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中學
Ⅰ 於謙大兒子拜郭德綱為師,小兒子騎馬技術無敵,那小兒子拜郭德綱為師了嗎
在相聲界圈裡對於兩個老搭檔來說,如果各自都有了後代,孩子就可以拜父親的搭檔為師傅。於是郭麒麟的師傅就成了於謙,而於思洋對說相聲也比較感興趣,他的師傅也非郭德綱莫屬。郭德綱很喜歡於思洋,經常調侃於思洋是自己的兒子,為此,於思洋還有了個廣為人知的名字:郭小寶!
很多人都以為於思洋是於大爺的獨子,其實除了於思洋,於家還另有一位小公子。
小兒子騎馬技術無敵馬術比賽結束,於謙曬出了小帥哥的照片。從照片中看,小男孩皮膚白皙,五官清秀,一身帥氣的騎馬服穿上身上很是奪目。而更引人注意的是他手裡拿著的一張獲獎證書,原來小帥哥在馬術比賽中獲得了一個非常棒的成績。
另有眼尖的網友指出,通過獲獎證書,於家二少爺的大名也被曝光了,叫做「於庚印」。
白慧明比於謙小了整整10歲,而她也一直被於謙當公主來寵著,參加節目,白慧明完全不怯場,開懷大笑狀態自然真實,不知比那些扭扭捏捏的女藝人強多少!而她看著也不像是年過40歲的人,短發烏黑濃密、皮膚白皙細膩,畫淡妝美得恬然又優雅,你看,連自家老公於謙都忍不住偷瞄了呢!
Ⅱ 有沒有描寫明代於謙的高中水平素材啊
祖籍考城(今民權縣),故里在今民權縣程庄鄉於庄村。於謙的曾祖於九思在元朝時離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遷至錢塘太平里,故史載於謙為浙江錢塘人。於謙少年立志,七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 於謙畫像
呀。」十七歲時於謙即寫下明志詩《石灰吟》。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為進士。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於謙隨宣宗朱瞻基親征。待高煦出降,宣宗讓於謙數說他的罪行。於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朱高煦在這位御史的凌厲攻勢下,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地發抖(伏地戰栗),自稱罪該萬死,宣宗大悅,任命於謙為御史,當即下令派這個人巡按江西。巡按外地正是御史的職責,也不算什麼高升,但皇帝的這一舉動明顯是想歷練此人,然後加以重用。 於謙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幾百個囚犯。他上疏奏報陝西各處官校騷擾百姓,詔令派御史逮捕他們。皇帝知道於謙可以承擔重任,當時剛要增設各部右侍郎為直接派駐省的巡撫,於是親手寫了於謙的名字交給吏部,越級提升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於謙到任後,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並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幾次,稍有水旱災害,馬上上報。 正統年間,宦官王振專權,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而於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於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只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手(絹)帕蘑(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兩袖清風」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閭閻就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說長道短。此詩寫成後遠近傳誦,為一時佳話。於謙如此不阿,自然引起了宦官王振的極度不滿。 正統六年,於謙上書說:「現在河南、山西各自儲存了數百萬穀物。請於每年三月,令各府州縣上報缺糧的 於謙坐像
[1]貧困戶,把穀物分發給他們。先給菽秫,再給黍麥,再次給稻。等秋收後還給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貧窮無力的,則免予償還。州縣吏員任滿應該提升時,儲存預備糧達不到指標的,不準離任。並命令監察官員經常稽查視察。」下詔令照此執行。河南靠近黃河的地方,常因水漲沖缺堤岸。於謙令加厚防護堤,計里數設置亭,亭有亭長,負責督促修繕堤岸。又下令種樹、打井,於是榆樹夾道,路上沒有乾渴的行人。大同單獨遠在邊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難於前往,奏請另設御史管理。把鎮守將領私自開墾的田全部收為官屯,用以資助邊防經費。他的威望恩德遍布於各地,在太行山的盜賊都逃跑或隱藏起來。在職九年,升任左侍郎,領二品官的俸祿。
Ⅲ 於謙生平事跡的簡介(短一點)
於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永樂十九年(1421年),於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時因入京覲見時不向權臣王振送禮,遭誣陷下獄,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而復任。土木之變後,英宗兵敗被俘,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升任兵部尚書。明代宗即位,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和議後,於謙仍積極備戰,挑選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得以安寧。當時朝務繁雜,於謙獨運征調,合乎機宜。其號令明審,令行政達。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大將石亨等誣陷於謙謀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憲宗時,於謙被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謚「肅愍」。明神宗時改謚「忠肅」。有《於忠肅集》傳世。《明史》稱贊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他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Ⅳ 於謙三大愛好是什麼
於老師三大愛好:抽煙、喝酒、燙頭。下一句:寫字、繪畫、掃地。
2008年,於謙第一次燙頭,據他說是為了掩飾謝頂,後來郭德綱就一直把這事當成段子調侃,相聲《你得鍛煉》、《我這半輩子 》、《怯富貴》裡面都有提到過這個。
於謙和郭德綱是多年的老搭檔了,兩人少不了在合作的相聲里相互擠兌,調侃,其中抽煙、喝酒和燙頭最為出名,之後於老師的三大愛好便成為了郭德綱相聲里的經典段子。
(4)於謙中學擴展閱讀:
於謙表演時,狀態非常好。它幾乎與相聲融為一體,它很少笑場。這種情況在搞相聲、小品的演員中相當少見,甚至被直接「封神」的趙本山,也常常笑場。
由於表演較多,於謙的許多作品都不是一次演兩場的。但他無論有多少次表演,都會把它當作第一次來表演。
於謙臉上的表情很正常,正氣的背後骨子裡確實有「騷話」連篇,當於謙一本正經地說出一些捧哏的「妙語」時,有時,郭德綱看著於謙一本正經的臉就會忍不住,別說觀眾了。總而言之,於謙的堅強,真的不是刻意練習的。
Ⅳ 於謙影壇中最驚艷的一次,於謙在《老師好!》中都有哪些演技炸裂的瞬間
許多人認識並喜歡於謙是因為他與郭德綱的相聲,所以大部分人只單純認為他是一個專業的相聲演員。但其實於謙是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早期從事的也是影視行業工作,拍了不少的影視作品。只是他以前的影視作品並沒有相聲那麼受人關注,而他主演的電影《老師好》,卻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口碑非常不錯,他憑借片中的角色也一舉獲得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那麼在這部片中,他都有哪些演技精彩的地方呢?
其實片中還有很多精彩和體現於謙演技炸裂之處,喜歡的可以留言說說你認為不錯的片斷。
Ⅵ 於謙在哪上的中學
在漯河三中上學
Ⅶ 急!於謙、王陽明、張倉水、楊乃武這四位這浙江名人誰沒有在浙江貢院中舉
於謙
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明末抗清英烈張蒼水曾在此中舉,清末"楊乃武與小白菜"這一轟動全國的大案的主角楊乃武也在此中舉。
Ⅷ 於謙主演的電影《老師·好》這部作品大家覺得怎麼樣
感覺這部影片很好
於大爺這次出演老師,有一點自己的影子在裡面,前半部分笑點包袱密集,是高中歡樂時光的共鳴,後半部分隨著高考臨近展開戲劇沖突,老師督促著你全力備戰,而我們的青春更期待綻放自我。年少的時候我們並不懂,為什麼老師總偏愛那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為何燙頭 塗口紅 指甲油要被禁止,淘氣的學生挨得最多是老師的打,更不能理解高考對於人生命運的重要性,師生間有著深深的代溝,但又有一條無形紐帶把我們青春系在這里,大概這就是青春吧,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你,而是遇到你成就了我的美好時光。很喜歡於老師的表演,塑造了一位胸懷理想卻又被時代阻礙的失意教師形象,學生是他的孩子更是精神的寄託,這又何嘗不是千萬個教師形象的化身呢。大家是怎樣認為的呢?
Ⅸ 於謙是滿族人嗎叫什麼,哪個旗的
於謙不是滿族人,是漢族人。
於謙,漢族,1969年1月24日生於北京,祖籍陝西藍田。相聲演員、北京搖滾協會副會長 、北京馬術文化節兒童馬術推廣大使。
1982年考入相聲班學藝,在校期間跟隨相聲演員王世臣、羅榮壽、高鳳山、趙世忠 學習。1985年拜師石富寬先生。199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導演系。
(9)於謙中學擴展閱讀:
重要經歷:
1995年,於謙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導演系大專班的進修學業,之後參與電視劇《馬三立》的拍攝,飾演角色趙佩茹, 1996年又出演電視劇《小井胡同》,扮演角色肥子,同時在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及地方台的長期欄目中擔任節目編導及主持人。
1997年-1998年間,於謙與郭德綱在幾次演出場合中相識。
2000年,於謙和郭德綱在北京某郊區露天廣場的舞台上,表演了對口相聲《拴娃娃》。這次意外的合作卻讓二人「毫不意外」地對彼此生出強烈欣賞。
2002年起,於謙不時與在小劇場演出的郭德綱合作表演相聲。
2003年,郭德綱與於謙合作相聲《你好北京》,在北京相聲小品邀請賽上獲得了組委會特別獎。
Ⅹ 於謙在德雲社什麼職務
就是相聲演員。
於謙,漢族,1969年1月24日生於北京,祖籍陝西藍田。相聲演員、版北京搖滾協權會副會長、北京馬術文化節兒童馬術推廣大使。
1982年考入相聲班學藝,在校期間跟隨相聲演員王世臣、羅榮壽、高鳳山、趙世忠學習。1985年拜師石富寬 先生。199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導演系。
(10)於謙中學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2000年,於謙和郭德綱在北京某郊區露天廣場的舞台上,表演了對口相聲《拴娃娃》。這次意外的合作卻讓二人「毫不意外」地對彼此生出強烈欣賞。
2003年,郭德綱與於謙合作相聲《你好北京》,在北京相聲小品邀請賽上獲得了組委會特別獎。
2011年10月16日,郭德綱和於謙及德雲社部分演員,在澳大利亞悉尼市政廳舉辦相聲專場。
2012年6月,赴加拿大進行商演,7月1日在多倫多演出。9月28日,郭德綱、於謙攜德雲社於28日晚在悉尼市政府進行了在澳大利亞巡演的第三站演出。
2014年,於謙重回主持界,與世熙傳媒合作主持了娛樂默片脫口秀《大謙世界》。
2019年3月,主演的電影《老師·好》上映,於謙扮演中學老師苗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