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北京暑期游學

北京暑期游學

發布時間: 2021-09-18 05:05:31

❶ 為什麼要關注暑期安全:網路安全、游學風險、心理疾患

因為每年假期,盡管多次提醒、多加防範,但中小學生溺水、車禍、墜樓等意外傷害還是時有發生。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手段的進步,上網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游學過程中的出行風險等新問題也涌現出來。

「從生理上講,孩子本身有好奇沖動,尤其是對那些未知的事物,充滿了探索的慾望。」首都師范大學心理素質教育專家楊芷英說:「所以,當孩子想看看外面世界的時候,就會想爬上窗檯一探究竟;當孩子不知道桌上擺的葯丸有什麼用時,就會想放進嘴巴里嘗一嘗。而這些都有可能直接威脅孩子的生命安全。」

當然,一些家長安全意識不到位、認識有誤區,也是造成事故頻發的原因之一。比如,有家長想當然地以為,只要不是在池塘、水庫等地方「野遊」,只要去正規的游泳館,孩子就不會有溺水的危險。於是,把孩子丟在游泳培訓班裡不管不顧的有之,讓孩子和小夥伴在泳池裡隨意打鬧的有之。事實上,「許多溺水事故是沒有任何徵兆的,如突然抽筋、不小心撞頭等,即便在很淺的水中也可能發生溺水。」采訪中,北京一家游泳館的救生員告訴記者:「在可能發生危險的區域,家長一定要多隻眼睛盯在孩子身上,切不可撒手不管,要切實承擔起監護人應該承擔的責任。」

還有一些新生事物的出現,也會給孩子的安全帶來隱患。比如,共享單車的興起確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但同時也增加了風險。雖然法律已明確規定「禁止12歲以下的孩子騎車上路」,但仍有很多孩子違規騎行。安徽省合肥市的宋先生說出家長們的心聲:「本來孩子過馬路就很危險了,共享單車的出現更是讓人頭疼。放暑假了,家門口一群小孩子整天騎車亂跑,小區里車來車往,十分危險。」

此外,我們也發現,安全教育年年講、月月講,但安全意識能否真正入腦入心,還得打個問號。「紅燈停,綠燈行,遇到黃燈停一停,騎車避免上馬路,打鬧追逐很危險,先左後右看一看,走路要走斑馬線」……雖然類似的交通規則孩子們都能說能記,但一走在馬路上,一到實際生活中,許多孩子便橫沖直撞,規矩和安全意識全都拋在腦後。

「盡管學校的安全教育已經在強化,但一些教育形式依然停留在紙上談兵,比較抽象,缺乏具體情境的設置,沒有把知識與孩子切實的感受相結合。」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蔣承認為:「學校安全教育應多一些演習實踐、多一些感同身受,或者多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講解,比如最近很火的安全宣講短劇《民警李建國》就很吸引人,要通過形象和感性的方式,讓孩子將提醒和防範牢記於心。」

新問題出現——網路安全、游學風險、心理疾患需關注

除了常見的意外傷害,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一些新的安全問題也涌現出來。

比如網路的威脅。對於「00後」這一代的城市孩子來說,網路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據《2017中國青少年網路游戲行為與保護研究》,城市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互聯網的比率近95%,60%的孩子每周接觸網游1—3天。

「家長對兒童上網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的。長時間的上網不僅對視力、頸椎有影響,而且還可能造成兒童學習分心、交往能力降低等。此外,兒童上網也會面臨網路詐騙、不良信息、網路欺凌等諸多風險,有些情節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兒童自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說:「相對於日常生活中的風險而言,網路危害往往更加隱蔽,因此家長更要小心提防。但家長也無需『談網色變』,而是應該正確疏導,讓孩子養成健康上網的習慣。」

再比如游學和研學的興起。如今,游學和研學成了城市孩子暑假生活的一種新時尚,很多低齡孩子也加入了暑期游學的大軍。「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既能讓孩子開闊視野,又能減輕家長的壓力。」一位給孩子報名了西安勵志夏令營的媽媽說:「唯一擔心的就是自己不在孩子身邊,出安全問題。」

「游學的主體基本為未成年人,自身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較弱,更容易出現諸如交通事故、營員走失、遺落大巴、集體踩踏之類的安全風險,因此必須格外小心。」開展研學旅行服務的世紀明德副總裁王瑞靜說:「目前研學旅行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於,要對五花八門的機構進行安全資質的認定,包括安全風險分析、安全體系標准、安全經費投入、安全專員配備等。」

還有一些家長把暑假當做孩子的「補習黃金期」,逼迫孩子天天上課學習,給孩子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導致不少心理疾患的發生。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有不少孩子因為壓力過大產生心理問題,甚至企圖自殺。「教育不是揠苗助長,家長們一定要張弛有度,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楊芷英說:「假期的主基調應該是輕松愉快的,家長與其強迫孩子學習,不如多關注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如和孩子一起聊聊天、做做家務、打打球,反倒能讓孩子的暑假更充實、更有收獲。」

提升安全素養——亟待各方共建安全網

新老安全問題的出現,直接反映出的是安全素養和安全教育的缺位。這其中既包括孩子的、家長的,也包括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的。

「教育要為學生提供終身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基礎,安全素養應該是其重要內容。」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解釋:「安全素養是一個綜合概念,包括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安全能力和安全習慣,而目前,許多人的安全素養都不能達標。」

安全教育重在細節,平時多一次演練,災害來臨時就多一分生的希望。蔣承說:「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不是念念課文、寫寫徵文、走馬觀花參觀一下展示廳就可以的,而是要讓孩子真正明白什麼是危險,怎樣自救與救助他人。」

2013年4月20日,蘆山地震時天全縣天全中學學生迅速有序按指定路線疏散到了操場,整個過程只用了一分半,沒一個同學傷亡。原因就在於,自汶川地震後,天全中學每學期都會進行一次應急疏散演練,地震前兩天還進行了一場地震逃生演練。

「另外,一些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安全意識也還比較淡薄,沒有真正把中小學生幼兒安全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對安全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仍存在麻痹僥幸心理。安全管理不到位,責任沒落實,教育不深入,不能有效避免本來可以避免的安全事件,導致安全責任事故時有發生。」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此,政府應加強監督,及時了解學校安全教育情況,制定安全工作考核標准,不斷提高教育實效,同時建立起安全工作責任制和事故責任追究制,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保證孩子安全,需要社會各方落實責任、全力配合,共同構建起安全大網。

暑假期間,孩子居家時間為多,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自然應負起第一責任。但實際上,對許多城市家庭來說,家長沒有辦法做到全時段看護,此時,社區及一些社會機構、公益組織就可以成為一種有益的補充。《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就提出,未來10年,90%以上的城鄉社區要建設一所為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戲、娛樂、教育、衛生、社會心理支持等服務的兒童之家。

「政府應出台相關細則規定,制定提供看護服務的公共政策,鼓勵成立公益性組織,在家長工作時間照看孩子。」武漢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陳聞晉說:「孩子有好奇愛動的天性,不可能一直被鎖在家裡,動員社會各種力量,以規范安全的方式組織青少年開展暑期活動十分必要。其他一些國家的經驗也可以借鑒,比如英國,社區圖書館在暑假期間設有專門的兒童圖書區;在德國,通過購買『假期證』,孩子就能參加青少年局組織的各項參觀游覽活動。」

此外,保障孩子安全的基礎是社會環境的安全,這體現在小河邊豎起的「禁止游泳」標志牌上,體現在人行橫道前減速慢行的汽車上,也體現在每一個人的行為自覺中。

❷ 出國游學 如何理性選擇

在兩個月的暑期里,和氣溫一樣高燒的是家長給孩子制定的各種各樣暑期計劃。在這些計劃當中,出國游學逐漸受到經濟寬裕家庭的追捧,成為一種前衛的暑期安排。「萬卷書未讀,萬里路先行」,游學讓孩子增長了見識,也培養了學習外語的積極性,讓那些有留學打算的人提前預習了一下。但面對眾多的游學項目和誘人的游學路線,家長和孩子該怎樣理性選擇?弗格留學專家進行了介紹。 出國游學是一種國際文化交流項目,主要參與對象是12歲至18歲的中小學生。據弗格留學游學項目負責人介紹,「我國現代出國游學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但直到2002年才開始快速發展,北京參加出國游學的人數也一年比一年多。」 據介紹,游學的時間一般為兩周到四周,費用則大約在2萬到5萬人民幣左右,比同樣時間的旅遊項目貴出一倍不止。 「我希望游學能提供一個環境讓孩子鍛煉語言,提高外語的表達能力,見識一下國外的生活,鍛煉一下交友能力,學會獨立生活,回來以後有更大的學習動力。」一位打算給孩子報名游學的家長對游學滿懷憧憬。 弗格留學美國部總監孫建老師坦言,「游學時要看你所選擇的項目,有的遊玩和學習各佔一半,有的就是純遊玩。其實這是個人的選擇。我們設有學習的項目,也設有遊玩的項目,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我們不可能強制學生一定要選擇遊玩或者只能選擇學習,畢竟我們始終是服務方,要尊重『上帝』的選擇。」 據了解,有些家長把游學當做是對孩子的一種獎勵方式,主要考慮安全問題,並不會太關心游學的實質內容,只要孩子玩得開心就好。

❸ 專家提醒游學前需要認真簽訂書面合同

據報道,隨著暑期的到來,很多游學機構門口擠滿了前來咨詢的家長和孩子,研學旅行受到追捧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專家提醒游學前需要認真簽訂書面合同。

專家還表示每年因為游學過程中發生問題而導致孩子被遣返,甚至被列入禁止入境黑名單的事件屢見不鮮,所以孩子游學時關於攜帶葯品需留意目的國法規,否則入境時沒有進行葯品申報並出具醫生提供的處方單而擅自攜帶大量抗生素類葯物,輕者葯物被沒收,重者可能被遣返或者在當地被起訴。

網友還表示家長一定要注意游學目的地和國內的法律差異,在孩子游學前務必自檢,否則惹出的可能不只是笑話和誤會,而是確確實實的法律問題。

❹ 環球雅思國內營現在有優惠嗎我要報本土留洋的或者是游學北京的

環球雅思國內冬令營是有優惠的,2011年的最新優惠信息可以查詢環球雅思網上報名咨詢中心——育路冬令營網。

❺ 出國游學夏令營有哪些好處

對孩子來說,夏令營應該是意味著快樂與充實。孩子們真正渴望的夏令營應該是放鬆身心、開闊眼界、拓展才藝、自由發展的「快樂營地」,能使孩子們積極、健康、向上地成長。
一、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 夏令營,首先能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增強體質,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有助於孩子形成樂觀自信、勇於探索、創造性思考的性格,同時在人際溝通、團隊合作方面也得到鍛煉。
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參加夏令營的孩子中有96%的人結識了新朋友;93%的人認為通過夏令營認識了跟自己不同的人;74%的人做了以前不敢做的事情。而夏令營參加者的父母中,70%的家長認為孩子在活動中增強了自信。
三、成為孩子的心理醫療室中小學校的學生心理和生理都處在一個急劇變化的過程中。有很多青少年由於缺乏與外界必要的溝通,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種相對封閉的個人世界,利用暑假組織夏令營活動讓孩子走出校園,走出家門,走向大自然,並通過一些精心策劃的體驗設計活動,讓孩子融入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可以讓孩子從相對封閉走向豁然開朗的人際環境,有利於幫助孩子矯正心理誤差,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
四、打造孩子們的「快樂大本營」夏令營擺脫了傳統填鴨式教育,讓孩子們體驗學習中的快樂生活,體驗開放式的教學快樂。夏令營課程內容設置豐富,不是全理論或全數理化的教學,沒有考試,沒有優勝劣汰的競爭,不一定非要掌握某種知識或方法,而是潛移默化式的培養和教育,這樣孩子就沒有心理負擔,能在學習中自由發揮,真正體驗學習所帶來快樂。
五、對基礎教育進行有效補充上海夏令營機構-孩子們通過參加夏令營活動走向戶外,親近大自然,同時培養和鍛煉了邏輯思維和學習的興趣,增長了知識。因此,利用暑期去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實際上是對基礎教育的一種有效補充。
六、讓孩子保持學習的連貫性漫長的暑假會讓孩子們從學習的思維和狀態中一下子鬆懈下來,甚至有些孩子會把整個暑期的時間運用於網路游戲等不良的娛樂環境中去,而夏令營使學習、娛樂兩不誤,使孩子們保持學習的連貫性,不至於因為暑期假期過長而影響下學期的學習進度。
七、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夏令營團隊式的集體活動,能讓孩子們提高團隊協作的能力,給獨生子女提供了一個鍛煉的平台,提高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在幫助團隊成長中體驗無窮的快樂。
八、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夏令營的主辦單位開始關注公益主題,或者把公益活動貫穿到夏令營活動中。通過夏令營這種有趣、活潑的形式,即可減少開支,更能提升孩子們的情操和社會責任感。

❻ 國內有哪些比較好的暑期夏令營

可以去想像力環球游學,裡面有多種的類型可以選擇,還有很多親子可以一起參加的活動。

❼ saf的暑期游學有意義嗎

要交錢的游學一般都是相當於去大學裡面旅遊,打著國際交流什麼的幌子,確實有外國人,不過就是一幫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互相玩,可能也有上一點課,有錢的話就相當於旅遊。

❽ !!自己申請出國交流項目流程! 想利用寒暑假出去交流!短期的!不

首先,你是大學生還是高中生?
大學生的話可以在寒暑假前多關注學校的官網,應該會有一些寒暑假和某個國外大學的交流項目。上面有一定的要求,包括年級、課程、費用、語言要求等。
如果是高中生的話,學校可能也有這種學校間的交流項目的,可以找學校老師去咨詢。
實在通過學校途徑找不到的話,可以去一些留學機構咨詢,寒暑假都是有游學項目的,半個月的樣子。

❾ 新東方國際游學和旅行社有什麼不同


  1. 專業性強

出國游學其實還是以學習為主要目的的,可以去商學院上課,暑期學校一學就是一個多月,最後還會有期末考核。

2. 針對性強

在美國的項目中,都有籃球和足球等等運動都有類似的訓練營;去做公益也可以,澳洲和東南亞都有類似的項目。

3. 文化環境

一般的出國旅遊還是跟自己人走得比較近,沒有什麼跟外界、跟當地人交流的機會,但是游學還是可以促使自己多跟外國人交流的。

❿ 為何稱孩子暑期游學徹底變味了

趁著暑假,讓孩子出國游學,正成為不少城市父母的選擇。據媒體報道,一位叫李紅的鄭州全職媽媽,讓兒子參加了暑假留學交換項目,去英國十幾天,費用4萬元。雖然捨不得錢,但是也沒有別的辦法,「一半同學都報了。」

到這時,出國游學就徹底變味了,它成為一種盲目的攀比。這種攀比心理首先存在於父母心中,給他們以階層攀升的錯覺——隔壁家孩子才出過一次國,而我們是五次。最終,這種攀比心理也會影響到孩子。現在的孩子,從攀比衣服,到攀比父母所開的車,再到攀比出國次數,不僅是一種「消費升級」,也是在不斷更新自己的身份認同。

這種攀比心,讓出國游學徹底背離了教育的本質。最高興的當然是旅行社,對教育本質上是一竅不通的他們,組織旅遊項目卻是得心應手。他們可以根據導航找到哈佛、耶魯,但是卻無法把哈佛真正的精神傳遞給孩子,他們本應該心裡發虛,但是想到家長們在乎的只是出國本身,也就釋然了。

對大城市的中產家庭來說,要擺脫這樣的惡性競爭是很難的。這就和奧數或各種補習班一樣,當你知道別人家孩子在學的時候,你也就必須跟進。只要教育競爭的格局不變,這樣的攀比就不會結束。

來源:澎湃新聞網

熱點內容
野狼老師 發布:2025-05-07 06:24:27 瀏覽:84
高中生物動畫 發布:2025-05-07 06:21:05 瀏覽:841
電腦粘貼板歷史記錄 發布:2025-05-07 05:11:26 瀏覽:557
贏盈歷史 發布:2025-05-07 05:04:04 瀏覽:149
化學過濾 發布:2025-05-07 04:41:01 瀏覽:845
化學nbs 發布:2025-05-07 04:00:30 瀏覽:846
數學教學情況 發布:2025-05-07 03:39:48 瀏覽:681
師德師風建設查擺階段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07 02:26:41 瀏覽:954
小學語文筆順 發布:2025-05-07 02:02:28 瀏覽:47
八年級上冊物理概念 發布:2025-05-07 01:23:45 瀏覽: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