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復旦附中師生

復旦附中師生

發布時間: 2021-09-24 14:31:24

Ⅰ 復旦中學與復旦附中有什麼區別

一、創辦時間不同

1、復旦附中創辦時間:學校創辦於1950年。

2、復旦內中學創辦時間:1905年創容辦。

二、地址不同

1、復旦附中地址:

(1)本部:楊浦區國權路383號

(2)國際部:楊浦區國權路384號

(3)青浦分校:青浦區盤龍浦路500號

(4)浦東分校:浦東新區金睦路366號

2、復旦中學地址:

(1)東校區:上海市長寧區華山路1626號

(2)西校區:上海市長寧區淞虹路475號



三、發展歷史不同

1、復旦附中發展歷史:

1950年9月11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在上海市寶山路584號創辦了一所工農速成中學。

1952年初,學校遷至蘇州平門北寺塔(華東人民革命大學舊址)。

2、復旦中學發展歷史:

1905年,由於教會干涉學校管理,馬相波帶領愛國師生走出震旦學院,在吳松帝的監督下創辦復旦公學。

1911年辛亥革命後,復旦公學被善後指揮部佔領。全體師生到無錫借李鴻章廟復課。

Ⅱ 復旦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復旦二附中校史

復旦二附中坐落於復旦大學邯鄲路校區,與復旦附中比鄰而居。復旦二附中的前身為復旦子弟學校中學部,1978年成立,1985年改為現名,但作為子弟學校的性質仍不變:仍接受復旦大學和楊浦區教育局的雙重領導,學生仍以復旦子弟為主體。
二附中是一所完全中學,初中部每年招收新生約160 人,高中部每年招新生40人。全校現共有7個年級19個班級,學生數約700人。
學校外觀質朴,但樓館內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齊備。「望道樓」為教學樓,「步德樓」為綜合輔助樓,而「相輝樓」則是復旦二附中與復旦附中共建合用的文體館。三座樓以復旦老校長陳望道、蘇步青、謝希德、馬相伯和李登輝等各位先生的名字命名,意義深遠,文化內涵豐厚。
復旦二附中最值得自豪的是它擁有一支強大的師資陣容。教師業務精湛,工作責任心強,歷年來為學校屢創佳績。二附中目前已是眾所周知的楊浦區綜合實力最強的幾所學校之一,在全市也享有較高的聲譽。 1978前,復旦大學教職工子弟主要是到江灣地區上中學,多有不便。1978年正逢粉碎「四人幫」後百廢俱興的時代,大學部決定在復旦附小的基礎上設初中班(時稱「戴帽子學校」),以解決知識分子後顧之憂。當時附小在國權路681號(現「復旦皇冠假日酒家」所在地),而初中班就借居在復旦附中靠近政修路的一個角落裡。建校之初,初中部只是區區三間平房,只有一個班級,近20人,建制上委託復旦附中代管。
1980年因中學部規模擴大而改名為「復旦大學子弟學校」,並增設高中班。這時附小校址遷至政修路130號新落成的校舍 (現附小),中學部並入新校舍。同一校區內有小學部、中學部。一樓二樓是小學部,三樓四樓是初中部,高中則設在草坪邊上的平房裡。大學派潘保根任「復旦大學子弟學校」校長,高小燕為支部書記,郭於和任副校長和中學部主任。
初創時期,舉步維艱。學校辦學條件極其艱苦,僅有一小片場地作為操場,每天學生做廣播操都需要在時間上分批進行,領操台是用木板搭建的;教學設備也很簡陋,就連三角尺一類的教具也從復旦附中帶來,全校圖書藏書量只有1407冊。
雖然艱苦,但在全校師生的努力下還是很有所作為,曾榮獲「全國少先隊創新發明獎」等可引以為傲的榮譽稱號;學校還盡全力開展有益學生身心發展的各項活動,1982年的「六一」晚會「吸引了幾乎半個復旦大學的家長,當時大學校長蘇步青在北京開會,沒能親自參加還表示甚覺遺憾」。(老領導回憶實錄)
中學的建立與發展得到了復旦大學的傾力支持:蘇步青校長曾親自與潘校長一起討論學校的發展規劃,並且從經費到設備都給與了大力的支持,周邊協作單位也及時施以援手。1983年,原初中部那三間平房升高為兩層樓房,初高中都遷了過去。同年潘保根調往大學部,郭於和為校長,李嵐為黨支部書記。
1985年學校又將樓房向西擴大為五間,向上增高為三層,校舍容量更大了。同年,子弟學校中學部正式更名為「復旦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簡稱「復旦二附中」) 1985年郭於和退休,新任校長為吳迪惠。
吳校長的遠見卓識使得學校成為當時全市僅有的擁有計算機房、有專業計算機教師的初中學校。他還善於藉助各方力量改善辦學條件。1986年,學校在復旦大學、復華公司的資助下,購置了10台C64計算機;同時復旦大學還資助了一批圖書;1988年復華公司又捐贈了12台長江學習機。
考慮到辦學效益問題,1988年1月由復旦大學校長辦公會議決定將高中部交給復旦附中委託培養。每年招收一個班,40人。
1990年,復旦二附中遷入政修路215號(即現在的學校所在地),擁有3024平方米的新校舍。新校園規劃時,校領導重點強調了多媒體教室和階梯教室的建設,投入資金,購置設備,並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上一節電化教學的公開課,有力地推動了電化教學進程,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大有裨益。雖然當時體育場地還比較狹小,各種設施還相對比較落後,但已基本能滿足師生體育活動的需要。
由於學校的性質,經費主要來自大學部,還有一部分來自各方募捐。當時「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捐贈了一批課桌椅,大學圖書館資助了一批圖書。198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盧鶴紱先生捐贈一筆2萬元的基金,以其利息作為 「盧鶴紱獎教金」,獎勵優秀教師,如此實行了三年。
1991年,吳迪惠調回大學工作,陳金珠接任校長,直至1998年退休。
前後兩位校長都很關注素質教育,走出去,請進來,校園生活豐富多彩。
體育活動精彩紛呈——1985年,學生自發成立了校足球隊。這支隊伍快速成長,1988年取得楊浦區初中生足球比賽第一名,1989年獲得上海市「新民晚報杯」初中生足球比賽第五名,1996年——1998年期間,校足球隊每年代表上海市中學生參加「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組織的「日、韓、港、滬四地中學生足球交流活動」。1998年成立的校籃球隊也屢獲佳績。學生的自主學習更是活躍。
科技教育獨樹一幟——為配合學校的計算機教學,學校組織學生參觀了復旦大學計算機房。1988年9月氣象衛星成功發射升空,在當時的國內是一件很大的喜事,學校立即組織學生到科研所聽有關學者講登攀科學高峰。1990年國家宣布浦東開發,學校立即組織學生乘著輪渡去考察浦東。學校還經常請老革命如徐毓英、老勞模如蔡祖泉、老科學家如謝希德等給學生座談或做講座,使學生深受教育,明確方向。
這些做法在當時都是很前衛的,有力地推動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階段戴德嫻、黃虎英先後任支部書記。 1998年始,復旦二附中黨支部納入復旦附中黨總支,二附中正校長由復旦附中副校長兼任。是年,復旦附中副校長陳克明兼任復旦二附中校長;常務副校長胡愛珠主持學校工作,並兼任校黨支部書記。2001年陳克明退休,復旦附中副校長吳小新兼任復旦二附中校長。2002年胡愛珠退休,復旦附中黨總支副書記孟燕燕兼任黨支部書記,姜乃振接任常務副校長並主持學校工作直至退休。2008年孟燕燕退休,瞿麗紅接任黨支部書記。
復旦附中代管二附中帶來了更具高度的管理理念,在之後的學校發展中其效果顯而易見。
1998年與復旦附中合建了當時在全市中學中首屈一指、設施先進的文體館;1999年建立了楊浦區首家中學校園網路。2003年建成一幢擁有各種現代化設施、使用面積達二千餘平方米的教學輔助樓(即今日的「步德樓」)。同時營造校園軟環境,「讓不會說話的東西說話」。我們建設了校訓牆、以「科學與文化」為主題的
校園雕塑小品「放飛」、「晨讀」等,布置了各樓面的名人畫像、名言書法,同時重新布局了綠化,使整個校園滲透出健康儒雅的氣息。
這階段教育教學的各種舉措較多:
1998年出台「教師考評細則」、系列的教師獎勵政策;
1999年「分層走班教學」起步,隨後逐漸成為該校教學特色,頗有成效。
1999年開始,全校舉辦首屆「科技節」。以此為推動,又廣泛開展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積極開展社會調查、科學研究等頗具特色的實踐活動。2001年,學校被楊浦區命名為「楊浦區青少年環境保護實驗站」。這階段的環境科學實踐活動中涌現出了以屈銘志為代表的一批人才。
2002年開始,全校開展為時五年的科研項目「百年復旦背景下的校園文化建設」,07年結題。該課題全面梳理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並獲楊浦區「科研課題評比一等獎」。
在科研中,學校提出「把培養目光放至學生整個人生道路」,旨在使學生基本功扎實,興趣廣泛,知識面寬闊,創新意識強。為此,學校提出在整個初中實行「先放開後收攏」的策略,即在低年級「放開」,除了抓聽課習慣、作業習慣外,就是放手發展學生興趣、創新意識,拓寬學生知識面,並且重視學生德育實踐。到高年級,則逐漸將學生注意力「收攏」到如何周密嚴謹地整理知識上來。這樣就將素質教育落到了實處,培養出來的學生既能在升學考中出成績,又有充足的發展後勁,實踐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高中學校的反饋贊譽有加。
2010年,學校的「基礎型、拓展型、探究型三類課程相融統整」的課程計劃在區教育局舉辦的「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校長論壇」上做了推廣性介紹,反響熱烈。 學校著意於課程改革。除拓展性學習外,2006年開始組織探究性學習,先是長作業探究;2011年開始試行進入常規教學的短探究,希望通過探究性學習的推行適度改造課堂,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探究性學習進一步推動了創新教育,2008年以來,上海市創新大賽每年的評獎項目,二附中在全市的初中類學校中總是遙遙領先,獨占鰲頭。學校先後培養出上海市「小院士」6名。 學校經常邀請學者來做講座,作家王周生、石磊教授、鄧景發院士等都是座上客。「學者講座」到2006年被楊浦區教育學院整合為全區學校共享的網路課程「漫遊星空」,惠及全區莘莘學子。「漫遊星空」每月一講,初中四年,每個學生應能聽到30來個講座。請來過的學者有楊福家、王迅、葛劍雄、王安憶、秦文君、楊雄里、趙東元、鄒世昌、安芷生、王威琪、鄭時齡、賀鶴勇、劉旦初。聽聽這個名單就知道學生們有多幸福了。 在拓寬方面,各學科建立了較為系統的拓展性學習計劃,如古詩文閱讀、英語報閱讀、數理化提高、鼓樂、課外閱讀指導等等;還建立了第二課堂的二十多個興趣小組,如「鼓樂」、「根與芽」、「武術」、「走進航海」、「電子技術」、「茶藝」、「小復旦人報」等。
學校同時進行德育改革,提出常規德育和校本德育一起抓的理念。
在常規德育方面, 2002年開設「道德評議台」。在試行「德育測評」初顯成效的基礎上,2003年9月正式制定《復旦二附中學生德育考核評分細則》。「一日常規」的評比內容涉及了學生從早晨進校到離校一日在校活動的 全過程,對全校各班的常規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2003年以後,「我與大學城共成長」的主題活動成為校本德育的主要抓手。學校推出了「采訪」系列,預備年級采訪父母;初一年級采訪學長;初二年級采訪學者。又推出了「行走體驗」系列,從校園走向社區、走向全市、走向外省貧困地區(雲南、貴州等地)、走向國外(新加坡、美國)。這兩個系列的推行對學生而言是開闊了視野,鍛煉了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理想信念與對祖國對人民的責任感。
為了在家庭與學校之間架起一座相互溝通的橋梁,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學校先後組織了數次「家庭教育家長談」的徵文交流活動。家校合作的理念到2006年就進一步發展為家長義工制。《讓家長義工走進校園文化》入選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編寫的《上海市素質教育活動方案100例》。(下圖為義工組織參觀風洞試驗室、消防隊,組織機器人比賽)
2011年,學校又引進了「綠橄欖」數字平台,促進集體備課、監控作業布置,減負增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這階段學校先後評獲楊浦區團建工作先進單位、楊浦區雛鷹大隊、楊浦區五四紅旗團組織標兵、楊浦區科技教育特色校、區行為規范示範校、上海市雛鷹大隊、上海市紅旗大隊、上海市少先隊工作示範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範學校,連續六年評獲楊浦區辦學先進單位,2011年學校黨支部被評為復旦大學先進基層黨組織。而學科競賽獲獎項目則是數不勝數。
2008年朱啟洪老師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先隊輔導員。學生黃欣悅當選為共青團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並成為本屆主席團年齡最小的成員。
學校先後和新加坡南洋女中、新加坡中正中學、貴州烏江復旦中學、江蘇丹陽馬相伯學校、義烏陳望道中學、廣東南海佛山教育學院建立友好關系。 2012年9月,復旦附中副校長楊士軍兼任復旦二附中校長。強調學校倡導「推進素質教育,踐行綠色指標,實現科學發展」,力求把二附中建設成為復旦家門口一所交口稱譽的優質學校。
為了更好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學校出台了2013-2015年三年事業發展規劃,完善了教職工獎勵條例,成立了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學生成長工作委員會,聘請了創新素養培育校外導師團。提出要以「綠色引領,實踐創新,全面提升辦學績效」為指導思想來開展工作。
學校著力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為教師培訓,舉辦 「綠色引領,實踐創新,全面提升辦學績效系列專家講座」。同時就鼓勵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研究,為老師發表論文與展示才華提供平台。教師們以研促教意識得到強化,本年度多位教師在各級各類教育期刊上發表論文;並有校本課程《漫遊星空》、《打擊樂》參加市的展評,《綜合閱讀》課程參加區展評。《聽大師講課 ——中學通識教育名師講壇(專輯1)》由江蘇科技出版社出版。學校還很重視教師的交流與學習,2013年初舉辦了闊別多年的「青年教師大獎賽」。並先後組織班主任老師赴南京市第三初級中學考察學習及接待南京仙林中學班主任一行20多人來該校參觀交流;又與山東臨沂實驗中學締結為友好學校;與育鷹學校,鞍山實驗中學以及復旦實驗中學等四校舉行聯合入團儀式。師生的國際交流通道也進一步得到拓寬。
2012年9月以來,該校成為「復旦大學高教所教育碩士生培養基地」,有8名教師被聘為復旦大學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校外兼職碩士生指導教師,9位教師被聘為楊浦區新一屆學科中心組成員,並有6名教師分別被評為區骨幹教師、市名師後備、名師基地成員、「全國優秀科技輔導老師」。另有9名教師經過選拔參加了市區各類名師工作室。學校還開設了「漫遊星空」區本教師培訓課程,主動把「漫遊星空」作為資源型課程向區域輻射。
本年度進一步關注了師生關系的和諧,關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的創設,關注圖書、實驗室設備的完善,大力倡導創新教育。通過試點三課融合、短探究和長探究的有機結合等途徑、方法,培育學生的創新素養。在教師精心指導下,今年有17個學生課題申報第28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其中有四項課題獲得上海市一等獎,創下新紀錄。《我們的蔬菜安全嗎?——有機蔬菜和普通蔬菜農葯殘留比較研究》在全國第八屆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課題研究活動評比中榮獲一等獎。指導教師也在這次活動中獲「全國優秀科技輔導老師」稱號。特別是推出了「創新工場」和著眼於初高中有效銜接的「數學與科學素養」實驗項目。學校與上海滬杏科技圖書公司合作,引進了14萬冊電子圖書和數千部自然和科技類電視片,開設了電子閱覽室等,拓寬孩子們的閱讀視野。這些措施保證了二附中學生在校園有寬度、深度的學習,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012年,學校聘請家長、學生、老師、校外專家13人共同組成「學生成長工作委員會」,傾聽學生呼聲,關注學生德育成長,對學校德育工作進行咨詢、保障、審議、指導和決策。以「秉承復旦精神,胸懷家國天下」為主題,設置四個年級的梯度活動,呈現校園文化、城市文明、國家意識、國際視野在學生成長中的德育滲透,並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意識,優化「我與大學城共成長」校本德育課程建設,推進初高中在德育特色課程項目上的銜接。其中特意編制了《行跡上海活動手冊》,選擇了60個德育基地,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參觀訪問體現城市文明與發展的相關場館。並在全市初中中第一個推出模擬聯合國的活動。我們希望小復旦人中應能走出一批批的具有世界眼光的英才豪傑。學校德育目標是培養「有責任,勇於擔當」的小復旦人。
三十五年,彈指一揮。 近幾年來,學生培養質量進一步得到提升,捷報頻傳。學生「四大名校」錄取率、市重點高中錄取率在全市公辦初中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對人生而言,35歲正由青年走向中年;而學校呢?35歲卻正應充滿少年豪氣。我們對未來自信滿滿:復旦二附中從出生那天起就帶上了復旦的高邁博雅的血統,而成長途中又不斷獲得「知識楊浦」的有力扶持,我們必將再展我們青春勃發的風采,奏響我們精彩的生命樂章。

Ⅲ 上中,華二,復旦附中的問題!

首先就你這個第一說兩句,我不知你現在處於哪個學校的第一,因為校與校之間的差別實在太大。其次,除了這些上課第一外,你還有哪些特別的地方?比如,美術、音樂、戲劇、舞蹈、體操、游泳、球類、田徑等等;還有展現你組織才華、領袖能力、團隊精神的社團活動;凸現你仁慈愛心的社會公益活動(要數年堅持下來,難得做一次不算);以及學科競賽的成績,一般是市級比賽(須經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辦或批准)二等獎項以上才有效;寫作如有特長,出版過、發表過哪些作品,在何報刊雜志,要發表時的復印件。若僅僅是上課考試成績好,其他都沒有,說明涉足的領域還是有限。要是各方面都出彩,那就大有希望!

第二要回答上海這三所頂尖高中的各自特點。華二的理科學科競賽成績不錯,在全國性的比賽中屢獲佳績,這些競賽隊員都是全國理科的佼佼者,進入清華、北大者甚多,但是相對來說,這些尖子生有缺陷,即發展不平衡。這是學校的大環境所決定的。
上海中學是上海最老的中學之一,解放前就叫江蘇省立上海中學。這些年來,為了追求升學率和重點大學升學率,採取了一些不甚科學、人道的做法,如不允許同學在校公開復習國外高考材料,要父母簽署放棄參加國內高考承諾書後,才能給予修改成績簽發成績單參加報考國外大學,學生在晚上10點熄燈後,為了應付大量的習題,只好躲到廁所卸下門板借用廁所燈光復習,學校的社團活動極少,學生覺得很累,校方以每年考進北大、清華的人數最多為榮,整個氛圍就是這樣。
復旦附中以素質教育見長,社團活動層出不窮,許多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參與者,外出比賽的領隊、教練、隊員有時清一色的都是學生,令許多同場競技的其他學校師生感慨不已。你想,語文課居然會到外地名勝古跡現場上課,模擬聯合國(以外語參賽,抽簽決定代表世界上的某一個國家,要站在該國國民立場上,想發展的提案,爭取聯合國其他成員國的聯署,乃至在聯大會議上經過陳述、辯論獲得通過)的參與成員最多達一個年級的1/5。喜歡理科的同學經常能在學校講壇上聆聽復旦大學著名教授的演講,乃至到訪的國際大師的演說。學校許多資源是與大學部聯動的。如附中圖書館是與復旦大學圖書館聯網的,附中許多活動是以復旦大學下屬一個院系的身份參與大學部活動的,需要用體育場時,可直接使用復旦大學最大的室內體育場等等。最重要的是,辦學方針以創辦世界一流高中為己任,國際交流很多,附中國際部就是與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和國際關系學院合作辦學的。每年有相當部分優秀同學昂首考進世界頂尖大學,盡管降低了國內高考的成績單,但校方並不是以攔截、設置障礙的方式對待,而是積極引導。既做好頂尖學生的工作,又做好面上同學的工作,使得他們相得益彰,處理問題手法相當人性化。
最後決定由您自己做出。記住!任何時候的選擇,都是您自己的決定。以後要多多學會利用互聯網來搜集資料,加強尋找朋友、尋求幫助的本領。

Ⅳ 復旦附中國際部是怎樣的一所學校

復旦附中是一所由復旦大學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高級中學,它只招收上海市的初中畢業生,並設有國際部(招收境外學生和台港澳學生),沒有初中部和小學部。

復旦附中國際部是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和國際公共關系學院合作辦學,其與其他在中國的國際學校相比,可能不僅有國際名校的背景,更有一流的中國優秀高中師資的背景,以及復旦附中集聚大量優質生源等本身所特有的優勢。

復旦附中以素質教育見長,社團活動層出不窮,許多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參與者,外出比賽的領隊、教練、隊員有時清一色的都是學生,令許多同場競技的其他學校師生感慨不已。語文課居然會到外地名勝古跡現場上課,模擬聯合國(以外語參賽,抽簽決定代表世界上的某一個國家,要站在該國國民立場上,想發展的提案,爭取聯合國其他成員國的聯署,乃至在聯大會議上經過陳述、辯論獲得通過)的參與成員最多達一個年級的1/5。喜歡理科的同學經常能在學校講壇上聆聽復旦大學著名教授的演講,乃至到訪的國際大師的演說。學校許多資源是與大學部聯動的。如附中圖書館是與復旦大學圖書館聯網的,附中許多活動是以復旦大學下屬一個院系的身份參與大學部活動的,需要用體育場時,可直接使用復旦大學最大的室內體育場等等。

最重要的是,復旦附中的辦學方針以創辦世界一流高中為己任,國際交流很多,每年有相當部分優秀同學(非國際部學生)昂首考進世界頂尖大學,包括哈佛、普林斯頓、耶魯、牛津、劍橋、早稻田等。這些世界頂尖大學都對復旦附中學生的優異質量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少名牌大學每年都來復旦附中舉辦招生推薦會,甚至預留招生名額,這在其他許多國際學校是無法做到的

Ⅳ 上海市復旦附中的簡介

首先這所學校是很不錯的。 如果你能進入就表示你距離名牌大學不遠了。
簡介如下:

復旦大學附近屬中學(簡稱復旦附中),是上海市教委和復旦大學雙重領導的市重點高級中學。學校創辦於1950年,前身是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3年起改屬復旦大學領導,之後曾改名為"復旦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3年)."勞動中學"(1957年)、"復旦大學工農預科"(1958年),1962年定名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校址原在閘北區寶山路,52年春遷往蘇州平門里北寺塔,55年2月搬入現校址上海國權路383號,位於復旦大學東南部。校園佔地76畝,有教學樓,圖書信息綜合樓,實驗樓,藝意見術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宿舍,食堂和浴室等,建築面積43千餘平方米。教學設施齊全、先進,有網路中心,影視演播中心,語音教室,電化教室,理、化、生實驗等專用教室,業余無線電通訊站,音樂美術教室和琴房, 陶藝教室,還有400米跑道的室外操場和室內球類館、體操房。

學校擁有一批敬業愛生、專業博學、教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師, 在109名現職教師中,有高級教師45名,一級教師44名,有 研究生學歷的達10人。一批影響較大的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 其中五名作為全國和上海市學科帶頭人培養。 現有職工70人,他們按照"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工作方針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指導思想,努力創造一流的教育環境。全校設24個教學班,包括市教委批准特設的理科實驗班和學校設立的文科加強班。

經過50年全校師生員工的努力奮斗,復旦附中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名牌學校。市內外兄弟學校前來觀摩交流者絡繹不絕。學校還與美、英、德、日、澳、新加坡等國和港澳台地區的學校有廣泛的聯系,師生互訪、培養、聽課、留學。

Ⅵ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辦學條件

截至2013年,包括海外學生共54個班級,在校生1700餘名。
文理學院
復旦附中文理學院每屆120人。選拔過程是先學生自主報名,再由學校通過筆試與面試遴選。文理學院將「三年一貫」,不再讓學生在高二時選擇科目,而是重視通識教育。從組織結構看,文理學院是單獨的一個組織體系,除了普通高中課程之外,還設有大學通識課程。其中6成是學生可以選擇的獨立課程,完全按照學分制教育,並可以按照不同的層次進行A班和B班的分層走班。文理學院也實行自由進退制度,學生可以選擇中途加入或者退出。文理學院的教師構成,50%由校內學科教師擔任,30%是大學特聘教師,20%為外聘兼職導師。每10~15名學生都將通過雙向選擇配置一位學術導師、一位生涯規劃導師,導師全面負責所指導學生的學業成長及素質培育。
浦東分校
上海市浦東復旦附中分校是由浦東新區教育局委託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承辦的一所新建的實驗性、示範性寄宿制高中學校,學校為獨立法人建制,按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校高中辦學層次進行管理,由復旦附中校長兼任分校校長,並為法人。 學科競賽
復旦附中在各類競賽,如作文競賽中、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雷達杯網路知識競賽中、英特爾美國國際科學和工程大獎賽中,在全國長江小學者及明日小小科學家評比中,均活得優異成績。截至2012年底學生在國內外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達279項。
在2014年上海市「華理-化工杯」高中學生化學競賽中,學校共有13位高三學生分獲一、二、三等獎。
2014年,「上外杯」英語競賽學校共有17位高三學生分獲一、二、三等獎,獲獎總人數位列上海第一。
2014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學校有7位同學獲得一等獎,8位同學獲得二等獎,14位同學獲得三等獎。
高考成績
每年的畢業生中,有近70%考入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大、華東師大、同濟大學、浙大等中國頂尖名校。另有一部分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海外一流大學留學深造,如哈佛、耶魯、牛津、劍橋、普林斯頓、斯坦福、芝加哥、麻省理工、早稻田、東京大學、多倫多大學等。 學校每年有約四分之一的學生出國海外留學。
2006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31人,預錄取交通大學2人;2007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31人,預錄取交通大學6人;2008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73人,預錄取交通大學11人;2009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71人,預錄取交通大學19人;2010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98人,預錄取交通大學24人;2011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76人,預錄取交通大學2人;2012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80人,預錄取交通大學24人;2013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81人,預錄交通大學30人。
素質成績
2014年7月5日,上海復旦附中國際部(英文部)美籍華裔女生丁靜雯(Myrenda Ding)在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考試中獲得滿分45分。
2014年11月,新加坡留學生陳琦同學上海考區HSK六級考試中獲得299分的成績(HSK考試滿分為300分),創下學校學生HSK考試史上的最好成績,也是全球HSK考試史上的高分。
2014年11月28日晚,復旦附中學生合唱團參加了第四屆上海無伴奏合唱比賽,並榮獲少兒組金獎。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復旦附中的校訓亦延續復旦大學的校訓,其出自《論語·子張》,意思是廣泛地學習,專心至志地探求真理;詳細地尋求,聯系當前實際地思考。 復旦附中校歌即為復旦大學老校歌,延續了復旦大學的習俗。
劉大白 詞
豐子愷 曲
歌詞
復旦復旦旦復旦,巍巍學府文章煥,
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政羅教網無羈絆,
無羈絆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
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復旦復旦旦復旦,師生一德精神貫,
鞏固學校維護國家,先憂後樂交相勉,
交相勉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
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復旦復旦旦復旦,滬濱屹立東南冠,
作育國士恢廓學風,震歐鑠美聲名滿,
聲名滿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
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Ⅶ 請問復旦附中好還是上海中學好

在上海四校八大裡面兩所學校都是四校,不過在上海人的心中,上中還是上海人心中最強的。學習上抓的比較復旦附中多一些,孩子的壓力相對而言也是大一些。

Ⅷ 09年復旦附中有哪些社團

中韓交流社介紹
日期: 作者: 瀏覽次數:201 中韓交流社是一個與國際部聯合創辦的社團,故我們的社員不單是純中國學生,我們還有來自韓國、日本等地區的學生。
因為來自不同國籍的同學聚在一起,所以就有了不同的話題一起來交流,這正是我們社團最原始的初衷,來自中國和韓國的同學們暢談自己國家的文化傳統,並教對方一些屬於各自國家的風俗禮儀。
當然我們不會是這樣無組織無目的地開展每一次活動的。每次的活動都會確立一個主題,比如說是我們討論周邊的韓國餐廳,抑或是了解中國古代的歷史等等都是我們的話題。雖然有時候我們的語言不是十分的通順,但是大家依舊能夠很和諧地愉快交談,發表自己對於這個話題的想法。
這就是中韓交流社,一個極其和諧的大家庭……

雲游社簡介
日期: 作者: 瀏覽次數:131 雲游,顧名思義,即是雲游四方。
雖然尚處在高中階段的我們沒有機會當一個雲游四方的旅行家,但至少可以飛揚我們的想像力,與同志者共同討論各地名勝和風土人情,在開拓見識的同時也使心靈得到滿足與放鬆。
雲游社正是為附中的學子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台。平時,我們在社團活動時會經常採取討論或游戲的形式,讓每個社員都全身心地參與進來,獲得知識與樂趣;我們也曾與組織部聯手舉辦了接待外賓的活動,同學們都積極參與。
雲游社將會繼續貫徹我們的理念,不斷發展前進。

英語社介紹
日期: 作者: 瀏覽次數:155 作為學校的傳統社團,附中英語社E-club一直致力於推動學校的英語交流。我們社團的宗旨,不僅是為了讓英語這門國際化語言在校內得到進一步的普及、推廣,更是為了讓同學們在運用英語的過程中得到快樂,真正培養學習英語的熱忱。在老師和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成功地舉辦了各項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無論是和國際部師生的交流學習,赴民工子弟小學支教,還是校際的英語辯論賽等等,都融入了英語社每一位成員的辛勤汗水。我們還和上海中學生英語報社建立了長期的合作。英語社為英語愛好者們搭建了廣闊的舞台。

業余無線電台簡介
日期: 作者: 瀏覽次數:83 神秘的摩爾斯電碼,在這里解讀
神奇的電磁波,在這里發送、接收
這里,就是業余無線電台
從馬可尼到麥克斯韋,從雷吉納德到李白……
在電台中,可以學到豐富的無線電知識。通過自己的學習、實驗以及和愛好者之間的相互交流,得到啟發,受到鍛煉。
進取、體諒、適度、友愛
這就是附中的業余無線電台

跆拳道社簡介
日期: 作者: 瀏覽次數:128 跆拳道社團原名旋風武道館,是一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社團。成立之後,經過一屆屆社長的辛勤耕耘,今日的社團才能展現出現在蓬勃的樣子。
今年,跆拳道社更是煥發出新的光彩,新學期伊始,在社長熱情的介紹和推動下,有80多個熱愛武道的同學報名參加,並在往後活動的日子裡,仍然有部分高二同學以及新高一同學積極參與。
我社聘請上理工傳奇道館的教練教授跆拳道,從零基礎起,於每周四下午在相輝樓體操房活動,社團活動集放鬆,鍛煉,技能於一體,循序漸近,氣氛輕松愉悅,受到社員的一致好評。
我社志在為同學提供一個交流學習,鍛煉放鬆的 平台,並會一直以這個為目標,更加努力,繼續在附中這個大舞台上,發著屬於自己的那一點點光亮。

文學社簡介
日期: 作者: 瀏覽次數:96 文學社的存在並非是為了陽春白雪般地附庸風雅。在追求榮譽的同時,我們知道,比這更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找到屬於「我們的」位置。忙碌而又緊張的生活之外,我們嘗試著讓自己的內心遠離喧囂之所,無欲之風。「我們的」堅守心中的那片凈土,用思想的深邃和心靈的寧靜構建我們內心的完美世界
推理社簡介
日期: 作者: 瀏覽次數:117 復旦附中推理社是一個新成立的社團,雖然成立至今只有一個年頭,但是社員數目卻達到了一百多名同學。社團成立初衷有兩個。一個在於為越來越多的推理迷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場所。第二個就是希望在課余為各位同學提供輕松的腦力鍛煉。
推理社社團活動一部分是圍繞邏輯推理展開。例如:解謎題、現場案件模擬和鍛煉觀察能力。另一部分就是推廣介紹一些有關推理的知識。例如:經典推理小說鑒賞和推理影片鑒賞。其它的一些活動還包括時下流行的一些推理游戲。

等等等等

Ⅸ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有沒有初中部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是上海市教委直屬的,受上海市教委和復旦大學雙重領導的寄宿制市實驗性示範性中學。學校創建於1950年。60年代初確定為上海市教育局和復旦大學共同領導的寄宿制普通高中,1962年定名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並被評定為市級重點中學。
校園佔地面積為75.96畝,建築面積42000平方米,綠化面積10500平方米。圖書館有學生閱覽室兩間,共615m2,座位364隻,教師資料室一間175.6m2,電子閱覽室一個,館藏圖書,已輸入電腦編目的有10萬多冊,借閱圖書為人均5本/月,借閱圖書實行網路化管理。學校有完備的理、化、生實驗室、兩個多媒體教室和兩個計算機教室。
復旦附中歷來重視打好基礎,素以教風學風嚴謹踏實、學生基礎厚實聞名。近幾年來,在繼承發揚傳統特色的同時,對「基礎」的內涵重新研究確定,將教育學生立志報國、持續發展、學會做人、學會關心,正確認識自己,敢於超越自己等等。作為「基礎」的重要內容,在德育工作中努力追求實效性,不斷取得新成績,被評為上海市和全國德育先進集體。
高中是基礎教育的最後階段,復旦附中針對高中生生理心理特點和高校學習的需要,更加強調學生自主發展,給學生創設學習和發展寬松的環境,要求老師指導學生學習做「學習的主人、學校的主人、國家的主人、時代的主人」得到廣大師生熱烈響應。現在附中校園內外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競賽場上、答辯會上,到處可見學生英姿勃發、充滿自信的身影。面對這樣可愛的學生,老師們進一步發揚敬業愛生、甘為人梯的精神,努力發掘學生潛能,為學生自主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
通過研究性學習,復旦附中學生的創造才能初露鋒芒,在各類競賽中,如立意新穎的作文競賽中、強手如林的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選拔青年科技精英的雷達杯競賽中、英特美國國際科學和工程大獎中,在新辦的全國長江小學者評比中,復旦附中學生表現突出,成果累累,為學校、為上海、為國家爭得了榮譽,也顯示了他們勇於探索,努力創新的勇氣和才能。這樣的學生,受到社會和高校的歡迎。每年300多名畢業生中,有120多名升入復旦大學,近百名升入清華、北大、交大、中科大、南大等名校。
復旦附中的天然優勢是置於上海有名的大學園區,特別是毗鄰復旦大學,學校有著濃厚的學術研究氣氛,與復旦大學在一些學科上有著密切的聯系,能充分依託高校優良的教育資源和文化氛圍,建設高品位的學校文化,它將潛移默化滲透到學校方方面面,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成為學生今後發展的潛在動力。
復旦附中師生決心遵循「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方針,為學生自主發展和終身可持續發展,創設良好條件,決心堅持和發揚求真務實、勇於革新的辦學傳統,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爭創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建設國內一流、國際聞名的現代化學校。

Ⅹ 復旦附中國際部比其他國際學校有哪些優勢呢

復旦附中是一所由復旦大學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高級中學,它只招收上海市的初中畢業生,並設有國際部(招收境外學生和台港澳學生),沒有初中部和小學部。

復旦附中國際部是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和國際公共關系學院合作辦學,其與其他在中國的國際學校相比,可能不僅有國際名校的背景,更有一流的中國優秀高中師資的背景,以及復旦附中集聚大量優質生源等本身所特有的優勢。

復旦附中以素質教育見長,社團活動層出不窮,許多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參與者,外出比賽的領隊、教練、隊員有時清一色的都是學生,令許多同場競技的其他學校師生感慨不已。語文課居然會到外地名勝古跡現場上課,模擬聯合國(以外語參賽,抽簽決定代表世界上的某一個國家,要站在該國國民立場上,想發展的提案,爭取聯合國其他成員國的聯署,乃至在聯大會議上經過陳述、辯論獲得通過)的參與成員最多達一個年級的1/5。喜歡理科的同學經常能在學校講壇上聆聽復旦大學著名教授的演講,乃至到訪的國際大師的演說。學校許多資源是與大學部聯動的。如附中圖書館是與復旦大學圖書館聯網的,附中許多活動是以復旦大學下屬一個院系的身份參與大學部活動的,需要用體育場時,可直接使用復旦大學最大的室內體育場等等。

最重要的是,復旦附中的辦學方針以創辦世界一流高中為己任,國際交流很多,每年有相當部分優秀同學(非國際部學生)昂首考進世界頂尖大學,包括哈佛、普林斯頓、耶魯、牛津、劍橋、早稻田等。這些世界頂尖大學都對復旦附中學生的優異質量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少名牌大學每年都來復旦附中舉辦招生推薦會,甚至預留招生名額,這在其他許多國際學校是無法做到的。

熱點內容
哪個cpu 發布:2025-05-02 07:55:13 瀏覽:190
統計圖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02 07:28:58 瀏覽:684
我身邊的師德 發布:2025-05-02 07:25:14 瀏覽:401
幼兒教師劇本 發布:2025-05-02 07:20:14 瀏覽:583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02 06:36:41 瀏覽:190
寧波江北區教育局 發布:2025-05-02 06:36:37 瀏覽:285
教育觀察 發布:2025-05-02 06:29:16 瀏覽:533
教育隨筆小學 發布:2025-05-02 06:29:11 瀏覽:263
音標動畫教學 發布:2025-05-02 06:03:09 瀏覽:114
義翹神州生物 發布:2025-05-02 05:38:54 瀏覽: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