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21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光明的世紀,延續近半個世紀的冷戰已經結束,國際局勢總體上趨於緩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正在迅速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不斷興起,國力競爭日益激烈,人類正在經歷一場全球性科學技術革命,21世紀必將成為科技的新紀元。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我們不僅要認真學習科學知識,而且要培養我們的基礎道德觀念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各方面綜合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進步,能夠在社會中有一立足之地。作為一名中學生,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法則就是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自尊自愛,注重儀表;誠實守信,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嚴於律己,遵守公德。那麼,具體而言,應如何培養我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呢?一、講效率,做勤奮學習的中學生上課專心聽講,勤於思考,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見解。認真預習、復習,主動學習,按時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生活有規律,按時作息,珍惜時間,合理安排課餘生活,堅持鍛煉身體。二、講禮貌做言行文明的中學生在平時的談話中,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注意場合,態度友善,要講普通話。接受或遞送物品是要起立並用雙手。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的房間、不動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記。不隨意打斷他人的講話,不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妨礙他人要道歉。上、下課時起立想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尊重教職工,見面行禮或主動問好,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給老師提意見態度要誠懇。三、講友善做關愛他人的中學生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問題,這時就需要他人來幫助你,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單單是要別人來幫助你,更要學會去關心、愛護身邊的人,甚至是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只要他需要關愛,就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來幫助他.同學之間互相尊重、團結互助、理解寬容、真誠對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學,不戲弄他人,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樂園,獻出你的愛,為世界畫一道彩虹!四、講誠信做表裡如一的中學生「一諾千金,說到做到」,也就是說我們要守信用,重承諾,它要求我們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忠於自己的諾言,「言必信,行必果」,不自食其言,一個人說話不算數,偶然有一次,大家能原諒他,時間長了,就會失去人們的信任,就沒有人願意與他共事,這樣,他還怎麼能在社會站住腳,還怎麼能做大事呢?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答應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不說謊,不騙人,不弄虛作假,知錯就改。五、講衛生做身心健康的中學生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穿戴整齊,樸素大方。講衛生,不僅僅指身體的清潔,還包括身心方面的衛生。舉止文明,不說臟話,不罵人,不打架,不賭博,不涉及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動和場所。在與同學的交往中,不要總是注意別人的缺點不足,不驕傲自大,不要心胸狹窄,總是和同學間發生矛盾,要正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找准自己的正確位置,嚴格要求自己。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六、講自主做自強上進的中學生人類歷史從原始社會的「刀耕火種」到今天的「高科技的信息時代」,人類發展的每一步無不是創新的產物。歷史告訴我們,只有創新,勇於創新,敢攀高峰,我們的社會、國家和個人才能發展。我們的生活需要創造,我們的學習也需要創造,在學習中,不斷為自己定下目標,讓自己不斷的上進。七、講紀律做遵紀守法的中學生遵守國家法律、交通規則、公共秩序、網路道德和安全規定,不做法律禁止的事。見義勇為,敢於斗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珍愛生命,不吸煙,不喝酒,不濫用葯物,拒絕毒品。不參加各種名目的非法組織,不參加非法活動。八、講勤儉,做孝敬父母的中學生生活節儉,不互相攀比,不亂花錢。學會料理個人生活。經常與父母交流生活、學習、思想等情況,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體貼幫助父母長輩,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關心照顧兄弟姐妹。對家長有意見要有禮貌地提出,講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氣,不頂撞。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擔任著建設祖國的重任,祖國未來美好的一切還要靠我們去創造,我們必須從小培養思想道德觀念,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合格中學生。
㈡ 在農村中學和農村小學任教的比較
1.勞動性質的側重點略有不同。農村中學教師的勞動更多側重於腦力勞動,農村小學教師的勞動更多側重於體力勞動。因為農村小學對教師備課、授課等方面上的質量要求不算太高,加上課程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所以腦力勞動量比中學要低些。但是農村的小學課堂管理及班級管理都是比較累人的事。
2.在中學可以不當班主任,有時想當也可能當不上;在小學一般都是班主任,尤其是教小學一、二、三年級,你必須當班主任。
3.教中學怕離縣城、市區近,這樣的地方招不到好學生,累死人也教不出來好成績。教小學怕本村或者鄰村有民辦小學,「同行是冤家」,你(你們)必須和他們爭個高低。若你落於下風,恐怕就沒有多少學生可教了。
㈢ 你覺得農村中學和城市中學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那就是農村教育不太完善,比如說教育的方式學校各種設施等等,最經典的那就是普通話不標准,我以前農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都是用家鄉方言教的
㈣ 農村中小學包括縣高中縣初中嗎
1、如果你的戶口在縣城,你可以直接把小孩戶口遷到你戶口上。2、如果你的戶口也在農村,現階段要想把你戶口(連帶小孩)遷到縣城,就必須在縣城買房,憑房產證可以落戶。3、國家已經公布的新政策,取消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的區別,但真正落實還有一個過程,估計你等不及。4、如果戶口遷步過來,那就繳納擇校費,一樣可以進城讀書。
㈤ 農村中學指的是什麼樣的學校
地點在農村,教學設備,教學水平,師資水平都不如城市中學。國家投資少些,優秀人才不願意到這里來,好的教師都想辦法到城裡去。一句話,什麼都不太好。
㈥ 農村中學和城鎮中學上重點高中標准一樣嗎
農村中學和城鎮中學上重點高中標准,
統招一樣。
但指標到校的,
農村中學比城鎮中學分低。
相關規定,
可詢問教育局。
㈦ 農村的中學好還是城市的中學好
一般來說城市的教學都比農村先進,資源豐富教學手段多樣化。城裡的孩子一般比較調皮,
農村的孩子
可能會不合群。
㈧ 什麼是農村中小學
做為一個在農村中學待過五年的老師,借這個題目來談談當初所在學校的真實情況。
1,教師組成。 因為國家的相關政策,(如特崗教師,三支一扶等),再加上就業的困難,導致現在農村中學每年都會來一批師范剛畢業的青年教師,而且很多人都是來自外地。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面對簡陋的教學條件,與其當初的就業設想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出於現實的考慮,他大多不想在農村學校長期的工作下去,大都是把農村中學的這份職業當作自己更進一步的跳板,邊工作邊准備考試(公務員,其他事業單位)等,一有機會就會離開當地。有可能剛教了兩三年,剛剛積累了一點教學經驗,就考到別的地方去了。
以我之前所在學校為例,從我工作那一年開始(2007年)到今年,平均每年都會新進3、4個新教師,但同時每年也會走三到四個,與我同一批進來的四個,除了一個當地的,已經全部離開了這所學校,我工作的五年中,這所學校共新進了15位青年教師,到現在已有10人離開,很多人是工作一年以後就考到了別的地方。而幾個沒走的也在考慮辭職在家全力備考。因此,某些班級教師的更換到了非常恐怖的程度,例如我所帶過的一個班,在初二的時換了班主任,換了英語老師,到了初三換了數學老師,語文老師,物理老師,又換了班主任。如此大規模的教師更換,肯定會影響到教學效果,所以最後那個班考上高中的好像只有四個。這種現象在我所在地農村中學校是非常常見的。
不僅年輕教師留不住,很多富有經驗的老教師也是一有機會就想辦法離開,他們或是想辦法調入縣城中學或者教育局,或是辭職去大一點的城市。(人都想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是,而現在又有幾個人能甘於清貧,無私奉獻呢。)教師離開後,為了彌補崗位空缺,又只得年年再 招一批新教師。學校教師的頻繁變動,從而導致難以形成一個穩定的具備教學經驗能力的教師群體,極大的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
2,惡性循環 學生的成績越來越差,有能力的家庭就把自己的孩子轉到別的學校(縣城中學或私立學校),沒能力的就讓其自生自滅,除此之外,每年還有很多在外讀書的孩子因為過於頑劣被所在私立學校勸退,迴流至所在地鄉鎮中學。一方面優質生源的嚴重流失(本身優質生源就少),一方面頑劣學生迴流,所帶來的結果就是教學成績差,學生還不聽話,教師在工作中難以獲得教學工作的成就感,這又反過來再次拉低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從而形成了整個學校人心渙散的教學風氣。領導開會,永遠談的是學生安全,學校的衛生(應對檢查,害怕承擔責任),這種一周一次班主任會議我參與了四年,內容居然沒換過。對教學成績好的老師沒有獎勵機制(甚至連口頭表揚都很少),對不負責任的老師又不敢批評(都是老資格了,誰也不買領導的賬,搞得不好還會讓校長下不了台)。
在這種環境下,教師基本不看自己的教學成績,而是互相拼誰的課少,誰輕鬆快活。老教師想方設法的少帶課,把任務往新來的年輕教師身上推,像我那一年一去就是班主任一個班數學四個班歷史(我是數學系畢業的,但是學校就是安排我兼帶歷史,此後我還帶過地理,物理等科目,而滑稽的是,學校兩個學地理的老師又被安排教數學),而很多有經驗年富力壯的卻只帶一個班課,但是在待遇上卻又比那些帶課多的年輕教師要高上很多。這種不公平的對待使得新教師們難以產生工作熱情,再加上教學經驗的不足,課余時間付出不夠(都在准備自己的考試),使得他們難以有一個好的教學投入。
另一方面,學校本身的老教師更不在乎教學成績,他們關心的只是職稱的高低,工資的多少,課的多少。他們大部分都消極怠工,很多老師基本上都是臨上課前拿課本瞅一眼去上課,一下課基本上也就下班了,或聚在一起閑聊,或相邀喝酒打牌。當年我宿舍旁邊的房間就是一幫教師長期賭博的活動場所,基本上每周都會賭個三四次,一賭就是半天。臨到誰上課了就到教室隨便發張卷子,下課再去收一下。在這樣的環境中,就算真有有能力想安心奉獻農村教育的老師,也獨木難支,或另謀高就,或消極度日。
3,各種影響 如此這般,不學習的學生,問題學生越來越多,學校的管理也就越來越混亂。我所在學校為寄宿制,管理的鬆散導致很多學生夜不歸宿,半夜翻牆離校,游盪在學校所在鄉鎮的大街上,為了尋找刺激,免不了會干出一些擾亂治安的事情(跑到老農的地里偷甘蔗,被老農發現和老農打架的。偷街邊摩托車的油時玩打火機,引起爆炸火災,把臨街商鋪燒掉了半邊的。女生和男生社會青年談戀愛,發生性關系懷孕的。)
學校裡面也屢見師生沖突。有一次,兩個問題學生和任教老師發生沖突,先是在辦公室互相推攘,然後發展成拿著掃把打架,被教訓的學生最後賴在教學樓的樓梯口打滾耍賴,整個學校都被弄的雞飛狗跳。還有一次,一個年輕教師和學生發生口角,最後被那個學生打了(剛畢業的文弱大學生哪打得過天天練習的四肢發達的問題少年),事情發生後,學校沒有一個妥當的處理,學生也沒有受到什麼批評,這件事就這么不了了之了。年輕老師心裡憋屈,買了把大砍刀放在宿舍裡面,然後又打電話叫上了一批以前的大學同學,半夜到學校想找那個學生出氣,因為學校晚上校門關閉才沒有弄成大事。打完架後,老師丟了臉面,少了威嚴,打架的學生卻成了同齡人崇拜的偶像。孩子都是這樣,學壞容易學好難,校園風氣因此越來越差。面對越來越多的問題學生,學校難以約束,於是就想盡各種方法勸學生中途退學,而因為種種負面事件,社會上對學校的評價也越來越差,這些都造成了農村中學教育現狀的惡化!
4,個人觀點
所以我認為,現在農村教育,不能只著眼於硬體設備的更新,更應該注重學校管理的改進(關鍵是學校領導的水平),要能夠讓農村學校有好的師資力量,要有好的待遇能留住好的老師。如果這些現象不發生改變,農村子女的教育環境可能會越來越差,階層造成的教育差異也會越來越大。
㈨ 農村中學學生現狀
不學習,換來是一生的卑微,農村孩子的終點不應是初中,應更遠!
作為農村初中班主任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學習沒有興趣,一看書就瞌睡。每天上課坐在那裡都是混混噩噩,如同夢游,只有在聊天、談游戲、打鬧的時候人才整個醒了過來。無論是他們自己,還是老師,都明白一點:上學上到初中畢業就已經到頭啦。
今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講述了90後打工者,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我這些學生的未來。讓我對這些孩子們的將來更加的憂慮。這些90後打工者,大多初中沒畢業就進入社會,工地、工廠、公司,各種工作來回換,看似工資不低卻存不住錢。一直在折騰,卻似沒有爪子的鳥,一直在分永遠落不了地。他們的現在,就是我們班裡這些孩子的未來。我只想對孩子們說,不學習,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
而農村孩子要走出來,與自己斗,與環境斗,與家長斗!敗者多成者少!
1與自己斗:無論學習還是進入社會都不是那麼輕松的。
總結來說,這些90後打工者和班裡的孩子問題一致,首先要斗爭的就是自己。他們很多都是讓身體控制腦子,放縱自己身體的慾望,控制大腦,做事喜怒隨心。
我們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很多人的父母都是在外打工,爺爺奶奶缺少管束,因此做事十分的隨性。
我們班裡的這些孩子叫自己新新人類,喜歡花錢買好吃的,穿好看的,花大量玩游戲。喜歡享受不是錯,然而一到幹活就怕苦怕累,然而大腦卻從來不思考,只考慮自己舒服,卻從來不去想自己花的錢都是怎麼來的;喜歡戀愛的甜蜜,也從不考慮未來的柴米油鹽?老師講的道理他都能聽懂,卻從來聽不進去。
而孩子這種問題,不會隨著進入社會消失,反而更加嚴重。90後打工者,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恆心和沒有耐心,沒有明確的工作目標,並且做事情喜怒隨心。並且還喜歡掙快錢,什麼來錢快就干什麼,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三和大神就是例子)。沒錢了,再換一家。青春折騰完了,最終卻沒有積累技術,也沒有積累下錢,天天抱怨老天不公,等待時來運轉,卻從沒有做好准備。
2與環境斗:「老師幫幫我吧,我快要瘋了!」
農村學生要走出來,其次要和環境斗!而農村環境中早戀就是最難解決的。之前我們班裡也出現了一對早戀學生。一個學習是在班級的前幾名,一個是在班級的後幾名。因為相互吸引,讓他們懵懵懂懂走到了一起。後來被我發現,也看到男孩寫的情,說男孩兒在情書上面說:「我要用自己的一切保護女孩兒,讓你幸福給你快樂,我的天使。」
3與家長斗:一些家長起的不僅不是積極的,而且是負面的。
農村學生要想走出來,不僅面臨著自己這個坎兒,環境這個坎兒,另外還面對著家長這個坎兒。有些家長對於學生的作用不僅不是積極的,而且是負面的。
之前我們學校就一個老師,因為學生在早自習期間睡覺,就用手輕輕的拍了一下。最後家長來了,撒潑大鬧,直接扇了班主任一巴掌。(事後學生沒事,班主任換了一個。)而更奇葩的是?有學生在中午休的時間玩手機,被班主任老師逮到了以後。老師把手機沒收,並且叫來了家長。家長來了輕描淡寫的說。學生不就是玩手機嘛,又沒有什麼大錯。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真的是無言以對。學生應該能明白對錯了,面對這樣的家長,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佩弦教育語:
一個農村娃,一個寒門子弟,要想走出農村走向城市,走向更寬廣的舞台。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需要與自己斗,與環境斗,更需要與自己的家長斗,當學生學有所成回頭看。他會感謝自己的付出,成就了自己。然而能走出農村的學生越來越少,農村的教育,在無人關注之中漸漸沒落。作為教師只能無奈嘆息。
㈩ 如何界定「農村中學」
農村自辦的集體所有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