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三角地

校園三角地

發布時間: 2021-07-29 09:12:37

⑴ 課文《丁香結》用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段落是哪一段

是第一到第三自然段: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開得格外茂盛,城裡城外,都是一樣。城裡街旁,忽然呈出兩片雪白,頓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細看,才知是兩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城外校園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兒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在我斷斷續續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輕靈得多,不那麼渾濁笨拙了。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人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的綠,然後才見那兩扇紅窗。我經歷過的春光,幾乎都是和這幾樹丁香聯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作者寫了城裡、城外、斗室外以及雨中的丁香。
顏色:白色、紫色。氣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形狀:「十字小白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

⑵ 丁香結是一篇散文坐著看到看的格外繁茂的丁香花聯想到什麼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開得格外茂盛,城裡城外,都是一樣。城裡街旁,塵土紛囂之間,忽然呈出兩片雪白,頓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細看,才知是兩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城外校園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種有十數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斷續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白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輕靈得多,不那麼渾濁笨拙了。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的綠,然後才見那兩扇紅窗。我經歷過的春光,幾乎都是和這幾樹丁香聯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古人詞雲「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在細雨迷濛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只是賞過這么多年的丁香,卻一直不解,何以古人發明了丁香結的說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著斜伸過來的丁香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結!

丁香結,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像。再聯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

小文成後一直擱置,轉眼春光已逝。要看滿城丁香,需待來年了。來年又有新的結待人去解——誰知道是否解得開呢?

⑶ 什麼叫三角地

三角地,位於北京大學校園內,毗鄰北京大學百年大講堂,面積不足10平米,因形狀呈三角形而得名。這里,曾經是大眾發表見解,表達觀點的民主陣地。隨著時代的變遷,三角地再也看不見大字報了,有的,只是海報。在這里可以發現北大所有的講座信息,是北大人接收資源的一條途徑。2007年11月,存在了幾十年的北大三角地信息欄被拆除。校方稱信息欄商業信息過多,此舉為環境整治的需要。在北大它是一個信息集散地 各個協會的海報在這粘貼 當然也有一些住房之類的廣告 它是燕園文化的一個活躍部分 現在已成了校園中心的代名詞。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610930.htm

⑷ 《丁香結》 宗璞賞析,給高分,幫忙啊!!!!

一、作品賞析

宗璞散文的特點是清新輕盈,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來形容,是很貼切的。宗璞從清華大學外文系畢業,在一個中國哲學家庭受到傳統哲學文化很深的熏陶,然而,她的散文創作卻不是引經據典的那種文化散文,而是在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之上的從筆端流出的心靈之語。《丁香結》正是這樣的作品。

不管怎麼說,從古到今,丁香在文學作品中大多象徵著高潔、美麗而又哀婉的事物。有多少詩人,都曾經用丁香來寫「愁」啊,所以,就給人這樣一種感受,那就是,彷彿丁香花就只能哀愁一般。或許,我也是先入為主了啊,因為看了太多關於丁香與哀愁的詩篇,所以,潛意識中就以為丁香花只能代表哀愁了。

一直以來,丁香花都代表著一個固定的意象,那就是愁思情結,一般來說,我們稱之為「丁香結」。那麼,為什麼會有「丁香結」這樣的說法呢?那是因為,古人發現丁香花蕾結而不綻,就好像是人的情結一般,所以,就取了一個名字,叫「丁香結」。自此以後,丁香結,就成了愁思的代名詞。

二、作者簡介

宗璞,原名馮鍾璞,女,1928年出生,當代作家,常用筆名宗璞,筆名另有豐華、任小哲等。中共黨員,原籍河南省唐河縣,生於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從事小說與散文創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誰》。2018年,其作品《北歸記》獲得第三屆施耐庵文學獎 。

三、原文及出處

1、《丁香結》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

2、摘錄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開得格外茂盛,城裡城外,都是一樣。城裡街旁,塵土紛囂之間,忽然呈出兩片雪白,頓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細看,才知是兩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枝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1]

城外校園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種有十數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得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斷續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輕靈的多,不那麼混濁笨拙了。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的綠,然後才見那兩扇紅窗。

我經歷過的春光,幾乎都是和這幾樹丁香聯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古人詞雲:「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在細雨迷濛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外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只是賞過這么多年的丁香,卻一直不解,何以古人發明了丁香結的說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著斜伸過來的丁香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結!

丁香結,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像。在聯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么?

小文成後一直擱置,轉眼春光已逝。要看滿城丁香,需待來年了。來年又有新的結待人去解——誰知道是否解得開呢?

(4)校園三角地擴展閱讀

一、作者自述

常寫游記的原因在喜歡旅行,喜歡與山水相親。山水於我是朋友,是知音,給我靈氣和想像,卻限於體力,淺嘗輒止者多。

蘇轍曾雲:「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盪有奇氣。(太史公走遍天下,遍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之間的豪士俊傑交遊,所以他的文章疏盪有奇氣。)」名山大川一句是向自然,我足跡有限;與豪俊交遊一句是向社會,也更感欠缺。

統而言之是要有閱歷,枯坐斗室,未免干癟。二寸象牙上的雕刻不管怎樣精細,總覺拘束。何況只是粗粗有個模樣兒呢。集子以篇名名,曰《 丁香結 》。我雖孤陋,尚知生活中多的是難解的結,也許有些是永遠解不開的,不過總會有人接著去解。

《 丁香結 》所收文字原截於一九八五年底,於八七年春排印時又收入八六年所寫的兩篇。八一年至八六年之散文統歸於此矣。

二、背景

宗璞始終都生活在中國高層的知識分子群中,與他們學業的專攻,崇高的操守,事業成就的歡欣,以及家國危亡的憂患深深地紐結在一起。

宗璞本人五十年代初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後來在中國文聯和中國作家協會等單位工作,得到不少文學界前輩的幫助。1960年以後,一直在外國文學研究所從事編輯和研究。而她生長的門第又是世代書香,父親、姑母等都是全國著名的學者。

命運之神對她優厚有加,一下子便置她於中國最深厚的文化淵源之中。因此,人們不難看到她的創作和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知識階層的氣質、情操以及生活方式,或隱或現的,然而又是千絲萬縷的聯系。

⑸ 北大校園有什麼景點

1.西門
北京大學的西校門是1952年北京大學與燕京大學合並成為新的北京大學之前,燕京大學主校門。校門兩側有兩頭石獅。這座校門是由燕京大學校友捐資修建,故而又稱之為校友門。燕京大學有著眾多傑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國傑出的物理學家黃昆院士,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院士,著名醫學家吳階平院士等等。歷史上的燕大至今仍是北京大學的一筆寶貴財富,對今天的北大有著深遠的影響。
北大西門上面掛有北大校友,曾在北大圖書館工作過的毛澤東同志親自為北京大學書寫的校名,他所書「北京大學」四個字蒼勁有力,氣勢雄渾。今天這座北大西校門仍然是北大師生進出北大的重要通道之一,它所正對著的是蔚秀園北大教工宿舍區;而每到節假日全國乃至全世界慕北大之名而來的人民常常在這里駐足留影,做為他們來到北京大學的存照。今天,北大西門已經成為了北京大學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未名湖之於北大的意義,似乎漢唐之於中國一樣。

3.未名湖
未名湖之於北大的意義,似乎漢唐之於中國一樣,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麗之外,更多的已經凝結為一種文化意義上的象徵。未名湖是北大的靈魂,作為一種表徵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們的腦海之中。
未名湖很靜。她安然地躺在燕園之中,周圍起伏的地勢與湖岸交接形成的流暢的線條,將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塊溫潤的軟玉。湖畔楊柳依依、曲徑通幽,則使她顯得更加淡泊寧靜。
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東去,漫步湖邊,可以體驗到未名湖美麗的神韻。風過無痕,水面上卻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圍樹木蔥蘢,春天鵝黃、夏日濃密、秋季金黃燦爛,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的神韻卻不會變。到了冬季,未名湖上堅冰成型,湖面上就是滑冰人的天下了。每天下午,無數校內校外的滑冰愛好者齊聚湖面,偶爾會排成長隊,也間或會撞成一團,一時間歡笑聲、尖叫聲齊齊響起,那青春飛揚的景象,哪還有半點冬日的寒意。

燕南園因位於燕園的南部而得名

15.燕南園
燕南園因位於燕園的南部而得名,佔地48畝,主要作為燕大外籍教室的住宅,按照當時所有中外教室住宅的編號順序,燕南園的住宅被定為51號到66號,這一編號從燕大到北大,一直沒有變更。今天,在某些宅院的門口,還能看到黑底白字的木門牌,無言笑視著歲月的滄桑。20世紀50年代初,由於擴大校園,燕南園西牆的北端向外延伸,於是又有了一個新的宅院,編號為50號。
燕南園的建築以「洋式」為主,多為兩層小樓,附帶一個小花園。室內裝飾業具有典型的西洋風格:鋪設木地板,樓梯設在屋內,屋裡有供冬天採暖的壁爐,上下兩層樓各有獨立的衛生間。

博雅塔和它周圍的松柏以及波光盪漾的未名湖構成燕園的一大景觀

2.博雅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藝術造型、環境協調三方面高度統一的建築傑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學子的心中。博雅塔位於未名湖東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燈古塔、取遼代密檐磚塔樣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園供水水塔,其獨具匠心的設計構思,乃燕園構建的神來之筆。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圍的松柏以及波光盪漾的未名湖構成燕園的一大景觀。由於建築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內外,從樑柱、古樹之間,時見它的身影,更增幾分秀麗神奇。 博雅塔似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縱觀著風雲變幻,那緊鎖的塔門,就像這位老人緊閉的心扉,包含著人生的悠悠歲月。

古典的外表與內部現代化的舒適融為一體

4.圖書館
北京大學圖書館是中國古典風格與現代風格的一個很好的結合,古典的外表與內部現代化的舒適融為一體。北京大學圖書館目前藏書近600萬冊,規模僅次於國家圖書館,是中國第二大圖書館,在亞洲各大學圖書館中排名第一。北大圖書館有著悠久的歷史,革命前輩李大釗先生曾任這里的館長,毛澤東同志早年也曾在這里工作過。在館中很多古典書籍中,還可看到李大釗、胡適等先生當初作的筆記。整個圖書館採用中央空調系統,暖氣良好,真正是冬暖夏涼、窗明幾凈,是北大師生讀書的好地方。
提醒:圖書館憑證進入,校外人謝絕參觀,嘿嘿,在外面拍照留念吧。

來到燕園的人們,一定不會錯過鍾亭

9.鍾亭
來到燕園的人們,一定不會錯過鍾亭——那個坐落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的小小的六角亭。之所以說不會錯過,是因為小土山的位置極佳,北面臨湖,正對著北大人極為熟悉的翻尾石魚;南面土山腳下就是乾隆詩碑,詩碑西面不遠處,就是蔡元培像,蔡元培像與乾隆詩碑中間夾著一條小徑,小徑通向湖邊。
鍾亭,有鍾有亭。亭——圓頂六角,上有彩繪;鍾——古色古香,下端鑄成八瓣荷花狀,像姑娘們穿的裙子。鍾體下部雕刻的是波濤洶涌的大海和從海面噴薄而出的旭日。鍾體上部是十二對騰舞滾動的蛟龍戲珠。兩條粗壯的青龍鉸連成的鍾耳懸掛在亭頂的一條橫木上。此外,鍾體上刻有八卦的圖案,還有滿漢兩種文字寫著:「大清國丙申年捌月制」。按此日期算來,從大清國丙申年,即1896年,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這鍾竟比「京師大學堂」誕生得還早些!

蔡元培像

13.蔡元培像
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號孑民,浙江紹興人,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早年組織光復會,後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後,出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1916-1927年間任北京大學校長,為北京大學的發展和中國教育事業做出卓越貢獻。毛澤東同志曾贊譽他:「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銅像是北京大學七七、七八級畢業生捐贈母校的,由著名雕塑家曾竹韶教授創作,北京鋼鐵學院、首都鋼鐵公司協助鑄成。

春秋時節,和風煦日,這里是很好的休閑之地。

6. 靜園草坪
靜園草坪是目前燕園內最大的一塊草坪。春秋時節,和風煦日,這里是很好的休閑之地。同時,它還是北大師生們一個重要的課余活動場所,北大百年校慶時的文藝晚會就是在這里舉行的。
有一名北大學生這樣寫道:「這里曾經是高曉松那幫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兒極盡能事的舞台,更是我們北大人讀書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侶相識、相約、相戀在東草坪,他們對這塊草地的感情更深厚。」

三角地最多的是鋪天蓋地的各種海報,多向交往著各種信息,學術的、學習的、商業的……

5. 三角地
北大有名的三角地在五四大道的大講堂旁邊。三角地最多的是鋪天蓋地的各種海報,多向交往著各種信息,學術的、學習的、商業的……三角地也是北大學生社團進行宣傳和展示活動的地方。學生社團活動是北京大學的一大特點。北大學生社團眾多,被戲稱為「百團大戰」。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學生登山協會山鷹社、學生社團愛心社、自行車協會等。北大學子們盡情在各種社團中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結交新的朋友,學習新的技能。

⑹ 求推薦一些描寫校園生活,或者發生在校園的故事的一些電影,要國產的。謝謝啦!

很多啊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藍色大門》《同桌的你》《致青春》《青春派》《全城高考》《畢業那年》《我們都是壞孩子》

⑺ 請教清華北大校園歷史建築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1918年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
為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和霸權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戰爭先在8個歐洲國家
(德國、奧匈帝國及其敵對國英國、法國、俄國、比利時、塞爾維亞和黑山)之間開始,
後來逐漸有38個國家15億人捲入戰爭。戰場遍及歐、亞、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歐洲特別是法國戰場是決定戰爭全局的主戰場。海上則以北海為主戰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性的加劇,導
致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由自由競
爭階段發展到以壟斷為特徵的帝國主義階段,各國政府代表本國壟斷資本集團為獲取最
大限度的壟斷利益,積極推行對外擴張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爭奪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國英、俄、法佔據了世界絕大部分殖民地,而經濟發展迅速、國家實力急劇膨
脹的德、日、美等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所擁有的殖民地卻相對很少,這種經濟發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尖銳起來,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其次,資本主義國家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國內階
級矛盾的尖銳化也使帝國主義各國統治不穩,各國紛紛擴軍備戰、尋找同盟,企圖通過
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來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形成了侵略性
的軍事政治集團——同盟國。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國先後簽訂協約,逐步形成了與同盟國相對立的協約
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加速了雙方擴軍備戰和爭奪戰略要地的步伐。巴爾干半島和
地中海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從1905—1913年,兩大軍事集團為爭奪戰略要地製造了一
系列國際危機,甚至引起局部戰爭。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的加深,各帝國
主義集團迫切希望從戰爭中尋求出路。
戰爭爆發前,兩大軍事集團都加緊擴充軍備。交戰雙方總的經濟軍事力量對比,協
約國占優勢。1914年僅英、法、俄三國(含殖民地)總人口就達7.045億人,動員完畢
時,陸軍兵力達977.7萬人;德奧兩國(含德國殖民地)總人口只有1.3億人,動員完
畢時,陸軍兵力為634萬人。在空軍和海軍力量上,協約國也明顯強於同盟國。英國有
飛機258架,法國有156架,俄國有263架;德國僅有232架軍用飛機。戰爭開始前,協約
國海軍編制內有各種水面艦艇762艘和潛艇74艘;德國和奧匈帝國有水面艦艇403艘和潛
艇35艘。
各主要參戰國的戰略方針都是根據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共同點是:片面強調
戰略進攻,輕視防禦;都企圖依靠一兩次決戰決定戰爭勝負;立足於依靠戰前物資儲備
打短期戰爭,沒有挖掘經濟潛力以滿足戰爭的需要和進行持久戰爭的准備。反映在戰爭
計劃上,各國都把打一場速戰速決的短期戰爭作為制定戰爭計劃的前提。德國為避免東
西兩線同時作戰,按照著名的施利芬計劃(或稱施利芬一小毛奇計劃),准備在6-8周
內首先征服法國,爾後揮師東進,幾個月內打敗俄國,結束戰爭。鑒於法國極欲奪回阿
爾薩斯-洛林地區,德國對法作戰的設想是:以部署在德法邊境的兵力牽制和吸引法軍
主力,同時以強大的主攻集團突然通過中立國比利時,向法國腹地實施深遠遷回,從背
後打擊法軍主力。
在東歐戰場,則以少量兵力牽制俄軍。在海上,集中海軍主力對付英國海軍,同時
以少量兵力牽制俄國海軍於波羅的海。
奧匈帝國的戰爭計劃受制於德國,准備以主力與俄國作戰,同時又對巴爾乾地區的
塞爾維亞、黑山作戰。法國的戰爭計劃是以主力集結於法國東北部地區,視戰局發展情
況進攻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反擊德軍入侵。法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是保障地中海的海上
交通,並封鎖奧匈帝國海軍於亞得里亞海。俄國的戰爭計劃富有極強的進攻色彩,准備
對德國的東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的加利西亞同時發動攻勢。英國計劃把戰爭中陸上作戰的
重擔推給法國和俄國,只派遣為數不多的遠征軍配合法軍行動。海軍則用於保障英國及
協約國交通線的安全,破壞德國的海上交通線,封鎖德國海軍,伺機與敵艦隊進行爭奪
制海權的總決戰。
綜觀各國戰爭計劃,各國都過分誇大了純軍事因素的作用,而且都局限於爭奪本國
利益,各自為戰,各軍種也是單獨作戰。因此,各國沒有很好協調陸軍和海軍的行動。
盟國之間也沒有制定總的聯合作戰計劃。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斐迪南為對塞爾維亞炫耀武力,到波斯尼
亞檢閱部隊,在薩拉熱窩遇刺。
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俄
國根據有關條約,為支持塞爾維亞,於7月30日宣布軍事總動員。8月1日,德國對俄宣
戰。8月3日德國對法宣戰。8月4日英國對德國宣戰。大戰由此全面展開。
在歐洲大陸首先點燃的戰火,迅速蔓延到中近東、遠東和非洲一些地區。其中歐洲
戰場是主要戰場,由西線戰場、東線戰場、巴爾干戰場以及義大利戰場組成。參戰國還
進行了多次海戰,並把空軍第一次用於實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按戰爭進程可分為以下幾
個階段:
1914年,雙方速決戰計劃破產,西線由運動戰轉為陣地戰大戰爆發後,德軍擔任主
攻的部隊和擔任牽制任務的部隊按計劃行動。8月21-25日,德軍同法軍和英國遠征軍
在法國東北邊境進行多次交戰,即「1914年邊境之戰」。德軍突破法軍防禦,向法心臟
地區進軍。9月,法軍組織了反擊德軍的「馬恩河戰役」,迫使貿然南進的德軍撤退,
瓦解了德軍的速決戰略。至此,西線大部地段的軍事行動開始形成陣地戰。
但9—10月,在法國北部地區,德軍和英法聯軍相互迂迴對方翼側而實施連續機動
作戰。在東線,東普魯士德軍挫敗了俄國優勢兵力進攻,迫使俄軍退守涅曼河和鮑勃爾
河一帶。但俄軍在加里西亞打敗了奧匈帝國的軍隊。德國為援助奧匈,對俄軍發動了大
規模進攻,德軍失利。德國對東線戰爭規模的擴大使其陷入了兩線同時作戰的不利境地。
日本在遠東地區趁火打劫,於1914年8月宣布對德宣戰,乘機奪取德國在華利益,出現
了遠東戰場。土耳其於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國作戰,在近東開辟了新戰場。戰局更
趨復雜。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爭奪也非常激烈。在這一階段,英德海軍的海上軍事行
動,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兩次黑爾戈蘭海戰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海戰。
雙方圍繞著封鎖與反封鎖,進行了一系列規模不等的海上戰役。
1915年,戰爭重心轉到東線,東部戰場進入了對峙狀態戰爭使雙方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軍隊的後備兵員和後勤補給發生嚴重困難,迫使各國加緊國民經濟的總動員。英法
在西線基本上轉入戰略防禦,以便養精蓄銳,恢復元氣。為了減輕德軍對西線的壓力,
它們要求俄國在東線加緊進攻。德國改變了戰略方針,在穩定西線戰局的情況下,集中
兵力進攻俄國,企圖一舉擊垮俄國,爾後打敗英法。1915年1—3月,俄軍對德奧聯軍發
動了兩次大規模的冬季攻勢,均遭慘敗。德國抓住戰機,集中優勢兵力於5月初對俄國
戰線中部發動了著名的戈爾采戰役,迫使俄軍全線潰退,損失慘重。德軍乘勝深入俄境,
企圖迫使俄國退出戰爭。同年5月,原同盟國成員義大利轉而對奧匈帝國宣戰,在奧匈
東南部開辟了新戰區。9—10月,整個東線也從運動戰轉為陣地戰。同年10月,保加利
亞參加同盟國作戰,德奧保聯軍以優勢兵力佔領了塞爾維亞。
這一年,西線戰局相對平靜。英法聯軍利用德軍兵力東調之機,發起了幾次規模不
大的進攻戰役,企圖牽制德軍,減輕俄國戰線的壓力。德軍也發動過數次局部反擊。其
中在4—5月的伊珀爾戰役中,德軍首次大量使用毒氣。
1916年,戰爭重心再次轉到西線,協約國逐步取得戰略主動權。
1916年,德國把進攻重點再次轉向西線,力爭打敗法國。
從2月21日起,德法展開了歷時10個月的凡爾登戰役。由於兵力不足,德軍猛攻不
克,傷亡慘重,從此逐步走向最後失敗。與此同時,英法聯軍為了減輕凡爾登所受的壓
力,對索姆河上德軍堅固防線發動猛烈進攻,史稱「索姆河戰役」。
此役中,英軍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戰。
東線俄軍按照協約國協調一致進攻的戰略方針,為策應西線英法聯軍作戰,對德軍
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突破了奧匈軍隊的防線。此間,意軍也對奧匈軍隊進行了數次規模
不等的進攻戰役。同年8月,羅馬尼亞參加協約國作戰。1916年的海上戰場,5月31日—
6月1日,英德海軍主力在日德蘭半島以西,進行了整個大戰期間最大的一次海戰。
1917年,德國轉入全面防禦,俄國爆發革命,美國參戰。
經過兩年半戰爭,德國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協約國方面卻增強了實力,戰場形勢越
來越不利於德國。德軍被迫在東西兩線轉入防禦,同時寄希望於海上開展「無限制潛艇
戰」,企圖切斷英法海上交通線。在戰爭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戰爭大發橫財的美國借
口德國宣布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和德國密電墨西哥企圖結成德墨反美聯盟,於1917年
4月對德宣戰,成了協約國在財政和軍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參戰者。同時也使美得以參
與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線的主要戰役是4—5月法軍對德軍發動的「尼維爾攻勢」戰役。由於德
軍預有準備,法軍的進攻遭到慘敗,並引起法軍大規模騷亂。為配合法軍作戰,英軍也
單獨發動了數次有限進攻,均未取得重大進展。東部戰線,該年9月,德軍發起里加戰
役,這是東線最後一次規模較大的軍事行動。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俄國爆發了十
月社會主義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以列寧為首的蘇維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國主
義大戰。
1918年,協約國發動總攻,同盟國土崩瓦解。
俄國退出戰爭後,德國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機。1918年,德國集中兵力於西線,企圖
在美軍主力到達法國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則決定在西線固守陣地,待美軍主力到
達後發動總攻。為實現統一指揮,法國將軍福煦被任命為協約國最高軍事統帥。7—9月,
英法軍發動局部進攻,取得進展。9月,美國遠征軍在總司令潘興率領下,發動了聖米
耶爾戰役。9月26日,英法美聯軍發動總攻。在協約國軍步步緊逼下,德國的興登堡防
線全面崩潰。9月29日保加利亞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奧匈投降。11月
初,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共
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各國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災難。戰爭期間,協約國總計動員軍隊
4218萬人,損失2210萬人,其中死亡515萬人。同盟國總計動員軍隊2285萬人,損失
1540萬餘人,其中死亡380萬人。交戰雙方直接戰費約為1863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帝國主義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德國戰敗,割地賠款;
奧匈帝國徹底瓦解;英法雖取得了勝利,但在戰爭中元氣大傷,受到削弱;美國在戰爭
中牟取暴利,一躍成為經濟強國。戰後帝國主義奴役掠奪戰敗國和宰割弱小國家的《凡
爾賽和約》等分贓條約,雖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關系,但沒有消除它們之
間的根本矛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第一次世界大戰促進了各國的革命運動。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德國和匈牙利等
國,也先後爆發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1919—1920年召開的
巴黎和會,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分贓會議。蘇俄遭到排斥和敵視;塞爾維亞等小國
受歧視。作為協約國一員參戰的中國,在會上非但未能品嘗到勝利的果實,反而成為列
強宰割的對象。日本勾結英法美等國,妄圖迫使中國承認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導致爆發偉大的「五四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
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大戰經
驗的結果。

⑻ 三角地一共多少萬字

三角地是指北京大學校園的中心地帶,位於北京大學一百周年紀念講堂南,因為學生活動集中而聞名。七八十年代,學生遊行總是要經過三角地;成為學校活動信息的集散地,尤其每學期初,各家社團在此宣傳招新。2007年10月31日,三角地信息欄被校方清除。三角地是指北京大學校園的中心地帶,位於北京大學一百周年紀念講堂南,因為學生活動集中而聞名。七八十年代,學生遊行總是要經過三角地;成為學校活動信息的集散地,尤其每學期初,各家社團在此宣傳招新。2007年10月31日,三角地信息欄被校方清除。

⑼ 校園一角有一塊三角形地學校準備開墾出來種向日葵如果每平方米可以種4棵向日葵這塊地可以種多少棵向日葵

校園有一塊三角地開墾種向日葵,如果每平方米可以種4棵,這塊地可以種多少棵向日葵,可以看出來這道題缺條件,所以無法解答。

也建議你直接問問老師或者同學就會得到幫助。

熱點內容
我嚴厲的老師 發布:2025-05-22 04:40:42 瀏覽:31
玉林老師招聘 發布:2025-05-22 04:32:54 瀏覽:407
班主任帶班策略 發布:2025-05-22 04:17:56 瀏覽:796
眼睛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5-22 02:50:22 瀏覽:154
模仿班主任老師 發布:2025-05-22 02:04:16 瀏覽:654
教育敘事高中 發布:2025-05-21 23:39:42 瀏覽:767
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 發布:2025-05-21 23:29:07 瀏覽:389
小馬過河國際教育 發布:2025-05-21 23:19:00 瀏覽:857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書 發布:2025-05-21 22:43:48 瀏覽:962
東莞中考化學 發布:2025-05-21 19:23:56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