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圩中學
簡介:上林縣白圩中學創建於1956年,位於上林縣白圩鎮五里橋2號,是一所全日寄宿制初級中學。在多年的辦學歷史中,形成了「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樂,生以成才為志」的優良傳統和「求實、創新、進取、向上」的校風,並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行動指南,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一手抓教學常規管理,一手抓教研教改。學生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到有關要求。學校秩序井然,有比較完善的學校規章制度。
注冊資本:741萬人民幣
2. 淺談如何有效提高作文後進生的寫作水平
覃連嬌(上林縣白圩中學,廣西南寧530507)
雖然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寫作文,但在初中作文教學中還是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每次布置寫作文,在一個班裡總有三五個學生不交。去問不交的原因時,幾乎無一例外地回答:不會寫。而有的學生怕被老師批評,東拼西湊,不知所雲亂寫一通交上;也有的乾脆一字不漏抄作文選里的一篇交上應付了事。面對這樣的作文後進生,如何輔導他們寫作文,有效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使他們由怕寫作文而變成為喜歡寫作文呢?
一、消除怕寫作文的不良心理,提高他們寫好作文的信心
提倡「明白如話」的文風,是克服後進生怕寫作文的一個好方法。要多寬容少苛責,多鼓勵少批評。布置當堂完成的作文,交不了的可以延後一兩天再交,而不是一見交不上就責罰,只寫四五行的不要諷刺挖苦。抄作文選的範文交上的,也不要毫不留情判個零分。
二、練習寫信是引導後進生敢於動筆的重要途徑
書信本身就是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出來,用以代替當面交談。它除了開頭、結尾等固定的格式之外,正文部分只要不離開規定的話題,幾乎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能更好表達出學生的真情實感。例如上初中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學生對自己的所見所聞印象都比較深刻,對之也有自己的感受。此時布置寫作文,給小學的老師、同學或父母親朋寫信,談談自己上初中的感受,學生都能夠寫出。雖然有的學生作文字數還達不到初中作文600 字左右的要求,只有三四百字,有的甚至只有100多個字,但畢竟他們拿起筆來寫了,並且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再加上老師適時的鼓勵與表揚,他們就會覺得其實寫作文也並不難,慢慢就會有了能把作文寫好的信心。
三、講解文章的一般結構方式
雖說文無定法,但在輔導後進生寫作文時,事先給他們定一個框架,就可以避免寫作文雜亂無章的現象。給了學生框架之後,可能還會有學生不知怎樣動筆,此時老師可以把事先寫好的下水作文拿出來讀給學生聽,或當堂構思進行口頭作文,給學生引路,讓學生仿寫。這樣反復幾次循著老師所指引的路走之後,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絕大多數學生對於各種文體的寫作,在選材、構思方面的能力,會程度不同地得到提高。雖然現在的考試作文大多都是不限文體,但並非沒有體裁的要求,每種文體都有各自的要求。
四、指導學生寫自己熟悉感興趣的事
學生寫不出作文是因為對所要寫的內容不熟悉不感興趣,感到無話可說。但如果寫的是自己熟悉感興趣的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在這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有一次期中檢測,作文要求寫一篇說明文,向你的朋友介紹你最熟悉的一件事,題目自擬。結果有一個很少寫作文的學生,寫了題為《如何釣魚》的作文,詳細介紹了釣魚的方法、步驟、最佳時間及應注意的事項。50 分的作文得了40 分,屬於優秀。過後去調查,得知這個學生從小的愛好就是釣魚。因此輔導後進生寫作文時,要求他們挖掘自己所熟悉感興趣的事來寫,寫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也可寫出不錯的文章來了。
五、採用一個素材多次運用進行寫作
以熟悉的素材,訓練學生根據題目及不同體裁的要求,對內容進行調整變換,運用想像合理補充,寫出不同文題及不同體裁的作文。一個素材多次運用進行寫作的目的,是為了讓後進生依據熟悉的素材,掌握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這三大體裁的寫法。通過這樣多次進行訓練,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六、多讀、多講,積累寫作素材
一般來說,寫不好作文的人,大多也是懶得閱讀的,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事又不留心,生活的范圍又狹窄,因此寫作的素材就很少。把自己所熟悉感興趣的為數不多的事寫了兩三遍之後,他們也會感到膩味而不願再用。多讀、多講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文章、事件,他們心靈受到觸動,印象就會很深刻,在寫作的時候就會把它當作素材加以運用。
七、評改作文要區別對待
後進生本身的作文錯別字就較多,句子也不怎麼通順,評改別人的作文,剛開始我只要求他們改正放錯位置的標點,再後來圈錯別字,能改就改,接下來就在不通順的句子下面劃線,試著改一句。若對他們要求過高,他們會感到很為難,不願改,因也無從學習、借鑒別的同學的寫作經驗,不利於促進自己寫作水平的提高。而對基礎好的同學則要求他們從字詞句、結構篇章、中心等各方面進行評改,寫出評語。
輔導後進生,有效提高他們寫作水平的方法當然還有不少,比如摘抄、片段練習、縮寫、擴寫、改寫等,但著重做到了上文所說的幾個方面,曾經害怕、不願寫作文的所謂後進生也會喜歡上寫作文了。
3. 白圩鄉的經濟建設
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依託山地資源,6座小(一)型水庫,40座小(二)型水庫和區位優勢,面向市場,注重開發,著力培育「優於人、異於人」的特色產業,實現了從單一的糧食生產轉換,依靠瓜果、養殖、加工業等,支撐經濟建設的脊樑,積極推進城鎮化、產業化、非農業化進程。
白圩鄉以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其一,大力實施「科學興農」戰略,堅持走「優化結構,提高單產、改善品質、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發展路子,大力發展優質糧食作物,積極推廣鴨棲栽培技術,提高綠色食品產業的比重;其二,藉助全鄉山村資源豐富的優勢,進一步擴大油茶、秧西瓜、花生等綠色含量高的高效經濟作物栽培技術;其三,大力推進基地化戰略,按照基地化建設、科學化管理,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的思路,採取龍頭牽動,政策促動,幫扶拉動,典型帶動等措施,推進畜牧業向專業化,規摸化和集約化發展,使牛、豬、雞、鴨、羊等實現基地化飼養,與此同時,大力實施勞動力轉移戰略,加強非農職業技能培訓,增強農民就業本領。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積極組織勞務輸出,拓寬農民就業渠道,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
特色產業的壯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白圩鄉綜合實力大大增強。迄止2013年,全鄉用於小城鎮建設資金達1200萬元,其中政府投入600萬元,其餘600萬元主要來自農民帶資和個人投資。白圩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道路、供電、供水、排水、污水處理,綠化市場、交通、衛生等設施一應齊全,集鎮面積由20年前的0.05平方公里擴大到0.5平方公里,1998年規劃建設了農貿市場,豬、牛交易市場。每逢二、五、八墟日,市場交易人數達萬人,特別是八月初二「牛會節」,撫州、臨川、東鄉、豐城等地牛販子都會來此相聚,有著「牛不到白圩不行」之說。白圩的「牛會節」從古到今已流偉了500多年。
2010年,全鄉農業生產總值2.75億元,比2005年的1.42億元增長93.6%;農民人均純收入6493元,比2005年的3011元增長115.6%;糧食總產達28661噸,比2005年的24320噸,增長18.2%,種植面積穩定在34000畝左右。
該鄉始終把優化環境、發展經濟放在首要位置,廣辟招商途徑,注重投資商與地方發展雙贏,有力地促進了本鄉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2005-2010年,共引進資金3.48億元,引進企業17個,其中300萬元以內的8個;過400萬元的4個,如茶百年、順通、華安駕校、駿圖實業等;過500萬元的2個,如奧健、松鶴等;過1000萬元的3個,如北際、奧格蘭、宏源花爆廠。到201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7.17億元,比2005年的1.71億元增長320.1%;財政總收入1708.94萬元,比2005年的162.14萬元增長954.9%。 1、集鎮面貌新改觀。集鎮建設自始至終被列入鄉政府重要的議事日程。2005-2010年,陸續修建了下水道1200多米,硬化了街道400多米,新裝了路燈30盞,興建了垃圾中轉站,整治了街道衛生,盤活了汽車站商貿地段,先後新建了司法大樓、派出所大樓、白圩中學教學大樓、中心小學教學大樓、衛生院門診大樓等5棟大樓,正在實施的安全飲水工程,將給居民生活帶來不少方便。
2、農業設施新改善。以項目帶動,廣泛發動群眾投勞捐資,大力建設各類基礎設施。2005-2010年,爭取國家農村公路改造項目資金近了2000萬元,硬化了村組公路107.4公里,硬化里程突破百公里,達到151.6公里,硬化率95%以上,截止目前,只有連橋的青溪、白圩的大嶺、劍溪的窯前、前羅塔前等10個自然村沒有通水泥路,村民從此告別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鍋羹」的歷史;爭取農田水利項目資金5000多萬元,使全鄉33座小(二)型以上水庫得到了除險加固,白圩、橋溪、園藝等3個村3600多畝水田實施了中低產改造,對連橋、白圩、劍溪等3個村正在實施安全飲水工程,為農業的增收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3、文化底蘊新促進。一方面,有線電話成功聯網,實現了「村村通」,新發展有線電視用戶401戶,興建農家書屋4個,送電影下鄉815場次,送戲下鄉35場次,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餘生活。另一方面,注重發掘優良傳統文化,做到了宣傳、發展「二合一」。我們的「牛會節」,2012年被確認為市級文化遺產,致嶺的活字印譜術,2012年被確認為省級文化遺產。 隨著計生環境的不斷變化,我鄉的計生工作難度一年比一年大,但藉助於我們良好的工作基礎、優秀的黨員幹部隊伍,繼續從嚴落實計劃生育政策,切實轉變群眾生育觀念,奪取了縣「八連冠」的光榮稱號,並於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工作鄉鎮,是全縣唯一獲得此榮譽的鄉鎮。
文教事業新發展。教育決定人才,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是我鄉一貫堅持的原則,積極改善教學環境,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加大投入,逐漸改善教育教學環境,實施硬體建設,5年中累計投入建設資金達400多萬元,新建教學大樓7棟,改造危房面積3000多平方米;全面落實普九教育,切實履行「兩免一補」制度,2005-2010年,共下發困難學生補助20.15萬元。
生態環境新協調。在大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加快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進步。2005-2010年,建設生態公益林近10000畝,植樹造林20000萬多畝,完成退耕還林近3000畝;整體推進以「六改四普及」、「三化(劃)三改一習慣」、「三綠一處理」為主要內容的42個自然村村莊整治和39個自然村垃圾處理建設項目,農村的「臟、亂、差」現象得到有效改變,村莊面貌有了較大改觀。
2006年,在鄉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白圩鄉投資50萬元,重建了劍溪、橋溪兩所小學,並對兩所學校進行了危房維修;投資80萬元,興建了白圩衛生院綜合大樓,購置了各種儀器和設備;投資15萬元,重裝和開通白圩街上路燈36盞,全面修補和清理白圩鄉街下水道,重建了5個垃圾窯,聘請了5個專職保潔員,並組織有關人員對街道亂搭亂建、亂放現象進行清理,根本鏟除了白圩街臟亂現象,大大方便了群眾,還了白圩街一個明亮、整潔的新面目。同時,投資了18萬元開展農田水利建設。
在此基礎上,2007年,白圩鄉將繼續推進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建設。2008年將投資20萬元完善鄉村交通運輸網路,投資20萬元建設現代化的鄉村汽車站,投資30萬元建設白圩文化活動大樓,投資180萬元硬化五條10公里村級公路。改造兩座小(一)型水庫,開挖20口門塘,植樹造林100畝,綠化好一條二公里水泥路,有線電視覆蓋全鄉138個自然村,投資30萬元興建公安大樓,搞好7個自然村的新農村建設,建好二個村委會辦公大樓,白圩街道建設人行彩色道板。
全鄉有初級中學3所(其中2所為私立中學),小學14所,有教職工300人,在校學生達50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1997年10月通過了省政府「兩基」達標驗收。截至2013年,全鄉有中心醫院1所,開設了中西醫業務; 14個村委會均有衛生所,享有初級衛生保健。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新集貿市場已規劃建成並投入使用,有攤位208個,可容納上趕集,街道全部安裝了路燈,新的電信大樓已竣工,移動,聯通的接收信號塔都相斷落戶;全鄉擁有程式控制電話機3000餘部,行動電話2000餘部;還建有地面衛星接收站、調頻廣播,發展有線電視150餘戶,調頻廣播92隻,縣城有線電視光纜線延伸到白圩,白圩也和南昌市的居民一樣可看上幾十個頻道的電視節目。
中小學校
進賢縣白圩鄉下陳小學
進賢縣白圩鄉公社響塘中小學
進賢縣白圩鄉公社橋溪小學
進賢縣白圩鄉初級中學
進賢縣白圩鄉前羅蘭校
進賢縣白圩鄉前羅小學
進賢縣白圩鄉劍溪大隊小學
進賢縣白圩鄉園藝場小學
進賢縣白圩鄉教育輔導站
進賢縣白圩鄉流嶺小學
進賢縣白圩鄉石巷小學
進賢縣白圩鄉育新中學
進賢縣白圩鄉致辭岑小學
進賢縣白圩鄉金山小學
進賢縣白圩鄉陳羅小學
進賢縣白圩鄉麻山小學
4. 上林縣白圩鎮白圩初級中學怎麼樣
簡介:上林縣白圩中學創建於1956年,位於上林縣白圩鎮五里橋2號,是一所全日寄宿制初級中學。在多年的辦學歷史中,形成了「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樂,生以成才為志」的優良傳統和「求實、創新、進取、向上」的校風,並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行動指南,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一手抓教學常規管理,一手抓教研教改。學生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到有關要求。學校秩序井然,有比較完善的學校規章制度。
注冊資本:980萬人民幣
5. 我想從南寧出發坐車去廣西上林縣看葵花,怎麼坐車去呢有去過葵花節的朋友嗎求幫助!
線路A:
從南寧金橋客運站出發,走南梧二級公路,沿路直走,無分岔路口,過昆侖關,共走80公里賓陽縣,走環城路,到勒馬收費站後有一個三岔路口,有路牌,往左轉沿賓上二級公路走邊走15公里到上林縣白圩鎮,在白圩中學路段右轉走300米許,再左轉走覃排公路10公里即到達耀軍村;如果去澄泰鄉下金村看葵花的,到白圩中學路段的時候繼續往前直走1公里後有個Y形路口,再右轉經上林糖廠門口路段直走5公里就到洋渡景區,可在下金村徐霞客古渡口看葵花;
線路B:
從南寧安吉上都南高速,在武鳴縣府城出口下高速,出收費站後往右轉(路牌指往大明山)旅遊專用二級路,橫穿小明山,行車約13公里到大明山十字路口左轉路牌指往金倫洞、大龍湖,走210國道行車約3公里到達馬山縣楊圩村,看到往上級村的路牌右轉,走三級路橫穿大明山,行車約13公里到達二級路右轉往上林方向,行車約20公里到達西燕鎮再走10公里到達上林縣城,再往賓陽縣方向行車,到達漫橋村時看到一個車站往左轉6公里便到達下金村徐霞客古渡口下金村。如果去耀軍村的,在漫橋村車站路段繼續往前走6公里到白圩中學路段,左轉走300米後再左轉走覃排公路10公路便到達耀軍村,眼前就是賞心悅目的大片美麗的油葵花。
6. 武鳴有到賓陽和上林的班車嗎在哪裡坐車幾點鍾
線路a:
從南寧金橋客運站出發,走南梧二級公路,沿路直走,無分岔路口,過昆侖關,共走80公里賓陽縣,走環城路,到勒馬收費站後有一個三岔路口,有路牌,往左轉沿賓上二級公路走邊走15公里到上林縣白圩鎮,在白圩中學路段右轉走300米許,再左轉走覃排公路10公里即到達耀軍村;如果去澄泰鄉下金村看葵花的,到白圩中學路段的時候繼續往前直走1公里後有個y形路口,再右轉經上林糖廠門口路段直走5公里就到洋渡景區,可在下金村徐霞客古渡口看葵花;
線路b:
從南寧安吉上都南高速,在武鳴縣府城出口下高速,出收費站後往右轉(路牌指往大明山)旅遊專用二級路,橫穿小明山,行車約13公里到大明山十字路口左轉路牌指往金倫洞、大龍湖,走210國道行車約3公里到達馬山縣楊圩村,看到往上級村的路牌右轉,走三級路橫穿大明山,行車約13公里到達二級路右轉往上林方向,行車約20公里到達西燕鎮再走10公里到達上林縣城,再往賓陽縣方向行車,到達漫橋村時看到一個車站往左轉6公里便到達下金村徐霞客古渡口下金村。如果去耀軍村的,在漫橋村車站路段繼續往前走6公里到白圩中學路段,左轉走300米後再左轉走覃排公路10公路便到達耀軍村,眼前就是賞心悅目的大片美麗的油葵花。
7. 上林縣白圩中學有沒有235班
南寧興寧中學
南寧市九曲灣中學
南寧市興寧區三塘中學
南寧市興寧區安吉中學
南寧市崇尚中學
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子弟學校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九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十三中
南寧市三美學校
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
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中學部
南寧市沛鴻學校
南寧市礦務局中學
南寧市第二中學
南寧市第二十九中學
南寧市第六中等職業學校
南寧市第六中等職業學校
南寧市第十九中學
南寧市第四中學
南寧市育才實驗中學
南寧郊區振華學校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三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二十六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十四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十四中學高中部
南寧市五一中路學校
南寧市五一路學校
南寧市江南區亭子一中
南寧市江南區沙井中學
南寧市江南區那洪中學
南寧市電力中學
南寧市白沙大路學校
南寧市第三十四中學
南寧民族高級中學
南寧鐵路第三中學
崇左縣江南第一中學
崇左鐵路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二十一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十中學
廣西有色地質中學
南寧市三十五中學
南寧市中堯南路學校
南寧市北湖北路學校
南寧市友愛南路學校
南寧市城北區心圩中學
南寧市城北區那龍中學
南寧市城北區那龍第二中學
南寧市新秀學校
南寧市新陽西路學校
南寧市明秀西路學校
南寧市永新區壇洛中學
南寧市永新區江西中學
南寧市永新區石埠中學
南寧市江濱路學校
南寧市秀靈學校
南寧市第12中學
南寧市第三十一中學
南寧市第二十中學
南寧市第二十五中學
南寧市第二十八中
南寧市第二十四中學
南寧市第八中學
南寧市育才雙語實驗學校
南寧市郊區壇洛第二中學
南寧市郊區民族高中
南寧第三十三中學
南寧鐵路第一中學
南寧鐵路第二中學
廣西區體育運動學校
廣西南寧地區七十二綜合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外國語學校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永新區維羅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一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五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十八中學
廣西大學附屬中學
廣西民族大學附中
廣西民族藝術實驗學校
金陵中學
良慶中學
南寧市東方外國語學校
南寧市瓊林學校
南寧市英華學校
南寧市飛鴻學校
廣西國營明陽農場子弟學校
廣西玉米研究所職工子弟學校
廣西邕寧縣劉圩中學
蘇圩中學
邕寧縣中和中學
邕寧縣五塘中學
邕寧縣伶俐中學
邕寧縣南曉中學
邕寧縣南陽中學
邕寧縣城關中學
邕寧縣壯文學校
邕寧縣大塘中學
邕寧縣大沙田中學
邕寧縣教師進修學校
邕寧縣教育局電教站
邕寧縣昆侖中學
邕寧縣明陽中學
邕寧縣民辦壯志高中
邕寧縣民辦蒲津中學
邕寧縣民族中學
邕寧縣瓊園中學
邕寧縣百濟中學
邕寧縣蒲廟三中
邕寧縣蒲廟中學
邕寧縣蒲廟二中
邕寧縣那樓中學
邕寧縣長塘鎮中
邕寧縣高級中學
邕寧第一中等職業學校
南寧華僑投資區華僑中學
南寧市武鳴縣甘圩中學
廣西國營東風農場學校
廣西民族高中
武鳴中學
武鳴縣仙湖鎮第一中學
武鳴縣雙橋第一中學
武鳴縣城東鎮第三中學
武鳴縣城東鎮第二中學
武鳴縣城廂鎮第一中學
武鳴縣太平鎮農民文化技術學校
武鳴縣府城中學
武鳴縣民族中學
武鳴縣靈馬鎮第一中學
武鳴縣羅波鎮第一中學
武鳴縣羅波高級中學
武鳴縣鑼圩鎮二中
武鳴縣鑼圩高級中學
武鳴縣陸斡鎮那羊中學
武鳴縣陸斡鎮陸斡中學
武鳴縣高級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隆安縣第三中學
廣西隆安縣浪灣華僑農場職工子弟中學
隆安中學
隆安縣右江中學
隆安縣民族中學
隆安縣第一中學
隆安縣第四中學
隆安縣蝶城中學
隆安縣黎明中學
隆安第二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白山中學
馬山縣古零中學
馬山縣周鹿中學
馬山縣民族中學
馬山縣永州鎮中學
馬山縣金釵鎮龍塘
馬山縣馬山中學
上林縣三里中學
上林縣中學
上林縣喬賢鎮二中
上林縣城關中學
上林縣巷賢中學
上林縣教師進修學校
上林縣新區中學
上林縣民族中學
上林縣白圩中學
上林縣西燕中學
上林教育局教研室
賓陽縣光華中學
賓陽縣古辣中學
賓陽縣古辣鎮中學
賓陽縣和吉中學
賓陽縣大橋中學
賓陽縣賓州中學
賓陽縣賓陽中學
賓陽縣開智中學
賓陽縣志遠中學
賓陽縣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賓陽縣新賓中學
賓陽縣新賓鎮中山中學
賓陽縣新橋中學
賓陽縣傑星中學
賓陽縣武陵中學
賓陽縣民族中學
賓陽縣甘棠中學
賓陽縣甘棠鎮中學
賓陽縣秀華中學
賓陽縣育賢中學
賓陽縣蘆圩中學
賓陽縣鄒圩中學
賓陽縣高田中學
賓陽縣高級中學
賓陽縣黎塘鎮城東中學
黎塘鐵路中學
廣西農墾良圻實業總公司中學
校椅鎮一中
校椅鎮三中
校椅鎮二中
校椅鎮四中
校椅鎮校椅中學
橫縣中學
橫縣六景中學
橫縣板路完全中學
橫縣民族中學
橫縣百合完全中學
橫縣第二高級中學
橫縣那陽鎮三中
橫縣附城鎮第四中學
橫縣陶圩中學
橫縣陶圩完全中學
南寧興寧中學南寧市九曲灣中學南寧市興寧區三塘中學南寧市興寧區安吉中學南寧市崇尚中學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子弟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九中學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十三中南寧市三美學校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中學部南寧市沛鴻學校南寧市礦務局中學南寧市第二中學南寧市第二十九中學南寧市第六中等職業學校南寧市第六中等職業學校南寧市第十九中學南寧市第四中學南寧市育才實驗中學 南寧郊區振華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三中學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二十六中學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十四中學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十四中學高中部
外加一些私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