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雷斯中學

雷斯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8-01 15:16:31

① 求推薦加州洛杉磯附近的私立高中

你好,在加州洛杉磯附近的好的高中很多,我推薦幾所私立走讀的學校給你,簡單的列一下學校的優勢,這些學校信息可以網上查詢信息:
Chadwick School-查德威克學校 (SAT平均分2027, AP課程20多門)
Harvard-Westlake School-哈佛西湖學校 (SAT平均分:2098, AP課程28門)
Rolling Hills Prep School-若靈山預備學校 (SAT平均分:1750,AP和榮譽課程:接近20門)
Viewpoint School -觀點學校 (SAT平均分:1900,AP課程28門)

希望對你有幫助~有更多的問題,也歡迎繼續追問。:-)

② 美國格雷斯布萊恩斯中學多少

美國格蕾絲布蔡倫恩斯中學多少分這個分數應該在五百分到600分之間。

③ 道德認知的培養方法

道德素質的養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徑1、經常開展大學生道德認知教育活動,逐漸提高道德水平。加強道德認知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主要應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有關的教育專家和教育工作者應本著科學、認真的態度建立起一個系統、科學、有效的現代德育課程體系,搞好德育教材建設,保證德育教育,內容目標化、系統化、有序化;加強德育師資隊伍建設,沒有合格優秀的教師,教育是不會取得成功的。開展課內外教育活動,保證有序進行。注重運用和發揮其他的學科產生的道德內容的教育成果,向德育課堂要質量,使道德認知通過有益的教學活動變成大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提高道德認知能力;另一方面;應向教育者強調指出的是道德認知教育內容和方式的確定要與大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發展水平相適應,平時要注重開發和調動他們的心理潛能,以便更好的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延展性,從而實現德育效果內化為大學生的個性品質,良好的道德習慣。教育者應鼓勵受教育者對現實道德原則以及一些相關的問題進行准確的道德評價,引導他們實事求是地看待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著眼於社會的發展主流,使大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判斷道德問題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另外教育者在設計教育程序和教育內容、方法時應充分考慮其他學科和一些學校開展的全員活動中包含有道德認識教育成分在德育中產生的影響和作用,有效的調整道德養成要素之間的和諧、統一、有序的關系,避免重復無效教育,使大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主動自覺地增強道德認識能力,提高道德認識水平,提高道德認識能力是培養大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基礎。2、培養大學生在道德認知教育活動中增強道德自我完善意識,在實踐中提高道德責任感。一方面開展各種各樣有益的校園活動,培養學生自尊、自重、自立、自愛、自強不息的精神,提高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體驗主人翁的自豪感。這樣就能比較有效的促進大學生對人生價值的肯定,對崇高品質和人格的渴求;另一方面,要教育學生通過學習和活動自主尋找自身道德品質的惡源,幫助他們確立有效克服自身缺點的方式和方法,從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度,應充分信任學生們,讓他們感到自己有能力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不能事事必躬,包辦代替。增強道德責任感是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的基礎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責任感是調節著個人與集體、社會之間的關系。道德責任感具有超越功利動機的先天目的性,使履行道德責任感的行為具有神聖高尚的價值。所以,必須教育大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責任的自律性,以此來體現行為主體的自由選擇和高尚意識。也就是說,當現實生活中人們陷入道德與不道德,正義與非正義的兩種境地時,就需要我們大學生能夠主動自覺地選擇更高一層次的道德責任,如犧牲局部利益,犧牲個人利益保存集體利益等,以此增強對集體、對民族、對國家的道德責任感,推進整個社會文明進程。3、必須堅持教育和管理兩手抓,要把道德規范轉變為大學生的道德品質,把他律變成自律。學生就必須在「內化」和「外化」兩個方面下功夫。「內化」就是通過學習、教育,解決道德的思想認識問題。「外化」就是通過養成、管理,解決道德的行為實踐問題。管理者不僅要著眼於大學生本身道德素質的養成,而且要著眼於建立一個有一定免疫力的健康向上的校園環境,為大學生道德素質養成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加強教育滲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把教育和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起一整套的教育和管理機制,如教育培養機制、輿論導向機制、風習熏陶機制、行政獎懲機制、法律強制機制等,形成一個良性教育互動系統。

如何加強學生對通識教育的認知

如何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在一定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約束人們相互關系和個人行為的原則和規范。道德認識就是指人應該認識到什麼才是符合道德的行為習慣。因此,加強對學生的道德認識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的有力保證。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為此,我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利用教材,提高道德認識
以教材施教,就是利用各科教材中有關內容實施德育。在教學中,各門學科不但有助於學生道德品質的認識,而且是各門學科應有的任務。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學科的教學,都要對學生教學道德教育。」政治課、歷史課教學實施道德認識教育顯得極為明顯。語文課教學來說,學生的道德認識既寓於課文之中,也寓於整個教學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文學作品教學,文學作品與道德關系密切,因為道德是文學表現的重要主題之一。文學作品是一定歷史時代的反應,積淀了一個民族一定的文化和時代的道德思想。也就是說文學作品永遠不能迴避對道德的描寫,那怕是比較隱諱的;也不能逃避對其描寫對象進行道德價值判斷的,那怕是含蓄的。同時,文學是美的集中體現,「美是道德純潔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斯中學》)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啟發,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體驗加強,從而,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逐漸提高對道德思想的認識。
二、通過交流,提高道德認識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的中心任務之一就是培養道德的、理性的、審美的高尚情感。」情感教育是各種教育中的一種特殊教育形式,它具有無形的力量。「道德情感是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信念的不要條件,也是產生道德意志和行為的內部動力。」(葉上雄《中學教育學》高等教育)在現實中,個人的真摯感情最易於打動他人,所表達的思想他人也最易於接受。在教育中,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每個教育工作者對此都是知道的。「親」就是師生在情感上的融洽。要達到「親」,師生間的情感疏通或交流就顯得特別重要,同時「親」使交流也就顯得更為和諧。學生自覺接近教師,實際上師生關系已達到了融洽。情感是溝通心靈的橋梁。教師以平等的、說理的、平易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學生在「親其師」中,自覺接受老師的教育,最終達到實現學生對道德的認識。
三、開展活動,提高道德認識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的思想道德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發生、發展和形成。活動具有極大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表現出較大吸引力。針對中小學學生的心理特點,把學校、家庭、社會結合起來,形成德育一體化,有的放矢的展開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有趣、不拘一格的活動。通過諸如時事政治教育課、主題班會、知識競賽、講故事,演講會,歌詠比賽,文娛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營造教育氛圍。在和諧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活動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注重思考和總結。這樣,學生不但體驗到生活的美好與艱辛,通過人際交往,學會辨別是非善惡,而且在活動中受到啟發,道德情感被喚起,更為重要的是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四、利用榜樣,提高道德認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道德教育中,優秀榜樣的動人事跡、先進的思想,給學生以真實的感受和啟發。學生從豐富的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榜樣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感受到美好和偉大,認識到崇高與卑賤。從而在思想上得到凈化,道德上得到提升。由於學生受到榜樣的感召,心理和行為受到影響,提高道德認識,自覺形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道德認識。這些榜樣重要有一些古今中外的革命者、科學家等,他們的事跡,他們非凡的成就和巨大貢獻,以及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的曲折歷史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會真正感動學生,能使學生認識人生以及人生的價值。出此之外,還有學生身邊的一些先進典型,如,同學、老師等,在某方面作為學生個體某種信念的體現者,也是學生實實在在所見,他們更有助於帶動學生,也具有一定的道德示範作用,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五、注重個體,提高道德認識
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是客觀的,這是不以教育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相對的不平衡性,這主要表現在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情感的體驗上。因而,根據道德教育針對性原則,教育者要注重個體特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找出影響學生道德形成因素,諸如不同的脾氣稟性,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成長環境等,這樣,不但允許學生存在道德認識上的差異,而且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特點,採取不同的誘導教育方式,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積極性,逐漸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能力。在教育中,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是非、善惡、美醜觀念,使學生的內部世界和心理品質發生變化,不斷修正自我,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水平。
六、營造環境,提高道德認識
林礪儒說:「道德教育關鍵在社會環境及學校生活訓練。」在教育中,要使學生能夠健康和諧發展,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就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環境可以造就人,感染人。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主張讓學校每一面牆壁都說話,就是讓環境成為隱性教育,發揮潛移默化、影響人、陶冶人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環境,就是營造文明美好的校園環境和和諧的人際環境,使學生在團結友愛、積極進取、遵紀守法、愛護公物、健康向上、行為文明等這些環境中受到感染,不但心靈得到凈化,道德認識得到提高,身心得到發展,而且形成一定的道德觀念,更有助於轉化為良好的道德行為。

總之,在教育中,「沒有在道德上教育不好的學生,而只有教育不得力、不得法、不到位。」(白銘欣《班主任的科學與藝術》華齡)因而,教師要堅持說服教育,找准實施教育的入角點,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運用多種形式,從不同方面對學生進行道德認識教育,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性,真正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

⑤ 作為一名初中生如何提高自身崇高的認知

如何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在一定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約束人們相互關系和個人行為的原則和規范。道德認識就是指人應該認識到什麼才是符合道德的行為習慣。因此,加強對學生的道德認識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的有力保證。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為此,我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利用教材,提高道德認識
以教材施教,就是利用各科教材中有關內容實施德育。在教學中,各門學科不但有助於學生道德品質的認識,而且是各門學科應有的任務。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學科的教學,都要對學生教學道德教育。」政治課、歷史課教學實施道德認識教育顯得極為明顯。語文課教學來說,學生的道德認識既寓於課文之中,也寓於整個教學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文學作品教學,文學作品與道德關系密切,因為道德是文學表現的重要主題之一。文學作品是一定歷史時代的反應,積淀了一個民族一定的文化和時代的道德思想。也就是說文學作品永遠不能迴避對道德的描寫,那怕是比較隱諱的;也不能逃避對其描寫對象進行道德價值判斷的,那怕是含蓄的。同時,文學是美的集中體現,「美是道德純潔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斯中學》)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啟發,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體驗加強,從而,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逐漸提高對道德思想的認識。
二、通過交流,提高道德認識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的中心任務之一就是培養道德的、理性的、審美的高尚情感。」情感教育是各種教育中的一種特殊教育形式,它具有無形的力量。「道德情感是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信念的不要條件,也是產生道德意志和行為的內部動力。」(葉上雄《中學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在現實中,個人的真摯感情最易於打動他人,所表達的思想他人也最易於接受。在教育中,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每個教育工作者對此都是知道的。「親」就是師生在情感上的融洽。要達到「親」,師生間的情感疏通或交流就顯得特別重要,同時「親」使交流也就顯得更為和諧。學生自覺接近教師,實際上師生關系已達到了融洽。情感是溝通心靈的橋梁。教師以平等的、說理的、平易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學生在「親其師」中,自覺接受老師的教育,最終達到實現學生對道德的認識。
三、開展活動,提高道德認識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的思想道德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發生、發展和形成。活動具有極大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表現出較大吸引力。針對中小學學生的心理特點,把學校、家庭、社會結合起來,形成德育一體化,有的放矢的展開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有趣、不拘一格的活動。通過諸如時事政治教育課、主題班會、知識競賽、講故事,演講會,歌詠比賽,文娛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營造教育氛圍。在和諧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活動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注重思考和總結。這樣,學生不但體驗到生活的美好與艱辛,通過人際交往,學會辨別是非善惡,而且在活動中受到啟發,道德情感被喚起,更為重要的是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四、利用榜樣,提高道德認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道德教育中,優秀榜樣的動人事跡、先進的思想,給學生以真實的感受和啟發。學生從豐富的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榜樣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感受到美好和偉大,認識到崇高與卑賤。從而在思想上得到凈化,道德上得到提升。由於學生受到榜樣的感召,心理和行為受到影響,提高道德認識,自覺形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道德認識。這些榜樣重要有一些古今中外的革命者、科學家等,他們的事跡,他們非凡的成就和巨大貢獻,以及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的曲折歷史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會真正感動學生,能使學生認識人生以及人生的價值。出此之外,還有學生身邊的一些先進典型,如,同學、老師等,在某方面作為學生個體某種信念的體現者,也是學生實實在在所見,他們更有助於帶動學生,也具有一定的道德示範作用,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五、注重個體,提高道德認識
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是客觀的,這是不以教育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相對的不平衡性,這主要表現在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情感的體驗上。因而,根據道德教育針對性原則,教育者要注重個體特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找出影響學生道德形成因素,諸如不同的脾氣稟性,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成長環境等,這樣,不但允許學生存在道德認識上的差異,而且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特點,採取不同的誘導教育方式,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積極性,逐漸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能力。在教育中,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是非、善惡、美醜觀念,使學生的內部世界和心理品質發生變化,不斷修正自我,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水平。
六、營造環境,提高道德認識
林礪儒說:「道德教育關鍵在社會環境及學校生活訓練。」在教育中,要使學生能夠健康和諧發展,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就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環境可以造就人,感染人。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主張讓學校每一面牆壁都說話,就是讓環境成為隱性教育,發揮潛移默化、影響人、陶冶人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環境,就是營造文明美好的校園環境和和諧的人際環境,使學生在團結友愛、積極進取、遵紀守法、愛護公物、健康向上、行為文明等這些環境中受到感染,不但心靈得到凈化,道德認識得到提高,身心得到發展,而且形成一定的道德觀念,更有助於轉化為良好的道德行為。

總之,在教育中,「沒有在道德上教育不好的學生,而只有教育不得力、不得法、不到位。」(白銘欣《班主任的科學與藝術》華齡出版社)因而,教師要堅持說服教育,找准實施教育的入角點,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運用多種形式,從不同方面對學生進行道德認識教育,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性,真正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

⑥ 凱文加內特加入NBA的時候,他是高中生嗎

凱文·加內特在NBA聯盟效力了21年,他打大前鋒和中鋒的位置。在高中時,加內特是1995年麥當勞在法拉古職業學院的全美最佳球員,並獲得了年度最佳球員獎。他參加了1995年的NBA選秀,並且在第5順位被森林狼選中,成為20年來第一個直接從高中選拔出來的NBA球員。

隨後由於凱爾特人陣容的逐漸老化,在季後賽激烈的對抗中顯得力不從心,再加上傷病的侵襲,管理層意識到球隊需要作出改變,隨後加內特被交易到籃網。籃網組建的豪華陣容並沒有如大家期望的那樣成功,而是以快速的解散而終結。最終加內特放棄他的交易條款,被交易到他的老東家森林狼,這次他的的籃球目標發生了改變,生涯末年,他知道他已經沒有那樣的機會爭奪總冠軍了,他已導師的身份,去幫助年輕人。度過了這個賽季,在NBA打了21個賽季的加內特宣布退役,結束了他的職業生涯。

⑦ 學生道德水平教育提高怎樣衡量

如何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在一定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約束人們相互關系和個人行為的原則和規范。道德認識就是指人應該認識到什麼才是符合道德的行為習慣。因此,加強對學生的道德認識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的有力保證。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為此,我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利用教材,提高道德認識
以教材施教,就是利用各科教材中有關內容實施德育。在教學中,各門學科不但有助於學生道德品質的認識,而且是各門學科應有的任務。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學科的教學,都要對學生教學道德教育。」政治課、歷史課教學實施道德認識教育顯得極為明顯。語文課教學來說,學生的道德認識既寓於課文之中,也寓於整個教學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文學作品教學,文學作品與道德關系密切,因為道德是文學表現的重要主題之一。文學作品是一定歷史時代的反應,積淀了一個民族一定的文化和時代的道德思想。也就是說文學作品永遠不能迴避對道德的描寫,那怕是比較隱諱的;也不能逃避對其描寫對象進行道德價值判斷的,那怕是含蓄的。同時,文學是美的集中體現,「美是道德純潔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斯中學》)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啟發,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體驗加強,從而,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逐漸提高對道德思想的認識。
二、通過交流,提高道德認識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的中心任務之一就是培養道德的、理性的、審美的高尚情感。」情感教育是各種教育中的一種特殊教育形式,它具有無形的力量。「道德情感是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信念的不要條件,也是產生道德意志和行為的內部動力。」(葉上雄《中學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在現實中,個人的真摯感情最易於打動他人,所表達的思想他人也最易於接受。在教育中,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每個教育工作者對此都是知道的。「親」就是師生在情感上的融洽。要達到「親」,師生間的情感疏通或交流就顯得特別重要,同時「親」使交流也就顯得更為和諧。學生自覺接近教師,實際上師生關系已達到了融洽。情感是溝通心靈的橋梁。教師以平等的、說理的、平易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學生在「親其師」中,自覺接受老師的教育,最終達到實現學生對道德的認識。
三、開展活動,提高道德認識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的思想道德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發生、發展和形成。活動具有極大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表現出較大吸引力。針對中小學學生的心理特點,把學校、家庭、社會結合起來,形成德育一體化,有的放矢的展開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有趣、不拘一格的活動。通過諸如時事政治教育課、主題班會、知識競賽、講故事,演講會,歌詠比賽,文娛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營造教育氛圍。在和諧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活動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注重思考和總結。這樣,學生不但體驗到生活的美好與艱辛,通過人際交往,學會辨別是非善惡,而且在活動中受到啟發,道德情感被喚起,更為重要的是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⑧ 如何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

如何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在一定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約束人們相互關系和個人行為的原則和規范。道德認識就是指人應該認識到什麼才是符合道德的行為習慣。因此,加強對學生的道德認識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的有力保證。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為此,我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利用教材,提高道德認識
以教材施教,就是利用各科教材中有關內容實施德育。在教學中,各門學科不但有助於學生道德品質的認識,而且是各門學科應有的任務。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學科的教學,都要對學生教學道德教育。」政治課、歷史課教學實施道德認識教育顯得極為明顯。語文課教學來說,學生的道德認識既寓於課文之中,也寓於整個教學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文學作品教學,文學作品與道德關系密切,因為道德是文學表現的重要主題之一。文學作品是一定歷史時代的反應,積淀了一個民族一定的文化和時代的道德思想。也就是說文學作品永遠不能迴避對道德的描寫,那怕是比較隱諱的;也不能逃避對其描寫對象進行道德價值判斷的,那怕是含蓄的。同時,文學是美的集中體現,「美是道德純潔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斯中學》)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啟發,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體驗加強,從而,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逐漸提高對道德思想的認識。
二、通過交流,提高道德認識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的中心任務之一就是培養道德的、理性的、審美的高尚情感。」情感教育是各種教育中的一種特殊教育形式,它具有無形的力量。「道德情感是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信念的不要條件,也是產生道德意志和行為的內部動力。」(葉上雄《中學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在現實中,個人的真摯感情最易於打動他人,所表達的思想他人也最易於接受。在教育中,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每個教育工作者對此都是知道的。「親」就是師生在情感上的融洽。要達到「親」,師生間的情感疏通或交流就顯得特別重要,同時「親」使交流也就顯得更為和諧。學生自覺接近教師,實際上師生關系已達到了融洽。情感是溝通心靈的橋梁。教師以平等的、說理的、平易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學生在「親其師」中,自覺接受老師的教育,最終達到實現學生對道德的認識。
三、開展活動,提高道德認識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的思想道德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發生、發展和形成。活動具有極大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表現出較大吸引力。針對中小學學生的心理特點,把學校、家庭、社會結合起來,形成德育一體化,有的放矢的展開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有趣、不拘一格的活動。通過諸如時事政治教育課、主題班會、知識競賽、講故事,演講會,歌詠比賽,文娛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營造教育氛圍。在和諧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活動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注重思考和總結。這樣,學生不但體驗到生活的美好與艱辛,通過人際交往,學會辨別是非善惡,而且在活動中受到啟發,道德情感被喚起,更為重要的是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四、利用榜樣,提高道德認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道德教育中,優秀榜樣的動人事跡、先進的思想,給學生以真實的感受和啟發。學生從豐富的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榜樣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感受到美好和偉大,認識到崇高與卑賤。從而在思想上得到凈化,道德上得到提升。由於學生受到榜樣的感召,心理和行為受到影響,提高道德認識,自覺形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道德認識。這些榜樣重要有一些古今中外的革命者、科學家等,他們的事跡,他們非凡的成就和巨大貢獻,以及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的曲折歷史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會真正感動學生,能使學生認識人生以及人生的價值。出此之外,還有學生身邊的一些先進典型,如,同學、老師等,在某方面作為學生個體某種信念的體現者,也是學生實實在在所見,他們更有助於帶動學生,也具有一定的道德示範作用,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五、注重個體,提高道德認識
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是客觀的,這是不以教育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相對的不平衡性,這主要表現在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情感的體驗上。因而,根據道德教育針對性原則,教育者要注重個體特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找出影響學生道德形成因素,諸如不同的脾氣稟性,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成長環境等,這樣,不但允許學生存在道德認識上的差異,而且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特點,採取不同的誘導教育方式,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積極性,逐漸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能力。在教育中,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是非、善惡、美醜觀念,使學生的內部世界和心理品質發生變化,不斷修正自我,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水平。
六、營造環境,提高道德認識
林礪儒說:「道德教育關鍵在社會環境及學校生活訓練。」在教育中,要使學生能夠健康和諧發展,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就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環境可以造就人,感染人。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主張讓學校每一面牆壁都說話,就是讓環境成為隱性教育,發揮潛移默化、影響人、陶冶人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環境,就是營造文明美好的校園環境和和諧的人際環境,使學生在團結友愛、積極進取、遵紀守法、愛護公物、健康向上、行為文明等這些環境中受到感染,不但心靈得到凈化,道德認識得到提高,身心得到發展,而且形成一定的道德觀念,更有助於轉化為良好的道德行為。

總之,在教育中,「沒有在道德上教育不好的學生,而只有教育不得力、不得法、不到位。」(白銘欣《班主任的科學與藝術》華齡出版社)因而,教師要堅持說服教育,找准實施教育的入角點,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運用多種形式,從不同方面對學生進行道德認識教育,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性,真正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

⑨ 美國洛杉磯學區有哪些優秀的私立高中

在美國也是分學區的,而洛杉磯學區非常龐大,優秀的私立中學數不勝數,推薦幾所私立美國高中給大家作為參考。

The Webb Schools

韋伯中學

NICHE排名:全美最好寄宿高中#37

韋伯中學位於洛杉磯東邊40分鍾車程的Claremont,這座城市擁有5所著名文理學院,學術氛圍濃厚。韋伯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與Harvey Mudd College的計算機系、Pomona College的化學系合作開設課程。

韋伯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自己的古生物博物館的高中,館內的15萬多件藏品大多是由學校師生和校友收集而來的。9年級學生都會學習古生物和考古學知識;此外,學校的夏校也包括古生物學項目。

韋伯作為西海岸知名私立寄宿中學,升學率斐然。2018屆的畢業生有90%進入全美排名10%的大學,其中包括2名布朗、3名康奈爾、1名哈佛、3名賓大、1名斯坦福、1名伯克利、3名UCLA。

學校基本信息:

類型:混校

ESL:有

師生比:1:7

國際生:18%

AP課程:25

Flintridge Sacred Heart Academy

福臨特里奇聖心學院

NICHE排名:全美最好天主教高中#43

福臨特里奇聖心學院建於1931年,是一所天主教寄宿制女校。該校近年來有54%的畢業生進入全美知名大學,2017屆畢業生當中有1名布朗、1名賓大、4名伯克利、1名斯坦福。

體育方面,學校的排球和網球很強,取得過州級冠軍。此外,水球、游泳、田徑校隊也成績斐然。

學校基本信息:

類型:女校

ESL:沒有

師生比:1:7

國際生:15%

AP課程:22

Pilgrim School

朝聖者學校

NICHE排名:全美最好藝術類高中#33

朝聖者學校是洛杉磯第一公理會下屬的一個分支,是一家致力於為來自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學前班至12年級學生提供教育的男女混合走讀學校。

學校位於洛杉磯市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學校的哥特式建築像是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學校。

學校升學率為100%,過去5年不少畢業生進入常春藤名校、斯坦福和UC各個分校。該校的藝術方面出色,經常邀請著名藝術家來學校授課。

學校基本信息:

類型:混校

ESL:有

師生比:1:8

國際生:8%

AP課程:11

Fairmont Preparatory Academy

費爾蒙特預備中學

NICHE排名:全美最好私立高中#85

費爾蒙特預科學院位於加州歷史名城阿納海姆斯坦頓,是一家旨在為來自南加州及全世界的學生服務的高中。

2017屆畢業生有91%進入全美排名前100的大學,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布朗、康奈爾、UCLA等知名名校。

學校開設25門AP和20門IB課程,其中AP微積分曾被College Board評為加州最強。費爾蒙的校辯論隊和科學研究項目多次在橘郡乃至加州獲獎。此外, 學校的機器人校隊也定期參加FIRST機器人競賽。

學校為國際生提供了寄宿和住家兩種選擇,並且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

學校基本信息:

類型:混校

ESL:有

師生比:1:13

國際生:60%

AP課程:25

Crespi Carmelite High School

克里斯卡莫雷斯特高中

NICHE排名:加州最好男子高中#12

克里斯卡莫雷斯特高中始建於1959年,是一所天主教的大學預科男校,由加爾默羅修會運營。

學校地理位置優越。體育、藝術、食宿設施一應具全。升學方面以區域性大學為主,不少畢業生會去到加州大學的各個分校。

學校基本信息:

類型:男校

ESL:沒有

師生比:1:14

AP課程:21

⑩ 格蕾絲紀念高中在美國屬於怎樣的學校

此外,聽納豆之家老師說格蕾絲紀念高中Garces Memorial High School注重提供一個環境,在那裡學生們可以開發精神,智力,和社交能力,使他們認識到他們作為神的子民的潛力。

熱點內容
班主任節視頻 發布:2025-05-21 08:52:45 瀏覽:440
教育審計 發布:2025-05-21 08:48:59 瀏覽:628
怎樣形容教學樓 發布:2025-05-21 08:36:49 瀏覽:274
怎麼入的的 發布:2025-05-21 07:49:33 瀏覽:303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總結 發布:2025-05-21 06:53:13 瀏覽:312
夜景英語 發布:2025-05-21 05:00:05 瀏覽:188
中學安全教育教案 發布:2025-05-21 04:19:50 瀏覽:517
做愛的教學 發布:2025-05-21 03:39:29 瀏覽:183
傑肽生物 發布:2025-05-21 03:31:26 瀏覽:234
風暴教學 發布:2025-05-21 01:54:07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