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互動模式

師生互動模式

發布時間: 2020-11-19 10:09:20

如何利用師生互動模式優化小學音樂課堂

歌曲課堂教學主要解決的內容是讓學生唱會歌曲,一切手段和方法都是為了刺激學生的注意力。當然會唱歌曲並不是最終目的,但是學生首先必須學會歌曲,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走進音樂的更深層次,這就是音樂的拓展。音樂課的拓展內容應該與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相聯系,拓展後最終還要回到音樂中。在師生整合、延伸、概括後,在悅耳的樂聲中,在歡快的舞蹈中,音樂課落下帷幕。

㈡ 少兒英語培訓哪家比較好

高中英語培訓班怎麼選?上高中英語培訓班有用嗎?

現在英語這個科目很重要.大家也能知道,但是還有很多的同學在高中英語成績一直不是很好.還想要通過外面的補習來提高自己的成績.但是也不知道找到一家合適的高中英語培訓機構也是很難的.也不知道上這個培訓班到底有用沒有?

英語培訓機構

說到底,我們還是要找一個負責任的老師,不要讓孩子們圍在一團打打鬧鬧,找一家高中英語培訓好的機構,還是很有幫助的,對學生也好.

㈢ 如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如何構建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
我們學校校本教研的主題是「如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夯實有效教學,堅持以課堂為中心,向四十分鍾要質量,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要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快樂學習。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共同發展。教學中要尊重主體,面向全體,講求實效,持之以恆。以孩子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培養發展中的孩子,成長中的孩子。促進學生內涵的發展,培養幸福學生。在參加校本學習中,聽了趙校長的精彩講座,通過和各位老師的交流和研討,縱觀各地教學模式,明確學習方法不同,學習效果就不一樣。我認為在教學中要注重以下幾點。
一、 加強預習(自學)
課前預習有三大好處:首先,預習可以使學生了解下一節課要學習的內容,使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學習;第二,預習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新課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在學習時抓住重點,使學生學習更有針對性;第三,通過長期的預習,有益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預習可以根據要學習的內容和學生實際安排在前一天或課前幾分鍾。

要「先學後教」。教師要簡明扼要的提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提出思考題,規定自學內容,確定學習時間,完成自測題。
自學有三個特點:主體式、大容量、快節奏。
主體式:目標任務三維主體式,任務落實到人,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為基礎,拓展,演繹,提升課堂活動多元,全體參與體驗。
快節奏:單位時間緊扣目標任務,周密安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效果。
二、 注重互動(生生互動 師生互動)
在自學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式的學習。以學生為主體,交流感悟,加強質疑釋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交流討論,探索問題,積極思維,討論問題,尋求結論,解決問題,力求突破。教師啟發點撥,辨疑解難,啟發發現,啟迪思維,引導遷移,鼓勵創新,,對學生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易混,易錯,易漏點進行有效的講解。「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以學生為主體」,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互動」則是達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或手段。課堂中有效的師生互動意味著信息的流動、情感的共鳴,從而使得課堂教學呈現動態生成,充滿生命活力。那麼,在課堂教學中,又該如何實施有效的師生互動,來提高課堂效率呢?
( 一)、互動學習中教師應注意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的啟動,學習方式的變化,呼喚著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互動學習中教師要做到三種角色的轉變。即: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傳統的靜態知識佔有者成為動態的研究者。
在互動學習中建立互動型的師生合作關系,要求教師以新角色實踐教學,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系,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因此,教師在學生互動學習的過程中,時刻要變換自己的身份,時而是一個促進者,時而是一個合作者,時而是一個幫助者,時而是一個激勵者。
( 二)、互動學習中教師應注意學生習慣的培養
為了有效地開展高互動學習,保證「互動學習」在實踐中取得較高的效率,在互動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不論是「互動」、「合作」、「交流」,都必須以獨立思考為前提,以獨立思考為基礎。互動前,學生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沒有獨立思考的互動,只是一種形式上的「互動」,互動的效率、效果都要大打折扣;沒有獨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單向的信息傳遞,就不能產生碰撞,不會產生共鳴,不能受到啟發。互動學習不是自己不用動腦筋,大家一塊兒解決問題,而應是學生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參與互動,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獨立思考是互動的基礎,引導有深度地獨立思考和探究是進行互動的基礎,更是建立自主、合作、互動等探究方式的核心。
2、培養學生善於表達,認真傾聽的習慣
交流是互動學習中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學生在互動中得出的知識、方法、結論,都要通過准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注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互動學習中,教師還應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的習慣。 一個人會不會「聽」是有很大區別的,那種時刻想說而不願聽別人講的人,永遠體會不到「傾聽」的快樂,更體會不到「傾聽」所帶來的收獲。此外,這種少數人在「互動」中獨霸課堂的現象,不僅不利於信息的多向交流、破壞「互動」的氛圍,而且最終也將影響合作學習整體目標的實現。所以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僅是互動學習中必要的習慣養成,也是在人際交往中學會與他人進行交流的必要步驟。因此在互動學習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已的觀點,養成會說的習慣;更要讓學生會聽,能夠聽出別人說的重點、問題,才能重視並採納他人意見,達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 三)、互動學習中教師應注意時機的選擇
在互動學習中,教師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時機,真正讓互
動學習體現其價值,而不是為了互動而互動。那麼教師如何准確把握互動的時機呢?1、在需要探究時進行互動。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一知半解」的事物更容易產生探究的慾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讓他們在「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上產生新的問題,並把此作為探究點,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學習。2、個人探索有困難,需要幫助時進行互動。多用在出現了新知識,新難點需要處理時。選擇學生有困難需要幫助時進行互動,這時的互動學習定能取得預期的效果。3、意見不一,有必要爭論時進行互動。可以讓持相同意見的學生一起合作,與對方爭辯,在辯論中明晰正誤。
除此以外,在人人都需要內化知識時;當學生舉手如林,為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時;當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需要與人分享時,也是互動學習的有效時機。
( 四)、互動學習中教師應注意評價的多元性
在互動學習中,評價內容和形式應體現出多元性。評價的形式可以是教師點評,小組互評,學生自評;評價的內容可以是學生的創新與發現,成員參與的積極性,學生的動手能力等。因此評價時應注意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相結合;小組評價與個體評價相結合。在評價中要關注學生的共性,更要關注個性。
總之,師生互動作為學生學習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方式,要真正體現它的有效性,教師不僅要在理念上重視它,更要在實踐中處理好互動中形式與實質的關系。真實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夠喚醒學生的潛能,開啟學生的心智。教師在新的課程環境下,必須重新審視互動的價值,組織開展好師生互動,真正使互動學習成為學生獲取知識能力發展的有效手段。
三 、 注重訓練(作業 檢測 實驗)
在先學後教之後,讓學生通過一定時間和一定量的訓練,應用所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理解課堂所學的重點、難點。要求學生向每節課要質量,課堂上盡力完成學習任務。向每天要質量,對課堂上完成的練習要精選、精講、精練、精批。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找相關學生個別輔導,每星期的周末必須對部分學生一周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學生必須掌握最基本內容,比如:「課堂練習必須題、基本背誦內容、基本公式規律、課內知識點的積累等」。重視學困生,讓學生建立互幫小組。訓練要扎實有效、堅持不懈地進行下去。
四、 注重總結與反思
課後進行總結與反思,交流本節課的 學習體會,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總結,如成功、存在的問題。撰寫錯題集等。
五 、 注重模式但不模式化
經過不斷地實驗研究,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和學生實際的教學模式。但不模式化。 只要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認真鑽研教學理論,與時消息、與時偕行、與時俱進、與思俱進。總會找到恰當的適合本班實際的教學方法。變重教輕學,轉變為教學並重,變系統傳授為啟發指導,讓學生愛學、樂學、成長、快樂。

㈣ 小學語文教師師生互動方法存在問題及策略作為論文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寫

課堂的教學內容決定了課堂的教學模式,不同類型的課文、不同年級要有不同的課堂模式。成功的課堂教學應體現在它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風格上,教學方法靈活,師生關系和諧輕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能夠和諧統一。而教師積極構建和諧互動的教學模式,就能讓課堂成為師生精神的天堂。
構建「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
在學校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構建「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通過師生交流、教學互助,形成教師、學生、課程、環境的相互作用。「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基本過程是變化的,要突出互動、互助、互聯、互促。互動,主要指教師的活動引起學生的活動,同樣,學生的活動又引起教師相應的活動;互助,主要指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彼此合作;互聯,即教師、學生、課程、環境連成整體,不能被視為孤立存在;互促,即指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師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㈤ 外國大學與中國大學的區別是什麼

上課方式的差異
國內大學的上課方式一般以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為主。而在國外,老師非常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老師會鼓勵大家調動自己的思維去討論問題,要求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而且經常會有大的作業要求學生自己組成團隊去完成,這樣的授課方式對學生的自我要求很高,需要他們具備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的能力,與別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包容、尊重、合作等職業精神。因此很多自覺性差的學生很難適應這種授課方式。 同時由於國外的大學一般都是「寬進嚴出」,頂尖大學更是「難進難出」,因此「混文憑」的想法在那裡行不通。

專業選擇的限制
有一些專業,國內外的體制是不一樣的,典型的如醫學、法律、會計等。由於醫學體系、法律框架、會計准則等國內與國際標准有較大差異,這些專業的國內本科生想去國外讀本專業研究生的限制較多。 比如說,中國的醫學院畢業生基本上沒有辦法申請國外的醫學院,或者要錄取你的話你要從本科開始讀起。而法律專業的學生也要重新讀法律本科或者類似於本科課程的學歷才能申請成為當地的注冊律師,直接讀研究生雖然有通道,但是畢業後是不能申請成為律師的,換句話說,只有回國一條路。會計專業的情況稍好一些,因為許多大學開設了針對非會計專業本科生的、以注冊會計師為目標的碩士課程,而你在國內大學學的會計知識很多是不被承認的,因此如果要出國深造的話不得不重頭再學。目前我國緊缺的精算師人才,由於精算專業在國內幾乎是空白,因此學生一般也只能去國外讀。教育以及其他一些需要職業協會認證的專業均存在類似的情況。

㈥ 教學模式下師生互動有哪些問題

師生「互動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反思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高中政治的教學方式正在發生具有歷史意義的轉變,「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正在沖擊傳統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方式。但在教學實踐的過程,還有諸多問題,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不斷完善,從而提高課堂效益。
1 師生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高中政治教學中師生互動教學有了較大的發展。教學中,師生通過創設各種情境,運用各種手段,真正互動起來了。然而,在本人的教學實踐以及和同事互相聽課的過程中,總覺得師生互動還有許多地方不盡人意,存在著一些誤區和偏差。
一是師生互動教學成形式主義。有的教師為滿足新課標的要求而設計師生互動活動,效果如何沒考慮,師生間互動交流成為「走過場」,「做秀」、「裝點門面」的作用,從而失去真正的教學意義。
二是師生互動教學設計出偏差。本人在聽課學習中,有時發現教師布置學生學習任務後就在教室里兜圈子,學生則冥思苦想,教師似乎成了旁觀者,僅僅是看看哪些學生回答的答案與教師的一致。還有的教師設計的問題較為簡單,師生一問一答,也稱為師生互動教學,使互動教學淪為機械重復。學生學之無味,造成不良的教學氛圍和效果。
三是師生互動教學形式出偏差。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學公開課一堂課經常的形式是同桌討論、小小組討論、大組討論,似乎缺了哪一個討論這堂課就不完善。過分追求完美的環節,唯恐漏掉任何一種討論形式。最後是形式是面面俱到,教學效果卻是相形見絀。
四是師生互動教學定位出偏差。聽課中我經常看到是大組討論,大組討論究竟有多少成效?學生聽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是真正的互動教學的典範嗎?課後進行學生訪談,他們大都是一臉茫然。這種討論值得讓人深思。

熱點內容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
帶班主任的老師 發布:2025-05-14 13:20:39 瀏覽:240
氧化鋁化學 發布:2025-05-14 13:03:56 瀏覽:339
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論文 發布:2025-05-14 12:54:28 瀏覽:435
牛津高二英語 發布:2025-05-14 12:18:39 瀏覽:888
2014溫州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5-14 11:26:56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