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合陽文化進校園飲食篇

合陽文化進校園飲食篇

發布時間: 2021-07-29 15:34:54

1. 合陽郃璨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怎麼

合陽郃璨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是2018-06-22在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祥和路14號。

合陽郃璨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0524MA6Y7FWA3D,企業法人黨陽傑,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合陽郃璨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合陽郃璨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 講述合陽故事 傳承合陽歷史 弘揚合陽文化 徵文

合陽,八百里秦川最北端,平原與山區過渡帶上一個千年小縣。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像西北其它地方一樣,貧瘠荒蕪,封閉落後。殘缺的城牆,裹著不足萬人的縣城裡,無一個十字路口,四條街道既窄又不對稱,拌有爐渣的土路坑坑窪窪,無一段平直。黃土旱塬上的城池,北高南低,兩面臨坡,兩面臨溝,可一遇大雨,就洪水四溢,半城遭災。屈指可數的商家店鋪,也是冷冷清清,門可羅雀。天剛擦黑,街道就幾無行人,只有衙門前(也是新縣政府)嘶啞的叫賣聲,在夜空中回盪:「炒涼粉嘍」、「雞絲餛飩」……

不知道那時南方的縣城是否也如此,但我敢肯定,那兒絕不會半夜三更,有野狼出沒。何況我要說的這些人,他們大都來自蘇杭、上海。從山清水秀的南方都市,來到窮山惡水的西北小城,他們有無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不得而知,但反差之大,是局外人難以想像的。沒有銀行,沒有電話,沒有現代社會的起碼設施,雖然解放多年了,小城的人們,延襲的依然是傳統的生活方式。老棉襖,大檔褲,紡手靸鞋,見了面就是一句:吃了莫?存錢貸款、電報電話、吊液打針等等這些新鮮玩意,人老幾輩輩,別說見過,連聽也沒聽說過。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響應國家的號召,一大批科技人員千里迢迢來到了大西北,支援大西北的建設。援合的人中,有些來自上海、蘇杭等大城市。北上的列車途經安徽、山東、河南,要走三天三夜,到西安後,再轉乘公共汽車(嘎斯卡車),經渭河擺渡,顛簸十多個小時,天漆黑才到合陽。其實旅程的艱辛只是一時的,接下來的時日,面對的將是長時期的、難以想像的難和苦,水土、氣候、飲食、風俗等,完全另一個世界。

也許是組織考慮周到,來這的南方人,大都成雙成對,當然也都是有一定工作經歷的成年人了。他們年富力強,學識淵博,技藝精湛,一進入角色,很快就成為單位的骨幹,行業的中堅。醫院、銀行、學校、建築公司,技術性強的行業領域,無不都有他們的身影。創辦銀行,培訓護士,勘測描圖,傳道授業解惑,忙的不亦樂乎。水起波瀾,隨著他們的到來,小城的氣氛漸漸活躍了起來,西服裙子巧克力、收音機電話機、鋼筋混凝土,新鮮事,新鮮玩意,一個接一個。毫不誇張地說,他們的到來,使合陽的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進步了許多年。

我的老師汪松山,是俄語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先從事的是俄語翻譯工作,後舉家來到合陽,在合陽中學授俄語課。我的姐姐哥哥都是他的學生。1977年春,「四人幫」剛倒台,學校恢復外語課程,語種改為英語。那時英語老師奇缺,入學很長時間,我才知道,已過不惑之年的汪老師,毅然轉攻英語了,給學生講課,也是「熱蒸現賣」,雖如此,聽同學們講,他的課准確明了,從無謬誤,足見其敬業精神!汪老師待人和藹可親,舉止溫文爾雅,一派學者風度。經常穿的那件藍色的中式對襟襖,雖然有些褪色,熨燙的卻十分平整,絕無半點褶皺。那時的小城灰濺土冒,人們從無「不隨地吐痰」的概念,可汪老師都是把痰裹在手絹里,見此情形的同學都感到疑惑和詫異。若干年後,同學們談及汪老師,大家都交口稱贊,尤對其舉止和風度贊嘆不已,俱言道:影響終生,受益匪淺。

汪老師沒有教過我,與他熟識,緣於我們是鄰居。汪老師的家在縣醫院,與我家一牆之隔,他的愛人是隨他一同來支援大西北的,在醫院做護士工作。姚護士長(醫院的人都這樣稱呼她)也是一位可敬可愛的長者。她救治過的病人不計其數,培養的學生都成為了以後的骨幹。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獲得了大家的普遍認同和尊敬。她和汪老師相濡以沫,風風雨雨在合陽一呆就是三十年,直至退休,才隨汪老師一起回到蘇州頤養天年。

已屆耄耋之年的周以慎老先生,合陽人都稱他周會計。是最早援合的人,他上世紀五十年代就來到了合陽,一手創建了合陽銀行,與汪老師不同的是,他們夫妻倆都在銀行工作。周夫人是地道的大家閨秀,來合之初,隔三差五到郵局郵取包裹,全都是寄往上海和上海寄來的換洗衣服,那時人們只瞧了新鮮,沒往多了想,殊不知情形背後的尷尬和無奈。「轆轆●女人●井」的故事,在黃土高原演繹幾千年,用井水洗衣服是件很奢侈的事,他們夫婦不會如小城的人一樣,在污濁的澇池裡洗衣服,也不敢冒然搖著轆轆在望不見底的井裡汲水,只好出此下策,舍近求遠了。這般小事尚如此犯難,其它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周會計作風嚴謹,在銀行工作多年,處理過的業務數以萬計,做過的憑證不計其數,無一筆差錯。因其業務精通,經常被縣上各單位請去處理帳務。上世紀70年代初,拖拉機修理廠成立,沒人懂得工業會計核算,組織便把他從銀行調去管理財務。79年,抽黃工程全面開工,他又被調去做總會計師,一直到退休。也許是從事的職業不同,周會計跟汪老師的性格正好相反,他性格內向,彬彬有禮中少了些許笑意,但絕不乏摯誠。秉性耿直的他,工作極為認真,對業務上出現的差錯,從不姑息遷就,嚴厲程度幾近苛刻,同事們雖然有些怵他,但打心眼裡都很尊敬他。摘錄一段80年組織對他的鑒定:「該同志踴躍支援大西北的建設,來合陽28年來,一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黨為人民工作,作風正派,為人正直,堅持原則,不謀私利,不搞歪門邪道,業務精益求精」。

1990年周會計在東雷抽黃管理局退休,現隨兒子住在南京。88年他就獲得會計師職稱,由於單位政策不到位,退休金現在僅千餘元,剛夠平常看病吃葯,夫人始終沒有離開銀行,工資竟高他兩倍還多。與周會計夫婦同在銀行工作的還有一對姓包的夫婦,也是支援大西北的南方人,可能跟周會計是同鄉,還有建築公司的一個工程師等等。援合的人很多,還有其它地方的人,但這些南方人對我的印象最為深刻。他們把南人特有的細膩融入到工作中,以良好的修養去待人、去做事。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影響感染著身邊的人們,用絲絲文明之風,吹拂著愚昧的塵埃。有一點要說的是,盡管他們素質高、能力強,為單位做出了很大貢獻,但都沒弄上一官半職,這也是他們以後鮮為人知,不為官親,被組織遺忘的主要原因吧。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政府的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單位的頭頭走了一撥又一撥,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他們了。幾十年了,沒有人去看望過他們,沒有人關心過他們,老人們渴望的眼神已變的暗淡,期盼的心已變的灰冷,一腔郁悶、滿腹惆悵,向誰訴說,誰人知曉。

慶幸的是,他們的兒女們事業有成,而且都很孝順,老人們衣食無憂,住行無慮,這也是吾心尚慰的緣故。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當初他們背井離鄉,義無反顧支援大西北的建設,受了那麼多的苦,遭了那麼大的罪,為合陽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記憶不能抹去他們,歷史不應忘記他們,合陽人更應該記住他們,在合陽縣志里,理應有他們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微言輕的我,只能蒼白地說一聲:去看看他們吧,關心關心他們,哪怕僅僅是一句問候的話,只要來自組織,對這些老人們而言,都是莫大的安慰!

3. 合陽特色美食有哪些

一、踅面

同義詞 合陽踅面一般指踅面

踅面[xué miàn],是陝西合陽獨有的傳統特色麵食。有的人寫成「旋面」,是因為「旋」字在合陽方言里念「踅」。

踅面是陝西省合陽縣及渭南地區獨有的,為當地人極為偏愛的風味小吃。踅面歷史悠久,相傳西漢高祖三年(公元前 204 年),漢淮陰侯韓信在合陽黃河邊的夏陽渡用木罌渡軍活捉河東魏王豹時,為解決 10 萬軍士吃飯問題而發明此面,踅面可稱得上是我國最早的「方便麵」。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合陽踅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羊肉煳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合陽辣子豆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同家莊水鮮餄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合陽九眼蓮

4. 合陽的特色小吃是什麼

合陽黑池鎮的羊肉糊餑、踅面、路井扯麵、辣子豆腐、三池削麵、清湯羊肉同家莊水鮮餄餎、石子饃、花樣面條、拔絲紅薯、紅燒黑烏鯉、九孔蓮菜、驚網魚宴。

踅面是陝西合陽的特色小吃。在合陽當地流傳的這句「沒吃踅面沒看線(戲),沒有到過合陽縣」,就更加說明了踅面在合陽人生活中的重要。

合陽黑池鎮的羊肉餬餑曾被譽為關中四大名吃之一。黑池鎮,因書聖王羲之題字之後在澇池涮筆染黑池水而得名,且是明代傳奇戲曲家王異的故里,文化底蘊豐厚。單就飲食文化而言,地方風味美食羊肉餬餑,還同南宋的著名愛國將領岳飛和王鎮有關。

5. 合陽縣的飲食

合陽踅面
踅面因食用方便,味美價廉,已成為合陽「第一小吃」,是陝西合陽獨有的地方風味食品。合陽踅面是用七成蕎面與三成小麥面混合製作的一種麵食。食用雖然方便,製作過程卻比較復雜,要求也比較嚴格。分為磨面、和面、攤面、切面、下面五道工序。通常用紅薯粉面作魚粉。因為合陽盛產優質紅薯,干甜適口,是製作粉魚的最佳原料。
羊肉煳餑
合陽黑池鎮的羊肉糊餑,據民間傳說是在元代由蒙族傳入而遺留下來的,以油水厚、味道美、價格低廉、經濟實惠的特點被譽為關中四大名吃之一。過去曾有「寧吃一盤糊餑,不吃酒席一桌」的俗諺。黑池羊肉糊餑的製作工藝非常講究。煮羊肉要用大茴 、肉桂、蓽撥、良姜、胡椒、茴香、表鹽、草蔻、丁香等「十大調料」,還要掌握好火候。烙餅用燙面,加上青鹽和鹼水,揉勻,擀成一尺左右直徑的圓形,然後上鏊烙到脆黃卻無焦點為止。面餅雖薄卻筋道,折疊起來,用利刀切成三寸左右長、寬窄均勻的細條,備用。吃時不能用大鍋統煮,常用炒瓢或小鐵鍋分煮,每次一盤或兩盤。用原汁羊湯煮好,加羊油辣子和蔥花,盛入平盤,紅艷艷、油汪汪、逗人食慾。
辣子豆腐
辣子豆腐流行於縣西南的路井、獨店、孟庄一帶。先把豆腐切塊放入帶調料的湯中煮20分鍾;再煎好哨子。內容有油炸豆腐、蘿卜丁、蓮菜丁、肥腸等;再燒好豬油、清油相攙合的油潑辣子,只取上部辣子油備用。吃時先舀豆腐,再搭梢子,最後淋上辣子油,味美可口,有寧吃一碗辣子豆腐,不吃十碗席之說。
三池刀削麵
徐水之陽的三池村因削麵而出名。三池削麵與山西削麵不同,原料選用蕎面而不是麥面;削麵的刀用平刀,削出的面條長、薄厚均勻,而不是那種中間大、兩頭尖的面魚魚;盛面不用碗而用平盤。三池削麵可按食者的不同要求削出寬窄薄厚各有差異的不同品種。入鍋煮熟裝盤,調上油辣子酸醋,撒一撮蔥花。入口光滑筋道,口感極佳。

6. 合陽縣的文化

合陽縣發現仰韶文化(新石器時代)遺址80餘處,為伏羲氏、帝嚳——高辛氏活動地區之一,是商元聖伊尹、周武王生母太姒故里。周文王曾「造舟為梁」,迎親於此。春秋時,孔子高徒子夏設教西河。漢代《曹全碑》,被譽為書法瑰寶。宋代力薦「三蘇」的雷簡夫、明末清初名聞海內的詩人康太乙(康乃心),均為合陽縣人。
建國後,合陽縣戲劇、電影、文學、美術及廣播、電視等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全面振興,其中線偶戲、木蕊畫、畫花、紙塑窗花、兒童畫等馳名國內外。70年代,新故事編講活動遍及合陽縣城鄉,被譽為「故事之鄉」。
1961年後,先後設縣文教衛生局、文教局。1982年10月,縣文化局成立,編制正、副局長和幹事5至7人。下屬文化企事業單位有電影公司、電影院、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創作組、人民劇院、劇團、提線木偶劇團、新華書店及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文化市場管理委員會。1985年各鄉鎮成立文化工作委員會,管理各鄉鎮文化工作。至1990年底,合陽縣文化系統共有幹部、職工134人。
2005年,面花和提線木偶作為推薦作品參加北京民間工藝品選拔。對已普查出的1543件民間工藝品和110名傳承人進行妥善保護。徵集明萬曆年間墓誌銘、漢代陶器等流散文物14件。「洽川之歌」徵集活動中,有7首歌曲入選。坊鎮文化樓年內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鄉鎮文化站共舉辦各類大型群眾文化活動69次。
2009年,合陽縣投資750萬元裝修改造縣劇院,裝修後可容納878人同時觀看演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共記錄合陽縣791處文物點,其中新發現627處。投資140萬元,建成洽川、坊鎮等5個鄉鎮文化站,為20個村文化室配備了鑼鼓、樂器、音像等器材資料;投資50餘萬元,建成23個農家書屋。新建4個村級文化娛樂廣場。
2012年,完成158個行政村的農家書屋建設任務,每個建設點配發了圖書1500冊、書架4組、報刊5種,音像製品100張。建成如意村、張家莊村2個「萬冊農家書屋」和4個電子農家書屋,新增村級文化廣場80個,新配送價值50萬元的體育器材10套,新添置價值60萬元的群眾文化活動器材15套,城關文化活動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室、籃球場館、羽毛球場館等公共文體活動場所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

熱點內容
我嚴厲的老師 發布:2025-05-22 04:40:42 瀏覽:31
玉林老師招聘 發布:2025-05-22 04:32:54 瀏覽:407
班主任帶班策略 發布:2025-05-22 04:17:56 瀏覽:796
眼睛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5-22 02:50:22 瀏覽:154
模仿班主任老師 發布:2025-05-22 02:04:16 瀏覽:654
教育敘事高中 發布:2025-05-21 23:39:42 瀏覽:767
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 發布:2025-05-21 23:29:07 瀏覽:389
小馬過河國際教育 發布:2025-05-21 23:19:00 瀏覽:857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書 發布:2025-05-21 22:43:48 瀏覽:962
東莞中考化學 發布:2025-05-21 19:23:56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