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微家訪內容

微家訪內容

發布時間: 2021-09-24 16:38:55

家訪哪些方法

1、走訪家庭;

2、電話家訪;

3、家訪聯系卡;

4、預約家長來校;

5、建立微信群等內等

❷ 新生入園家訪時應該和家長在那些方面做重點溝通

家訪正是一個深入了解新生個人的具體資料,了解新生的家庭教育狀況,與家長溝通教育觀念,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家訪前,我們要認真分析制定家訪的內容,深入研究是什麼導致孩子剛入園時情緒不穩定,了解家長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葯」。新生入園的家訪工作有如下內容:
一、分析新生難以適應環境的原因
首先,新生是3——4歲的幼兒,他們從出生一直生活在家人無微不至的保護之下,平時都有家人不離左右,乍一入園,心理上會有分離的焦慮;其次,現在的家庭結構就像一個金字塔,孩子們生活在頂端,既尊貴又孤單,家長們對孩子保護過度,事事越俎代庖,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也缺乏自立意識和自信心。第三,由於缺少與同齡孩子的交往,所以有的孩子與別人交往是心理上有排他性,有的孩子雖然喜歡與人交往,卻不會處理與同伴之間的關系,常常會和同伴發生矛盾。
二、家訪具體交流溝通的問題
(一)新生個人的具體資料
1.新生的個人身體健康狀況。
由於孩子的年齡小,有了病痛自己不太會表達,因此,教師先要向家長了解孩子平時身體健康狀況,有病時會有什麼表現,為防止在園長病又聯系不到家長,需要幼兒園直接送醫院就診出意外,還需了解孩子有無葯物過敏史。同時,也要了解孩子有無食物過敏史。
2.新生的性格特徵
這對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新生的性格,與家長一起商量討論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園共同配合,幫助孩子從心理上盡快適應結納幼兒園的環境,愉快的開始幼兒園的生活。
3.新生自理能力發展情況
生活自理是人的一種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吃飯、穿衣洗臉、刷牙,單獨上廁所等。幼兒期是大腦迅速發展的時期,幼兒的生活自理可以有效的促進大腦結構的發展。小班幼兒盡快學會自理能更快的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而且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性、社會責任感。現在的孩子由於在家被過分呵護,大多自理能力極差,到了幼兒園以後,由此產生的不便使得他們對上幼兒園產生畏懼情緒 。了解了孩子的發展現狀,有的放矢的給家長提出孩子的發展建議。

(二)教師根據家訪了解到的情況給家長提出建議
家訪中,我們也會根據孩子的發展現狀和幼兒園工作向家長提出一些建議。
1.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從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做起,讓家長認識到,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
2.讓孩子的作息規律逐漸向幼兒園靠攏。很多孩子在家的作息很不規律,剛上幼兒園時很不適應,中午睡不著,下午困得難受,小孩子就會鬧情緒,活動時注意力也不集中。
3.宣傳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讓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今後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4.在家也創造機會,在成人的監督下,讓孩子多與其他孩子交往,並對孩子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過多干涉,不偏袒,讓孩子們自己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學會與人交往,發展孩子的社會性。
5.不要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有的家長在孩子哭鬧時,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久而久之,這就成了一種心理暗示,在孩子的意識中,幼兒園成了一個可怕的地方。在讓家長對我們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我們建議家長把能上幼兒園當成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和贊賞,讓孩子形成一種這樣的心理暗示:上幼兒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那裡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和小夥伴,只有表現好的孩子,才能被獎勵上幼兒園。以此增強孩子上幼兒園的積極性。
三、增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親近感
幾十個孩子一下來到幼兒園,教師不可能馬上都熟悉。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這時候有的孩子會排斥老師,有的孩子會害怕老師。當教師前去家訪時,在孩子最熟悉最放鬆的環境中,有比較充裕的時間讓教師和孩子進行接觸和了解,有助於增進教師和孩子的情感.
通過這些年的探索研究,我們發現新生入園前的家訪工作,對於新生入園後能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理解支持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將堅持不懈的把這項工作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

❸ 幼兒園大班家訪小結怎麼

家訪記錄一:

王樂天和王路冰小朋友是聰明可愛的孩子,老師上課講的東西都會,但是回到家之後不做作業,家長詢問所學知識時總是沉默不言,閉口不說。因此,老師對他們進行了一次家訪,在老師們的提問下孩子對答如流(會讀、會認、會寫、會算),奶奶發現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學到那麼多的知識,孩子那麼的優秀,臉上洋溢這幸福的笑容。家訪最後我們的老師和孩子的奶奶進行了談話,從談話中得知,他們的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多,孩子經常在奶奶家,奶奶對他們嬌生慣養什麼都依著他們。這樣一來,孩子就養成了一些壞習慣。所以,請家長多和幼兒園保持聯系,並配合教師把孩子教育的更好。

家訪的成效:幫助家長真正的了解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並讓家長了解到應該抽出時間來多陪陪孩子,家庭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家園互動共同來達到教育的目的。
家訪記錄二:

崔鑫磊是我園中班的一名幼兒,他聰明,好動,性格外向,學東西也很快,總的來說各個方面都不錯,也非常討人喜歡的。在家家長詢問所學知識,總是能很快的回答出來,還喜歡向比他高年級的小朋友挑戰算術,鄰居們都誇贊鑫磊小朋友太棒了,僅僅四歲的小朋友已經學到那麼多的知識,不僅是家長的驕傲,更是學校的驕傲。下午放學後,我們老師對崔鑫磊進行了家訪,向他的媽媽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她說:「我每天會堅持讓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之後檢查並簽字,孩子不會的知識我會聯系老師讓他在學校多輔導,我也經常和老師聊天,詢問孩子在校學習情況」。我們也希望家長們都向崔鑫磊的家長學習,積極配合老師們的工作,在家監督孩子按時完成作業並多和老師溝通。

王瑞小朋友和崔鑫磊小朋友是一個班的,學習也很優秀,但是兩人性格相反,王瑞小朋友不喜歡說話,家長詢問所學知識時總是沉默不言,閉口不說。因此,老師對他們進行了一次家訪,在老師們的開導與鼓勵下孩子對答如流(會讀、會認、會寫、會算),在家半小時還不能完成的作業,在老師的監督下五分鍾就完成了,他的爸爸看到了很高興,也明白了家長一定要監督孩子完成家庭作業,並對孩子進行鼓勵,給予肯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家訪的成效:

通過此次家訪活動,家長了解到了幼兒在園和在家的真實情況,並在一定的基礎上提醒了家長在家裡也要有意識的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幼兒來說終生受益,讓家長了解到了好的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意義。

如何開展好家訪工作及家訪的方式方法

不是可有可無,而應極力倡行之,踐行之。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否適時、科學地進行家訪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進行家訪,應該是班主任一項經常性的工作。為確保家訪收到應有的溝通育人效果,班主任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時機和方法進行家訪: 一,學困學生需幫助 老師和家長的合作很重要。因為客觀上學生之間存有「智商」和「情商」的雙重差異,所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也就存有相應的差別。這種差別在學習上就引發了「優等生」和「學困生」的兩極分化。為縮小差別,遏制分化,在日常學習中,班主任對學困生要給予無微不至得關心與幫助,鼓勵他們樹立起追求進步的信心。每當他們學習上有了點滴進步,都要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同時,班主任還要及時通過家訪,給學生家長報喜,做到師長合作,一起關注孩子的進步。這樣做,既能給學生以成功的積極暗示與激勵,又能讓對孩子學習失去信心的家長重新燃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希望之火,與老師一道共同關心孩子的成長,使學困生堅定信心,困而思進,不斷取得新的成績,走向更大的進步。 二,學生情緒出異常 家訪應跟上。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般都具有相對穩定的個性傾向和行為表現。一旦發現學生出現情緒異常,班主任就要及時和他(她)談心,並根據了解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情緒矯正。如果學生情緒異常的原因來自家庭,班主任就要及時通過家訪告知家長,與家長共同商議幫孩子矯正異常情緒的辦法和措施,以引導孩子盡早走出不良情緒的「沼澤地」。 三,學生成績往下滑時 及時家訪齊力抓。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習成績的高低仍然是衡量學生素質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素質教育不是不要學習成績,而是強調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會學習、會體驗、會創新、會自理、會合作、會生存的綜合素質。學習成績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外在反映,絕非一般意義上的學科成績,但學科成績是學習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不容忽視。因此,當學生某一方面的成績出現滑坡時,班主任要馬上和他(她)「對話」,幫他(她)分析成績下滑的原因,並通過家訪提醒家長和老師搞好配合,一起幫助孩子端正態度,改正錯誤,彌補不足,努力提升學習成績,鼓勵引導孩子沿著全面發展、學有所長之路,不斷進步。另外,遇到這種情況後,班主任進行家訪還有另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避免學生因成績下滑而遭到家長的責罵、體罰,從而導致學生情緒低落,消極厭學,甚至逃學、出走、輕生等惡性後果的發生。 四,保護親子自尊心 談話藝術最要緊。更多的情況下,班主任是帶著學生的「不足」去家訪的,而家訪的目的則是想在家長的配合下,讓學生改掉這些「不足」。因此,班主任在家訪時,向家長傳遞的信息應該是積極的,讓學生在家長面前是不丟面子的。這樣的家訪,家長滿意,學生也會更滿意。因為,「莊稼總是看著別人的好,孩子總是看著自家的好」,這是絕大多數家長共同的心理傾向,他們都不想聽到別人對自己孩子的否定性評價。這就需要班主任的信息傳遞具有藝術性,先把學生的優點向家長講足講全,再把不足用努力的方向提出來,請家長給予配合。這樣做,家長會高興地、充滿信心地接受班主任的合理化建議,學生也會因為老師在家長面前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更加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積極主動地彌補不足,努力進步。從而,達到家訪的應有目的。 總之,家訪是一門藝術,是一份奉獻。城市學校,特別是寄宿制學校,因為學生居住的位置大都離學校比較遠,也比較分散,這就給班主任的廣泛家訪帶來了很難克服的困難。所以,除了家訪,班主任還可採取召開家長座談會、邀請家長校訪或通過信訪、電訪等方式,及時和家長溝通學生的情況,共同肩負起教育孩子成人成材的責任。

❺ 留守兒童問答式的家訪記錄

在現實的生活中,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生活缺少陽光、雨露,伴隨他們的只有孤獨與寂寞,他們就是「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以父母一方或雙方不在身邊,他們的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受到嚴峻地挑戰。 一、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1、家庭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意識淡薄。 父母是兒童成長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是伴隨孩子的終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行為、心理健康、道德觀念與智力發展將起著決定的因素。但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尤為淡薄。一是監護人和代養人大多數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識模糊,大多偏於溺愛,以生活照顧為主,且知識、能力上難以承擔對孩子的道德培養和學習輔導的任務。二是父母與留守子女溝通少,缺乏親情上的交流,對孩子的成長漠不關心,放任自流,順其自然發展。三是父母對留守兒童只是給予物質上的滿足,孩子吃得飽、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對留守兒童精神上的鼓勵、鞭策與開導。四是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方法不對,父母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老師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直接取決於學校和老師,事實上成為孩子學習、身心發展的旁觀者。 2、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措施不力.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適應新時期學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調查中發現,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外出打工人員對孩子的教育過於依賴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由於學生多,教學任務重,教師沒有精力,心有餘而力不足,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愛難以顧及。二是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學校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難度真大,有時半年甚至一年難見留守兒童父母一面,很難反映孩子在學校的真實表現和存在的問題,難以實現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三是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難在學習上、生活上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並針對性給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教育環境。 3、社會對留守兒童的教育關注不夠。 近年來,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現象嚴重,對缺乏父母關愛,並在成長中留守兒童的思想上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農村社會教育薄弱,教育資源缺乏,教育觀念陳舊,不能有效地彌補缺乏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的不足;二是一些娛樂場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聯網、電視、書刊等文化傳播媒體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蝕內容屢禁不止,對缺乏父母關愛、親情關愛的留守兒童具有腐蝕性和誘惑力 二、對策及建議 1、政府要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長效機制。建議設立關愛留守兒童基金,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於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教育成長中的實際問題。並要經常性組織有關單位深入學校開展關愛活動。同時,村及社區黨組織要積極主動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來,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 2、學校要積極落實教育監管、心理疏通等措施。目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在大多數學校沒有引起重視,沒有具體的措施。建議在學校建立留守兒童管理檔案,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身心健康狀況、家庭情況、流動情況等進行動態收集記錄。教師要根據這些情況因材施教。並建立「代理家長」隊伍。學校對留守兒童中的「問題兒童」,重點教育監管,讓有條件的教師充當代理家長,落實責任,針對學生的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問題,經常性開展心理咨詢活動,進行心理矯正工作,幫助留守兒童疏通心理障礙,解決心理問題,彌補家庭親情缺失,給問題兒童營造家的氛圍,讓問題兒童也能享受「家」的溫暖與幸福。 3、家長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使孩子能夠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要正確處理生產、創收與子女教育的關系,不能以犧牲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為代價來換取眼前暫時的利益;要與學校和老師保持經常性聯系,隨時了解子女學習和發展情況,並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引導教育。臨時監護人要真正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努力為他們營造近似完整結構家庭的心理氛圍和教育環境。 每一個留守學生的情況都不一樣,還有的需要進行安全方面、生活方面的、行為養成方面的教育。我希望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多給留守兒童一些特別的關愛,特別是留守兒童中的後進生,思想工作不容忽視。讓我們引導他們自主、自強、勤奮學習,讓他們與同齡人一同感受陽光下的溫暖,健康成長,和諧發展。

❻ 新生入園家訪教師應怎樣與幼兒交流

家訪正是一個深入了解新生個人的具體資料,了解新生的家庭教育狀況,與家長溝通教育觀念,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家訪前,我們要認真分析制定家訪的內容,深入研究是什麼導致孩子剛入園時情緒不穩定,了解家長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葯」。新生入園的家訪工作有如下內容: 一、分析新生難以適應環境的原因 首先,新生是3——4歲的幼兒,他們從出生一直生活在家人無微不至的保護之下,平時都有家人不離左右,乍一入園,心理上會有分離的焦慮;其次,現在的家庭結構就像一個金字塔,孩子們生活在頂端,既尊貴又孤單,家長們對孩子保護過度,事事越俎代庖,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也缺乏自立意識和自信心。第三,由於缺少與同齡孩子的交往,所以有的孩子與別人交往是心理上有排他性,有的孩子雖然喜歡與人交往,卻不會處理與同伴之間的關系,常常會和同伴發生矛盾。 二、家訪具體交流溝通的問題 (一)新生個人的具體資料 1.新生的個人身體健康狀況。 由於孩子的年齡小,有了病痛自己不太會表達,因此,教師先要向家長了解孩子平時身體健康狀況,有病時會有什麼表現,為防止在園長病又聯系不到家長,需要幼兒園直接送醫院就診出意外,還需了解孩子有無葯物過敏史。同時,也要了解孩子有無食物過敏史。 2.新生的性格特徵 這對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新生的性格,與家長一起商量討論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園共同配合,幫助孩子從心理上盡快適應結納幼兒園的環境,愉快的開始幼兒園的生活。 3.新生自理能力發展情況 生活自理是人的一種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吃飯、穿衣洗臉、刷牙,單獨上廁所等。幼兒期是大腦迅速發展的時期,幼兒的生活自理可以有效的促進大腦結構的發展。小班幼兒盡快學會自理能更快的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而且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性、社會責任感。現在的孩子由於在家被過分呵護,大多自理能力極差,到了幼兒園以後,由此產生的不便使得他們對上幼兒園產生畏懼情緒 。了解了孩子的發展現狀,有的放矢的給家長提出孩子的發展建議。 (二)教師根據家訪了解到的情況給家長提出建議 家訪中,我們也會根據孩子的發展現狀和幼兒園工作向家長提出一些建議。 1.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從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做起,讓家長認識到,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 2.讓孩子的作息規律逐漸向幼兒園靠攏。很多孩子在家的作息很不規律,剛上幼兒園時很不適應,中午睡不著,下午困得難受,小孩子就會鬧情緒,活動時注意力也不集中。 3.宣傳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讓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今後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4.在家也創造機會,在成人的監督下,讓孩子多與其他孩子交往,並對孩子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過多干涉,不偏袒,讓孩子們自己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學會與人交往,發展孩子的社會性。 5.不要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有的家長在孩子哭鬧時,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久而久之,這就成了一種心理暗示,在孩子的意識中,幼兒園成了一個可怕的地方。在讓家長對我們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我們建議家長把能上幼兒園當成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和贊賞,讓孩子形成一種這樣的心理暗示:上幼兒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那裡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和小夥伴,只有表現好的孩子,才能被獎勵上幼兒園。以此增強孩子上幼兒園的積極性。 三、增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親近感 幾十個孩子一下來到幼兒園,教師不可能馬上都熟悉。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這時候有的孩子會排斥老師,有的孩子會害怕老師。當教師前去家訪時,在孩子最熟悉最放鬆的環境中,有比較充裕的時間讓教師和孩子進行接觸和了解,有助於增進教師和孩子的情感. 通過這些年的探索研究,我們發現新生入園前的家訪工作,對於新生入園後能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理解支持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將堅持不懈的把這項工作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

❼ 如何做好家訪工作

一,學困學生需幫助,老師和家長的合作很重要。因為客觀上學生之間存有「智商」和「情商」的雙重差異,所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也就存有相應的差別。這種差別在學習上就引發了「優等生」和「學困生」的兩極分化。為縮小差別,遏制分化,在日常學習中,班主任對學困生要給予無微不至得關心與幫助,鼓勵他們樹立起追求進步的信心。每當他們學習上有了點滴進步,都要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同時,班主任還要及時通過家訪,給學生家長報喜,做到師長合作,一起關注孩子的進步。這樣做,既能給學生以成功的積極暗示與激勵,又能讓對孩子學習失去信心的家長重新燃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希望之火,與老師一道共同關心孩子的成長,使學困生堅定信心,困而思進,不斷取得新的成績,走向更大的進步。
二,學生情緒出異常,家訪應跟上。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般都具有相對穩定的個性傾向和行為表現。一旦發現學生出現情緒異常,班主任就要及時和他(她)談心,並根據了解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情緒矯正。如果學生情緒異常的原因來自家庭,班主任就要及時通過家訪告知家長,與家長共同商議幫孩子矯正異常情緒的辦法和措施,以引導孩子盡早走出不良情緒的「沼澤地」。
三,學生成績往下滑時,及時家訪齊力抓。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習成績的高低仍然是衡量學生素質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素質教育不是不要學習成績,而是強調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會學習、會體驗、會創新、會自理、會合作、會生存的綜合素質。學習成績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外在反映,絕非一般意義上的學科成績,但學科成績是學習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不容忽視。因此,當學生某一方面的成績出現滑坡時,班主任要馬上和他(她)「對話」,幫他(她)分析成績下滑的原因,並通過家訪提醒家長和老師搞好配合,一起幫助孩子端正態度,改正錯誤,彌補不足,努力提升學習成績,鼓勵引導孩子沿著全面發展、學有所長之路,不斷進步。另外,遇到這種情況後,班主任進行家訪還有另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避免學生因成績下滑而遭到家長的責罵、體罰,從而導致學生情緒低落,消極厭學,甚至逃學、出走、輕生等惡性後果的發生。
四,保護親子自尊心,談話藝術最要緊。更多的情況下,班主任是帶著學生的「不足」去家訪的,而家訪的目的則是想在家長的配合下,讓學生改掉這些「不足」。因此,班主任在家訪時,向家長傳遞的信息應該是積極的,讓學生在家長面前是不丟面子的。這樣的家訪,家長滿意,學生也會更滿意。因為,「莊稼總是看著別人的好,孩子總是看著自家的好」,這是絕大多數家長共同的心理傾向,他們都不想聽到別人對自己孩子的否定性評價。這就需要班主任的信息傳遞具有藝術性,先把學生的優點向家長講足講全,再把不足用努力的方向提出來,請家長給予配合。這樣做,家長會高興地、充滿信心地接受班主任的合理化建議,學生也會因為老師在家長面前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更加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積極主動地彌補不足,努力進步。從而,達到家訪的應有目的。

❽ 幼兒園小朋友家訪內容

對於幼兒園的老師來說,家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了解孩子,熟悉孩子,拉近並且消除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感。

沈老師強調,孩子和老師間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我們的老師在家訪時會主動抱抱孩子,牽著他們的手和他們溝通交流,問一些基本的問題。這樣可以大致了解孩子是否怕生,感受到孩子是否樂意與人溝通,評估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做到最基本的心裡有數。」

另外除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愛好特長、特殊需求以及家庭的成長環境、家庭成員的組成等信息都會做詳細的了解和記錄。每一位幼兒園班主任都會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去照顧,甚至每位老師都希望知道孩子的小名,這樣能夠更加親切地和孩子相處。

同時老師也會對家長提出一些入學前的准備建議。

1:自理能力

。離開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後,孩子需要在幼兒園獨自做很多事情。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就是會自己上廁所和自己吃飯。希望各位家長在孩子入學前一定培養好他的基本自理能力。

2:心理建設

。很多孩子都會對未知和陌生的環境有恐懼感,家長在日常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給孩子建立對幼兒園的期待感和成長的自豪感。這樣可以更有利於孩子接受新環境。

3:物品准備

。大部分幼兒園都會希望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准備一條薄毯子,另外可以給孩子准備一個小書包,讓孩子帶上自己的玩具或者別的必需用品。

家訪時,家長可以這樣溝通。

「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歡迎家長提出一切想問的問題。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能減少一點孩子在將來遇到麻煩的可能性。」沈老師希望每位家長都認真對待家訪,盡可能多地提供自己的孩子的信息。

秉承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各位家長可以向老師簡單介紹孩子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

1:優點長處

。有些孩子從小就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特別的長處或者對某一樣事物有著特殊的喜好。孩子對於自己擅長喜歡的東西有著無限的動力和表現欲,這方面可以讓老師了解,在校園生活中繼續加以鼓勵。

2:缺點和不足

。每個小孩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己的不足,比如容易開小差、不善於表達自己或者吃飯慢等。這些問題在預先告知老師後,能夠得到更多的關照和幫助。

3:特殊情況

。孩子個人的病史,過敏史或者一些特殊情況希望家長在老師家訪的時候務必提前說明,好讓老師和校方有所准備。

家長們在介紹自己孩子的時候不用過分強調介紹自己孩子的學術能力,幼兒園是一個讓孩子在學齡前階段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與人相處能力的地方。沈老師希望每位家長對老師和校方充滿信任,「我們絕對不會根據孩子會認多少字,會做多少題來評價一個孩子。我們希望的是每個孩子都能鍛煉好自己的自理能力,懂事懂禮貌,能夠在入學之後度過愉快地時光。」

其實,家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家長和孩子只要用最真實,最熱情的一面來和老師交流溝通就可以了。在家訪的這半小時中,逐漸建立起孩子和老師的親密感,家長對老師的信任感才是每一個老師在家訪時最希望達成的目標。

熱點內容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02 06:36:41 瀏覽:190
寧波江北區教育局 發布:2025-05-02 06:36:37 瀏覽:285
教育觀察 發布:2025-05-02 06:29:16 瀏覽:533
教育隨筆小學 發布:2025-05-02 06:29:11 瀏覽:263
音標動畫教學 發布:2025-05-02 06:03:09 瀏覽:114
義翹神州生物 發布:2025-05-02 05:38:54 瀏覽:234
中考物理考前輔導 發布:2025-05-02 05:26:14 瀏覽:585
剖宮產歷史 發布:2025-05-02 05:16:42 瀏覽:78
什麼的流蘇 發布:2025-05-02 05:02:25 瀏覽:346
小學健康教育計劃 發布:2025-05-02 04:19:58 瀏覽: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