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宋朝的師生

宋朝的師生

發布時間: 2021-09-26 15:20:43

A. 北宋時學堂、老師、學生分別叫什麼

學堂叫書院
書院
書院——起源於唐代,興盛於宋代,是中國古代教育史、學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組織形式,從唐中葉到清末,經歷了千年之久的辦學歷史,並形成了一套獨具他色的辦學形式、教授方法、管理制度等教育模式,使源遠流長的傳統私學趨於成熟和完善。
①、中央官府設立,用於收藏、校勘和整理圖書的機構。
②、民間設立,供個人讀書治學的地方。從宋朝開始,書院作為一種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③、也有叫書屋的,如魯迅筆下的三味書屋。
老師叫夫子
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
學生叫書生
書生
讀書人。古時多指儒生。《東觀漢記·趙孝傳》:「[ 孝 ]常白衣步擔,嘗從 長安 來過直,上郵亭,但稱書生,寄止於亭門塾。」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合下,書生也。《詩》、《書》、《禮》、《樂》是習,仁、義是修、法度是束。」 宋 何薳 《春渚紀聞·楊文公鶴誕》:「屬對用事,如老書生,而筆跡則童稚也。」 茅盾 《脫險雜記》十二:「人家說他戰前還在 廣州 教書,現在他雖然是游擊隊的司令官了,但一舉一動,依然是書生風度。」

B. 宋朝官職等級

1、諸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太尉,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為正一品。

2、尚書左右僕射,諸樞密使,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國公,光祿大夫,為從一品。

3、門下侍郞,中書侍郎,諸金紫光祿大夫,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開國郡公,上柱國,為正二品。

4、諸銀青光祿大夫,簽書樞密院事,觀文殿大學士,太子少師、少傅、少保,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左右金吾衛、左右衛上將軍,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揮使,節度使,開國縣公,柱國,為從二品。

5、諸宣奉、正奉大夫,觀文殿學士,翰林、資政、保和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資政、保和、端明殿學士,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學士,樞密直學士,左、右散騎常侍,權六曹尚書,上護軍,為正三品。

6、諸正議、通奉大夫,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直學士,御史中丞,開封尹,尚書列曹侍郎,諸衛上將軍,太子賓客、詹事,開國侯,護軍,為從三品。

7、諸通議大夫,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卿,宗正卿,秘書監,諸衛大將軍,殿前副都指揮使,承宣使,開國伯,上輕車都尉,為正四品。

8、諸太中大夫,保和殿、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侍制,左、右諫議大夫,權六曹侍郎七寺卿,國子祭酒,少府、將作監,諸衛將軍、輕車都尉,為從四品。

9、諸中大夫,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觀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協忠、中侍大夫,開國子,上騎都尉,為正五品。

10、諸中奉、中散大夫,太常、宗正少卿,秘書少監,內客省使,延福宮使,景福殿使,太子左、右庶子,樞密都承旨,中亮、中衛、翊衛、親衛大夫,殿前馬、步軍都虞候,防禦使,捧日、天武、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團練使,諸州刺史,駙馬都尉,開國男,騎都尉,為從五品。

11、諸朝議、奉直大夫,集英殿修撰,七寺少卿,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尚書左、右司郎中,國子司業,軍器監,都水使者,太子少詹事、左右諭德,入內內侍省、內侍省都知副都知,宣慶、宣政、昭宣使,拱衛、左武、右武大夫,入內內侍省、內侍省押班,樞密承旨、副承旨,驍騎尉,為正六品。

12、諸朝請、朝散、朝奉大夫,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尚書省左、右司員外郎,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右文殿、秘閣修撰,開封少尹,尚書諸司郎中,開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將作、軍器少監,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台令,飛騎尉,為從六品。

13、諸朝請、朝散、朝奉郎,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諫,尚書諸司員外郎,侍講,直龍圖、天章、寶文閣,開封府司錄參軍事,樞密副承旨,樞密院諸房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醫,太子侍讀、侍講,兩赤縣令,雲騎尉,為正七品。

14、諸承議郎,左、右正言,符寶郎,監察御史,直顯謨徽猷、敷文閣,太常、宗正、秘書丞,大理正,著作郎,崇政殿說書,內符寶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醫官,合門宣贊舍人,太子中舍人、舍人、諸率府率,親王府翊善、贊讀、直講,判太醫局令,翰林醫效、醫痊,武騎尉,為從七品。

15、諸奉議、通直郎,七寺丞,秘書郎,太常博士,樞密院計議官、編修官,敕令所刪定官,直秘閣,著作佐郎,國子監丞,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國子博士,內常侍,開封府諸曹參軍事、軍巡使、判官,京府判官,亦畿縣令,兩赤縣丞,三京赤縣、畿縣令,太史局五官正,中書、門下省錄事,尚書省都事,為正八品。

(2)宋朝的師生擴展閱讀:

宋朝政治體制的主要特點是加強中央集權,在職官制度上,中央集權、百官權力分散、重文輕武。宋朝官制,以元豐(宋神宗年號)改制為界限,改制前、後各為一階段,南宋又為一大階段。宋代設中書、樞密、三司分掌政、軍、財三大務,宰相之權為樞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樞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權不相上下,不相統攝。

中樞官制是中央集權的軸心,官稱和實職的分離,使朝廷內外大批官員無所事事,三省六部多有更迭,握有最高行政權者是「宰執」。樞密院是總理全國軍務的最高機構,簡稱「樞府」。宋代樞密院與中書門下共掌文、武大權,稱為東、西「二府」。

三司是北宋前期最高財政機構,號稱「計省」。唐末稅法混亂,田賦、丁稅的收入無法維持王朝的龐大費用,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鹽鐵和度支。五代後唐明宗始設鹽鐵、度支和戶部「三司」,宋初沿之。三司的職權是總管全國各地之貢賦和國家的財政。

長官是三司使,其權位之重,與執政無殊,號稱「計相」。宋代監察機關,沿襲唐制,中央設御史台,下設三院。

C. 宋朝的教育

中央官學 宋在國子監下設置教授經學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廣文館及辟雍存在時間短暫),傳授各種專門知識和技藝的武學、律學、醫學、算學、書學、畫學。遼在國子監下曾置上京、中京、東京、西京、南京五國子學。金國和元代仿宋在國子監轄下除設立國子學外,還建置以本民族語言進行教學的學校,如女真國子學,蒙古國子學等,亦分別稱國子監。其目的在於保存和發展本民族的語言文字,保持本民族的性格特徵與傳統。 封建社會後期中央官學的發展,具有如下特點:
①思想統治癒益強化。「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教育思想,到南宋末年以後,更獲得正宗地位。元代開始,朱熹注的《四書集注》被御定為基本教材。
②等級限制逐步消失。宋代國子學與太學的等級限制已趨寬松。元、清是中國境內少數民族所建立的統一政權,統治以漢人為主體的國家,故學校的民族界限極森嚴。少數民族生員在學的待遇與出仕,均優於漢族國子監生。但就同一民族的學生而言,等級限制逐步趨向消失。
③太學教學組織形式的不斷發展。宋皇佑、嘉佑年間,太學中推行胡瑗的「分齋教學」(又稱「蘇湖教學法」)。其特點是經義與實學並重,因材施教與學友互相切磋相結合。宋熙寧、元豐期間,推行王安石創立的「三舍法」,即在太學中分置外舍、內舍與上舍,建立了一套品德與學業兼顧、平時考查與升舍考試並重的升舍及詮選制度,試圖將國家選拔人才與培養人才統一於學校。元延佑期間,繼 「三舍法」 建太學六齋,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各二齋,東西相向。三等之間,始有確切的程度區分。漢人升入上兩齋,蒙古及色目人進入中兩齋,實行積分制。明、清因之。明國子監首創監生「歷事」制度,即監生實習制度,時間1~年不等。。
地方官學 仍照唐制按地方行政區域建學。宋地方行政分路、州(府、軍、監)及縣三級,州以下設置教授儒經的學校。遼、金仿宋建有府學、州學及縣學。元地方行政分路、府、州、縣四級。各級均設置教授四書五經的儒學,內附設小學。宋的地方教育比漢、唐發達,其特點如下:如 ①設立專管地方教育的行政長官。宋熙寧四年(1071)始設諸路學官。宋崇寧二年

D. 宋朝時期,是怎麼重視教育的

宋朝時期,為了加強教育,當時的朝廷設立了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後來為了促進教育的不斷發展,甚至還興建了書院,同時還促進了蒙學的發展,導致宋朝時期的教育發展很快。

一、中央官學的建立

古代因為重視門第等級,因此當時的官宦貴族子弟大多都是在中央官學中讀書。而中央官學則是由國子監設立的,並且旗下還設置了教授經學的國子學、太學,同時還有傳授各種武藝和特長的武學、律學、醫學、算學、書學、畫學等等。在中國封建制度的後期,當時的統治者們主要依靠的是科舉選才,從而忽視了培養人才的學校。後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統治者們漸漸忽視了學校的重要性,並且開設學校只是一個形式而已。而到了宋朝以後,教育和學校的關系,才逐漸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

E. 師生倆一起穿越到宋朝成為兄弟了,老師還變成虎將,名字忘了,有知道的嗎

應該是《大宋的智慧》

F. 宋代私塾學生與老師是如何相處的

宋代私塾學生的入學年齡大多數是8歲,學生人數從兩三人到幾百人不等。私塾老師水平不一,師生之間除了嚴肅的教學之外,也和睦相處,親密無間。

G. 宋代,晏殊與歐陽修,本是一對師生,為何師生情開始的早,結束的也早

晏殊與歐陽修的師生緣,始於才華,感於命途,終於人品,沒有一個完滿的結局也許正是殊途不同歸,是兩人命運,性格,身份,主張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一,歐陽修以出眾才華博得青睞。

自唐宋以來,有才學有志向,但又還未博得功名的讀書人 往往會在科舉前後拜訪達官貴族或是已成名的大儒,以此來為以後的仕途鋪平道路,而那些有名氣的文人學者也不吝引薦和指導,比如唐時王維拜見公主,孟浩然拜謁張九齡,而宋代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蘇,曾鞏,王安石等人正是由歐陽修培養和提拔的。可見真正的大家是極為愛才,惜才的。


後來即使歐陽修致書信與晏殊,言辭懇切真誠,晏殊卻不願再以真心來對這一片真心,他回信相當草率,有人問他在寫什麼,晏殊面色平靜,「答一知舉時門生,已過矣」

H. 宋朝詩人曾幾他是誰的老師

曾幾是南宋詩人。號稱茶山居士。他的主要作品有,《三衢道中》《南山除夜》他的學生比較有名的是陸游。陸游的作品大家都很熟悉。最著名的典故有《釵頭鳳》。

I. 關於古代師生之間的故事

孔子在旅行,經過一個村莊,他看到一個老人,一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裡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麼大。孔子以為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馬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你聽說過現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裡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就完成。可以讓馬來做這件事情。你何必費這么大的力氣呢?你是一個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歲了。

那個人說:「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為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才會使用狡猾的機器。你這不是存心敗壞我嗎!我是一個老人,讓我死得跟生出來的時候一樣單純。用手工作是好的。一個人會保持謙卑。」

孔子回到他的門徒那裡。門徒們問:「您跟那個老人談什麼呢?」

孔子說:「他看起來似乎是老子的門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論點好象是正確的。」

當你用手工作的時候,不會出現頭腦的影子,一個人保持謙卑、單純、自然。當你使用狡猾的機器時,頭腦就介入了。那些用頭腦工作的人被稱為頭頭:職員的頭頭,老師的頭頭——他們被稱為頭頭。不要做頭頭。即使做一個職員也已經很不好了,何況做職員頭頭……那就完了。做一個老師已經夠糟糕的了,何況做老師頭頭……要設法成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為它們不狡猾,不夠具有競爭性;它們似乎是原始的。試著多用手來工作,你會發現那個影子出現得越來越少了。
說明孔子是個虛心接受別人批評和建議的人。可以看看這個。

J. 宋朝周童的徒弟有誰

應為周侗,他的徒弟有盧俊義, 林沖,史文恭,岳飛。

周侗(正史記周同,約1040-1119年)字光祖,華州潼關人,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北宋末年之武術大師,以善於箭術聞名。南宋名將岳飛之師。少年習武相傳為三國姜維的傳人,後拜少林派武師譚正芳為師,得少林武術真傳,且文武全才。
因為主張抗遼抗金,周侗在政治上不得意,因此專心武學,確立了官派正規武術的若干套路,如五步十三槍戳腳,發展出自少林的翻子拳,以及棍法等。他悉心傳授武功,在御拳館期間正式收徒二人,一個是玉麒麟盧俊義,一個是豹子頭林沖,盧俊義廣有田產,不作官,林沖擔任宋軍中的八十萬禁軍中的一個教頭。第三個徒弟是曾頭市的史文恭,最後收的閉門徒弟就是岳飛岳鵬舉。

周侗,北宋末年之武術大師,以善於箭術聞名,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譚正芳最小的徒弟,成年後得到當時地位顯赫的包拯賞識,進入軍中為軍官,後擔任京師御拳館教師。御拳館有天地人三席,周侗為「天」字教師,地位最尊,和朝中名將宗澤交好,後來梁山好漢病尉遲孫立就是得周侗引薦給宗澤,擔任了登州兵馬都監。他還有一個師弟,就是祝家莊的武術教師欒廷玉,後來孫立就是利用了這層關系打入祝家莊內部。
因為在朝政上主張抗遼抗金,周侗政治上不得意,因此專心武學,確立了官派正規武術的若干套路,如五步十三槍戳腳,發展自少林的翻子拳,以及周侗棍等。他悉心傳授武功,在御拳館期間正式收徒二人,一個是玉麒麟盧俊義,一個是豹子頭林沖,盧俊義廣有田產,不作官,林沖則藉助周侗的關系,擔任了宋軍中的八十萬禁軍中的一個教頭。
歷史上的周侗確有其人,《宋史·岳飛列傳》有「(岳飛)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設祭於其冢」語。史書上對於周侗的記載不多,周侗的演義形象大部分是經過民間藝術加工的。至於先後收盧俊義、林沖、史文恭、武松為徒的事情還有待研究,學術界對此也有爭論。
在《說岳全傳》中說他是南宋將領岳飛的武術師傅。在他收岳飛之前,還有幾個徒弟是《水滸傳》中的人物:大徒弟是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玉麒麟」盧俊義、二徒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從前周侗的職務,傳給了林沖)、三徒弟是射死晁蓋的曾頭市教頭史文恭,另外還有說法說「行者」武松是周侗的不記名弟子。周侗本是河南鄉豪,在岳飛學成槍術後,受聘指導岳飛箭術,成為岳飛的第二任師傅。他毫無保留的將所學傳授予弟子,甚至把最喜愛的兩把弓送給他最傑出的徒弟岳飛。

熱點內容
什麼圖片好看 發布:2025-05-01 16:49:15 瀏覽:115
奇葩說為什麼沒更新 發布:2025-05-01 15:33:27 瀏覽:41
娛樂圈421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01 15:24:45 瀏覽:713
友誼的歷史故事 發布:2025-05-01 15:24:42 瀏覽:506
持續潰爛的生物 發布:2025-05-01 15:10:33 瀏覽:542
高中物理微元法 發布:2025-05-01 14:56:37 瀏覽:853
高三地理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01 14:25:13 瀏覽:988
地理八年級上冊書 發布:2025-05-01 13:51:26 瀏覽:971
中國失聯女教師 發布:2025-05-01 13:36:07 瀏覽:317
亞鐵的化學式 發布:2025-05-01 13:29:14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