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師生
Ⅰ 銀川初中都有哪些
1、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
地址:銀川市寶湖西路寶湖文化公園南側
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是由原建華學校和銀川一中所辦振華學校於2004年2月整合組建的一所全日制民辦學校,是一所具有現代氣息的新型的,寧夏目前規模最大的一所集走讀與住宿為一體的完全中學。一期佔地85畝,二期征地65畝,建築面積28000平方米;環境優美,辦學條件一流。
2、銀川唐徠回中
地址:銀川市興慶區(原老城區)唐徠渠畔
銀川唐徠回民中學,全稱為寧夏銀川唐徠回民中學,始建於1990年,是一所寧夏回族自治區規模最大的重點中學。學校先後獲得國家級榮譽49項,自治區、銀川市榮譽250多項,其中先後兩次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被教育部表彰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校園文化先進單位。
3、銀川景博中學
地址:銀川市興慶區寶豐巷97號
銀川景博中學成立於2002年8月,是一所民辦初中、銀川二中學校發展共同體分校。景博中學現有教職工67人,有正高級職稱1人,高級職稱18人,區級骨幹教師3人,市級骨幹教師3人。目前共有2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452餘人。建校十二年來,以其創新的辦學理念,優秀的教師隊伍,優異的辦學成果,在銀川市乃至全區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4、銀川三中
地址: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永康南巷
始建於1958年,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同歲。學校體制雖幾經更迭,但一直能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良好成績,在銀川市名列前茅。六、七十年代,學校排球隊曾兩次代表自治區參加全國中學生排球大賽;1985年,學校高考創有史以來最好成績;從1999年創辦的多媒體實驗班多年來在中考中成績優異,在社會上享有良好聲譽;自1992年轉制以來,銀川三中在教育、教學方面成效顯著,在多次中考考試中,學生成績居全市前列,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5、銀川英才中學
地址:銀川市興慶區進寧北街神林巷33號
銀川英才學校是依託銀川九中創辦的一所初級中學,學校位於銀川市區中心,湖濱體育館北側。幽靜的新型獨立教學區與恢宏的湖濱體育場館運動區相結合,為學校的高起點、高定位、寬領域教學奠定了基礎,已經形成銀川市地理位置最佳,師資隊伍最優,文化環境第一的優質教學資源。
Ⅱ 銀川二中老師
銀川市第二中學是銀川市教育局直屬公辦高級中學,寧夏首批八所重點中學之一、寧夏首批自治區普通高中一級示範學校 。
銀川市第二中學始建於1954年。1958年10月,更名為銀川市第二中學。2005年11月27日,學校遷入今校址。
截至2014年7月,學校校園面積186.68畝,建築面積69000多平方米;銀川二中有學生3000多名,教職工247人。
配套設施有行政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樓、多功能報告廳、體育館、天象館等。建有400米標准操場、看台、籃球排球場等,還有學生公寓樓;餐廳可供1200多名師生同時就餐 。
銀川二中校園網以新一代光纖網為傳輸基礎,建設起高規格的綜合校園網。實現電視教學、多媒體教學、計算機遠程教學等現代化的教學的模式。
截至2014年7月,銀川二中有教師247人,有特級教師4人,正高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9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享受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3人,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自治區級骨幹教師22人,銀川市骨幹教師21人。已獲碩士學位的教師31人,獲得研究生學歷的教師39人。自治區"313"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銀川市"251"學術技術帶頭3人,銀川市拔尖人才3人。
Ⅲ 銀川第二十三、二十四中、寧大附中哪個比較好~ 升學率,教學質量以及學習環境方面~~!
寧大附中較好。寧大附中的相關優勢介紹具體如下:
1、寧大附中的教學質量較好:寧大附中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總結了一套先進、科學、高效的課程體系。寧大附中通過受教育者對所處環境的感知理解,產生與環境相關聯的情感反應,並由此生成豐富的聯想和領悟,在心理上逐步形成認識從而達到教育目的的一種教育方式。
2、寧大附中的升學率較高:寧大附中的升學率在當地中學之中排名較高。寧大附中以教好每一個學生,對每個家庭負責為宗旨,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主動活潑全面發展。寧大附中的高中教育質量一直居蕪湖市前茅,歷年中考均分穩居第一。
3、寧大附中的學習環境較好:寧大附中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技能過硬、作風優良的教師隊伍老、中、青相結合,職稱結構合理。寧大附中老師們關注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內在因素,為此寧大附中制定了優化教學常規管理、優化教師教學常規、優化學生學習常規的有力措施。
(3)銀川師生擴展閱讀:
寧大附中的其他介紹:
寧大附中開展新老教師結對幫學活動,促進教師隊伍素質的全面提高。學校為更好地促進學校的發展,實現新跨越,制定了更切合新學校辦學實際、指向性更強的華高創建區級實驗性示範性高中規劃,為廣大學子們進行教學服務。
推行小班教學,針對學生個體差異,落實個性化輔導,充分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進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構建新型互動的師生關系,實現課堂高效,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
Ⅳ 寧夏兩千師生徒步54公里緬懷先烈,這種教育方式值得推廣嗎
個人認為這種教育方式確實值得推廣,畢竟我們常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在緬懷先烈的教育上,我們不應該只停留在思想意識的教育上,還應該通過這種實地踐行,讓孩子們對先烈的認知更加全面豐富化,讓我們的孩子更懂得去感恩。
徒步傳承紅色精神寧夏之所以組織2000師生,堅持26年通過徒步54公里的方式,往返山河烈士陵園去緬懷烈士們,就是為了讓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通過這場特殊的儀儀式,重走紅軍長征之路,重走391名英烈抗爭之路。
我們也相信,通過這種方式培育出來的青年學子,自當心中永遠有烈士,心中有榜樣,一定會將這種精神內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成為對社會更有用的棟梁之材。
結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至清明時節,每個地方都會遵循當地習俗方式去緬懷逝去的人,關於清明時節,大家所在的地方都有哪些儀式呢?
Ⅳ 寧夏大學佔地面積多大,多少師生
根據寧夏大學官網查詢結果:佔地面積2938畝,教學實驗農場1890畝,校舍建築面積87萬平方米。在校教職工2625人。面向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8476人,研究生4399人,少數民族預科生1153人,在校留學生195人。
Ⅵ 銀川大學zenmeyang
銀川科技職業學院銀川科技職業學院(原銀川大學)是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由實業家、寧夏寶塔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珩超先生於1999年創辦、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和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學歷資格的一所全日制民辦高校。學校位於風景秀麗的塞上湖城寧夏首府銀川市南郊。學校佔地面積780畝。
中文名: 銀川科技職業學院
簡稱: 銀科
創辦時間: 1999年
類別: 民辦高等職業學校
學校類型: 工科
主管部門: 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
現任校長: 孫珩超
所屬地區: 寧夏銀川市永寧縣
地址: 寧夏銀川市永寧縣王太堡
郵編: 750105
學校簡介
銀川大學是一所在經濟騰飛的現代化塞上湖城銀新興崛起的文理交叉的綜合大學,她位於大銀川之南大門,坐落在生態環抱、稻香寧靜、田園風光的王太堡,南通銀蘭高速,北連銀川大團結廣場,西眺賀蘭山,東望黃河水,校園佔地5百畝,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圖書館、大禮堂,學政廣場,校區花園星羅棋布,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網路傳輸,衛星接收應有盡有。建校五年來,已形成了專兼職師資隊伍150餘人,客坐教授15人,在校生1300令人的教學規模,並與石油大學(華東)、蘭州大學聯合辦學。
學院概況
銀川科技職業學院
銀川科技職業學院是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由實業家、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孫珩超先生於1999年10月創辦、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和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學歷資格的一所全日制民辦高校。學院位於風景秀麗的塞上湖城寧夏首府銀川市南郊。學院佔地面積780畝。校園環境優美,人文氣息濃郁。擁有現代化的化學、化工、物理、電力、電工、數控、熱能動力、計算機、機械、建築、商務等實驗實訓室60個,有多媒體教室及語音室2569座位,教學用計算機987台;體育場地3.15萬平方米;有具備生產功能的石油煉制實訓裝置2套,生產型金工、電子電工實訓廠房7676平方米,校外實訓基地41個。現有校舍面積16.9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42.2萬冊,電子圖書6萬種,儀器設備總值3400萬元。總資產2.29億元。 學院現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在校生7025人,教職員工475人,專任教師295人,其中副教授職稱以上102人,正教授38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95人,雙師型教師50人;外籍教師2人。學院實施三年制高職、五年一貫制高職、中職、繼續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教育類型。以工科為主,涵蓋經、管、文、法、農5個學科。現有11系3部1中心,即石油化工系、電力系、建築工程系、機械與汽車工程系、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商學系、人文系、法學系、生物與農業工程系、學前教育系,基礎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繼續教育部和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等教學機構。設立了石油化工生產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電廠熱能動力裝置、計算機應用技術、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32個高職專業和56個成人本科專業。建成了在寧夏乃至西部地區具有優勢和特色的石油化工生產技術、電力與電氣技術兩大專業群,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對能源化工類人才的需求。建院12年來,孫珩超院長帶領這支勇於進取的團隊,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內涵建設,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技能型、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畢業生以「適應能力強、實用本領多、綜合素質好」被寧夏區內外各用人單位所認可,連續7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2011年4月,我校被教育部批准籌建本科層次的銀川能源學院。學院和孫珩超院長先後獲得各種榮譽90項,其中省級以上榮譽35項。 銀川科技職業學院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學院專業
隨著學院辦學規模逐步擴大,相繼成立了富有特色的10個二級學院和2個教學部,即:石油化工學院,電力學院、商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法學院、幼師學院、外語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銀川大學網路教育學院,銀川科技職業學院中職部、兩課與基礎課教學部。各學院均由區內外教育專家及學者作為負責人或學科帶頭人,並已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電力、幼師等區內優勢專業。
地理位置
學校位於寧夏銀川市南大門,坐落在生態環抱、稻香寧靜,田園風光的王太堡,南通銀蘭高速,北連銀川大團結廣場,西眺賀蘭山,東望黃河水。
編輯本段校長簡介
孫珩超院長,教授,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畢業於西北政法大學,在蘭州大學法學院任教10餘年,著有《現代國際法原理》、《國民經濟管理法律制度》、《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與實踐》、《創業與思考》等著作。現任寧夏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寧夏工商聯副會長,寧夏石油化工協會會長,寧夏行政法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校董,中國石油大學、蘭州大學、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兼職教授等。 孫珩超院長以「實業報國,情系教育,厚德奉獻」的人生境界和不懈追求,取得了卓越的社會成就。先後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被中央統戰部、國家稅務總局、中華全國總工會等五部委授予「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被全國總工會、全國工商聯評為「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 2005年,被國際名人交流中心授予「世界傑出人士」稱號,榮獲「寧夏2005年度十大經濟人物」;2007年,被評為「寧夏首屆十大慈善人物」;2008年,被評為「寧夏改革開放30年行業特別貢獻人物」、「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寧夏十大民營企業家」;2009年,被評為「民辦教育行業功勛人物」和「第二屆寧夏魅力民校民辦教育行業功勛人物」;2010年,獲得「寧夏慈善突出貢獻人物獎」,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民辦教育家」等20多項榮譽。
實業報國 教育為民
——記全國政協委員、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銀川大學校長孫珩超教授 熟悉孫珩超校長的人士說,他是個實業家,在商海斬浪劈波,勇猛頑強,具有經濟專家的膽識和魄力。 了解孫珩超校長的朋友說,他是個大學者和教育家,教書育人,著書立說,文采飛揚。 在孫珩超校長肩上,他1997年創辦實業後1999年又投資舉辦了銀川大學,扛著多少沉甸甸的社會責任,這是常人所不能堪負,也是常人力所不及的。人生的故事都是由自己努力奮斗來編寫的。孫珩超校長「實業報國、情系教育、大智大德、甘於奉獻」的人生境界和不懈追求,書寫了他火紅的故事。他的成功源於一種不屈不撓的奮進精神,一種敢於創新的戰略眼光,還有厚德載物的仁者智慧。十多年來,他先後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被中央統戰部等5部委授予「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被全國總工會、全國工商聯評為「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獲得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中國光彩事業獎章」,獲得國務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西部大開發傑出貢獻獎」,被寧夏回族自治區授予「五一」勞動獎章,「優秀非公有制企業家」「寧夏2005年度十大經濟人物」,2006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2007年評選為「寧夏首屆十大慈善人物」,2008年被評為「寧夏改革開放30年行業特別貢獻人物」,2009年被評為「民辦教育行業功勛人物」,2010年獲得「寧夏慈善突出貢獻人物」、「中國十大傑出民辦教育家」等20多項榮譽。
黨委員盡職盡責
作為全國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今年已是他第四次參加全國兩會。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他為擁有這一殊榮而感到自豪,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積極履行職責,堅持學習,及時掌握政策,深入調查研究,每年都要在全國兩會上提出諸多具有前瞻性和有質量的提案和建議,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獻計獻策。 在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期間,他提出的職業教育要根據產業布局設校、職業教育做大之後還要做精、應加快西部地區發展、應高度重視寧夏經濟均衡發展等意見建議,吸引了中央和地方各大主流媒體記者的關注,一時間成了全國「兩會」的新聞人物。四年來,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政協委員的含義,樹立了政協委員的形象,展現了政協委員的風采,成為銀川大學師生引以為豪的校長和楷模。
做學問成果豐碩
1983年,孫珩超以優異的成績從西北政法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家鄉寧夏中衛縣檢察院工作,1984年調入蘭州大學法學院任教,主講國家法。他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充實自己,先後到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蘇州大學進修國際法、科技法等。幾年時間,他已經是集律師、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甘肅省青年法律工作者協會副會長於一身的優秀法律工作者。 他是領導者。擔任著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和銀川大學校長的重任。在他的旗下,有著6000多名職工和7000多名學生。 他是法學家、經濟專家和教育家。結合教學和工作實踐,他先後出版了《現代國際法原理》、《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與實踐》、《創業與思考》等4部著作,發表了40多篇法律、經濟教育論文,成就巨大,令人敬慕。 他是教授。把「傳道、授業、解惑」當成最神聖的責任和使命,也當成一生中的追求與嚮往,為之嘔心瀝血。十多年來,他的身影經常活躍在寧夏以及國內十多所大學等高峰論壇的講壇上。 他還有著一串的頭銜:蘭州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寧夏社科院兼職教授,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理事、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副會長、寧夏石油化工協會會長、寧夏行政法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校董、銀川市政府經濟顧問等。
干實業敢為人先
正當孫珩超勤學苦研在一所國有大學教書育人和學術上取得了驕人成就的時候,受鄧小平同志南巡談話和改革開放政策的感召,他做出了一個大膽舉措,從大學講台跳下來搏擊商海。他說:「我或許會在創辦經濟實體上有更大的發展與潛力。」 1992年,孫珩超教授創辦了甘肅省商務代理公司。1995年在甘肅省一些老幹部和企業家的支持下,他創辦了甘肅省商務聯合會,並擔任會長。這中間也經歷了一些曲折,但他對搞經濟、辦企業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收獲…… 1997年,孫珩超教授回到家鄉寧夏,先後在銀川蘆花和寧東基地創建了自己的石化企業,經過14年的拼搏,他創建的寧夏寶塔石化集團經過戰略重組,其核心母公司所屬的能源化工公司、教育集團公司、珠海寶塔石化公司、聯合化工公司、綜合投資公司構成了企業集團石油煉化與銷售,煤炭、石油、電石灰岩等資源開發,精細化工、教育科研石化設計與應用研發等核心主營業務,涉及房地產、裝備製造、生態旅遊、酒店服務、小額貸款及投融資、駐外機構等多元化經營體系,全面實施跨區域全國化經營戰略,已成為大型民營現代實業集團。目前總資產逾百億元,連續數年工業總產值和稅收位列寧夏民營企業第一位。今年4月28日,寶塔石化集團主營業務石化板塊整體「A+H」股上市合作項目全面啟動,自治區主席王正偉在寶塔石化大廈親切接見前來考察該項目的全國19家投融資機構負責人,自治區政協主席項宗西參加了當天的上市項目簽約儀式,此舉標志著寶塔石化發展開始邁向資本市場。寶塔石化集團先後被評為「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和「中國化工企業500強」,被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2006年至2011年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唯一一家重點扶持的非公有制工業骨幹企業。
辦大學為民造福
在寶塔石化集團蒸蒸日上的時候,當初制約企業發展的問題也顯露出來,這就是工廠缺乏專業技能人才。孫珩超校長了解到,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全國大中型企業共同遇到的問題。 1999年10月,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銀川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先後投資數千萬元創辦銀川大學,為政府分憂,為大眾造福,主動履行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讓數千名城鄉有志青年求學有大學上。去年9月27日,銀川大學名譽校長,原蘭州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蘇致興教授來學校參加校董會第二次會議時說:「2001年我來到銀川,看了、聽了孫珩超校長的辦學想法,我心動了;後來看到他『請』來了毛澤東主席的塑像立在學政廣場讓師生敬仰,包括他在石碑上寫的碑文,我就認可了。我說要盡力支持你,因為你是蘭州大學出來的,做了這么一番偉大的事業,也是蘭大人的光榮。」今年3月23日,銀川大學董事會董事長,原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寧夏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現寧夏大學博士生導師陳育寧教授評價孫珩超校長時說:「這些年來我和孫珩超同志互相之間有一些羨慕、敬慕,看到他把寶塔石化實業做成功了,在實業做好的基礎上,又全力以赴、一心一意想為社會辦一所培養人才的大學,為寧夏高等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經過12年發展,如今的銀川大學管理機制創新,「七位一體」的組織機構健全,設施配套功能齊全,黨團工會工作活躍、校園文化豐富多彩,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獨特優勢,是一個新型、發展快速、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中國西部民辦高校新星。2011年4月19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銀川科技職業學院的基礎上全面籌建本科層次的銀川能源學院,標志著銀川大學又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迄今已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應用型人才,有8289名畢業生實現就業,連續7屆實現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得到社會、學生及家長的普遍認可和好評。 今天看來,當時他創辦實業又辦銀川大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一步的腳印,與他昨天的腳印相連接,組合成了今天的這一獨特的發展道路。演繹著他人生不懈追求和艱苦奮斗的活劇。 團結奮進的銀川大學黨政領導班子
有一句描寫叫「勵精圖治」;有一句評價叫「殫精竭慮」;有一句記敘叫「廢寢忘食」。在孫珩超教授走上銀川大學校長崗位十多年的日子裡,這三句話便是他生活和工作的真實寫照。 作為銀川大學校長,在新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國家提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重大戰略任務中,孫珩超校長有一個更加宏偉的藍圖:「銀川大學堅持科學發展,開放辦學,今後5年內再為學校投入3億元,使在校生達到15000人,形成本科教育、高等教育與繼續教育多層次辦學的格局,集教學、科研開發為一體,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品牌,努力打造一所獨具特色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高水平大學,為振興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做出新貢獻。
編輯本段教學設施
基礎設施
校園佔地622 畝,校舍建築面積12.6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實驗室40個,校外實訓基地37個,多媒體教室18 個。環境優美,設施齊備。新校區現有建設用地1400 畝, 還有佔地2400 畝的鶴泉湖風景旅遊區。新校區的建設規劃已獲政府批准,現已進入一期建設階段。 銀川科技職業學院佔地面積500畝,建築面積80000平方米。校園內有學政廣場、大禮堂、校區花園星羅棋布;藏書豐富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有多媒體教室、化學、物理、電工、電子、電力、機械等實驗室、舞蹈室、電子琴室、計算機房等教學設施和現代化的網路系統與遠程教育設施,設有多工種的職業技術資格培訓場所和設施。現代化的塑膠運動場和各項體育運動與娛樂及餐飲服務場所設施齊全、完善。辦公樓、教學樓、學生宿舍等基礎設施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為滿足不同地區學生就餐,學校建有回民、漢民食堂共4個;體育運動場、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場滿足了學生們課余時間鍛煉的需要。
圖書館
銀川科技職業學院圖書館是2003年正式建立的。館舍面積3626平方米,生均1.1平 銀川科技職業學院
方米。館內有閱覽室、自習室共9個,設有電子閱覽室、現刊閱覽室、教師閱覽室、報紙閱覽室和工具書閱覽室等,總計712座。有一名副校長主管圖書館工作,圖書館設館長1人,副館長1人,現有工作人員12人。每年吸收相關專業的新人員,並有計劃的安排工作人員外出培訓,提高業務素質與工作技能。 現有紙質圖書33萬冊,生均96冊,電子圖書6萬種。適用圖書10萬冊,生均29冊;現有報紙68種、期刊528種;過期報紙434冊、期刊1765冊。目前,圖書館周開放時間72小時;圖書資料年流通量4.7萬冊。 建館以來,根據本校專業設置,側重職業技術、特色技能、基礎知識等,通過專業老師選書、學生推薦圖書等方式,有重點的每年平均采購圖書1.5萬冊。為本校專業特色建立專業文獻信息資源。現有2台網路伺服器,2006年開始,采購、編目、流通、查詢以及期刊全部實現計算機網路化管理。電子閱覽室現有100台機位,面向師生開放。數字化圖書館於2006年正式投入運行,可在線瀏覽下載各類數字圖書。 學校重視圖書館經費投入,每年都制定了購書經費預算,實際購書經費均達到或超過預算經費。2006年報刊購置費為4.7萬元,圖書購置費為37萬元;2007年報刊購置費為6萬元,圖書購置費為100萬元,以後每年按增加的新生人數逐年增加經費。館內重視規范化管理,制訂了圖書館及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外和崗位職責、工作細則及對外服務的管理規則等。[1]
編輯本段校內特色
學科特色
學校以實施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兼辦中等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 銀川科技職業學院
以工科為主,以石油化工、煤化工、電力等能源專業為特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實行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職業素質高,職業能力強的高等應用性專門技術人才。
學校校訓
胸懷祖國,修身齊家平天下 放眼世界,勤學苦練鑄人生
師資力量
建校六年來,已形成了教職工310 余名,專任教師225 名,其中教授和副教授82 人,客座教授30人,高級工程師46人,全日制在校生5024 人的教學規模。並與中國石油大學、西安交大聯合辦學。
學生總數
銀川科技職業學院目前有在校生共計5271人,其中全日制統招學生在 銀川科技職業學院
校學生2649人,五年制高職生666人,全日制專修班在校生126人,三類合計(摺合)在校生3441人;全日制中專生432人,全日制自學考試專科生1151人。另外還有成人與網路學院注冊學生350人。
Ⅶ 銀川市第三中學怎麼樣
簡介:銀川三中是一所全日制初級中學,學校坐落於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永版康南權巷,始建於1958年,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同歲。1958年銀川三中為完全中學,1961年只招收初中班,1971年恢復高中招生, 1992年結束辦高中的歷史,2003年成為九年一貫制試點學校,2006年取消小學部,2009年銀川五中撤並,三中接收了近1/3的五中師生,學校規模擴大。學校體制雖幾經更迭,但一直能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良好成績,在銀川市名列前茅。六、七十年代,學校排球隊曾兩次代表自治區參加全國中學生排球大賽;1985年,學校高考創有史以來最好成績;從1999年創辦的多媒體實驗班多年來在中考中成績優異,在社會上享有良好聲譽;自1992年轉制以來,銀川三中在教育、教學方面成效顯著,在多次中考考試中,學生成績居全市前列,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注冊資本:385萬人民幣
Ⅷ 銀川三中和十五中那個好
三中學校概述
銀川三中是一所全日制初級中學,學校坐落於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永康南巷,始建於1958年,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同歲。1958年銀川三中為完全中學,1961年只招收初中班,1971年恢復高中生, 1992年結束辦高中的歷史,2003年成為九年一貫制試點學校,2006年取消小學部,2009年銀川五中撤並,三中接收了近1/3的五中師生,學校規模擴大。學校體制雖幾經更迭,但一直能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良好成績,在銀川市名列前茅。六、七十年代,學校排球隊曾兩次代表自治區參加全國中學生排球大賽;1985年,學校高考創有史以來最好成績;從1999年創辦的多媒體實驗班多年來在中考中成績優異,在社會上享有良好聲譽;自1992年轉制以來,銀川三中在教育、教學方面成效顯著,在多次中考考試中,學生成績居全市前列,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十五中現址是佔用銀川二十一小學部分校園,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文化西街,即將遷入在文化東街的新址(銀川二中舊址)。學校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辦學風格獨特、校風嚴謹、師資力量雄厚,是一所以高質量的辦學水平贏得社會廣泛贊譽的興慶區初級示範性學校之一。十五中人繼承傳統、開拓創新,確立培養「主體意識、人文素養、科學精神」的現代教育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以質量為本、以改革求發展」的辦學原則,提出了「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抓常規、重細節,把學校辦成務實高效、有特色、高質量、自治區一流的示範性初級中學」的辦學思路。
由此可見三中會更好些!
Ⅸ 銀川三中升學率高還是十二中高
大概全校可以考進去200~350人左右
好班基本上可以有50~60人靠上1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