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工作總結
校園暴力是指發生在校園內和學校周圍、由學生承受的任何形式的暴力,其實施者為其他學生、教師或學校工作人員。
校園暴力包括欺凌和網路欺凌。欺凌是最普遍的校園暴力形式之一,每三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是受害者。
二、校園暴力可能有哪些形式?
根據現有的收集校園暴力數據的國際調查,教科文組織認為校園暴力有以下幾種形式:
1.肢體暴力,是指由同齡人、教師或學校工作人員實施的任何形式的、帶傷害意圖的肢體攻擊。
2.心理暴力,即語言和情感上的虐待,包括任何形式的孤立、排擠、忽視、侮辱、散布謠言、編造謊言、起外號、嘲笑、羞辱和威脅以及心理懲罰。
3.性暴力,包括性恐嚇、性騷擾、違背意願的觸摸、性脅迫和強奸等,實施者為教師、學校工作人員或校友、同學。
欺凌是一種重復的行為模式,而不是單個的孤立事件,可被定義為反復發生的針對某位受害者的故意和攻擊性行為。它可以有各種形式:
1.肢體欺凌,包括踢、打和損毀財物;
2.心理欺凌,如戲弄、侮辱和威脅;或關系欺凌,包括散布謠言和抱團孤立;
3.性欺凌,例如使用與性相關的笑話、評論或手勢取笑受害者,這在一些國家可能被定義為性「騷擾」;
4.網路欺凌,這是一種發生在網路上的心理欺凌或性欺凌形式。網路欺凌的例子包括通過各種媒體和社交媒體平台發布或發送旨在騷擾、威脅或針對他人的信息、圖片或視頻。網路欺凌還可能包括散布謠言、發布虛假信息、傷害性信息、令人難堪的評論或照片,或在線上網路或其他通信中排擠某人。
三、校園暴力由誰實施?
校園暴力的實施者為學生、教師或學校工作人員。然而,現有證據表明,同齡人實施的暴力最為常見。
四、兒童被欺負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所有兒童都可能被欺負,但有證據表明,被認為在任一方面「與眾不同」的兒童更容易受到欺負。
主要因素包括外貌、種族、語言或文化背景、性別(包括不符合性別規范和刻板印象);社會地位和殘疾。
五、校園暴力的後果是什麼?
1.對教育的影響
遭受欺凌會破壞受害者在學校的歸屬感,影響其繼續接受教育。經常被欺負的兒童更有可能覺得自己在學校是個局外人,更有可能想在完成中學教育後離開學校。被欺凌的兒童學習成績不如其他兒童。
2.對健康的影響
兒童的心理健康和福祉會受到欺凌行為的負面影響。與欺凌行為相關的是較高的孤獨感和自殺率、較高的吸煙率、酗酒率和吸食大麻率,以及較低的自我生活滿意度和健康狀況。校園暴力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和損害。
六、如何避免校園暴力
1.家長積極應對
經常了解孩子校園內外的治安狀況,多與孩子溝通;無論孩子是打人者或是被打者,都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管理好情緒,避免以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以預防為主,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知識;積極與校方溝通,學會巧妙的給校方傳達個人訴求。
2.學校防患未然
老師在教育學生方面應當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不要動輒以打罵、諷刺、挖苦或體罰的形式替代教育,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傷害;學校在注重知識教育的同時,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強化未成年學生的法律意識,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3.社會構建網
社會各職能部門應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一是從法律層面,應完善立法,使校園暴力防治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從機制層面,應當建立起由政府統籌、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關愛特殊群體預防校園暴力的長效工作機制。
七、孩子被校園暴力後,家長如何解決
1.記錄孩子被欺凌的細節,盡量多搜集證據,客觀的記錄事實。
2.聯系學校負責人,向孩子的校長、老師或學校輔導員尋求幫助。如果孩子受到身體攻擊或受到傷害威脅,向學校負責人報告並報警。
3.如果孩子受到欺凌產生陰影,應該尋求心理咨詢或者心理醫生的幫助。
4.必要的時候尋求法律的幫助,保護孩子周全。
法有趣君在成長過程中也曾被同學欺負過,好在彼此雙方都沒有做出過激的行為,我想很多人在校園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校園暴力,甚至有些傷害至今還停留在被害人的心中無法撫平。
只要有校園暴力,無論是施害者還是被害者其實都是受害者,只不過受害的時間和方式不同而已,所以為了保證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一定要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網路、政府、司法、法律將校園暴力完全杜絕。
B. 一篇對於校園欺凌的感受體會心得300字
校園防欺凌作文可以從,校園欺凌欺凌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進行描寫。
校園,我們學習的的樂園、成長的搖籃。我們渴望在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中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
然而,校園里也時常有不和諧的音符。也許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校園暴力》,它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該如何保護好自己,免受他人的侵害。《校園暴力》講述的是一位叫翔翔男孩的故事。一天,媽媽叫翔翔出來吃飯,叫了半天,卻沒有看見他出來,走進房間,發現翔翔在地上嘔吐不止。
媽媽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醫生說:「翔翔是因為暴飲暴食才導致現在這樣。媽媽覺得很奇怪,在媽媽一直追問下,蘇醒後的祥祥只好向家人說出了自己遭到敲詐的真相。
原來祥祥受到高年級同學的敲詐,每天都要給他們錢,而且一次比一次多。每次翔翔給他們錢後,回到家就猛吃東西,不敢告訴父母和老師,才造成今天的後果。
同學們,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你會怎麼做呢?有的同學說:「我可以抓住一切機會,撒腿就跑。
假如跑不掉呢,難道像翔翔那樣,乖乖的把錢奉上嗎?有的同學說:「我和他們拼了,就是不給他們錢。」這樣一來,可能自己的生命安全就要受到威脅了。有的同學又說:告訴爸爸,讓爸爸狠狠地揍他們一頓。
(2)校園欺凌工作總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最好與同學結伴而行。
不能說校園處處有欺凌,從而杯弓蛇影。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畢竟是極少的。當然了,教育孩子預防校園欺凌還是有必要的。
2、在學校不隨便招惹張狂的、三五成群的學生。
學生除了上課時間之外,還有很多課余時間,時間長的是中午和課外活動時間,時間短的是十分鍾的課間時間。
C. 校園暴力事件的心得體會 500字
今年以來,網路上屢屢頻現有關校園暴力事件的視頻和圖片,這種以強欺弱,以多欺少的暴力行為觸目驚心,施暴手段傷盡天良,深受其害的學生遭遇看的我是心如刀絞,為之又看的我怒火三丈。誰家的孩子不是寶,不知道到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朗朗乾坤和法治社會里,在育人子弟的書香校園里,竟然還在遭受慘無人道的摧殘時,將會是這個家庭永遠的痛。而那些從施暴現場過路人的冷漠,更是讓人心寒。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一份沃土,撐起一片藍天,是社會的責任,也是我們共同的職責。但是,由於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全國各地從小學到中學乃至大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校園暴力事件,並且有蔓延之勢,甚至致人死亡等惡性案例有增無減。
同學之間正常的磕磕碰碰,小沖突小摩擦,混同於以強凌弱成性、拉幫結派成癮的暴力摧殘,這種暴力傾向已經嚴重影響了學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身心健康也受到嚴重威脅,更削弱了學校的教育成果,應當引起家長、老師、社會、學校高度的重視。也許你我身邊的校園還算穩定,誰也不敢保證這種惡劣的蔓延趨勢會不會影響到我們身邊的學校和學生。因此,無聲呼籲全社會積極行動參與到反對校園暴力,拒絕社會冷漠的行動中。將我們身邊還沒有發生類似事件的情況下,重視防範於未然。
首先,希望教育部門要努力提高對教育戰線的教學質量,明確老師的責任承擔范圍的嚴厲性。老師要時刻灌輸自己的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認清形勢,遵紀守法。加強學生德智體的正確發揮,同時,青少年必須樹立正確道德觀和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從小養成良好品質,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勇於拒絕校園暴力。在受到校園暴力侵害時要勇於向學校、老師和家長報告或大聲呼叫。對高年級學生和校外青年共同實施的暴力活動和收取「保護費」等各種校園非法活動要勇敢揭發。
無聲總結分析誘發校園暴力事件的頻發,其主觀上跟現在學校走向商業化,重視收益成果,淡化了對青少年的綜合素質教育,其次同學生日聚會等進酒吧、卡拉OK、歌舞廳、電子游戲廳、網吧等場所影響和聚集成幫派,捷徑了受校外不良青年交往的引誘等綜合影響。客觀因素也不排除收看和接觸一些暴力影片,恐怖游戲,社會黑勢力後缺乏定律和錯誤理解而盲目崇拜,拉幫結伙,形成幫派,導致演變為現實暴力的可能性。而弱者在受到威脅、恐嚇和虐待時,擔心被接二連三的打擊報復,最終選擇忍氣吞聲,不敢向學校老師和家長講述自己的遭遇。使得這些施暴者更加為所欲為,膽大包天的越演越惡劣。無形中把美好和諧的平安校園的同學之間形成暴力強勢和弱勢群體的的惡性差異,最終造成極大的社會惡劣影響,導致弱勢一面的學生望校生畏,由此導致受虐學生因身心健康的摧殘和心靈的陰影而精神失常的,或死亡的案例歷歷在目。
反對校園暴力,拒絕社會冷漠。我們都有孩子,我的孩子也會有孩子,我們應以高度社會責任感出發,有責任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傾注我們的愛,在當今青少年人生最重要轉折點這個關鍵性階段,隨時面臨校園暴力的威脅。我們更有義務維護校園平安,讓青少年能擁有健康快樂,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安心無憂的接受教育,豐富儲備文化知識。呼籲全民動員,提倡關心關愛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良性發展。灌輸引導我們身邊的青少年要增強友愛互助意識。提高自身良好素質,熱情幫助同學,增強應對困難、對抗邪惡的勇氣,形成抵制校園暴力的合力。告誡我們的孩子認清這種暴力摧殘同學的行為是可恥的,更是一種犯罪。將來會被社會所淘汰形式。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細節投入,就是我們的家長,若有孩子住讀在校的,千萬要記得,經常電話問候孩子,積極與孩子溝通,時刻關注孩子情緒變化,判斷是否遭遇校園暴力的侵擾,必要時親自去學校觀察,叮囑孩子遭遇暴力時,要勇敢的大聲呼救,事後火速告訴家長和老師。同樣告誡孩子千萬遠離參與校園暴力行為。
而我們的人民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也相對提高洞察力,時刻關注自己學生的變化,發現苗頭不對勁時,要主動和學生交流溝通。鼓勵學生勇敢站出來對校園暴力說不,並積極揭發。
如何將這種暴力行為控制在萌芽狀態並徹底解決,這項工作除了更全面完善各項教育措施和獎罰條令條款,必須得到我們的家長、老師和社會團體、各界部門等積極響應,熱心配合,銘記防範於未然的重要性,做好表率對他們進行健康引導,提高我們的孩子和身邊青少年防範校園暴力意識,增強抵制校園暴力能力。把握正確人生觀。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磨煉意志,陶冶情操,立志做新時期有用青年而共同努力。
同時;呼籲全國人大考慮能否修改法律章程,是否將凡是參與校園暴力事件的預謀、組織、策劃和施暴的在校學生,視情節輕重取消其永遠不能參與高考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