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園綠化
這個可以看一下,加拿大那個城市的最低工資,每個小時是多少錢?
㈡ 人民大學大校園的綠化上噴霧的是什麼
加濕的吧,我也看見了
㈢ 高校校園綠化歸什麼部門管理
一般都歸屬 後勤管理處 管轄~
㈣ 廣東海洋大學校園綠化概況。求詳細的介紹,萬分感激!最好是..幾百字那種長度的,謝謝了
校園綠化么?海大來的校源園綠化,就像一個公園一樣。絕對讓你有一種養生的感覺。
首先,本來學校就建在距離市區比較遠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湖光岩的隔壁。所以那裡就是青山綠水。空氣清新,到處都是樹木。
第二,學校地方多,佔地4200畝。全省高校第二。學校地方大。所以綠化就多。從校門口到校園里邊,綠化建設的面積都比建築物多好多。
第三,學校處在接近熱帶的緯度。綠化的林木多是不會落葉的闊葉林,甚至還有一些椰子樹。所以一年四季,學校都是鬱郁蔥蔥。生機勃勃。學校里還有兩個湖。
其他的話,可以去3D校園照片那裡看看。比較實際,直觀。。。
打字打得累。。呼呼
㈤ 寧波大學校園綠化植物
香樟。
你是說四五號樓到包玉書閱覽室那條路上兩邊的樹么?
那常綠的是香樟,春天掉葉子,不過也是邊長邊掉。
至於其他的,偶也不知道。
北方人表示對南方的物種很是陌生~~
㈥ 中國南方大學校園綠化規劃的特點
大學在新校區綠化工作中堅持「大氣厚重」、「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理念,堅持「以種植樹木為主,不以景觀為主」的指導思想,通過建設綠化基地,利用市政綠化帶,注重植物與建築風格的有效融合,做好綠化養護及節能環保工作,努力營造自然、和諧的「森林校園」。 第一、建設綠化基地,奠定「森林校園」物質基礎。學校通過努力,建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苗圃,並根據綠化規劃儲備了銀杏等喬木、苗木,為校園綠化後期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新校區綠化面積共將近70餘萬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積50餘萬平方米。成坪灌木10餘萬平方米,另有灌木9萬5千餘株,喬木3萬5千8百餘株。「森林校園」初具規模。第二、堅持環形、帶狀、多層的綠化理念,實現「森林中有校園、校園中有森林」。學校有效利用新校區旁邊長1.3公里,寬200米的市政生態綠化帶以及學校邊界道路綠化等有利條件,通過參與建設、資源共享,使其成為校園外圍的環行生態綠色屏障,實現了「森林中有校園」。在校園內部,學校以環形道路、人工湖區、生態區、綠地區為重點,通過種植香樟、銀杏、楠木等喬木以及其他適宜植物,形成與外環綠化帶相呼應的內化綠化帶,實現了「校園中有森林」。目前,校園內共種植高大銀杏、楠木、香樟、水杉、桂花等各類喬木數萬株。另外,學校以流入校園的自然水系和灌溉水系為基礎,輔以人工水景形成校園水鏈,三者有機貫通、渾然一體,並依此打造出7萬多平方米的校園水景觀長廊,為森林校園增加了活力和靈性,成為師生學習、休閑的理想場所。第三、注重植物與建築風格融合,植物生態性與文化氛圍融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學校在綠化過程中十分注重植物自身特點與建築風格、生態特性與文化氛圍的自然融合,以種植樹木為主,而不以景觀為主。例如:大氣的主樓、教學樓、圖書館等建築與大道兩旁挺拔成行的銀杏、水衫、香樟等交相輝映,讀書休閑區櫻花、梅花、灌木成片成團,學生公寓區周圍桂花、含笑、紫薇等專類園區四季花香,運動場館喬木、灌木環環相抱,生態區復層混交植物錯落有致,真正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第四、強化綠化養護,注重節能環保。學校成立了綠化養護班組,配合植保專家進行巡視,既有效降低了後期養護成本,又達到了最佳綠化效果。學校還建設了日處理能力為3000噸的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出水基本滿足補充濕地湖水、灌溉植物需求,做到了節能環保雙獲益。
㈦ 哪個大學的校園綠化做的比較好
看2013學科排名吧。
學科評估高校排名:0834風景園林學(2012年)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19所,本次有17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38所。 註:以下相同得分按學校代碼順序排列。
學校代碼及名稱 學科整體水平得分
10022 北京林業大學 87
10003 清華大學 80
10247 同濟大學
10286 東南大學
10056 天津大學 78
10298 南京林業大學
1053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75
10611 重慶大學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㈧ 學校的綠化面積大約是多少
這位朋友,你問的這問題其實是很難回答的,因為不同的學校綠化面積是回不同的,答甚至差別巨大。因為學校有很多種類,比如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不同類型的學校佔地面積也差別巨大,可以用來綠化的面積也各不相同。以大學為例,由於大學學生人數眾多,所以基本上每所大學的佔地面積都很大,因而可以用來綠化的面積也很多,對於大學的綠化面積,一般都是用相對數來表示綠化面積,畢竟每所大學的面積也差別巨大,總覺對數來表示綠化面積不具有可比性。有的大學綠化面積可以達到佔地面積的40%-50%,當然更多的大學綠化面積介於20%-40%。初中、高中學校的綠化面積會相對比較小,因為想地面小,更多的地方需要用來蓋建築物或者作為學生活動場地,綠化面積最小的是小學與幼兒園。
㈨ 中國高校校園「生產性」景觀設計有什麼特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我國對於教育的投入也日益增大,2010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佔GDP4%,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比重。其中高校的建設成為重中之重。校園環境已經成為學校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校園環境,不僅成為高校的名片,更為學校師生提供了學習,生活,教書環境,優質的校園景觀環境使人心情愉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校園景觀由教室、圖書館、宿舍、運動場、服務設施等硬質建築,以及道路、綠地廣場等開放場地組成。當下國內的校園景觀環境,很多都是由市政或園林部門設計與實施,強調硬質鋪裝,道路寬敞,講究氣派。形成了與外界類似的市政環境,使得校園的景觀文化特色難以體現。
高校作為高等學府,文化與知識高度集中的區域,應保持自身獨特的校園景觀文化,彰顯一所大學的獨到審美與品位。如:北京大學老校區的古典式建築景觀環境,以及與之協調的參天大樹,綠蔭遮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高校是象牙塔,就應該保持它的高尚的環境品格,繼承和發展它的校園文化,並將其與校園景觀的設計相融合。
目前中國的快速城市化進程使得城市的綠地面積相對不足,在城市中生活,享受田園風光已經顯得極為奢侈。校園景觀的設計,應該回到質朴與平和上面來,形成自己校園的特色景觀,「生產性」景觀設計就是其中的一條比較好的路子。減少過多的硬質鋪裝,過大體量的構築物,回歸到鄉土景觀的設計中。環境的營造應該以簡朴、經濟、美觀、實用為原則,而在綠化,應該盡量向「生產性」景觀靠攏,甚至可以養殖一定數量的小型動物,展現真正的田園風光。
「生產性」校園景觀,有諸多優勢。首先是它的經濟性,造價上來看,純粹的觀賞性苗木,樹種,在培育,種植上面成本很高。往往為了追求華麗的效果,許多高校實用了不合時宜的植物搭配,使得後期管理維護成本巨大,最終只能選擇粗放式管理,觀賞性也就大打折扣了。生產性景觀的植物選擇,大多是經濟作物。比如果樹,漿果灌木,糧食作物,甚至塊莖類的植物,種植成本較低,選用易於管理的,粗放型經營的生產性作物,時宜當地的氣候,水文,土壤,光照等特點。不需要過多的人工處理,減少後期維護成本。其次,是它的生態性。與大片的硬質鋪裝廣場不同,有野菜,草地果樹的覆蓋,下墊面的吸熱能力提高許多,比熱容也相對硬質地面高。夏季升溫慢,氣溫較低,增加了涼爽,冬季降溫慢,不至於過於寒冷。形成了良好的小氣候,周圍的舒適度明顯提高。同時,生產性作物,也吸引了許多蟲鳥,校園內生氣勃勃,那些在城市中消失的昆蟲,鳥類等動物也許會回歸。歸向自然向來是中國人不變的情懷。第三,公眾參與度的提高。現在的大學生,課余時間多是在宿舍內上網打發時間,網路的出現雖提供了方便,卻使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日益加深。生產性景觀提供了大量的農業勞動可能性和公眾參與。師生組織種植,養護,收獲等生產活動,既愉悅了身心,又讓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同學們有了良好的交流機會,在活動中,校園的文化氛圍自然會形成,也就是校園獨特的文化。第四,農業科普的機會。城市化的進程使得許多城市的學生對日常的飲食的來源,農產品非常陌生。通過生產性勞動,給大家上一堂科普課,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不無好處。
生產性校園景觀,其目的不在生產,不在乎經濟收入,在乎的是校園環境的改善和校園內良好的交流氣氛。生產性景觀元素的加入,當然不是完全拋棄所有觀賞性的景觀要素,兩者相互結合,從而形成優美的環境。而且,在校園規劃中,不同的區域也應補同對待,如在辦公區應以觀賞性為主,在生活區就可多增加生產性元素,這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生產性景觀在國內的實例最著名的算是沈陽建築大學的稻田景觀,雖是鄉土景觀,卻也十分壯觀。學生對於這樣大膽新奇的景觀設計大多給予肯定。相信生產性景觀在高校中還是能夠大有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