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亮化說明
① 亮化工程的社會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及城市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 特別是人類進入21世紀之際,我國城市夜景照明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這是因為城市夜間光環境和景觀形象成為城市風貌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亮麗的城市夜景不僅可以為人們的夜間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豐富人們的夜生活,而且對繁榮經濟、發展旅遊業、樹立和表現一個城市的夜間形象,營造高尚的文化氛圍等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城市亮化工程的社會意義進入新的時代,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僅僅是照明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社會的發展和商業競爭的需要。對城市建築物和公共空間,如城市廣場、商業文化街、旅遊景觀、紀念性建築、歷史建築、文化建築,主要的政府辦公建築以及交通建築等,設計和實施亮化工程,配以先進的泛光照明設備,展示其夜間豐富多彩、層次清晰、特色鮮明的光形象,建成一些品位高、質量好、與城市形象相適應的光環境場所,可很好的烘托城市中心區域的莊重、親切、優雅的格調,使城市具有更強的時代感,從而增加城市空間的吸引力,充分表現城市環境文化信息及其建築美學。所以,利用照明來改善城市夜景觀,會對發展城市的旅遊觀光業、改善居住環境等產生積極的影響,它會給城市帶來很大的社會效益。
2、城市亮化工程的經濟效益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內的大、中、小城市都相繼開展了夜間照明系統的建設,這些亮化工程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給國家、給個人帶來了不少的收益。亮化工程的建設使城市時代感濃烈,街道變得壯觀,商業街的商機被推動。市民在煥然一新的商業街購買到喜愛的商品,到商業街消費的人群將成比例增長,從而使商家的營業額增長,國家稅收增收,市場經濟就更加繁榮。
3、 城市亮化工程是現代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2010上海世博會的宣傳口號。誠然,現代生活離不開城市,但作為人類生活的載體,僅僅讓城市亮起來是遠遠不夠的。在能源緊缺的今天,這似乎與節約能源這一國際性的社會主題相悖,因此有人認為城市燈光環境造成經濟與能源的浪費,對城市亮化工程的建設提出質疑,這是對城市燈光環境景觀認識上的誤區。從歷史的經驗看,事故率和犯罪率的高低與夜景照明有著相當大的關系,讓人們在環境優美、質量良好的城市體面、自尊的生活,是城市現代生活的基礎和根本。
4、美化城市環境的重要意義五彩繽紛的夜景照明不僅可再現城市風貌,還給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夜視環境和生活環境,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說明城市亮化工程建設的功能:
(1)、明晰城市輪廓。日光下的城市輪廓是靠其邊緣建築的形體、色彩及建築陰影來確定的,越是組織良好的城市,與周圍環境結合越緊密,城市輪廓越難分辨;而夜晚下的城市亮化將城市輪廓清晰地勾勒出來,明顯區別於周圍地域,當夜晚從高處眺望城市時,輪廓線完整明了,直觀地體現出了城市的形狀、規模。
(2)、突出城市結構。城市結構的識別,除地貌特徵外,主要在於對城市道路及建築群體所形成的不同區域的識別。日光下的城市反饋出的是其各組成部分的全部信息,城市結構隱於其中,難於分辨。而夜晚將城市中次要的、附屬的部分融合在一起,成為黑色的「底」部分,亮化工程的建設則強調了城市中主要的、精髓的部分,成為明亮的「圖」的部分,使城市結構凸顯出來,易於識別,既有方位感又有層次感和立體感。
(3)、突出城市線條。在夜晚的城市中,有規則排列的街燈將道路裝點成數條光帶在城市中交織,主次分明,街燈使道路結構清晰易辨。
(4)、突出城市的面和點。在夜晚的城市中,城市的中心區的建築較為集中,燈光密度較大、亮度較高,城市標志性建築也常位於中心區里。霓虹廣告、燈箱標志、建築物的內部燈光及外部燈光等使中心區形成一片片亮的區域鑲嵌在道路網中,使城市的中心區結構一目瞭然。而城市其他部分即單體照明的點點燈光較為均勻,燈光密度較小、亮度較低、種類也較少,成為城市燈光環境的基底,起到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在現代城市中,城市亮化工程的建設,將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突出城市本身的特色,為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創造更加優質的條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② 校園綠化設計方案怎樣寫
(一)基本原則
1.整體性:校園綠化應納入學校各項工作的整體規劃之中。大塊綠化的設計,應考慮能給人以整體感。
2.藝術性:校園綠化主體要體現藝術性,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既要注重整體規劃,又要注意局部景點的藝術魅力。
3.實用性:所種植物必須著眼於長遠規劃,在節省經費、凈化環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優點,爭取以最少的投入,獲最大的效益。
(二)基本設計
所考慮的因素包括:
1.校園主體綠化應該有本校特色。所選樹種、花種要因地制宜,適合本地生長。樹種選擇既要適應生態環境,又要能體現傳統文化。不僅要考慮到易成活、耐修剪、壽命長,又要顧及到物種的多樣性,體現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個性化。
2.綠化樹種應豐富多彩,以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並豐富學生的知識。若條件許可,應種植不同葉型、樹型、花型、果型和不同花期的樹種,但應注意不宜種植多刺、有惡臭、易引起過敏的樹種。
3.要注重樹木的環保效應。樹木、草地、花卉均可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吸收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充分發揮園林植物的降溫、滯塵、減噪、殺菌、增加空氣濕度等生態功能。
4.綠地生態效益的大小是綠量決定的,而綠量大小則決定於園林植物葉面積大小。喬灌草合理配置的綠地生態綠量,遠大於草坪和大色塊面積的平面綠量。
大樹吸收二氧化碳製造二氧功能是草坪的5倍,吸塵量是草坪的3倍。成片樹陰下的氣溫比草坪溫度低5℃左右。一塊喬灌草科學配置、結構合理的綠地,空氣濕度可增加54%。反觀單位面積投入情況,喬木僅為草坪的1/10,而後者的養護費用遠大於喬木。由此可見,校園應採用以喬木為主、喬灌草結合的綠化結構。
5.綠化是創造良好的小氣候環境的最直接的手段。綠化能給人帶來清新、舒適的感覺,使室內也充滿生命力。同時植物也是室外空間布局和空間限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必須重視室內植物的擺放。
下面談談喬木、灌木、觀葉植物、草木花卉的不同作用及影響,以便採用最合理的校園綠化格局。
(1)喬木的應用
喬木有常綠性和落葉性,其主幹單一而明顯。常綠喬木樹冠終年翠綠,是優良的造園樹木。樹形有高壯或低矮,並有開花美麗而以觀花為主的樹種。在景觀設計上,必須綜合樹形的高矮、樹冠的冠幅、質感粗細、開花季節、色彩變化等因素加以應用。落葉喬木夏季樹冠綠葉蔽天,冬天落葉,春季萌發新葉或綻開美麗的花朵,其樹形、枝幹線條、質感、色彩等均能隨季節發生變化;尤其是落葉之後,枝幹間隙能透射陽光,可營造冬暖夏涼的舒適環境。在景觀設計作用上,比常綠喬木更加豐富。
推薦樹種:垂柳、廣玉蘭、棕櫚、雪松、白玉蘭、樟樹。
(2)灌木的應用
(觀姿類)觀姿類的灌木,通常以觀賞其美麗的葉形、葉色、樹姿為主,均為常綠性。質感細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大,較適合小庭院利用;反之,質感粗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小,較適合大面積寬闊的庭院利用。這種灌木可以通過修剪技術改變造型,增加景觀效果。
推薦樹種:海桐、紅繼木、珊瑚樹、紅葉李、紅楓、紅葉桃。
(觀花類)灌木樹形低矮,基部易分枝成多數枝幹,樹冠變化較大,有常綠或落葉的。觀花類的灌木,其花朵鮮明艷麗,在色澤、質感和樹形的表現上,具有強烈的景觀效果。但開花期受季節的影響變化很大,在景觀設計時,必須依季節性的色彩、質感變化加以運用。
推薦樹種:
春:杜鵑、山花、月季、梅花;
夏:紫荊、紫薇、梔子花、石榴;
秋:桂花、木芙蓉、木槿;
冬:山茶、杜鵑、臘梅。
(3)觀葉植物的應用
觀葉植物以觀賞美麗的葉形、葉色為主,包括草本植物,屬多年生植物。觀葉植物依需光量不同可分為陽生植物、中生植物(陽陰性)和陰生植物,在造園應用上,必須選擇有適當光照的地點栽植,使其生長繁茂,葉形美觀。
推薦植物:甘藍、吊蘭。
(4)草本花卉的應用
草花有一二年生草花及宿根多年生草花。草花具有豐富的色彩,在造園應用上可產生很好的效果,其奼紫嫣紅的視覺效果令人心曠神怡。草花以一二年生的觀花類為主。在花期結束後,必須按季節不同更換其他種類;多年生草花葉需要良好的栽培管理,才能連續生長、開花。
推薦花卉:
春(3-5月):瓜葉菊、雛菊、仙客來、一品紅、鳶尾;
夏(6-8月):一串紅、雞冠花、千日紅、石竹、虞美人、鳳仙花、金盞菊;
秋(9-11月):菊、三色堇;
冬(12-2月):牽牛花、水仙。
(5)其它推薦花卉:
荷花、睡花、竹、美人蕉、石蒜、紫藤、常青藤、爬山虎、葡萄、馬尼拉草、三葉草等。
(三)具體規劃
我們大致將校園區域分為五個部分:
1.中心區:以校園中的湖泊為中心,包括四周一片山丘的綠地及行政樓。
2.運動區:包括體育館、籃球場、操場。
3.學習區:科技館、教室。
4.生活區:包括宿舍、食堂。
5.環校綠化帶。
各區由於實際情況不同,需要分區討論。
(1)中心區:該區是校園綠化的主體部分,側重休閑觀賞性。要求樹木造型美觀,常綠,高矮結合:花卉品種多樣,色澤艷麗,四季均有花開;草皮常青,生命力頑強(考慮到有同學會穿越草坪)。
山丘部分:以草坪(馬尼拉草)為主,間或一些樹型優美的灌喬木。如,雞爪槭、合歡、棕櫚、竹、含笑、紫荊、銀杏、紅葉李、紅繼木(適宜大片栽種)、白玉蘭等。
環湖綠化:垂柳。
湖內:適當栽種睡蓮、荷花等水生植物。
行政樓:四周圍以常綠灌木,如珊瑚木、海桐、冬青等。
(2)運動區:此處塵土較大,要注意植物的吸附灰塵、凈化空氣的能力。凈化能力較強的樹種有:夾竹桃,對粉塵、煙霧有較強的吸附能力,每平方米能吸附灰塵5克,被譽為「綠色吸塵器」。泡桐,葉大多毛,分泌黏液,能吸附粉塵,凈化空氣。榆樹:對空氣中的塵埃有過濾作用。據測定,它的葉片滯塵量為每平方米12.27克,名列九種抗污能力較強植物之首,有「粉塵過濾器」之稱。同時,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也有一定的抗性。
(3)學習區:師生在該區工作學習,選擇樹種,要著眼於創造寧靜的學習環境。而綠化得當,就可以有效地減少噪音,因為樹冠有很強的消音作用。據生態專家測試,在路上栽種珊瑚樹、楊樹、桂花樹等,可降低噪音5-7分貝。樹木降低噪音的能力,樹冠較小的喬木或灌木,遠比樹冠高大的大,所以珊瑚樹(法國冬青)是理想的樹種之一。此外,雪松、女貞、水杉、樟樹、海桐等對降低噪音也有較好效果。
(4)生活區:生活區應有一個清新、舒適的環境,綠化時要考慮為同學們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建議種植灌木叢,並以觀賞性灌木為主。如桂樹、臘梅、茉莉等有香味植物。甬道兩旁可種月季、玫瑰、美人蕉、菊花、紫荊等花卉。另外,還可以考慮種植紫藤、葡萄等攀延類植物。
(5)環校綠化帶:應選擇蔭濃、生長迅速、易栽易活、耐修剪、抗煙塵、抗病蟲害的樹種。如,懸鈴木、合歡、槐樹、喜樹、檜柏等。還可選擇高大喬木做外圍防風植物。
(6)其他建議:在學校大門口種植兩棵高大的雪松,體現名校風格。
就是平常所見的城市夜景 包括樓體亮化 景觀亮化 和一些發光字亮化 我是做亮化行業的有什麼不懂可以給我留言交流 希望能幫到你
④ 學校亮化工程如何設計
1、學校夜景亮化應該根據學校建築物或者景觀的特徵,進行鮮明的塑造,選擇最合適的照明方式。做到照明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既要做到亮,也要美得有特色,成為夜晚里的一道風景線。
2、在進行燈具選擇時,應該先採用節能環保燈具。學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也是布滿了學生成長的足跡。光源必須具有良好的顯色性能,用光以暖色調為主,選用照明設備應具有防火、防水及防腐蝕性能,以最大程度確保學生安全。
3、學校亮化設計工程把光帶進夜景之中,用光的藝術詮釋校園文化內涵,表明莊重,把校園的文化氣息展現給在校的所有人。
⑤ 建築亮化照明方式有哪些,說明其特點
建築亮化照明方式有哪些?以下為您介紹常見的八種亮化照明方式,望採納。
一.功能照明
利用室內、外功能照明燈光,如室內燈光、廣告標志、櫥窗燈光、道路燈光等,來裝飾室外夜景的照明。
二.泛光照明
一種室外為目標或場地比周圍環境明亮的照明,是在夜晚投光對建築物外立面進行照明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目前基本不採用,因為這種方式不能勾勒出建築肌理,只是對於部分區域或全部區域進行統一的沒有個性化的照明方式。
三.建築化夜景照明
將夜景照明光源或燈具和樓體建築立面的牆、柱、檐、窗、牆角或屋頂部分的建築結構連為一體,並且和主體建築同步設計和施工的照明方式。
四.輪廓照明
利用燈光直接勾畫出建築物輪廓的照明方式。
五.重點照明
與層疊照明有所相似,不同點是多為利用窄光束燈具照射局部表面,使之和周圍形成強烈的亮度對比,並通過有韻律的明暗變化,形成獨特的視覺效果的照明方式。
六.層疊照明
對建築物群,通過使用不同的光色,照亮能夠凸顯出建築物特色的部分,通過使其他地方保持黑暗,進行亮化的對比。
七.多元空間立體照明
從建築物或建築群空間立面環境出發,結合利用多元照明方式方法,通過適度的明暗變化,清晰的輪廓和陰影,來進行燈光展出出對應的效果,充分展示其立體特徵和文化藝術內涵的照明,可以結合建築樓宇所在城市的文化風俗和建築特色進行以人、物等。
八.背景照明
利用燈光將被照建築物與它背景分開的一種方式,使建築物保持黑暗,並在背景上形成輪廓清晰的影像照明。
⑥ 學校需要亮化班級,需要新穎有創意或者有內涵的積極向上的班級名稱
你們班40多個人呢,這也需要跑到網上來找靈感嗎?我的天…年輕人的思維是最活躍的呢!要多動動腦啊!小朋友
⑦ 亮化工程施工說明
你好!
你應該是項目經理,這塊項目一個安排計劃,從安全,進度,質量,成本管控出來來寫
每個工地不同,基本就這幾大塊
希望能幫助你
⑧ 校園綠化設計方案怎樣寫
(一)基本原則
1.整體性:校園綠化應納入學校各項工作的整體規劃之中。大塊綠化的設計,應考慮能給人以整體感。
2.藝術性:校園綠化主體要體現藝術性,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既要注重整體規劃,又要注意局部景點的藝術魅力。
3.實用性:所種植物必須著眼於長遠規劃,在節省經費、凈化環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優點,爭取以最少的投入,獲最大的效益。
(二)基本設計
所考慮的因素包括:
1.校園主體綠化應該有本校特色。所選樹種、花種要因地制宜,適合本地生長。樹種選擇既要適應生態環境,又要能體現傳統文化。不僅要考慮到易成活、耐修剪、壽命長,又要顧及到物種的多樣性,體現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個性化。
2.綠化樹種應豐富多彩,以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並豐富學生的知識。若條件許可,應種植不同葉型、樹型、花型、果型和不同花期的樹種,但應注意不宜種植多刺、有惡臭、易引起過敏的樹種。
3.要注重樹木的環保效應。樹木、草地、花卉均可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吸收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充分發揮園林植物的降溫、滯塵、減噪、殺菌、增加空氣濕度等生態功能。
4.綠地生態效益的大小是綠量決定的,而綠量大小則決定於園林植物葉面積大小。喬灌草合理配置的綠地生態綠量,遠大於草坪和大色塊面積的平面綠量。
大樹吸收二氧化碳製造二氧功能是草坪的5倍,吸塵量是草坪的3倍。成片樹陰下的氣溫比草坪溫度低5℃左右。一塊喬灌草科學配置、結構合理的綠地,空氣濕度可增加54%。反觀單位面積投入情況,喬木僅為草坪的1/10,而後者的養護費用遠大於喬木。由此可見,校園應採用以喬木為主、喬灌草結合的綠化結構。
5.綠化是創造良好的小氣候環境的最直接的手段。綠化能給人帶來清新、舒適的感覺,使室內也充滿生命力。同時植物也是室外空間布局和空間限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必須重視室內植物的擺放。
下面談談喬木、灌木、觀葉植物、草木花卉的不同作用及影響,以便採用最合理的校園綠化格局。
(1)喬木的應用
喬木有常綠性和落葉性,其主幹單一而明顯。常綠喬木樹冠終年翠綠,是優良的造園樹木。樹形有高壯或低矮,並有開花美麗而以觀花為主的樹種。在景觀設計上,必須綜合樹形的高矮、樹冠的冠幅、質感粗細、開花季節、色彩變化等因素加以應用。落葉喬木夏季樹冠綠葉蔽天,冬天落葉,春季萌發新葉或綻開美麗的花朵,其樹形、枝幹線條、質感、色彩等均能隨季節發生變化;尤其是落葉之後,枝幹間隙能透射陽光,可營造冬暖夏涼的舒適環境。在景觀設計作用上,比常綠喬木更加豐富。
推薦樹種:垂柳、廣玉蘭、棕櫚、雪松、白玉蘭、樟樹。
(2)灌木的應用
(觀姿類)觀姿類的灌木,通常以觀賞其美麗的葉形、葉色、樹姿為主,均為常綠性。質感細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大,較適合小庭院利用;反之,質感粗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小,較適合大面積寬闊的庭院利用。這種灌木可以通過修剪技術改變造型,增加景觀效果。
推薦樹種:海桐、紅繼木、珊瑚樹、紅葉李、紅楓、紅葉桃。
(觀花類)灌木樹形低矮,基部易分枝成多數枝幹,樹冠變化較大,有常綠或落葉的。觀花類的灌木,其花朵鮮明艷麗,在色澤、質感和樹形的表現上,具有強烈的景觀效果。但開花期受季節的影響變化很大,在景觀設計時,必須依季節性的色彩、質感變化加以運用。
推薦樹種:
春:杜鵑、山花、月季、梅花;
夏:紫荊、紫薇、梔子花、石榴;
秋:桂花、木芙蓉、木槿;
冬:山茶、杜鵑、臘梅。
(3)觀葉植物的應用
觀葉植物以觀賞美麗的葉形、葉色為主,包括草本植物,屬多年生植物。觀葉植物依需光量不同可分為陽生植物、中生植物(陽陰性)和陰生植物,在造園應用上,必須選擇有適當光照的地點栽植,使其生長繁茂,葉形美觀。
推薦植物:甘藍、吊蘭。
(4)草本花卉的應用
草花有一二年生草花及宿根多年生草花。草花具有豐富的色彩,在造園應用上可產生很好的效果,其奼紫嫣紅的視覺效果令人心曠神怡。草花以一二年生的觀花類為主。在花期結束後,必須按季節不同更換其他種類;多年生草花葉需要良好的栽培管理,才能連續生長、開花。
推薦花卉:
春(3-5月):瓜葉菊、雛菊、仙客來、一品紅、鳶尾;
夏(6-8月):一串紅、雞冠花、千日紅、石竹、虞美人、鳳仙花、金盞菊;
秋(9-11月):菊、三色堇;
冬(12-2月):牽牛花、水仙。
(5)其它推薦花卉:
荷花、睡花、竹、美人蕉、石蒜、紫藤、常青藤、爬山虎、葡萄、馬尼拉草、三葉草等。
(三)具體規劃
我們大致將校園區域分為五個部分:
1.中心區:以校園中的湖泊為中心,包括四周一片山丘的綠地及行政樓。
2.運動區:包括體育館、籃球場、操場。
3.學習區:科技館、教室。
4.生活區:包括宿舍、食堂。
5.環校綠化帶。
各區由於實際情況不同,需要分區討論。
(1)中心區:該區是校園綠化的主體部分,側重休閑觀賞性。要求樹木造型美觀,常綠,高矮結合:花卉品種多樣,色澤艷麗,四季均有花開;草皮常青,生命力頑強(考慮到有同學會穿越草坪)。
山丘部分:以草坪(馬尼拉草)為主,間或一些樹型優美的灌喬木。如,雞爪槭、合歡、棕櫚、竹、含笑、紫荊、銀杏、紅葉李、紅繼木(適宜大片栽種)、白玉蘭等。
環湖綠化:垂柳。
湖內:適當栽種睡蓮、荷花等水生植物。
行政樓:四周圍以常綠灌木,如珊瑚木、海桐、冬青等。
(2)運動區:此處塵土較大,要注意植物的吸附灰塵、凈化空氣的能力。凈化能力較強的樹種有:夾竹桃,對粉塵、煙霧有較強的吸附能力,每平方米能吸附灰塵5克,被譽為「綠色吸塵器」。泡桐,葉大多毛,分泌黏液,能吸附粉塵,凈化空氣。榆樹:對空氣中的塵埃有過濾作用。據測定,它的葉片滯塵量為每平方米12.27克,名列九種抗污能力較強植物之首,有「粉塵過濾器」之稱。同時,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也有一定的抗性。
(3)學習區:師生在該區工作學習,選擇樹種,要著眼於創造寧靜的學習環境。而綠化得當,就可以有效地減少噪音,因為樹冠有很強的消音作用。據生態專家測試,在路上栽種珊瑚樹、楊樹、桂花樹等,可降低噪音5-7分貝。樹木降低噪音的能力,樹冠較小的喬木或灌木,遠比樹冠高大的大,所以珊瑚樹(法國冬青)是理想的樹種之一。此外,雪松、女貞、水杉、樟樹、海桐等對降低噪音也有較好效果。
(4)生活區:生活區應有一個清新、舒適的環境,綠化時要考慮為同學們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建議種植灌木叢,並以觀賞性灌木為主。如桂樹、臘梅、茉莉等有香味植物。甬道兩旁可種月季、玫瑰、美人蕉、菊花、紫荊等花卉。另外,還可以考慮種植紫藤、葡萄等攀延類植物。
(5)環校綠化帶:應選擇蔭濃、生長迅速、易栽易活、耐修剪、抗煙塵、抗病蟲害的樹種。如,懸鈴木、合歡、槐樹、喜樹、檜柏等。還可選擇高大喬木做外圍防風植物。
(6)其他建議:在學校大門口種植兩棵高大的雪松,體現名校風格。
⑨ 建築亮化設計的設計理念如何寫
亮化原則:統一規劃、重點突出、充分利用、區別對待、節約能源、綠色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