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師德先進個人陳曉春
現在文科班有兩個歷史老師.一班是賈凡賈爺爺,二班是陳瑞.這兩個人各有特色.賈爺爺是給人提供思維的方法,而不是死記硬背,給人留有一定空間,很欣賞的說.人品很難去說吧...他沒什麼架子,從來不會居高臨下的,比較能替同學考慮。但是從上一屆聽到不太好的傳言..眼見為實吧,我所感受到的還是很好的。陳瑞是講課風趣而全面...
Ⅱ 安徽省懷寧中學的懷中名師
語文組
劉子俊: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市、縣學科帶頭人,安慶市名師團成員,語文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汪桂林:市、縣學科帶頭人,安慶市名師團成員,2009年縣「模範教師」,中教高級
郝祥旺:2009年省「優秀教師」,市、縣骨幹教師,全國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班第3期結業學員,中教高級
曹長順:市、縣骨幹教師,2000年縣「教壇新星」,中教高級
劉建軍:1995年縣「優秀黨員」,1997年獲安慶市中學語文優質課大賽一等獎,中教高級。
金盛林:市、縣骨幹教師,2007年縣「教學能手」,2008年縣「優秀班主任」,2008年市「優秀教師」,市先進教研個人,中教一級
徐華福:2004年縣「優秀老師」,中教高級
數學組
孫王苗:2004年縣「優秀教師」,數學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丁邦華:2002年省「模範教師」,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吳衛陽:市、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余金松: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王金紅:2005年、2008年市「優秀班主任」,中教高級
朱家應: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高級教練員,中教高級
英語組
劉和水:中學英語特級教師,市、縣學科帶頭人,市名師團成員,2008年市「教壇新星」,市先進教研個人,2007年縣「十大傑出青年」,英語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劉心旵:市、縣骨幹教師,市先進教研個人,中教高級
王良武: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王忠耿:團縣委「七五建功者」二級獎章,中教高級
鄭芸華:縣百名青年標兵,中教高級
潘星:2005年縣展評課一等獎,2007年市「優秀班主任」,中教高級
物理組
丁文勝:市先進教研個人,物理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程啟進:市、縣骨幹教師,2004年市「優秀教師」,市先進教研個人,中教高級
何承義:2004年縣優秀教師,中教高級
邵清華:物理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化學組
丁佐潮:2005年縣「優秀班主任」,化學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何銀華:市優秀教師,中教高級
謝江淮: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江 或:省教委、省婦聯表彰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中教高級
朱昌敏:市、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生物組
楊孝亮:中學生物特級教師,省高中教師遠程繼續教育首席輔導教師,市、縣學科帶頭人,市名師團成員,2003年縣師德雙十佳,市先進教研個人,縣教研室教研員(兼職),中教高級
政治組
齊 晟:市、縣學科帶頭人,政治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夏旭燦:縣「十傑青年」,中教高級
歷史組
郝小鵬:縣教研室教研員(兼職),歷史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陶向東: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李序林:2008年市「教壇新星」,2007年縣「教學能手」,中教高級
地理組
嚴彥貴:地理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姜紅兵:2008-2009年市優秀班主任,縣「骨幹教師」,中教一級;2013-2014年縣優質課一等獎。
體藝、信息技術組
董淼水:體育教研組長,中教一級
郝佳學:省全民健身先進個人,中教一級
洪 蓉:2008年市「教壇新星」,2007年縣「教學能手」,中教一級
王惟平: 2008年市「教壇新星」,2007年縣「教學能手」,藝術教研組長,中教一級
陳曉萍:2007年縣「教學能手」,信息技術組教研組長,中教一級
Ⅲ 陳曉華的人物簡介
中國地理學會會員,校級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池州學院青年教師導師、教學名師。現為池州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池州學院學報》常務副主編,安徽建築工業學院碩士生導師。 1988年7月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地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2003年12月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2008年6月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主要從事區域地理、城市與區域規劃教學與研究工作。1996 年晉升為講師,2002年晉升為副教授,2008年晉升為教授。1999年獲池州師范專科學校首屆「教學質量優秀獎」;2001年被授予「 安徽省師德先進個人 」榮譽稱號;2005年獲池州市社會科學獎三等獎(排名第一);2006年獲池州學院科研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和南京師范大學「優秀研究生」稱號; 2007年獲池州市社會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08年獲「池州學院教學成果獎三等獎(排名第一)」、「池州復建20周年突出貢獻者」稱號。
Ⅳ 我希望天
我是來自南陽市二十一小學的顧蕾,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媽媽,我希望天永遠不黑》。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語言來謳歌我的職業;我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價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唱詠我的崗位。然而,作為二十一小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我要在腦海中采擷如花的詞彙去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要用深動的思考,推演我心中最奧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的頌歌——我愛我的教師職業,我愛我的工作崗位。因為愛與信念,我選擇了教育,選擇了孩子。在二十一小三年的教學生涯中,我遇到了一撥可親可愛的孩子,遇到了一群無私奉獻、拼博進取、親如兄弟姊妹的同伴,遇到了一個理念超前、團結務實的領導班子。在二十一小這塊熱土上,我們健康生活,快樂成長,享受幸福。
「媽媽,我希望天永遠不黑!」「為什麼呢?」「天黑了,我就要離開親愛的老師了。我想天天和老師在一起!」從二十一小成立那天,高校長就明確提出「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服務!我們要以愛為底色,服務好學生,服務好家長,服務好社會。我們要以高尚的師德和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打造學校品牌,引領南陽基礎教育發展的方向。」從那一刻起,我每天都在感動中工作、在汗水裡幸福、在稚嫩的問候中陶醉、在真摯的感謝中欣慰、在親朋好友面前自豪!
「老師給我們熬綠豆茶,蓮菜茶,我覺得老師像媽媽……」。由於天氣比較乾燥,得腮腺炎的孩子比較多,高霞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從家裡拿來了電磁爐,買來了黃花苗、蘆根為孩子們熬涼茶喝。這些小事,卻讓細心的孩子記在了心裡;
「老師,他解大便了,你看地上還有很多。」聽到這一報告,李淑紅老師三步並作兩步來到解大便孩子跟前「孩子沒事,不要怕,走,到衛生間老師給你擦洗一下。」等孩子的媽媽來到學校時,孩子的腿上、腳上、鞋上、衣服上、教室里、走廊上,已經收拾得乾乾凈凈。 「媽,不,老師,我鞋帶開了,你給我綁一下。」「老師,我發卡掉了,你給我帶上。」……課間十分鍾,李老師也忙得不亦樂乎。
「每個學生都是我自己的孩子。」李老師生怕入托的孩子們吃不飽,哄著讓他們多吃一些。挑食的孩子,經她的教育,無論什麼飯菜都吃的津津有味。午飯後,她給孩子們倒茶,催生病的孩子吃葯,陪孩子們跳繩……一天下來,累得腰酸腿疼。但是李老師累並快樂著,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她自己的孩子。
「老師,你的腳……」經典誦讀展示活動中,張瑞老師猶如一隻美麗的蝴蝶在學生中翩翩起舞,渾然忘了自己的腳曾經骨折,不能劇烈運動。有誰知道,為了這次活動,剛因治療腳傷請假一周的張瑞老師,一上班就又義無反顧地為學生伴舞。豆大的汗珠伴隨著優美的舞姿,交織成一幅感人的畫卷,展現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老師,我們真想您……」上班途中遭遇車禍,肩胛骨折,僅治療四天時間,就帶著石肓堅持上班的陳曉春老師,一進教室門,就迎來了學生們聲聲親切的問候。可學生哪裡知道,原本打算讓丈夫騎摩托車送自己上班的陳老師,因丈夫臨時有事,早上四點多就起床,一個人吊著石肓,艱難地擠公交車,按時趕到學校,為的是不耽誤孩子們上課。
「我要奶奶!我要奶奶!」。教師節前那天晚上,史文蘭老師傷心地哭了。孩子兩歲半了,自從斷奶以後一直和奶奶睡,當她把兒子抱到床上讓他跟自己一塊兒睡時,兒子卻哭著喊著找奶奶,聽著兒子的一聲聲哀求,史老師的淚水奪眶而出,心裡難受極了。這不怪孩子,只能怪自己當媽的沒盡到責任,平時太忙帶孩子太少。然而第二天早上,當史老師面對幾十個孩子的祝福和鮮花,一切的不快都煙消雲散,隨之而來的是做教師的幸福和自豪。
全國勞模、北師大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愛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愛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教師是綠葉,因為愛,才能一生與花相伴。師愛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蘇醒;師愛更像縷縷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微笑。二十一小的老師正是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翼放飛理想。正是用自己的雙手和同伴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我們是拓荒的孺子牛,
躬耕在二十一小這片沃土上;
我們是七彩的鋪路石,
植根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默默耕耘,托起閃光的理想;
Ⅳ 陳曉春的個人履歷
1965年2月生於四川省沐川縣,1984年畢業於樂山師專中文系,先後在沐川縣教育局、沐川縣中學校工作。1988年9月考入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攻讀文藝美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為高爾泰、蘇恆教授。1991年7月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分配到樂山師范學院任教至今。曾擔任學校中文系副主任、主任、學校教務處長。在校工作期間,多次被評為年度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2010年4月,出任樂山師范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