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實踐交流會
Ⅰ 暑期實踐總結
當今社會就業的壓力很大,在校大學生都願意在暑假的時候深入社會去體驗生活,從中獲取一點工作經驗,從而可以在以後的就業時有一定的基礎,可以減少就業的壓力。並且老師們也鼓勵學生們深入到社會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的走向社會,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記得老師曾說過學校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里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盡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著學生身份。而走進企業,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戶、同事、上司等等,關系復雜,但你得去面對你從沒面對過的一切。所以這個暑假小舅介紹我去他們公司部門做些最初級的工作,所以我就去了.
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的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學習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更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你會埋怨,實際操作這么簡單,但為什麼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的那麼吃力呢?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不像在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部分。我們有了在課堂上對知識的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的補充,我們比別人具有了更高的起點,有了更多知識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
雖然在實踐中我只是負責比較簡單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出來也使我頗感興奮!在學校上課時都是老師在教授,學生聽講,理論佔主體,而我對知識也能掌握,本以為到了公司能夠應付得來,但是在公司里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平時在學校數字錯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但在工作里,數字絕對不可以錯.因此,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這種要求是我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在學校里可能只需會解一道題,算出一個程式就可以了,但這里更需要的是與實際相結合,沒有實際,只是紙上談兵是不可能在社會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別小心謹慎,而且一旦出錯並不是像學校里一樣老師打個紅叉,然後改過來就行了,在工作里出錯是要負責任的,這關乎公司的利益.
總之,這個暑假的社會實踐是豐富而又有意義,一些心得和體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卻決不僅僅用興奮就能描述的,因為這是一種實實在在收獲,是對「有經驗者優先」的感悟。……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許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級欺壓、責備下級是不可避免的。雖然事實如此,但這也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它讓我明白到別人批評你或是你聽取他人的意見時,一定要心平氣和,只有這樣才能表示你在誠心聽他說話。雖然被批評是很難受的,而且要明確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們的批評。
因為這樣才能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為以後的成功鋪路。我們要學會從那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這才是我所應該做的。
我也從工作中學習到了人際交往和待人處事的技巧。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價值。人往往是很執著的。可是如果你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那麼你一定會交得到很多朋友。對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計較,不可強求對方付出與你對等的真情,要知道給予比獲得更令人開心。不論做是事情,都必須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成功要有信心,要學會和周圍的人溝通思想、關心別人、支持別人。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憂,有歡樂,也有苦累,也許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過這種感覺,但總的來說,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邁向社會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憶的。
現在想來,十多天的打工生活,我收獲還是蠻大的。我所學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學校里無法體會的,這也算是我的一分財富吧。經過假期短暫的社會實踐,雖然很是疲憊,但當每天的工作得到周圍工作人員的贊賞我還是多開心的,也感覺自己變成熟了好多.在校期間只有學,加好專業知識,這次實踐讓我課余了解更多就業信息,注重組織及人際關系能力的鍛煉,為以後就業做好充足的准備,也不至於面試時沒有信心和敢於挑戰高薪的勇氣了
Ⅱ 暑期實踐活動有什麼能做的
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0%;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20%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0%;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路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里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2%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後的求職做准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2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20%。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松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系。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2%會選擇周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22%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2%。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准。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群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 「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 「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從大學生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於鍛煉品質,提高能力。可見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抵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人自覺改造客觀世界,使外部對象發生某種改變的現實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人的活動,而人是社會的人,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因此,實踐不是單個人孤立的行為,而是社會的活動。所以,實踐作為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在社會歷史中不斷發展演變的
Ⅲ 社會實踐總結交流會怎麼展開
雅安市農家樂經營狀況調查實踐活動
2,2003年10月18日,由農經協會第二研討小組全體成員和部分農經協會其他成員組成,前往雅安周邊地區不同的農家樂進行實地調查,通過對各種不同經營規模的農家樂的調查,發現了各農家樂在經營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經研討總結,提出了如何進行更好經營的意見和建議,形成了調查總結報告,並將報告送到了經營者手中,為雅安周邊農家東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得到了廣大經營者的一致好評。
由沼澤地到成功的茶廠——雅安市草壩鎮全義茶廠管理模式調研
3,2003年10月25—26日,農經協會24位成員成員對草壩鎮龍頭企業——全義茶廠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了一次系統的調研,此次活動邀請了當地鎮長作該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報告,隨後由全義茶廠經理作關於全義茶廠成功之道的演說,最後由農經協會成員就其經營管理模式向該企業經理提問。通過此次會議農經協會成員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學到了創業的精神,全體成員在會後參觀了全義茶廠的生產線,由全義茶廠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解說。該活動使參加人數員了解到該廠管理經營狀況,並了解到建廠的艱辛。目的。現狀,今後的發展等情況。使成員學到許多實際生產知識,羨慕讓成員在農經協會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聽知識。
4,「學農、愛農、壯我中華」——慶「神舟」五號載人太空梭發射成功簽名儀式和宣傳農業經濟知識活動
此次活動於2003年10月28日在新校區食堂門口舉行,在慶祝我國「神舟」五號載人太空梭成功著陸的簽名活動中,將我國的航天事業和落後的農業有機結合起來。在我國高新科技發展迅猛的同時,如何有效地解決「三農」問題,以適應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需要。此次活動宣傳協會在以前年度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我國的農業現狀,觸動了川農熱愛祖國、關心「三農」學生的心,簽名儀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通過宣傳,使全校更多的農業愛好者了解了中國落後的農業,了解了農經協會,激勵著他們服務於農業的熱心。
Ⅳ 社會實踐活動有哪些形式
社會實踐活動有以下形式:
1、環保類:「植樹」「清掃公共設施」「社區宣傳」等。
2、科普類:「參觀學習科研機構」「動手小發明」等。
3、愛心類:「幫扶老人」「義捐災區」「募集貧困兒童」等。
4、成長類:「義務勞動」「有償打工」「團隊協作活動」等。
5、立志類:「軍訓」「拓展訓練」等 。
拓展資料
廣義的社會實踐是講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即全人類或大多數人從事的各種活動,包括認識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
狹義的社會實踐即假期實習或是在校外實習。對於在校大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過渡做准備、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多方面意義。也有些學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積攢一份私房錢。
Ⅳ 暑假社會實踐總結
在這個暑期中,我跟隨小隊一起進行了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的社會實踐內容主要是結合普法和法制教育的環保袋繪制與免費發放的活動,通過參加這次暑期實踐活動,使我受益良多,不僅加深了自己對環保袋等環保問題的了解和認識,還在實踐中充分地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接觸了社會,使自己在各方面獲得了全方位的提高。
我們的這次實踐活動圍繞宣傳和推廣環保袋來展開,同時結合了法制教育的主題,使得我們的一次實踐,獲得了雙重的效果。在實踐中,我積極地搜集有關環保袋的資料,通過研讀這些資料,使我充分地認識到了限制使用塑料袋,推廣使用環保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塑料袋這種在土壤中百年不腐的物質,其給環境帶來的破壞性已經遠遠地大於了其給人類所帶來的便利性,如果沒有一紙限塑令的出台,這種濫用任用塑料袋的形勢就會繼續肆意地發展下去,終有一天,我們的世界將被一片白色污染所淹沒。作為順應限塑令的推行而應運而生地環保袋是否能取代塑料袋在人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成為了我們關心的話題。我們圍繞這一話題,在社區的居民中開展了廣泛的調查並從中得出了較為科學的結論,了解了民眾對於環保袋的需求和認識。我們還對市場上銷售的環保袋進行了一系列針對性的調研,發現當今市場上環保袋品種繁多,質量魚龍混雜,急需有國家出台一系列的標准與法規來規范環保袋的市場。為了更好地宣傳和推廣使用環保袋,我們組織了手繪環保袋的活動,由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共同圍繞普法和法制教育的主題親手繪制了飽含同學們自己創意的新型環保袋。活動後,我們又在超市門前組織了免費發放環保袋的活動,活動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熱情,通過發放同學們自己親手繪制的環保袋,我們不僅向市民宣傳和推廣了使用環保袋購物的理念,還通過環保袋上普法和法制教育的表現主題將法制的觀念深入到群眾的心中。
社會實踐給我帶來的益處還遠非如此。通過參加這樣的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掌握了多種調查和調研的方法,例如針對社區居民的問卷調查,針對銷售環保袋質量的市場調研,我相信這些豐富多彩的調查和調研方法將在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發揮巨大作用,掌握並且能夠熟練地運用這些科學的方法將會有效地提高我學習和工作的效率,使我的學習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高效性。在向社區居民發放問卷和向消費者免費發放環保袋的過程中,使得我積累了社會經驗,使我在社會中接觸各類人群時有了更靈活的應對手段,使我學會了去與人接觸認識,並且與人交流,使我在此過程中,充分地克服了自己害羞畏縮的心理,使我在與陌生人的接觸中多了一份自信,也新添了一份自如。我相信在以後進入社會就業的過程中,這一份自信和自如將會永遠地伴隨著我,這將成為引導我步入社會的一個先決因素,可以說通過這樣的社會實踐,使我們在面對就業時多了一個競爭優勢。社會實踐所帶給我的是一次能力的全面提升,從實踐主題的提出,圍繞主題的擴展研究的展開,我們學會了如何在團隊地協作下從頭到尾地解決一個問題,我們學會了在團隊中各司其職,盡忠職守,互相配合,對於我們這些獨生子女來說,學會合作,學會配合,這將成為我們成長軌跡上一次巨大的突破。我想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就是這樣一座橋梁,它引導我們的學生去地認識和接觸社會,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園中成長的大學生完成由校園走向社會,由書桌走向辦公台的轉換,避免了大學生在初入社會時所發生不知所措,真正地把大學生的教育與社會的就業相結合,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社會實踐鍛煉了我,也培養了我,通過社會實踐這樣一種形式,使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地成長,同時,社會實踐也成就了我,不論獲獎與否,社會實踐都已成為了我們大學生展現自我的一個舞台,在這樣的一個舞台上,我們可以盡情地展現我們青春的姿態和敏捷的才思。社會實踐是一個窗口,通過這個窗口,幫助我們大學生認識了社會,也幫助社會了解了我們這一群充滿理想與朝氣的大學生,終有一天我們將真真正正地在社會這個大舞台上展現我們的抱負和智慧。
Ⅵ 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及心得體會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由浙江工業大學生環學院食品營養與安全協會組織的「陽光天使在行動」暑期實踐團在杭小分隊。圍繞著「三色食品」與夏季飲食與營養,我們分別在社區敬老院、運河文化廣場、少年宮、大關社區四個地方舉辦了一系列宣傳活動。 我們的活動方式是靈活多樣的,除去傳統的調查問卷,我們在社區敬老院主要採取更為人性化、合理化的聊天方式,在聊天過程中了解老人們的日常飲食,也通過聊天途徑向老人們傳達飲食健康知識。這樣的方式很容易被老人們接受。在運河文化廣場,考慮到那邊的行人都是行色匆匆,請他們做問卷的效果可能不會理想,所以我們選擇了更為生動有吸引力的有獎競答,結果惹得大人小朋友都來積極參與其中,最後還組織了橫幅簽名,氣氛搞得相當熱烈。由此可見,正確合理的方法可以得到超乎預期的效果。其實每件事都是由行動+方法來實施的,方法依賴行動得以實行,行動以方法作為准繩達到既定目標,兩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區別。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抱怨付出了卻沒有收獲,這就可能是方法出了問題。我知道學校要求我們參加社會實踐是希望我們與社會建立更多的聯系,畢竟兩年之後我們或欣喜或無奈地要融入這一大環境。公司要求我們有工作經驗,社會要求我們有生存能力,而在課本上得來的知識不經加工幾乎就像放在櫥窗里的藝術品——可供觀賞,卻沒有實實在在的使用價值。學校就像平坦的陸地,在這里沒有深至萬丈的斷壁,所以在這里永遠學不會雄鷹的展翅翱翔,只有經歷更殘酷的現實環境,才能磨礪我們的意志,使它可以在當代殘酷的競爭中堅強的屹立。暑期實踐無疑是個很好的跳台,它一頭連著學校的溫文爾雅,一頭連著社會的嚴酷規則。放飛我們的翅膀讓我們自己去感受真實,去體驗人間人暖,去汲取別人的寶貴經驗,去學會嚴格的社會規則。。。出了學校,你就是你,僅僅是你,沒有任何的光環,你的起點全部歸零。不要憤世嫉俗,因為這就是游戲規則,你只有遵循,你甚至沒有退出的權利。玩吧,這個游戲,如果你輸不起就不要下太大的賭注,平平淡淡的也是一種幸福;如果你不安於平凡,你盡可以去勇敢地闖盪,其中的辛酸與苦楚你也必須默默忍受,因為這是上天讓你勝人一籌的理由。記得初三班主任說過的一句話:選擇你所喜歡的,喜歡你所選擇的。這成了我一生的座右銘。既然已經選擇,就堅強地往前走。踏入社會,肯定會有很多的坎坷困境,但只要有一顆頑強的心,我相信可以克服一切的。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交流的重要性。比如你請別人做一份問卷,一定要說得好聽一點,甜一點,這樣才會遇到最小的阻力收獲做大的成果。如果和小孩子打交道就不要顯得太嚴肅,可以親切一點,拉近彼此的距離,自稱姐姐就是個不錯的選擇。而和老人交流就可以說些他們愛聽的話,比如贊美她們看起來很年輕很有活力,爺爺奶奶三字不離口等,這樣一般老人就會喜上心頭樂開花。好的交流有時也可以化解別人的誤解與偏見。像這次出去做的實踐,還是有一部分人表示不理解或以為我們是盈利推銷,從而不配合我們的活動甚至存在防範敵對心理,這時如果心平氣和地說明我們是工大的大學生我們這次食品知識宣傳完全是義務性的,並可以順帶介紹下我們的具體安排或已辦活動往往可以打消他們的排斥感,得到他們的理解。好的交流用通俗點的話說就是「會說話」,什麼場合說什麼話,對什麼人說什麼話,這絕對不是諂媚迎合的做法,而是交流的一種需要。好的交流在生活工作中扮演者類似酶的催化作用,它可以讓辦事效率跟高,辦事流暢性很好,生活更融洽和諧,減少相處時的摩擦。好的交流更可以構造更為寬廣的人際網,人際網是集體生活的萬能通行證,它可以讓你的路途更平坦,少一些勾心鬥角少一些瑣碎紛爭,也可以讓你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價值從而更積極更有信心地迎接生活迎接挑戰。可是人際網建立難,維持更難,就像那句話說得;江山易打不易守。但是人際網畢竟不如友誼那般深厚,它往往紮根較淺,所以如果你又足夠的交流能力,你的能說會道,你的取悅於人就可以給這張無形卻又有形的網以韌性。需要的時候可以個別加固使它發揮它的極致價值。善於交流的人更討人喜歡,成功的可呢性也更大,看看那些游刃官場的人就可見一斑。加油吧,不管你是不苟言笑還是口若懸河都應該努力向它靠攏!活動中還有一點讓我感受挺深的就是,忍。無奈太多,有很多的事你都沒辦法左右,至少在你變得足夠強大之前,你應該做的或者說唯一能做的就是忍。默默地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與挑釁。人與人交往過程中,很多人都不理解「予人玫瑰,手有餘香」,所以他們刻意地要求著別人,不友善地對待有求於他的人。或者以各種各樣的理由來為自己的「NO」辯護。用太短淺的目光看著眼前的利益,徒手之勞都變得是一種奢望。。。但是這是他們的選擇我們沒有任何資格評價,有資深社會經驗的人送給我們這么一句話——不要試圖改變環境,你能做的就是改變你自己。所以,忍是最好的辦法。被無故說教之後,被冷冷拒絕之後,被異樣看待之後,你可以在心裡狠狠地打他一頓罵他一百遍,但至少表面上,你要微笑,不管笑有多僵硬多干澀。你的微笑,是你高素質的體現,是對他們蠻橫的震懾,是最有殺傷力的武器。這次暑期實踐時間不長,規模也不算很大但我在其中領悟到的東西卻讓我受益終生。很多東西還是需要自己去領會去探索的。導師說:我可以給你們提供的僅僅是一個平台,這個平台可以給你們相當的益處,但平台上的表演則完全需要你自己去導演。是的,別人的幫助畢竟是有限的,你之所以是你,需要你將自己與別人區別,亮出你的獨特才能讓別人承認你的價值。暑期實踐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我的遠航的風帆將在此揚起。有了目標,有了恆心,有了祝福,有了對生活更好的憧憬,也有了對社會更深刻的理解,我擁有了自己的小世界,為此奮斗吧!
參考自:172校園活動網 http://www.172xiaoyuan.com/大學生精英論壇 http://bbs.172xiaoyuan.com/原文地址: http://www.172xiaoyuan.com/shijianbaogao/shijian/2010/0714/3765.html
Ⅶ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哪些(具體的一些活動)。
第一學年的第一學期可以留校勤工儉學、家教、零工等更側重經濟利益。
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做義工、支教、支農,既鍛煉了能力,又奉獻了愛心。
第二學年的第一學期深入鄉村田間地頭學做農活,了解「三農」現狀。
第二學年的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就同學們感興趣的社會問題到社區、街道辦、居委會、鄉鎮、農村、企業進行專題調研。
第三學年的第一學期可以關注環保類,例如「植樹」「清掃公共設施」「社區宣傳」等。
第三學年的第二學期學習法律法規,例如學習如何指揮交通等。
(7)暑期實踐交流會擴展閱讀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在校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步入社會進行社會接觸,提高個人能力,觸發創作靈感,完成課題研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以求和社會有更大的接觸,對社會做出貢獻的活動。 用在大學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是每個大學生必須要上的一門課程。
對於在校大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過渡做准備、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多方面意義。也有些學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積攢一份零花錢。
Ⅷ 暑期出國交流怎樣和暑期社會實踐掛鉤
應該也是可以的,一般內容都沒人看可是章子總得有。所以你現在在國內看能不能以郵件形式聯系美國學校教務處,或你參觀的研究機構的教授,或者帶你去美國大學的領隊給你寫一段證明或什麼的。這肯定是一段值得寫的經歷,但你懂的,國內實踐報告不和規矩不行,這樣寫的好也浪費了。so...首先解決證明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