系電話:024-22892039 85811899
學院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北五馬路21號 學院網址:http://www.cmu.e.cn
郵政編碼:110002
中國醫科大學2007年本專科生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關規定,為更好地貫徹「依法治招」的要求,保證我校普通高考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特製定本章程。
第二條 中國醫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醫科院校,也是我黨我軍創辦最早的院校之一,1931年創建於江西瑞金。中國醫科大學為衛生部原直屬院校,2000年高校體制改革後,現為部、省共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的公辦普通高等學校。
第三條 學校國標代碼為10159,校本部位於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北二馬路92號。學校在北京市設有「中國醫科大學北京分校」。
第四條 普通本科及大部分高職專科專業均在沈陽校區學習。高職專科部分考生在北京分校學習。
第二章 招生機構
第五條 學校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成立由校長牽頭,相關校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擬定學校有關招生工作的政策和規定,研究並決定錄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六條 本專科生招生辦公室是學校具體負責本專科生招生工作的常設機構,主要負責招生工作中的日常事務。
第三章 錄取規則和專業要求
第七條 學校按照不超過我校在各省(區、市)招生計劃120%的比例調閱考生檔案。
第八條 學校只錄取理工類英語語種考生。
第九條 學校優先錄取第一學校志願考生。當第一學校志願考生檔案不足或招生計劃尚未完成時,按志願順序依次調取非第一學校志願考生檔案,根據考生成績安排到招生計劃未完成的專業,直至錄滿。非第一學校志願考生成績至少減20分比照第一學校志願考生分配專業。
第十條 學校按照考生成績由高分到低分錄取,參考考生所報專業志願進行分配。在高考文化課成績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錄取享有國家規定的政策加分的考生。
第十一條 校內分配專業志願時無分數級差。
第十二條 學校對考生體檢的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第十三條 專業要求
1、 七年制臨床醫學(含日語班、兒科班)專業只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
2、 為今後就業考慮,有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建議報考非臨床醫學相關專業學習。
3、 法醫學專業招男生為主,女生只招填報此專業志願的考生,不錄取服從志願考生。根據用人單位普遍要求,建議報考法醫學專業的學生雙眼裸眼視力或矯正視力在1.0以上,男生身高在1.70米以上,女生身高在1.65米以上。
4、 護理學專業招女生為主,男生只招填報此專業志願的考生,不錄取服從志願考生。
5、 高職護理專業招女生為主,男生只招填報此專業志願的考生,不錄取服從志願考生。高職護理(北京分校)專業只招女生。
第四章 學費標准
第十四條 根據國家規定,學生入學須交納學費、住宿費及其它相關費用。我校按遼寧省物價局和遼寧省教育廳核定的收費標准對學生收取學費及其它相關費用。收費標准詳見我校在各省(區、市)公布的招生計劃及有關說明。
第十五條 七年制各專業學費為每年5500元。五年制專業學費為每年5200元(其中護理學專業學費每年5000元,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費每年4800元)。
第十六條 高職專科學費每年5000元。護理(北京分校)、醫學影像技術(北京分校)學費每年6500元。
第五章 新生入學及畢業
第十七條 新生持學校發放的錄取通知書在規定時間內來校報到。對未經同意逾期三天不報到的已錄取考生,視其為自行放棄入學資格。
第十八條 新生入校後,將依據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進行新生資格審查和身體復查,發現不符合錄取條件的一律予以退回
第十九條 學生入學後的第二學期設立綜合獎學金和單項獎學金。具體比例、標准按學校有關文件執行。
第二十條 學生畢業時達到中國醫科大學相關文件要求,七年制學生頒發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本科生頒發本科畢業證書及學士學位證書,高職學生頒發高職專科畢業證書。
第二十一條 學生在學期間有國家助學貸款,相關事宜按國家和學校的有關政策辦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二條 被錄取的考生由我校發錄取通知書。考生可以通過各省級招生辦公室公布的渠道查詢本人的錄取結果,也可登錄中國醫科大學校園網查詢。
第二十三條 中國醫科大學招生咨詢聯系方式為:
咨詢電話:024-23263798,23254472,23256666-5070
學校網址:www.cmu.e.cn
學校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北二馬路92號
郵政編碼:110001
第二十四條 本章程由中國醫科大學本專科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⑥ 遵義醫專好嗎
遵義醫學院開設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公共事業管理、葯物制劑、葯品檢驗、 眼耳鼻喉科學(五官科)、婦產科學、護理學、美容醫學、醫學影像、醫學檢驗、法醫學、信 息與計算科學、臨床心理學、生物工程和英語等17個本科專業及方向。有葯理學、生理學、生 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 麻醉學、口腔臨床醫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等17個碩士點45個學科招 收碩士研究生和開展同等學力授予碩士學位工作。臨床醫學成為專業碩士學位全國第二批試點 單位。擁有葯理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內科學、口腔臨床醫學等4個省級重 點學科和兩個省級重點實驗室——貴州省細胞工程重點實驗室和貴州省基礎葯理實驗室,貴州 省醫療美容專業培訓基地設置在該院。學院珠海校區,佔地1240多畝,2002年秋季已落成開學 。 遵義醫學院有一個獨立學院——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5個教學部、9個本科系、88 個教研室、42個實驗室、21個研究室和2個中心實驗室。全院藏書82萬余冊,全館微機管理, 檢索方便,與全國600多所兄弟院校和醫療科研部門有資料交流,為省衛生廳委託科研 附屬醫院課題查 新檢索單位。學院已於 2001 年建成計算機校園網。
學院的研究生教育起始於1955年,是國家恢復高考以後第一批被授予碩士點的院校之一, 有49個學科面向全國招生,目前在校研究生641人。經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學位辦)批准,我院從2002年起面向香港、澳門、台灣招收碩士研究生。學院在建院初期本科在校生人數一直保 持在1200人左右,面向全國招生。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辦學層次的不斷增加和辦學規模的擴大 ,在校生人數逐年增加,尤其是連續擴招以後,在校生人數目前已有10400人。學院本專科招 生重點在貴州省內,1999年至2002年經批准本科招生擴大到雲南、四川、重慶、廣西、湖南、湖北等24個省區市招生。
遵義醫學院現有六所附屬醫院。直屬附屬醫院(副廳級)有床位1000餘張,是一所臨床科室齊全、醫療教學儀器設備先進的主要臨床教學基地,1995年被評為貴州省首家三級甲等醫院 ,1999年又被評為全國百佳醫院;1998年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附屬口腔醫院;第二附院坐落在省城貴陽;第三附屬醫院在原遵義醫院的基礎上建成;第五附屬醫院在原珠海市斗門區人民醫院基礎上建成;第六附屬醫院為深圳龍崗中心醫院。六所附屬醫院共有床位3125張,臨床教師中中級職稱以上近500人。此外,有貴州省人民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遵義醫院、成都市第二、第五、第六、第九人民醫院、成都鐵路中心醫院、大連鐵路醫院、資陽市第三人民醫院、 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等47所分布在貴州、四川、大連、上海、深圳的教學醫院,能充分保障臨床 教學與實習。
2001年12月10日,遵義醫學院與珠海市正式簽訂了合作建設珠海校區的協議。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辦學層次以研究生、本科生為主,開辦的專業有臨床醫學、 口腔醫學、護理學、生物工程等。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從2002年起面向全國24個省市區招生,現已開學。1980年至今,全院共獲各類科研成果400餘項,主編、參編教材和撰寫參考書260多部,發表論文9700餘 篇,其中1997年國家發布我院論文被收錄入SCI為貴州高校之首。 還不錯吧!!
滿意請採納。
⑦ 遵義市喻鵬計算機培訓機構的電話
我是遵義醫學院的,我們學校很多同學都在校園網報的名,而且保證過二級 遵義市上海路師院附近,有一家專業從事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培訓結構「喻鵬計算機
⑧ 貴州遵義醫學院怎麼樣
遵義醫學院是一所省屬高等醫學院校,其前身是關東醫學院。創建於1947年5月,是我黨自己創辦的一所醫學院校。當時,為適應解放戰爭需要,部隊亟待一批軍醫人才,根據大連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政治條件,故在大連辦了這所醫學院,校名為關東醫學院,學制2年,由當時的華東軍區後勤部衛生部負責人王布君任院長,1949年1月,在中共中央東北局的直接領導下,正式成立大連大學,將關東醫學院改名為大連大學醫學院。為了辦好大連大學醫學院,1949年4月,中央委派了原新四軍衛生部長、著名醫學專家沈其震同志任院長,學院也開始實行正規的五年學制。為了符合「正規大學」的要求,沈其震院長首先在加強學院師資方面作了積極努力。曾先後到香港、上海等地聯系和招聘教師,使不少在敵占區或香港的著名專家教授紛紛應邀來到學院工作,使教師由創校初期10餘人,急增到110餘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30人、講師23人、助教61人。這對大連大學醫學院的正規化建設起了重大作用。1950年7月23日,按照東北人民政府令,取消大連大學。大連大學醫學院正式改名為大連醫學院。
1965年8月,根據三線建設的需要,衛生部決定大連醫學院全部南遷。1965年底,經中央批准,決定南遷貴州省遵義市,經過近3年的籌建,1969年4—6月,學院教職工和部分在校生、第一附屬醫院職工及全部儀器設備,南遷到遵義市新校址,大連醫學院改名為遵義醫學院。
自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10年內亂,1969年的南遷和1981年起原大連醫學院教職工94%逐步北調大連,使遵義醫學院在師資力量、教學設備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受到了重大損失。近10年來,學院在艱若的辦學條件下,加強了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提高,既不縮小原辦學規模,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走穩步發展的道路,使學院的教學、科研工作又出現新的局面。
為適應貴州省醫葯衛生事業的發展,遵義醫學院在1978年之前,只有1個系1個專業的基礎上,到1990年已發展有3個系,2個本科生專業,4個專科生專業,8個碩士生專業;還設有各種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進修班、培訓班和專業證書班。為滿足貴州省對醫學人才的多層次需要,學院逐步建立較完整的醫學人才培養序列,1889—1990學年度,在校學生1600餘人,其中本專科生1484人(專科生210人),研究生20人,還有進修生、專業證書班學生等共100餘人。
1982年以來,由於一批教師逐步北調支援大連醫學院復辦,學院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逐步完善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養計劃。本著「藉助老教師的力量,加速教師隊伍的在職培養和提高」的指導思想,尤其對中年教師工作上壓擔子,在實際教學、科研工作中加以提高,並採取「送出去、請進來」等培養方法,使一批中年教師成為各學科帶頭人。現有教職員工近2000人,師資力量雄厚,另聘教師240人,現有教授、副教授 等高級職稱448餘人,講師等中級職稱581人。有博士、碩士250餘人,有跨世紀人才培養對象 、省管專家9人,享受國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30餘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有一支由留 學學者、博士、碩士、跨世紀人才培養對象的中青年專家教授組成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
從80年代開始,遵義醫學院與國內外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先後與瑞典烏默奧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香港大學、上海醫科大學、華西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等建立校際交流合作關系。先後聘請美、英、日、加拿大、 紐西蘭、瑞典等國專家學者來院講學,先後派出150餘人出國留學和進行學術交流以及訪問。
遵義醫學院教學科研條件也在逐步改善和發展。新蓋了一幢10000平方米的教學科研樓和一幢4000平方米的圖書館。現有45個實驗室(含1個科研中心實驗室和1個電鏡室),儀器固定設備700餘萬元,圖書館藏書30餘萬冊,並有各類外文期刊,還建有閉路電視等電化教育設置。附屬醫院有床位700餘張,是一所能施行顱腦、顯微外科、先天性心臟病修補和心臟瓣膜置換等復雜手術的綜合性醫院。另有省人民醫院等4所地方醫院作為教學醫院。
遵義醫學院開設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公共事業管理、葯物制劑、葯品檢驗、 眼耳鼻喉科學(五官科)、婦產科學、護理學、美容醫學、醫學影像、醫學檢驗、法醫學、信 息與計算科學、臨床心理學、生物工程和英語等17個本科專業及方向。有葯理學、生理學、生 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 麻醉學、口腔臨床醫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等17個碩士點45個學科招 收碩士研究生和開展同等學力授予碩士學位工作。臨床醫學成為專業碩士學位全國第二批試點 單位。擁有葯理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內科學、口腔臨床醫學等4個省級重 點學科和兩個省級重點實驗室——貴州省細胞工程重點實驗室和貴州省基礎葯理實驗室,貴州 省醫療美容專業培訓基地設置在該院。學院珠海校區,佔地1240多畝,2002年秋季已落成開學 。 遵義醫學院有一個獨立學院——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5個教學部、9個本科系、88 個教研室、42個實驗室、21個研究室和2個中心實驗室。全院藏書82萬余冊,全館微機管理, 檢索方便,與全國600多所兄弟院校和醫療科研部門有資料交流,為省衛生廳委託科研 附屬醫院課題查 新檢索單位。學院已於 2001 年建成計算機校園網。
學院的研究生教育起始於1955年,是國家恢復高考以後第一批被授予碩士點的院校之一, 有49個學科面向全國招生,目前在校研究生641人。經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學位辦)批准,我院從2002年起面向香港、澳門、台灣招收碩士研究生。學院在建院初期本科在校生人數一直保 持在1200人左右,面向全國招生。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辦學層次的不斷增加和辦學規模的擴大 ,在校生人數逐年增加,尤其是連續擴招以後,在校生人數目前已有10400人。學院本專科招 生重點在貴州省內,1999年至2002年經批准本科招生擴大到雲南、四川、重慶、廣西、湖南、湖北等24個省區市招生。
遵義醫學院現有六所附屬醫院。直屬附屬醫院(副廳級)有床位1000餘張,是一所臨床科室齊全、醫療教學儀器設備先進的主要臨床教學基地,1995年被評為貴州省首家三級甲等醫院 ,1999年又被評為全國百佳醫院;1998年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附屬口腔醫院;第二附院坐落在省城貴陽;第三附屬醫院在原遵義醫院的基礎上建成;第五附屬醫院在原珠海市斗門區人民醫院基礎上建成;第六附屬醫院為深圳龍崗中心醫院。六所附屬醫院共有床位3125張,臨床教師中中級職稱以上近500人。此外,有貴州省人民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遵義醫院、成都市第二、第五、第六、第九人民醫院、成都鐵路中心醫院、大連鐵路醫院、資陽市第三人民醫院、 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等47所分布在貴州、四川、大連、上海、深圳的教學醫院,能充分保障臨床 教學與實習。
2001年12月10日,遵義醫學院與珠海市正式簽訂了合作建設珠海校區的協議。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辦學層次以研究生、本科生為主,開辦的專業有臨床醫學、 口腔醫學、護理學、生物工程等。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從2002年起面向全國24個省市區招生,現已開學。1980年至今,全院共獲各類科研成果400餘項,主編、參編教材和撰寫參考書260多部,發表論文9700餘 篇,其中1997年國家發布我院論文被收錄入SCI為貴州高校之首。
學院南遷以來,共為國家培養15000多名本科生、專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培養各類進修生3500 餘人,培養中級衛生人才3000餘名。學院建院以來,在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經歷了艱苦 創業、曲折發展、再創輝煌的各個階段,形成了「 嚴謹 、求實 、團結、創新」的校風,「 勤學苦練、精益求精 」的學風和「 艱苦創業、嚴謹治學、勤奮向上 、救死扶傷 」的傳統精 神,最終體現為一種「 艱苦奮斗、嚴謹治學、團結拼搏、求真務實、 開拓進取」的遵醫精神 。1995年李嵐清副總理視察我院,以及原國家教委主任朱開軒視察該院,對我院的辦學特色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 2000年和2001年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章新勝先後來我院視察,又進一步肯定了我院的辦學特點 。1997年學院建院五十周年校慶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嵐清副總理又為我院題詞: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醫德高尚、醫術高超的優秀醫務人才,為人民健康事業作貢獻。 學院從海濱大連到名城遵義,堅持發揚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以治學嚴謹、管理嚴格得到國家、省、部領導和兄弟院校一致好評,1998年全省高校教學工作現場會在我院召開,1998年 被評為省級精神文明先進學校。在新的世紀里,全院進一步按照「堅持方向、抓住機遇、深化 改革、強化管理、提高質量、團結奮進」的辦學指導思想,將為尋求新的發展,建設花園式的 校園,為培養高質量的高級醫學創新人才努力奮斗。
請採納。
⑨ 遵義醫學院珠海分校宿舍有網嗎
更正一個錯誤,應該是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才對,校區和分校是兩個概念.珠海校區宿舍有網線,有校園網終端,到網路中心辦理相關手續連上線即可上網,此外,宿舍還有電話線,可以寬頻上網.另外,還有無線的移動區域網,ChinaNET,wif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