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溺水
⑴ 暑假期間學生在家發生溺水死亡事件,學校和老師有責任嗎
我認為主要是家長的責任,因為放假了就是將孩子還給家長了,並且學校也有宣傳防溺水只是,所以我認為學生在暑假期間溺水是家長的錯
⑵ 暑期怎樣預防溺水1000字
當您的孩子在水邊和水中時(包括水池、溫水池、澡盆和水桶附近),要時刻注意看管,不要離開,當您去接電話或與別人聊天時,危險就有可能發生。
●勿在沒有成人的陪同下,讓孩子獨自去游泳。
●勿讓您的孩子直接潛(跳)入水中;除非他已學會潛(跳)水的方法,但仍需在成人的監護下進行。 如何防兒童溺水意外發生由於夏季氣溫高無論家還外出孩子有更多機會與水親密接觸正因為如此夏秋兩季也溺水高發季節由於防護不當和家長疏於看護兒童溺水事件有發生
近日全球兒童安全網路———中國通過「2007強生兒童安全周」活動首次公布了《2000年至2005年中國兒童意外溺水狀況》調查分析報告暑期兒童意外死亡高發期平均每年有近3萬兒童死於溺水每年5萬多因意外死亡0-14歲兒童中溺水身亡兒童幾乎佔到60近幾年我國暑期兒童溺水死亡人數居高不下而且趨勢有增無減主要源於家長缺乏預防兒童溺水安全意識和防護措施不當
●家長有保護孩子的意識但未必知道正確的方法
全球兒童安全網路的崔民彥女士說這分析結果來源於2000~2005年中國衛生部的相關統計數據其實從保護孩子的程度上來說中國的家長應該比很多國家的家長都高但怎樣保護講方法的單從預防孩子的意外傷害來說家長該如何做不所有人都清楚最近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新生兒出生不久家長給孩子套一游泳圈然後放水裡家長的感覺套了游泳圈一定很安全然後到隔壁房間去做其他事這短短的間里這候孩子窒息了家長不乏保護孩子的意識但應該怎樣保護?很多家長未必知道正確的方法警示大家危險性的同還需要告訴大家應該怎麼做
分析數據顯示14歲下兒童家庭溺水事件中有80發生4歲下的兒童中4歲下家備受看護的兒童恰恰最容易家中溺水1歲左右的幼童溺水事件超過一半發生自家的浴缸中主要原因看護不當或溺水發生看護人員不場另外室外的游泳池也兒童溺水的高危場所很多溺水事件由於泳池或溫泉池之類的排水管造成的一旦孩子的頭發或身體某部位被吸入排水管口管道過濾系統所產生的巨大吸力對孩子會產生極大傷害甚至造成死亡
「當遭遇溺水兒童2分鍾後便會失去意識4~6分鍾內身體便遭受不可逆轉的傷害因此兒童發生溺水後採用正確的急救方法爭分奪秒地做好場搶救對挽回兒童的生命極為重要為避免兒童溺水事件的發生家長還要加強暑期兒童的人身安全監護措施同提醒兒童不要擅自到水庫池塘等水域游泳即便游泳也必須有救生設施和熟悉水性的成年人陪護;學校社會政府也應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兒童溺水事故
●在泳池游泳時要嚴格遵守游泳安全規則。
●在水中不要吃東西,因為孩子有可能被嗆噎。
●當孩子在船上、在海邊或參加水上運動時,堅持讓孩子穿上高質量的浮身物。
●檢查孩子經常去的地方是否有無護欄的水池;如果有此情況,要教育孩子注意水安全。
●要讓孩子遠離泳池排水口。
●建議當孩子8歲時,開始教孩子學習游泳
⑶ 暑期防溺水應該注意些什麼
這個其實就是,嗯,最好是去人多的地方游泳嗎?嗯,還有就是要積極的學習游泳
⑷ 暑假期間,孩子發生溺水事故和學校有關嗎
我覺得在暑假期間孩子發生溺水事故和學校是沒有關系的。因為這個時間屬於家長看護的時間,所以只和家長學生有關系。發生事故之後就要以此為戒,爭取下次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學校和家長都要以此為戒,千萬不要覺得這個事情和自己沒有責任就不再去管了。這次事故也真的是讓人很痛心,所以一定要好好教育自己孩子。
⑸ 暑假是兒童溺水的高發期嗎
暑假是兒童溺水的高發期。國內外研究數據表明,不同年齡的兒童溺水地點有所不同,1歲~4歲幼兒溺水往往發生在室內的水桶、水缸或浴池,5歲~9歲兒童常在水渠、池塘或水庫溺水,10歲以上孩子溺水主要發生在池塘、湖泊、江河中。
專家表示,5歲以上兒童學會游泳可以起到保護作用,教孩子游泳是預防溺水的有效辦法。同時,家長要經常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叮囑他們絕不能去池塘、湖泊、河流游野泳,不讓他們在臨水的地方玩耍;游泳需到正規的游泳場所,且必須有救生員或會游泳的成人陪同看護;在游泳前,先做好熱身運動,以防肌肉抽筋;遇到有人溺水時應大聲呼喊,應尋求成人幫助,兒童切勿盲目下水營救。
⑹ 暑期如何防止學生溺水事故
主家要防止學生溺水事故,就需要家長的監護,不要讓孩子出去,特別是到水多的地方去,不要下河游泳。
⑺ 暑假到來溺水事件頻發,你有什麼還的建議
一、自救來
1.很多人在溺水自後或多或少的都有些慌張,在溺水時胡亂掙扎,這樣反而會導致自身身體的下沉、嗆水和淹溺。
2.鎮定後可以採取仰泳的方式把自己的嘴巴鼻子露出水面進行呼吸,爭取更多的時間。
3.會游泳的人應該在落水自救過程中防止身體出現抽筋並保存體力。
二、救助他人
1.巧用繩竿:在有繩竿和木板等工具的場所,發現溺水者可立即利用工具進行快速的救護。
2.下水救人;在沒有任何工具的情況下,會游泳者下水救人時,應當繞到溺水者身後或潛到水底,用手從起左腋下繞過胸部,然後握其右手,以仰泳姿勢將其拖回岸邊。
三、注意事項:
1.防止抓抱:下水救人時,不要讓溺水者抓、抱,如果被抱住,要放手自沉,溺水者才會放開
2.謹慎下水:施救者如果比較疲勞或不了解水情,不應輕易下水,應呼救或報警。
此外,為了避免溺水事件發生,我們還是呼籲:
1.選擇設備設施完善的正規場所游泳,不去寫有禁止下水標示的水域。
2.游泳時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避免在水中玩耍時抽筋。
3.控制在水中游泳的時間,不長時間在水中浸泡。
4.不熟悉水性的人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⑻ 2019年暑期已經發生多起學生溺亡事件,家長為什麼重視不起來呢
溺水事件大家並不陌生,從小開始老師就教育大家不能到水邊活動,而且每年放假都會發家長通知書,上面都會寫上家長要看管好孩子,不讓孩子去水深的不安全的地方游泳。
每年報道這樣的事情其實挺多的,但是大家都當做是耳旁風,報道完了,自己聽完了就過去了,很少有人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真正的意識到不能去深水坑,不能去不安全的地方游泳。
所以我認為發生這樣的事件,家長是要承擔大部分的責任的,孩子畢竟還小,他們沒有安全意識,但是這種東西是需要家長傳遞給孩子的。