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等離子體暑期學校
① 學等離子體專業對身體有害處么 輻射大不大
學等離子體專業對身體沒有多少害處。如果說學習等離子有害處,那麼研究核物理的全都要英年早逝,活生生的中國核物理學家沒有出現比普通人短命的現象吧。
等離子體分高溫與低溫,高溫涉及核聚變,低溫涉及微電子領域。當然還有天體物理還涉及一些閃電等離子體,塵埃等離子體等。每個領域就業方向都不一樣。
對於低溫,大多都是進入一些生產製造型企業,比如微電子製造,太陽能電池,LCD,LED,low-E glass等等一系列的相關企業。
② 等離子體、凝聚態和光學哪個學出來有前途呀
在美國,光學畢業生在工業界工作已經是很平常的事,並且薪水是眾多方向中最高的,最適合想往工業界發展的物理申請者。
很多人都不看好物理學的就業,理由無非是由於物理屬於基礎專業,往往需要大量的政府的政策性投入,難以實現產業化。
因此,總體而言,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物理專業畢業,想在業界高薪都不太容易。
但是基本上,物理專業的畢業生可以 在就業時向一些應用廣泛的行業去靠。
1. 等離子體不太了解,暫且略過。
2. 凝聚態由於其研究的范圍太廣,就業情況根據具體內容大體情況是:做半導體,超導體,納米材料的由於和EE,材料比較相關,可以在IT、電子行業做新材料研發,測試工程師。
凝聚態畢業生找工作時,去一些典型的工業重地為佳:例如加州,德州,賓州等。例如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就設立在加州,德州石油工業發達,美孚等石油公司的總部都在德州,濱州煤炭,鋼鐵工業發達,匹茲堡是美國最大的鋼鐵中心。凝聚態的同學想要在工業界找到工作的話, 務必提前准備,補充所缺的知識如計算機編程,統計等,才能在工業界順利找到工作。因此,凝聚態的就業面比起以上提到的各個方向都寬了不少。
3.光學作為21世紀物理的一個最熱門方向。它是物理學中最接近應用的一個方向,和EE(電子電器工程)結合得也最緊密。一般的網路公司,我們熟悉的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聯通,鐵通等等,以及儀器設備商,例如華為,中興,TP—Link等等。特別是如果出身於三大光學中心(University of Rochester,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University of Arizona)的光學院的話,由於它們得到工業界的廣泛認可,聯系又緊密,就業不成問題。
此外光學研究者可以在光纖通訊,光學(光電子)器件公司,太陽能產業,激光,液晶材料等領域工作。太陽能方面,雖然經濟低迷,不過美國的太陽能產業仍取得長足進步。在美國,在其他行業紛紛裁員之際,太陽能行業的就業人數卻在擴大。在美國利用最多的五個州是加州,佛羅里達州,新澤西州,科羅拉多州,亞利桑那州。
不過由於很多物理畢業生都擁有博士學位,因此很多情況下美國的博士畢業以後留在學校裡面做博士後的機會很大,或者到相應的研究機構做研究,或者是回國內大學做教授,又或者去中科院之類的研究機構做研究。在美國,物理工作者由於大部分擁有博士學位,平均年薪在10萬美元以上。
③ 中國航天有哪些所和等離子體有關
動力裝置、隱形技術、引燃技術、激光設備、光源
④ 全國哪些大學有等離子專業
等離子體物理專業碩士全國招生較強的招生單位有:
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河北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華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
⑤ 等離子體的前景
我是一名碩士研究生,目前研究方向也是等離子體,下面是我的一些個人見解:
一)每個人都是從新手走過來的,如果有時間,多看文獻,也就是別人在各種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一開始先看「綜述性」的文獻,對這個學科有個廣泛的了解,然後再對你感興趣的方向或者你要研究的方向深入看一些「研究型」的文獻。當然,剛接手還是很有必要看看一些等離子體方面的基礎書籍,例如: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等離子體技術與應用 》(著者:許根慧/姜恩永/盛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等離子體化學與工藝》(著者:趙化僑)等。另外,多跟師兄師姐交流,從他們身上能學到很多東西。
二)前面說過,看學術論文是了解等離子體相關信息最好的途徑,論文可以到中國知網(http://search.cnki.net/)下載,相信貴校圖書館也會有論文下載的資料庫。就你的描述,你做的應該是低溫等離子體改性方向的,這方面網上有很多文獻,搜索關鍵詞「等離子體」和「改性」就行。另外,小木蟲是一個不錯的學術論壇:http://emuch.net/bbs/
三)你是指等離子體的具體方向嗎?比較熱門的有:等離子體材料改性技術,等離子體技術處理污染物,等離子體技術制備催化劑,等離子體-催化協同技術等等。
四)如果條件允許,朝你感興趣的方向發展。如果單純就設備基礎而言,從你提供的有限的描述來看,當然是等離子體改性方向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繼續回答你的補充問題:
1)就業方面,就目前而言,等離子體還是比較前沿的,相關技術大規模應用的還不多見,專門做等離子體應用的我只知道江蘇有這么一家公司:常州中科恆泰等離子體技術應用有限公司。但是,我覺得我們的就業觀念不能局限在這么窄的方向,因為等離子體只是我們實現其它目的的一個手段。例如,我做的是等離子體降解污染物方面的,這就跟環保領域有關系了,環保領域的就業面就廣很多了。
2)在國內高校中,大連理工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對等離子體的應用都做了比較多的基礎性研究工作,你可以關注一下。當然,我目前只是一名小碩,沒有想過讀博的事情,我想影響你作出決定的因素除了哪個高校等離子體研究得好外還有很多,這需要綜合的衡量。
⑥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水中四十幾種痕量元素
方法提要
利用ICP-MS極高的靈敏度直接測定水源水中多種痕量元素。酸化水測定Li、Be、B、Rb、Cs、Sr、Ba、Cu、Zn、Pb、Cd、Mn、Mo、Sn、W、Ga、Ge、Sb、Bi、Hg、Ag、Y、Sc、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Tl、U、Th、V、Cr、As、Se等約40種元素,原水測定Br、I。
不同型號儀器的靈敏度差別較大,一般情況下測定下限為0.00xng/L~xμg/L(見表81.27)。
表81.27 組合標准儲備溶液[ρ(B)=20.0μg/mL]
儀器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
試劑
純水電阻率大於18.0MΩ·cm。
硝酸。
各元素標准儲備溶液ρ(B)=1.00mg/mL所有被測元素均用光譜純金屬或化合物配製,或直接購買有證標准溶液多元素混合標准溶液。然後稀釋配製成組合標准儲備溶液,見表81.27。
組合標准工作溶液分別由組合標准儲備溶液稀釋制備。
第一組至第四組各元素濃度ρ(B)=20.0ng/mL,介質φ(HNO3)=5%。
第五組ρ(Hg)=5.00ng/mL(用時現配)。
第六組ρ(Br)=200ng/mL,ρ(I)=100ng/mL。
內標元素工作溶液ρ(Rh,Re)=20.0ng/mL介質φ(HNO3)=2%或水。於測定空白、標准和試樣溶液時經過三通在線引入。
儀器調試組合溶液ρ(B)=1ng/mL,B為Be、Co、In、Ce、U。
分析步驟
被分析元素選用的測定同位素和內標、測定限及干擾見表81.28。
表81.28 選用同位素、內標、試樣中測定限及干擾離子組合
續表
注:表中所列測定限是在調試溶液115In(1ng/mL)計數率為2×104s-1時得出。儀器型號或條件改變時測定限應根據實測得出。
以TJAExCell型ICP-MS為例的儀器工作參數見表81.29。
表81.29 TJAExCell型ICP-MS工作參數
點燃等離子體穩定15min後,用儀器調試組合溶液進行參數最佳化,要求儀器靈敏度達到1ng/mLIn的計數率大於2×104s-1。同時以CeO/Ce為代表的氧化物產率<2%,以Ce2+/Ce為代表的雙電荷離子產率<5%。
以高純水為空白,用ρ(B)=20.0ng/mL組合標准溶液對儀器進行校準,然後測定試樣溶液。在測定的全過程中,通過三通在線引入內標溶液。
採用過濾酸化水測定四十幾種痕量元素,原水測定Br和I。
儀器計算機根據標准溶液中各元素的已知濃度和測量信號強度建立各元素的校準曲線公式,然後根據未知試樣溶液中各元素的信號強度,給出各元素在原試樣中的質量分數。
在測定過程中,計算機始終在監測內標元素的信號強度,如發生變化(可能因儀器漂移或試樣溶液基體的變化引起),則對所有與此內標相關聯的元素進行相應補償。
注意計算機給出的測定結果沒有扣除流程空白。由於ICP-MS的高靈敏度及相應的高稀釋倍數,需高度重視空白問題(包括試劑、環境、容器等所有環節),所以每批試樣必須同時進行數份空白分析,最終隨同試樣上機測定,根據測定結果進行適當的空白修正。
注意事項
1)由於汞元素記憶效應較強,水中汞元素含量很低,因而引入儀器的汞標准溶液濃度應盡量低,滿足測定需要即可。若儀器被污染,應引入含金的溶液清洗。汞的標准溶液、標准系列最好單獨配製,標准系列現用現配。
2)含鹽量較高的水樣需經適當稀釋後測定,控制在稀釋後總鹽量小於0.1%。
3)干擾問題。水樣分析常見的干擾如下:
CO2:40Ar12C干擾52Cr,CO2H干擾45Sc,通過煮沸驅逐CO2消除。
Na:40Ar23Na干擾63Cu,選擇65Cu。
Cl:35Cl40Ar干擾75As,35Cl16O干擾51V,35Cl16O1H+干擾Cr,可通過儀器程序在線校正(具體參見第16章硅酸鹽岩石分析16.38.3.1封閉壓力酸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分析49種元素)。
參考文獻
地下水質檢驗方法(D2/T0064—1993)[S].1993.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
生活飲用水標准檢驗方法金屬指標(GB/T5750.6—2006)[S].2006.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
生活飲用水標准檢驗方法無機非金屬指標(GB/T5750.5—2006)[S].2006.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
水質分析方法(YSS226—1994)[S].1994.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
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GB/T8538—1995)[S].1995.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
本章編寫人:劉曉雯(天津市地礦局測試中心);田來生、趙國興、桂建業、李淑珍、張永濤、左海英、韓梅、賈娜(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⑦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機構設置
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高功率脈沖電源及控制研究室(二室)是為我所進入創新的中科院大型超導托卡馬克HT-7物理實驗研究裝置、國家大科學工程EAST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國家強磁場實驗室提供工程研究和技術支持的主要研究室之一。
二室主要從事大容量脈沖電源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各種大容量電感儲能、電容儲能、機械儲能電源,以及長脈沖高電壓脈沖調制電源和高穩定度電源的研製及其能量轉換、波形調制、自動控制和快速保護系統的研究等。以高電壓、大電流、強功率、長脈沖和高穩定度為特點,是一個綜合電機電器、高電壓工程、變流技術、電力電子學、精密電氣測量、自動控制、繼電保護、接地技術和電磁兼容等多專業交叉的新興技術領域。在受控核聚變試驗等大型電物理裝置、強磁場裝置,以及電磁發射、強功率激光、微波、粒子束技術等近代科學、國防科研和高技術領域,有著重要的科學意義與應用價值。
二室建室二十多年以來,在各屆所領導的指導與支持下,通過二室所有同志多年的努力,已經建成一個實驗設施完善、人員配備齊全,無論規模與水平,均屬國內一流的高功率脈沖電源研究實驗室,並擁有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生氣勃勃的高水平研究隊伍,科研人員與國內外同行有廣泛的合作與交流。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培養方向有:高功率脈沖電源技術、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及自動控制技術,近年來已培養博士、碩士幾十人。先後完成多項科研成果,其中多項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二室目前主要承擔國家大科學工程EAST超導托卡馬克電源系統的研究設計和工程實現,EAST超導托卡馬克裝置高功率電源系統包括縱場電源、極向場電源、等離子體快控電源、諧波抑制和無功補償等。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高功率脈沖電源及控制研究室除直接承擔國家和科學院的重大科研項目與高技術重點課題之外,還對外全面開放。一方面大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積極與國內高等院校、工礦企業建立協作關系,力圖把本室建成一個高功率脈沖電源的研究、試驗、開發與應用的基地,更好地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 低溫超導磁體和電力節能應用研究(高技術發展)
目標:以現有超導托卡馬克和強磁場大科學工程為依託,並突出學科交叉優勢,進一步發展大型核聚變超導磁體和強磁場磁體技術,為核聚變研究和強磁場研究服務;發展加速器用的各種超導彎轉、聚焦和探測磁體以及超導諧振腔技術,為超導加速器研究作好技術儲備;發展大型超導貯能磁體和超導電機技術,為超導技術在電力工業的應用准備條件;發展高溫超導應用技術,開展高溫超導電力輸運、電纜和高溫超導電流引線的實驗研究。
五年內的具體目標是:
●第一步目標是在近五年內發展大型超導磁體技術,建成2kW/4.4K,300W/1.8K大型深低溫系統,大型核聚變托卡馬克裝置的超導磁體;建立超導磁體性能的測試中心;超導電力電感貯能實驗研究裝置。建立起國內最大的低溫超導磁體與節能應用研究中心。為大型超導磁體及節能技術的工業應用提供最大的試驗平台。
●與電工所、有色金屬研究院、華中理工大學等院內、國內有基礎的研究所、高校相結合,統一部署、優勢互補、分工明確,發展大型超導貯能磁體以及超導諧振腔技術,在磁性能實驗技術和失超保護技術、大型磁體用的低溫絕緣技術、超導電力傳輸和超導電流引線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有特色的大型超導電工的實驗研究基地,把中國的大型超導磁體技術、大型低溫工程推向世界先進水平。
第二步目標將根據國家科技發展規劃,在十至十五年內發展高能加速器超導磁體,大型電力電感貯能,水下、地面或航天用的超導磁體;發展高溫超導在電力工業的熱門應課題,為超導在電力工業的大規模應用提供關鍵技術。
合肥研究院將大力加強多學科的交叉與滲透,培育新的生長點。除了在主要學科方向中已安排的多項交叉研究內容之外(如強磁場為跨所的重大項目),還要部署交叉學科的前沿領域課題。在近期將安排: 納米應用:納米感測器、納米光電池材料研究和開發; 激光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等離子體的激光診斷、強激光致大氣等離子體及其應用; 新型等離子體發光和顯示技術; 納米和材料的光學分析; 計算科學和計算機信息處理中不同學科的方法和應用的相互滲透; 多學科融合,在國防高科技中隱身、等離子體推進等方面的新技術開發。
⑧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工程
基本情況為了在近堆芯的高參數條件下研究等離子體的穩態和先進運行,深入探索實現聚變能源的工程、物理問題,等離子體所在成功建設中國第一個超導托卡馬克HT-7的基礎上,提出了「HT-7U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裝置建設」計劃。為使國內外專家易於發音、便於記憶同時又有確切的科學含義,項目的名稱在2003年10月正式由HT-7U改為EAST。EAST由實驗「Experimental」、先進「Advanced」、超導「Superconcting」、托卡馬克「Tokamak」四個單詞首字母拼寫而成,它的中文意思是「先進實驗超導托卡馬克」,同時具有「東方」的含意。
EAST裝置是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國際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其主要技術特點和指標是:16個大型「D」形超導縱場磁體將產生縱場強度 BT = 3.5 T ;12個大型極向場超導磁體可以提供磁通變化 ΔФ ≥ 10 伏秒;通過這些極向場超導磁體,將能產生 ≥ 100萬安培的等離子體電流;持續時間將達到1000秒,在高功率加熱下溫度將超過一億度。
EAST裝置的主機部分高11米,直徑8米,重400噸,由超高真空室、縱場線圈、極向場線圈、內外冷屏、外真空杜瓦、支撐系統等六大部件組成。其實驗運行需要有大規模低溫氦製冷、大型高功率脈沖電源及其迴路、大型超導體測試、大型計算機控制和數據採集處理、兆瓦級低雜波電流驅動和射頻波加熱、大型超高真空、以及多種先進診斷測量等系統支撐。學科涉及面廣,技術難度大,許多關鍵技術目前在國際上尚無經驗借鑒。特別是EAST運行需要超大電流、超強磁場、超高溫、超低溫、超高真空等極限環境,從芯部上億度高溫到線圈中零下269度低溫,給裝置的設計、製造工藝和材料方面提出了超乎尋常的要求。
EAST的建造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學意義,它不僅是一個全超導托卡馬克,而且具有會改善等離子體約束狀況的大拉長非圓截面的等離子體位形,它的建成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這種類型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的國家,使中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進入世界前沿。在裝置建成後的10-15年期間,能在裝置上對建造穩態先進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堆的前沿性物理問題開展探索性的實驗研究,並使中國在人類開發清潔而又無限的核聚變能的領域內做出自己應有的重大貢獻。
EAST的大小半徑雖然只有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即ITER)的1/3和1/4(右圖為ITER示意圖),但位形與ITER相似且更加靈活 ,而且將比ITER早10-15年投入運行。EAST是一個近堆芯高參數和穩態先進等離子體運行科學問題的重要實驗平台,它將是在ITER之前國際上最重要的穩態偏濾器托卡馬克物理實驗基地。
建設目標EAST 是基於上世紀末托卡馬克最新成果而設計的,它的目標就是針對近堆芯等離子體穩態先進運行模式的科學和工程問題。作為HT-7的下一代升級裝置,EAST裝置不僅規模更大,其獨有的非圓截面、全超導及主動冷卻內部結構三大特性,將更有利於探索等離子體穩態先進運行模式,其工程建設和物理研究可為ITER項目的建設提供直接經驗。EAST將是未來十年唯一能為ITER提供長脈沖穩態先進運行高參數非圓等離子體平台的實驗裝置,將會在發展穩態高性能等離子體物理的科學研究計劃中處於世界前沿地位,進而為支持ITER和聚變能發展作出貢獻。 基本情況:托卡馬克(Tokamak)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性容器。它的名字Tokamak來源於環形、真空室、磁、線圈。最初是由位於蘇聯莫斯科的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齊莫維齊等人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托卡馬克的中央是一個環形的真空室,外面纏繞著線圈。通電時托卡馬克的內部會產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場,將其中的等離子體加熱到很高的溫度,以達到核聚變的目的。受控熱核聚變研究的重大突破是將超導技術成功地應用於產生托卡馬克強磁場的線圈上,建成超導托卡馬克,使得磁約束位形的連續穩態運行成為現實。超導托卡馬克被公認為是探索、解決未來穩態聚變反應堆工程及物理問題的最有效的途徑。
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是中國核聚變研究的重要基地。1994年通過國際合作成功研製出HT-7超導托卡馬克,這是一個可產生長脈沖高溫等離子體的中型聚變研究裝置。它的研製成功,使中國成為繼俄、日、法之後第四個擁有該類裝置的國家,從此為中國的聚變事業全面走向國際舞台開拓了一條創新之路。經過十多年來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的不斷改進,取得許多創新成果。
裝置總目標建立一種自洽的、可行的、具體的先進托卡馬克運行模式的科學基礎為主要目標,研究等離子體在穩態、高參數、高約束條件下穩定性、輸運、壁的平衡等方面的物理問題,探索適合先進核聚變反應堆的運行模式,為建成的大型非圓截面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探索先進的運行模式和物理基礎,培養造就一批具有超導托卡馬克穩態運行能力的磁約束聚變的年輕隊伍。
⑨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學委會
現任學術委員會成員名單:
主任:俞昌旋
副主任:余增亮 羅家融
學術秘書:趙君煜
業務秘回書:羅麗明
成員:俞答昌旋、余增亮、杜世俊、劉小寧、畢延芳、胡純棟、肖炳甲、單家芳、趙君煜、胡立群、王孔嘉、黃群英、宋雲濤、羅廣南、吳傑峰、孟月東、羅家融、庄革、石秉仁、郭文康、舒炎泰、王少傑
⑩ 優普萊是做等離子體研發的嗎
深圳優普萊等離子體技術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微波等離子體應用技術研究開發和相關設備、產品的生產,致力於微波等離子體應用技術的產業化。
公司由長期從事微波等離子體應用技術研究開發、多次參與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研究的專家和產業化專家聯合創建,核心團隊來自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頂尖科研機構。公司擁有一批微波等離子體應用技術方面的資深專家,打造了一支經驗豐富的融合了微波和等離子體技術、電氣自控技術、機械設計加工和成套工程技術的精幹團隊。公司在微波等離子體領域已經積累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產品和技術,在國內居領先地位,並已與國內外眾多家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等用戶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
公司是HASS(Hardware As Solutions and Services)經營理念的提出者,更是踐行者。公司已經為多個重大研究課題提供了定製化設備和綜合解決方案,確保了項目順利完成。
公司的願景是成為全球等離子體應用領域的領軍企業,用科研的沉澱和應用的創新,為「中國製造2025」戰略目標的實現做出積極貢獻。
公司總部設於深圳,在合肥設有優普萊等離子體應用技術研究院。
參考資料來自:www.uniplas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