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網路建設

校園網路建設

發布時間: 2021-08-01 08:21:24

校園網建設方案

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於1994年正式啟動以來,已與國內幾百所學校相連, 2000年該網「二期工程」完成時,除達到連接1000所大學的目標外,對有條件的中小學也將提供上網接入服務。但實際情況是我國大多數校園網卻因應用水平的低下而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如何利用當前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與校園網資源,實現學校各項業務系統的集成,提高應用水平成為學校校園網建設的工作重點。
校園網在國內發展還不成熟,學校、媒體甚至計算機業界,對校園網都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偏見。同時因為應用軟體匱乏造成了只注重有形網路建設而忽略了無形文化建設的後果,使大多數校園網失去應有功效。
建設校園網要經過周密的論證、謹慎的決策和緊張的施工。許多教訓是當一堆設備變成網路的時候,學校的滿腔熱情也已冷卻凝固;網建成了,問題也出現了:設計目標無法實現;應用軟體缺乏,阻礙了設想實施;維護費用不堪承受等等。這就需要在網路建設實施前確定明確的設計目標。

設計目標
校園網的設計目標簡而言之是將各種不同應用的信息資源通過高性能的網路設備相互連接起來,形成校園區內部的Intranet系統,對外通過路由設備接入廣域網。具體而言這樣的設計目標應該是:建設一個以辦公自動化、計算機輔助教學、現代計算機校園文化為核心,以現代網路技術為依託、技術先進、擴展性強、覆蓋全校主要樓宇的校園主幹網路,將學校的各種PC機工作站、終端設備和區域網連接起來,並與有關廣域網相連;在網上宣傳和獲取教育資源;在此基礎上建立能滿足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軟、硬體環境;開發各類信息庫和應用系統,為學校各類人員提供充分的網路信息服務;系統總體設計本著總體規劃、分布實施的原則,充分體現系統的技術先進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開放性、可擴展性,以及建設經濟性。

設計思想
進行校園網總體設計,首先要進行對象研究和需求調查,明確學校的性質、任務和改革發展的特點及系統建設的需求和條件,對學校的信息化環境進行准確的描述;其次,在應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學校Intranet服務類型,進而確定系統建設的具體目標,包括網路設施、站點設置、開發應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標;第三是確定網路拓撲結構和功能,根據應用需求建設目標和學校主要建築分布特點,進行系統分析和設計;第四,確定技術設計的原則要求,如在技術選型、布線設計、設備選擇、軟體配置等方面的標准和要求;第五,規劃校園網建設的實施步驟。
校園網總體設計方案的科學性,應該體現在能否滿足以下基本要求方面:(1)整體規劃安排;(2)先進性、開放性和標准化相結合;(3)結構合理,便於維護;(4)高效實用;(5)支持寬頻多媒體業務;(6)能夠實現快速信息交流、協同工作和形象展示。

方案解析
一個完整的校園網建設主要包括兩個內容:技術方案設計;應用信息系統資源建設。
技術方案設計主要包括:結構化布線與設備選擇、網路技術選型等;應用信息系統資源建設主要包括:內部信息資源建設、外部信息資源建設等。這里我們介紹網路技術選型。

一、網路技術選型設計
校園網路系統基本可分為校園網路中心、教學子網、辦公子網、圖書館子網、宿舍子網及後勤子網等。

1.校園網路中心的設計

網路中心設計主要包括主幹網路的設計、校園網與Internet的互連、遠程訪問服務等。

(a)主幹網路的設計

主幹網路採用聯想新推出的LS-5608G智能型8聯機箱式千兆乙太網交換機作為校園網的中心交換機,它提供8個插槽,可選插8聯的10/100Base-TX、2聯的100Base-FX或1聯的千兆乙太網模塊。適用於大型主幹網路和高速率、高埠密度、多埠類型的復雜網路。同時可以選擇MS-5103千兆位乙太網模塊(SX/MM/850nm,0-350m)或MS-5104千兆乙太網模塊(LX/SM/1310nm,0-6km)與下面的各個子網通過千兆位的鏈路相連。

(b)校園網與Internet的互連:

推薦採用區域網專線接入方式,此方式需要配備路由器等設備,租用專線DDN或幀中繼(Frame Relay),也可申請ISDN專線並向CERNET管理部門申請IP地址及注冊域名,以專線方式連入Internet,並提供防火牆、計費管理等功能。

本方案選用聯想的LR-2501路由器,具有1個區域網(LAN),2個廣域網(WAN)和1個控制台。支持幀中繼(Frame-Relay)、X.25、PPP、HDLC協議。

(c)遠程訪問服務

採用聯想LA-220和LA-240訪問伺服器,安裝在本地區域網中,通過1至4個數據機(或ISD TA)和1至4根電話線,即可為遠程訪問人員提供撥號上網服務,遠程用戶只需擁有1個數據機和1根電話線,通過撥接LA-220或LA-240上所連接的電話號碼,就可以登錄訪問。

2.教學子網的設計

校園網建網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網路實現多媒體教學,如:互動式多媒體課堂、電子閱覽室、教師培訓等。多媒體教學的難點在於實現視頻信號的傳送(如VOD視頻點播)。目前在區域網上實時傳送高質量的視頻數據還未成熟,但傳送壓縮後的視頻數據確是可行的。根據教學子網對速度要求較高的特點,可以採用了聯想LS-5625智能型24+1和10/100M自適應乙太網交換機,它提供24個10/100M交換式埠和一個擴展插槽,可選插1個8聯的10/100 Base-TX、1個2聯的100Base-FX或1個1聯的千兆乙太網模塊。但實際上大量用戶(指超過60個流)的視頻傳輸的瓶頸在於存儲介質的外部傳輸速率,因此可選用多通道的磁碟陣列接多台主機的方式提高訪問的匯流排帶寬。
在教學子網的軟體方面,可選用的種類較多,如:聯想傳奇(ParaSago)、電子教室、海航的電子閱覽室、中教的課件製作系統等。

3

什麼是校園網路建設

校園網主要是對學校各個方面進行網路管理,節省時間,如以前一份文件大家要跑幾次,現在有了校園網,只需掛在學校的公告欄或者OA系統里,大家都看到了。下面是比較書面的解釋:校園網建設在教師備課教學、學生學習、教務管理、行政管理、圖書資料管理、資源信息、對外交流等方面發揮輔助、支持功能,並通過與廣域網的互聯,實現校際間的信息共享及與網際網路(INTERNET)的連接,通過與寬頻數字衛星相聯,實現遠程教育,為學校的教學、管理、日常辦公、內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實的支持。

⑶ 校園網的建設

站長學習去這里
http://www.chinaz.com/
可以去找模板,然後自己修改,或者學習下別人的技術,碰到疑問可以去裡面的論壇請求幫助

我個人也參加過校園網的建設,我覺得主要要有以下幾步:
1.相關人員的組織和分工。首先找一群有興趣和技術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的同學和你一起做,然後組織到一起分配一下各自的任務。人員劃分要合理,基本要求是每人都能發揮到自己的長處,工作量又都差不多。一般來說要有以下幾個:
網站編輯:負責網站內新聞的收集和文章編輯工作,文字功底要強。
網站美工:負責網站圖片及模板製作。具體又可以分圖片美工、FLASH設計等。
網站程序員:負責靜態和動態網頁製作,具體又可以分靜態網頁製作、動態網頁製作、頁面布局架構、新聞發布系統開發及維護人員。
2.相關資料的收集。包括文字、圖片、音樂等等一些相關資料。
3.網站的發布及維護。你要找空間存放你的網站,還要有域名用來訪問。一般來說做校園網,這些可以向學校申請經費或者是硬體資源。網站的發布後還需要維護和更新,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你以後要學的還有很多,也會面臨很多困難和突發情況,比如伺服器被黑客攻擊怎麼辦等等,這里提醒下,經常備份網站數據是最重要的一條。

當然如果你不打算投放很多精力在上面的話,最方便的是申請個論壇,國內很多學校的校園網就一個論壇,大家在上面發表議論交流就行。用論壇的話我個人比較喜歡discuz

還有什麼問題么?
可以提出來:)

⑷ 校園網的建設原則

建網要遵循「依據需求、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成熟可靠的原則。
1、校園網的建設要考慮學校的需要與可能,首先要滿足教學需要,要把服務教學作為校園網建設的出發點
2、校園網建設的方案要符合學校長遠發展規劃,應將基礎設施建設、教學軟體建設和人員培訓統籌規劃
3、建設校園網時,根據經費情況,可一步到位,也可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到位
4、校園網建設方案的制訂要採用經過實踐證明是成熟的、先進的,同時又能滿足校園網要求的技術

⑸ 校園網如何建設

可以在網路上傳送通知,郵件,課件,進行網上校務管理,圖書查詢等。這是現代教育必備的基礎設施。校園網還連接互聯網,與國內外院校和單位信息交流。
學校在地域上是分散的,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辦公樓分布在校園各部分,網路互聯需要在各樓間用光纖連接,形成骨幹。各樓內設有機房,放置網路設備,各微機點設置信息插座,進行布線,連接到機房。學校還有一個中心機房,放置骨幹網路設備和伺服器,並連接互聯網。
應對需要設置微機的地點作出計劃,這與學校今後的發展有關。如果有些微機沒有到位,但布線應先到位。如果由於經費問題,某樓先不布線,但骨幹光纖應拉到機房,便於以後使用。需要記錄微機的房間號,具體位置,以便確定信息插座和布線路徑。
然後選擇各樓的機房位置和中心機房位置,以便規劃光纖骨乾的布線路徑。
按照學校的設想,應配置各種伺服器,WEB伺服器,郵件伺服器,文件伺服器等。
校園網骨幹一般採用千兆乙太網,中心機房設置千兆交換機,各樓配置百兆交換機,直接交換到桌面,並有千兆模塊上連到中心機房。交換機最好支持第三層交換,以方便學校各部門設置虛擬子網,提高網路效率,減輕負荷。
一般接入互聯網可以通過DDN專線或ISDN,前者費用較貴。路由器一般都支持前者,應當選擇也支持ISDN的型號。
網路建設施工學校應派專人進行配合。建成後運行正常一段時間,應進行驗收。

⑹ 校園網路設計方案

目錄
2
1
緒論
3
2
安陽實驗中學校園網需求分析版
4
2.1
環境分析
4
2.2
業務需求分析
4
2.3
網路安全分析
5
2.4
網路增長預權測
5
2.5
管理需求分析
5
3
建設方案
6
3.1
校園網拓撲結構
6
3.2
校園網綜合布系統
7
3.3
VLAN、IP規劃
13
3.4
VPN接入
14
3.5
校園網風險和解決方案
16
3.4
方案特點概述
17
4
主要設備選型
18
4.1
核心交換機選型
18
4.2
匯聚層交換機選型
20
4.3
邊緣交換機選型
22
4.4
路由器選型
24
4.5
火牆選型
25
4.6
伺服器選型
25
4.7
網管軟體選型
26
5
總結
28
參考文獻
29
致謝
30

⑺ 校園網規劃

先是你要獲取你上網地區的ip,,如果是2000/xp則點「開始」→運行→輸入「cmd」→確定
然後輸入「ipconfig」,顯示出來的「IP Address」就是你的本機IP地址。
如果是98剛點「開始」→運行→輸入「winipcfg」就可以看到本地IP了。

第二步把這個獲取的ip有意識地變為自己的固定ip,比如說你剛才ip為61.1.2.245,網路自動配製ip的模式為從255到0,第一個上網人為61.1.2.255,第二個為61.1.2.254,第三個就是61.1.2.153,經此類推,越小號(最後一位)用的機會也越少,這也是你配製固定IP的好機會,比如你選用了29,那你的ip就是61.1.2.29。以上61.1.2.*是個例子,不是你要配製的,你要看清楚。

第三步是獲取網關,還拿上面例子說明,你的網關為61.1.2.1,即把最後一位變成1就可以了。

第四步你要登陸你所在電信部門你網站來獲取dns,找到後你記下網址,關掉你的貓,再次登陸你剛才記下的網站,這時機器會在下面的登陸信息框中顯示你要登陸網站的ip地址,比如為61.1.2.3,前兩位對我們的用途太大了,這樣你獲取的dns就是61.1.1.4和61.1.2.5,這是固定格式,你要記清楚,1.4\2.5是不變的。如果你無法找到當面地電信部門的網站,那麼你就找當地的政府網,不會吧,又找不見,忘了說了,是在找地市級的行政網,這下找到了,關掉貓,記下來大功告成。

第五步在本機上設置,你可以在網路臨居上上擊右鏈,然後找到你要配製的那個網卡,有許多機子是雙網卡,在相應欄中填上你剛才獲取的信息,在啟用DNS時要填主機名,你可填上我的網名linzhongzi,也可以填上你的網名,想填什麼就填什麼,域這一項就不要填了。如果你是新手你就不要冒這個風險了,固定ip對你沒用,如果你是老手,在填的過程中有什麼問題的話,一直無法配製,你也不要找我問,因為固定IP是有風險的,你的網路技術還不成熟。

⑻ 請問如何構建校園網啊

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於1994年正式啟動以來,已與國內幾百所學校相連, 2000年該網「二期工程」完成時,除達到連接1000所大學的目標外,對有條件的中小學也將提供上網接入服務。但實際情況是我國大多數校園網卻因應用水平的低下而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如何利用當前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與校園網資源,實現學校各項業務系統的集成,提高應用水平成為學校校園網建設的工作重點。
校園網在國內發展還不成熟,學校、媒體甚至計算機業界,對校園網都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偏見。同時因為應用軟體匱乏造成了只注重有形網路建設而忽略了無形文化建設的後果,使大多數校園網失去應有功效。
建設校園網要經過周密的論證、謹慎的決策和緊張的施工。許多教訓是當一堆設備變成網路的時候,學校的滿腔熱情也已冷卻凝固;網建成了,問題也出現了:設計目標無法實現;應用軟體缺乏,阻礙了設想實施;維護費用不堪承受等等。這就需要在網路建設實施前確定明確的設計目標。

設計目標
校園網的設計目標簡而言之是將各種不同應用的信息資源通過高性能的網路設備相互連接起來,形成校園區內部的Intranet系統,對外通過路由設備接入廣域網。具體而言這樣的設計目標應該是:建設一個以辦公自動化、計算機輔助教學、現代計算機校園文化為核心,以現代網路技術為依託、技術先進、擴展性強、覆蓋全校主要樓宇的校園主幹網路,將學校的各種PC機工作站、終端設備和區域網連接起來,並與有關廣域網相連;在網上宣傳和獲取教育資源;在此基礎上建立能滿足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軟、硬體環境;開發各類信息庫和應用系統,為學校各類人員提供充分的網路信息服務;系統總體設計本著總體規劃、分布實施的原則,充分體現系統的技術先進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開放性、可擴展性,以及建設經濟性。

設計思想
進行校園網總體設計,首先要進行對象研究和需求調查,明確學校的性質、任務和改革發展的特點及系統建設的需求和條件,對學校的信息化環境進行准確的描述;其次,在應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學校Intranet服務類型,進而確定系統建設的具體目標,包括網路設施、站點設置、開發應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標;第三是確定網路拓撲結構和功能,根據應用需求建設目標和學校主要建築分布特點,進行系統分析和設計;第四,確定技術設計的原則要求,如在技術選型、布線設計、設備選擇、軟體配置等方面的標准和要求;第五,規劃校園網建設的實施步驟。
校園網總體設計方案的科學性,應該體現在能否滿足以下基本要求方面:(1)整體規劃安排;(2)先進性、開放性和標准化相結合;(3)結構合理,便於維護;(4)高效實用;(5)支持寬頻多媒體業務;(6)能夠實現快速信息交流、協同工作和形象展示。

方案解析
一個完整的校園網建設主要包括兩個內容:技術方案設計;應用信息系統資源建設。
技術方案設計主要包括:結構化布線與設備選擇、網路技術選型等;應用信息系統資源建設主要包括:內部信息資源建設、外部信息資源建設等。這里我們介紹網路技術選型。

一、網路技術選型設計
校園網路系統基本可分為校園網路中心、教學子網、辦公子網、圖書館子網、宿舍子網及後勤子網等。

1.校園網路中心的設計

網路中心設計主要包括主幹網路的設計、校園網與Internet的互連、遠程訪問服務等。

(a)主幹網路的設計

主幹網路採用聯想新推出的LS-5608G智能型8聯機箱式千兆乙太網交換機作為校園網的中心交換機,它提供8個插槽,可選插8聯的10/100Base-TX、2聯的100Base-FX或1聯的千兆乙太網模塊。適用於大型主幹網路和高速率、高埠密度、多埠類型的復雜網路。同時可以選擇MS-5103千兆位乙太網模塊(SX/MM/850nm,0-350m)或MS-5104千兆乙太網模塊(LX/SM/1310nm,0-6km)與下面的各個子網通過千兆位的鏈路相連。

(b)校園網與Internet的互連:

推薦採用區域網專線接入方式,此方式需要配備路由器等設備,租用專線DDN或幀中繼(Frame Relay),也可申請ISDN專線並向CERNET管理部門申請IP地址及注冊域名,以專線方式連入Internet,並提供防火牆、計費管理等功能。

本方案選用聯想的LR-2501路由器,具有1個區域網(LAN),2個廣域網(WAN)和1個控制台。支持幀中繼(Frame-Relay)、X.25、PPP、HDLC協議。

(c)遠程訪問服務

採用聯想LA-220和LA-240訪問伺服器,安裝在本地區域網中,通過1至4個數據機(或ISD TA)和1至4根電話線,即可為遠程訪問人員提供撥號上網服務,遠程用戶只需擁有1個數據機和1根電話線,通過撥接LA-220或LA-240上所連接的電話號碼,就可以登錄訪問。

2.教學子網的設計

校園網建網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網路實現多媒體教學,如:互動式多媒體課堂、電子閱覽室、教師培訓等。多媒體教學的難點在於實現視頻信號的傳送(如VOD視頻點播)。目前在區域網上實時傳送高質量的視頻數據還未成熟,但傳送壓縮後的視頻數據確是可行的。根據教學子網對速度要求較高的特點,可以採用了聯想LS-5625智能型24+1和10/100M自適應乙太網交換機,它提供24個10/100M交換式埠和一個擴展插槽,可選插1個8聯的10/100 Base-TX、1個2聯的100Base-FX或1個1聯的千兆乙太網模塊。但實際上大量用戶(指超過60個流)的視頻傳輸的瓶頸在於存儲介質的外部傳輸速率,因此可選用多通道的磁碟陣列接多台主機的方式提高訪問的匯流排帶寬。
在教學子網的軟體方面,可選用的種類較多,如:聯想傳奇(ParaSago)、電子教室、海航的電子閱覽室、中教的課件製作系統等。

3

熱點內容
班主任節視頻 發布:2025-05-21 08:52:45 瀏覽:440
教育審計 發布:2025-05-21 08:48:59 瀏覽:628
怎樣形容教學樓 發布:2025-05-21 08:36:49 瀏覽:274
怎麼入的的 發布:2025-05-21 07:49:33 瀏覽:303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總結 發布:2025-05-21 06:53:13 瀏覽:312
夜景英語 發布:2025-05-21 05:00:05 瀏覽:188
中學安全教育教案 發布:2025-05-21 04:19:50 瀏覽:517
做愛的教學 發布:2025-05-21 03:39:29 瀏覽:183
傑肽生物 發布:2025-05-21 03:31:26 瀏覽:234
風暴教學 發布:2025-05-21 01:54:07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